- 2021-05-20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分层作业十六遗传的基本规律与伴性遗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新人教版
课时分层作业 十六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30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5分,共35分) 1.(2019·安徽联考)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自交实验不用进行图中的操作过程 B.该图所显示的实验,高茎植株为母本 C.正交实验的子代和反交实验的子代表现型不同 D.①和②的操作过程中先进行①后进行② 【解析】选C。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正交、反交实验的子代表现型相同,C选项错误。 2.下列各种遗传现象中,不属于性状分离的是 ( ) A.F1的高茎豌豆自交,后代中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 B.F1的短毛雌兔与短毛雄兔交配,后代中既有短毛兔,又有长毛兔 C.花斑色茉莉花自交,后代中出现绿色、花斑色和白色三种茉莉花 D.黑色长毛兔与白色短毛兔交配,后代出现一定比例的白色长毛兔 【解析】选D。F1的高茎豌豆自交,后代中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这属于性状分离,A正确;F1的短毛雌兔与短毛雄兔交配,后代出现长毛兔的现象称为性状分离,B正确;花斑色茉莉花自交,后代中出现绿色、花斑色和白色的现象称为性状分离,C正确;白色、长毛性状在亲代和子代中都有,黑色长毛兔与白色短毛兔交配,后代出现一定比例的白色长毛兔,属于基因重组,不属于性状分离,D错误。 3.(2019·厦门模拟)孟德尔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该方法的基本内涵是:在观察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后,通过推理和想像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证明假说。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为什么F1只有显性性状,F2又出现隐性性状?”属于孟德尔提出的问题之一 B.“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 C.“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 D.“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属于假说内容 【解析】选B。孟德尔实验后提出“为什么F1只有显性性状,F2又出现隐性性状?”等问题,A正确;“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不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是孟德尔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B错误;“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即演绎推理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例接近1∶1,再设计测交实验对分离定律进行验证,C正确;“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属于假说内容,D正确。 【易错提醒】易忽视孟德尔演绎推理时采用测交的必然性 通过演绎来证明假说,要抓住假说的核心,且演绎自身必须遵从假说。若要检测F1的基因型,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测交,一种是自交。而自交是假说产生的实验基础,不能用自身来证明自身,因而只能选择测交的方式,这是孟德尔演绎推理时采用测交的必然性。 4.玉米雌雄同株异花,顶端处开雄花,叶腋处开雌花;豌豆雌雄同株同花,现将纯合的显性和隐性玉米间行种植,成熟后收获隐性植株所结玉米种子种在甲田;将纯合的显性和隐性豌豆间行种植,成熟后收获隐性植株所结豌豆种子种在乙田,则 ( ) A.甲田玉米均为显性 B.乙田豌豆均为隐性 C.乙田豌豆均为显性 D.甲田玉米均为隐性 【解析】选B。玉米既能同株异花传粉,也能异株传粉,将纯合显性和隐性玉米间行种植,隐性植株上所结种子既有自交后代,也有与显性植株的杂交后代,所以后代有显性个体,也有隐性个体,A、D错误;在自然状态下,将纯合的显性和隐性豌豆间行种植,由于只进行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所以显性植株所产生的F1都是显性个体,隐性植株所产生的F1都是隐性个体,因此,成熟后收获隐性植株所结豌豆种子种在乙田,后代均为隐性,C错误、B正确。 5.(2019·山东、湖北联考)遗传实验过程中,生物的交配方式很多,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之间的交配方式,是目前培育新品种的重要方法 B.自交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植物的主要交配方式 C.测交常用来检测某个个体的基因型,也可用来确定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 D.正交和反交常用来判断某性状的遗传方式是核遗传还是质遗传 【解析】选C。杂交是指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之间的交配方式,是目前培育新品种的重要方法,还可用来判断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自交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植物的主要交配方式,自交也可用于确定某个个体的基因型;测交常用来检测某个个体的基因型,但不能用来确定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根据正反交实验结果是否一致可以推断控制性状的基因是细胞核基因还是细胞质基因,也可推断控制性状的基因是常染色体基因还是性染色体基因。 6.(2019·武汉模拟)人的褐眼对蓝眼为显性,其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某家庭的双亲皆为褐眼。其甲、乙、丙三个孩子中,有一个是收养的(非亲生孩子)。甲和丙为蓝眼,乙为褐眼。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孩子乙是亲生的,孩子甲或孩子丙是收养的 B.该夫妇生一个蓝眼男孩的概率为1/4 C.控制孩子乙眼睛颜色的基因是纯合的 D.控制双亲眼睛颜色的基因是杂合的 【解析】选D。由于双亲皆为褐眼,在孩子中出现蓝眼,可推知双亲均为杂合子,若控制褐眼和蓝眼的基因分别用A和a表示,则双亲的基因型均为Aa,则其亲生孩子可能是蓝眼(aa),也可能是褐眼(AA或Aa),所以无法确定甲、乙、丙三个孩子中哪一个是收养的;该夫妇生一个蓝眼男孩的概率为1/4×1/2=1/8;控制孩子乙眼睛颜色的基因型可能是AA,也可能是Aa。 7.如图①②③表示两个红色荧光蛋白基因随机整合在染色体上的三种转基因烟草的体细胞示意图。不考虑交叉互换和突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植株①自交后代中有1/4个体散发红色荧光 B.植株③的一个花粉细胞中至少含有1个红色荧光蛋白基因 C.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时有4条染色体含有红色荧光蛋白基因的细胞来自植株①②③ D.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可能含4个红色荧光蛋白基因的细胞来自植株①和③ 【解析】选D。植株①自交后代中有3/4个体散发红色荧光,A错误;植株③的一个花粉细胞中可能不含有红色荧光蛋白基因,B错误;植株①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有2条染色体含有红色荧光蛋白基因,C错误;植株②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一定含有2个红色荧光蛋白基因,①③植株可能含有4个红色荧光蛋白基因,D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35分) 8.(20分)(2019·呼和浩特模拟)豌豆的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其控制性状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将纯种圆粒豌豆与纯种皱粒豌豆杂交,产生的F1全是圆粒;然后将F1自交,获得的F2中圆粒与皱粒之比约为3∶1(第一个实验),再进行测交实验(第二个实验)。根据题意回答: (1)观察上述实验,是由________及________两个实验构成的。 (2)观察第一个实验,由此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个实验得出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此可见,分离定律的细胞学基础是____________;研究分离定律的方法是________;分离定律的实质是杂合子在形成配子时,存在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具有独立性的__________的分开而分离,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5)某生物小组种植的纯种高茎豌豆,在自然状态下却出现了矮茎后代。为探究导致矮茎豌豆出现的原因,将矮茎种子在良好的环境条件下培养再自花传粉,若________,则其后代全为高茎;若________,则其后代全为矮茎。 【解析】(1)题干中的实验包括杂交实验(两纯种亲本杂交及F1自交)和测交实验。(2)对杂交实验提出的问题是:F2中为什么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3)测交实验是让F1圆粒个体与皱粒个体杂交,由于F1圆粒个体基因型为Rr,则测交后代中圆粒∶皱粒=1∶1。(4)分离定律的实质体现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减数分裂是分离定律的细胞学基础。孟德尔研究分离定律运用了假说—演绎法。(5)生物的变异可能是由环境条件引起的,也可能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如果该矮茎豌豆是由环境条件引起的,则该矮茎豌豆的基因型仍为DD,则在良好的环境条件下,让该矮茎豌豆自交,后代将全为高茎;但如果该矮茎豌豆是基因突变引起的,则它的基因型为dd,自交后代将全为矮茎。 答案:(1)杂交实验 测交实验 (2)为什么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3)圆粒∶皱粒=1∶1 (4)减数分裂 假说—演绎法 一对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 (5)受环境影响 发生基因突变 9.(15分)(2019·忻州模拟)某学校生物小组在一块较为封闭的地里发现了一些野生植株,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茎秆有绿茎和紫茎两种,同学们分组对该植物的花色、茎色进行遗传方式的研究。请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第一组:取90对亲本进行实验 第二组:取绿茎和紫茎的植株各1株 亲本 交配组合 F1表现型 交配组合 F1表现型 A:30对亲本 红花×红花 36红花∶1白花 D:绿茎×紫茎 绿茎∶紫茎 =1∶1 B:30对亲本 红花×白花 5红花∶1白花 E:紫茎自交 全为紫茎 C:30对亲本 白花×白花 全为白花 F:绿茎自交 由于虫害, 植株死亡 (1)从第一组花色遗传的结果来看,花色隐性性状为________,最可靠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组。 (2)若任取B组的一株亲本红花植株使其自交,其子一代表现型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B组可以判定,该种群中显性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约为________。 (4)从第二组茎色遗传的结果来看,隐性性状为________,判断依据的是____组。 (5)如果F组正常生长繁殖,其子一代表现型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 (6)A、B两组杂交后代没有出现3∶1或1∶1的分离比,试解释原因:_________。 【解析】(1)由A组中“红花×红花”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可以判定白花为隐性性状。依据C组不能作出判断,因为若亲代全为显性纯合子或其中一方为显性纯合子,后代也会出现这种情况。 (2)B组亲本中的任意一株红花植株,可能是纯合子也可能是杂合子,因此自交后代出现的情况是全为红花或红花∶白花=3∶1。 (3)B组中的白花个体为隐性纯合子,因此F1中5红花∶1白花就代表了亲代中的所有红花亲本所含显隐性基因的比,即显性基因∶隐性基因=5∶1。如果设显性基因为R,RR占红花的比例为x,Rr占红花的比例为y,则(2x+y)/y=5,即x/y=2,则RR∶Rr=2∶1。 (4)第二组的情况与第一组不同,第一组类似于群体调查结果,第二组为两亲本杂交情况,由D组可判定为测交类型,亲本一个为杂合子,一个为隐性纯合子;再根据E组可判定紫茎亲本为隐性纯合子。 (5)杂合子自交,后代将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6)亲本中的红花个体既有纯合子,又有杂合子,因此杂交组合有多种情况(如A组可能有RR×RR、RR×Rr、Rr×Rr三种情况;B组有RR×rr、Rr×rr两种情况),所以后代不会出现一定的分离比。 答案:(1)白色 A (2)全为红花或红花∶白花=3∶1 (3)2∶1 (4)紫茎 D、E (5)绿茎∶紫茎=3∶1 (6)红花个体既有纯合子,又有杂合子,因此,后代不会出现一定的分离比 1.(6分)(2019·山东师大附中模拟)食指长于无名指为长食指,反之为短食指,该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TS表示短食指基因,TL表示长食指基因),此等位基因表达受性激素影响,TS在男性为显性,TL在女性为显性。若一对夫妇均为短食指,所生孩子既有长食指又有短食指,则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长食指的概率为 ( ) A.3/4 B.1/3 C.1/2 D.1/4 【解析】选D。已知控制食指长短的基因(TS表示短食指基因,TL表示长食指基因)表达受性激素影响,TS在男性为显性,TL在女性为显性。一对夫妇均为短食指,则妻子的基因型是TSTS,丈夫的基因型是TSTS或TSTL,又因为所生孩子既有长食指又有短食指,所以丈夫的基因型是TSTL,则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的基因型及概率是1/2TSTS或1/2TSTL,前者都是短食指,后者在男性中是短食指,在女性中是长食指,所以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长食指的概率为(1/2)×(1/2)=1/4。 2.(6分)小鼠的体色灰色与白色是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某校生物科研小组的同学饲养了8只小鼠(编号①~⑧),同时进行了一次杂交实验。下表是杂交组合及所得第一胎子鼠的体色情况。 杂交 组合 亲本 子代 雌 雄 灰 白 Ⅰ ①灰 ②白 5 6 Ⅱ ③白 ④灰 4 6 Ⅲ ⑤灰 ⑥灰 11 0 Ⅳ ⑦白 ⑧白 0 9 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 ) A.上述实验无法判断哪个性状为显性性状 B.鼠①与鼠④的基因型相同 C.①④杂交,观察后代的体色情况,可以确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 D.只有既让①与④杂交,同时又让②与③杂交,才可以确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应明确以下两点: (1)后代出现1∶1的性状分离比,则亲本中的显性个体一定是杂合子。 (2)相同性状的个体杂交,后代只表现出一种性状,可能双亲均为隐性纯合子,也可能双亲至少一方是显性纯合子。 【解析】选C。根据后代表现型及比例推测,杂交组合Ⅰ、Ⅱ中的两个亲本分别是一个为杂合子,一个为隐性纯合子,而杂交组合Ⅲ、Ⅳ只能确定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仍存在一方为杂合子的可能性。因为灰色与白色杂交的后代仍是灰色与白色,又灰色与灰色杂交的后代都是灰色,白色与白色杂交的后代都是白色,所以无法直接判断它们的显隐性关系,A、B正确;因为杂交组合Ⅰ、Ⅱ中的显性个体为杂合子,所以要确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可以让①与④杂交,②与③杂交,观察后代体色情况,如果①与④的后代既有灰鼠又有白鼠,②与③的后代全为白鼠,则灰色为显性性状;如果①与④的后代全为灰鼠,②与③的后代既有灰鼠又有白鼠,则白色为显性性状,C错误、D正确。 3.(18分)科研人员从南瓜的某一品种中发现了一株突变型植株(H-f),该植株三种性状与野生型(H)相比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异(如表1所示),相关杂交实验结果见表2。 表1 H与H-f的性状比较 植株性状 H(野生型) H-f(突变型) 果形 扁圆形 长纺锤形 单果质量 1.12 1.37 节间长度 14.2 7.6 表2 杂交实验及结果 组别 杂交组合 结果(野生型∶突变型) 1 ♂H-f×♀H 47∶0 2 ♀H-f×♂H 43∶0 3 F1自交 34∶12 4 F1×H 49∶0 (1)南瓜果形的扁圆形和长纺锤形称为______。通过第1、2组实验,可判断突变型为________性状。 (2)F1自交,子代性状分离比接近__________,由此判断突变基因的遗传符合__________定律。将F1与H-f杂交,若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约为_______, 可推测该变异植株的果实和茎的变异与一对等位基因突变有关。这也可说明同一基因在不同组织细胞中具有不同的________。 (3)为了在幼苗期快速鉴定突变型植株,可选择________作为筛选性状。 【解析】(1)南瓜果形的扁圆形和长纺锤形属于一对相对性状;由第1、2组实验看出,杂交子一代都表现野生型性状,所以突变型为隐性性状。(2)F1自交,子代性状分离比为34∶12,接近3∶1,由此判断突变基因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若该变异植株的果实和茎的变异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则F1与H-f杂交,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约为野生型∶突变型=1∶1,这也可说明同一基因在不同组织细胞中具有不同的功能。(3)幼苗期无法区分果形和单果质量,但可以通过观察节间长度来快速鉴定突变型植株。 答案:(1)相对性状 隐性 (2)3∶1 基因的分离 野生型∶突变型=1∶1 遗传效应(功能) (3)节间长度 【方法技巧】遗传题解题思路 (1)分离定律应用的两种类型: (2)基因型的确定方法。 ①隐性突破法:若子代出现隐性性状,则基因型一定为aa,其中一个a来自父本,另一个a来自母本。 ②后代分离比推断法:若后代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则亲本基因型为Aa和Aa,即:Aa×Aa→3A_∶1aa。 若后代分离比为显性∶隐性=1∶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即:Aa×aa→1Aa∶1aa。 若后代只有显性性状,则亲本至少有一方是显性纯合子,即:AA×Aa或AA×AA或AA×aa。 (3)基因型的书写技巧。 ①判断显隐性;②搭架子:显性大写在前,隐性小写在后,不确定就空着;③看后代表现型有无隐性性状;④填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