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政治二轮对对练:专题十六 历史唯物主义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高考政治二轮对对练:专题十六 历史唯物主义

专题十六 历史唯物主义 命题角度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 高考真题体验·对方向 ‎1.(2018天津·5)“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党中央根据国际国内环境变化,特别是我国发展条件和发展阶段变化做出的重大判断。基于这一判断,党中央进行重大战略部署,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对于引领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上述材料表明(  )‎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②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③价值选择是价值判断的基础 ‎④社会经济的发展取决于生产关系的调整 A.②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③‎ 答案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旨在考查获取、解读信息和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依据。“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党中央根据国际国内环境变化,特别是我国发展条件和发展阶段变化作出的重大判断,这表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①正确;党中央推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对于引领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表明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②正确;③说法错误,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④说法错误。‎ ‎2.(2017全国Ⅱ·21)“爆竹声中一岁除”是传承千百年的中国春节习俗,然而2017年春节期间,许多人选择少放甚至不放烟花爆竹,北京、上海等许多城市的烟花爆竹燃放量较往年大幅减少,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在从“放”到“少放”或“不放”的变化中,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绿色环保过春节正成为“新年俗”。年俗的这种变化表明(  )‎ ‎①社会意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主变化的 ②社会意识可以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 ③社会意识的变化总是滞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④社会意识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社会存在变化的反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以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必备知识考查调动知识判断推理能力,渗透科学精神。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的变化是由社会存在的变化引起的,排除①,选择④。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超前于社会存在,也可以落后于社会存在,排除③,选择②。答案为C项。‎ ‎3.(2016浙江·30)2016年年初,国家网信办会同有关部门集中查处了一批传播淫秽色情、谣言、暴恐、赌博、诈骗等违法信息的网站。这一净网行动的哲学依据有(  )‎ ‎①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不同性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 ③价值观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 ④人的各种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形成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国家网信办会同有关部门集中查处传播淫秽色情、谣言、暴恐、赌博、诈骗等违法信息网站,这是基于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选择具有导向作 用,②③符合题意;①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④说法错误,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人们的各种价值选择都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答案为C项。‎ 典题演练提能·刷高分 ‎1.时代发展波澜壮阔,摄影艺术大有可为。要记录时代,要用光用影用情怀,以深邃的目光去观察现实,以真诚的感情体验生活,以艺术的灵感捕捉人间之美,通过摄影让更多的国家和人民了解历史的中国、当代的中国、文化的中国、多彩的中国。由此可见(  )‎ A.灵感情怀是摄影作品充满活力的源泉 B.社会历史的发展需要借助摄影艺术的传播 C.摄影使得中国的过去和现在成为有机联系的整体 D.摄影作品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珍贵的历史资料 答案 D 解析 以社会意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必备知识考查调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渗透科学精神。立足社会生活实践是摄影作品充满活力的源泉,排除A项。社会历史发展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摄影艺术记录着社会历史发展轨迹,排除B项。过去和现代存在着必然联系,C项否认联系客观性。‎ ‎2.从追求经济发展高速度到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效益,再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四川乐山经济发展经历了时代的变迁。这说明(  )‎ ‎①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③社会意识的变迁影响社会存在的发展 ④上层建筑要顺应经济基础的变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从追求速度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从单一GDP到绿水青山,说明四川乐山的发展观念和价值取向在变化,故选①③。②④在题中未涉及,排除。‎ ‎3.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判断的变化(  )‎ ‎①是基于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②体现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反作用 ③反映了新时代我国基本国情已发生根本变化 ④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利为民所谋的价值追求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 D 解析 以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必备知识考查调动知识分析问题能力,增强政治认同。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是一个事实判断,这一判断是在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中进行的,故①正确。而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准确断定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变化,正是由于党站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将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追求的结果,故④正确。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判断的变化体现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而非“反作用”,故②不正确。尽管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但我国基本国情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故③不正确。‎ ‎4.乡愁是什么,乡愁是游子对故乡记忆的眷恋和思念,源于异乡的孤独、思乡的愁苦和归乡的尴尬。“乡愁”其实是“城愁”,是从乡间走到城市里的那个群体在“愁乡”,他们不光“愁乡”,且因找不到融入感也“愁城”。“乡愁”因“城愁”而生,“愁城”因“愁乡”而起。这告诉我们(  )‎ A.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B.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C.特点鲜明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非实践的 D.社会意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主变化的 答案 A 解析 乡愁是游子对故乡记忆的眷恋和思念,“愁城”因“愁乡”而起,都说明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故选A项。社会生活本质是社会实践,舍去C项。D项否认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B项在题中未体现。‎ ‎5.(2019吉林普通中学三模)2018年是卡尔·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他的实践理论和社会批判理论,滋养了无数继承者,穿透20世纪以及21世纪,形成了有巨大韧力的学术藤蔓。马克思虽然去世了近一个半世纪,但他的思想不仅始终“在场”,而且改变了世界。这说明(  )‎ ‎①科学的理论能够转化为变革社会的物质力量 ②科学理论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 ③马克思主义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④马克思主义具有相对独立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意识的能动作用。马克思的思想改变了世界,说明科学的理论能够转化为变革社会的物质力量,马克思主义具有相对独立性,①④入选;题意强调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而没有强调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也没有涉及马克思主义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②③不符合题意。故选B项。‎ ‎6.歌曲《前进吧,中国共产党》是专门为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创作的歌曲,也是中央电视台电视文艺特别节目《伟大的旗帜》中的主题歌。该歌曲唱响了大江南北,它雄壮豪迈,唱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心声,激发了党员的斗志;这首歌抒情感人,唱进了群众的心里,凝聚了人心。歌曲是文化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传道”的生动载体,具有潜移默化的宣传教育效果。这给我们的历史唯物主义启示是(  )‎ ‎①高度重视社会意识的力量,把其摆在重要位置 ②社会意识的变化往往独立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③全面从严治党要坚持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④反映时代要求的认识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歌曲是“传道”的生动载体,是社会意识的体现。材料中重视“歌曲”的力量,说明我们要高度重视社会意识的力量,把其摆在重要位置,①正确;社会意识的变化依赖于社会存在的变化,舍去②;优秀歌曲能传播正确的价值观,材料中歌曲《前进吧,中国共产党》激发了党员的斗志,凝聚了人心,说明全面从严治党要坚持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③正确;正确的认识推动实践的发展并不属于历史唯物主义范畴,④与设问要求不符。‎ ‎7.在悠久农耕传统的浸润中,村庄一直是我国农村最重要的治理单元。改革开放和外出务工能够对村庄文化形成冲击,但对贫困文化的治理来说,更根本的则是村级社区层面的干预和内生变化。这体现了(  )‎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②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③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④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答案 D 解析 “改革开放和外出务工”的社会实际,对村庄文化带来影响,体现①。对贫困文化的治理,根本措施是村级社区层面的干预和内生变化,体现③。②在题中未涉及。材料没有体现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排除④。‎ ‎8.根据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情况,2017年新通过的民法总则将诉讼时效从2年延长至3年,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年龄下限标准从十周岁调整为八周岁。这些调整有利于国家治理能力的进一步提高。材料表明(  )‎ ‎①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可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 ‎②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变化而不断调整 ‎③社会意识只有超前于社会存在才能引领社会发展 ‎④社会意识内容的变化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变化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以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必备知识考查调动知识、判断分析问题能力,渗透科学精神和法治意识。根据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实施新的民法总则,表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故选④。新通过民法通则是对上层建筑的完善,适应了经济基础变化的要求,故选②,舍去①。正确社会意识才能引领社会发展,排除③。‎ ‎9.170多年前,《共产党宣言》发表,宣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作为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引领中华民族向着伟大复兴的目标奋进,书写人类发展史上新的奇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之光能穿越历史,照亮现在和未来。从唯物史观看,这是因为(  )‎ ‎①先进的社会意识能穿越岁月长河推动社会的发展 ‎②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③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④社会历史发展总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实现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的必备知识考查关键能力,渗透科学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引领社会前进、书写人类奇迹,体现了先进的社会意识能推动社会的发展,①正确。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之光能穿越历史,照亮现在和未来,原因在于其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②正确。材料考查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③不符合题意。④否认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性,排除。‎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已经进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代,而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随着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民群众对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优美的环境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生态环境在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中的地位不断凸显。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基本方略,进一步明确了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总体要求,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态文明现。我们要在解决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反映强烈的重大现实关切问题上下大功夫,让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进一步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色。‎ 结合材料并运用社会意识的相关知识,分析为什么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要树立生态文明观?‎ 答案 (1)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预见社会发展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2)生态文明观反映了我国当前社会的客观现实,体现时代要求,有利于准确把握人民需求期待。(3)生态文明观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指引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精神支持。‎ 解析 以生态文明建设为背景,用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必备知识考查调动知识分析问题、综合论证和探究问题能力,渗透科学精神。解答本题设问要注意切入点“社会意识”。依据设问“生态文明观”,紧扣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从必要性和重要性两方面论证。‎ 命题角度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 高考真题体验·对方向 ‎1.(2017江苏·32)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画面最大、图像数量最多的涂绘类岩画。花山岩画主要描绘了各式各样的人物和剑、钟、铜鼓等器物,以及日月星辰等天体图形,记录了古代先民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材料表明(  )‎ ‎                ‎ A.生产方式制约社会发展进程 B.生产关系是对生产力的反映 C.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D.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答案 D 解析 以社会基本矛盾的必备知识,渗透科学精神。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岩画表述了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以及各式各样的物质形态,可见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故答案为D项。A、C两项材料未体现。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不是对生产力的反映,但要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排除B项。‎ ‎2.(2017天津·11)民法典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也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编纂民法典不是制定全新的民事法律,而是对现行的民事法律规范进行科学的整理、修改完善,对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有针对性的新规定。这表明(  )‎ ‎①人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③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 ④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有规范和引导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知识,旨在考查调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编纂民法典,是对现行民事法律规范进行科学整理、修改完善,并针对经济社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出新规定,说明人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①符合题意。法律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应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而编纂民法典,是为了使上层建筑更好地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故选③。题干未说明“规范人们的行为”和“检验标准”,故舍去②④。答案为C项。‎ ‎3.(2016全国Ⅰ·22)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强调,推动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建设和发展,最大限度增加劳动关系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从唯物史观看,之所以重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因为(  )‎ ‎①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 ②劳动关系矛盾是制约生产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矛盾 ③劳动关系矛盾的解决决定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④正确解决劳动关系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旨在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谐劳动关系有利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说明劳动关系矛盾是制约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矛盾,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正确解决劳动关系矛盾、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故②④正确,C项入选;①错误,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了”的说法错误,排除③。‎ ‎4.(2015全国Ⅰ·16)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从唯物史观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  )‎ ‎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上层建筑改革的必然要求 ②不断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 ‎③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认识由自发到自觉转变的标志 ④我国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由不适应走向适应的标志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依法治国”属于上层建筑领域内的变革,其直接影响是适应经济基础的变化,不断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①②符合题目要求。我国对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认识早已进入自觉的状态,③表述错误;从总体来说,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是相适应的,④中的“由不适应走向适应”说法不正确。‎ ‎5.〔2018全国Ⅰ·40(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我国改革开始于农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是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我国农村改革始终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 材料一 1978年冬,小岗村的18户村民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一纸大包干的“秘密契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改革如同释放了魔力,次年,小岗村迎来大丰收,粮食总产达13.3万斤,一举结束20余年吃国家救济粮的历史,并首次归还国家贷款800元。进入新时代,小岗村大力推进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成立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并发放股权证,实现了村民从“户户包田”到“人人持股”的转变。2017年,小岗村集体收入突破82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比2012年增长70%以上。‎ 材料二 为发展农村生产力,满足广大农民摆脱贫困、过上富裕生活的期盼,党中央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农业改革发展的文件,如1982年发布《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明确肯定“包干到户”等形式的责任制的社会主义性质;1991年颁发《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把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确立为我国农村的一项基本经营制度;2016年制定《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推进“三权分置”改革;2018年出台《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导农村改革发展不断深入。‎ ‎(1)小岗村的改革发展实践证明,唯改革才有出路,改革要常讲常新,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加以说明。‎ ‎(3)请就新时代青年学生如何发扬小岗村“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提出三条建议。‎ 答案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在社会主义社会,改革是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解放生产力的基本方式,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小岗村进行“大包干”改革、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和土地流转,发展集体股份经济,不断破除阻碍农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和经营机制弊端,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发展。‎ ‎(3)破除旧思想旧观念的束缚;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勇于探索,培养创新品格;在不懈奋斗中实现梦想。‎ 解析 本题以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为背景,分别考查生活与哲学、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第(1)问,考查唯物史观中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社会发展总趋势的知识,知识范围要求明确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回答本问,首先阐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其次指出改革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作用,即改革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最后结合材料中小岗村的改革措施及实践成果阐述改革对解放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第(3)问属于探究性试题,关于发扬创新精神的建议,要围绕主题“创新精神”从思想、能力、行动等角度分析。‎ 典题演练提能·刷高分 ‎1.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改革开放以来第八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不再保留国土资源部、国家海洋局、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组建自然资源部;不再保留环境保护部,组建生态环境部;成立应急管理部、退役军人事务部……从这次国务院机构设置的变化可以看出(  )‎ ‎①发挥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变革决定力量的作用 ②遵循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③遵循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 ④在实践基础上推动制度创新是我们要坚持的治国之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以社会发展规律、创新的作用的必备知识考查调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渗透政治认同和科学精神。国务院机构改革,是完善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尊重社会发展规律,故选②。国务院机构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故选④。①③与题意不符。‎ ‎2.改革是一场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必须坚持正确方法论。要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完善改革方案,确保改革奔着问题去、对着问题改,把能否解决问题作为衡量改革方案质量的重要标准。这是因为(  )‎ ‎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②只有科学的社会意识才会对社会发展产生影响 ③解决问题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工作方法 ④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才能推动社会进步 ‎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的相关知识。改革必须要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完善改革方案,并确保改革奔着问题去、对着问题改,把能否解决问题作为衡量改革方案质量的重要标准。这是因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上层建筑只有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才能推动社会进步,①④正确;任何社会意识都会对社会发展产生影响,②说法错误;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工作方法,③说法错误。故选B项。‎ ‎3.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判断,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大做出全新判断: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党的十九大做出这一重要判断告诉了我们(  )‎ ‎①社会发展是在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中实现的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③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 ④符合事实的判断才会对社会实践起指导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答案 D 解析 以社会基本矛盾、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必备知识考查调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渗透科学精神。社会发展是在解决基本矛盾中实现的,①混淆主要矛盾和基本矛盾。④为认识论的知识,与题干规定性不符。‎ ‎4.2017年8月23日,国务院发布《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办法》,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办法》共十九条,主要调整了无证无照经营的查处范围,明确了部门监管职责,是转变监管理念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保障“先照后证”改革顺利实施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提高监管效率,促进创业创新。可见,《办法》的出台和实施表明(  )‎ ‎①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②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③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国务院出台《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办法》是对上层建筑的完善,旨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这一管理办法会推动经济发展,故选②③。①④与题意无关,排除。‎ ‎5.“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这是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一把钥匙。这把钥匙揭示了(  )‎ ‎①走中国特色经济发展道路需要科学理论指导 ②深化经济改革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经济建设道路选择要体现社会发展历史性特征 ④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要立足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解析①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无关;②错误,改革是强大动力,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材料中“走过的路”“别人的路”“前行的路”体现社会发展的历史性特征,③正确且符合题意;这一把钥匙揭示了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要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立足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D项。‎ ‎6.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下列十九大提出的一系列重大论断中,能正确反映社会基本矛盾运行规律的是(  )‎ ‎①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②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有序 ③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大力提高劳动者素质 ④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A.③—②—④ B.②—①—③‎ C.④—③—① D.①—④—②‎ 答案 A 解析 以社会基本矛盾的必备知识考查调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渗透科学精神。劳动者是生产力的主导因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故推出③—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故推出②—④。‎ ‎7.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其中,保障胎儿遗产继承权,调整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年龄下限,对英雄烈士的名誉权进行保护等法律条文,无不是对民众关切的诸多热点问题进行的立法回应,展现了立法的人文关怀。这说明(  )‎ ‎①法律内容的确定源自人的思想认识 ②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③实践中产生的新问题推动认识发展 ④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以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必备知识,考查调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渗透法治意识。法律内容源自社会生活,故排除①。对民众关切的诸多热点问题进行的立法回应,说明②③。题中未涉及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故排除④。‎ ‎8.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深化机构改革的决策部署,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研究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问题,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2018年3月1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  )‎ ‎①顺应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②体现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③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 ④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以社会基本矛盾的必备知识考查调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渗透政治认同和科学精神。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是完善政治上层建筑,适应时代要求,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故选②④。①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没有直接关系。大力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排除③。‎ ‎9.实行如图所示的“三权分置”,赋予新型经营主体更多的土地经营权能,有利于提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三权分置”的实行说明(  )‎ A.理论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 B.生产关系的变革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C.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D.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的发展 答案 B 解析 以社会发展规律的必备知识考查调动知识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渗透科学精神。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对生产关系的完善,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故选B项,排除D项。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A项不正确,排除。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故舍去C项。‎ ‎10.为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十九大报告要求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组建国家、省、市、县监察委员会,同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合署办公,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这一要求(  )‎ ‎①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②符合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 ③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 ④体现了社会基本矛盾必须通过改革来解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以社会基本矛盾的必备知识考查关键能力,渗透政治认同。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组建国家、省、市、县监察委员会,这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符合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②③符合题意;①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11.“医养结合”是一种“有病治病、无病疗养”的养老保障新模式。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推进“医养结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为此,必须(  )‎ ‎①变革现有生产关系,加快促进老龄事业产业化 ②坚持正确价值选择,缓解老龄人口增长的趋势 ③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更好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 ④立足社会发展实际,逐步健全养老保障政策体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以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备知识考查分析能力,渗透科学精神。养老保障新模式属于上层建筑的调整,①材料不体现。推进“医养结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而不是缓解老龄人口增长的趋势,②不符合题意。养老保障新模式立足于中国社会发展实际,尊重了人民主体地位,能更好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③④观点正确。‎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千帆竞发浪潮涌,百舸争流正逢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文化生产力迅猛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实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等文件。提出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增强文化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深化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推动国有文化企业建立健全有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引导非公有资本有序进入文化产业;强化文化科技支撑,催生新型文化业态。‎ ‎2012年以来,公共文化资源配置进一步向基层倾斜,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显著提高,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从2012年到2016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由18 071亿元增加到30 254亿元,占GDP的比重由3.48%提高到4.07%,电影票房由170亿元增长到493亿元,电视剧生产量连年稳居世界第一,图书出版从41.4万种、79.3亿册增加到49.9万种、90.4亿册,《中国诗词大会》等一大批文化类、公益类创新的节目火爆荧屏,电影、电视、手机、互联网、动漫、游戏等文化形态或媒介逐渐融合,正在形成宽泛的媒介产业,产生衍生价值。走出去步伐加快,《舌尖上的中国》等一大批好作品带着中国形象、中国文化迈向国际市场。‎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文化生产力迅猛发展的原因。‎ 答案 (1)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文化科技的发展催生了大批新型文化业态,为文化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引导非公有资本有序进入,完善了生产关系,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3)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深化体制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为文化生产力的发展破除了体制机制障碍。(4)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通过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大幅度地发展了文化生产力。‎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40年来的艰苦努力,我们解放思想,勇于创新,从农村改革起步,不断拓展到城市改革、企业改革、市场改革、政府改革和社会改革、文化改革、生态文明改革、党的改革等各个方面,坚决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道道思想和体制障碍,奋力攻克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全面进步,创造了为世人瞩目、可以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在党的领导下,我们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趋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体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中国经济也实现了由后进赶超转为全面走向国际现代化的新时代。‎ 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2018年新年贺词时指出,“2018年,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我们要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 结合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阐述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原因。‎ 答案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改变,社会意识也应随之变化,只有进行改革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才能提高生产力水平,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的发展,最终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全面进步。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40年来,经济、政治和文化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取得的成就表明了改革的重要性: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前,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党和国家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同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同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如:某些领域党的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存在职责交叉、权责脱节问题;某些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责划分不够科学,职责缺位和技能不高;某些领域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不够完善等。‎ 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保障。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内在要求和根本保证。2018年2月2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根据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对国家机构改革做出决定,组建国家监察委员会,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推动反腐败斗争深入发展;重组优化国务院组成部门,新组建生态环境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更加关注民生、为民谋利。‎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发展规律的知识,分析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正确性。‎ 答案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使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的发展,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2)通过改革完善党和国家机构设置,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适应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推进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优化协同,提高效率效能;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保障。‎ 解析 以社会发展规律的必备知识考查论证问题的能力,渗透政治认同。回答本题需要明确两点:一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属于上层建筑的完善,阐明新时代新任务的要求;二是从必要性和重要性两个角度分析。‎ 命题角度3社会历史的主体(非选择题命题点) ‎ 高考真题体验·对方向 ‎1.(2017海南·20)在改革发展进程中,人民群众迸发出无穷智慧。“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山定树、树定根、人定心”……这些富有创建的主意都是人民群众首先提出来的,并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所以,坐在屋里想不明白的事,到群众中就能找到答案。这里蕴含的唯物史观道理有(  )‎ ‎                ‎ ‎①坚持群众路线,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②只要尊重群众意愿,就能取得实践的成功 ③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④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以社会历史主体的必备知识考查调动知识分析问题能力,渗透科学精神。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要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作用,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①④符合题意;②说法过于绝对,排除;中国共产党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当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③是错误的。‎ ‎2.(2017江苏·33)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经常上网看看,潜潜水、聊聊天、发发声,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要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③要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权益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党政机关要倾听民声,维护人民的利益,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地位,凸显了党政机关对人民利益的维护,①③符合题意。②④强调人民群众在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材料没有体现,故排除。‎ ‎3.(2016全国Ⅲ·22)有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丝漏点,有人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中央电视台推出特别节目《大国工匠》,讲述实现中国梦征程中劳动者的故事,讴歌中国工人的精湛技艺和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的“工匠精神”。从唯物史观看,之所以讴歌劳动者,是因为(  )‎ ‎①劳动者是创造历史的社会主体和真正英雄 ②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在劳动创造中的作用日益融合 ③劳动者的知识结构随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优化 ‎④劳动者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本题属于原因类题目,考查的知识点是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劳动的意义,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厘清题肢与设问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就本题来说,之所以讴歌劳动者,是因为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他们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①④与设问构成因果关系,故应入选;②③说法正确,但与设问不构成明确的因果关系,故排除。答案为B项。‎ ‎4.(2016江苏·32)0.015—0.04毫米,这是90后铣工张志坤在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控铣项目中摘得金牌的精度,然而像张志坤这样的人还是凤毛麟角。今天,我们呼唤工匠精神,呼唤的不仅是一个个技艺超群的职业英雄,更是一群群爱岗敬业、创新创业的广大职工和基层群众。这是因为(  )‎ A.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 B.劳动群众是我国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C.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方法 D.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旨在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解答的关键是明确题肢是否与设问构成因果关系。我们呼唤“工匠精神”,呼唤的不仅是一个技艺超群的职业英雄,更是一群群广大职工和基层群众,这是因为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故D项当选;A、B、C三项说法均正确,但与设问均构不成因果关系,故排除。‎ ‎5.〔2019全国Ⅱ·40(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说:“2019年,有机遇也有挑战,大家还要一起拼搏、一起奋斗……这个时候,快递小哥、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以及千千万万的劳动者,还在辛勤工作,我们要感谢这些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 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有一条往返1 208千米、平均海拔3 500米以上的雪线邮路。它是沟通藏区与内地的邮政主动脉,党中央的声音和各种邮件通过邮车送上雪域高原。‎ 邮车驾驶员其美多吉秉持“人在,邮件在!”的敬业精神,凭借精湛的驾驶技术和丰富的出车经验,克服缺氧、“风搅雪”、孤寂等困难,驾驶邮车奔驰在白雪皑皑的“生命禁区”,服务藏区30年,未发生一次责任事故,给雪域高原的人们带去美好生活的希望。“我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邮车驾驶员,但看到老百姓拆包裹的样子,心里就开心。”2018年,其美多吉带领班组的康巴汉子们安全行驶62.49万千米,向西藏运送邮件41万件,运送省内邮件37万件。他们用奉献、忠诚与生命铸就了爱岗敬业、顽强拼搏的雪线邮路精神。2018年,其美多吉所在的康定-德格邮路被交通部命名为“其美多吉雪线邮路”。‎ 其美多吉被评为“时代楷模”和“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 以其美多吉为代表的雪线邮路劳动者的事迹,生动诠释了“千千万万的劳动者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的道理,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加以说明。‎ 答案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邮车驾驶员们是平凡的劳动者,他们用辛勤的劳动为藏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作出贡献;用奉献、忠诚和生命熔铸的雪线邮路精神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人们在平凡岗位建功立业。‎ 解析本题以习近平主席发表的2019年新年贺词和邮车驾驶员其美多吉的优秀事迹为背景材料,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本题要求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加以说明,属于分析说明类试题。考生在解答此题时,从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等方面,结合材料具体分析即可。‎ 典题演练提能·刷高分 ‎1.下面漫画“夸夸其谈”(作者:翟桂溪)讽刺了一些人(  )‎ 夸夸其谈 ‎①不懂得只要善于积累实践经验,认识是可以改变的 ‎②不了解理论只有和实践相结合,才能指导实践活动 ‎③忽视了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没有走群众路线 ④不理解基层群众的实际需求必须与自己的思想相统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以理论与实践、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必备知识考查调动知识、判断问题能力,渗透科学精神。漫画《夸夸其谈》讽刺一些人不重视社会实践,不深入群众生活,不走群众路线,将理论与实践相脱离,故选②③。实践决定认识,积累经验是丰富认识的重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①不正确且不合漫画寓意。思想认识应与社会实际相统一,舍去④。‎ ‎2.无数普通人的芳华,汇成了新时代的精彩。从西藏隆子县玉麦乡的乡亲们,到内蒙古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的队员们,从西安交大西迁的老教授,到南开大学新入伍的大学生……一个个爱国奉献、无怨无悔的奋斗故事,勾勒出一幅为梦想拼搏的时代长卷。这些突出反映了(  )‎ A.社会存在决定了思想潮流的演进 B.人民群众的实践是历史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C.意识形态对经济基础起着促进作用 D.人的意志是社会历史进步的最终动因 答案 B 解析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思想潮流有其相对独立性,A项表述不正确。科学、健康的意识形态促进经济基础发展,故舍去C项。社会历史进步的最终动因是生产方式,故排除D项。‎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先后五次对1982年宪法作出修改。宪法修改的过程记录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光辉历程,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发展成果,集中体现了党和人民的共同意志。从哲学上看,宪法修改(  )‎ ‎①坚持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②坚持了理论基础上的实践创新与制度创新的统一 ‎③体现了实现人民根本利益是党和国家的最高价值追求 ④体现了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于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 A 解析 以社会基本矛盾、价值判断的必备知识考查判断分析问题能力,渗透法治意识。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是相统一的,故舍去②。④夸大社会意识反作用,舍去。①③是修宪的原因。‎ ‎4.能把群众平日里的不便、投诉甚至是牢骚最终汇集成改进政府工作的“金点子”,这背后靠的是推行多年的“人民建议征集”制度。仅2017年,上海市信访办就以摘报形式上报重要人民建议事项139件,市领导共批示183条,职能部门采纳率达92.7%。用制度保障问计于民(  )‎ ‎①坚持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②是通过人民群众改变社会关系 ③是通过完善上层建筑推动社会进步 ④是通过变革生产关系解决社会矛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A 解析 以社会历史主体的必备知识考查调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渗透科学精神。推行“人民建议征集”制度,用制度保障问计于民,是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通过完善上层建筑,推动社会进步,故选①③。②表述不当,且与题意无关。社会矛盾的解决要通过改革,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④在题中未涉及。‎ ‎5.“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从哲学角度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因为(  )‎ ‎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从根本上推动社会发展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人,决定社会历史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 ④人民利益是最高价值标准,是体现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试金石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以社会历史主体的必备知识考查调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渗透科学精神和政治认同。物质资料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故舍去②。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历史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排除③。①④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哲学依据。‎ ‎6.(2019百所名校等值预测)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回顾70年披荆斩棘、风雨兼程的历史,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贺词中说:“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七十年来,党的执政之所以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是因为(  )‎ ‎①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是共产党人最高价值标准 ②从人民的需要出发,是共产党人工作的出发点 ③始终坚持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④坚持人民群众主体地位,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七十年来,党的执政之所以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是因为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是共产党人最高价值标准,始终坚持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①③符合题意;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是共产党人工作的出发点,而不是从人民的需要出发,②说法错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④说法错误。故选B项。‎ ‎7.(2019江西九江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正月十五元宵之夜,万众期待的“紫禁城上元之夜”全面亮灯。紫禁城已走过了近600年岁月,故宫博物院正在用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示和解读传统文化,与观众的期望互动,让沉睡的文物活起来。‎ ‎“真正重要的是故宫这座博物馆究竟能给人们奉献什么”——单霁翔 作为数百年来社会发展的缩影,博物馆已经从早期的收藏、保护和展示珍品的场所,演变为跨越人文和科技等领域,同时将科研、教育等作为主要职能,通过满足大众的文化知识需求来服务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博物馆的真正价值,不在拥有多少馆藏,而在如何用这些馆藏传播 文化,以史鉴今,启迪后人。在当下,必须把握我们群众需求的变化,促使博物馆从“以物为本”走向“以人为本”。‎ 结合材料并运用唯物史观的知识,分析博物馆必须从“以物为本”走向“以人为本”的依据。‎ 答案(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真正满足群众的文化需要。(2)只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才能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最大限度地发挥博物馆的服务功能。(3)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走向“以人为本”是博物馆根据群众需求的变化而作出的适时调整。‎ 解析本题以故宫博物院用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示和解读传统文化为背景材料考查历史唯物主义相关知识,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涉及政治认同、科学精神等核心素养。根据社会发展和群众需求的变化来调整博物馆的功能和理念,体现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从“以物为本”走向“以人为本”则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符合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要求。‎ 命题角度4价值观、人生观(非选择题命题点) ‎ 高考真题体验·对方向 ‎1.(2018全国Ⅰ·23)在高铁时代,我国仍不惜亏损运营81对“慢火车”,2016年运送旅客约3 000万人次。运营近半个世纪的5633、5634次列车仍然运行在大凉山,送大山里的孩子去上学,为当地乡亲出行提供便利。这种做法反映的价值观道理有(  )‎ ‎①价值观的差异导致人们的利益的差异 ②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 ③正确的价值选择以正确的价值判断为前提 ④价值判断的正确性依赖于价值选择的合理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材料中我国政府的做法,为百姓出行提供便利,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属于在正确价值判断基础上做出的正确价值选择,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故C项应选;利益的不同影响到价值观的差异,①错误;价值选择依赖于价值判断,④错误。 ‎ ‎2.(2018全国Ⅱ·23)2018年5月2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我们人生难得的际遇。每个青年都应该珍惜这个伟大时代,做新时代的奋斗者。这是因为(  )‎ ‎①奋斗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②奋斗能减少人生道路上的障碍与困难 ③奋斗能让理想摆脱条件制约而变为现实 ④奋斗有助于克服不利条件影响而获得成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实现人生价值。奋斗意味着劳动与奉献,这是克服不利条件、充分利用有利条件的过程,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②错误,①④正确;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利用有利的社会条件,③错误。‎ ‎3.(2017全国Ⅱ·23)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强调,理想信念的坚定,来自思想理论的坚定。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基础之上,建立 在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建立在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崇高价值的基础之上。上述论断蕴含的价值观道理是(  )‎ ‎①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真理观 ②有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就能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 ③只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④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衡量价值观正确与否的最高标准 ‎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以价值观导向作用的必备知识考查调动知识判断问题能力,渗透科学精神。本题考查价值观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题干材料强调了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的重要性,也就是强调真理观的重要性,①不符合题意;能否正确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取决于多种因素,②中的说法错误。正确的价值观既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又要坚持把人民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③④正确。故选D项。‎ ‎4.(2017全国Ⅲ·22)习近平反复强调坚定理想信念的极端重要性,他把理想信念看作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精神支柱”“安身立命的根本”,比喻为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总开关”、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这些论述蕴含的价值观道理是(  )‎ ‎①理想信念是价值观的核心和灵魂 ②理想信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精神动力 ③理想信念是衡量价值观正确与否的标准 ④理想信念是否坚定取决于文化水平的高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以价值观导向作用的必备知识考查判断分析问题能力,渗透政治认同。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价值观,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将理想信念比作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总开关”,体现了理想信念在价值观中的地位,①正确;坚定理想信念才能成为一个政治上过硬、精神上高尚的共产党人,体现了理想信念对人生价值的影响,故②正确;是否遵循规律,是否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才是衡量价值观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排除③;理想信念是否坚决与个人的文化水平高低无必然联系,排除④。答案为A项。‎ ‎5.(2016天津·9)2016年新学期开始,浙江多所大学的学生社团共同发起了“蚂蚁助学计划”,发动大学生每月捐出2元钱,50个大学生组成一个“蚁窝”,资助一个蚂蚁宝宝(贫困地区小学生)。三月份,他们已经用875位大学生的捐款,资助了安徽省17名“蚂蚁宝宝”。这些大学生的行为启示我们(  )‎ A.价值观对人的成长有促进作用 B.要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C.满足他人需要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D.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答案 D 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人生价值的实现。价值观有正确与错误之分,不一定起促进作用,A项不选。大学生对“蚂蚁宝宝”的资助,主要体现了大学生社会价值的实现,没有强调大学生个人的成长即个人价值的实现,B项不符合题意。C项说法错误。‎ ‎6.〔2018全国Ⅲ·40(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开国将军甘祖昌,参加过井冈山斗争、五次反“围剿”、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荣获过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 长征路上,甘祖昌和同村战友约好,革命成功后,一起回家搞建设,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革命胜利后,曾经的誓言让他心中的乡愁越酿越浓。1957年8月,他主动辞去军队领导职务,秉持“共产党人不能享清福,要艰苦奋斗一辈子”的信念,举家回到家乡沿背村务农。他把70%的工资捐给了家乡的建设事业,有关部门按照规定要给他盖房配车,被他一一拒绝。他领着乡亲们修水利,建电站,架桥梁,绿化荒山,改造冬水田……一项项利民工程帮助村民摆脱贫穷、走向富裕。1986年,甘祖昌病逝,留给妻子和儿女的唯一遗产是三枚勋章。‎ 将军农民的事迹被编入小学课本,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习近平高度评价甘祖昌将军的艰苦奋斗精神,强调不仅我们这代人要传承,下一代也要弘扬,要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说明甘祖昌的一生是如何体现不忘初心、一心为民的共产党员情怀的。‎ 答案 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导向,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影响改造世界的活动。不忘初心,淡泊名利,始终坚守为人民谋幸福的信念;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毕生精力。‎ 解析 本题以甘祖昌的先进事迹为背景材料,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知识的指向性十分明确,要求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说明甘祖昌是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据材料可运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等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7.(2017海南·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时代楷模李保国教授把科技扶贫视为自己的理想,为山区发展奉献毕生心血和智慧,为农民脱贫致富做出了卓越贡献。‎ 李保国把农民急需的技术作为自己的科研方向,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山上,让技术长在泥土里。他扎根太行致力于绿山和富民。针对山区土薄水少等特点,他推出了控制爆破松土蓄水等工程技术,“聚集土壤,聚集径流”,使太行山区土厚了、水多了、山绿了。他找准科技脱贫的路径,创新推广苹果先进栽培等36项农业实用技术,使科技成为脱贫致富的“利器”。他举办培训班培训人员9万余人(次),为当地培养了一批“永久牌”土专家。35年来,李保国起早贪黑,埋头苦干,每年在山区“务农”200多天,帮助农民增收28.5亿元,带领10万多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太行山的父老乡亲富起来了,我的事业才算成功。”李保国的言行让大山怀念,令人们动容,他被当地老百姓誉为“太行新愚公”。‎ 运用人的价值的知识说明,为什么李保国被当地老百姓誉为“太行新愚公”。‎ 答案 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越大,他自身的价值就越大。李保国把个人的事业发展同国家和社会的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心系群众,长期在科技扶贫事业中埋头苦干,无私奉献,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做出了卓越贡献,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爱戴和社会的称赞,无愧于“太行新愚公”的称号。‎ 解析 以时代楷模李保国教授的先进事迹为背景,用人生的真正价值的必备知识考查综合论证和探究问题能力,渗透政治认同和科学精神。依据材料信息,可从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李保国把个人的事业发展同国家和社会的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做出了卓越贡献,无愧于“太行新愚公”称号的角度进行说明。‎ ‎8.〔2016全国Ⅰ·39(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中华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的栋梁。‎ 近年来,有的人打着“还原历史真相”的旗号颠覆英雄、歪曲历史、消解崇高,如胡诌“黄继光堵枪眼不合情理”“‘火烧邱少云’违背生理学”“董存瑞炸碉堡为虚构”等。凡此种种混淆是非的谣言借助网络等传媒随意传播,一些网民盲目跟风、随手转发。这种抹黑英雄形象的谣传引起了一些人历史认知混乱和价值观迷失。‎ 还原历史、守护英雄、捍卫崇高,就是守护良知、正义和精神家园。战场上多次负伤的志愿军老战士李继德动情地说:“黄继光堵枪眼时,我在现场!”当年的老排长郭安民挺身直言,燃烧弹点燃伪装草,“大火整整烧了二十多分钟,邱少云始终一动不动”。董存瑞的生前战友郅顺义多次口述力证,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就在他的掩护之下……‎ 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对否认英雄的错误言论加以批驳。‎ 答案 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只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评价。受错误价值观驱动,否认英雄的言论歪曲了历史,遮蔽了真相,导致人们思想的混乱。只有尊重历史,坚持真理,树立和弘扬正确的价值观,才能抵制否认英雄的谣言,消除其影响。‎ 解析 本题以“还原历史、守护英雄、捍卫崇高”为背景考查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民族精神、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等知识,旨在考查综合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本题要明确所运用的知识范围是价值观,它属于说明分析类试题。解答本问应从为什么、怎么样的角度入手,着重从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两方面在结合材料的基础上组织答案。‎ 典题演练提能·刷高分 ‎1.王黎娜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带领众多农户通过科学种田,种植出了高品质的青扁豆,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当地农户们的收入逐年提高,她本人也获得“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的称号,被誉为“扁豆姑娘”。“扁豆姑娘”的创业经历说明(  )‎ ‎①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②人生价值的大小取决于为社会做出的物质贡献 ③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④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以人生价值的必备知识考查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渗透科学精神。人生价值大小取决于贡献,有物质和精神贡献,故舍去②。④夸大主观能动性,实现人生价值还需要社会条件,排除。“扁豆姑娘”的创业经历说明①③。‎ ‎2.“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清代诗人袁枚创作的这首《苔》给我们的人生启示是(  )‎ A.树立正确价值观就能对事物做出正确的评价 B.拥有幸福人生需要坚定的信念和积极的心态 C.人们的价值观念会随着社会历史的变化而改变 D.实现人生价值要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 答案 B 解析 清代诗人袁枚的《苔》中的苔藓生长环境恶劣,却靠自己生命的力量自强不息,争得和牡丹花一样开放的权利,这告诉我们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坚强的信念、自强不息的精神,故选B项。C、D两项与诗句道理不符。A项夸大价值观的作用,排除。‎ ‎3.美感是审美主体对客体产生的美的感受与体验。人们对美的感受能力是不同的。罗丹有一句名言:“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缺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品读漫画,下列阐释正确的是(  )‎ A.客体是否具有美的属性取决于主体的审美观念 B.客体是否使主体产生美感取决于主体的审美标准 C.主体美感的产生取决于客体是否具有美的属性 D.主体审美观念影响其对客体之美的发现与评价 答案 D 解析 以哲学价值概念的必备知识考查了解读信息、阐释事物的能力,渗透科学精神。罗丹的名言强调“发现”的重要,就是在强调主体审美观念、审美能力的重要;漫画中的人物面对同一客体,有的能产生美感,有的却不能,也是寓意着主体审美观念、审美能力的差异性会影响审美活动,故D项符合题意。客体是否具有美的属性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并不取决于主体的审美观念,A项错误。B、C两项都只片面强调了其中一个方面,排除。‎ ‎4.(2019山东济南三模)漫画《诚信的折扣》体现出的哲学寓意是(  )‎ ‎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②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 ③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④价值观影响人生道路和人生方向的选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买卖双方之所以互不信任,是因为现实生活中出现过假币或者假货等不诚信的现象,①②符合题意;价值判断和选择的社会历史性是指价值判断和选择因为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不同,漫画没有体现这点,排除③;漫画也没有涉及人生选择问题,④与题意无关。故选A项。‎ ‎5.(2019河南六市联考)嫦娥四号登陆月球背面的生物科普试验载荷内,搭载了棉花、油菜、马铃薯、拟南芥、酵母和果蝇6种生物,这6种生物构成了一个含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微型生态系统。目前,棉花种子已成功发芽,这将为人类今后建立月球基地提供研究基础和经验。月球生物科普试验(  )‎ ‎①是人类对月球环境的适应性活动 ②将推动生态学规律的创新和完善 ③表明人的实践活动受价值观影响 ④在意识活动影响下建立了新联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月球生物科普试验是人的实践活动,具有能动性,不同于动物的适应性活动,①说法错误;规律具有客观性,可以被认识和利用,但不能表述为“创新和完善”,排除②;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球背面,并在月球进行了生物科普试验,为人类建立月球基地提供研究基础和经验,表明人的实践活动受价值观影响,在人类意识活动影响下可以建立新联系,③④应选。故选D项。‎ ‎6.(2019山东师大附中考前模拟)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的讲话中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这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  )‎ ‎①坚持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中 ②坚持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敢于挑战权威,突破理论束缚 ③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④坚持显性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立足思政课堂挖掘教育资源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表明思政课既是课程,又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和栽培青少年,①③符合题意;②中“突破理论束缚”说法错误,突破的应该是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以及落后的思想观念;材料未涉及教育资源的挖掘问题,④与题意不符。故选C项。‎ ‎7.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为此,青少年应当(  )‎ ‎①立足自身,着眼发展,在新时代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②坚定理想,努力奋斗,在奉献社会中走出自我狭隘天地 ③珍惜时代,锐意进取,发挥机遇在个人成才中的决定作用 ④投身实践,服务人民,将奉献社会作为人生的最大价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以实现人生价值的必备知识,渗透科学精神。青少年实现人生价值要积极投身时代的伟大实践,投身人民的事业,坚持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奉献自己,而不是狭隘地只追求自我而不追求社会责任,选②④。社会是实现自我的客观条件,社会价值是自我价值的基础,实现人生价值要立足实践、立足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也不是我们实现人生价值应该的追求,①错误。机遇是个人成才的有利条件而不是决定条件,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实现个人与社会的统一才是决定性的,③错误。‎ ‎8.“万水千山不忘来时路,鲜血浇灌出花开的国度……生生不息为了那一份托付,无惧风雨迎来新日出。你是我的一切我的全部,向往你的向往,幸福你的幸福。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万水千山,最美中国道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  )‎ ‎①作为先进的社会意识,决定着我国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②作为上层建筑,为国家发展进步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 ③作为正确的价值观,对中国共产党执政有驱动引导作用 ④作为理想信念,有利于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解析①错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着我国社会的性质和面貌;②不符合题意,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属于价值观或理想信念,而不是制度保障;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作为正确的价值观,对中国共产党执政有驱动引导作用,③符合题意;作为理想信念,有利于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④符合题意。故选D项。‎ ‎9.威武凶猛的老虎、英姿飒爽的穆桂英、充满传统韵味的景泰蓝花瓶……走进朱慧卿老人的家,就像走进了艺术品展览馆,利用废旧材料创作的各式各样手工艺品随处可见,在朱阿姨的眼里,废弃物品都是宝贝,加以创意就能将它转化为艺术品。这说明(  )‎ ‎①人们多样的价值选择是取得创意成功的源泉 ②事物的多重属性是满足人们不同需要的前提 ③观念的创新实现了事物多样价值之间的转换 ④事物价值的实现建立在物与人关系的基础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价值是指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的功能和属性。价值不是实体,而是一种关系,是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之间的关系,也就是物与人的关系,④正确。事物对人是否有价值取决于事物的属性、功能与人的需要,二者缺一不可,因此事物的多重属性是满足多样需求的前提,②入选。创意成功的源泉是实践,朱慧卿老人实现了废弃物品的价值增值,说明观念创新在其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最终能否实现价值增值取决于人的实践活动,③舍去。‎ ‎10.建设美丽中国,实现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民参与,进一步搞好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大力倡导节约、绿色的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积极开展环保公益活动,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形成人人参与、全民行动的社会氛围。这是基于(  )‎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②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③价值观能够直接将理念转化为全民自觉的行动 ④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是推动我国发展的根本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形成人人参与、全民行动的社会氛围,是基于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①正确;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要进一步搞好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大力倡导节约、绿色的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②符合题意;价值观只有在实践中才会转化为全民自觉的行动,③错误;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但不是根本动力,④错误。 ‎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艺是时代的先声,继2017年《战狼Ⅱ》热映之后,2018年初《红海行动》也收获了口碑票房的双丰收,这类主旋律影片更好地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需求,展示了开拓进取的时代风范。‎ 英雄是时代的楷模,然而受经济利益的驱使,部分文艺作品片面追求高收视率或高票房,它们塑造了或是被刻意涂抹上匪气、痞气、流气等特征的“另类英雄”,或是“抗日神剧”中手撕鬼子、手榴弹炸飞机的“无所不能英雄”,亵渎了英雄的光辉形象,严重误导了社会大众。与之相反,电影《战狼Ⅱ》塑造的冷锋这一角色善良、正义,极富爱国热情,同时也会因捍卫真挚的战友情谊而失控伤人,犯下大错,充分展现了英雄性格的多元性、丰富性和真实性,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共鸣。冷锋也成为彰显着新时代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的当代典型英雄形象。‎ 今天,我们已经身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新时代必然会诞生无数新英雄——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实践中的改革英雄、创业英雄、科技英雄、创新英雄……他们的精神标识不再是革命年代的慷慨赴死和舍生取义,而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征程中的攻坚克难和改革创新。‎ 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知识,对部分文艺工作者在“英雄塑造”方面出现的问题加以评析。‎ 答案 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价值观不同,人们的行为选择不同。受经济利益的驱使,部分文艺工作者片面追求高收视率或高票房,才塑造了一系列的“另类英雄”。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塑造出新时代彰显中国精神、中国价值的新英雄。‎ 解析 以价值观导向作用的必备知识考查综合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渗透政治认同和科学精神。解答设问整合材料中有关亵渎英雄光辉形象和时代需要英雄的信息,用理论逻辑价值观导向、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批驳“英雄塑造”方面出现的问题,阐释新时代要塑造出彰显中国精神、中国价值的新英雄。‎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56年夏天,交通大学6 000多名师生员工响应党和国家号召,从繁华的上海迁到古城西安,创建了西安交通大学。‎ 在交大西迁之初,那些西迁的师生们,有的含泪辞别久病的亲人,只身踏上西去的征程;有的变卖上海的房产,举家迁往西安;有的放弃出国深造的机会,立志扎根西部……“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对交大先辈们的真实写照。也正是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里,交大人塑造出了以“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为主要内容的西迁精神。历经60余年,建起了一所蜚声中外的重点大学和一批新兴学科,让相对封闭的大西北拥有了尖端科技的研发能力。西迁以来,西安交大的毕业生已近25万人,其中40%以上在西部奋斗。‎ 在2018年的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到西安交大西迁的老教授们,指出:“他们的故事让我深深感动。广大人民群众坚持爱国奉献,无怨无悔,让我感到千千万万普通人最伟大,同时让我感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结合材料,运用人的价值知识分析西迁的老教授们让我们感动的原因。‎ 答案 (1)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越大,他自身的价值就越大。(2)西迁的老教授们把个人的事业发展同国家和社会的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西北,无私奉献,艰苦创业,为西部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受到了社会的称赞和尊重,让我们感动。‎ 解析 以人生价值的实现的必备知识考查调动知识分析问题、综合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渗透科学精神。解答设问先分析交大先辈们创办大学的事迹;其次紧扣人生价值的知识,从个人与社会相统一、劳动与奉献两方面阐述和论证交大先辈们让我们感动的原因。‎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社区居民自治取得了显著成绩。但随着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加快,社区组织职责不清、居民参与不充分、部分干部群众法治意识不强等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日益凸显,社区治理法治化水平亟待提高。‎ H市坚持与时俱进,大胆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以法治思维探索社区治理新模式。具体做法有:以社区党建为抓手,以党代表工作室为平台,听民意解民困,依法推动社区各项工作的开展;市政府梳理相关法律法规,出台《关于深化社区治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明确社区行政工作站、居委会、社区服务机构等7类治理主体,制定社区工作清单,让社区机构的职责法定化;支持居民依法选举产生居委会、议事监事会等自治组织,按照居民自治章程管理社区事务;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进社区”活动,引导社区干部和群众自觉守法、办事依法。经过改革实践,富有活力的基层协同共治局面正在形成。‎ 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相关知识,分析H市推进社区治理法治化的合理性。‎ 答案 (1)针对存在的问题,以法治思维探索社区治理新模式,在实践基础上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2)坚持与时俱进,着力提高社区治理法治化水平,把握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3)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完善基层法治体系,改革上层建筑,遵循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4)依法推动社区协同共治,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 解析 注意设问切入点“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解读H市以法治思维探索社区治理新模式,要调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社会历史性、最高标准的哲学知识,用正确的逻辑、顺畅的语言阐释H市推进社区治理法治化的合理性。‎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