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江苏专版选修模块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学案(江苏专用)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2021届一轮复习江苏专版选修模块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学案(江苏专用)

‎ [知识梳理]‎ 一、古代中国的改革 ‎1.商鞅变法 ‎(1)时间:公元前356年。‎ ‎(2)背景:战国时期,秦国落后于六国,秦孝公为富国强兵,任用商鞅实行变法。‎ ‎(3)内容 ‎①经济上: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②政治上: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普遍推行县制;制定秦律;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 ‎③思想上:“燔诗书而明法令”。‎ ‎(4)影响和评价: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较为彻底的一次改革运动,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2.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促进北魏社会的发展,孝文帝实行改革。‎ ‎(2)内容 ‎①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推行均田制和新的租调制;设立三长制,健全县以下地方基层政权。‎ ‎②迁都洛阳。‎ ‎③推行汉化政策和移风易俗,促进民族融合。‎ ‎(3)影响和评价 ‎①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②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 ‎③加快了民族融合的进程,为结束分裂重新统一奠定了基础。‎ ‎3.王安石变法 ‎(1)时间:1069年。‎ ‎(2)背景: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造成冗官、冗兵和冗费,形成积贫积弱局面,引起严重的社会危机。‎ ‎(3)内容 ‎①理财之法:推行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市易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 ‎②强兵之法:整顿军队,推行保甲法、将兵法、保马法,设军器监等。‎ ‎③取士之法: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唯才用人等。‎ ‎(4)影响和评价 ‎①增加了政府收入。‎ ‎②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③一定程度上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二、近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1.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背景 ‎①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充分暴露了农奴制的弊端。‎ ‎(2)内容 ‎①颁布“二一九法令”,废除农奴制。‎ ‎②实行司法改革和地方自治改革。‎ ‎③进行教育、军事方面的改革。‎ ‎(3)影响 ‎①积极影响:废除农奴制,是俄国向近代化迈进的重要步骤。‎ ‎②消极影响: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2.日本明治维新 ‎(1)背景 ‎①明治维新之前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封建落后。‎ ‎②“黑船事件”后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③武装倒幕,推翻了幕府统治,建立明治政府。‎ ‎(2)内容 ‎①政治上:实行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实行四民平等;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 ‎②经济上:殖产兴业;承认土地私有制,统一征收地税,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 ‎③文化及生活习俗上:倡导“文明开化”。‎ ‎④军事上:实行义务兵役制,改进军事装备,培养军事人才。‎ ‎(3)影响 ‎①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成为先进的工业国;加强了中央集权,成为亚洲第一个君主立宪制的国家;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 ‎②对外推行侵略扩张政策,给亚洲邻国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3.戊戌变法 ‎(1)时间:1898年。‎ ‎(2)背景: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康有为、梁启超维新思想的传播。‎ ‎(3)内容 ‎①政治上:鼓励官绅士民上书言事;谕令各省督府举荐新政人才;精简机构,裁减冗员,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准其自谋生计。‎ ‎②经济上:鼓励发展农工商业,奖励创新发明;鼓励商办铁路、矿业;改革财政;兴办邮政。‎ ‎③文化教育上: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在各地成立中小学堂,在京师设立大学堂,筹设专门学堂;鼓励私人办学,选派留学生到海外留学;准许民间创立报馆;设立译书局。‎ ‎④军事上:裁汰旧军,编练新军。‎ ‎(4)影响:是一次变法运动,也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开创了新的时代风气、社会舆论和思想观念。‎ ‎[经典例析]‎ ‎1.(2017·江苏高考·24)(10分)中华文明多元并存,各族文化相互交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北魏孝文帝改革,总结和肯定了以前民族融合的成果,‎ 又促进了这一融合进程的迅速发展。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的主要内容,概括“胡乐、胡舞”等所反映的现象。(4分)‎ ‎(2)据材料概括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特点。(3分)‎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3分)‎ 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迁都洛阳,改官制,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第二小问,材料“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反映了少数民族文化对汉族的影响,汉族向少数民族学习。第(2)问,根据材料“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可得出汉化是主流,相互学习,相互影响,汉化方式具有多样性。第(3)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北魏孝文帝改革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促进了民族的融合,为隋唐实现国家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答案:(1)内容:迁都洛阳;变制度(改官制);说汉话(改汉姓;穿汉服;通婚姻;改籍贯)。‎ 现象:汉族向少数民族学习。‎ ‎(2)特点:汉化为主;相互学习;方式多样。‎ ‎(3)作用:促进民族融合;有利于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为隋唐时期重新统一奠定基础。‎ ‎2.(2019·江苏高考·24)(10分)清末民国时期,中国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 学界和政界纷纷讨论王安石变法。梁启超和孙中山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两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宋)元祐以降,指凡公(王安石)所变之法,皆曰“恶法”,其为意气偏激,固无待言……吾常谓天下有绝对的恶政治,而无绝对的良政治。苟其施政之本意,而在于谋国利民福,殆可谓之“良”也已。‎ ‎——梁启超《王安石传》‎ 材料二 “王安石所行的新法,都是民生主义的事实。”(《孙中山全集》)……清末民国时期,很多学界政界人士积极主张学习西方,但很快发现西方文化也存在巨大问题与缺陷,需要在中华文化中寻找智慧加以补充改进。‎ ‎——姜锡东、周一星《略论王安石变法的现代影响》‎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梁启超与前人对王安石变法的不同态度及其原因。(4分)‎ ‎(2)王安石新法中“民生主义的事实”历历可知。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免役法为例,指出王安石是如何进行政策设计的,并说明其积极效果。(4分)‎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民国时期学界和政界关注王安石变法的主客观原因。(2分)‎ 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指凡公(王安石)所变之法,皆曰‘恶法’”“苟其施政之本意,而在于谋国利民福,殆可谓之‘良’也已”可得出梁启超对王安石变法持赞赏态度,前人持贬斥态度;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在于谋国利民福,殆可谓之‘良’也已”可得出王安石变法是为国为民;根据“其为意气偏激,固无待言”可得出前人持反对态度的原因是认为王安石变法是意气用事,认识偏激。第(2)问的第一小问,结合所学免役法的内容可知政府收取免役钱,募人充役;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免役法的施行有利于保证农业生产时间,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第(3)问,主观原因根据材料二“清末民国时期……积极主张学习西方……发现西方文化也存在巨大问题与缺陷,需要在中华文化中寻找智慧加以补充改进”得出主观上从传统文化寻找依据;客观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近代社会形势进行回答。‎ 答案:(1)态度:梁启超褒;前人贬。原因:梁启超强调王安石变法的善良本意(谋求国利民福);前人意气用事,认识偏激。‎ ‎(2)政策设计:政府收取免役钱;募人充役。积极效果: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有利于发展生产。‎ ‎(3)原因:主观: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变革依据。客观:近代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革。‎ ‎3.(2016·江苏高考·24)(10分)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它具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们有理由推断,农民对解放宣言会无比感激,无比高兴。可实际上,宣言在农民中间引起的与其说是欣喜,不如说是失望。要理解这一奇特的事实,我们就必须努力置身于农民的立场来看待这个问题。有一点我们必须注意到,所有那些含含糊糊、激情洋溢的有关自由劳动、人类尊严、民族进步一类的言辞,落到俄国农民耳朵里,犹如雨滴砸在花岗岩上一般。他想要的不过是一座可以住的房子,有食物吃,有钱买衣服穿而已。‎ ‎——摘编自华莱士《俄国》‎ 材料二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逼迫沙皇政府展望未来并加快现代化的步伐,因为如若不然,俄国就会永远不再是一个强国。但是,沙皇政府则怀旧地回顾过去,希望改革能巩固俄国而无须削弱独裁统治。政府对待贵族的态度反映了它最重要的艰难选择:一方面,想要实施现代化的欲望促使它有时候采取与其需要相反的行动,例如,解放农奴。另一方面,想要保持独裁专制制度和社会稳定性的愿望,又促使沙皇把贵族作为传统的基础来依靠。‎ ‎——摘编自莫斯《俄国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民”对“解放宣言”不满的原因。(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国农奴制改革具有保守倾向的原因。(3分)‎ ‎(3)据上述材料,总结俄国农奴制改革“怀旧”保守致使改革不彻底的教训。(3分)‎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我们就必须努力置身于农民的立场来看待这个问题”并结合农奴制改革内容中有关农奴经济和政治地位的知识可得出农民缴纳高额赎金,地主割占好地,农民仍受村社管理,农民的要求未得到满足。第(2)问,根据材料二“想要保持独裁专制制度和社会稳定性的愿望,‎ 又促使沙皇把贵族作为传统的基础来依靠”并结合农奴制改革的形式和主持者是沙皇可得出自上而下的改革,专制制度影响,维护贵族利益。第(3)问,结合所学知识,从改革要与人民群众利益相结合,如何对待守旧势力,改革者的进取精神等角度可得出改革要关注人民利益,改革要摆脱旧势力束缚,改革要有展望未来敢于进取的勇气。‎ 答案:(1)原因:农民缴纳高额赎金;地主割占好地;农民仍受村社限制(管理);农民的要求未得到满足。‎ ‎(2)原因:自上而下的改革(沙皇主持改革);专制制度影响;维护贵族利益。‎ ‎(3)教训:改革要关注人民利益;改革要摆脱旧势力束缚;改革要有展望未来敢于进取的勇气。‎ ‎4.(2015·江苏高考·24)(10分)“文明开化”是明治维新的有机组成部分,给日本社会带来了震撼和反思。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72年太政官发布废止幕府时代服饰的布告,自天皇以下,达官贵人纷纷在正式场合身穿西洋大礼服,洋服一时成了时髦衣着。饮食结构也在变化,幕府时代禁食的牛肉被称为“开化的药铺”“文明的药剂”,“士农工商、男女老少、贤愚贫富等咸以不食牛肉为不开化”,牛肉火锅店里顾客盈门。一群群年轻人聚在店里边大嚼牛肉,饮用葡萄酒,边用蹩脚的英语谈论时事,成为众人趋之若鹜的时尚。‎ ‎——宋成有《新编日本近代史》‎ 材料二 (1888年日本某学者认为)一国文明之进步,必基于国民本来之元气和性格,绝不是仅凭一朝一夕的模仿和虚饰就可以得到解决的。然而,我国开国以来只是眩晕于滔滔而来的泰西文明之外观,而不考究泰西文明能有如此今日之所以然。一味心醉于泰西文明之结果,便产生了崇拜泰西文明之风潮。此风潮破坏了作为国民独立之根基的国民性格,虚饰了一国之文明。‎ ‎——松本三之介《政教社文学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日本文明开化的特征。(4分)‎ ‎(2)据材料一、二,说明日本人在吸收外来文明的态度上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前后态度产生的原因。(5分)‎ ‎(3)据上述材料,指出有些日本人“眩晕于滔滔而来的泰西文明”‎ 这一错误的实质。(1分)‎ 解析:第(1)问,由材料一中“自天皇以下”“饮食结构也在变化”可得出“自上而下推行,涉及范围广泛”的结论;由材料一中“众人趋之若鹜”可得出“国民竞相效仿”的结论。第(2)问的第一小问,由材料二中“绝不是仅凭一朝一夕的模仿和虚饰就可以得到解决的”可得出“认识到模仿虚饰的缺陷,开始理性对待西方文明”的结论;第二小问,前者可从摆脱民族危机和落后的现状的需要这一角度思考作答;后者可从全盘西化的危害这一角度思考作答。第(3)问,由材料二中“眩晕于滔滔而来的泰西文明之外观,而不考究泰西文明能有如此今日之所以然”可得出“不了解西方文明的内涵”的结论。‎ 答案:(1)特征:自上而下推行;涉及范围广泛;国民竞相效仿;学习西方表面化。‎ ‎(2)变化:由模仿虚饰变为理性对待。‎ 前因:摆脱民族危机;改变落后状况。‎ 后因:全盘西化的现实危害;传统文明的社会价值。‎ ‎(3)实质:片面理解西方文明(不了解西方文明的内涵)。‎ ‎5.(2018·江苏高考·24)(10分)戊戌变法时期,改革科举制度的主张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梁启超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改革科举制度的方案。他的上中下三策从总体上是要解决旧的科举考试不求实际、摧残人才、于世无补的弊病,引导人们崇尚实学,以新的文化知识来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上策是以学堂制代替科举制;中策则存科举之名,同时设立各种实学考试;下策是对考试内容作本质的变更,摒弃过去八股取士的做法。这样就会涌现一批讲实际、重应用、了解中国和世界的新人。‎ ‎——摘编自李喜所等《梁启超传》‎ 材料二 康有为代人草拟上疏,请废八股。光绪帝虑及各种变法的奏章多为保守大臣反对,此疏交付廷议必引起大哗。于是决定不付廷议,径下诏:自下科始,乡、会试及岁科各试,废八股,改试策论。后依张之洞建议,乡试以历代掌故为主,兼及五洲各国政艺,“会试亦如之”。迂腐的读书人对此“惊怪不知所为”。书商则“乘时射利,猎取中外时报,补缀成篇,标以俗名,如《三场要诀》之类,获利亡算”。‎ ‎——摘编自杨松等编《中国近代史资料选辑》‎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梁启超要求改革科举制的背景。(5分)‎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戊戌变法时期的科举制改革。(5分)‎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涌现一批讲实际、重应用、了解中国和世界的新人”并结合戊戌变法的背景、科举制度的弊端等知识点归纳作答。第(2)问,注意答案的全面性,“积极性”可根据材料一中“解决旧的科举考试不求实际、摧残人才、于世无补的弊病,引导人们崇尚实学,以新的文化知识来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涌现一批讲实际、重应用、了解中国和世界的新人”从打击旧学、传播新学、有利于人们思想解放和推行新式教育等角度归纳作答;“局限性”可根据材料二中“乡试以历代掌故为主,兼及五洲各国政艺,‘会试亦如之’”从改革不彻底的角度归纳作答。‎ 答案:(1)背景:民族危机日趋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维新派要求变法;科举制存在弊端;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需要(社会需要新式人才)。‎ ‎(2)简评:打击了旧学;传播了新学;有利于思想解放;对推行新式教育有积极影响;改革不彻底(仍存在科举程式化的弊病)。‎ ‎[深化拓展]‎ ‎1.归纳“改革背景”的一般方法 ‎(1)社会发展趋势:经济条件——根本原因。‎ ‎(2)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主要原因。‎ ‎(3)社会危机:内忧(财政危机、三大矛盾导致政治危机)、外患(民族危机)——必要条件。‎ ‎(4)改革力量:阶级条件——组织条件。‎ ‎(5)改革及支持者的革新意识:思想条件——主观条件。‎ ‎(6)外部因素:催化剂、导火线——直接原因。‎ ‎2.判断“改革的结局”的方法 一场改革的成败与否,不能看改革者个人的结局如何,而要看这一改革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否得到维持。注意改革的成功与失败有两个主要标志:一是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二是改革是否被中断。即改革达到了预期目标,有利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不管改革者处境怎样,‎ 都能继续下去的改革才是成功的改革。‎ ‎3.分析“改革成败的原因”‎ ‎(1)看是否适合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 ‎(2)看当时力量对比: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3)看改革的政治措施是否行之有效。‎ ‎(4)看改革者是否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5)看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4.评价改革的原则及规律性认识 ‎(1)评价原则:要把每次改革放在它所属的特定历史环境中去加以评价。首先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历史要求,再看这些改革在多大程度上适应或者违背了这一历史要求,它对社会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据此,对改革作出基本的肯定或否定。‎ ‎(2)规律性认识 ‎①改革是革除弊政、促进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 ‎②改革必然会因损害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到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不会一帆风顺,这就需要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③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能否成功的根本原因。‎ ‎④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适合国情的改革之路。‎ ‎[综合检测]‎ ‎1.(2019·扬州三模)(10分)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为彻底、也是最为成功的一次变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公元前356年,商鞅推行第一度变法,其中一项主要内容是“令民为什伍”,这是秦献公时所行“为户籍相伍”制的进一步完善,也是商鞅变法的根本内容。商鞅变法不仅法度严明,而且推行有力。起初,很多秦国之民感觉不便施行,甚至太子也犯法,商鞅“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为法令的彻底推行铺平了道路。秦迁都咸阳后,‎ 商鞅继续展开第二度变法。变法打破原有井田制的土地分配模式,此项经济改革是变法的重中之重,促使秦国迅速富强起来,在对外的战争中不断获胜。因此,汉代王充大赞“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新编》‎ 请回答:‎ ‎(1)据材料,指出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影响。(6分)‎ ‎(2)据材料归纳商鞅变法值得后世改革者借鉴的成功经验。(4分)‎ 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可从材料中“令民为什伍”“变法打破原有井田制的土地分配模式”得出答案;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中“促使秦国迅速富强起来,在对外的战争中不断获胜。因此,汉代王充大赞‘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并结合所学建立户籍制度和废除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的影响,即可得出答案。第(2)问,根据“这是秦献公时所行‘为户籍相伍’制的进一步完善”,商鞅处罚犯法太子的师傅,商鞅两度推行变法,建立户籍制度和废除井田制实行土地私有等制度建设等内容可以归纳出答案。‎ 答案:(1)措施:实行户籍什伍制度;废除井田制度,实行土地私有。‎ 影响:建立起基层管理体制,为国家强化统治创造条件;从根本上变革了旧有的生产关系,推动社会的进步;激发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秦国的农业生产;为秦国实现富国强兵和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2)成功经验:继承和发展前人改革成果;执法严明公平;分阶段协调推进变法;注重制度变革。‎ ‎2.(2019·盐城一模)(10分)北魏孝文帝改革极大地促进了民族的交流和文化的融合。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这种隔绝的局面被打破了。孝文帝推行汉化改革,以洛阳为阵地,复兴了北方的中原文化,为南北文化的双向交流提供了前提和基础。南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官制律例礼乐文化的建构当中,南方文化充当着输出者的角色,经由士人北来等传播途径,成为北方制度文化建设的重要元素。……北魏孝文帝推行汉服,褒衣博带,而其时南朝服饰却是“小作冠帽,短制衣裳”。……另一方面,南方的声韵之学又深深地影响了北朝士人。‎ ‎——摘编自杨柳《从〈洛阳伽蓝记〉‎ 看北魏后期南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材料二 对于南朝北投者,拓跋氏尤能注重拔擢……这种情况与南朝统治者专重侨姓,排斥南人,而晚渡北人又被目为荒怆,备受排斥,北方各族更不予考虑者,迥不相同。‎ ‎——摘编自周一良《魏晋南北朝札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孝文帝汉化改革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当时南北文化交融的具体表现和显著特征。(5分)‎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引发民族交融的主要因素及影响。(5分)‎ 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注意审题时要紧扣“汉化”一词所提供的角度,回忆教材知识即可;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中“在官制律例礼乐文化的建构当中”“推行汉服,褒衣博带”“南方的声韵之学又深深地影响了北朝士人”,可从礼仪文化、服饰和声韵之学等角度来归纳概括;第三小问,根据南北文化交融的内容不难看出双方是相互学习的特征。第(2)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这种隔绝的局面被打破了。孝文帝推行汉化改革”和材料二中“对于南朝北投者,拓跋氏尤能注重拔擢”不难归纳出答案;第二小问,可从民族关系、政治局面等角度来思考。‎ 答案:(1)内容: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学习汉族典章制度。表现:礼仪文化的建构;服饰风俗的交流;声韵之学的互动。(任答两点即可)特征:不是一边倒的“汉化”,而是双向的交流与融合。‎ ‎(2)因素:迁都洛阳;汉化改革;吸纳南方贤才。影响:促进民族的交流和文化的融合,有利于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为隋唐大一统奠定基础。‎ ‎3.(2020·海安中学调研)(10分)王安石变法是宋代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事,历代对其褒贬不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诚能御轻重(指关于调节商品、货币流通和控制物价的理论)敛散(指古代国家对粮食物资的买进和卖出)之权,而禁因缘(指勾结)之奸,则何患乎经入(指常规赋税收)之不足。‎ ‎——《王安石文集》卷四九 材料二 今因其固有之义务而修明之,易征徭之性质为赋税之性质,视前非有所增也。……而其征收之也,以财产之高下列为等第,富者所征较重,‎ 贫者所征愈微,其尤贫者,则尽豁免之,此与今世各文明国收所得税之法正同。……不惮得罪于巨室,而依然课彼辈以助役钱,此欧洲诸国流亿万人之血乃得之者,而公纡筹于庙堂,顷刻而指挥若定也。‎ ‎——梁启超《王安石传》(1908年)‎ 材料三 王安石的最大弊病,还在仅看重死的法制,而忽视了活的人事。依照当时情况,非先澄清吏治,不足以宽养民力。非宽养民力,不足以厚培国本。非厚培国本,不足以遽希武功。……在国内新政措施全无头绪的当日,却同时引起边衅,对外便开疆用武。因此更是加意聚敛,而忽略了为国家的百年长计。‎ ‎——钱穆《国史大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王安石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为实现“御轻重敛散之权”,他在变法中采取了哪些措施?起到了什么积极效果?(4分)‎ ‎(2)据材料二,梁启超肯定的是王安石变法的哪一措施?指出其肯定的理由。(4分)‎ ‎(3)据材料三,钱穆指出了王安石变法存在的哪些不足?(2分)‎ 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从“何患乎经入(指常规赋税收)之不足”可以得出经济上的财政危机问题;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为市易法和均输法;第三小问,结合具体情况可以看出,王安石变法打击富商对物资和物价的操纵垄断,大大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起到了明显的效果。第(2)问的第一小问,从“今因其固有之义务而修明之,易征徭之性质为赋税之性质,视前非有所增也”可以看出梁启超赞扬的是王安石变法中有关于赋税徭役的募役法;第二小问,由材料可知,募役法没有加重百姓的负担,反而是对社会上分配不均现象做出调整,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公平,有利于社会的进步。第(3)问,根据材料三“仅看重死的法制,而忽视了活的人事”“非先澄清吏治,不足以宽养民力”“却同时引起边衅”并结合所学知识直接概括出,主要体现在:①偏重制度创设,而忽视吏治的整顿,当时吏治极其腐败;②偏重国家聚敛钱财,而忽视了农民的实际利益;③变法与战争同步进行,加重了财政负担,导致了“劳民伤财”等。‎ 答案:(1)问题:政府的财政危机。‎ 措施:实行市易法和均输法。‎ 效果:打击富商对物资和物价的操纵垄断,大大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2)措施:募役法(或免役法)。‎ 理由:认为改革没有增加百姓负担;对穷人和富人征税税额不同,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公平;改革推动社会进步。‎ ‎(3)不足:偏重创设制度,忽视整顿吏治(或偏重法制、忽视吏治);偏重敛财,忽视宽民固本(或与民争利);变法与战争同步,财政需求过大。‎ ‎4.(2019·南通二模)(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19世纪中叶,越来越多的俄国人已经发现,农奴制度需要进行彻底的改革。一些俄国人认为农奴制度野蛮而不文明,尤其是那些访问过西欧的人,从人道主义的角度赞同解放农奴。军队的新兵都征自农奴,他们在战场上表现糟糕。当时的俄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通过1861年农奴制改革,农民能够获得自由,但仍然要同之前一样付钱给原主人。大部分地方的农民虽然不满意,还是平静地接受了他们的新地位。一些贵族和具有进取心的农民开始尝试现代化农业,俄国的农业生产率有了可观的提高。更多农民发现来到迅速发展的工业化城市,谋生会更为容易。农奴解放使得俄国向资本主义经济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摘编自[美]弗兰克·萨克雷主编 ‎《世界大历史1799-1900》‎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推动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因素。(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民获得的“自由”,说明农奴解放对国家的积极影响。(6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因素,根据材料“从人道主义的角度赞同解放农奴”这一信息及所学知识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自由,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二小问积极影响,结合材料“农奴解放使得俄国向资本主义经济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一信息和所学,从经济、政治等角度回答。‎ 答案:(1)主要因素:废除农奴制思潮的涌动;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工业发展举步维艰;农奴不断起义抗争。‎ ‎(2)自由:获得人身自由;出钱赎买份地。积极影响:促进俄国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为工业生产提供充足自由劳动力;推动工业革命和城市化进程;推动俄国的政治近代化。‎ ‎5.(2019·苏锡常镇四市一模)(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人地理观、世界观的转变,要求模仿荷兰制度实行社会改革,‎ 使得日本能够冷静地按照当时的国际秩序和惯例处理外事问题。吉田松阴等“志士们”具有近代西方强国的视野和使日本成为世界强国的抱负,更重要的是他们掌握了以近代西方先进武器和体制建立起来的武装力量。再加上当时外部有利的国际环境,使明治维新的成功被誉为“世界奇迹”。‎ ‎——摘编自唐纳德·基恩 ‎《明治天皇:1852—1912》‎ 材料二 倘若我们把“明治”理解为“明智”,便会发现,明治天皇和他的臣僚们在当时复杂的内外形势下,是多么“明智”地选择了自己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既给日本带来了无尽的好处,也给邻邦带来了无尽的灾难。‎ ‎——摘编自王光波《一本书读懂日本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日本明治维新取得成功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从哪些方面“‘明智’地选择了自己的发展道路”,并说明这条道路如何“既给日本带来了无尽的好处,也给邻邦带来了无尽的灾难”。(6分)‎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按照顺序归纳:日本人的观念转变、改革者的国际视野、改革者的强国抱负、改革派掌握了近代新式武装、宽松有利的国际环境等。第(2)问,第一小问方面,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有殖产兴业、富国强兵、文明开化等。第二小问好处,结合“意义”可知为日本走上近代化道路;第三小问灾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 答案:(1)原因:日本人的观念转变,改革者的国际视野;改革者的强国抱负;改革派掌握了近代新式武装;宽松有利的国际环境。‎ ‎(2)方面:殖产兴业;富国强兵;文明开化。好处:日本走上近代化道路,(或:成为亚洲强国);灾难: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或:侵略朝鲜、中国)。‎ ‎6.(2020·南京期初摸底)(10分)“明治宪法”体现了日本近代化的特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第一条 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之。‎ 第五条 天皇依帝国议会之协赞,行使立法权。‎ 第六条 天皇批准法律,命其公布及执行。‎ 第三十一条 本章所列条规,在战时或国家事变之际,并不妨碍天皇大权之施行。‎ 第三十三条 帝国议会以日本贵族院、日本众议院两院组成之。‎ 第五十五条 国务大臣辅拥天皇而负其责任。‎ ‎(第二款)凡法律、敕令及有关国务之敕诏,须有国务大臣之副署。‎ 第五十七条 司法权由法院以天皇名义依法律行使之。法官非依刑法之宣告或受惩戒处分者外,不得免职。‎ ‎——《大日本帝国宪法》(节选)‎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概括“明治宪法”的主要规定及其确立的政治体制。(4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治宪法”主要特征,并分析其原因。(6分)‎ 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第一条 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之”可知,天皇权力至上;根据材料“第三十三条 帝国议会以日本贵族院、日本众议院两院组成之。第五条 天皇依帝国议会之协赞,行使立法权”可知,议会由两院组成,行使立法权;根据材料“第五十五条 国务大臣辅拥天皇而负其责任”可知,国务大臣辅拥天皇掌握行政权;根据材料“第五十七条司法权由法院以天皇名义依法律行使之。法官非依刑法之宣告或受惩戒处分者外,不得免职”可知,法院行使司法权,法官不得随意免职;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治宪法”确立的政治体制是君主立宪制;天皇权力至上,近代天皇体制。第(2)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君主立宪制体现了民主性;近代天皇体制中天皇权力至上体现了封建性;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日本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改革的不彻底)。‎ 答案:(1)规定:天皇权力至上;议会由两院组成,行使立法权;国务大臣掌握行政权;法院行使司法权,法官不得随意免职。‎ 体制:君主立宪制;近代天皇体制。‎ ‎(2)特征:君主立宪制体现了民主性(近代性);近代天皇体制体现了封建性(专制性)。‎ 原因: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本国的封建残余(改革的不彻底)。‎ ‎7.(2020·南通通州区调研一)(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甲午战后,‎ 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开议院。随着维新运动的高涨,康有为认为“民智未开”,开议院为时过早。1898年,康有为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提出:设制度局,负责“审定全规,重立典法”,“撰叙仪制官制诸规则”,甚至“酌定宪法”;制度局议定章程之后,交由法律局、税计局、学校局、农商局等12个专局来负责执行;制度局成员由皇帝擢拔,对皇帝负责;议事程序是“派王大臣为总裁,体制平等,俾易商榷,每日值内,同共讨论”,最终由皇帝裁决。开制度局的建议得到了光绪皇帝的重视和支持,但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最终未能实现。‎ ‎——摘编自《戊戌变法档案史料》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康有为从主张设议院转向开制度局的原因。(3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有为所设计的制度局的特点。(2分)‎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维新变法运动的政治遗产。(5分)‎ 解析:第(1)问,根据“随着维新运动的高涨,康有为认为‘民智未开’,开议院为时过早”可得出康有为自身认识的转变,认为“民智未开”,开议院为时过早;根据所学知识,还可从减少变法的阻力、争取光绪皇帝的支持等角度分析回答。第(2)问,根据“审定全规,重立典法”“撰叙仪制官制诸规则”“酌定宪法”可得出是变法的核心机构;根据“制度局成员由皇帝擢拔,对皇帝负责”“最终由皇帝裁决”可得出注重维护皇帝权威;根据“体制平等,俾易商榷,每日值内,同共讨论”可得出一定程度上具有议院的性质。第(3)问,根据“维新变法运动的政治遗产”并结合维新变法运动的意义分析总结,结合所学知识,可从维新变法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政治运动,也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等方面分析总结。‎ 答案:(1)原因:为了减少变法的阻力;争取光绪皇帝的支持;康有为自身认识的转变,认为“民智未开”,开议院为时过早。‎ ‎(2)特点:是变法的核心机构;注重维护皇帝权威;一定程度上具有议院的性质。‎ ‎(3)政治遗产:维新变法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政治运动,也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维新派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思想和民主意识)维新运动开创了新的时代风貌、社会舆论和思想观念。‎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