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历史人教版必修3课时作业: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2021学年历史人教版必修3课时作业:第5课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课时作业 5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56 分) 训练点 1 “人是万物的尺度” 1.公元前 5 世纪中叶以后,“人”逐渐成为古希腊哲学家研究 的中心,其主要原因是( B ) A.失去了研究、探讨自然界的兴趣 B.民主制度的发展,使公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逐渐提高 C.他们认为对自然界的研究对人类社会发展无益 D.他们认为人与自然界关系密切,研究人是为了更好地研究自 然界 解析: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使人在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思想 家开始把研究的重点由自然界转向人和人类社会,因此选 B 项。 2.普罗泰格拉有一句名言:“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 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 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对此言论内涵的理解,准确的是 ( B ) A.人要在自己的灵魂中发现神 B.否定神的意志,反思人类自己 C.希望知道神是否存在 D.慨叹人生短暂认识有限 解析:“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 么东西”体现出否定神的意志,“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体 现出反思人类自己。B 项符合题意。 3.下列两幅图片反映了古希腊神话的特点。这突出表明了 ( B ) A.古代希腊人对神的敬畏和崇拜 B.古希腊文化的人文主义色彩 C.智者学派的探索主题 D.古希腊城邦发达的民主制度 解析:观察图片可以得出古代希腊神话的突出特点是众神的人格 化,它折射出古希腊文化的人文主义色彩。 4.有一天,在下体育课回教室的路上,两位同学吵了起来。原 来,同学甲说:体育老师太狠了,一个动作不对,就罚我们跑 20 圈。 同学乙不服气,说:你说的不对,老师这是负责,不是太狠,而是太 好了。他们的说法与谁的观点相类似( A ) A.普罗泰格拉 B.柏拉图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 解析:本题考查智者学派。对同一个事件的处理结果,不同的学 生有不同的感受,这与普罗泰格拉“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观点相类 似。 5.在古代雅典,不少人对以“人是万物的尺度”为核心观点的 智者学派持反对态度,他们最有可能担心智者学派的活动会( D ) A.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B.引发外族的入侵和奴役 C.导致雅典人口的流失 D.危及社会的秩序和道德 解析:本题考查智者学派。智者学派过分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 忽视人们认识的共同性,认为没有是非之别,这样的思想方法给主观 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故人们担心会危及社会秩序 和道德。 6.希腊智者学派代表安提丰对待法律的方式是:众目睽睽下, 应尊重法律;无人在场时,随本性驱动行事。这主要表明智者学派 ( C ) A.没有法制观念 B.反对法律对人的约束 C.忽视道德建设 D.处事灵活且实事求是 解析:智者学派过分强调人的主观感受,为极端个人主义打开方 便之门。通过材料可以看出他强调人前一套背后一套,反映了其思想 缺陷——忽视道德建设。 训练点 2 “美德即知识” 7.“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人之所以作 恶,做不正义的事情是出于无知。”这是一位古希腊哲人强调知识对 人道德作用的话。这位哲人是( C )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普罗泰格拉 解析:本题考查苏格拉底。材料信息反映的是苏格拉底“美德即 知识”的主张。 8.苏格拉底通过与学生循循善诱的对话,使学生明白了在特定 情况下,盗窃和欺骗手段也可能是善行。材料表明苏格拉底认识到 ( C ) A.善恶之间可以相互的转化 B.社会环境影响人们认知 C.教育能助推人们明白道理 D.社会进步推动人们向善 解析:材料的内容表明教育能让人明白道理,没有涉及到善恶问 题,故 A 项错误;材料的内容表明教育的作用,没有涉及到社会环 境,故 B 项错误;“苏格拉底通过与学生循循善诱的对话,使学生 明白了在特定情况下,盗窃和欺骗手段也可能是善行”表明教育的作 用能让人明白道理,故 C 项正确;材料的内容表明教育的作用,没 有涉及到社会进步,故 D 项错误。 9.在苏格拉底之前,希腊的哲学家都偏重对宇宙起源和万物本 体的研究,苏格拉底将哲学引到对人心灵的关注上来。这表明苏格拉 底( A ) A.拓展了哲学的研究范围 B.提高了民众道德水准 C.纠正了哲学家认识偏见 D.开启了人文主义先河 解析:A 项表述与题目中“希腊的哲学家都偏重对宇宙起源和万 物本体的研究,苏格拉底将哲学引到对人心灵的关注上来”相符合, 正确;结合所学知识,苏格拉底强调哲学研究的主题是“人”,B 项 表述不符合题意;苏格拉底主张的是研究主题的转变,C 项表述与题 意无关;结合所学知识,智者学派开启了人文主义的先河,故 D 项 错误。 10.苏格拉底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 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 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 我”。据此可知,苏格拉底主张( C ) A.“美德即知识” B.拯救人类心灵 C.“认识你自己” D.追求生命价值 解析:“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但不符合题意, 故 A 项错误;拯救人类心灵是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但不符合题意, 故 B 项错误;根据题干材料“返求于己,研究自我”可以看出苏格 拉底主张“认识你自己”,故 C 项正确;追求生命价值也是苏格拉 底的思想主张,但不符合题意,故 D 项错误。 11.古希腊某一思想家认为:“一切别的东西都系于灵魂,而灵 魂本身的东西,如果它要成为善,就都系于智慧。”该思想家 ( B ) A.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B.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C.鼓励人们独立的理性思考 D.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卓越成就 解析:本题考查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苏格拉底思想主张。根 据材料信息“灵魂”“善”“智慧”可知该思想家不仅研究人的道 德,还研究人的内在灵魂,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故 B 项正确;“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个人主观感受,忽视道德约 束,与材料观点相悖,故 A 项错误;材料提倡人们学习智慧来追求 善,并没鼓励人们独立的理性思考,故 C 项错误;由材料观点可以 推断该思想家应为苏格拉底,他在自然科学领域并未取得卓越成就, 故 D 项错误。 训练点 3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12.英国学者罗素在论述一位古希腊哲学家时说,他的一个重要 思想是乌托邦,“它是一长串的乌托邦中最早的一个”。这位古希腊 哲学家的另一个重要思想是( B )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理念论” C.逻辑“三段论” D.“美德即知识” 解析:本题考查柏拉图的思想。柏拉图的《理想国》描述了一个 理想国家的情形,由此可知,最早提出“乌托邦”思想的是柏拉图。 柏拉图的另一个重要思想是理念论。 13.“我们要拒绝他(模仿诗人)进入到政治修明的国度里来,因 为他培养发育人性中低劣的部分,摧残理性的部分。”材料中倡导建 立“政治修明的国度”的哲学家是( C ) A.智者学派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解析:本题考查柏拉图的思想。柏拉图关注人类社会,著有《理 想国》一书,书中对每个人根据智慧品质不同,把人明确分工,各司 其职,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统治国家,其他各阶层各有其职责, 故倡导“政治修明的国度”的是柏拉图。 14.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说:“人,在最完美的时候是动 物中的佼佼者,但是,当他与法律和正义隔绝以后,他便是动物中最 坏的东西。”这里亚里士多德强调的是( C ) A.动物不需要法律和正义的道德约束 B.不受法律和正义约束的人失去人权 C.有道德的人应该遵守法律坚持正义 D.公民应该具有一定的道德素养 解析:材料中的“动物”只是一种虚指,故 A 项错误;材料中 并没有对人权的相关提及,故 B 项错误;根据材料“亚里士多德在 《政治学》中说:‘人,在最完美的时候是动物中的佼佼者,但是, 当他与法律和正义隔绝以后,他便是动物中最坏的东西。’”可知, 亚里士多德在这里强调人应该遵守法律、坚持正义,进而才能成为一 个有道德的人,故 C 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强调公民个人道德素养 的必要性,故 D 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小题,第 15 题 24 分,第 16 题 20 分, 共 44 分) 训练点 4 综合拓展 15.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你,我的朋友,伟大、强盛而且智慧的城市雅典的一个 公民,像你这样只注意金钱名位,而不注意智慧、真理和改进你的心 灵,你不觉得羞耻吗? ——苏格拉底 材料三:公元前 399 年,苏格拉底受到“不尊敬城邦所尊敬的诸 神并引进新神”和“腐蚀雅典青年”的指控。许多审判官表示可以赦 免他,但要他保证不得再追求知识、探索哲学。苏格拉底只要略表妥 协就可免于一死。他的亲友、门徒也都劝他或交纳赎金,或逃亡。然 而 70 岁的苏格拉底自愿选择死!有人见证说:“他表现了英勇不屈 的精神,因为自从他认定了,对他来说死比继续活下去更好以来,他 就一直坚定不移地向死亡迎上前去,即使是对别的美好的事情也没有 这样坚定,他从来没有对死表现过任何软弱……” (1)图一和图二反映了古代希腊神话的突出特点是什么?体现了 古希腊文化的什么特征?(6 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格拉底提出了哪些伦理主 张?(6 分) (3)观察图三并阅读材料三,苏格拉底临死之前,还在与学者们 探讨人与灵魂的关系,说明了什么?苏格拉底坚定地面对死亡,支撑 他的是什么精神?(6 分) (4)联系“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命题,指出苏格拉底对人文精神 的贡献。(6 分) 答案:(1)突出特点:神的人格化。文化特征:浓厚的人文主义 色彩。 (2)苏格拉底:人生的幸福和伦理道德是人类应探究的重要问题; 重视人的伦理道德;提倡善良的道德,知德合一。 (3)说明他追求知识,探索新知,改善自己的灵魂和信念。捍卫 人的理性尊严和思想自由的精神。 (4)“人是万物的尺度”提出以人为衡量一切万物的标准,体现 了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苏格拉底发展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 度”,提出“认识你自己”,追求知识才能产生美德,有了理性才能 产生尊严。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仁者,爱人。”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夫人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 材料二:“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如果知识包括了一切的善,那么我们认为美德即知识就将是对 的。” ——苏格拉底 材料三:公元前 800 年至公元前 200 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 心时代”。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 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 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而且更重要 的是他们虽然远隔万里,但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 ——[德]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核心思想,并说明其对于今天建设和 谐社会所具有的借鉴价值。(4 分) (2)据材料二,概括苏格拉底的核心思想。他的思想与智者学派 相比,有何不同?(8 分) (3)据材料一、二,指出材料三中所说的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相 通的地方”。(4 分) (4)据上述材料,从思想方面分析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思想对东西 方社会产生的影响。(4 分) 答案:(1)核心思想:“仁”。借鉴价值:人与人之间互相爱护, 融洽相处;待人宽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思想有利于调整人 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人们的和谐相处。 (2)“美德即知识”“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不同点: 苏格拉底弥补了智者学派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弊端;反对智者学派 的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认为真理应有其客观标准。 (3)注重人的作用;强调伦理道德。 (4)儒家思想后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苏格拉底的思想是 西方人文精神的源头。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一“仁者,爱人”进行概括, 第二小问从人与人之间关系进行阐述。第(2)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二 “有思想力的人”“美德即知识”进行概括,第二小问智者学派与苏 格拉底对于道德看法不同。第(3)问,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两者都强 调道德,强调人的作用。第(4)问,注意从思想和政治两个层面进行 分析。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