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9 发布 |
- 37.5 KB |
- 2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沧州市黄骅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
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试卷(新高考) 语 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分数: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数据统计显示,全世界垃圾年均增速为8.42%,而中国垃圾增速超10%。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累积堆存量已达70亿吨。目前,全国已有2/3的大中城市陷入垃圾包围中,且有1/4城市已无合适场所堆放垃圾。 随着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垃圾问题已成为近年热议的话题。对于生活垃圾、农业垃圾、建筑垃圾等,如何实施无害化处理,变废为宝,成为每个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科学生态系统的重要工作。 国内外广泛采用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有卫生填埋、焚烧发电等。其中,继传统的卫生填埋之后,考虑到垃圾增量、土地资源紧张、循环利用等因素,不少国家开始加大焚烧发电的规划。从20世纪70年代起,一些发达国家便着手通过焚烧垃圾来发电。据统计,目前日本、丹麦、瑞士等国家的生活垃圾焚烧率达到70%~80%。 不过,焚烧发电也并非是直接“变废为宝”。焚烧是一种能够处理混合垃圾的典型技术,垃圾分类是焚烧的充分条件,它可以起到减少垃圾处理量、减少污染排放量、改善燃烧工况、提高发电效率等作用。受技术和工艺制约,发电时燃烧产生的有毒废气如果得不到有效处理,将严重威胁居民生命健康,这也是居民担忧并导致焚烧厂建设受阻的原因。另外,垃圾发电原理是将纸张、塑料、菜叶等生活垃圾经过分拣、干燥等工序处理后,进行高温焚烧,将焚烧中产生的热能转化为高温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发电所需助燃物量大,因此垃圾发电成本很高,投资惊人。目前垃圾分拣存在很大难度,世界上采用垃圾焚烧的城市中约有一半城市没有做到垃圾完全分类。 给垃圾分类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是世界一些发达国家通行做法。我国垃圾分类仍然困难很大。一方面,巨型垃圾场内建筑与生活垃圾混倒,无必要的分类,使垃圾处理难度加大;一方面,民间自发拾荒大军,在一定程度上变废品为资源,但大多缺乏规范和检验,使垃圾在捡拾、收集、运输、加工过程中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 (根据霍文琦《直击城市垃圾之困》改编) 材料二: 常有人拿垃圾问题来批判工业文明。有学者反驳说,垃圾问题不是工业社会所独有,传统社会也存在。“垃圾”一词,至少从宋代开始,就已经有了与现在大体一致的含义和用法。但是工业化之后的垃圾,无论从量还是从质上看,与“传统垃圾”有着天壤之别,因此,批判的矛头指向了工业文明。 从质的方面看,批判对象指向了作为工业文明基础的科学与技术。构成“传统垃圾”的物质大多是大自然在自身的漫长演化中产生出来的,来于自然,也容易回到自然,所以传统垃圾即使存在问题,也是局部的、缓慢的;构成现代垃圾的物质则大多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制造出来的,这些物质在自然界缺少与之对应的微生物,难以降解。因而,垃圾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污染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是科技广泛应用的结果。 从量的方面看,批判对象指向了工业文明的经济模式与核心理念。工业文明的核心理念就是“赚钱”,整个社会都以资本增值为核心运行。一切经济链条,归根结底,都伴随着物质与能量的转化链条,资本运行起来,则必然以科学技术为利器,不断地把森林、矿藏和天然水体变成各种形态的垃圾——固态垃圾、液态垃圾、气态垃圾等。因而,垃圾问题是内在于工业文明的,在工业文明的社会结构之内是难以解决的。由于垃圾问题之不可解决,工业文明注定是一种不可持续的文明形态。 近年来,垃圾问题频频成为新闻头条。表明工业文明的惯性过大,及时转向生态文明,人类文明或许才能得以延续。生态文明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文明形态。它的建设需要的前提:一是要对工业文明进行全面批判,二是要从各个传统文明中汲取滋养。 国际“零废弃联盟”在全球推广“零废弃”理念,促垃圾减少。如,洛杉矶克莱蒙的生态屋,经过特殊设计,可最大限度地节省能源和水源;波士顿展出的洛克菲勒•艾比马桶,完全不用冲水,经过自身沉淀,粪便和厨余垃圾自然地转化成有机肥,可以直接送到农田或者花园。 (根据田松《在生态文明形态下解决垃圾痼疾》改编) 材料三: 垃圾资源化可行毋庸置疑。当前,我国已有不少城市提出“垃圾分类”“垃圾资源化”的理念。20世纪九十年代以前,一些地区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为“资源 → 产品 → 废弃物排放”的物质单向流动。照此运行,其结果必然发生资源和环境两个危机:资源日益减少、废弃物日益增多。因此,需要从根本上尽快改变它,走上人类多年实践总结出来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 这是一种按照自然生态系统模拟出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发达国家以生态理念为基础,提出新型循环经济发展思路。垃圾中的大多数成分是可利用资源,垃圾减量化的目标应放在综合利用上:即先把垃圾分类,再将不同类别的垃圾利用起来,形成再生资源。分开就是资源,混合就是垃圾。当前严峻的环境危机迫使人们对垃圾处理展开一场更加深入的绿色革命。用循环经济的思维对垃圾进行综合利用,使垃圾资源化,生产再生产品,才是垃圾处理的必然趋势。 垃圾危机也可变成商机。据报道,德国一些企业的服务营业额丰厚;瑞士环保产业有最高效的垃圾再循环处理系统,进口国外的垃圾,经回收处理后,赚取高额回报。这让我们看到垃圾处理的一线曙光。 (根据赵章元《用循环经济思维处理垃圾》改编) 1. 根据相关内容,下列关于“垃圾分类”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先把垃圾分类,再将不同类别的垃圾利用起来,形成再生资源,其发展模式为“资源→产品→废弃物排放”。 B. 批判者认为工业文明把垃圾分为固态垃圾、液态垃圾、气态垃圾等,垃圾问题不可解决,注定工业文明不可持续。 C. 垃圾分类是焚烧的充分条件,分类后可起减少垃圾处理和污染排放量、改善燃烧工况、提高发电效率等作用。 D. 波士顿展出的洛克菲勒•艾比马桶,把粪便和厨余垃圾分类并转化成有机肥,可以直接送到农田或者花园使用。 2.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对“工业文明”“生态文明”的解释,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 工业文明的科学和技术,制造了难以自然降解的垃圾物质。 B. 工业文明的科学技术应用越广泛,制造的垃圾就会越多。 C. 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超越,建设它是对各种文明的回归。 D. 用循环经济思路指导垃圾利用问题,是垃圾处理的必然趋势。 3. 下列说法中,符合相关材料中的议论文文体特征的一项是 A. “城市垃圾困境的破解之道”可以作为材料一的论点,它给人们敲响了治理垃圾问题的警钟。 B. 材料二说传统垃圾大多是自身演化而生,易回自然,因此纯棉衣物是最合零废弃理念的商品。 C. 材料三先作出“垃圾资源化可行毋庸置疑”的判断,然后用发达国家实践成果作为论据证明。 D. 材料一先摆出现实数据引起读者兴趣,然后证明垃圾焚烧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素,但实施困难。 4. 请简要说明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 5. 请结合三则材料,简要概述解决城市垃圾之困的主要办法。 【答案】1. C 2. C 3. B 4. ①首段先举出常有人拿垃圾问题批判工业文明,接着列出学者的错误观点进行驳论。“但是”一转,做出“因此”的结论,开启下文。 ②全文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组织全文。首段,先提出垃圾问题根源在于工业文明;然后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展开议论。最后提出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以“生态文明”代替“工业文明”。思维缜密,逻辑严谨,不回避问题,论证有力。 ③文章综合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例如,用传统垃圾与现代垃圾的形成与消解不同作对比,批判学者论断的荒谬;末段列举洛杉矶克莱蒙的生态屋和波士顿展出的洛克菲勒•艾比马桶的例子,说明“零废弃”理念与创新。 5. ①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焚烧发电,变废为宝;②建立生态文明,倡导“零废弃”理念,减少垃圾产生;③用循环经济模式处理垃圾问题,使垃圾资源化。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分析和推理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A项,“其发展模式为‘资源→产品→废弃物排放’”错误,发展模式应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 B 项,“工业文明把垃圾分为固态垃圾、液态垃圾、气态垃圾等”错误,原文内容为:“资本运行起来,则必然以科学技术为利器,不断地把森林、矿藏和天然水体变成各种形态的垃圾——固态垃圾、液态垃圾、气态垃圾等”。 D项,“把粪便和厨余垃圾分类并转化成有机肥”错误,原文为“粪便和厨余垃圾自然地转化成有机肥”。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对‘工业文明’‘生态文明’的解释,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然后到文中圈出有关“工业文明”“生态文明”的文字,再浏览选项的内容,与文本进行比较。 C项,“对各种文明的回归”无中生有,原文为“它的建设需要的前提:一是要对工业文明进行全面批判,二是要从各个传统文明中汲取滋养”。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分析和推理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下列说法中,符合相关材料中的议论文文体特征的一项是”,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A项,“城市……之道”不是论点,而是引起论点的话题。 C项,概括不全面,缺少了“生态理念”这一重要“道理论证”因素。 D项,“然后证明垃圾焚烧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素”错误,原文写的是“给垃圾分类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议论文的理解分析和概括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材料四在论证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说明”,论证特点分析一般从三个角度答题:论证思路:①提分解式:提出论题(论点)、分析问题(展开论证)、解决问题(得出结论);②驳论式:提出错误观点、批驳错误观点、提出正确观点。论证的结构模式:a、总分式结构 b、对照式结构 c、层进式结构 d、并列式结构。也有可能是两种结构相结合,称作综合式。论证方法:掌握几种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表达效果。如引证、例证、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等。 结合“常有人拿垃圾问题来批判工业文明”“有学者反驳说,垃圾问题不是工业社会所独有,传统社会也存在”“但是”“因此”等分析,先提出问题,然后进行驳论,“但是”一转,做出“因此”的结论,开启下文。 结合“常有人拿垃圾问题来批判工业文明”“因此,批判的矛头指向了工业文明”分析,提出问题。结合“从质的方面看,批判对象指向了作为工业文明基础的科学与技术”“从量的方面看,批判对象指向了工业文明的经济模式与核心理念”分析,然后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展开议论。结合“表明工业文明的惯性过大,及时转向生态文明,人类文明或许才能得以延续。生态文明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文明形态”等,提出解决办法。全文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组织全文。 结合“如,洛杉矶克莱蒙的生态屋,经过特殊设计,可最大限度地节省能源和水源;波士顿展出的洛克菲勒•艾比马桶,完全不用冲水,经过自身沉淀,粪便和厨余垃圾自然地转化成有机肥,可以直接送到农田或者花园”分析,运用举例论证。结合“构成‘传统垃圾’的物质大多是大自然在自身的漫长演化中产生出来的,来于自然,也容易回到自然,所以传统垃圾即使存在问题,也是局部的、缓慢的;构成现代垃圾的物质则大多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制造出来的,这些物质在自然界缺少与之对应的微生物,难以降解”分析,运用对比论证。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 结合“即先把垃圾分类,再将不同类别的垃圾利用起来,形成再生资源”“垃圾发电原理是将纸张、塑料、菜叶等生活垃圾经过分拣、干燥等工序处理后,进行高温焚烧,将焚烧中产生的热能转化为高温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发电所需助燃物量大,因此垃圾发电成本很高,投资惊人”“很多非政府环境组织成员联合成立了国际性的‘零废弃联盟’,在全球范围内推广‘零废弃’理念,以减少垃圾的产生”“用循环经济的思维对垃圾进行综合利用,使垃圾资源化,生产再生产品,才是垃圾处理的必然趋势”等分析概括即可。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茶馆(节选) 老 舍 [康顺子提着个小包,带着康大力,往里边探头。] 康大力 是这里吗? 康顺子 地方对呀,怎么改了样儿?(进来,细看,看见了刘麻子)大力,进来,是这儿! 康大力 找对啦?妈! 康顺子 没错儿!有他在这儿,不会错! 王利发 您找谁? 康顺子 (不语,直奔过刘麻子去)刘麻子,你还认识我吗?(要打,但是伸不出手去,一劲地颤抖)你,你,你个……(要骂,也感到困难) 刘麻子 你这个娘儿们,无缘无故地跟我捣什么乱呢? 康顺子 (挣扎)无缘无故?你,你看看我是谁?一个男子汉,干什么吃不了饭,偏干伤天害理的事!呸!呸! 王利发 这位大嫂,有话好好说! 康顺子 你是掌柜的?你忘了吗?十几年前,有个娶媳妇的太监? 王利发 您,您就是庞太监的那个…… 康顺子 都是他(指刘麻子)做的好事,我今天跟他算算账!(又要打,仍未成功) 刘麻子 (躲)你敢!你敢!我好男不跟女斗(随说随往后退)我,我找人来帮我说说理!(撒腿往后面跑) 王利发 (对康顺子)大嫂,你坐下,有话慢慢说!庞太监呢? 康顺子 (坐下喘气)死啦。叫他的侄子们给饿死的。一改民国呀,他还有钱,可没了势力,所以侄子们敢欺负他。他一死,他的侄子们把我们轰出来了,连一床被子都没给我们! 王利发 这,这是……? 康顺子 我的儿子! 王利发 您的……? 康顺子 也是买来的,给太监当儿子。 康大力 妈!你爸爸当初就在这儿卖了你的? 康顺子 对了,乖!就是这儿,一进这儿的门,我就晕过去了,我永远忘不了这个地方! 康大力 我可不记得我爸爸在哪里卖了我的! 康顺子 那时候,你不是才一岁吗?妈妈把你养大了的,你跟妈妈一条心,对不对?乖! 康大力 那个老东西,掐你,拧你,咬你,还用烟签子扎我!他们人多,咱们打不过他们!要不是你,妈,我准叫他们给打死了! 康顺子 对!他们人多,咱们又太老实!你看,看见刘麻子,我想咬他几口,可是,可是,连一个嘴巴也没打上,我伸不出手去! 康大力 妈,等我长大了,我帮助你打!我不知道亲妈妈是谁,你就是我的亲妈妈! 康顺子 好!好!咱们永远在一块儿,我去挣钱,你去念书!(稍愣了一会儿)掌柜的,当初我在这儿叫人买了去,咱们总算有缘,你能不能帮帮忙,给我找点事做?我饿死不要紧,可不能饿死这个无依无靠的好孩子! [王淑芬出来,立在后边听着。] 王利发 你会干什么呢? 康顺子 洗洗涮涮、缝缝补补、做家常饭,都会!我是乡下人,我能吃苦,只要不再做太监的老婆,什么苦处都是甜的! 王利发 要多少钱呢? 康顺子 有三饭吃,有个地方睡觉,够大力上学的,就行! 王利发 好吧,我慢慢给你打听着!你看,十多年前那回事,我到今天还没忘,想起来心里就不痛快! 康顺子 可是,现在我们母子上哪儿去呢? 王利发 回乡下找你的老父亲去! 康顺子 他?他是活是死,我不知道。就是活着,我也不能去找他!他对不起女儿,女儿也不必再叫他爸爸! 王利发 马上就找事,可不大容易! 王淑芬 (过来)她能洗能做,又不多要钱,我留下她了! 王利发 你? 王淑芬 难道我不是内掌柜的?难道我跟李三爷就该累死? 康顺子 掌柜的,试试我!看我不行,您说话,我走! 王淑芬 大嫂,跟我来! 康顺子 当初我是在这儿卖出去的,现在就拿这儿当作娘家吧!大力,来吧! 康大力 掌柜的,你要不打我呀,我会帮助妈妈干活儿! (同王淑芬、康顺子下) 王利发 好家伙,一添就是两张嘴!太监取消了,可把太监的家眷交到这里来了! 李三 (掩护着刘麻子出来)快走吧! (回去) 王利发 就走吧,还等着真挨两个脆的吗? 刘麻子 我不是说过了吗,等两个朋友? 王利发 你呀,叫我说什么才好呢! 刘麻子 有什么法子呢!隔行如隔山,你老得开茶馆,我老得干我这一行!到什么时候,我也得干我这一行! 6. 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选文开篇写康顺子“提着个小包”暗示了她出外找工作的情节,“往里边探头”说明她胆怯,体现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的落魄困境。 B. 刘麻子再见到康顺子已经认不出来她了,认为康顺子奔向自己是在捣乱,这说明刘麻子对自己做过的坏事心安理得,不害怕康顺子。 C. 康大力是庞太监买来的孩子,对养母康顺子很孝顺,而称庞太监为“老东西”,这些都表现出他对康顺子的爱和对庞太监的憎恶之情。 D. 王淑芬的两个“难道”表面上看是责备王利发不看重自己,抱怨自己在茶馆里的活多,实际上是希望留下康顺子母子。 7.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康顺子母子的对话表现了庞太监的残忍,用他受侄子欺负的事情说明了恶有恶报的道理,暗示了康顺子母子当年不敢反抗是因为他们的封建迷信思想。 B. 节选内容篇幅虽然短小,但以小见大,较为明确地展现了时代特征,表达出作者对黑暗社会的批判,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的深切同情。 C. 王利发劝刘麻子离开茶馆时说“还等着真挨两个脆的吗”,他把“挨巴掌”形容为“挨脆的”,语言带有地方特色,十分风趣。 D. 文本中出场的这些人物都是小人物,作者通过描写他们的过去和现在来塑造他们的人物形象,并以人物塑造来带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8. 请简要概括文本体现的主要矛盾冲突。 9. 王利发对康顺子的称谓前后发生了三次变化,作者这样安排有何用意?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6. A 7. A 8. (1)作为被拐卖人口的康顺子母子和人口拐卖者刘麻子之间的矛盾冲突; (2)作为被欺压对象的康顺子母子和残忍暴虐的庞太监之间的矛盾冲突。 (3)作为晚清太监的庞太监和在民国后饿死他的侄儿们的矛盾冲突。 9. (1)内容上,王利发对康顺子的称谓由“大嫂”“您”,变为“你”,再到后来变成“太监的家眷”,反映了王利发对康顺子的态度从热情尊重到不耐烦再到嫌弃。 (2)形象上,塑造了王利发自私自利,缺乏同情心的人物形象。 (3)主旨上,揭示了康顺子作为底层人民悲惨的命运,体现作者对底层劳苦大众的同情,有利于揭示主旨。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和鉴赏评价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A项,“‘往里边探头’说明她胆怯”说法有误,“往里边探头”是因为这个地方“改了样儿”,她不太确定自己要找的地方就是这里,所以探头看看清楚,并非是因为胆怯。 故选A。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和鉴赏评价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A项,“暗示了康顺子母子当年不敢反抗是因为他们的封建迷信思想”说法有误,根据原文康大力的表述,“那个老东西,掐你,拧你,咬你,还用烟签子扎我!他们人多,咱们打不过他们”和康顺子的表述“他们人多,咱们又太老实”,说明他们当年不敢反抗是因为力量悬殊,没有反抗的条件。 故选A。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解答此题,首先需要明确题干要求,如本题要求“概括文本体现的主要矛盾冲突”,然后回归文本,理清文章思路,找出文本主要写了哪些人物,分析故事情节是围绕哪些矛盾展开的。 文本中,首先是康顺子母子与刘麻子之间的矛盾冲突,康顺子母子都是被拐卖的对象,而刘麻子是靠说媒拉纤、拐卖人口挣钱的地痞无赖,正是由于这些黑心的人口拐卖者的存在,造成了被拐卖者悲惨的命运;其次是康顺子母子与庞太监之间的矛盾冲突,康顺子母子是庞太监买来的人口,处处受到庞太监的剥削欺压;最后是庞太监与他的侄儿们的矛盾冲突,作为晚清太监,在民国失去了势力,最后被他的侄儿们活活饿死。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明确题干要求,如本题要求分析“王利发对康顺子的称谓前后发生了三次变化,作者这样安排有何用意”, 实际上需要学生分析三次称谓变化所起到的作用,可以从戏剧的内容、人物形象以及主旨等方面来分析。 王利发一开始称呼康顺子为“您”“大嫂”,充满了热情与尊敬,这时候的他还不明白康顺子前来的用意,当康顺子请他帮忙找工作之后,他便称呼康顺子为“你”,少了几分尊重,多了一些不耐烦,后来当王淑芬坚持留下康顺子母子之后,他感叹又要填两张嘴吃饭,称呼康顺子为“太监的家眷”,充满了鄙视与嫌弃。这三次称谓的变化,反映了王利发对康顺子态度的转变,也反映了王利发自私自利,缺乏同情心的性格特点,也揭示了康顺子这类底层人民命运的悲惨。 【点睛】戏剧冲突是构成戏剧情境的基础,是展现人物性格,反映生活本质,揭示作品主题的重要手段。戏剧冲突在作品中的表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①可能表现为某一人物与其他人物之间的冲突,有人把这种方式称之为外部冲突。②也可能表现为人物自身的内心冲突,有人把它称为内部冲突。戏剧冲突的这两种方式,有时各自单独展开,有时则交错在一起,相互作用,互为因果。③还可能表现为人同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也需要戏剧化。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抗字幼节,孙策外孙也。(陆)逊卒时,年二十,拜建武校尉。永安三年,假节,孙皓即位,加镇军大将军,领益州牧。 抗闻都下政令多阙,忧深虑远。乃上疏曰:“臣闻德均则众者胜寡,力侔则安者制危,盖六国所以兼并于强秦,西楚所以北面于汉高也。今敌跨制九服,非徒关右之地。割据九州,岂但鸿沟 以西而已。国家外无连国之援,内非西楚之强,庶政陵迟,黎民未乂。而议者所恃,徒以长川峻山,此乃守国之末事,非智者之所先也。臣每虑此,常中夜抚枕,临餐忘食。” 凤皇元年,西陵督步阐据城以叛,遣使降晋。抗闻之,令将军左奕等径赴西陵。敕军营更筑严围,自赤谿至故市,内以围阐,外以御寇,昼夜催切,众甚苦之。诸将咸谏曰:“今及三军之锐,亟以攻阐,比晋救至,阐必可拔。何事于围,而以弊士民之力乎?”抗曰:“此城处势既固,粮谷又足,且所缮修备御之具,皆抗所宿规。今反身攻之,既非可卒克,且北救必至,至而无备,表里受难,何以御之?”诸将咸欲攻阐,抗每不许。宜都太守雷谭言至恳切,抗欲服众,听令一攻。攻果无利,围备始合。 晋车騎将军羊祜率师向江陵,诸将咸以抗不宜上。抗曰:“江陵城固兵足,无所忧患。如使西陵盘结,则南山群夷皆当扰动,则所忧虑,难可而竟也。吾宁弃江陵而赴西陵,况江陵牢固乎?”初,江陵平衍,道路通利,抗敕江陵督张咸作大堰遏水,以绝寇叛。祜欲因所遏水,浮船运粮,扬声将破堰以通步军。抗闻,使咸亟破之。祜至当阳。闻堰败,乃改船以车运,大费损功力。 抗上疏曰:“臣闻《易》贵随时,《传》美观衅。今当务富国强兵,力农畜谷,使文武之才效展其用。明黜陟以厉庶尹审刑赏以示劝沮训诸司以德抚百姓以仁然后顺天乘运席卷宇内而听诸将徇名穷兵黩武动费万计士卒凋瘁寇不为衰而我已大病矣!”三年夏,疾病,秋遂卒。 评曰:刘备天下称雄,一世所惮,陆逊春秋方壮,威名未着,摧而克之,罔不如志。予既奇逊之谋略,又叹权之识才,所以济大事也。及逊忠诚恳至,忧国亡身,庶几社稷之臣矣。抗贞亮筹干,咸有父风,奕世载美,具体而徵,可谓克构者哉! (选自《三国志·陆抗》,有删节)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明黜陟以厉/庶尹审刑赏以示劝沮/训诸司以德/抚百姓以仁然后/顺天乘运/席卷宇内/而听诸将徇名/穷兵黩武/动费万计/士卒凋瘁/寇不为衰/ B. 明黜陟以厉庶尹/审刑赏以示劝沮/训诸司以德/抚百姓以仁/然后顺天乘运/席卷宇内/而听诸将徇名/穷兵黩武/动费万计/士卒凋瘁/寇不为衰/ C. 明黜陟以厉庶尹/审刑赏以示劝沮/训诸司以德/抚百姓以仁然后/顺天乘运/席卷宇内/而听诸将徇名/穷兵黩武/动费万计/士卒凋瘁/寇不衰/ D. 明黜陟以厉/庶尹审刑赏以示劝沮/训诸司以德/抚百姓以仁/然后顺天乘运/席卷宇内而听诸将徇名/穷兵黩武/动费万计/士卒凋瘁/寇不为衰/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假节:假(同“借”)以符节,持节是指皇帝将符节借给执行临时任务的臣子使用。 B. 九服:原指京畿以外的九等地区,即侯服、甸服、男服、采服、卫服、蛮服、夷服、镇服、藩服;后泛指全国各地区。 C. 鸿沟:古运河名。楚汉项刘相争时曾划鸿沟为界。后就把两国疆土的分界称为鸿沟。 D. 春秋:儒家经典之一,相传孔子根据鲁国的编年史修订而成。此处是说陆逊饱读诗书,所以才有“书生拜大将”之说。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陆抗对朝廷政事懈怠、言者议事不切要领的情况表示深切担忧,他用六国为秦所并,西楚北面于汉高之例表明朝廷应该居安思危。 B. 凤皇元年,步阐据西陵城叛变,陆抗与诸将意见发生分歧,迫于压力听从雷谭的建议,放手一攻。 C. 陆抗审时度势,弃江陵赴西陵。羊祜进军江陵,陆抗认为江陵城固兵足不用担忧,但如果西陵与敌人联合则会发生夷人骚乱留下后患,于是奔赴西陵。 D. 陆抗忠正诚信,有谋略和才干,有他父亲的风范,他们世代获得美名,比起父辈陆抗具备的德业只是规模略小,但也算是继承父业。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及三军之锐,亟以攻阐,比晋救至,阐必可拔。 (2)今当务富国强兵,力农畜谷,使文武之才效展其用。 14. 史家评陆抗“贞亮筹干”,“西陵破晋”一战如何体现他的“筹干”的?请简要概括。 【答案】10. D 11. D 12. B 13. (1)如今趁着三军的锐气,迅速攻打步阐,等到晋军救兵来到,步阐一定已被攻下。(2)如今我们应当致力于富国强兵,勤勉农耕广积粮食,让文武人才得以报效施展他们的才能。 14. 审时度势,放弃江陵,奔赴西陵;为避免腹背受敌,不急于攻打西陵城,而构筑高墙;命令张咸毁坏堰坝,延迟羊祜运粮进度;为对付了解自己虚实的叛将,连夜换下素不精练的夷兵;欲追杨肇败兵,又恐步阐袭击,便擂鼓假装追击。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通读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因为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注意主语常省略。其次找动词,动词通常作谓语。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此外,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断句题还可以抓住一定不能断开的地方,用排除法做题。划线句的翻译是:使黜陟分明以激励各级官吏,使刑罚得当以表明劝惩奖抑,以道德训导各级官吏,用仁义安抚全国百姓,然后顺承天命,利用时机,席卷天下。如果听任诸将舍身求名,穷兵黩武,动辄耗费数以万计的国家钱财,使士卒困苦憔悴,敌人却没有减损。“明黜陟以厉庶尹”和“审刑赏以示劝沮”结构一致,中间断开,排除AD;“训诸司以德”和“抚百姓以仁”结构一致,中间断开,排除C。 故选D。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学文化知识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根据平时的积累,并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对比选项,确定答案。需要注意的是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较为知名的作家作品、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 D项,“春秋:儒家经典之一,相传孔子根据鲁国的编年史修订而成。此处是说陆逊饱读诗书,所以才有‘书生拜大将’之说”说法错误。文中的“春秋”指的是年龄。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B项,“迫于压力听从雷谭的建议,放手一攻”说法错误。结合原文“宜都太守雷谭言至恳切,抗欲服众,听令一攻”分析可知,陆抗为了使众将领信服,便听任他们去攻打一次。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 (1)及,趁着;亟,迅速地;比,等到;拔,攻下 (2)务,致力于;力,通“励”,勉励;畜,通“蓄”,蓄积;用,作名词,才能。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作答本类题型,学生应首先明确题目要求:史家评陆抗“贞亮筹干”,“西陵破晋”一战如何体现他的“筹干”的?请简要概括然后回到文章中去,带着问题通读全文,梳理文章结构,圈定答题区间,注意首位段落,往往是重点内容,然后用自己的话总结,注意分条作答。作答本题,首先要审清题干的要求,“筹干”一词的意思是谋略干才,然后明确题干的限制条件,从“西陵破晋”一战中分析概括。结合“抗曰:‘江陵城固兵足,无所忧患。如使西陵盘结,则南山群夷皆当扰动,则所忧虑,难可而竟也。吾宁弃江陵而赴西陵,况江陵牢固乎?’”分析可知,陆抗审时度势,放弃江陵,奔赴西陵;结合“敕军营更筑严围,自赤谿至故市,内以围阐,外以御寇”分析可知,陆抗为避免腹背受敌,不急于攻打西陵城,而构筑高墙;结合“祜欲因所遏水,浮船运粮,扬声将破堰以通步军”分析可知,命令张咸毁坏堰坝,延迟羊祜运粮进度;结合“抗曰:‘赞军中旧吏,知吾虚实者,吾常虑夷兵素不简练,若敌攻围,必先此处。’即夜易夷民,皆以旧将充之”为对付了解自己虚实的叛将,连夜换下素不精练的夷兵;结合“抗欲追之,而虑阐畜力伺间,兵不足分,于是但鸣鼓戒众,若将追者”分析可知,欲追杨肇败兵,又恐步阐袭击,便擂鼓假装追击。 【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①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②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③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 译文: 陆抗字幼节,他的父亲是陆逊。二十岁,授任为建武校尉。永安三年,授予他符节。孙皓即位,加授陆抗镇军大将军,兼任益州牧。 陆抗听说朝廷政令多有失误之处,深为忧虑,于是上疏说:“为臣听说君主德行相等,而民众多者胜过民众少者,国力相等,则安定之国制服混乱之国,这大概是六国所以被强秦兼并,西楚所以为汉高祖打败的原因罢。如今敌国跨据四方,并非只有关右之地;割据九州,岂只鸿沟以西的土地而已。我国外无盟国可援,内无西楚那样强大,政务缺乏生气,百姓不得安定,而议论国事者所依恃的条件,只不过大江高山,围隔着我国的疆域,这不过是守卫国家最次的条件,不是明智之人首要考虑的事情。臣下每每想到这件事,常深夜抚枕不能入睡,面对饭菜忘记进餐。 凤皇元年,西陵督步阐占据守城叛乱,派使者投降晋国。陆抗听说此事,命令各军军营重新修筑坚固的营围,从赤溪到故市,对内用来围困步阐,对外用来抵抗敌寇,日夜催促督责,就像敌人已经来到,兵众都苦于此事。众将领都劝谏说:“如今趁着三军的锐气,迅速攻打步阐,等到晋军救兵来到,步阐一定已被攻下。为什么要修筑营围,而使士兵和百姓困苦不堪呢?”陆抗说:“这座城池所处地形稳固,城内粮草充裕,现在我们去攻打,既不能很快攻克,且北方的援兵一定会到,援兵来到而我们没有防备,里外受敌,以什么抵抗他们呢?”众将领都想要攻打步阐,陆抗为了使众将领信服,便听任他们去攻打一次。进攻果然失利,营围守卫才得以合围。 晋车骑将军羊祜率军攻向江陵,众将领都认为陆抗不应率军西上,陆抗说:“江陵城池坚固兵力充足,没有什么值得担忧的。但如果西陵与敌人勾结起来,则南山诸族夷人都将骚动扰乱,那么我忧虑的事情,就难以说尽了。我宁愿放弃江陵而奔赴西陵,况且江陵牢固。”当初,江陵地势平旷,道路通便,陆抗下令江陵督张咸修造一道大堰拦水,借以阻止敌人进攻和内部叛乱。羊祜想利用大堰蓄的水域,浮船运粮,扬言要毁掉大堰让步兵通行。陆抗听说,让张咸当即毁掉大堰羊祜至当阳,听说大堰已毁,乃改船运为车运,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陆抗上疏说:“臣听说《周易》推崇顺应时势,《左传》赞美寻伺时机。如今我们应当致力于富国强兵,勤勉农耕广积粮食,让文武人才得以报效施展他们的才能。使黜陟分明以激励各级官吏,使刑罚得当以表明劝惩奖抑,以道德训导各级官吏,用仁义安抚全国百姓,然后顺承天命,利用时机,席卷天下。如果听任诸将舍身求名,穷兵黩武,动辄耗费数以万计的国家钱财,使士卒困苦憔悴,敌人却没有减损,而我们自己却已困乏不堪了!”凤皇三年夏,陆抗患病,当年秋天,陆抗去世。 评论说:刘备称雄天下,为世人所害怕。陆逊年轻力壮,还没有什么威名,刘备想打败他,往往是不得志,不能够成功。我既奇于陆逊的谋略,又感叹孙权的识才之能,所以才能成大事。而陆逊忠心之至,担忧国家而为国殉身,是社稷之臣也。陆抗忠贞诚信有谋略才干,完全具有父辈的风范,世世代代称誉他,认为他具备父亲的才干而稍小而已,可说是能完成前辈事业的人啊!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六月三日夜闻蝉① 白居易 荷香清露坠,柳动好风生。 微月初三夜,新蝉第一声。 乍闻愁北客,静听忆东京②。 我有竹林宅,别来蝉再鸣。 不知池上月,谁拨小船行? 注:①此诗创作于唐敬宗宝历二年,作者在苏州因病休假时所作。②东京:东都洛阳。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歌开头两句,诗人调动不同感官来表现夏季纳凉的清爽舒适,与孟浩然的“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所表现的意境相同。 B. “微月初三夜”一句形容月亮还是一个窄小的月牙,月亮既点明了时间,又是诗人常用的联想的着笔点,借以表达内心的愁思。 C. 诗歌最后两句,把情思寄托在眼前的池上之月、水中之船上,由景及情,病中的感伤之情油然而生。 D. 本诗格调清新自然,诗人借助“荷”“柳”“月”“蝉”等意象,营造一种宁静空明之境,在特定的气氛中表达情思,感觉自然而亲切。 16. 诗中前后两次写到蝉声,作用却又有所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15. C 16. 第一次写蝉是实写,由眼前的蝉鸣联想起洛阳的家,蝉的作用是勾起了诗人的思乡愁绪;第二次写蝉是虚写,想象洛阳家中竹林中的蝉也该鸣叫了吧,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理解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C项,“眼前的池上之月、水中之船”错,由“不知池上月,谁拨小船行”中的“不知”可知,这两句是写诗人联想自己家乡的场景,不是“眼前”之景。 故选C。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意象和情感。解答此类题目,考生要找到题干所提示的意象所在的句子,理解诗句大意,然后将其放入整首诗的背景中去分析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第一次写蝉是“微月初三夜,新蝉第一声”,六月初三的夜晚,诗人听到了今年的第一声蝉鸣。结合后句“乍闻愁北客,静听忆东京”,刚刚听到蝉叫时,诗人这个北方来的客居之人还有些愁,是它打扰了诗人的睡眠,让诗人睡不着觉;它勾起了诗人思乡的愁绪,在安静的夜里聆听着蝉鸣不禁想念洛阳的家了。可见,这次写蝉,主要是勾起了诗人的思乡愁绪。 第二次写蝉是“我有竹林宅,别来蝉再鸣”,在诗人洛阳家中,有一片竹林,想来此次分别后,里面有蝉又在鸣叫了。这次写蝉并非实写,而是想象,诗人借蝉表达了病中对家乡的无尽思念之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写孔子哂笑子路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歌行》中运用比喻的手法感慨人生短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为国以礼 (2). 其言不让 (3).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4).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5). 譬如朝露 (6). 去日苦多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参省、知明、譬如。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城市的表情在过去如果说是因含蓄而充满魅力的话,那么说城市的现在,则全然抛开了这份传统的服饰, ① 不是吗?玻璃幕墙体通体透亮,还有什么含蓄可言?钢架交错,似裸露闪亮的筋骨,没有任何羞涩需要多余的遮掩。远去了,哥特式建筑;远去了,巴洛克的繁绮奢华;远去了,爱奥尼与陶立克柱子,就连我们古典的影壁墙、歇山顶、鸱吻、雕梁画栋也无法取悦都市的目光。大工业与现代化正在不可阻挡地改变着我们的城市的面孔,犹如一双粗暴的手,把城市陈旧的服饰一件件剥光。 由城市及人,由城市的服饰演进说到人的装束变化,这是很有意思的。古罗马的著名建筑师威特鲁威早就给建筑下过这样的定义,他说:“建筑就是组织人们的生活。”城市建筑对于人们的生活的影响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是有目共睹的。城市在告别繁冗,在失去含蓄,城市中的人,势必也要适应这种流向。 ② 。比如,过去的女人以包裹严实为尊为美,连衣裙是小翻领,还是长袖的,腰间还有个捆扎的带子,不扎不端庄,不淑女,现在还有人穿这种连衣裙吗?不仅不穿长袖的,甚至连袖子都是多余的。由长袖而半袖,再由半袖而变成无袖。裙身过去长至膝下,甚至垂到脚面,走起路来风摆杨柳,婀婀娜娜,不乏古典韵致。从什么时候起时兴了超短? 18. 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 比拟、比喻、夸张 B. 对偶、比拟、夸张 C. 反问、对偶、引用 D. 比拟、反问、引用 19. 文中画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哥特式建筑、巴洛克的繁绮奢华、爱奥尼与陶立克柱子都远去了,就连我们古典的影壁墙、歇山顶、鸱吻、雕梁画栋也远去了”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20.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① ② 【答案】18. D 19. ①原文中“远去了”单独成句,有强调作用,句子也更整齐有力。②原文运用排比和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形象性。③原文更能强调作者对城市中传统建筑形态被抛弃的不舍与惋惜之情。 20. ①变得简单而直露。②这种变化首先从服装上表现出来。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对修辞手法的分析能力。修辞手法一般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对偶、反问、设问、反复、互文、通感、借代、双关、引用、叠字等。本段“玻璃幕墙体通体透亮,还有什么含蓄可言”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他说:‘建筑就是组织人们的生活’”运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钢架交错,似裸露闪亮的筋骨,没有任何羞涩需要多余的遮掩。”运用了比喻和比拟的修辞手法,“远去了,哥特式建筑;远去了,巴洛克的繁绮奢华;远去了,爱奥尼与陶立克柱子,就连我们古典的影壁墙、歇山顶、鸱吻、雕梁画栋也无法取悦都市的目光”运用了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本段话没有使用夸张和对偶的修辞手法。 故选D。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赏析句子效果的能力,此类试题一般从修辞的角度和词语运用的角度两方面来分析,修辞上一般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使句子更生动具体,词语运用上可以主要抓动词、形容词、数量词或一些带感情的词语,体会句子的含义。原文的句子三个“远去了”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无法取悦都市的目光”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原文中“远去了”单独成句,有强调作用,句子也更整齐有力;原文的句子更能强调作者对城市中传统建筑形态被抛弃的不舍与惋惜之情,情感更强烈。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衔接能力。做语言连贯题,既要注意行文内容前后一致,也要注意语意表达的前后勾连,还要注意结构的前后照应,辨别文段的整体语脉和内在思想的连贯性。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本题①从“过去”和“现在”两词可知此空与前边的“含蓄而充满魅力”相照应,从“不是吗”一句可知本段从“玻璃幕墙体通体透亮”到段末是对①空的解释,从而得出①空的答案:变得简单而直露;②空从“比如”到文末可得出是“服装上的表现”,联系前文可得出这里重点讲的是变化,从而得出此空的答案。 【点睛】“补写句子”是综合考点和能力的考查,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制。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来源:文本。具体说,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写正确。所补写句子与上下文关系: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词语从文本中来”“引领、总结、衔接”这两层意思一综合起来,我们发现答案已呼之欲出,而且答案几乎是唯一的。补句的命题规律:(1)“根据材料内容”要求补写句子应联系前后文语境。(2)空出的句子大多有特殊位置和性质,(3)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4)不能照抄材料,有字数限制。有效的答题技巧:(1)阅读全文,了解文段性质和内容,确定中心。(2 )分清句间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确定句子的性质。(3)注意标点符号的暗示作用:含义、选词、句式。(4)结合文本,根据字数要求,概括答案。 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随着相关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的最新应用,②濒危语言抢救的速度与参与抢救的范围都在扩大。③和传统手段相比,新兴数字技术正带来两方面的改观。④首先是语言存档速度和能力提升。⑤利于数字技术可以把语言以视频、音频等存档,⑥相当于为濒危语言建一座“数据博物馆”。⑦而且,人工智能更积极的作用在于互动学习方式的开发。⑧研究者发现,把不同的原住民语言和流行的应用程序结合起来,⑨对维持濒危语言的活跃度有很大帮助。 【答案】①将“和”改为“尤其是”;②将“抢救的速度与参与抢救的范围都在扩大”改为“抢救的速度正在提高,参与抢救的范围正在扩大”;⑤ “利于”改成 “利用”,在“视频、音频等”后添加“方式”;⑦将“而且”删去或改为“除此之外”。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语言表达的“得体”,是指能够恰当地使用语言,符合语境和语体的要求。“语境”有“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内部语境”主要指文章的上下文,如文体、句式、语言间的搭配和使用习惯等。“外部语境”则指言语交际时的各种情境条件,比如说话的目的,说话的场合,需要表达的方式,发话者的身份、职业、处境,受话者的年龄、性别、经历、思想性格、爱好、文化水平、心理需求、职业处境等。 第一句:根据语段的内容可知作者是突出强调人工智能的作用,所以将“和”改为“尤其是”。第二句主要是搭配不当,“范围”与“扩大”能搭配,但是“速度”与“扩大”就不搭配,故该句应改为“抢救的速度正在提高,参与抢救的范围正在扩大”。第五句:根据语境是说是利用数字技术这种手段,而不是讲起好处,所以将“利于”改成 “利用”;另外,介词“以”后缺宾语,所以在“视频、音频等”后添加“方式”。第七句后面的内容是补充介绍人工智能更积极的作用的在于互动方式的开发,所以可以将“而且”删去或改为“除此之外”。 2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国家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全国青少年冰雪运动进校园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快发展青少年冰雪运动。指导意见要求,切实加强冰雪师资队伍建设,加大青少年冰雪运动场地建设和经费投入,做好冰雪进校园之前的一切资源统筹工作。重点面向东北、华北、西北地区遴选冰雪运动特色学校,设立校园冰雪改革试验区。到2020年计划遴选2000所冰雪运动特色学校,2025年达到5000所。各地要贯彻落实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把冰雪运动纳入体育课教学。 【答案】①国家发布指导意见;②要求加快发展青少年冰雪运动;③做好资源统筹工作;④遴选冰雪运动特色学校;⑤把冰雪运动纳入体育课教学。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首先应辨明语段的表达方式,针对不同的表达方式,采取不同的应对技巧。说明性语段:抓说明对象,扣住其特征。议论性文段:可以采取抓中心句的方法。记叙性文段,可以通过抓记叙的要素来抓信息。具体操作过程:找——陈述对象、中心事件、性质、结果;写——必须按照题干要求(含标点)、尽可能运用原文词语、尽量运用主谓句表达。 作答本题,应先以句号为基本单位进行信息的概括。第一句的主体是“国家”,包含的重要信息是“发布指导意见以加快发展青少年冰雪运动”;第二句包含的重要信息是“切实加强冰雪师资队伍建设” “加大青少年冰雪运动场地建设和经费投入”,由此可总结为“做好一切资源统筹工作”;第三句包含的重要信息是“遴选冰雪运动特色学校”;第四句指出未来计划达到的特色学校数量,是对第三句的补充;最后一句侧重表达要把冰雪运动纳入体育课教学。然后将重要信息归纳整合并加以概括即可。 【点睛】要突破压缩语段,考生应掌握“三个技法”和“三个注意”: 1.三个技法。“三个技法”即摘取法、分层法和复合法。所谓“摘取法”,是指提取句子主干的方法,也就是先把语段中的关键词勾画并摘取出来,然后按题干要求将其连缀起来。这种方法适合于要求宽泛的题目。“分层法”是压缩语段中一种广泛应用的方法,其操作步骤是:首先,给段落划分层次,概括层意;其次,辨别主次,留主舍次;最后,将主要信息连缀成句。“复合法”是一种根据语段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整合归纳的压缩方法,常用于并列语段。 2.三个注意。第一,压缩语段题,其答案切勿超过限定字数,要学会区分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选主舍次;第二,压缩后的答案不能缺少语段的主要陈述对象;第三,对于包含多个语段的题目,确定答案后一定要对照语段和题目要求检查一下,看自己所写的答案是否丢掉了某个语段中的关键信息。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席卷神州,全国人民投入战斗。这场战“疫”中,医务工作者冲锋在前,获得了大家的支持与尊重。与此同时,无数普通人都在为战胜病毒而默默努力:快递小哥坚守岗位,为保障物资供应四处奔忙;环卫工人清扫消毒,搭建起一道阻挡病毒的防护墙;社区保安日夜值守,全心投入疫情防控和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志愿者同样没有缺席,“逆行”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各个角落……这些未在病房的普通劳动者也值得我们尊敬。 请从上述“普通劳动者”中选择一个对象,以青年学生的身份给他们写一封慰问信,表达我们的感激与敬意。 要求:结合材料,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黑夜骑士,逆风前行 亲爱的快递骑士们: 你们还好吗? 庚子岁初,那肆虐的疫情犹如黑夜笼罩了新年的黎明与曙光。医护人员纷纷集结,向那黑夜的主暗处进向而行;建筑工人快马加鞭,在黑夜之中搭起“雷神”与“火神”的生命之塔。还有亲爱的的快递小哥们,你们在黑夜中负重前行,你们的毅力、坚守岗位的责任也让我们心生感激。快递小哥,你们辛苦了! 虽然你们并不是在一线与病毒斗争较量的白衣天使,但你们在平凡的岗位上为抗击疫情作出的贡献不会被社会忘记,不会被人民忘怀;你们是黑夜中勇敢逆风前行的骑士,是与广大人民群从共同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先锋。 我曾看到路边满载行李与物资的三轮车旁有你们憔悴的身影,也许,那是你在十余个钟头与时间赛跑,为生命负责的鏖战之后不得不放下的姿态,而仅仅短暂的十余分钟之后,你又满载着他人的希望,向那并不属于你的万家灯火传递温暖。你比那转动的时针走得还急了些、快了些。 黑夜中的骑士,感谢你们那永不放弃的坚守!即使使命重大,劳心劳神,但你们仍秉承着为他人负责的责任意识,保护着万家的安乐。当疫情爆发之时,街道上往日拥挤的人流都纷纷被锁进了自家的樊笼,往日街道的熙熙攘攘熙攘已变成了今日的凄凉。你们穿梭在大街小巷,为我们度过最艰难的时刻保驾护航。 我也目睹过当订购的物资到达时,你已疲惫不堪。想递一杯温热的牛奶聊表心中的谢意,却被“无接融配送”而不能靠近的理由婉拒;多想道一句感谢,表达一种敬意,可是当话尚未说出口,你的背影就已经远去。门禁的护栏阻隔了那杯牛奶的传递,却不会阻隔人情的温暖。黑夜中的骑士,感谢你们无私的奉献与责任! 时至今日,黑夜已渐驱散,曙光即将重现。有了国家的统一指挥,有了医护人员的不懈奋斗,有了你们的责任与坚守,我国的疫情已基本控制,胜利就在前方!这是你们的负重前行所换来的黎明,是你们无私奉献所换来的春天!此时的天空不再黑暗,此刻的城市不再凄凉。明媚的春光必将取代刺骨的寒风。彼时,你们是平凡的普通人;此刻,你们是不凡的逆行者! 你们的责任担当与永不言弃的精神是我们青年学生的榜样,是引导社会风尚的正确风向标。最后,请允许我再次向你们表达最诚挚的感谢与最崇高的敬意。逆风前行的骑士们,你们辛苦了! 此致 敬礼 一青年学生 2020年4月8日 【解析】 【详解】[审题] 本题考查写作能力。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是2015年高考语文作文新出现的题型。旨在着重考查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要求学生读懂材料,在读懂的基础上按照任务指令作文,所以审题时的阅读能力和领悟能力要求较高。与以往传统作文不同的是,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写作目的、要求,更加明确、单一。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 本题,由材料、任务和要求三部分组成。 先看材料,材料首先说在疫情背景之下,全国人民投入了战斗。他们不仅仅是医务工作者,还有快递小哥、环卫工人、社区保安、志愿者……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是未在病房的普通劳动者。 再看任务,①本次作文明确要求从上述“普通劳动者”(快递小哥、环卫工人、社区保安和志愿者)中选择一个对象。首先,不能另起炉灶写“医务工作者”“老师”等对象,也不能慰问好几个对象。其次,也不能不点明对象身份,笼统的称之为“英雄”“逆行者”。 ②要求写慰问信。首先,作文的语言要有“慰问”之意,要“表达感激与敬意”。其次,必须要有正确的写信格式。 要求为常规要求。 [立意] 1、黑夜骑士,逆风而行 2、以点连线,以线织网,连通整座城 3、日夜消毒,扫除病魔 4、不畏艰险,搭建病毒防护墙 5、日夜值守,有你们才安心 6、全心投入,保小区平安 7、“逆行”奋战,任劳任怨 8、无私无畏,甘于奉献 [素材] 1、当前,国内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疫”取得阶段性成效,这是无数平凡英雄无私奉献换来的成果。在这场“战疫”中,无数普通人以凡人善举凝聚起磅礴力量,为抗击疫情默默付出。疫情防控期间,海口约1.2万名环卫工人勇挑防疫重担,除了做好日常保洁、垃圾分类等工作外,还承担着诸如废弃口罩收运处理、公共环境病毒消杀等任务。他们冒着被感染的风险,起早贪黑,默默支撑着城市正常运转。他们是疫情防控中的小人物,用心坚守、用爱守护。他们以扫帚做“武器”,为我们筑牢疫情防控的“环卫防线”。 2、送完了今天的50个快递,李奎斌骑着三轮车,朝着济南市历城区的工北快递点往回赶。冷,2月的济南市仍会时不时飘起小雪,送了一天的快递,此时他的帽檐、身上、口罩都覆着一层薄雪,鼻腔和嘴里的热气儿有节奏地吐出,医用口罩的蓝色又深了几分。 3、张腾飞告诉记者,以前,他每天的工作基本是为进出的居民开门、提东西,遇到外来车辆想进入小区时会上前询问情况。疫情爆发后,保安岗楼旁设置了登记台,张腾飞也变身成了“小区卫士”,承担起给进入人员测体温、登记、发放临时出入证、消毒等工作。“刚开始每天都要接触近100个人,还是有点害怕的。”从张腾飞的声音中还是可以听出一丝紧张,但他随即坚定地表示:“现在不害怕了,做好自己的防护就好,会坚持站好岗。”张腾飞说自己每天上岗时都会戴好口罩、手套,下班后摘了手套后会喷酒精、勤洗手。 4、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战斗中,西安经开区涌现出了许多舍小家、顾大家或者为防控工作献出爱心的个人和集体,像医护人员、警察、军人、各级机关工作者……但是有这么一群人,在一线默默守护着大家的生命健康,却鲜少有人注意,他们就是——安保人员。他们在本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坚守岗位,做好各小区、各单位坚实的后盾。 5、“我要报名!”家住武汉市佛祖岭街道顺民社区、今年刚满18 岁的徐栋在看到武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志愿服务关爱行动”通告,专项招募志愿者的信息后,毫不犹豫地报了名。“我年轻,身体很好,想为社区防疫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家人都非常支持。”如今,作为社区志愿者,这个穿着“红马甲”往来奔忙的小伙子,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居民信赖。 [结构] 文章介绍庚子岁初疫情之下,医护人员的纷纷集结,以此引出自己的写作对象——快递小哥,并对他们表示感谢。然后作者以自己的亲眼所见写出了快递小哥的辛苦,感谢他们那永不放弃的坚守!感谢无私的奉献与责任!最后作者指出快递小哥的责任和坚守的重要意义,并点出这是青年学生学习的榜样,再次对他们表达最诚挚的感谢与最崇高的敬意。 【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有如下五部分。(一)一个响亮的标题。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明确立意,选择写作的角度,拟定一个有抢眼的题目。这个标题应尽量是从材料中抽取而出的‚核心立意,并就此选取材料中关键词句加以组合而成的简洁短语或句子。尽力不用态度而用看法或观点。能运用约定俗成的词句加以改造更为上策。能标新立异就更加理想。(二)引述+表态+观点。正文第一段就用“引述+表态+观点”的形式,以达到“闪亮登场”的效果。引述可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但必须是有针对性的。表态一定要坚决、果断和明确。观点的呈现,不要拖泥带水,而要开门见山。(三)分点分层阐述理由。有了态度与观点,没有理由就站不住脚。因此,作文的第三步必然阐述你的理由。阐述一定要具有条理性,就是分点;还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有具体到抽象等。如此才能展示一个学生思维的深广度。(四)进一步深入阐述。最基本的办法就是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有时代意义的解决方法,即解决问题。另外,还可以“横向拓展”“纵向挖掘”和进行简易的批驳。尤其是反驳,可以预设反方,然后,进行委婉的劝说,以体现作者思维的周密性,达到任务型作文“文明说理”的要求。(五)联系实际,快速收尾。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考虑其现实意义,如果没有了现实意义,该文章就逊色许多。因此,学生习作也好,考场作文也好,联系实际是必需的。但是,这一环节不能太婆婆妈妈,应如一部乐曲演奏完毕,戛然而止、曲终人散、回味无穷。 本试卷的题干、答案和解析均由组卷网(http://zujuan.xkw.com)专业教师团队编校出品。 登录组卷网可对本试卷进行单题组卷、细目表分析、布置作业、举一反三等操作。 试卷地址:在组卷网浏览本卷 组卷网是学科网旗下的在线题库平台,覆盖小初高全学段全学科、超过900万精品解析试题。 关注组卷网服务号,可使用移动教学助手功能(布置作业、线上考试、加入错题本、错题训练)。 学科网长期征集全国最新统考试卷、名校试卷、原创题,赢取丰厚稿酬,欢迎合作。 钱老师 QQ:537008204 曹老师 QQ:713000635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