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二轮复习人教版专题9民族精神与文化强国教案(全国)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人教版专题9民族精神与文化强国教案(全国)

专题九 民族精神与文化强国 考情分析——对考题理解要深(把握备考方向)‎ ‎—————————[析五年考情 看2018高考]———————‎ ‎————————[循专题线索 查思维断点]———————‎ 一条主线:‎ 中华文化,围绕这一主线,认识中华文化的特点、中华文化的精髓、中华文化的建设 两对关系:‎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文化现状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关系 三项作用:‎ 弘扬民族精神的作用,净化文化环境的作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作用 四项措施:‎ 弘扬民族精神的措施,净化社会文化环境的措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措施,思想道德建设的措施 ‎                    ‎ 核心考点一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 [找规律——真题研究]‎ ‎1.(2017·天津卷)静止的时候,凝固着威严和庄重;走动的时候,流露出飘逸和洒脱。作为汉民族传统服饰,汉服交领右衽、系带宽袖,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饰,从黄帝到明末清初,一直保持着相对一致的风格和形制,被誉为“穿在身上的诗书礼乐”。透过汉服文化可以感悟到(  )‎ ‎①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化 ②一个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 ③文化对人们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的影响 ④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B ‎ 解析:②④对:“作为汉民族传统服饰,汉服交领右衽、系带宽袖,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饰,从黄帝到明末清初,一直保持着相对一致的风格和形制”,体现了一个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也说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①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民族性而不是区域性。③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体现文化对人的影响。‎ ‎2.(2016·全国新课标卷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中华民族英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近年来,有的人打着“还原历史真相”的旗号颠覆英雄、歪曲历史、消解崇高,如胡诌“黄继光堵枪眼不合情理”“‘火烧邱少云’违背生理学”“董存瑞炸碉堡为虚构”等。凡此种种混淆是非的谣言借助网络等传媒随意传播,一些网民盲目跟风、随手转发。这种抹黑英雄形象的谣传引起了一些人历史认知混乱和价值观迷失。‎ 还原历史、守护英雄、捍卫崇高,就是守护良知、正义和精神家园。战场上多次负伤的志愿军老战士李继德动情地说:“黄继光堵枪眼时,我在现场!”当年的老排长郭安民挺身直言,燃烧弹点燃伪装草,“大火整整烧了二十多分钟,邱少云始终一动不动”。董存瑞的生前战友郅顺义多次口述力证,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就在他的掩护之下……‎ 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探究如何守护英雄、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答案:尊重历史事实,增强辨别信息真伪、抵御落后文化和错误言论的能力。利用网络等大众传媒传播英雄事迹,抵制和批驳肆意抹黑英雄、歪曲历史的言行。大力宣传英雄精神,使群众懂得英雄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继承和弘扬英雄精神。‎ 解析:从材料第二段中我们可以明确守护英雄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要抵制抹黑英雄、歪曲历史的错误言论,这需要我们增强辨识信息的眼力、提高抵制错误言论的能力,需要我们用正确的舆论去引导、占领网络传媒空间。从材料第三段中我们可以明确主动有力地宣传英雄事迹的作用,据此说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需要增强文化自觉,传播英雄事迹,大力宣传英雄精神。‎ ‎[状元说——破题绝招]‎ ‎1.细读选项与题干,“一眼”看透题眼(见T1)‎ ‎(1)看到国内不同民族、不同区域对同一传统文化作品的认同,可以考虑中华文化的民族性、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2)看到某地文化多姿多彩,可以考虑文化多样性及其交流传播、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等。‎ ‎2.步步为营,正确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认同本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文化平等→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欢迎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明题点——主干归纳]‎ 知识点一 中华文化 材料设置 常考题型 考查角度 不同区域、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中国古代的文化成就,“一带一路”等 选择题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基本特征、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怎样答|‎ 正确理解中华文化的特征 ‎(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 ‎(2)中华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①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②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③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知识点二 民族精神 材料设置 常考题型 考查角度 以民族精神的新体现、新内涵为背景材料或选用体现爱国主义的具体事例 选择题 非选择题 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原因和途径 ‎►怎样答|‎ 中华民族精神 地位 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基本 内涵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核心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 时代 特征 民族精神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 必要性 和意义 ‎①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途径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必须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经验值】 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关系 ‎(1)中华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功能。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2)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3)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知趋势——命题猜想]                    ‎ 命题点一 中华文化 ‎1.(2017·揭阳一模)广东潮汕有句俗语:“十五成丁,十六成人。”“出花园”是潮汕地区特有的一种成人礼习俗,年满15周岁的孩子要举行“出花园”仪式,且各地习俗不同,仪式有所差别,同时赋予新的时代内容。这体现了(  )‎ ‎①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③‎ 时代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④透过民间的传统习俗,可以领略不同地方文化的韵味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答案:D 解析:“出花园”是广东潮汕地区特有的成人礼习俗,这说明一方水土,一方文化,①正确;“出花园”作为潮汕地区特有的习俗,且各地习俗不同,仪式有所差别,这折射出潮汕文化的独特韵味,④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源远流长的文化特征,②排除;时代性不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③错误。‎ ‎2.(2017·天津十二校联考)杂技是我国最早面向世界舞台的民间艺术。在杂技艺术家的开拓下,茶、扇、服饰、戏曲等都被纳为杂技创作题材,使杂技有情节、有故事、知识性、趣味性兼备。观众欣赏杂技,可以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体味新的时代气息。杂技艺术的发展说明(  )‎ ‎①面向世界的文化才能不断得到发展 ②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成就其博大精深 ③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 解析:茶、扇、服饰、戏曲等都被纳为杂技创作题材,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②正确;在杂技艺术家的开拓下,杂技的创作题材多样,说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④正确;①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③排除。‎ 命题点二 民族精神 ‎3.(2017·黄山质检)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支撑和动力,是创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民族灵魂。下面选项中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所体现的民族精神内涵相一致的是(  )‎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万众一心,天道酬勤 ③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④愚公移山,大禹治水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材料强调的是自强不息精神,③④蕴含道理与此一致,当选;①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精神,②体现了团结统一、勤劳勇敢的精神,排除。‎ ‎4.(2017·马鞍山质检)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弱小走向强大的精神力量。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征路上,仍要大力弘扬长征精神,因为弘扬长征精神是(  )‎ ‎①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②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③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④中华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弘扬长征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也有助于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①③正确;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②④错误。‎ ‎5.(2017·河南八市测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隔十二年后,中国女排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夺冠,为国争光。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中国体育代表团全体成员时,特别对中国女棑及她们身上所彰显的精神提出赞扬:“中国女排不畏强手、英勇顽强,打出了风格、打出了水平,时隔12年再夺奥运金牌,充分展现了女排精神,全国人民都很振奋。”‎ ‎“顽强拼搏是中国女排的名字,我们永不放弃。”这是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说过的一句话。中国女排的夺冠,“女排精神”的彰显,又一次点燃了中国人的激情。有梦想就要去追,要追就要追得投入、追得彻底,追出个决不放弃,追出个青春无悔。这种激情,这种精神,正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中国梦所需要的。‎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我们应怎样弘扬“女排精神”。‎ 答案:①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做女排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②弘扬女排精神,要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心骨”的作用;③弘扬女排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④弘扬女排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只有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使女排精神日益丰富,具有生机和活力。‎ 阅卷案例:体现说明类主观题 ‎(2015·全国新课标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抗日战争期间,面对日本侵略者的疯狂进攻,中国人民克服经济力、军力、政治组织力等远远弱于日本的困难,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涌现出杨靖宇、赵尚志、左权、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爱国将领,“狼牙山五壮士”、“八百壮士”等英雄群体,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爱国主义的壮丽史诗。‎ 在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日战争中,形成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抗战精神始终支撑和激励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最终打败了极其残暴、极其野蛮的日本侵略者,赢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抗战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10分)‎ 核心考点二 文化生活与文化强国 ‎ [找规律——真题研究]‎ ‎1.(2016·北京卷)以天津“泥人张”作品为依托,“梦娃”系列公益广告运用三维技术绘制的形象萌动可爱,表达主题所用的童谣朗朗上口,深受大家喜爱。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 ‎ ‎ ‎①该公益广告是文化传播途径创新的成功事例 ②该公益广告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表达 ③该公益广告的成功表明面向人民大众的文化更富有生命力 ④该公益广告的成功表明内涵丰富的中华文化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梦娃”系列公益广告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友善、诚信等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因此,该公益广告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表达,②符合题意。“‘梦娃’系列公益广告……深受大家喜爱”,说明面向人民大众的文化更富有生命力,③符合题意。该公益广告是文化传播形式的创新而非文化传播途径的创新,①不选。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④说法错误。‎ ‎2.(2016·全国新课标卷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新方法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本土培养的科学家首次获诺贝尔奖。‎ 疟疾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一大顽疾,困扰了人类几千年。20世纪60年代末,治疗疟疾的常用药物——氯喹或奎宁的药效已经减弱,疟疾的发病率再次升高。为了找到新型抗疟药物,中国政府启动了研制治疗疟疾药物的“523项目”,中医研究院成立以屠呦呦为组长的科研组参加研究工作。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屠呦呦小组与全国7个省市、30多个单位的科研人员协同合作,经过数百次试验、无数次失败,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传统中草药文献中获得灵感、汲取智慧,最终使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了疗效高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新方法,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世界卫生组织将青蒿素和相关药剂列入其基本药品目录,以青蒿素为基础的复方药物已经成为疟疾的标准治疗药物。‎ 屠呦呦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项荣誉。它属于科研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用现代科学手段不断认识中医药,是我们一代代科研工作者的责任。‎ 在世界各国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为什么要坚定中华文化自信?请列举两条理由。‎ 答案:中华文化越来越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坚定文化自信,是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的必要条件。坚定文化自信,才能以我为主,在国际交流中借鉴吸收各国文化的优秀成果。坚定文化自信,才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解析:本题属于原因类设问,要求说明坚定中华文化自信的原因,可以结合教材知识及时政知识从坚定中华文化自信对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等角度组织答案。‎ ‎[明题点——主干归纳]‎ 知识点一 走进文化生活 材料设置 常考题型 考查角度 一般是当年文化市场中存在的某种积极或消极的文化现象 选择题 说明某种文化现象产生的原因或给我们的启示 ‎►怎样答|‎ 我国的文化现状 是什么 ‎①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 ‎②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也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 ‎①国家: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主旋律;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的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②文化企业: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努力生产人民大众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 ‎③个人:自觉接受健康文化的熏陶,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腐朽文化的能力;自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追求更高的道德目标 怎么办 知识点二 文化强国 材料设置 常考题型 考查角度 党和政府在文化建设中的决策部署,以及文化建设中的成功案例 选择题 非选择题 考查文化强国建设的原因、措施以及怎样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怎样答|‎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必由之路和宏伟目标 为什么 中国特 色社会 主义文 化发展 道路 ‎①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这个路径,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是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 ‎②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建设 社会 主义 文化 强国 ‎①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这个目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相衔接,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 ‎②文化的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优秀文化塑造人生。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提高公民政治素质,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文化素养,促进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③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有利于全社会形成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进而实现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2)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含义 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 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表现 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 要求 ‎①必须对中华文化传统有着清醒而理性的认识和觉悟。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我们培养和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基石 ‎②必须对世界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采取开放包容的态度,善于在与不同文化的比较中更好地认识自身的文化价值,确立自身的文化地位 ‎③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知趋势——命题猜想]                    ‎ 命题点一 走进文化生活 ‎1.(2017·德州期末)为进一步规范互联网视听节目的传播秩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6年12月16日下发《关于加强微博、微信等网络社交平台传播视听节目管理的通知》。其依据是(  )‎ ‎①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推动了互联网视听节目的传播 ②市场的盲目性和传媒的商业性,使文化传播秩序出现不良现象 ③规范文化市场秩序,需要国家加强管理和正确引导 ④不同文化对人产生不同的影响和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国家发布《关于加强微博、微信等网络社交平台传播视听节目管理的通知》,是因为规范文化市场秩序,需要国家加强管理和正确引导,③正确;也是因为不同文化对人产生不同的影响和作用,因此要传播先进、优秀的文化,④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引发了一些令人忧虑的现象,而不是强调其积极作用,①排除,②错误。‎ ‎2.(2017·凉山二诊)丁酉新春,旨在“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风靡全国,“圈粉”无数。作为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节目之所以受到广大观众的热捧,是因为(  )‎ ‎①古诗词作为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②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能集中展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③通过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人们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④通过传承和弘扬诗词文化让人们接受文化洗礼丰富精神世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解析:《中国诗词大会》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说明通过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人们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③正确;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说明通过传承和弘扬诗词文化让人们接受文化洗礼丰富精神世界,④正确;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①错误;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②错误。‎ ‎3.(2017·南昌摸底)微博、微信、微电影,中国的文艺创作也进入了微时代。网络文学、网络音乐、微电影、网络动漫等新兴文艺类型层出不穷,已成为中国文艺发展的新增量,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发展网络文艺,必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说明(  )‎ ‎①我们应该大力发展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②我们必须增强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能力,自觉抵制网络文化 ③建设文化强国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④促进传统文艺与网络文艺创新性融合是我国文化建设多元化方向的必然选择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B 解析:发展网络文艺,必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说明我们应该大力发展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也表明建设文化强国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①③正确;网络文化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应自觉抵制落后、腐朽的网络文化,②错误;材料中未涉及传统文艺与网络文艺创新性融合,且我国文化建设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和文化多样性的统一,故“我国文化建设多元化方向”的说法错误,④排除。‎ ‎4.(2017·滨州一模)由中央电视台主办的《中国诗词大会》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主旨,通过“展现诗词之美、分享诗词之趣”唤醒人们对古典诗词的记忆,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营养,涵养当下生活。这启示我们(  )‎ ‎①切实增强使命感,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②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其国际影响力 ③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坚信中华文化的生命力 ④吸收各国优秀文化成果,大力发展本民族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中国诗词大会》唤醒人们对古典诗词的记忆,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营养,涵养当下生活,它启示人们切实增强使命感,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①正确;也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坚信中华文化的生命力,③正确;材料未涉及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也未涉及吸收各国优秀文化成果,②④排除。‎ ‎5.(2017·湖北荆门调研)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教学,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他强调指出,教育强则国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理论课要提高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需求和期待。高等教育发展要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习近平的讲话引起高校师生强烈反响,纷纷就落实讲话精神发表看法,高校要认真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牢把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要以“兴学强国”为己任;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共同奏响“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合唱,为祖国培养更多的德才兼备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要通过实践探索和方法创新练好内功;要发挥高校人才和学科优势,牢牢把握全面提高人才能力这个核心;要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思想政治教育应立足于学校的地域特色、专业特色和历史特色。‎ 结合高校师生对习近平讲话的反响,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角度,谈谈当前应怎样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答案:①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针和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②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根据国家需要、学校的地域特色、专业特色和历史特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③坚持科学文化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发挥高校学科和人才优势,在对学生进行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④发展教育事业,坚持德育优先的原则,利用课堂教学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等。‎ ‎【答题模板】 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强国) 答题要素:指导思想+中国道路+自觉自信+基础工程+立足实践+主体力量+体制保证+精神文明+中心环节 提示:①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③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④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⑤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不断创新。‎ ‎⑥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永葆生机和活力。‎ ‎⑦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⑧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⑨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 核心考点三 精神文明与思想道德 ‎ [找规律——真题研究]‎ ‎1.(2017·江苏卷)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下列说法能反映这一人才培养要求的是(  )‎ A.德若水之源,才若水之波 B.功以才成,业由才广 C.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 D.用人以德,唯德是举 答案:A 解析:A对:材料强调立德树人,德法兼修,此观点的意思是德是水的源头,是根本,才是水的波纹,是外在,强调了要德才兼备。B不符合题意:此观点强调才的重要性。C不符合题意:此观点强调实践的重要性。D不符合题意:此观点只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 ‎2.(2016·全国新课标卷Ⅲ)有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丝漏点,有人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中央电视台推出特别节目《大国工匠》,讲述实现中国梦征程中劳动者的故事,讴歌中国工人的精湛技艺和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的“工匠精神”。弘扬“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在于(  )‎ ‎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理论依据 ②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添时代内涵 ③为我国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现实路径 ④为实现制造强国的中国梦提供重要的精神支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弘扬“工匠精神”,有利于培育人们敬业、和谐、友善的良好品质,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添时代内涵,②符合题意;弘扬“工匠精神”,有利于促使人们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从而为实现制造强国的中国梦提供重要的精神支撑,④符合题意;理论是人们由实践概括出来的关于自然界和社会的知识的有系统的结论,“工匠精神”是意识范畴而不是理论,①观点错误;技术改造升级、科技创新等为我国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现实路径,“工匠精神”是精神力量,③排除。‎ ‎[状元说——破题绝招]‎ ‎1.细读选项与题干,“一眼”看透题眼(见T2)‎ ‎(1)看到工匠精神等,可以考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内容等。‎ ‎(2)看到关于人们精神品质等精神现象,可以考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作用等知识。‎ ‎2.步步为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因和措施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2)立足实践→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明题点——主干归纳]‎ 知识点一 精神文明建设 材料设置 常考题型 考查角度 选择题 非选择题 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措施以及文化事业、产业等 我国当前有关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以及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具体事例 ‎►怎样答|‎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为什么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各项事业才会全面兴盛。精神文明建设搞不好,人心涣散,精神颓废,各项事业都难以搞好 怎么样 ‎①根本任务:培育“四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②主要内容: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③根本途径: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成良好社会风尚 ‎④中心环节: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⑤公民: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者 ‎【特别提示】 全面认识教育的文化力量 角度 教育作用 文化的 特点 教育有利于提高人的文化素养,展示文化的力量 文化与 经济 教育发展有利于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发展 文化 与人 教育有利于打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影响人、塑造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文化 交流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教育作为一种更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能够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发展本民族文化,繁荣世界文化 文化 传承 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和创造文化的功能,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扮演重要角色 文化 净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可以通过教育影响人、塑造人,提高人们辨别落后和腐朽文化的眼力 精神文 明建设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人们科学文化修养的必然要求 思想道 德建设 教育通过提升人们的科学文化修养,从而促进个人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同时通过教育可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 知识点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材料设置 常考题型 考查角度 一般以当年发生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具体事例为材料 选择题 非选择题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和措施 ‎►怎样答|‎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为什么 ‎①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就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从根本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怎么样 ‎①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②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过程,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知识点三 思想道德建设 材料设置 常考题型 考查角度 我国当前进行的思想道德建设以及公民两个修养方面的具体案例 选择题 非选择题 从“文化建设”的角度谈一谈对某一具体问题的认识 ‎►怎样答|‎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知趋势——命题猜想]                    ‎ 命题点一 精神文明建设 ‎1.(2017·长春三模)‎2016年12月12日,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注重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今天,之所以注重“家风”,是因为(  )‎ ‎①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 ②具有先进性、时代性和示范性的优良家风关系到党风政风 ③优良家风有利于培育文明风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④每个公民都应该做优良家风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注重“家风”,是因为具有先进性、时代性和示范性的优良家风是优秀传统文化,也是培育文明风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资源,它关系到党风政风建设,②③正确;家风具有双重性,对待家风应具体分析,好家风才能“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①错误;④不是原因,而是应采取的措施,排除。‎ ‎2.(2017·天津河西一模)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大力推动全民阅读,加强科学普及。这要求我们(  )‎ ‎①坚持社会效益为目的,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②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③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保障市民基本文化权益 ④全民阅读有利于推动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 解析: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大力推动全民阅读,加强科学普及,这要求我们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还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保障市民基本文化权益,②③正确;文化产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①错误;题目要求回答的是措施,而④强调的是全民阅读的意义,排除。‎ 命题点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3.(2017·济宁一模)‎2017年2月8日,《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颁奖典礼隆重举行。《感动中国》被称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15年里,《感动中国》向全国人民推出了150多位年度人物,每个人物身上都有一种让国人感到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举办这一评选活动旨在(  )‎ ‎①引导人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引领健康向上的良好社会风尚 ③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 ④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举办《感动中国》这一评选活动旨在引导人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引领健康向上的良好社会风尚,①②正确;此举属于思想道德建设,与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无直接关系,③④排除。‎ ‎4.(2017·临沂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中华民族历来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尊老爱幼、母慈子孝、耕读传家、知书达礼、遵纪守法、家和万事兴等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家庭的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新变化,有些家庭逐渐淡化了家风传承,家庭教育出现重智轻德的偏差,有些封建落后的思想以及不符合时代要求的家规家训也依然影响着一些家庭。从近年来查处的一些案件看,出问题的领导干部普遍家风不正、家教不严。当前一些青少年行为失范现象的背后,也往往有家风家教的因素。‎ 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对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生活依托、社会功能和文明作用,都是不可替代的。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加强价值观建设至关重要。我们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家庭文明建设,锤炼个人品德、书写家庭美德、遵守职业道德、弘扬社会公德。‎ 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家庭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答案: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家庭文明建设明确了价值取向和基本价值遵循;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家庭文明建设,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途径,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了实处;③有助于将传承传统美德和弘扬时代新风相结合,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 命题点三 思想道德建设 ‎5.(2017·烟台期末)‎2016年11月26日,济南一座28层高楼意外失火,滚滚浓烟将多名居民困在楼内。正在附近高楼进行高空作业的四名农民工不顾个人安危,冒着生命危险用绳索缠身从楼顶空降,救出多名被困居民。这四名农民工被“泉城”市民亲切地称为“蜘蛛侠”,其感人事迹在寒冷冬日里传递着阵阵温暖。“蜘蛛侠”们的先进事迹(  )‎ ‎①是我国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 ②丰富了道德教育的内容,创新了道德教育的形式 ③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 ④有利于发挥道德模范的引领作用,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四名农民工不顾个人安危,冒着生命危险用绳索缠身从楼顶空降,救出多名被困居民,这种先进事迹是我国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有利于发挥道德模范的引领作用,提高公民道德素质,①④正确;此举并没有创新道德教育的形式,②排除;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③错误。‎ ‎6.(2017·长沙四县联考)专业优势在有德者身上,能够高人一等地造福社会;专业优势在无良者手中,则成了“谋财害命”的捷径。下列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①思想道德修养比科学文化修养更重要 ②思想道德修养制约科学文化知识作用的发挥 ③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是互相影响的 ④文化知识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思想道德水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专业优势在有德者身上能够高人一等地造福社会,反之,则成了“‎ 谋财害命”的捷径,这说明思想道德修养制约科学文化知识作用的发挥,也说明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是互相影响的,②③正确;不能说思想道德修养比科学文化修养更重要,①错误;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也不能决定文化知识水平的高低,④错误。‎ 社会热点九——繁荣群众文艺 建设文化强国                    ‎ ‎【探究问题】‎ ‎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1)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社会主义文艺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对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产生深刻影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提升我国综合国力。‎ ‎(2)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能培育“四有”公民,提升中华民族的综合素质。‎ ‎(3)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团结中华各族人民。‎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能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社会发展。‎ ‎2.‎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新时期应怎样推动我国群众文艺的发展繁荣。‎ ‎(1)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2)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奏响时代主旋律。‎ ‎(3)立足社会实践,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推动文化内容形式的创新,大力发展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4)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加强对外文化艺术交流互鉴。‎ ‎(5)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共同发展,自觉抵制“低俗、庸俗、媚俗”。‎ ‎3.结合材料,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强国提出可行性建议。‎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强国必须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 ‎(2)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强国,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3)规律具有客观性,我们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发展先进文化,建设文化强国,既要有高度的革命热情,也要有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既要反对因循守旧、无所作为,也要反对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等唯意志论。‎ ‎(4)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要求我们树立实践第一的思想。发展先进文化,建设文化强国,不仅要提高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认识,更要依靠每个人实实在在的行动去落实。‎ ‎4.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原理,分析党和政府重视群众文艺工作的依据。‎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文艺创作要反映一个民族的风貌,体现时代发展的形势和要求,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文艺离不开时代发展的要求,是时代前进的号角,中国文艺的发展有利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时政训练】‎ ‎1.繁荣群众文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以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激发人民创造活力。这是因为(  )‎ ‎①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决定着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命运 ②人民群众的生活与实践是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源泉 ③群众的喜好决定着社会主义文艺工作者的创作思路 ④反映人民群众生活与实践的文艺形式与风格是统一的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繁荣群众文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以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因为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决定着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命运,也是因为人民群众的生活与实践是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源泉,①②正确;群众喜好是主观因素,不可能决定文艺工作者的创作思路,③错误;反映人民群众生活与实践的文艺形式与风格未必都是统一的,④错误。‎ ‎2.“温顺的青年人在图书馆里长大,他们相信他们的责任是应当接受西塞罗、洛克、培根发表的意见;他们忘了西塞罗、洛克与培根写这些书的时候,也不过是在图书馆里的青年人。”爱默生的这句话意在强调青年人(  )‎ A.要通过实践去认识和发现真理 B.要用辩证否定的态度对待真理 C.要敢于推翻和超越已知的真理 D.要注意真理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答案:B 解析:‎ 青年人接受西塞罗、洛克、培根发表的意见的同时,也应忘了西塞罗、洛克与培根写的这些书,说明我们应用辩证否定的态度对待真理,B正确;材料不是强调认识和发现真理,A排除;真理不能被推翻,C错误;材料未涉及真理的条件性,D排除。‎ ‎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犹如鸟之双翼,托起完整的生命体验。有人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应该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与其去景点看人山人海,不如在阅读中畅游书山学海”“假期中每天陪孩子读两小时的书,也算是一份有意义的节日礼物”……不少人在难得的假期里选择躲开出游的喧嚣,更中意来一次精神世界“说走就走的旅行”。这份心灵的默契,这份捧读的专注,正是观察中国阅读风尚的一个窗口。走进图书馆,不仅使假期更有味道,更是“书香中国”的生动注脚。这会提高我国整体文化水平。‎ 请结合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人们走进图书馆的社会价值。‎ 答案:①每个人的行为都会对周围的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影响他人的行为选择,有利于推动全社会形成热爱阅读的良好风尚。②有利于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力,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③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四有”公民,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④有利于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从而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全面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