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河北省石家庄二十八中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十二)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年河北省石家庄二十八中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十二)解析版

‎2020年河北省石家庄二十八中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十二)‎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个小题,共28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分)下列元素与人体健康关系正确的是(  )‎ A.缺锌会引起佝偻病 B.缺钙会引起贫血 ‎ C.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D.缺铁会引起坏血病 ‎2.(2分)下列操作或做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完毕把仪器洗涤干净,并整理好实验桌面上的东西 ‎ B.用滴管滴加液体完毕,把它放在桌面上 ‎ C.在实验室中用尝味道的方法鉴别食盐和蔗糖 ‎ D.未经老师允许,擅自把实验室的药品带回家 ‎3.(2分)下列生产过程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  )‎ A.华北制药厂合成新药 B.西柏坡电厂火力发电 ‎ C.衡水酒厂酿造白酒 D.唐山盐场海水晒盐 ‎4.(2分)如图所示,X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两种元素都属于金属元素 ‎ B.氯元素在第三周期 ‎ C.一个X原子的质量是22.99g ‎ D.氯离子的符号为Cl1﹣‎ ‎5.(2分)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甲有毒,会污染空气 ‎ 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 C.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1 ‎ D.丙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1:4‎ ‎6.(2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实现CO⇌CO2的相互转化,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一定相同 ‎ B.铜可以实现如下转化:单质氧化物氢氧化铜 ‎ C.石灰浆粉刷墙壁,一段时间后墙面就变硬了,因为石灰浆中水分蒸发了 ‎ D.不需要其他任何试剂就能鉴别出NaOH、NaCl、HCl、FeCl3四种溶液 ‎7.(2分)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某同学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得到相应温度下的①、②、③溶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甲中混有少量乙,应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 B.①、②、③三种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② ‎ C.向③中再加25g甲,搅拌后恢复到t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8.6% ‎ D.将t2℃甲、乙的饱和溶液均降温至t1℃,析出晶体较多的是甲 ‎8.(2分)2016年9月19日,在陕西延安举办的2016年中国城市森林建设座谈会上,肇庆市被国家林业局正式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此次成功创建成为国家森林城市,是肇庆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成果体现。 下列不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的是(  )‎ A.工厂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 B.尽量使用环保购物袋进行购物 ‎ C.大量焚烧垃圾 ‎ D.选用公交车、自行车作为出行的交通工具 ‎9.(2分)下列对如图所示内容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图:鸡蛋沉入水底,说明鸡蛋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相等 ‎ B.乙图: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 C.丙图:过滤后的滤液澄清透明,说明滤液是纯净物 ‎ D.丁图:向外拉活塞,试管内停止沸腾的水再次沸腾,说明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 ‎10.(2分)下列涉及学科观点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归类 A 玻璃、松香、硝酸钾 非晶体 B 甲烷、二氧化碳、醋酸 有机物 C 有机玻璃、不锈钢、玻璃钢 复合材料 D 甲醛、黄曲霉毒素、二氧化硫 有毒物质 A.A B.B C.C D.D ‎11.(2分)下列关于科学知识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是由于浓硫酸具有挥发性 ‎ B.船闸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工作的 ‎ C.与灯泡串联的开关应安装在零线上 ‎ D.油罐车尾部拖在地上的铁链可以去掉 ‎12.(2分)推理是理化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轻质球A、B靠近时互相排斥,所以A、B两球一定带异种电荷 ‎ B.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一定有盐生成,则有盐生成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 C.用力推箱子不动,说明推力小于摩擦力 ‎ 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13.(2分)如图所示实验中得出的结果正确的是(  )‎ A.此实验b中酚酞变红,证明分子总在不断运动 ‎ B.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说明甲烷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 C.在冰面上小华推小明,自己却向后运动,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 D.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做圆周运动,说明物体运动需要力 ‎14.(2分)下列探究实验应用的方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探究影响铁生锈的因素 ‎ B.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 C.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 ‎ D.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 二、填空、实验题 ‎15.(2分)人类生存离不开能源。在太阳能、石油、水能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由于能源在转化过程中具有   性,所以可利用的能源会越来越少,从而造成能源危机。‎ ‎16.(3分)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A、B进行趣味实验。‎ ‎(1)使用装置A进行实验时,将滴管中的物质加入到锥形瓶中,发现气球鼓起来。你推测胶头滴管和锥形瓶中的物质可能分别是(写出一组物质即可)   ;‎ ‎(2)使用装置B进行实验时,将滴管中的物质加入到锥形瓶中,发现气球也鼓起来。请你推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写出一个即可)   ;‎ ‎(3)请你说出装置A、B中气球都能鼓起来的共同原理是   。‎ ‎17.(5分)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联系,请用你学习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垃圾分类对于金属资源的意义是   。‎ ‎(2)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收集氨气适合采用   法。‎ ‎(3)从海水中获取食盐晶体,使用蒸发结晶而不是降温结晶的方法,其理由是   。‎ ‎(4)葡萄糖中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元素。‎ ‎(5)魔术“吞火”:燃着的火柴放进嘴里,嘴闭上再张开,嘴完好而火柴熄灭,火柴熄灭的原因是   。‎ ‎18.(4分)请结合如图回答问题。‎ ‎(1)实验一是炭粉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当看到澄清石灰水刚出现浑浊时,   (填“能”或“不能”)确定氧化铜和炭粉已经开始反应,反应完全后,若仅撤走酒精灯停止加热,可能导致的后果是   。‎ ‎(2)实验二的实验目的是   。颠倒胶头滴管中试剂的滴加顺序   (填“能”或“不能”)得出同样的结论。‎ ‎(3)实验三是验证温度对溶解速率影响的实验,两支试管中加入的溶剂应满足的条件是   。‎ ‎19.(6分)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八种物质之间的关系图(是溶液的只考虑溶质),图中用 ‎“﹣”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反应,用“→”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A的溶液pH<7,B和D是红色固体,A、E、F和G分属于不同种类的化合物,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为   。‎ ‎(2)C、D和H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   。‎ ‎(3)E→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A和G反应的现象是   。‎ ‎20.(7分)在化学分组实验中,某同学无意中向2mL 10%的氯化钙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如图),出现了白色沉淀。小组同学非常感兴趣,想探究竟。‎ ‎【提出问题】生成的白色沉淀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①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生成的白色沉淀是   。‎ ‎②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较大,生成的白色沉淀是氢氧化钙。‎ ‎【进行实验】甲同学针对猜想①进行实验。‎ 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浑浊液过滤,取少量滤渣于烧杯中,加入足量水 ‎   ‎ 猜想①不成立 乙同学提出还可以用另外一种方法证明猜想①不成立:取少量滤渣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若观察到   现象,可以验证他的设想。‎ 丙同学针对猜想②进行实验。‎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探究猜想②‎ 氢氧化钠溶液浓度/%‎ 是否浑浊 取5支试管,向其中分别加入2mL10%的氯化钙溶液,再分别滴加5滴浓度为0.4%、0.5%、1%、2%、4%的氢氧化钠溶液 ‎0.4‎ 几乎不浑浊 ‎0.5‎ 略有浑浊 ‎1‎ 明显浑浊 ‎2‎ 明显浑浊 ‎4‎ 明显浑浊 ‎【解释与结论】‎ ‎(1)丙同学实验证明猜想②成立,能否出现浑浊与氢氧化钠溶液浓度的关系是   。‎ ‎(2)请你解释生成沉淀是氢氧化钙的原因是   。‎ ‎【实验拓展】‎ 鉴别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由上面实验可知,鉴别的药品不能使用氯化钙溶液,请你选择一种鉴别的试剂   。‎ 四、计算应用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满分5分,解答时,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计算步骤只写最后结果不得分)‎ ‎21.(5分)为测定NaCl和MgCl2混合物的组成情况,小青同学进行了如图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得到的滤渣质量为   g。‎ ‎(2)求混合物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0.1%)。‎ ‎2020年河北省石家庄二十八中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十二)‎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个小题,共28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分)下列元素与人体健康关系正确的是(  )‎ A.缺锌会引起佝偻病 B.缺钙会引起贫血 ‎ C.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D.缺铁会引起坏血病 ‎【分析】根据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作用进行分析,铁是血红蛋白的主要组成元素,钙是人体骨骼的主要组成元素,碘是甲状腺素的主要组成元素,锌是人体中酶的重要组成元素,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A.缺锌会引起生长迟缓、发育不良,缺钙易患佝偻病,故错误;‎ B.缺钙易患佝偻病和骨质疏松症;缺铁易患贫血,故错误;‎ C.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故正确;‎ D.缺铁易患贫血;缺乏维生素C易患坏血病,故错误。‎ 故选:C。‎ ‎2.(2分)下列操作或做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完毕把仪器洗涤干净,并整理好实验桌面上的东西 ‎ B.用滴管滴加液体完毕,把它放在桌面上 ‎ C.在实验室中用尝味道的方法鉴别食盐和蔗糖 ‎ D.未经老师允许,擅自把实验室的药品带回家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及其产生的后果进行系统的探究分析,及相互推导的能力.‎ ‎【解答】解:A、实验完毕把仪器洗涤干净,整理好后放在实验桌上,以便下次使用。‎ B、用滴管滴加液体完毕,应用水把把冲洗干净,放在烧杯中。‎ C、在实验室里不能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D、化学药品不用带出实验室,更不能擅自把实验室的药品带回家。‎ 故选:A。‎ ‎3.(2分)下列生产过程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  )‎ A.华北制药厂合成新药 B.西柏坡电厂火力发电 ‎ C.衡水酒厂酿造白酒 D.唐山盐场海水晒盐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华北制药厂合成新药、西柏坡电厂火力发电、衡水酒厂酿造白酒都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华北制药厂合成新药,新药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B、西柏坡电厂火力发电,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C、衡水酒厂酿造白酒,酒精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D、唐山盐场海水晒盐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 故选:D。‎ ‎4.(2分)如图所示,X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两种元素都属于金属元素 ‎ B.氯元素在第三周期 ‎ C.一个X原子的质量是22.99g ‎ D.氯离子的符号为Cl1﹣‎ ‎【分析】A、除汞外,金属元素的名称都带金字旁,非金属元素的名称不带金字旁;‎ B、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是几,所处周期就是几;‎ C、原子质量很小;‎ D、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7,反应过程中容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氯离子。‎ ‎【解答】解:A、钠元素是金属元素,氯元素是非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氯原子核外电子层数是3,处在第三周期,该选项说法正确;‎ C、一个X(钠)原子的质量不是22.99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每个氯离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可以表示为Cl﹣,该选项写法不正确。‎ 故选:B。‎ ‎5.(2分)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甲有毒,会污染空气 ‎ 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 C.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1 ‎ D.丙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1:4‎ ‎【分析】观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化学式、反应的方程式,据其意义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 ‎【解答】解: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二氧化碳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H4O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3H2CH3OH+H2O。‎ A.甲是二氧化碳,没有毒,不会污染空气,故结论错误;‎ B.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不符合置换反应的特点,故结论错误;‎ C.由方程式可知,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故结论错误;‎ D.在丙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4):16=3:1:4,故D结论正确。‎ 故选:D。‎ ‎6.(2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实现CO⇌CO2的相互转化,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一定相同 ‎ B.铜可以实现如下转化:单质氧化物氢氧化铜 ‎ C.石灰浆粉刷墙壁,一段时间后墙面就变硬了,因为石灰浆中水分蒸发了 ‎ D.不需要其他任何试剂就能鉴别出NaOH、NaCl、HCl、FeCl3四种溶液 ‎【分析】A、根据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石灰浆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进行分析判断。‎ D、在不另加试剂就能鉴别的题目中,首先观察有无有特殊颜色的物质,若有,将有颜色的溶液鉴别出来,然后再借用这种溶液鉴别其它溶液;若都没有颜色就将溶液两两混合,根据混合后的现象进行分析鉴别。‎ ‎【解答】解:A、实现 CO⇌CO2的相互转化,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可以采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基本类型不一定相同,故选项说法错误。‎ B、铜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氧化铜,氧化铜不能与水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C、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墙面就变硬了,是因为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D、氯化铁溶液显黄色,可以首先鉴别,然后将氯化铁滴入剩余的三种溶液中会生成红褐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钠,然后将剩余的两种溶液滴入红褐色沉淀中,沉淀溶解的是盐酸,剩余的是氯化钠,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7.(2分)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某同学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得到相应温度下的①、②、③溶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甲中混有少量乙,应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 B.①、②、③三种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② ‎ C.向③中再加25g甲,搅拌后恢复到t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8.6% ‎ D.将t2℃甲、乙的饱和溶液均降温至t1℃,析出晶体较多的是甲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提纯晶体的方法。‎ ‎【解答】解:A、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甲中混有少量乙,应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故A正确;‎ B、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20g,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40g,①t1℃‎ 时,100g水中加入10g,形成不饱和溶液,②t1℃时,100g水中加入20g,形成饱和溶液,③t2℃时,100g水中加入30g,形成不饱和溶液,所以①、②、③三种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②,故B正确;‎ C、向③中再加25 g甲,搅拌后恢复到t2℃,形成不会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28.6%,故C正确;‎ D、将t2℃甲、乙的饱和溶液均降温至t1℃,甲、乙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所以析出晶体的质量也不能确定,故D错误。‎ 故选:D。‎ ‎8.(2分)2016年9月19日,在陕西延安举办的2016年中国城市森林建设座谈会上,肇庆市被国家林业局正式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此次成功创建成为国家森林城市,是肇庆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成果体现。 下列不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的是(  )‎ A.工厂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 B.尽量使用环保购物袋进行购物 ‎ C.大量焚烧垃圾 ‎ D.选用公交车、自行车作为出行的交通工具 ‎【分析】根据绿色发展是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工厂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有利于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符合绿色化学理念。‎ B、使用环保购物袋进行购物,有利于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符合绿色化学理念。‎ C、大量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和有毒气体,污染空气,不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故选项正确。‎ D、选用公交车、自行车作为出行的交通工具,可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符合绿色化学理念。‎ 故选:C。‎ ‎9.(2分)下列对如图所示内容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图:鸡蛋沉入水底,说明鸡蛋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相等 ‎ B.乙图: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 C.丙图:过滤后的滤液澄清透明,说明滤液是纯净物 ‎ D.丁图:向外拉活塞,试管内停止沸腾的水再次沸腾,说明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 ‎【分析】A.根据浮力与密度的关系来分析;‎ B.根据实验现象以及燃烧的条件来分析;‎ C.根据过滤的原理来分析;‎ D.根据压强与沸点的关系来分析。‎ ‎【解答】解:A.甲图中,鸡蛋沉入水底,说明鸡蛋所受浮力小于鸡蛋所有重力,鸡蛋所受浮力为:F浮=ρ水gV排,G鸡蛋=ρ鸡蛋gV鸡蛋,此时V排=V鸡蛋,且F浮<G鸡蛋,所以ρ水<ρ鸡蛋,也就是鸡蛋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选项说法错误;‎ B.乙图中,铜片上的白磷和水中白磷温度均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但是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选项说法错误;‎ C.过滤只能除去水的难溶性杂质,澄清透明的滤液中可能含有可溶性杂质,可能属于混合物,选项说法错误;‎ D.丁图中,向外拉活塞,试管内的气体减少、压强变小,试管内停止沸腾的水再次沸腾,说明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0.(2分)下列涉及学科观点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归类 A 玻璃、松香、硝酸钾 非晶体 B 甲烷、二氧化碳、醋酸 有机物 C 有机玻璃、不锈钢、玻璃钢 复合材料 D 甲醛、黄曲霉毒素、二氧化硫 有毒物质 A.A B.B C.C D.D ‎【分析】A.根据没有固定熔点的固体叫做非晶体来分析;‎ B.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有机物,但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的性质与结构与无机物类似,习惯上还是将它们看做无机物;‎ C.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功能和性质的材料,用化学方法按一定方式复合在一起制成的具有某些特殊性能并优点互补的新材料;‎ D.根据物质的性质来分析。‎ ‎【解答】解:A.玻璃和松香都没有固定的熔点,属于非晶体,而硝酸钾有固定的熔点,属于晶体,选项说法错误;‎ B.二氧化碳虽然含有碳元素,但不属于有机物,选项说法错误;‎ C.有机玻璃是一种塑料,属于合成材料;不锈钢是一种铁合金,属于金属材料,选项说法错误;‎ D.甲醛、黄曲霉毒素、二氧化硫是三种常见的有毒物质,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1.(2分)下列关于科学知识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是由于浓硫酸具有挥发性 ‎ B.船闸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工作的 ‎ C.与灯泡串联的开关应安装在零线上 ‎ D.油罐车尾部拖在地上的铁链可以去掉 ‎【分析】A、根据浓硫酸的吸水性分析;‎ B、根据连通器的原理分析;‎ C、根据串并联电路分析;‎ D.根据金属的导电性来分析;‎ ‎【解答】解:A、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是由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溶液中溶剂质量增大,A错误;‎ B、船闸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工作,B正确;‎ C、与灯泡串联的开关应安装火线线上,C正确;‎ D、油罐车易产生静电,尾部托在地上的铁链可以将静电导入大地,防止发生爆炸的危险,不能去掉,D错误;‎ 故选:B。‎ ‎12.(2分)推理是理化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轻质球A、B靠近时互相排斥,所以A、B两球一定带异种电荷 ‎ B.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一定有盐生成,则有盐生成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 C.用力推箱子不动,说明推力小于摩擦力 ‎ 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分析】A、根据轻质球A、B靠近时相互排斥的可能原因,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分析;‎ C、根据二力平衡分析;‎ D、根据化合物定义分析;‎ ‎【解答】解:A、轻质球A、B靠近时相互排斥,A、B两球一定带同种电荷,A推理错误;‎ B、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一定有盐生成,有盐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如碱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不属于复分解反应,B推理错误;‎ C、箱子推不动,说明箱子在水平向前的推力和地面对它向后的摩擦力的作用下,仍保持静止状态(平衡状态),说明推力与摩擦力相等,C推理错误;‎ 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D推理正确;‎ 故选:D。‎ ‎13.(2分)如图所示实验中得出的结果正确的是(  )‎ A.此实验b中酚酞变红,证明分子总在不断运动 ‎ B.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说明甲烷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 C.在冰面上小华推小明,自己却向后运动,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 D.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做圆周运动,说明物体运动需要力 ‎【分析】A.根据酸碱指示剂的变色情况来分析;‎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 C.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来分析;‎ D.根据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解答。‎ ‎【解答】解: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又形成盐酸,盐酸显酸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故错误;‎ B.点燃甲烷后,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冷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珠,说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不能证明含碳元素,故错误;‎ C.在冰面上小华推小明,自己却向后运动,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正确;‎ D.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做圆周运动,这是由于一直在改变运动状态,直线均速运动等就可以没有外力作用,故错误。‎ 故选:C。‎ ‎14.(2分)下列探究实验应用的方法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探究影响铁生锈的因素 ‎ B.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 C.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 ‎ D.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 ‎【分析】分析实例中的科学研究方法,然后找出相同的研究方法,进行判断。‎ ‎【解答】解:A.探探究影响铁生锈的因素,需要用到控制变量法;‎ B.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需要用到控制变量法;‎ C.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采用了“等效替代法”;‎ D.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实验要设计不同着火点的物质、不同环境下的情况,需要用到控制变量法。‎ 故选:C。‎ 二、填空、实验题 ‎15.(2分)人类生存离不开能源。在太阳能、石油、水能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石油 ;由于能源在转化过程中具有 方向 性,所以可利用的能源会越来越少,从而造成能源危机。‎ ‎【分析】根据能源的分类、能源的性质来分析。‎ ‎【解答】解:石油是一种化石能源,短时间内不能得到补充,所以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同时由于能源在转化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方向性,故当今社会可利用的能源会越来越少,这是造成能源危机的一个原因。‎ 故答案为:石油;方向。‎ ‎16.(3分)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A、B进行趣味实验。‎ ‎(1)使用装置A进行实验时,将滴管中的物质加入到锥形瓶中,发现气球鼓起来。你推测胶头滴管和锥形瓶中的物质可能分别是(写出一组物质即可) CO2和NaOH溶液 ;‎ ‎(2)使用装置B进行实验时,将滴管中的物质加入到锥形瓶中,发现气球也鼓起来。请你推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写出一个即可) Zn+H2SO4=ZnSO4+H2↑ ;‎ ‎(3)请你说出装置A、B中气球都能鼓起来的共同原理是 滴管中的物质和锥形瓶中的物质反应,使锥形瓶内的压强发生改变 。‎ ‎【分析】A中如果气体减少,低于外界大气压,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气球能够膨胀起来;B中如果锥形瓶中的气体膨胀,高于外界大气压,气球就会膨胀起来。‎ ‎【解答】解: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气体,导致瓶内气压减小,故气球能够膨胀起来;锌和稀硫酸反应能生成氢气,导致瓶内气压增大,故气球能够膨胀起来。‎ 故答案为:(1)CO2和NaOH溶液; (2)Zn+H2SO4=ZnSO4+H2↑;(3)滴管中的物质和锥形瓶中的物质反应,使锥形瓶内的压强发生改变。‎ ‎17.(5分)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联系,请用你学习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垃圾分类对于金属资源的意义是 可以回收利用废旧金属,节约金属资源 。‎ ‎(2)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收集氨气适合采用 向下排空气 法。‎ ‎(3)从海水中获取食盐晶体,使用蒸发结晶而不是降温结晶的方法,其理由是 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 。‎ ‎(4)葡萄糖中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氧 元素。‎ ‎(5)魔术“吞火”:燃着的火柴放进嘴里,嘴闭上再张开,嘴完好而火柴熄灭,火柴熄灭的原因是 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 ‎【分析】(1)从保护金属资源的角度分析。‎ ‎(2)根据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易溶于水的性质确定。‎ ‎(3)分析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小。‎ ‎(4)根据化学式计算各元素的质量比。‎ ‎(5)根据灭火原理分析。‎ ‎【解答】解:(1)垃圾分类,回收可以再利用的废弃物品。对于金属资源的意义在于,回收废旧金属,可以节约金属资源。‎ 故填:可以回收废旧金属,节约金属资源。‎ ‎(2)氨气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故填:向下排空气。‎ ‎(3)因为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很小,所以,从海水中获取食盐晶体时,适合用蒸发结晶法。‎ 故填: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 ‎(4)葡萄糖的化学式是C6H12O6,其中三种元素的质量比C:H:O为:(12×6):(1×12):(16×6)═12:1:16,显然氧元素的数值最大,说明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故填:氧。‎ ‎(5)燃着的火柴放进嘴里,闭嘴后,火柴因与氧气隔绝而熄灭。‎ 故填: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18.(4分)请结合如图回答问题。‎ ‎(1)实验一是炭粉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当看到澄清石灰水刚出现浑浊时, 不能 (填“能”或“不能”)确定氧化铜和炭粉已经开始反应,反应完全后,若仅撤走酒精灯停止加热,可能导致的后果是 石灰水倒流炸裂试管 。‎ ‎(2)实验二的实验目的是 探究盐酸与氢氧化钠能否发生中和反应 。颠倒胶头滴管中试剂的滴加顺序 能 (填“能”或“不能”)得出同样的结论。‎ ‎(3)实验三是验证温度对溶解速率影响的实验,两支试管中加入的溶剂应满足的条件是 温度不同 。‎ ‎【分析】(1)根据炭还原氧化铜实验现象及注意事项分析;‎ ‎(2)根据中和反应的过程分析;‎ ‎(3)根据影响溶解速率的因素分析;‎ ‎【解答】解:(1)实验一当看到澄清石灰水刚出现浑浊时,不能确定氧化铜和炭粉已经开始反应,可能是炭粉与试管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使石灰水变浑浊;反应完全后,仅撤走酒精灯停止加热,石灰水会倒流入热的试管,使试管炸裂。‎ ‎(2)实验二的实验目的是探究盐酸与氢氧化钠能否发生中和反应。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酚酞变红,然后滴加稀盐酸,红色慢慢消失,说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反应,颠倒胶头滴管中试剂的滴加顺序,先滴加稀盐酸,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若氢氧化钠与盐酸不反应,滴加酚酞后溶液应呈红色,滴加酚酞后溶液呈无色,说明氢氧化钠已发生了化学反应,能得出同样的结论。‎ ‎(3)实验三是验证温度对溶解速率影响的实验,变量是溶剂的温度,因此两支试管中加入的溶剂应满足温度不同。‎ 故答案为:(1)不能; 石灰水倒流炸裂试管。‎ ‎(2)探究盐酸与氢氧化钠能否发生中和反应;能;‎ ‎(3)温度不同。‎ ‎19.(6分)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八种物质之间的关系图(是溶液的只考虑溶质),图中用“﹣”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反应,用“→”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A的溶液pH<7,B和D是红色固体,A、E、F和G分属于不同种类的化合物,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为 Fe2O3 。‎ ‎(2)C、D和H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 D<C<H 。‎ ‎(3)E→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O2+2NaOH=Na2CO3+H2O 。‎ ‎(4)A和G反应的现象是 没有明显现象 。‎ ‎【分析】根据A的溶液pH<7,B和D是红色固体,A、E、F和G分属于不同种类的化合物,B会与A分数反应,所以A是酸,可以是盐酸或硫酸,B是氧化铁,氧化铁转化成的C会转化成D,所以C是铁,D是铜,H可以是氢气、一氧化碳或活泼金属等,E会转化成F,F转化成的G会与酸反应,所以E是二氧化碳,F是碳酸钠,G是氢氧化钠,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解答】解:(1)A的溶液pH<7,B和D是红色固体,A、E、F和G分属于不同种类的化合物,B会与A分数反应,所以A是酸,可以是盐酸或硫酸,B是氧化铁,氧化铁转化成的C会转化成D,所以C是铁,D是铜,H可以是氢气、一氧化碳或活泼金属等,E会转化成F,F转化成的G会与酸反应,所以E是二氧化碳,F是碳酸钠,G是氢氧化钠,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B的化学式为Fe2O3;‎ ‎(2)H是金属时,通过转化会生成C、D,所以H的金属活动性大于C、D,C通过转化会生成D,所以C的金属活动性大于D,所以C、D和H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D<C<H;‎ ‎(3)E→F的反应是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是:CO2+2NaOH=Na2CO3+H2O;‎ ‎(4)A和G的反应可以是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实验现象是:没有明显现象。‎ 故答案为:(1)Fe2O3;‎ ‎(2)D<C<H;‎ ‎(3)CO2+2NaOH=Na2CO3+H2O;‎ ‎(4)没有明显现象。‎ ‎20.(7分)在化学分组实验中,某同学无意中向2mL 10%的氯化钙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如图),出现了白色沉淀。小组同学非常感兴趣,想探究竟。‎ ‎【提出问题】生成的白色沉淀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①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生成的白色沉淀是 碳酸钙 。‎ ‎②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较大,生成的白色沉淀是氢氧化钙。‎ ‎【进行实验】甲同学针对猜想①进行实验。‎ 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CO2+2NaOH=Na2CO3+H2O 。‎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浑浊液过滤,取少量滤渣于烧杯中,加入足量水 ‎ 滤渣全部溶解 ‎ 猜想①不成立 乙同学提出还可以用另外一种方法证明猜想①不成立:取少量滤渣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若观察到 没有气泡生成 现象,可以验证他的设想。‎ 丙同学针对猜想②进行实验。‎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探究猜想②‎ 取5支试管,向其中分别加入2mL10%的氯化钙溶液,再分别滴加5滴浓度为0.4%、0.5%、1%、2%、4%的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浓度/%‎ 是否浑浊 ‎0.4‎ 几乎不浑浊 ‎0.5‎ 略有浑浊 ‎1‎ 明显浑浊 ‎2‎ 明显浑浊 ‎4‎ 明显浑浊 ‎【解释与结论】‎ ‎(1)丙同学实验证明猜想②成立,能否出现浑浊与氢氧化钠溶液浓度的关系是 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越大,越易产生浑浊 。‎ ‎(2)请你解释生成沉淀是氢氧化钙的原因是 氢氧化钙是微溶于水的 。‎ ‎【实验拓展】‎ 鉴别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由上面实验可知,鉴别的药品不能使用氯化钙溶液,请你选择一种鉴别的试剂 氯化钡溶液 。‎ ‎【分析】【猜想假设】‎ 氢氧化钠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 ‎【进行实验】氢氧化钠变质是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据此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碳酸钙不溶于水、能与稀盐酸反应,氢氧化钙微溶于水进行区别;‎ ‎【解释与结论】‎ ‎①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判断实验结论;‎ ‎②根据氢氧化钙是微溶于水的分析回答 ‎【反思评价】‎ 氯化钡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分析回答。。‎ ‎【解答】解:【猜想假设】‎ ‎①如果氢氧化钠溶液变质,产生的碳酸钠能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是碳酸钙。‎ ‎【进行实验】‎ 氢氧化钠溶液变质是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发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是:CO2+2NaOH=Na2CO3+H2O。‎ 由于碳酸钙难溶于水,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所以,实验过程如下表所示:‎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滤渣全部溶解 猜想①不成立 将浑浊液过滤,取少量滤渣于烧杯中,加入足量水 由于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乙同学提出还可以用另外一种方法证明猜想①不成立:取少量滤渣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若观察到 没有气泡生成现象,可以验证他的设想。‎ ‎【解释与结论】‎ ‎(1)丙同学实验证明猜想②成立,由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能否出现浑浊与氢氧化钠溶液浓度的关系是: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越大,越易产生浑浊。‎ ‎(2)生成沉淀是氢氧化钙的原因是氢氧化钙是微溶于水的。‎ ‎【实验拓展】‎ 鉴别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由上面实验可知使用氯化钙溶液鉴别时会出现氢氧化钙沉淀,鉴别的药品不能用氯化钙溶液,可以选择一种鉴别的试剂氯化钡溶液,不会出现氢氧化钡沉淀。‎ 故答为:【猜想与假设】碳酸钙;【进行实验】CO2+2NaOH=Na2CO3+H2O,滤渣全部溶解,没有气泡生成;【解释与结论】(1)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越大,越易产生浑浊;(2)氢氧化钙是微溶于水的;【实验拓展】氯化钡溶液。‎ 四、计算应用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满分5分,解答时,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计算步骤只写最后结果不得分)‎ ‎21.(5分)为测定NaCl和MgCl2混合物的组成情况,小青同学进行了如图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得到的滤渣质量为 5.8 g。‎ ‎(2)求混合物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0.1%)。‎ ‎【分析】(1)依据题中数据和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滤渣的质量;‎ ‎(2)依据题中数据和氢氧化钠与氯化镁反应的方程式,再依据滤渣氢氧化镁的质量利用方程式计算氯化镁的质量,从而计算出混合物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 ‎【解答】‎ 解:(1)因为氢氧化钠与氯化镁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铝白色沉淀和氯化钠,所以滤渣为氢氧化铝,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滤渣氢氧化铝的质量为15.35g+100g+80g﹣14.05g﹣175.50g=5.8g,故填:5.8;‎ ‎ (2)解:设混合物中氯化镁的质量为x MgCl2+2NaOH=Mg(OH)2↓+2NaCl ‎95 58‎ x 5.8g ‎ = x=9.5g ‎ 混合物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为×100%=61.9%‎ 答:混合物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为61.9%。‎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