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2 发布 |
- 37.5 KB |
- 6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6
初读感知 人教版 语文 六年级 上册 6 狼牙山五壮士 1937 年 7 月 7 日,日本侵略者悍然发动了侵华战争,他们在中国的土地上杀光、烧光、抢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然而,英勇不屈的中华民族经历了 8 年的浴血奋战,终于把侵略者赶出国土,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这期间,无数的中华儿女,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祖国的领土和尊严,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颂歌。 历史背景 朗读 视频 自读课文,要求: 1. 读准字音,圈画生字,读通句子,难读的长句子多读几遍。 2. 给课文标明自然段序号。 3. 想一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我会读 敌 寇 副 班长 手 榴 弹 抡 拳 贯 通 下 棋 悬 崖 kòu fù líu dàn lūn guàn qí xuán 沸 腾 山 涧 冰 雹 屹 立 喜 悦 屈 服 fèi jiàn báo yì yuè q ū 读读下面的词语,给标红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抡 拳( lūn lún ) 悬 挂( xuán xüán ) 喜 悦 ( yuè yüè ) 山 涧 ( jiàn jiān ) 易错音 √ √ √ √ 日寇 悬崖 山涧 冰雹 屹立 斩钉截铁 沸腾 ● ● ● ● ● ● ● ● 痛击日本鬼子 运用: 我们要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习 惯 ,并要把这个习惯 贯穿 于整个学校学习阶段。 同音易混字 贯 guàn 惯 字义: 连贯,穿通。如:贯通。 组词: (贯通)(贯穿)(全神贯注) 字义: 习以为常的,积久成性的。如:习惯。 组词: (习惯)(娇惯)(司空见惯)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 加点的字是多音字! 多音字 . 弹 dàn tán (子弹)(弹药)(枪林弹雨) (弹琴)(弹力)(弹冠相庆) 运用: 昨天我买了一个弹( dàn )弓,它的弹( tán )力非常强。 . . 注意加点字的读音! 多音字 读 dàn 的时候,是“装有爆炸物可以击毁人、物的东西。”的意思。如:子弹。 读 tán 的时候,是“用手或工具拨动而发射出去,亦指用手指拨弄”的意思。如:弹琴。 弹 多音字: 辨析 整体感知 填一填: 这篇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团七连六班的五位战士,为了 和 , ,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 掩护群众 连队转移 诱敌上山 我会写 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讨论书写注意事项。 抡 悬 沸 涧 雹 屹 悦 寇 副 榴 弹 屈 贯 棋 提示 : 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左右 结构 副 寇 榴 弹 沸 抡 上下 结构 雹 悬 涧 屹 贯 棋 悦 屈 半包围 结构 重难点字 竖弯钩的弯要长,舒展有力 短撇到位 易错提示:注意与“冠”的区分。 寇 kòu 结构: 上下 组词: 日寇 敌寇 笔画: 11 部首: 宀 “刂” 窄长 副 “ 田 ” 要扁宽 “ 一 ” 和 “ 口 ” 稍窄 fù 结构: 左右 组词: 副班长 副手 笔画: 11 部首: 刂 “ 留 ” 左上边是三笔:撇、竖提和点 榴 “ 田 ” 要扁宽 左右要写紧凑 liú 结构: 左右 组词: 手榴弹 石榴 笔画: 14 部首: 木 “单”的 “ 日 ” 要扁 弹 下横要长 “弓”窄长,上面横折的折要短 dàn 结构: 左右 组词: 手榴弹 炮弹 笔画: 11 部首: 弓 重难点字 “人” 稍扁 “匕”的撇短小,不出头。 抡 易错提示:注意与“抢”的区分 lūn 结构: 左右 组词: 抡圆 抡刀 笔画: 7 部首: 扌 竖笔略左斜 贯 最后一笔是点 前两笔竖折和横折两端封闭 guàn 结构: 上下 组词: 全神贯注 连贯 笔画: 8 部首: 贝 两短横,间隔均等 棋 最后一笔是点 左窄右宽 qí 结构: 左右 组词: 棋盘 象棋 笔画: 12 部首: 木 重难点字 “心”扁宽,重心平稳 “县”框内有两横 悬 xuán 结构: 上下 组词: 悬崖 悬案 笔画: 11 部首: 心 “ 弓 ” 要扁宽,其中的横要长,折钩要短、有力 沸 长竖 竖撇 fèi 结构: 左右 组词: 热血沸腾 沸点 笔画: 8 部首: 氵 “门”起笔在竖中线左边 涧 “日”窄长 左窄右宽 jiàn 结构: 左右 组词: 山涧 溪涧 笔画: 10 部首: 氵 “雨”要扁,下框变为“冖” 雹 “包”内扁框要小,竖弯钩的弯要长 báo 结构: 上下 组词: 雹子 冰雹 笔画: 13 部首: 雨 “山”窄小,中竖较长 屹 “乙”横短,弯要圆润 左小右大 yì 结构: 左右 组词: 屹立 屹然不动 笔画: 6 部首: 山 “兑” 的“口” 窄小 悦 “儿”上边要窄,下边宽展 左窄右宽 yuè 结构: 左右 组词: 喜悦 愉悦 笔画: 10 部首: 忄 “出”两个框要扁宽。 屈 最后一笔是点 “尸”框要扁,竖撇要长。 qū 结构: 半包围 组词: 坚强不屈 屈服 笔画: 8 部首: 尸 1. 在生字本上练习书写,师生评价。 写一写 3. 对照下面的词语,同桌互批,纠正错字。 日寇 手榴弹 抡 拳 下棋 悬崖 山涧 屹立喜悦 奋战 险要 攀登 雹子 眺望 壮烈 副 班长 豪迈 不屈 全神贯注 热血沸腾 斩钉截铁 居高临下 粉身碎骨 惊天动地 2. 听写生字、词语。 本节课我们通过朗读、指读,读熟了课文,掌握了字音,学习了本课生字,理解了词语含义,并掌握了识字的方法。另外,读完这篇课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 五位壮士的勇敢与顽强 。 课堂小结 品读释疑 人教版 语文 六年级 上册 6 狼牙山五壮士 学习时, 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梳理文章结构 ,并试着用小标题概括出各部分的内容,明确详写和略写的部分。然后结合课文插图,反复品读,重点抓住描写五战士痛歼敌人的 动作、神态 的语句,感受五战士的英勇、机智以及对敌人的痛恨,体会 点面结合描写人物 的表达效果;聚焦具体描写五壮士壮举的句段,在读中感悟,体会他们的不屈精神和英雄气概。 方法导学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吗? 这篇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团七连六班的五位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 接受任务→ ( ) → ( ) → ( ) →跳下悬崖 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这是课后第 1 题哦! 痛击敌人 引上绝路 顶峰歼敌 阅读方法解密 列小标题 概念: 我们知道 , 文章的题目叫做标题 , 那么每个段落的段意加以提炼而成的小题目 , 就叫小标题。 方法: ①寻找重点词句 , 加以提炼。②概括各段段意 , 加以浓缩。③找准文章中心线索 , 并加以贯穿。 自由读第 1 自然段,思考五位战士是在什么情况下接受掩护任务的 ? 这说明了什么 ? ( 串珠问题 1) 五位战士是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接受掩护任务的。这说明了任务十分危险艰巨。 第一部分“接受任务” 1941 年秋 , 日寇集中兵力 , 向我晋察冀根据地大举进犯。 从“集中兵力”“大举进犯”可看出敌人兵力强大,敌众我寡,五个战士接受的任务十分艰巨。 从这两个词可以看出什么? 接受任务 深入探究:五位战士是怎样诱敌上山,痛击敌人的? 第二部分“ 诱敌上山,痛击敌人 ” 默读第 2 自然,找一找五位战士接受任务后具体是怎样做的?把相关的句子画出来,读给大家听。 ( 串珠问题 2) 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 ( ) 。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 ( ) 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 ( ) 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 ( ) 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 ( ) 紧紧的,全神贯注地 ( ) 敌人射击。 狠狠地打 吼 喷 抡 绷得 瞄准 1. 从这些词语中,你们能感受到什么? 五位战士对日寇的痛恨和一定要完成任务的坚定信念。 诱敌上山,痛击敌人 2. 这段话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这段话描写了五个战士痛击敌人的战斗场面。文中“ 吼” “ 抡” “ 瞄准” 是动作描写,“沉着”“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是神态描写,表现出了战士们消灭敌人的决心和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 战士宋学义 扔 手榴弹总要把胳膊 抡 一个圈 ,好使出浑身的力气。 副 班长 葛振林 打一枪就 大 吼 一声 ,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 班长马宝玉 沉着 地指挥 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 狠狠地打 。 消灭敌人的决心和对侵略者的仇恨 胡德林和胡福才 这两个小战士把 脸绷得紧紧的 ,全神贯注地 瞄准 敌人射击。 动作 神态 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都能 达到“以外显内”的表达效果,可以反映人物的心理状况,揭示人物的性格、品质,使刻画的人物更加生动形象。 本文第2自然段就通过动作、神态描写写出了每位战士与敌人战斗到底的勇气和决心。 写法借鉴 文中运用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有什么作用 ? 练一练: 写一个你生活中熟悉的人物,通过对他(她)动作、神态的描写,让大家了解他(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示例: 语文课上,正在电风扇的呼呼声中迷迷糊糊“钓鱼”的他被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他站起来,极力睁开双眼望着老师,在听到背后同学重复老师的问题后,他好像忽然“活”过来似的,恢复了他平日的灵性。一对乌黑的眼珠子在他的大眼眶里滴溜溜不停转着,一会儿左顾右盼,像在寻求援助,一会儿又若有所思。当他终于等到来自背后同学的提醒后,他开始翕动嘴唇,结结巴巴地回答起来。勉强得到老师“赦免”后,趁老师转身写字,他得意地扮了个鬼脸,又转身向提供答案的同学作了一个揖。 “点”和“面”的组合方式 概述: “点”和“面”的组合方式有:整体与局部,一般与个别,概括与具体,主与次。 运用: 本文第 2 自然段先整体描写战士们痛击敌人的情形,然后分别写每个战士的表现, 就是 运用了 一般 与个别的点面结合方式。 阅读方法解密 深入探究:准备转移时,五位战士们的面前有哪两条路?他们选择了哪条?为什么? 第三部分“引上绝路” 一条是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可以活下去,另一条是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是死路一条。他们选择了后面那一条。因为他们觉得群众和连队的安全更重要。 面前有两条路: 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另一条是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 走哪条路呢? 生路 暴露主力部队 绝路 牺牲自己 怎么选? 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 斩钉截铁 地说了一声 “ 走! ” , 带头 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 热血沸腾 , 紧跟 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战士们崇高的牺牲精神 (课后第 2 题) 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 :“ 走 !” 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 , 紧跟 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班长说的“ 走 !” 字 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体现出班长态度之坚定、决定之果断,饱含着五壮士高昂的斗志、对人民深切的爱和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 紧跟” 则更表现出战士们非常赞成班长的做法,准备把敌人引上绝路,体现出战士们的英雄气概。 描写班长语言有什么作用?“紧跟”说明了什么? 将敌人引向棋盘陀 深入探究:战士们在顶峰是如何英勇杀敌的? 第四部分“顶峰歼敌” 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 抢前一步 , 夺过 手榴弹插在腰间, 猛地举起 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 砸 !”顿时, 石头像雹子一样, 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比喻 (课后第 2 题)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把石头比作“雹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石头砸下时密集、迅猛、有力的特点,充分体现出了五壮士英勇杀敌的决心和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 , 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拟声词 “叽里呱啦”是一个拟声词,形象地写出了敌人被五位战士打得狼狈不堪的情景。 深入探究:从五位壮士英勇跳崖的壮举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第五部分“英勇跳崖”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 , 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 , 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 这里的“眺望”和“望望”能否调换位置 ? 为什么? 不能调换,“眺望”是从高处向远处看,此时,部队主力已经远去,冲出了敌人的包围圈,“眺望”也含有五位战士对部队主力转移成功的喜悦和对革命必胜的信心;“望望”指看不远的地方,此时敌人离五壮士不远,不能用“眺望”,“望望”也含有鄙视敌人的感情色彩,所以不能调换。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 “中国共产党万岁 !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 ! 这声音惊天动地 , 气壮山河 ! 要读出壮烈豪迈的气势! 充分体现出五壮士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对党和人民的热爱与忠诚,表现了中国人民将抗战进行到底的决心和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指的是五壮士跳崖时呼喊的壮烈豪迈的口号。 五壮士在任务胜利完成后选择了跳崖,这表现出了他们怎样的精神 ? ( 串珠问题 4) 面对绝境,他们态度从容,脚步坚定,大义凛然。 他们好像不是走向死亡,而是又投身于一场新的战斗。 “说” “砸” “走” “ 跳” “昂首挺胸”等词准确生动地描摹了五壮士跳崖时的无畏与悲壮,表现出了他们英勇顽强、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五壮士跳崖 写了 两次 ,第3自然段有一次,第6自然段有一次。 重点写了第二次 。这样写更 突出了五位壮士勇于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突出了他们高大的形象。 课文几次写了战士们胜利地完成了任务?重点写了哪一次?为什么这样写? 课文结构 课文主旨 本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七连六班的五位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把敌人引上狼牙山峰顶,顽强歼敌,最后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 五位战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独特感悟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谁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可是,在日寇的铁蹄践踏我们的领土,人民群众处在水深火热中的年代,为了抗战的胜利,为了人民的幸福,五位壮士在生与死的抉择面前,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献出宝贵的生命。他们的精神气壮山河,与天地共存。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