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2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考地理 地图 地形图的判读复习设计21
地形图的判读 知识目标 在地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五种地形。 能力目标 学会运用地形剖面图来判断地势的起伏高低,提高读图分析能力。 德育目标 从多方面培养学生读图方法和运用地图的能力,使学生领会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明确掌握地图知识和技能,也是今后建设祖国所应具备的文化素质之一。 教学重点 1.地形剖面图 2.分层设色地形图。 教学难点 在等高线图上识别各种地表形态。 教具准备 相关课件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等高线地形图的有关知识,现在,我们共同来学习另一种新的表示地表高低起伏的地形图。 板书 地形图的判读 分层设色地形图 [讲授新课] 提出问题 电脑展示课本P27图1.43“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素描示意图”。让学生读图分析这种表示地形的方法与单纯用等高线表示的地形有什么不同?并总结分层设色绘制地形图,其着色随地势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讨论点拨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后,教师补充点拨。 1.分层设色地形图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出来的,即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基础上,分层着上不同的颜色,并以一定的颜色变化次序或色调深浅来表示地势的高低起伏,使人看起来产生明显的立体感,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地面高低形态和海底的起伏状况。图的旁侧附有高程表和深度表,供人们对照查看。 2.图上的颜色随地势高低的变化也是有规律的。例如,陆地部分,海拔200米以下用绿色,海拔200~500米的地方用浅绿色,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地方用黄色表示, 地势越高,黄色越深;一般来说4000米以上用褐色,雪线以上则用白色。海洋部分用蓝色表示,蓝色由浅至深表示海洋由浅而深。这样,人们对地势高低的印象也就更加深刻了。 演示活动 1.教师用电脑演示,鼠标点击拖动,逐步给等高线地形图着色、还原。 2.让2~3名同学,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笔把右图着上不同的颜色(蓝、绿、黄,并提示学生陆地地势按由低到高着色,海洋按由浅到深的顺序着色)。 过渡承转 地形图只能表示地面起伏的状况,包括高低、坡度等,有时需要了解一条河谷的起伏形态或一座山峰的形态,地形图就不够直观。为了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还有一种新的方法。 板书 4.地形剖面图 指导阅读 让学生阅读课本P28图1.44“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和文字介绍,简要归纳依据等高线地形图,绘制剖面图的方法和步骤。 讨论归纳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后,教师可以把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概括为:一选剖面线,二画平行线,三引垂直线,四连交点线。 电脑演示 分步骤演示,同时让学生对照课本的介绍,了解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和过程及其意义。 1.鼠标点击等高线地形图。 2.鼠标点击直线AB(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根据需要,沿着某个方向画一直线——选剖面线)。 3.鼠标点击间隔高度相等的平行线(作AB线的间隔高度相同的平行线,并注明每条平行线的高度——画平行线)。 4.鼠标点击垂线(把等高线地形图上AB线与每条等高线相交的各点,做垂线与高度相同的平行线相交,得到不同的交点——引垂直线)。 5.鼠标点击流水出现剖面线(把各交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连交点线)。 学生活动 按演示绘制地形剖面图的方法和步骤,把课本P18图1.32补充完整 小结过渡 同学们,通过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的学习,我们能够在地形图上判别地势高低起伏的状况。但是,地球表面不仅高低起伏,而且形态多样,有海拔几千米的高山,有低于海平面的洼地,有连绵起伏的群山,有平坦宽广的原野,请看下面一组景观图。 电脑展示 鼠标逐幅点击五种地形的彩色景观图或者素描图(或者教师展示五种地形的有关挂图、图片),然后说明,这些各种各样的地表形态总称地形。通常,人们把地形分为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五种基本类型。那么,我们在地形图上如何去识别这五种地形呢? 板书 5.五种地形的判别 电脑展示 点击出下表,让学生观察景观图,并对照课本P27图1.43“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素描示意图”完成表中内容。 地形 景观图 等高线特征 高度 地面起伏程度 高原 (等高线在高原边缘较密,面上稀疏而数值较高) (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 (起伏不大) 山地 (等高线较密而数值较高,山顶呈封闭曲线,内高外低) (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 (起伏很大) 地形 景观图 等高线特征 高度 地面起伏程度 丘陵 (与山地相似但等高线数值较低) (较低,一般在500米以下) (起伏不大) 盆地 (等高线呈封闭曲线而数值与山顶相反,是内低外高) (无一定标准) (起伏不大) 平原 (等高线稀疏而且数值很低) (很低,一般在200米以下) (起伏很小) 讨论归纳 先把学生分成5个小组,每个小组重点议论完成一种地形。然后各小组代表逐个在全班发言交流,教师评价并点击出答案。最后让学生图表对照,列表归纳。 [课堂小结] 电脑展示本节知识要点与检测,引导学生边复述,加强调本节重点。 板书设计 类型 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方法 形态特征 海拔 颜色及变化 高原 (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 (呈片状或块状的黄包) (地面坦荡,边缘陡峻) 山地 (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 (呈条带状的黄褐色) (峰峦起伏,坡度陡峻) 丘陵 (较低,一般在500米以下) (呈片状或小块状的浅黄、浅绿色) (起伏不大,坡度和缓) 盆地 (无一定的标准) (四周为黄褐色,中间为黄色或四周为黄色,中间为绿色) (四周高,中间低) 平原 (很低,一般在200米以下) (呈片状或带状的绿色) (起伏很小,平坦广阔) 教学反思:地图不公仅是学好地理的必备工具,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资料,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生活中常用到的地图进行教学,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地理的作用,让学生真正地会用地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