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第9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课时达标30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第9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课时达标30

课时达标(三十)‎ 一、选择题 在地理研究中,可用重心移动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变化。下图为1990~2011年我国纺织业产业规模重心移动轨迹图(图中数字表示年份)。读图回答1~2题。‎ ‎1.我国纺织业产业规模重心的移动轨迹是(  )‎ A一直向东南移动 ‎ B.东南→西南→东北→西北 C.总体向东南移动 D.总体向南方移动 ‎2.下列时间段与引起我国纺织业产业规模重心移动的动力,推测正确的是(  )‎ A.1990~1994年 劳动力 B.1994~1997年 原料 C.2004~2007年 市场 D.2007~2011年 产业转移 ‎1.C 2.D 解析 第1题,据图分析,我国纺织业产业规模重心的移动呈现出东南→西南→东南→西北的变化,总体上向东南方向移动。第2题,1990~1994年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等区域经济迅速发展,促使纺织业产业规模重心整体向东南方向移动;1994~1997年,由于政策的调整,纺织业产业规模重心向西南移动;2004年以后,由于东部地区劳动力、土地成本的上升,产业结构调整,部分纺织企业向西转移,并且中西部纺织业的重新崛起,有利于纺织业产业规模重心向西移动。‎ 产业集中度也叫市场集中度,是指某行业相关市场内前N家最大企业所占市场的份额总和,一般用这几家企业的销售额占该行业总额的百分比来表示。下图示意全球部分行业(汽车、家电、服装、家具和鞋子)的集中度比较,下表示意我国与美国家具行业集中度(%)比较。据此完成3~4题。‎ 领导者 前5家 前10家 中国 ‎<1‎ ‎<2‎ ‎<5‎ 美国 ‎8.9‎ ‎22.4‎ ‎44.3‎ ‎3.图中表示家具行业的是(  )‎ A.甲 B.乙 ‎ C.丙 D.丁 ‎4.目前,美国家具企业积极在中国投资设厂,实行“地产地销”。其主要目的是(  )‎ A.降低产业集中度 B.靠近原料产地 C.开辟市场空间 D.增强集群效应 ‎3.D 4.C 解析 第3题,由表可知,中国前10家最大的家具企业的行业集中度不足5%,美国也仅为44.3%,说明家具行业的市场集中度较低,只有丁最符合,故选D。第4题,产业集中度高有利于增大生产规模,提高利润,因此,美国家具企业到我国投资设厂并不是为了降低产业集中度,A错误;家具企业属于市场导向型企业,美国家具企业到我国投资设厂主要是为了开辟我国广阔的市场,B错误,C正确;美国家具企业到我国投资设厂不会增强集群效应,D错误。‎ 下图表示在M、N两地间建设的某类工厂的运费变化图,据此完成5~6题。‎ ‎5.根据图示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M地是该类工厂的原料地 ②E地是该类工厂的最佳厂址区位 ③F地是该类工厂的燃料地 ④N地是该类工厂的产品市场 A.①② B.①④ ‎ C.②③ D.③④‎ ‎6.该类工厂最可能是(  )‎ A.啤酒厂 B.水果罐头厂 C.电子装配厂 D.精密仪器厂 ‎5.B 6.A 解析 第5题,由图可知,M地原料运输费用低,燃料和产品运费最高,说明M地为原料地,①正确;三种运费之和最小的地方是该类毛厂的最佳厂址区位,说明N地符合条件,②错误;N地燃料运费和产品运费均最低,说明N地为该类工厂的燃料地且靠近销售市场,③错误,④正确。故B正确。第6题,由上题分析可知,该类工厂靠近市场和燃料地,所以为市场导向型工业。啤酒厂属于市场导向型工业,故A正确;水果罐头厂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故B错误;电子装配厂属于劳动力导向型工业,故C错误;精密仪器厂属于技术导向型工业,故D错误。‎ 下图是二战前后钢铁工业区位因素的转变示意图,图中圆圈大小表示影响钢铁厂区位因素的强弱。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X、Y依次为(  )‎ A.燃料、市场 B.燃料、环境 C.劳动力、市场 D.交通、环境 ‎8.二战后至今,下列地域中发展钢铁工业优势与图中相符的是(  )‎ A.美国“硅谷” B.德国鲁尔区 C.日本太平洋沿岸 D.中国辽中南 ‎7.A 8.C 解析 第7题,由图可知,二战前后,X、Y的影响力发生了变化。钢铁工业的原料是铁矿石,燃料是煤炭,二战前由于冶炼水平相对较低,原料和燃料运输量大,工厂布局趋向于原料、燃料地,因此X应为燃料;二战后,随着冶炼水平与交通运输能力的提高,原料和燃料的利用率提高,运输量减小,工厂趋向于市场,因此Y应为市场。故选A。第8题,读图可知,二战后至今,钢铁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是市场和交通。日本的钢铁工业属于临海型,从国外进口煤炭和铁矿石,而美国“硅谷”属于高科技工业区,德国鲁尔区煤炭资源丰富,铁矿需进口,中国辽中南工业区的钢铁工业属于煤铁复合体型。故选C。‎ 下图为某高科技产品制造公司四个不同时期的区位变化图。读图回答9~11题。‎ ‎9.四个时期由早到晚的排序是(  )‎ A.①③④② 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 ‎10.与丙国相比,甲国(  )‎ A.劳动力廉价 B.交通便利 C.科技发达 D.原料丰富 ‎11.该制造公司区位选择不断变化的最终目的是(  )‎ A.加强国际合作 B.降低运输费用 C.获取高额利润 D.靠近消费市场 ‎9.C 10.A 11.C 解析 第9题,读图可知,研发和制造部门首先在丙国布局,说明丙国经济最发达,根据这两个部门在丙国数量不断增多的情况可知③早于①。根据研发部门布局的变化可知,甲国经济技术最落后,只能布局制造部门。根据甲国制造部门数量不断增多的情况可知②早于④。故选C。第10题,制造部门利润较低,适宜布局在劳动力成本低的国家。据上题分析可知,与丙国相比,甲国劳动力廉价。第11题,该制造公司区位选择不断变化的最终目的是在不同区域寻找最佳区位,以降低生产成本,获取高额利润。‎ 二、综合题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板式家具是指以人造板(利用天然木材以及加工过程中的边角废料,添加化工胶黏剂制作而成的板材)为基本材料,经表面封边、喷漆装饰和五金件连接的拆装组合式家具,与传统实木家具相比,板式家具在中国市场份额不断攀升,增速明显。‎ ‎20世纪80年代,四川省崇州市周边乡镇就有许多家具手工小作坊,90年代,成立了多家家具厂。21世纪初,崇州政府规划建设家具产业园区,2010年崇州被授予“中国板式家具产业基地”的荣誉称号。截至2013年,崇州有各类家具企业300余家和上百家配套生产企业,对起步更早、规模更大的广东、浙江地区家具生产带来了很大冲击。下图示意崇州及我国主要家具生产聚集地的位置。‎ ‎(1)推测板式家具市场份额增速明显的原因。‎ ‎(2)指出因板式家具生产而迅速发展的配套企业,并分析崇州集聚多家配套企业的原因。‎ ‎(3)与广东、浙江地区相比,评价崇州板式家具生产的区位条件。‎ 解析 第(1)题,板式家具市场份额增速明显的原因可以结合板式家具的特点和优势以及市场等因素来分析。由材料可知,板式家具主要利用人造板,能够节约木材资源,提高木材利用率,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板式家具是由五金件连接的拆装组合式家具,因此可以根据需求拆卸组装,从而方便运输和仓储,有利于扩大消费市场;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市场对板式家具的需求量增大。第(2)题,由材料可知,板式家具需要表面封边、喷漆装饰和五金件连接,因此板式家具的生产会吸引油漆(涂料)、五金、木工机械等企业集聚;板式家具需要从工厂输送到市场,因此会有大量的包装、物流等企业迁入。这些相关的配套工厂在位置上接近家具厂,能够节省运输费用,加强企业间人员与信息的交流,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相关企业在地理位置上靠近,能够共享基础设施,节约生产成本,实现规模效益,增强产品的市场影响力。第(3)题,评价类试题需要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方面分析。板式家具生产的区位条件可以从原料、劳动力、地租、市场、技术等方面来分析。读图可知,崇州在地理位置上接近我国的西南林区,原料丰富;该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劳动力的价格和土地租金都比较低,因此生产成本较低;但该地位于我国的西南地区,远离东部发达地区的消费市场,且该地工业发展起步晚、规模小,技术与创新能力不足。‎ 答案 (1)节约木材资源,提高木材利用率,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可拆卸安装,方便运输和仓储,有利于扩大消费市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市场需求量增大。‎ ‎(2)油漆(涂料)、五金、木工机械、包装、物流等与家具制造、运输相关的企业。接近家具厂(客户),节省运输费用;利于企业间人员与信息的交流,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共享基础设施,节约生产成本。‎ ‎(3)有利条件:接近(西南)林区,原料丰富;劳动力、土地租金等成本较低。‎ 不利条件:偏居西南,远离主要消费市场;工业发展起步晚、规模小,技术与创新能力不足。‎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知识密集型企业与传统生产型企业有所区别,更倾向于采取积极主动的国际化战略。在国际投资中,知识密集型企业往往通过战略性的选择进入方式,以获取东道国的市场、人力资源、知识技术等有形和无形的资源,同时将自身的资本、技术、产品和管理体制引入东道国。‎ 德国知识密集型制造业进入我国的时间分布 ‎(1)概述德国知识密集型企业在我国的时空分布特征。‎ ‎(2)分析上海市吸引德国知识密集型制造业进入的主要优势条件。‎ ‎(3)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后德国知识密集型制造业空间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因。‎ 解析 第(1)题,时空分布特征分析要先总体、后具体地点的方式描述,注意时间体现了空间的扩散趋势。第(2)题,可从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角度分析,注意要结合上海优势回答。第(3)题,首先明确变化,再来分析原因。原因可从国家政策和土地价格、劳动力工资等方面分析。‎ 答案 (1)地域分布广,其进入城市基本遍布中国各大省份;大多集聚在上海、苏州、北京、广州和深圳等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随着时间的演变,呈现由沿海逐渐向内陆城市扩张、从沿海中心城市向周边城市扩散的趋势。‎ ‎(2)上海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工业技术、专业化水平高,拥有较为丰富的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社会对外资企业的接纳程度较高,而政府的支持力度也相对较强,企业间合作的可能性更高;可以获得更高的规模递增效益和溢出效益。‎ ‎(3)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对外开放程度提高,沿海发达地区的大城市开发经营成本(劳动力、地价)逐渐上升,企业向中国内陆或沿海发达地区周边的一些相对发达的城市扩张。‎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