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2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版高考新创新一轮复习地理新课改省份专用学案:第四部分第二讲 第1课时 生态环境脆弱区生态环境问题的防治学案
第二讲 生态环境脆弱区生态环境问题的防治 第 1 课时 基础自修·案例感知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1.判断正误,认识荒漠化的含义和类型。 (1)荒漠化的本质是指土地退化现象。(√) (2)荒漠化都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3)荒漠化的发生与气候的异常变化无关。(×) (4)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都是荒漠化的表现。(√) 2.读我国西北地区的年降水量分布(单位:mm)及区域差异图,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 (1)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受高大地形的阻挡,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故气候干旱,形成典型的温带 大陆性气候。 (2)完成关联图,认识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3)从自然和人类活动两方面分析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 ①自然原因:气候异常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 ②人为原因: (4)归纳西北地区荒漠化的防治原则与防治措施。 ①防治原则 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 坚持治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 ②防治措施 合理利用水资源 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 问题 控制人口增长 森林的开发与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1.读图,认识森林的生态效应。 (1)森林的生态效益。 ①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 ②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滞尘、防风固沙。 (2)森林破坏之后带来的环境问题:导致全球气候失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锐 减等。 2.读亚马孙热带雨林破坏景观图,理解热带雨林生态的脆弱性。 (1)解释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①地球之肺:调节全球大气中碳氧平衡的作用。 ②绿色水库:促进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③生物基因宝库:生物资源丰富。 (2)为什么说热带雨林的生态很脆弱? 提示: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长期高温多雨的淋洗作用,土壤很贫瘠。 ②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地上植被最容易遭到破坏。 ③雨林被毁,养分遭受强烈淋洗而丧失,雨林生态系统很难恢复。 3.目前亚马孙热带雨林被毁严重,据此探究以下内容。 (1)雨林被毁的原因是什么? (2)保护热带雨林的措施有哪些? 水土流失的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由图忆知]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1)自然原因:降水集中,多暴雨;地势起伏大,流水侵蚀作用强;植被覆盖率低;黄土垂直节理发育, 土质疏松。 (2)人为原因:不合理的耕作制度、露天开矿、毁林开荒、乱砍滥伐导致植被破坏。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 (1)破坏土壤肥力,造成农业减产。 (2)加剧沟壑发育,威胁工矿交通设施安全。 (3)造成生态环境恶化。 (4)淤积江河湖库,加剧洪涝灾情。 (5)影响水土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有效利用等。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1)压缩农业用地,提高土地生产率,建设基本农田。 (2)扩大林、草种植面积。 (3)改善天然草场的植被,实行轮封轮牧,保护草场。 (4)矿区大力开展土地复垦工作。 题组练通 (2015·山东高考)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 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下图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完成 1~2 题。 1.“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 ) A.自然植被改善 B.风力侵蚀减弱 C.地下水流向绿洲区 D.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 2.“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 ) A.在荒漠区植树造林 B.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 C.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 D.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 解析:1.C 2.D 第 1 题,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是生态脆弱区,在绿洲区附近过量开采地下水,易造 成绿洲区水位下降,其他地区的地下水流向绿洲区,故 C 项正确。交错带生态环境恶化会造成自然植被生 存条件恶化,植被减少,从而导致风力侵蚀增强,固定沙丘转变为流动沙丘。第 2 题,要保持绿洲区的可 持续发展,就要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的水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采取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 结合的办法,防风固沙,使其恢复自然植被,故 D 项正确;荒漠地区不适合植树造林;在交错带发展灌溉 农业,会造成水资源过度使用;禁止开采地下水不现实,应该合理开采地下水。 土壤盐渍化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通过毛细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盐分积累在地表土壤的 过程。下表为受土壤盐渍化危害较严重的亚非国家相关数据统计。读表,完成 3~5 题。 国家 印度 中国 巴基 斯坦 乌兹别 克斯坦 伊朗 土库曼 斯坦 埃及 受土壤盐渍 化危害的灌 溉面积/(百 万公顷) 7.0 6.7 4.2 2.4 1.7 1.0 0.9 占总灌溉面 17 15 26 60 30 80 33 积比重/% 3.土壤盐渍化主要发生在( ) A.高寒地区 B.温带海洋性气候地区 C.耕地分布区 D.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 4.地中海沿岸与中国华北平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时间分别是( ) A.夏季、春季 B.冬季、夏季 C.秋季、夏季 D.冬季、秋季 5.印度土壤盐渍化危害程度较土库曼斯坦轻,其主要原因是印度( ) A.气温高 B.降水丰富 C.地下水贫乏 D.植被茂盛 解析:3.D 4.A 5.B 第 3 题,据材料分析,土壤盐渍化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 这些地区气候干旱,蒸发旺盛,D 对。高寒地区蒸发弱,A 错。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多,蒸发少,B 错。 耕地分布区合理灌溉,不易盐渍化,C 错。第 4 题,地中海沿岸是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蒸发旺盛。 华北平原是春季干旱、多大风天气,蒸发旺盛。所以地中海沿岸与中国华北平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时间 分别是夏季、春季,A 对。地中海地区冬季多雨,华北地区夏季多雨,B、C、D 错。第 5 题,印度土壤盐 渍化危害程度较土库曼斯坦轻,主要原因是印度是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土库曼斯坦是温带大陆性气 候,降水少,蒸发较多。B 对。气温高、植被茂盛不是盐渍化的主要因素,A、D 错。印度地下水丰富,C 错。 陕西冉家沟流域(约 35°N),丘陵广布,黄土深厚。由于毁林开荒,该流域土壤侵蚀严重。为了改善生 态环境,该流域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主要种植豆科落叶乔木刺槐。下表示意冉家沟流域不同种植方式的表 层土壤状况。据此完成 6~8 题。 孔隙度 /% 含水量 /% 有机质 /(g/kg) 氮含量 /(g/kg) 封山育林 48.5 14.5 15.2 1.17 乔灌结合 42.6 13.8 13.8 0.95 林草结合 42.5 14.1 15.2 1.12 乔木纯林 39.4 13.4 12.8 0.94 撂荒地 39.1 12.2 12.3 0.87 注:孔隙度是指土壤孔隙容积占土体容积的百分比。水与空气共存并充满于土壤孔隙中。 6.该流域退耕还林工程中种植刺槐的原因,主要是刺槐( ) A.生长缓慢,消耗养分较少 B.生长迅速,且有固氮作用 C.性喜阴湿,适合湿润土壤 D.木材坚硬,且耐贫瘠土壤 7.减轻土壤侵蚀最明显的种植方式是( ) A.封山育林 B.乔灌结合 C.林草结合 D.乔木纯林 8.除减轻土壤侵蚀外,该退耕还林工程还能( ) A.增加土壤矿物质 B.提高土壤紧实度 C.增强抗旱涝能力 D.减少地下径流量 解析:6.B 7.A 8.C 第 6 题,封山育林可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壤有机质和氮含量,即提高土壤肥力。 该流域选择种植刺槐(豆科植物),应该是因为刺槐生长迅速,且固氮作用显著。第 7 题,对比表格数据可 知,封山育林的表层土壤孔隙度和含水量都是最大的,故其涵养水源能力最强,地表径流减少,故减轻水 土流失最明显的种植方式是封山育林。第 8 题,结合表格信息知,除减轻土壤侵蚀外,该退耕还林工程还 能增加土壤水分含量,增强抗旱涝能力。 湿地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 [由图忆知] 1.湿地概述 (1)定义 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2)类型 ①自然湿地: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 6 m 的浅海区、河流、湖泊等。 ②人工湿地:水库、稻田等。 (3)湿地的功能 功能 美称 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丰富的生物资源 “资源的宝库” 提供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 “生命的摇篮” 调节气候,美化环境 “天然空调机” 涵养水源,调蓄洪水 “天然水库” 净化水中污染物质 “地球之肾” 为各种野生动物生长、栖息、繁殖提供条件 “鸟类的乐园” [特别提醒] 湿地除具有强大的生态功能外,还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如提供粮食、药材、工业原料、农副产品等, 被称为“资源的宝库”;同时又可提供航运和旅游场所。 2.湿地资源问题 (1)产生原因 人类对于资源、环境的过度开发利用。 (2)表现 天然湿地数量减 少、质量下降 → 生态功能和 效益下降 → 抵御自然灾害 的能力降低 (3)案例——洞庭湖萎缩 ①原因:泥沙淤积严重,大规模围湖造田。 ②影响:洪涝灾害日趋严重,航道断航及生态环境问题增多。 3.保护湿地 (1)必要性 湿地资源的破坏,严重威胁到居民的生存环境和区域的持续发展。 (2)具体措施(洞庭湖区) 长江流域实行退耕还林、封山育林,退田还湖、平垸行洪、以工代赈、移民建镇、加固干堤、疏浚河 道等措施,洞庭湖变“大”了。 题组练通 湿地指天然或人工形成的成片浅水区和在低潮时水深不超过 6 m 的水域。如图为我国不同时期同一地 区湿地变化对比图(阴影部分为湿地)。据此完成 1~2 题。 1.图示地区湿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 ①湿地沿岸的企业大规模排放废水 ②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 ③大规模的围湖造田 ④长江上游 地区对森林的乱砍滥伐和毁林种粮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图中湿地面积变化对当地的影响最可能是( ) A.气温年较差变小,降水减少 B.地下水水质恶化,海水入侵 C.气温年较差变大,旱涝灾害频发 D.灌溉水源增多,农业增产 解析:1.B 2.C 第 1 题,对比 1950 年和 2012 年湿地分布可知,该地湿地面积明显减少,可能是大 规模的围湖造田导致湖泊面积减少;长江上游地区对森林的乱砍滥伐和毁林种粮,加剧水土流失,泥沙大 量淤积河湖,导致湖泊萎缩,湿地面积减少;水产养殖与排放污水不会导致湖泊面积减少。第 2 题,湿地 有调节气候、降解污染、调蓄径流等作用,该地湿地面积减少,调节气候的能力下降,气温年较差变大, 降水减少,旱涝灾害频发;湿地面积减少,水资源不足,农业灌溉水源减少,农业减产;该地在长江中游, 海水影响不到。 (2015·天津高考)艾比湖是准噶尔盆地最大的咸水湖,湖水较浅,湖中有鱼类、芦苇等动植物资源,芦 苇对湖水有净化作用。近几十年,艾比湖流域新增了大量耕地、灌渠,湖面缩小了 1/2,芦苇大量枯萎。 读材料,回答 3~4 题。 3.结合材料信息推测,艾比湖面积的缩小会使( ) A.湖水的含盐量减小 B.湖中鱼类密度增大 C.湖泊自净能力减弱 D.湖水蒸发总量增大 4.为防止艾比湖继续萎缩,在该湖流域应采取的措施是( ) A.修建水库 调节径流 B.退耕还草 保护水源 C.退耕还湖 水产养殖 D.种植芦苇 改善水质 解析:3.C 4.B 第 3 题,一般来说,只有大量注入淡水才会引起艾比湖的含盐量减小,A 错误;湖 中芦苇大量枯萎,导致水质变差,鱼类会大量死亡,而不会使鱼类密度增大,B 错误;湖水面积缩小,湖 水总蒸发量会减小,D 错误;湖水面积缩小,其自净能力就会减弱,故答案选 C。第 4 题,从水体相互补 给的关系来看,修建水库会截留水源,导致艾比湖更加萎缩,A 错误;在艾比湖流域实施退耕还草、保护 水源有助于生态环境的恢复,可以防止湖面缩小,B 正确;退耕还湖有一定作用,但是水产养殖会导致水 体富营养化,并且其对艾比湖增加水源没有作用,C 错误;同理,种植芦苇也不能增加水体的面积,D 错 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