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专题测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一轮复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专题测试题

高考一轮复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专题测试题 福建省南安市华侨中学 林志胜 一、单项选择题 不同区域形成的因素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结合“中国政区图”,回答1~2题。‎ ‎1.甲区域和乙区域相比,气候的差异是 A.甲区域作物生长期较长 B.甲区域降水较少 C.乙区域大陆性较强 D.甲区域高温多雨 ‎2.丁省与丙省相比 A.劳动力资源丰富 B.陆地交通便捷 C.第一产业的比重小 D.第三产业的比重小 ‎1.B甲区域为温带季风气候,乙区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甲区域降水较少。‎ ‎2.D丁省为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与丙省(山东省)相比,经济较落后,第三产业比重小。‎ ‎ 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及其郊区工业布局变化图,完成3~4题。‎ ‎3.图中A地早期是我国重要商品粮棉油基地,中期当地改种蔬菜、瓜果、花卉,现在成为市区。导致A地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主要原因正确的是 ‎①早期到中期:农业科技的发展 ②早期到中期:市场需求的增加 ③中期到现在:城市化的发展 ④中期到现在:传统工业的发展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该城市传统工业区规模的变化与原因正确的是(  )‎ ‎①规模:先增大后缩小 ②规模:先缩小后增大 ③原因:早期到中期——交通的发展 ④原因:中期到现在——产业的升级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B A地由早期的商品粮棉油基地到中期变成了蔬菜、瓜果、花卉基地,是因为城市规模扩大,对蔬菜、瓜果、花卉等农副产品的需求增加;A地现在变为市区,说明该地区城市规模正在扩大。‎ ‎4.C结合图例很容易看出该城市传统工业区的规模为先增大后缩小;从早期到中期,该城市传统工业规模扩大,与经济发展和政策因素有关,布局也从市中心迁往城市东北郊区,与地价和环境因素有关;从中期到现在,传统工业区规模在缩小,出现了高新技术区,这与该城市产业升级有关。‎ 读下面两幅图,回答5~6题。‎ ‎5.左图所示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A.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面积广大          B.自然带为落叶阔叶林带 C.中小河流众多,水能资源丰富             D.土壤肥沃,黑土分布广 ‎6.右图大致为左图从A至B一线附近地形剖面图,图中虚线表示当地一次特大暴雨量分布状况,据图判断最大暴雨量分布的地区海拔高度约为多少米 A.1800    B.1000    C. 500   D. 200‎ ‎5.C甲图表示的区域为福建省附近。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故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降水丰富,且山地、丘陵地区,故河流众多,且河流流量较大,故水能资源丰富。土壤为红壤,较贫瘠。‎ ‎6.B结合特大暴雨量分布虚线。找到最大暴雨的位置,对应地形剖面图,该位置的海拔高度,约为1000米。‎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该州海拔2019米以上的山区,年平均降雨量2026.5毫米,海拔较低的山间盆地、河谷地带,年平均降雨量817.2毫米。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7~8题。‎ ‎7.“山顶森林、山腰村寨、山坡梯田、坡底河流”——哈尼人的这种“四度同构”良性农业生态系统和独特的梯田文化景观,对其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地区高海拔山区降水丰富,山顶森林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村寨位于山腰,水源充足洁净且冬暖夏凉,适宜居住 C.山坡梯田具有保水保土、净化地表径流、防止地震、滑坡等作用 D.山坡梯田海拔较低,热量充足,水、肥可顺地势自流至农田,利于水稻种植 ‎8.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当地咖啡种植面积快速增长,水田播种面积大大缩小(咖啡种植比水稻需水量小,排水条件好),下列地理环境特征与大规模的咖啡种植无关的是 A.河流水位的季节变化增大        B.引起当地空气湿度变化 C.河流的流速不变      D.生物多样性增多 ‎7.C 山坡开辟梯田,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地表径流被污染,对于防止地震没有作用,可能会加剧滑坡等灾害。‎ ‎8.C 河流的流速与落差关系较大,与种植作物无关。大规模的咖啡种植,引水灌溉会使河流水位的季节变化增大。水田播种面积大大缩小,引起当地空气湿度变化。物种引进,生物多样性增多。‎ 下图示意某国家部分经济活动分布。该国人口2400多万,人口自然增长率约2.4%,矿产品、可可和木材为其三大经济支柱。回答9~10题。‎ ‎9.关于该国经济活动的正确叙述是 A.北部地区主要发展乳畜业 B.南部沿海有世界著名渔场 C.木材产自常绿硬叶林区 D.主要出口初级农矿产品 ‎10.图中甲地发展炼铝工业的突出优势是 ‎①铝土矿丰富,接近原料地 ②邻近水库,提供优质水源 ‎③附近有水电站,能源充足 ④城市密集,消费市场广阔 ‎⑤有铁路运输和海运,交通便利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④⑤‎ ‎9.D该国以矿产品、可可和木材为三大经济支柱,主要出口这些初级农矿产品。‎ ‎10.C甲地铝土矿丰富,原料丰富,靠近水电站,能源充足,适合发展炼铝工业。‎ 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随着山区经济发展,对泥石流减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表完成11~12题。‎ ‎11.根据表中参数推测,发生泥石流可能性较大的沟谷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2.一旦发生泥石流,应先确定灾害位置,并尽快获取受灾地区图像,以便及时评估受灾情况。这一过程依次用到的现代技术是①RS  ②GPS     ③GIS ‎ A.②①③     B.①②③     C.①③②     D.③②①‎ ‎11.C发生泥石流可能性较大的沟谷一般植被覆盖率较低、流域落差较大、集水面积较大。结合表中参数可推测出C项符合题意。‎ ‎12. A GPS为全球定位系统,可确定灾害位置;RS为遥感技术,可尽快获取受灾地区图像,便于及时评估受灾情况;GIS为地理信息系统,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是地图的延伸。因此,符合题意的选项是A项。‎ 我国某大学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统)的数字评估,完成中国某重要地理分界线(过渡带)分布图的绘制。读“该分界线西段、中段、东段示意图”,回答13~15题。 ‎ ‎13.该线最有可能是我国 ‎ A.水田与旱地集中分布区的分界线     B.人口分界线 ‎ 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D.外流区与内流区分界线 ‎ ‎14.导致该线西、中、东段南北宽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海陆位置的差异          B.海拔高低的差异     ‎ C.纬度位置的差异          D.大气环流的差异 ‎ ‎15.GIS在绘制该线时的作用主要是 ‎ A.获取相关地理空间信息         B.确定地理事物空间位置     ‎ C.空间数据的分析与应用         D.将相关信息立体化呈现 ‎ ‎13. A图中分界线主要呈东西走向,因此其两侧的地理特征主要与南北向有关,我国水田主要集中在南方地区,旱地集中在北方地区,因此水田与旱地集中分布区呈东西走向;我国人口分界线为黑河—腾冲一线,为东北—西南走向;季风区与非季风区与我国东部陆地轮廓走向接近;图中分界线与海洋相连,属于外流区。‎ ‎14. B该线西、中、东段海拔高度逐渐降低,西部海拔高气候干燥,水田分布范围小,东部海拔低气候湿润,水田分布范围大,从而导致该线西、中、东段南北宽度存在差异。‎ ‎15. C GIS的主要作用是对获取的地理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及应用等。‎ 棉花遥感识别是棉花种植面积遥感估算的关键,以下是“我国北疆地区不同日期棉花光谱信息与其他作物光谱信息的曲线分析图”。图中前3个波段为可见光波段(分别为蓝波段、绿波段、红波段),第4波段为近红外波段。读图回答16~17题。‎ ‎16.容易将棉花从其他作物中识别出来的最佳波段是(  )‎ A.蓝波段(第1波段) B.绿波段(第2波段)‎ C.红波段(第3波段) D.近红外波段(第4波段)‎ ‎17.根据图中信息及相关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6月份和9月份相比,棉花遥感识别最佳时期在6月份 B.盛絮期棉花反射率明显降低 C.北疆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棉花产区 D.北疆地区发展棉花种植业的优势是耕地面积广布,便于大规模地机械化操作 ‎16.D 从图中信息可知,近红外波段(第4波段)棉花与其他作物差别最大。‎ ‎17.B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盛絮期棉花反射率明显降低。‎ GIS技术对商业网点的选址具有明显的作用。图2示意某地不同行政区(I、Ⅱ、Ⅲ区)人口数量、功能分区和地价分布。同一行政区内每一方格之间,若功能相同,人口数量相等;若功能不同,依商业、住宅、工业人口数量按3:5:2比例而定。读图完成18~19题。‎ ‎18.网格13和22的人口数量分别为    ‎ A.3千人、5千人     B.3千人、2.5千人   C.1.5千人、2.5千人     D.6.75千人、5.5千人 ‎19.某连锁超市计划在Ⅲ区设立一个分店,最佳地点的网格代码为 A.33   B.34.    C.43     D.44‎ ‎18.B网格13处对应的人口总数是1.8万,其中商业、住宅、工业人口数量按3∶5∶2,则网格13处人口数量是3/18×1.8万=3000人;同理可以计算出22处人口数量是5/22×1.1万=2.5千人。‎ ‎19.A商业活动的区位条件考虑交通、人口等因素。连锁超市的选址考虑地价、人口数量、服务范围等。网格33在住宅区内,地价较低,且与其他功能区较接近,服务范围较大,所以是其最佳的区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与世界其他三大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系统在遇险救援上有其独到的功能。据此完成20~21题。‎ ‎20.我国“北斗”系统新增一项与GPS不同的功能,可能是 A.精确授时     B.全天候导航    C.图像颜色辨别    D.短信服务 ‎21.“北斗”系统与GIS配合,不能给以下哪种工作提供服务 A.被困渔船援救   B.地震救援    C.监控公车使用    D.台风预报 ‎20. D ‎ GPS具有定位、导航、授时功能,但不具备图像颜色辨别和短信服务功能。“北斗”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兼具短报文通信能力。 ‎ ‎21. D台风预报应借助RS(遥感)和GIS配合来完成。‎ 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存储采用“分层”技术,广泛应用于地理学研究。下图提供了我国某区域的地理位置、河流水系、地形等图层的叠加信息,据此完成22~23题。‎ ‎22.据现有的图层信息大致可以规划该地区 A.农业种植区的分布 B.工矿区的分布 ‎ C.商业网点的分布 D.风力发电站的分布 ‎23.在现有图层信息基础上进行农用地分类与评价,则还应增加下面哪两种图层 ‎ ‎①土地利用图层 ②地质构造图层 ③土壤图层 ④人口密度图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2. A水源(水系图层)、地形、位置是影响农业分布的重要因素,工矿区的分布要有矿产资源分布的图层,商业网点分布要有人口分布、交通图层,风力发电站的分布应有风能分布图层。‎ ‎23. B农用土地分类更重要的是考虑土壤以及土地利用状况。‎ 目前,网购已经成为当前购物主要方式之一。图4示意为某公司的电子产品生产、网上销售流程。读图回答24~25题。‎ ‎24.该电子产品三大仓储基地选址的主要条件 A.靠近名牌大学,便于储备研发人才 B.接近消费市场,便于成品就近配送 C.地处大中城市,有充足的仓储用地 D.交通运输便利,便于产品供应市场 ‎25.地理信息系统能够辅助该公司 A.决策空间布局 B.调控生产流程 C.调研买家意愿 D.创意新型产品 ‎24. B仓储基地选址是接近最多的消费人群,上海、北京、武汉是华东、华北、华中最大的消费市场,选在这三城市有利于市场布局和产品配送,降低运费。‎ ‎25.A地理信息系统是通过计算机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的技术,主要解决地理事象的空间变化和关系。‎ 二、综合题 ‎26.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图,图中虚线为不同时期种植业分布北界。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图中①、②两地地形特征的异同。‎ ‎(2)图中河口以上河段的水量少,分析其原因。‎ ‎(3)评价图中③地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①表示鄂尔多斯高原,②表示黄土高原,两地地形类型均为高原。鄂尔多斯高原地势相对平坦,沙漠广布。黄土高原地表崎岖。第(2)题,河口以上河段由于流经干旱、半干旱区,且经过多个灌溉农业区,用水量大,故水量逐渐减少。第(3)题,评价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要从有利条件和和不利条件两方面进行分析。③地为宁夏平原,气候干旱,光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养分积累。但降水少,冬季气温低,土壤盐碱化和风沙危害严重,限制农业发展。‎ 答案:(1)相同点:①、②两地地形类型均为高原 不同点:①地地势平坦,沙漠广布;②地黄土覆盖,地表崎岖(沟谷地貌发育) (2)流经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河水下渗严重;几乎无支流汇入;流入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农业大量引水灌溉(工农业、生活用水量大)。 (3)优势条件:光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不利条件:降水少;冬季气温低;土壤盐碱化和风沙危害严重。‎ ‎27.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我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和开发开放形成“三大四小”格局。“三大”是指珠三角 ‎、长三角和环渤海,“四小”是指北部湾、海峡西岸、江苏沿海和辽宁沿海。“三大”在改革开放后率先发展,是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四小”经济发展程度和“三大”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有望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发动机。‎ ‎(1)海峡西岸经济区大力发展外向型农副产品深加工,试分析其区位优势。‎ ‎(2)试分析环渤海经济圈工业化进程的地理优势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3)从能源和劳动力要素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解析:第(1)题,结合工业区位因素进行分析,海峡西岸经济区靠近港澳台,是全国著名的侨乡,农副产品种类丰富,劳动力充足,优良港口多,交通便利。第(2)题,结合工业区位因素进行分析,环渤海经济圈有众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技术力量雄厚。有丰富的煤、石油和铁矿等矿产资源,资源条件好。工业以重工业为主。产业结构调整主要从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产业布局,污染治理等方面进行分析。第(3)题,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资源缺乏,劳动力成本上升,成为制约工业持续发展的因素。解决措施可结合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提高交通运输能力以及产业转移来分析。‎ 答案:‎ ‎(1)该区农副产品种类丰富,劳动力充足;靠近港澳台位置优越;与台湾合作前景好,著名的侨乡;优良港口多,交通便利。‎ ‎(2)地理优势:有众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技术力量雄厚;有丰富的煤、石油和铁矿等矿产资源,资源条件好 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严格控制重化工产业的布局;加强环境建设,治理污染,美化环境。‎ ‎(3)问题:能源紧张,劳动力成本上升 解决措施:结合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调整本地区能源消费结构;提高铁路、水运、管道等的运输能力;向西部转移部分劳动力导向型和能源消耗量大的工业部门等。‎ ‎28.下图为青藏地区矿产资源及工业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1)青藏地区地高天寒,为什么有丰富的太阳能和地热资源? ‎ ‎(2)简要评价青藏地区工业发展条件。‎ ‎(3)分析说明青海省资源优势难以转换为经济优势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解析:第(1)题,青藏地区太阳能丰富主要是因为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地热资源丰富主要是因为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第(2)题,评价要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方面并结合工业区位因素进行分析。第(3)题,青海省资源丰富,但由于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承载能力已趋极限,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日益突出,加上海拔高、运输开发成本高,以及技术相对落后,产业链受技术制约难以延伸等因素制约,资源优势难以转换为经济优势。解决措施主要针对原因方面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环境保护支持力度,建设能源战略基地,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1)纬度低,海拔高,空气洁净、稀薄,污染小,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太阳能丰富;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地热资源丰富 ‎(2)有利条件:青藏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畜牧区,农牧产品丰富,发展加工业有充足原料;该地区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水能资源等新能源非常丰富,工业发展有充足的动力;青藏地区地广人稀,土地廉价,可减少工业区建设成本;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该区工业发展有资金、技术、政策等支持。‎ 不利条件:人口稀少,远离市场;海拔高,空气稀薄,外来人才难以适应;地形较为闭塞,交通不便。‎ ‎(3)原因:生态环境脆弱,承载能力已趋极限,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矛盾日益突出;海拔高、运输开发成本高;技术较落后,产业链受技术制约难以延伸等因素制约。‎ 解决措施: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环境保护支持力度,引导现代产业健康发展,着力建设能源战略基地。‎ ‎2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充分认识区域地理特征,因地制宜开发区域优势资源,发展经济,保护生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 材料一 图甲为我国某区域年太阳日照时数图,图中A、B两省都是我国苹果生产大省,由于自然条件差异,B地苹果在外表色泽上呈全红,而A地苹果呈片红外表,但A地苹果有较高的含水量,使其口感更清脆。‎ 材料二 A地某村优质苹果树和白天等压面分布示意图(图乙)。‎ ‎(1)结合材料一分析A、B两地种植苹果自然条件的差异。‎ ‎(2)据材料二所示解释A地某村优质苹果多种在半山坡的原因。‎ ‎(3)建苹果汁生产企业,A地相对B地的优势区位有哪些?‎ 解析:第(1)题,要从A、B两地之间的海陆位置、地形、气候、降水、土壤几个方面进行对比。第(2)题,山谷风使得半山坡处冬季夜晚气温高不利于冻害发生,生长季节白天气温高有利于果树和果实的生长和早熟。第(3)题,A地的优势要从位置、市场、是、技术、劳动力素质、产业基础的分析分析。‎ 答案:(1)①B地位于内陆高原,A地位于沿海丘陵;②B地海拔相对较高,晴朗天气多,年日照时数大,光照更充足;③B地夏季气温高,昼夜温差大;④B地距海洋远,年降水量比A地小;⑤ B地位于黄土高原,土层比A地深厚。 ‎ ‎(2)夜晚受山风影响,冷空气沿山坡下沉至谷底集聚导致气温低,而半山坡温度稍高, 冬春季节果树不易受到冻害;白天受谷风影响,暖空气向山上输送,使半山坡气温升高、降水增多,有利于果树的生长和早熟。‎ ‎(3)东部沿海地区消费市场更广阔;(位于沿海,靠近国内、国外市场);邻近港口便于出口国外市场,产品运输成本低;劳动力素质更高;工业基础好,集聚效应明显,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3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苗族服饰及其着装习惯深受所生活区域的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上图为我国苗族聚居区之一。该区域苗族男子日常多穿着对襟短衣和裤筒较宽大的长裤,外出时打“绑腿”。‎ 材料三 吉首市为湘西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中心,具有肩挑南北、承接东西的区位优势。枝柳铁路纵贯南北,209、319国道相互交汇。年降水量1,440.5毫米,日照1,382.5小时,无霜期285.8天。土壤以紫色土为主。吉首山川绮丽,风情独特。南联凤凰城,北接张家界,为湖南西部旅游黄金线的中心,已成为西南地区新兴的旅游热点。已探明有很高开发价值的磷、石灰石等矿藏50余种。‎ ‎(1)根据材料一,描述图示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2)根据材料二,分析图示区域气候条件对该区域苗族男子着装习惯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分析吉首市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 解析:第(1)题,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主要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土壤、水源和植被等方面分析。从等高线来看,海拔较高,等高线较密集,以山地地形为主,且地形起伏较大。从经纬度来看,位于贵州湖南交界处,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气候温和,降水丰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植被茂密(植被覆盖率高)。土壤来看,在高温高湿气候条件下,微生物分解有机质速度快,加之岩石中铁铝成分多,氧化后形成酸性强的红壤,有机质含量少(较贫瘠)。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河流流量大,降水季节变化大,水位季节变化明显。植被覆盖率高含沙量小,冬季气温高,无结冰期。第 ‎(2)题,结合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判断,该地区位于云贵高原,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夏季高温多雨,因该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所以男子日常多穿着对襟短衣和裤筒较宽大的长裤,便于散热;从地形分析,该地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且多林地,所以“绑腿”利于在山间及林中行走;防蚊虫、蛇等叮咬。第(3)题,影响经济发展的区位条件主要从地理位置、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因素影响农业生产和矿产、交通、政策、旅游资源等因素分析。从政策来看,吉首市为湘西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中心吉首是所在地区的政治中心,具有政策上的优势。从地理位置来看,吉首具有肩挑南北、承接东西的区位优势,地理位置优越,便于与外省市的经济交流。从交通来看,“枝柳铁路纵贯南北,209、319国道相互交汇。”处于铁路、公路交通的重要位置,交通便利。从气候来看,“年降水量1,440.5毫米,日照1,382.5小时,无霜期285.8天。”降水丰富,光热条件好。从土壤来看,“土壤以紫色土为主”土壤肥沃,利于农业生产。“吉首山川绮丽,风情独特。南联凤凰城,北接张家界,为湖南西部旅游黄金线的中心,已成为西南地区新兴的旅游热点”说明旅游资源丰富。“已探明有很高开发价值的磷、石灰石等矿藏50余种”说明矿产资源丰富等都为吉首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答案:(1)特征: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形起伏较大;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气候温和,降水丰富);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植被茂密(植被覆盖率高);土壤主要是红壤,有机质含量少(较贫瘠);河流流量大,水位季节变化明显(含沙量小、无结冰期)。‎ ‎(2)图示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气候湿热;穿着短衣和宽松长裤于散热(可减轻酷暑高温带来的不适);打 “绑腿”可减轻雨水打湿裤腿等。‎ ‎(3)优势条件:吉首是所在地区的政治中心,具有政策上的优势;地理位置优越,便于与外省市的经济交流;处于铁路、公路交通的重要位置,交通便利;降水丰富,光热条件好,土壤肥沃,利于农业生产;旅游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丰富。‎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