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语文课件大自然的语言 (11)_鲁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七年级下语文课件大自然的语言 (11)_鲁教版

大自然的语言    竺可桢,气象学家、 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 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 基者。在台风、季风、气 候变迁、农业气候、物候、 自然区划等方面有开拓性 的研究。主编了《中国自 然区划》、《中国自然地 理》等丛书,是我国地理 学和气象学界的一代宗师。 春 柳 夏 荷 秋 枫 冬 梅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草长莺飞 百花盛开 “一年有四季,四季景不同”, 通过草木昆虫呈现出不同的情景, 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季节的变换更 替,能够据此来安排农事活动,自 然界就像一个智者,用他独特的语 言向人类传递着季节变化的种种消 息。 大 自 然 的 语 言 做读书摘要,填写课文提纲: (1— 3 )用( )的语言说明什么是物 候、物候学。 (4—  )观测物候现象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 —  ) ( —12)研究物候现象的重大意义。 5 6 10 11 具体生动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 四个因素的排列顺序应当是: A 经度 纬度 高下 (海拔) 古今 B 纬度 经度 高下 (海拔) 古今 C 高下 纬度 经度 (海拔) 古今 D 古今 纬度 经度 高下(海拔) 夏热 南北温度 差别不大 气候 复杂多样 高下 差异 古今的差异 原因 人类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排放CO2 导 致 全球变暖(温室效应) 造 成 物候现象差异 1.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 2.确定农作物区划 3.确定造林和采集树种的日期 4.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 5.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