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0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政治母题题源系列专题联系的观点含解析
专题20 联系的观点 母题一 (2017年高考全国1卷文综政治22)传统石油钻井产生了大量的废弃泥浆,占用土地,污染环境。某油气田采用“泥浆不落地处理与循环利用技术”,将废弃泥浆制成免烧砖等,既有效消除了钻井污染隐患,又节约了土地、水泥等资源。钻井废弃泥浆的资源化利用佐证了 ①通过实践活动可以建立事物的新联系 ②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消除客观条件的制约 ③事物联系的多样性决定于人类实践活动的多样性 ④把握事物联系的多样性有利于价值的创造性实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考点定位:联系的观点 【名师点睛】我们要系统的全面的把握联系的观点。联系具有客观性,条件性,多样性。特别是联系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人为事物的联系和自在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但是我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我们一定要辩证地把握二者的关系。 母题二 (2017年高考全国3卷文综政治3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8分) 中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倡导者。党的十八大报告正式提出“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2017年1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系统地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2017年2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写入联合国有关决议。 中国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先行者。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中国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维和摊款出资位居前列。在应对气候变化上,中国率先批准《巴黎协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年均在30%以上,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中国积极推进国际合作。“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68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 (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世界各国共商共建共享,运用整体与部分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加以阐述。(10分) 【答案】(2)整体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了人类发展方向,契合了世界各国对于发展的共同诉求。部分影响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中国倡导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各国积极响应,共同参与,加强双边、多边合作,实现共赢共享。 考点定位:整体与部分的联系 【名师点睛】本题给人的印象是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较好地培养了考生的创新能力。尤其第(3)问,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这些问题平时好像都训练过,有一种似曾相识之感,但是把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结合起来,要求运用整体与部分的知识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与世界各国共商共建共享结合起来,则是很多人想不到的,这不失为一种巧妙的创新。 母题三 (2017年高考江苏卷文综政治27)有研究发现,在黑夜翻耕的土壤中,仅有2%的野草种子日后会发芽,但如果在白天翻耕,发芽率高达80%。进一步研究发现,绝大多数野草种子在被翻出土后的数小时内,如果没有受到光线的刺激,就难以发芽。材料表明 A.人为事物联系是主观的 B.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C.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 D.新事物存在不完善的地方 【答案】C 【解析】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A项错误;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不是材料所强调的,B项不选;“如果没有受到光线的刺激,就难以发芽”表明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C项正确;“新事物存在不完善的地方”是强调其发展的内因,而材料是强调事物发展的外因——光线刺激,D项与题意不符。 考点定位:联系的观点 【名师点睛】联系是客观的,不管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人不能创造联系,但可以在事物联系的基础上,改变条件,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命题意图】考查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懂得联系的观点,懂得联系的各种具体形式。 【考试方向】今后命题以各种材料为背景的题为主,难度不会很大,但是综合性会增强。 【得分要点】 联系具有普遍性。它主要表现在: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都是相互联系的。第二,任 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第三,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物质世界的普遍联 系,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联系是客观的,不管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 的。人不能创造联系,但可以在事物联系的基础上,改变条件,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我们要系统的全面 的把握联系的观点。联系具有客观性,条件性,多样性。特别是联系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人为事物的联系和自在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但是我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我 们一定要辩证地把握二者的关系。 1. 曹操在《短歌行》中吟道:“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下列诗词蕴含的哲理与其相近的是 ①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②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③松树千年终是朽,槿花一日自为荣 ④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点睛】古文、诗词类选择题解题攻略 题型特点:文材料题的题干一般设置为成语典故、诗词等,在命题形式上多用“体现”“说明”“揭示”等词语连接。具体解题策略: 1.读懂并翻译材料。解答古文材料题时,要求学生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把材料翻译成白话文。翻译古文不是为了获取语文知识,而是为了进一步弄懂原文的意思,从而为概括材料的中心意思及将其与所学理论联系起来分析奠定基础。 2.概括材料的中心意思,并与所学理论联系起来思考。概括材料的中心意思是解答古文材料题的重要环节。只有弄清材料的中心意思,才有可能将其与该材料相关的理论联系起来分析。概括出材料的中心意思后,应把材料的中心意思与题肢中的政治观点联系起来思考,然后确定符合题意的选项。 考点:联系的观点 2.海岛上的蔓藤生长特别迅猛,用于电杆防风的拉线一旦被蔓藤缠绕,很容易造成电路接地和跳闸。王某在海风的吹拂中获得了灵感,设计出“风趋式防缠绕装置’'保护了线路安全.并获得了Z省质量管理成果一等奖。由此可见 ①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人化”的特点 ②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③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④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具有统一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考点:联系的观点 3. 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10月19日凌晨,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取得圆满成功。这表明 ①人为事物的联系形成之后,仍存在于人的意识之中 ②联系是具体的,发明创造必须把握事物联系的条件 ③在实践中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④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联系和发展的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调动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材料的主旨。人为事物的联系形成之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故①错误;联系是有条件的,发明创造必须把握事物联系的条件,故②错误;神舟十一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并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成功,体现了人们在实践中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也正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故③④符合题意。故选B。 考点: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4. 2017年要全面提升质量水平。质量之魂,存于匠心。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是由于 ①正确意识能够推动客观事物的发展 ②认识源于实践,又推动实践的发展 ③精神的力量可以派生出物质的力量 ④量变引起质变,要重视量的积累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点睛:准确把握量变与质变的区别与联系 量变 质变 区 别 性质 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特点 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呈现状态 统一、相持、平衡和静止 统一物的分解、平衡和静止的破坏 结果 事物还是其自身,没有变成另一事物 事物不再是自身,而变成了另一事物 联系 ①量变与质变是统一的。量变与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经过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二者统一于事物发展过程之中。②量变与质变互相联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③量变与质变发生的原因相同。二者都是事物自身矛盾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斗争推动的结果。④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考点:发展的观点 5.2017年2月15日,美国诺特丹大学发布公告称,该校研究人员用心肌细胞和心脏成纤维细胞研制出一种生物活性二极管,开创了一种制造细胞电路的全新自组装方法。这项研究将有助于开发新型生物机器人以及为肌肉退行性疾病和心率失常患者提供新的疗法。该疗法的哲学依据是 ①把握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②善于突破事物表面的联系,把握其本质的联系 ③尊重联系的多样性,重视发挥偶然联系的作用 ④认识事物的必然联系,实现科学研究的根本目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点睛: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条件性 联系的普遍性所强调的是不存在孤立的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强调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联系的多样性强调的是联系具有不同的形式;联系的条件性强调的是新的具体联系的建立必须以客观条件为基础。 考点:联系的观点 6.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万众创新把千千万万个“个脑”联接成创造力强大的“群脑”,在智慧碰撞中催生奇妙创意,能更好满足多样化需求的供给,这正是中国发展巨大潜力所在。这表明 ①整体统率部分,部分要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②人们能够根据自己的愿望创造事物之间的联系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人们可以建立有利于实践的具体联系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在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下形成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以互联网络人类带来巨大机遇,同时也带来不少新的课题和挑战为背景材料,考查考生对政治生活与哲学生活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题目中,万众创新把千千万万个“个脑”联接成创造力强大的“群脑”,在智慧碰撞中催生奇妙创意,表明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们可以建立有利于实践的具体联系,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在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下形成的。故③④入选。①选项表述与题意不符,题目中没有涉及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②选项错误,人们不能根据自己的意愿随意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选D。 考点:联系的观点 7.循环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这说明( ) ①利用事物之间联系的基础是发挥主观能动性 ②观念创新为事物价值转换提供了根本途径 ③人们能够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④事物联系的多样性为人们趋利避害提供了可能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考点:联系的观点 8.2017年2月10日,专家们通过监测数据发现,北极中心气温骤升至0℃以上,比同期正常水平高约27℃!该情况本应数十年才发生一两次,但过去两年已出现多次,其根源和全球气候变暖有关。北极“发烧”不仅可能导致冰雪融化危及北极熊生存,还可能给中低纬度地区带来极端寒潮天气。这一现象表明: ①事物之间都存在普遍联系 ②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前提 ③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不受人类影响 ④要把握事物直接和间接的联系,提高我们行为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联系。联系是普遍的,但并不意味着世界上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联系,任何事物都与周围事物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故①说法错误;题肢③表述错误,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受人类影响;②④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联系具有普遍性。它主要表现在: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都是相互联系的。第二,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第三,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考点:联系的观点 9.原本用来对抗苹果,提振三星移动业务的旗舰智能手机Galaxy Note 7,竟然变成三星给自己埋下的一颗“定时炸弹”。由于Note 7电池存在发热自燃爆炸问题,让这家长期占据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第一宝座的韩国厂商,正遭遇有史以来最大发展危机。从哲学角度看 A. 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促进了事物的发展 B.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对整体产生影响 C. 只要认真分析事物的各项条件就能获取成功 D. 自在事物的联系能够为人们认识 【答案】B 【名师点睛】本题为理解型选择题,本题难度适中,可以采用释理法解题,就是依据材料提供的事例,对接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题干与题肢之间体现的事理相一致的就选。要特别注意挖掘材料中隐含的意思,对材料进行完整、准确的理解。 【考点定位】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10.2017年3月5日,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要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一个紧密联系、有机协同的经济体,使其成为带动区域经济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引领技术变革的领头羊。从联系观角度看,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依据在于 ①粤港澳在全国发展中居于支配地位,对全国发展大局起统率作用 ②搞好粤港澳大湾区经济,使全国经济得到更大发展 ③粤港澳大湾区各方优化组合,有利于彼此协调发展 ④根据人为事物联系的主观性,发挥主观能动性打造粤港澳大湾区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来源】季延中学2017届高三年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政治试题(带解析) 【答案】B 【解析】整体对部分起统率作用,全国发展大局是整体,粤港澳发展是部分,粤港澳发展并不会对全国发展大局起统率作用,①不选;部分对整体有重要影响,搞好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有利于推动全国经济的发展,②正确;粤港澳大湾区各方优化组合,有利于彼此协调发展,因此要打造粤港澳大湾区,③ 正确;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不是具有主观性,④错误,故本题答案应为B。 【考点定位】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11.下列典语哲学寓意相近的一组是 ①甘瓜抱苦蒂,美枣生荆棘 ②和羹之美,在于合异 ③欲知方圆,则必规矩 ④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考点定位】联系的观点、矛盾的观点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颜之推因一部《颜氏家训》而享千秋盛名。《颜氏家训》阐述立身之教的方法,强调儒学教育,尤其注重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并对儒学、文学、历史、文字、民俗、社会、伦理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是一部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作品。他不仅在家庭伦理、道德修养方面对我们今天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而且对研究古文献学,研究南北朝历史、文化有着很高的学术价值,同时,作者在乱世中所表现出的名酒思辨,对后人有着宝贵的认识价值。因此,历代学者对该书推崇备至,视之为垂训子孙以及家庭教育的典范。纵观历史,颜氏子孙在操守与才学方面都有惊世表现,仅以唐朝而言,像注解《汉书》的颜师古,书法为世楷模、笼罩千年的颜真卿,凛然大节震烁千古、殉国的颜杲清等人,都令人对颜家有不同凡响的深刻印象,更是证其祖所立家训之效用彰著。 家风家教如种子破土,不可见却有千钧之力。“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蕴含在家风家教中的情感和智慧,厚重如山,绵延如海,春风化雨般浸润着每一个人的心灵,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个人的成长。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家风影响世风,家风影响党风。家风好,则家道兴盛,幸福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祸害社会。 (2)家风影响世风,家风影响党风。请运用整体和部分的相关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答案】(2)①部分影响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事物的发展提高具有决定作用。因此,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教育不仅影响个人的成长,而且影响社会的发展。② 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教家风,有助于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良好的家风对世风、党风建设具有积极作用;不注重家庭教育,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滋生不正之风,败坏党纪国法,贻害社会。 (2)本题以家风影响世风,家风影响党风,要求考生运用整体和部分的相关知识对此加以说明,属于分析说明类的解答题。考生在分析说明时,首先要注意本题的知识限定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的知识,但是考生要明确的是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部分对整体的影响,因此考生可以先说理论,后结合材料进行说明即可。 【点睛】原因类解答题解题技法:此类一般设问以“为什么说”,“为什么要”、“分析……的原因”“……的依据是什么”“……的意义是什么”等形式呈现,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和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关键信息的能力。一般分值为8分左右。直接问“分析……的原因”“为什么……”“……的依据是什么”。这种题型要指出教材中的理论原因,还要分析其现实意义,有的还要回答不这么做的危害。另外要注意高考政治的时政性,即最新的时政术语。考生要审好题,明确设问中的主体和知识范围,让后结合材料一一回答。回答本类型的试题要注意以下几步:审设问定范围、想理论调知识、读材料找关键、想语言写答案。 考点:联系的观点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把美好的道德观念从小就传递给孩子,引导他们有做人的气节和骨气,长大后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要积极传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推动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广大家庭都要重言传、重身教,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 家风是无言的教育,良好家风的涵养需要长期的熏陶与积淀,是累寸土之功,积细流之举的过程;是批判继承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过程;是用社会主义精神进行改造和熔铸,使之升华为社会主义新文化、新道德,并凝聚激发为强大的正能量的过程。 (2)结合材料,运用发展的有关知识分析如何涵养良好家风。 【答案】(2)要重视量的积累,家风的涵养需要长期的熏陶与积淀;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涵养良好家风要批判继承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要让传统家风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做到与时俱进。 考点:发展的观点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