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政治(江苏专用)一轮课件:专题十三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高考政治(江苏专用)一轮课件:专题十三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专题十三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政治 江苏省专用 考点一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①  性质     , 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 社会意识的②  变化、发展     。 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从根本上说,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但它有时 会③  落后于     社会存在,有时又会④  先于      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社 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最突出地表现在它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思考: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有时可以脱离社会存在而存 在吗? 考点 清单 提示 :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不 完全同步性和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 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 社会意识不能脱离社会存在而存在。 考点二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1.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生产方式①  决定着     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生产 方式的变革决定②  社会形态      的更替。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表明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内在的、本质 的、必然的联系,这就是③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      的规律。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经济基础和上 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体现了两者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 然的联系,这就是④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的规律。 思考:上层建筑包括哪些方面? 提示:意识形态、制度和设施。 4.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⑤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的矛盾,是贯穿 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 (2)⑥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     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 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 思考:我国现阶段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分别是什么? 提示:我国现阶段社会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 层建筑的矛盾。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 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5.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1)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⑦  前进的     、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2)社会发展的实现形式: ⑧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 本动力;在阶级社会里,⑨  阶级斗争     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 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但是,这一矛盾是   非对抗性     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的    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加以 解决。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    强大动力     。 思考:为什么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可以通过改革加以解决? 提示:因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考点三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的概念 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①  推动     作用的人们。 思考:人民群众就是劳动群众吗? 提示: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劳动群众是人民 群众的主体部分。 2.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社会②  物质财富     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③  精神财富  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④  社会变革      的决定力量。 思考:有人说:“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决定历史发展的是‘行动着的 群众’。”如何理解这句话? 提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具有不同的内涵,但不论怎样变化,劳动 群众都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3.我们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群众观点:⑤  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 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2)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⑥  一切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思考:从哲学角度看,为什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提示:从哲学角度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 义的唯物史观。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决定社会 发展的基本观点出发,强调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 众创造的历史。 考点四 价值观与人生价值 1.价值和价值观 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①  积极意义      ,即一事物所具有 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价值观是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 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②  总的看法     和根本观点。 思考:如何理解哲学意义上的价值? 提示:一种事物的价值及其价值大小,一是取决于客观事物本身的性质和状 况,二是取决于主体的需要。哲学意义上的价值强调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价值观对人们③  认识和改造世界      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价值观是 人生的重要④  向导     。 思考:价值观对个人发展一定起促进作用吗? 提示:不同性质的价值观导向作用不同,正确的价值观对个人发展起促进作 用,错误的价值观起阻碍作用。 3.价值判断、价值选择 (1)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含义: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⑤  主体的需要     以 及满足的程度作出判断就是价值判断;人们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选 择,就是价值选择。 (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特点: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价 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客观性;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在 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⑥  阶级性     。 思考: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主体差异性与客观性是否矛盾? 提示:并不矛盾,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主体差异性是指不同主体因为社会 地位、需要不同而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 择的客观性是指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有客观标准。 4.价值冲突及评价标准 (1)面对同一问题,人们的不同表现体现出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差异,产 生不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冲突。 (2)我们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⑦  人民群众的利益     作为最 高的价值标准。 思考:什么是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提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必须站在 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5.人生价值的含义 人的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的 ⑧  尊重和满足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⑨  对社会的贡献     。 思考:一个人拥有的物质财富越多,其人生价值越大吗? 提示: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6.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在劳动和奉献中⑩  创造价值      。在个人与社会的    统一     中实现价 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思考:实现人生价值必须放弃个人利益吗? 提示:正当的个人利益应当得到维护。 考点一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知能拓展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①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各种社会意识归根到底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②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人们的社会意识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发展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①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不完全同步性。从根本上说,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但它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总 结: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问 题。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 能动的反作用,它们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名师点睛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之间的区别 和联系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区 别 地 位 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问题 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作 用 对二者关系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 基本依据 对二者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 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依据 联系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思维和存在 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表现 区别 唯心史观 唯物史观 二者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回答(最 根本区别) 社会意识的改变是社会出现各 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社会意识 决定社会存在,而不是社会存在 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 识具有能动作用,但这种作用受 社会存在的制约 二者对“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这一问题的回答 人的思想、人的主观意志是社 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特别是 伟大人物的思想和意志是历史 发展的决定力量,人类的历史是 由伟大的历史人物创造的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 一观点承认杰出人物在历史发 展中的推动作用,但这种推动作 用不起决定性的作用,它必须通 过广大人民群众的斗争才能实 现 2.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的区别 二者对“人类社会有没有自身 的客观规律”这一问题的回答 人类社会现象是没有规律的、 不可捉摸的,社会历史仅仅是个 人意志支配的偶然事件的堆积 社会历史领域同自然界一样,有 着自身的物质运动规律。生产 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 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 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 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 考点二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的内容 生产力与生产 关系的矛盾 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 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 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 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 况的规律 经济 基础 与上 层建 筑的 矛盾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 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 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 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 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 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 状况的规律 名师点睛  1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2. 区分社会发展的动力 (1)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 矛盾运动。 (2)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 的直接动力;在社会主义社会,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3)社会发展的主体动力——人民群众。 考点三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 众创造的历史。 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 杰出人物。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具有不同的内涵,但 不论怎样变化,劳动群众都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主要表现 具体表现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①广大劳动群众作为物质生产的承担者和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创造了人们吃、穿、住、用、行等必需的生活资料。他们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①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②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③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①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迭,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现的 ②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历史进步和发展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主要表现 考点四 价值观与人生价值 1.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特点 特点 内容 社会历史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点的变化和条件的改变,一 定事物的价值以及人们关于它的价值观念也会 发生变化。因此,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 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阶级性 (阶级社会) 在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 性。面对同一事物或行为,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人 会作出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价值判断和价值 选择 主体差异性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不同的人 对同一事物可能作出不同的价值评价 标准 要求 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 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 2.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 比较 社会价值 自我价值 区 别 含义 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体现 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 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 一个人付出了心血和劳动,满足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同时自己也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从而实现了对自我的满足 地位 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第一位的 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处于从属地位 3.正确认识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 联 系 ①人生价值两个方面的辩证统一关系要求我们既要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又不能忽视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人生价值的实现必 须从这两个方面的关系中体现出来,缺一不可 ②要承认人生价值的多层次性。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有大有小,因而人生价值也是多层次的。而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又可分为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 4.人生价值的实现 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根本途径) 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 的。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 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客观条件) 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 提。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从个性发展 的角度看,我们强调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个人 的价值,并不否认追求人的个性发展 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主观条件) 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 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 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 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议题1 “佛系”生活态度,你怎么看 生活情境  近来,有些青年喜欢用“佛系”作为自己的标签。“佛系”作 为网络热词跟佛教没有直接关系,而是指一种不苛求、内心不起波澜、怎 么都行的生活态度(下图展示的是佛系青年常用的语句)。对待这种生活 态度,人们持有不同的观点。   实践探究 ※ 观点一 : 佛系的生活态度会消磨掉青年奋斗拼搏的精神 , 如果处处不坚 持 , 事事随大流 , 就会不进而退 , 让自己淹没于人潮、迷失掉自我。这对社 会发展不利。 ※观点二:佛系的生活态度是青年人面对生活节奏加快、社会压力加大的 现状,释放焦虑、调整心态的一种选择。适当的妥协与和解有利于保持心 理健康。 ※观点三:现今青年多成长于比较富足的环境,少有物质匮乏的体会。佛系 生活态度表明当代青年的经济追求正在淡化。但如何确立更高的奋斗目 标,需要社会进行正确的引导。 探究问题  从以上三种观点中任选其一,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 加以评析。 知识链接  意识的能动作用、矛盾的观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 关系、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实现人生价值等。 探究路径  本议题以“佛系”生活态度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 , 要求我们秉 持建设性批判的态度 ,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 直面社会问题 , 进行正确的判 断和选择。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首先要注意把握考查的知识范围是《生 活与哲学》,探究的问题是从以上关于“佛系”生活态度的观点中任选一 个,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加以评析。其次分析材料和问题,根据 材料联系课本知识整合答案。具体可结合材料,从意识的能动作用、矛盾 的观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实现人 生价值等角度回答。最后,回答时要选择观点,选用恰当哲理,紧扣问题评 析观点,评析全面、深刻,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等级水平 等级描述 水平4 观点鲜明,能明确表达自己的见解;紧扣问题,就 某点深入分析,或全面展开论证;知识运用恰当、 准确;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水平3 观点比较明确,能表达自己的见解;能扣住问题展 开论述,或能就某点分析;知识运用比较恰当、准 确;逻辑性较强,有条理 水平2 观点不明确;论述不能集中指向问题,罗列知识; 知识运用不正确;表述缺乏逻辑,条理性差 水平1 应答与试题无关;或重复试题内容;或没有应答 参考答案     从意识的能动作用、矛盾的观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 证关系、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实现人生价值等角度回答。   答案示例:   观点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社会存在的 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青年人面对生活节奏加快、社会压力 加大的现状,产生了佛系的生活态度;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佛系的 生活态度,能够帮助青年人释放焦虑和压力,调整心态;错误的意识会阻碍 社会存在的发展,如果处处不坚持,事事随大流,就会迷失自我,这不利于个 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因此,该观点看到了佛系的生活态度积极的一面, 忽略了其消极的一面。 议题2 为何能够创造奇迹 生活情境  港珠澳大桥是国家工程、国之重器。从开工到通车,历经九年, 合计3000多个日日夜夜。建设过程中,共创造454项专利,7项世界之最,是 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公路建筑史上技术最复杂、施工难度最大、 工程规模最庞大的桥梁。 这座大桥背后聚集了21家企事业单位,涉及数十所高校,超过500人的科研 队伍,以及不计其数的一线施工人员。正是他们共同成就了这项大国工 程!   故事一:追求完美不放过任何瑕疵 2017年5月2日晚,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顺利合龙,偏差测量结果16厘米,大 多数人认为这个偏差于水密工程而言算成功了,但总工程师林鸣却要冒着 风险去调整,将偏差降到不到2.5毫米。林鸣说,有人问我知道调整成功的 那一刻激不激动?其实我这一辈子,工程的成和败没有让我有激动的感觉, 唯有团队和工人那种坚守、付出和奉献,能够让我感动。 故事二:港珠澳大桥工地的一名沉管舾装工 何汉杰是港珠澳大桥岛隧项目工地上的一名沉管舾装工,“在港珠澳大桥 建设的工地上,我深深感觉做一个农民工也很自豪”,正因为有这份自豪, 何汉杰从河南老家把自己的叔叔和儿子都带来了。像何汉杰这样的“父 子兵”“兄弟连”“夫妻档”在港珠澳大桥建设工地上常常被身边的人 津津乐道,他们用自己的双手,一米一米筑出这座世纪大桥;一节一节让沉 管隧道在伶仃洋海底延伸 …… 探究问题  结合材料,请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探究为什么能够 创造奇迹。 知识链接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尊重客 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人生价值的实现、价值判断与价值选 择、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等。 探究路径  本议题以港珠澳大桥为话题设置背景,从《生活与哲学》角度 设置相关问题。本题为原因类试题,答题范围是《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 识,要求结合材料分析奇迹背后的故事。港珠澳大桥这一奇迹背后的两个 故事,主人公分别是总工程师林鸣及工地一名沉管舾装工,故涉及人民群众 的主体作用的知识;由材料中“追求完美不放过任何瑕疵”“唯有团队和 工人那种坚守、付出和奉献,能够让我感动”“他们用自己的双手,一米一 米筑出这座世纪大桥”等可知 , 涉及人生价值的实现、价值判断与价值选 择、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实践、尊重客观规律与发 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等知识,分别展开分析即可。 参考答案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实践的主体; ②人民群众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人民群众 为社会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③在港珠澳大桥建设过程中,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 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攻坚克难创造 了世界奇迹; ④在港珠澳大桥建设过程中,建设者们尊重客观规律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 性,成功建起一座圆梦桥、同心桥、自信桥、复兴桥。 议题3 为“让我感动的一群人”撰写颁奖词 生活情境  有一群人,凌晨四点多,天还没有亮,就出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 他们用粗糙的双手拿着扫把、簸箕创造了城市的整洁与美丽。无论三伏 酷暑还是三九严寒,无论是风雨交加还是漫天飞雪,他们始终坚守在环境卫 生工作第一线,他们用自己的辛苦付出给我们带来一个清新透亮的世界 … … 有一群人,他们有个性,更有情怀。他们通过非常完整的一套体系把日常捐 赠的旧衣重新回炉、清洗消毒、抽取成纤维、制成再生面料,然后设计生 产成新的衣服。他们坚信,只要去践行自己内心的光芒,就一定能为这个世 界做些什么 …… 有一群人,在伶仃洋外海苦战十几年。他们依靠自主攻关,破解了多个世界 难题,实现了工程设计零借鉴、安装零失误。多少荆棘风雨、多少酸甜苦 辣,都化为笑颜永远定格在中国的历史上 …… 平凡的生活,总有一群人让我们分外感动 …… 探究问题  感受现实的典范,任选材料中提供的一则素材(也可以寻找自 己身边的榜样),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为“让我感动的一群 人”撰写颁奖词。 要求:观点鲜明;可以全面展开,也可以就某一点深入说明;知识运用准确、 贴切;表达合乎逻辑,条理清晰。字数200字左右。 知识链接  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践、创新、价值判断与价值选 择、人生价值的实现等。 探究路径  本议题以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为导向,涉及正确发挥人的主观 能动性、实践、实现人生价值等学科知识,采取了“撰写颁奖词”的形式, 使我们更好地感受现实的典范。本题并不要求统一的答案,重要的是有一 个合理的思路进行统领。感动的对象很多,可以是普通人,也可以是干部, 具体可从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践、创新、价值判断与价值选 择、人生价值的实现等角度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可以从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创新、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实现人生价值等角度分析。 等级水平 等级描述 水平4 观点鲜明,能明确表达自己的见解;紧扣问题,就某点深入分析,或全面展开论证;知识运用恰当、准确;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水平3 观点比较明确,能表达自己的见解;能扣住问题展开论述,或能就某点分析;知识运用比较恰当、准确;逻辑性较强,有条理 水平2 观点不明确;论述不能集中指向问题,罗列知识;知识运用不正确;表述缺乏逻辑,条理性差 水平1 应答与试题无关;或重复试题内容;或没有应答   答案示例:写给环卫工人的颁奖词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是你们 每天迎接第一缕晨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用你们的辛苦劳动创造城市的 优美环境,你们在劳动中创造和实现了自身的价值。是你们每天凌晨手执 清扫工具,穿梭在各条马路上,城市的美和健康离不开你们,你们是城市的 美容师,你们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是你们始终战斗在环境卫 生工作第一线,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事情。正是这平凡 之中孕育着伟大,净化着社会空气,播种着城市的精神文明,你们在砥砺自 我中走向成功。 例     [2018江苏单科,37(1),6分]海洋是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 基础。21世纪,人类进入了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的时期。 我国是拥有300万平方公里主张管辖海域、1.8万公里大陆海岸线的海洋 大国。当前,我国对外贸易运输量的90%是通过海上运输完成的。据初步 核算,2017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77 611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4%。随着 第一次可燃冰试开采成功、“深海勇士号”探索深海4 500米区域的神秘 资源、第一艘国产航母下水 …… 我国走向海洋的步伐越来越快。 同时,我国也面临着海洋权益争夺加剧、海洋安全形势日趋尖锐,以及因不 合理开发而导致的海洋生态环境恶化、海洋资源枯竭等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依海富国,以海强国,建设海洋强国的“蓝色中国梦”才会越来越近。 创新思维 结合上述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有关原理,分析今天我们重视海洋强国建设的原因。(6分) 答案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 变化、发展。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国家战略利益和战 略空间不断向海洋拓展和延伸,我们越来越意识到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性。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 用。重视海洋强国建设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维护国家主 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具有重要意义。(如从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 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角度回答,亦可) 试题特点  试题聚焦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蓝色中国梦”,设置限定性问 题,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考查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的核 心素养。 探究路径  解答本题,要从以下方面入手:其一,回归教材,找寻历史唯物主 义的原理。其二,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面积大、海岸线长、重要的运输 通道、对国内生产总值贡献大、海洋资源丰富、事关国家安全、海洋大 国等。其三,将材料信息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有机结合,可以挖掘出“海 洋大国”的客观事实要求重视海洋强国建设,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海 洋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的客观变化要求我们重视海洋 强国建设,体现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同时重 视海洋强国建设能够更科学地利用我国的海洋资源,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能 够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则体现出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此外,重视海洋强国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一种价值取向,因此也可从价值观的 作用角度切入,特别是价值观影响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正确的价值取向有 利于人们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