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09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中语文第3单元10谈中国诗练习含解析 人教版必修5
10 谈中国诗 [语言建构] 一、读准字音 (一)单音字 精髓(suǐ) 颦蹙(pín) 咻咻(xiū) 卓然(zhuó) 梵文(fàn) 无垠(yín) 深挚(zhì) 轻鸢剪掠(yuān) (二)多音字 1.组词辨析法 槛 咽 薄 撩 2.语境辨析法 (1)很多人之所以深陷失败的牢笼(lóng)不能自拔,关键原因就在于缺乏目标或人生目标太笼(lǒng)统。 (2)老王家的大儿子竟然在别人家的田地里畜(xù)养家畜(chù),真是太过分了。 二、写对字形 三、积累词语 1.理解辨析 (1)辨别·鉴别 两者都有“对事物分析比较,加以区分”的意思。“辨别”侧重于对多种事物加以分辨、区别,主要是根据不同事物的特点加以比较,予以区分,适用范围较广,其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鉴别”侧重辨别(真假好坏)。 (2)简陋·简朴 - 11 - 两者适用对象不同。“简陋”指房屋、设备等简单粗陋;不完备。如:简陋的工棚。“简朴”指(语言、文笔、生活作风等)简单朴素。如:衣着简朴。 (3)悠远·悠久 两者区别在于词义范围大小不同。“悠远”指范围较广,可以指时间,也可以指距离。如:悠远的天空。“悠久”只能指时间久远。如:历史悠久。 2.明确词义 (1)轻鸢剪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尖刻斩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穷边涯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遥思远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吞言咽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空中楼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数见不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像轻盈的老鹰掠过天空。文中说中国诗跟西洋诗相比显得简短轻灵。 (2)文中指尖锐深刻、干脆利落。 (3)文中指语言文字的边际、深处。穷,尽头。 (4)怅惘地远望。 (5)指不敢声张和申辩。文中形容受感动而说不出话语的情形。 (6)指海市蜃楼,多用来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等。 (7)经常看见,并不新奇。 [语言运用] 1.判断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写法和词语运用的正误,并改正。 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gē)剪掠。当然,一篇诗里不许一字两次押韵的禁律限制了中国诗的篇幅。……不过,简短的诗可以有悠久的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蹇。外国的短诗贵乎尖刻斩截。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gē—yuān 悠久—悠远 蹇—蹙 2.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 ) 诗的发展是先有史诗,次有戏剧诗,最后有抒情诗。中国诗可不然。________。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 A.中国人缺乏伏尔泰所谓“史诗头脑”,中国最好的戏剧诗,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产生远在最完美的抒情诗以后,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中国没有史诗 B.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产生远在最完美的抒情诗以后,中国没有史诗,中国人缺乏伏尔泰所谓“史诗头脑”,中国最好的戏剧诗 C.中国没有史诗,中国人缺乏伏尔泰所谓“史诗头脑”,中国最好的戏剧诗, - 11 - 产生远在最完美的抒情诗以后。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 D.中国最好的戏剧诗,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产生远在最完美的抒情诗以后,中国没有史诗,中国人缺乏伏尔泰所谓“史诗头脑” C [前文在阐述时以“诗的发展是先有史诗”开头,为了对应,空格处在阐述中国诗时,亦应从“史诗”入手,据此排除B、D两项。在阐述时应注意语意连贯,“中国人缺乏伏尔泰所谓‘史诗头脑’”应紧跟在“中国没有史诗”后,据此应选C。] 3.指出下面句子中的语病,并改正。 我们一切情感、理智和意志上不过是灵魂的思家病,想找着一个人,一件事物。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成分残缺。“我们……上”不能做主语,应该在“我们……上”后加“的追求或企图”。 [资料链接] 文化昆仑——钱钟书 钱钟书(1910—1998),江苏无锡人。字默存,号槐聚。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文学史家、古典文学研究家。他长期致力于中国和西方文学的研究。著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选本《宋诗选注》。文论集《七缀集》《谈艺录》及《管锥编》(五卷)等。《管锥编》曾获第一届国家图书奖。 钱先生的治学贯通中西、古今互见,融会多种学科知识,探幽入微,钩玄提要,在当代学术界自成一家。因其多方面的成就,被誉为“文化大家”。 推进中外了解中国诗的演讲 钱钟书先生在观察中西文化事物时,总是表现出清醒的头脑和深刻的洞察力。钱钟书的著作对于推进中外文化的交流,对于使中国人了解西方的学术及西方人了解中国的文化,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本文是钱钟书先生1945年12月6日在上海用英文对美国朋友作的一次演讲,主要谈了中国诗与西方诗在形式方面的不同,以及对中国诗歌的正确态度。 小品文 - 11 - 小品文也是随笔、杂感等杂文的别称。它是一种寓有抒情意味和讽刺性的短小散文。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多种样式。古代许多带有强烈感情色彩、语言优美生动的序、跋、记传、书信等,都可以算作小品文。 小品文的特点主要是通过事实和艺术形象来表现思想内容,议论较少,叙述、描写或抒情成分较多,以幽默的方式和喜剧性的情节、活泼轻松的语言,给人一种揭露性的笑,并使人在笑过之后,看到问题的实质,发人深思。 [文本鉴赏] 《谈中国诗》是钱钟书根据自己的一篇演讲稿节译而成的。文章针对特定听众关心的问题,站在“比较文学”的立场,既介绍中国诗歌与外国诗歌的“同中之异”,又阐发中外诗歌的“异中之同”,以增强听众对中国诗歌特点的了解,并促进双方“相互尊重和宽容”。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答案] ①篇幅短 ②词气和 一、阅读课文第2~4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1.“我愿意换个说法,说这是一种怀孕的静默”,“怀孕的静默”应怎样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言外之意不说出来,所以叫“静默”,而这种言外之意,已经由说出来的话加以暗示了,正像胎儿在母体之中了。这里用这种生活中的现象比喻诗歌的暗示性分外妥帖,且别具幽默感。 2.理解下面句子在文中的含意。 (1)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的聪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中国诗没有史诗, - 11 - 连最好的戏剧诗也产生在最完美的抒情诗之后;诗歌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2)揭示中国诗歌发展的超常——早熟而早衰的原因,用反语的形式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人不重逻辑严密,臆断行事的思想方法的危害。 3.阅读第3自然段,如何理解“比着西洋的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不过,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这句话的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所从事的事情是微雕,以此来比中国诗人创作的诗歌之精练简短。用生活之中的看东西“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来比中国诗的精练微妙,更是形象逼真,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了。 二、阅读课文第8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4.“读外国诗每有种他乡忽遇故知的喜悦,会引导你回到本国诗”,为什么说读外国诗“有种他乡遇故知的喜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因为中国诗与西洋诗有许多相通的地方,我们读外国诗的时候会经常发现外国诗里有中国诗的成分,所以有种他乡遇故知的喜悦。 5.“人生不过是家居,出门,回家。”这句话有什么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句话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人的思想情感、理智、意志等可以有所放纵、驰骋,但最终还得有所回归,寻找定所。 6.在“正像诸位在中国的小住能增加诸位对本国的爱恋,觉得甜蜜的家乡因远征增添了甜蜜”一句中,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运用了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对外国诗越了解,越能感受本国诗。作者在此处引入听众的感受,明白如话,自然亲切。 三、总览全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7.作者通过对中外诗歌的列举和对比,阐明了中国诗歌这一文学体裁具有怎样的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认为中国诗歌所具有的特征是:以抒情诗为主,篇幅短小,富于暗示,笔力轻淡,词气安和。 8.这篇文章的末段写道:“这只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小畜生,该磨快牙齿,咬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像这样的句子读者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妙,有人认为不雅。请结合课文内容和作品风格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一)这样的句子正体现了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幽默是演讲中的重要技巧,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能够极大地调动听众的热情,提高他们对演讲内容的兴趣,从而收到较好的演讲效果。像上面的句子,作者以生动的比喻表达出对待“中国诗”应有的态度,批判了那些中西文化本位论者,亦庄亦谐,妙趣横生。 (示例二)这样的句子虽然委婉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态度,但用语过“俗”,态度过于严厉,“小畜生”磨牙咬人的比喻似乎有愤世嫉俗的意味,不容易让人接受,并且和上文的整体风格不太一致。 [写法借鉴] 1.写作特色 比喻论证效果鲜明 本文谈的是“中国诗歌”这一笼统抽象的概念,作者不是空洞地去谈理论,而是化抽象为形象,运用巧妙的比喻,把一些抽象的概念、道理阐述得深入浅出。如讲到中国诗歌的篇幅短小时,作者以 “闪电战”“轻鸢剪掠”“樱桃核”“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喻之,形象生动。说到中国诗歌轻淡的笔力和安和的词气时, - 11 - 由“蛛丝网之于钢丝网”“像吹着芦管”“像乐队合奏”这样形象的比喻和外国诗雄厚、沉重的笔调相比,明白如话。最后讲到中西诗内容作风暗合时,打了一个比方:“研究我们的诗准使诸位对本国的诗有更深的领会,正像诸位在中国的小住能增加诸位对本国的爱恋,觉得甜蜜的家乡因远征增添了甜蜜。”设喻生动、亲切。 2.写法指导 运用比喻论证“3注意” 比喻论证是一种用具体、生动、形象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较抽象道理的论证方法。它将抽象的道理寓于具体的形象之中,使道理通俗易懂,深入浅出。那么运用比喻论证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1)用来作为喻体的事物,应当是为大家所熟悉的、具体的、浅显的,这样,才能既通俗又生动地说明另一个事物。 (2)比喻应当贴切、自然,要能恰到好处地说明被论证事物的特点。如可以把教师比喻成蜡烛、春蚕,说明他们无私地献出自己的一切,却不能将他们比喻成能使别人干净起来,自己却越来越脏的抹布、扫帚,这样的比喻,叫“引喻失义”,应当注意。 (3)因为比喻的双方缺乏本质上的内在联系,所以任何比喻都是有缺陷的。要完整、深刻地论述一个问题,不能仅靠几个比喻,应把它和例证法、分析法等结合起来使用。 3.迁移运用 下面是以“枝繁叶茂赖根深”为中心写的一段运用比喻论证的议论文片段,其中空缺了第一段。请你根据片段中心和下文内容,补写出空缺的部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础的东西,对事物的发展壮大是至关重要的。它是进取的动力,是事业的基石,是通往理想的阶梯,是未来成功的前提条件。如果你想成为一名未来的一鸣惊人的演奏家,那么现在你就得不厌其烦地反复弹练那一个个单调乏味的音符,练就娴熟的指法。如果你想成为一名未来的书法名家,就请你先练好那一点、一横、一撇、一捺,由楷书而行书,由行书而草书。反之,现在不打下深厚的基础功底,一挥笔就想写出行云流水、龙飞凤舞的草书,其结果必然是毫无韵味风致,只能是信手涂画而已。 【写作示例】 我们知道:一棵树,根只有深深扎入泥土,树才能巍然挺立,风吹不倒,雪压不垮,酷旱不死;根,只有发达广布,树才能有充分的水分、养料,发展到枝繁叶茂,婆娑多姿。所以深根广布,正是参天大树的挺立之本,生命之源。因此,我想到了打好基础与成就事业的重要性。 [素材采撷] - 11 - 1.素材积累 默默为世界文化奉献的人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管锥编》出来以后,“钱学”兴起,钱先生声名大起,而他却潜心读书研究,闭门谢客。一些“钟书迷”不远万里从港台、美国、法国……慕名而来,他却常常以病或者其他原因辞谢,“避之唯恐不及”。“如果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味道不错,难道一定要见到那只下蛋的母鸡吗?”钱钟书曾这样幽默地婉拒一位想亲见他本人的外国人。 面对国内外的“钱钟书热”一直居高不下的情况,钱钟书对此很不以为然,一直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在致老友郑朝宗教授的信中,他恳切地说:“大抵学问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朝市之显学必成俗学。”不管外界如何风云变幻,钱钟书始终安如泰山,锲而不舍地守着他的摊子,埋头做学问,不掷光阴于交游。他用半辈子寒窗的寂寞,保持着高尚人格操守和独立学问品格,默默地为世界文化奉献着自己的智慧。 【应用角度】 “淡泊”“名与利”“专注”“积累”“做学问”“拒绝”等。 2.素材应用 积累是源泉,积累是力量,只有踏踏实实地积累,才有后来实实在在的收获。古今中外,凡取得巨大成就者,无不经历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先积累后创造的过程。王羲之经过了“临池学书,池水尽墨”的积累,才写出了笔走龙蛇的《兰亭集序》;李时珍经过亲尝百草的积累,才编成了祖国的医学宝典《本草纲目》;马克思经过了二十年的资料收集、整理思考,才写出了享誉全球的《资本论》;钱钟书数十年如一日地读书、做笔记,学贯中西,才博得“当代第一博学鸿儒”的赞誉……凡此种种,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没有经过量的积累,却妄想一步登天,一蹴而就,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群文阅读] 导读:古人云: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然而,在竞争日益激烈,诱惑日趋纷繁的社会里,固守节操、淡泊名利并非易事。淡泊待名利,必先修身正心。颜回居于陋室之中,箪食瓢饮,亦能自得其乐;梭罗居于湖畔之上,一泓净水,便是心灵充实的源泉。水稻之父袁隆平没有被名利绊住前进的步伐,依然在为他的稻下乘凉美梦而奋斗在科研一线。荣华梦一场,功名纸半张。面对名利,请从淡泊始。 淡泊名利沈从文 ⊙唐宝民 20世纪70年代末期,国内外开始兴起“沈从文热”,许多人都对沈从文及其作品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在这场“沈从文热”中,作为中心人物的沈从文却表现得非常淡泊。 那时,不断有人写信给沈从文,说要研究他的作品,对于众多粉丝的热情,沈从文一律复信进行劝阻。徐州师范学院《中国现代作家传略》编辑组请沈从文提供他的自传稿,打算给他出一本自传,被沈从文拒绝了,他说:“(我)做个‘读者’已不大够格, - 11 - 哪还好意思冒充什么‘作家’,来应考般写自传,自欺欺人?”由于沈从文坚决不为自己写自传,所以,一直到1980年这套书全部出齐时,也没能收入沈从文的传略。 萧离给沈从文介绍了一个他的湘西同乡,叫凌宇,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他将自己撰写的研究沈从文的第一篇论文《沈从文小说的倾向性和艺术特色》寄给沈从文看,沈从文看后,给凌宇回信说:“承惠寄你写的关于我作品的分析,细致认真处,我和家中老伴读后,都十分感动……使我稍微担心处,是你出于家乡感情,很容易把我一切习作成就,估计过高……” 香港作家司马长风编著的《中国新文学史》下卷中收入了沈从文的资料,并寄了一册给沈从文,沈从文回信说:“谢谢尊作近代《中国新文学史》下卷,内容丰富,持论也比较客观,但对于弟未完成习作过程的一份早已报废过时的旧作,有些过于誉美处,不免转增忧惧……” 在“沈从文热”中,沈从文本人非但没有因热而膨胀,反而努力缩小自己,他在给老朋友程应镠的信中说:“至于年来国内外的‘沈从文热’,可绝不宜信以为真,‘虚名过实’,不祥之至。从个人言,只希望极力把自己缩小一些,到无力再小地步,免得损害别的作家的尊严……” 《孟子·尽心下》中说:“好名之人能让千乘之国。”北齐颜之推在《颜氏家训·省事》中说:“怨诮滋生,赧然而退,终为内史所迫:此好名之辱也。”沈从文先生的淡泊名利,不仅仅是一种谦逊和姿态,更是内心深处一种沉静内敛精神的折射。正因为从不为虚名所扰,所以才能心无旁骛地潜心于艺术,并创造出了举世瞩目的辉煌。 大智大勇粟司令: 高风亮节淡泊名利 ⊙翟景科 粟裕大将是中国现代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革命家。他不是元帅,却是毛泽东极为倚重的方面军统帅,屡屡被委以征战重任。 1961年9月,毛泽东接见来访的蒙哥马利元帅。蒙哥马利称赞毛泽东是高明的军事家,用兵如神,特别是淮海战役,简直不可思议。毛泽东很谦虚地说:“在我的战友中,有一个最会带兵打仗的人,这个人叫粟裕,淮海战役就是他指挥的。” 毛泽东为啥一再“高看”粟裕?笔者以为,主要有以下四大原因: 一是谋略深,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粟裕长期在一线指挥作战,善于独立思考,讲真理不讲面子,时常犯颜直谏,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解放战争初期,粟裕对党中央提出的南线我军外线出击和华野一兵团跃进江南的战略方针提出异议,斗胆直陈,请求留在江北打大歼灭战,最终打出了七战七捷、豫东战役和后来的淮海战役。 二是歼敌多,摧枯拉朽,所向披靡。解放战争初期,粟裕在苏中七战七捷,威名大震。据军史资料,在解放战争中,第三野战军共歼灭国民党军队245万余人, - 11 - 而同期林彪领导的第四野战军,歼灭国民党军队180余万人。 三是担重任,不避艰险,上演活剧。1947年,蒋介石对我山东根据地和解放区实施重点进攻,双方在孟良崮展开争夺战,华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全歼国民党军队“王牌中的王牌”整编74师3万余人。后来毛泽东曾对粟裕说:“孟良崮一役,全歼74师,击毙敌首张灵甫,有两个人没想到,一个是蒋介石,第二个就是我。” 四是风节高,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粟裕两让司令,一辞元帅,堪称共产党人的楷模。在1955年讨论到粟裕军衔问题时,毛泽东不仅要给粟裕授元帅衔,而且给予粟裕极高的评价。毛泽东说:“论功、论历、论才、论德,粟裕可以领元帅衔,在解放战争中,谁人不晓得华东粟裕呀!”周恩来也说:“粟裕二让司令一让元帅,人才难得,大将还是要当的。”毛泽东补充说:“而且是第一大将。” 推荐作品: 《人生》 路遥 《诫子书》 诸葛亮 [诵国学经典] 1.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选自《论语·学而》) [古文今译] 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知行启迪] 本句中,孔子提出了君子应当具有的品德,主要包括庄重威严、认真学习、慎重交友、过而能改等。作为具有理想人格的君子,从外表上应当给人以庄重大方、威严深沉的形象,使人感到稳重可靠,可以付之重托。他重视学习,不自我封闭,善于结交朋友,而且有错必改。以上所提四条原则是相当重要的。作为具有高尚人格的君子,“过则勿惮改”就是对待错误和过失的 正确态度,可以说,这一思想闪烁着真理的光辉,反映出孔子理想中的完美品德,对于研究和理解孔子思想有重要意义。 2.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 (选自《中庸·第十二章》) [古文今译] 普通男女虽然不贤明,也可以实行君子的道,但它的最高深境界,即便是圣人也有做不到的地方。 [知行启迪] “道”有普遍的可适应性,放之四海而 - 11 - 皆准,连普通男女都可以知道,可以学习,也可以实践。不过,一般性地实践是一回事,要进入其高深境界又是另一回事了。所以,道又必须有精微奥妙的一方面,供德行高、修养深的学者进行深造,进行创造性的实践。道是如此,世界上的许多事情也都是如此。凡事都有一知半解与精通的区别,一般人与“圣人”的分别也就在这里。 - 11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