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2-26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第10课+谈中国诗-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名师伴学(必修5)
必修5第10课+谈中国诗 ·知识概览· 【作者简介】 钱钟书(1910—1998),字默成(存),一字中书。著名学者、作家。江苏无锡人。1933年清华大学外文系毕业,1935年赴牛津大学研读英国文学。后至巴黎大学研究法国文学。归国后曾任昆明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国立师范学院英语系主任,上海暨南大学外语系教授,中央图书馆外文部总编辑等。解放后,任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1953年转任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新时期又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院特邀顾问,还曾任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钱先生博学多能,兼通数国外语,学贯中西,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两方面均有卓著成绩。解放前出版的著作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用英文撰写的《十六、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文论及诗文评论《谈艺录》。其中《围城》有独特成就,被译成多国文字在国外出版。《谈艺录》融中西学于一体,见解精辟独到。解放后,出版有《宋诗选注》《管锥编》(五卷)《七缀集》《槐聚诗存》等。还参与《毛泽东选集》的外文翻译工作,主持过中国文学史唐宋部分的编写工作。他的《宋诗选注》在诗选和注释上都有高明识见,还对中外诗学中带规律性的一些问题作了精当的阐述。《管锥编》则是论述《周易正义》《毛诗正义》《左传正义》《史记会注考证》《老子王弼注》《列子张湛传》《焦氏易林》《楚辞洪兴祖外传》《太平广记》《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的学术著作,体大思精,旁征博引,是数十年学术积累的力作,曾获第一届国家图书奖。 钱钟书的治学特点是贯通中西、古今互见,融汇多种知识,探幽入微,钩玄提要,在当代学术界自成一家。因其多方面的成就,被誉为文化大家。 60年来,钱钟书致力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淡泊名利,甘愿寂寞,辛勤研究,著作等身,饮誉海内外,为国家和民族作出了卓越贡献,培养了几代学人,是中国的宝贵财富。 【重点理解】 这篇课文用比较文学的方法,旁征博引,在比较中外诗歌的异同中,阐释中国诗的特征。观点鲜明,材料丰富,语言生动,富于说服力和感染力。 第一部分(第1段),交代谈中国诗的根本立场。作者认为,谈中国诗要采取比较文学的立场,就是说,谈起中国诗,眼中要有外国人和外国诗在。因为只读中国诗的人,没法“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没有居高临远的观点,就“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只有采用比较文学的立场,居高临下地对中外诗进行比较,才能对中国诗作出正确的评价,得出合理的结论。 第二部分(第2段),概括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按照一般的说法,诗的发展是先有史诗,次有戏剧诗,最后有抒情诗。中国诗则不然,抒情诗出现得异常之早,戏剧诗随后,史诗没有。因此,中国诗是早熟的,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但以后缺少变化。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 第三部分(第3至7段),阐述中国诗的特点。1.篇幅短小。作者在第3段指出,“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两三分钟。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原因是,“一篇诗里不许一字两次押韵的禁律限制了中国诗的篇幅”。2.富于暗示性,“言有尽而意无穷”。作者在第4、5段指出,外国诗人论诗的观点与中国诗人论诗的观点很接近,中国人说“言有尽而意无穷”,“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与外国人所谓“空泛连接着确切”,意思一样。“一般西洋读者所认为中国诗的特征:富于暗示”,是正确的说法。作者还认为,这富于暗示,“是一种怀孕的静默”,“说出来的话比不上不说出来的话,只影射着说不出来的话”。“中国诗用疑问语气做结束的”,比“西洋的任何一诗来得多”,例如拉丁诗里有个“何处是”的公式,在中国诗里应用得最多。3.“笔力轻淡,词气安和”。作者在第6段指出,“西洋读者也觉得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西洋诗的音调像乐队合奏,而中国诗的音调比较单薄,只像吹着芦管”。原因是,一跟语言的本质有关,中国诗调较轻,比不上西洋诗调的沉重;二是中国古代诗人“对于叫嚣和呐喊素来视为低品”,中国诗“像良心的声音又静又细”。4.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作者在第7段指出,中国诗除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外,在内容上与西洋诗“无甚差异”。例如,外国也有“跟中国田园诗同一型式的作品”。 第四部分(第8段),总说中国诗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作者认为,像各国人都是人一样,中国诗和西洋诗都是诗,共同点多于不同点。中国诗里有“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有“中国的”成分。在中国诗里是零碎的,薄弱的,到西洋诗里发展得明朗圆满,反过来也一样。因此,“读外国诗每有他乡忽遇故知的喜悦”,会引导读者“回到本国诗”。 【难点探究】 1.课文第1段中,“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这一句是什么意思? 【探究】联系上下文可以看出,“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是对只读中国诗的人而言的。只读中国诗的人,不能站在比较文学的立场上,对中外诗歌进行比较,从而在比较中认识中国诗不同于外国诗的地方,即中国诗的特点。他只能就中国讨论中国诗,不能“超以象外,得其环中”,用居高临远的观点看待中国诗,因此难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就是“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 2.课文的结构布局有什么特点? 【探究】主要特点是:开篇明确论述的原则,然后逐层展开,分别论述,而在论述中又不时广征博引,使文章跌宕生姿。文章第1段,说明谈论中国诗要用比较文学的方法。然后层层推进,阐述中国诗的特点。每一个特点的论述,都包含着对比与综合。对比,是把中外诗歌作对比;综合,是在诸多材料中综合中国诗的特点。文章结尾,作者又宕开一笔,“中国诗并没有特特别别‘中国’的地方”,使文章说理辩证周密。课文的整个结构圆通灵活,充满机巧。 3.从本文可以看出学者文化随笔的哪些特点? 【探究】第一,化深奥为通俗,化复杂为单纯。本文是谈中国诗这样一个深奥、复杂的问题,然而作者举重若轻,把这个问题用通俗、浅显的语言传达给读者。雅而不奥,俗而不庸。作者不是生硬地提出几条干巴巴的理论,摆开架势大加推衍,而是举出诗歌以及图画、音乐、故事、传说、寓言等具体的例子,作大量的丰富生动的比喻,来说明一些道理。没有泛论、概论这类高帽子、空头大话,读者在接受那些具体例子、形象比喻的同时,自然而然地接受了作者的观点。第二,居高临下,征古今引中外,有较强的知识性。在课文中,作者站在历史和文化的高度,自由地驾驭着古今中外的一切文史资料。他引用的国外资料中,有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希腊、俄罗斯、捷克乃至印度等国的资料;涉及的范围包括文学、哲学、历史学、艺术等。引用中国的文史资料,从古到今,那就更多。这样的文章,以丰富的知识取胜。第三,讲道理、发议论,幽默风趣。课文以说理为主,但它的说理,不同于论文,往往是艺术的谈笑风生。课文中充满了幽默风趣,读者会一边阅读一边忍俊不禁。当然,学者的幽默风趣,不是低俗的插科打诨,而是具有高雅的品位。难怪有人把这种学者随笔又称为小品文。 4.你读过不少中国诗,也读过一些外国诗,你认为中国诗有哪些特征?作者对中国诗的特征是怎样阐述的?你怎样评价作者的观点? 【探究】第一问:中国诗的特征,可依学生的认识自由理解,共同探讨。教师也可引导学生边阅读课文,边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理解本文讲到的中国诗的特点。注意要引导学生用例子说明,不要进行空泛的议论。可参照课文研讨进行讨论。第二问:作者运用比较文学的方法,在中外诗歌的比较中,得出中国诗的特征。课文举了大量典型的例子,运用巧妙的比喻,在谈笑风生之中,把中国诗的四个特征呈现在读者面前。(1)从诗歌发展的历史说,中国诗与西洋诗相反。西洋诗是:史诗戏剧诗抒情诗。中国诗是:抒情诗戏剧诗,没有史诗。中国的抒情诗“早熟”,但“早熟”带来“早衰”。(2)篇幅短小,追求在简短的篇幅中包含着悠远的意味。西方也有人主张诗要短小,但西方的“短”还是比中国的“短”长得多。(3)富于暗示性,“言有尽而意无穷”。西方读者最看重中国诗的这一特征。中国诗的旨趣往往在字面以外,“字面”不过起到诱发和影射的作用。(4)笔力轻淡,词气安和。中国也有“厚重”的诗,但比起西洋诗来,还是轻柔得多。第三问:作者在课文中的观点尽管有权威性,但也有可议之处。因为作者是从他自己的欣赏习惯出发来评论诗歌的,是一家之言。尽可以倡导学生各抒己见。 5.课文用了许多精妙的比喻,显出作者特有的幽默和睿智。找出你最喜欢的比喻,说说它们的含义和表达作用。 【探究】例如,为了说明中国诗的发展的超常性,作者用中国画的发展作了相应的类喻,“譬如中国绘画里,客观写真的技术还未发达,而早已有‘印象派’‘后印象派’那种‘纯粹画’的作风”;然后联系印度的《百喻经》一语道破天机。为了说明中国的诗歌之短,作者借用了一西方的短语“轻鸢剪掠”,轻巧自在,凭人去遐想。钱氏作比喻,重文采亦重哲理──“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适配诗心的需要。比着西洋的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不过,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其中道理更是相当深刻的。其他如把中国诗中的狂放比喻为“文明人话,并且是谈话,不是演讲,像良心的声音又静又细——但有良心的人全听得见”,“妙”中凸现了一个“准”字。文章又在比喻中结尾:“我们一切情感、理智和意志上的追求或企图不过是灵魂的思家病,想找着一个人,一件事物,一处地位,容许我们的身心在这茫茫漠漠的世界里有个安顿归宿,仿佛病人上了床,浪荡子回到家。出门旅行,目的还是要回家,否则不必牢记着旅途的印象”,“研究我们的诗准使诸位对本国的诗有更高的领会,正像诸位在中国的小住能增加诸位对本国的爱恋,觉得甜蜜的家乡因远征增添了甜蜜。”有情有理,点破了比较文学之于研究者的关系。 ·能力提升· 【课内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精髓(suǐ) 简陋(lòu) 轩冕(miǎn) 锱铢必较(zī) B.亵渎(xiè) 轻鸢(yuān) 谛听(dì) 一蹴而至(cù) C.敷衍(fū) 鉴别(jiàn) 窸窣(xī) 眉眼颦蹙(píng) D.付梓(zǐ) 羡妒(xiàn) 寒砧(zhēn) 牛羊咻咻(xiū) 1.C【解析】“眉眼颦蹙”中“颦”应读“pín”。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羡妒 斟酌 婉蜓曲折 卓有成效 B.援例 尺牍 光采夺目 顽固凶残 C.叫嚣 蕴藉 长途拔涉 杀一敬百 D.游离 门栓 矫揉造作 残羹冷炙 2.D【解析】A项,“婉蜓曲折”中“婉”应写作“蜿”;B项,“光采夺目”中“采”应写作“彩”;C项,“长途拔涉”中“拔”应写作“跋”,“杀一敬百”中“敬”应写作“儆”。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拆迁应在相互尊重与民主协商中解决;而在所有的强制拆迁中,根本没有“民主”二字,这就是两种拆迁方式的云泥之别。 B.巴林石是中国各色石种的集大成者,色泽斑斓,纹理奇特,质地温润,钟灵毓秀,堪称石之精品。 C.当今,美国毕竟只有军事力量和美元货币这两个最后优势,如果再不使用和展示,美国将没有任何机会挽回其江河日下的国运了。 D.有些专家认为“国考”暴热现象说明了越来越多的青年有志在行政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政治抱负,这个分析颇有些隔靴搔痒。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 B.成功者在设定想要达到的每一个目标时,总是要先找出设定这些目标的理由来说服自己。 C.这段时间的生活十分艰难,山上粮食所剩不多了,水显得更加宝贵,我们把它留给后来的人。 D.幸福是一个人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对生活产生的种种愉快、欣慰的感受以及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和评价。 4.B【解析】A项,不合逻辑,否定不当,可以将“不足”“不当”去掉,也可以将“我们所缺乏的”改为“我们有两方面的弱点”。C项,表意不明,“我们把它留给后来的人”,“它”指“粮食”还是“水”?不确定,应把“它”改为“它们”;D项,搭配不当,“产生”与“人生意义的理解和评价”搭配不当。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作品的独创性亦称作品的原创性,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者的直接创作活动产生了作品。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作品表现出作者的个性特点。__________。不同的人对同一题材的创作也是常见的现象。__________,作品的独特性是针对作品的表达形式而言,并不延及作品的主题思想,也不涉及未加提炼、加工的社会生活本身,_________。 ①只要是独立创作的作品,即使使用了相同的题材,也会产生出与他人作品不相同的表达特征 ②作者运用自己独到的眼光、技巧,独立地选择了自己满意的色彩、旋律、动作、语言等,形成对自己的思想、观点、感情的表达形式 ③作者的创作活动表现为对素材的取舍、运用,素材是构成作品的原始材料,它本身不是作品 ④但只要是作者本人独立创作的,必然表现出与他人不同的个性特点 ⑤任何人的创作都离不开对前人文明成果的传承、借鉴,也离不开同时代人的互相影响 A.②①⑤③④ B.②④③①⑤ C.③②⑤④① D.③④②⑤①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谈中国诗(节选) 钱钟书 ①西洋读者也觉得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我们也有厚重的诗,给情感、思恋和典故压得腰弯背断。可是中国诗的“比重”确低于西洋诗;好比蛛丝网之于钢丝网。西洋诗的音调像乐队合奏,而中国诗的音调比较单薄,只像吹着芦管。这跟语言的本质有关,例如法国诗调就比不上英国和德国诗调的雄厚,而英国和德国诗调比了拉丁诗调的沉重,又见得轻了。何况中国古诗人对于叫嚣和呐喊素来视为低品的。我们最豪放的狂歌比了你们的还是斯文;中国诗人狂得不过有凌风出尘的仙意,我造过aeromantic一个英文字来指示这种心理。你们的诗人狂起来可了不得!有拔木转石的兽力和惊天动地的神威,中国诗绝不是贵国惠特曼所谓“野蛮犬吠”,而是文明人话。并且是谈话,不是演讲,像良心的声音又静又细——但有良心的人全听得见,除非耳朵太听惯了麦克风和无线电或者…… ②我有意对中国诗的内容忽略不讲。中国诗跟西洋诗在内容上无甚差异;中国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如是而已。譬如田园诗——不是浪漫主义神秘地恋爱自然,而是古典主义的逍遥林下——有人认为是中国诗的特色。不过自从罗马霍瑞斯《讽训集》卷二第六首以后,跟中国田园诗同一型式的作品,在西洋诗卓然自成风会。又如下面两节诗是公认为洋溢着中国特具的情调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我试举两首极普通的外国诗来比,第一是格雷《墓地哀歌》的首节: 晚钟送终了这一天, 牛羊咻咻然徐度原野, 农夫倦步长道回家, 仅余我与暮色平分此世界。 第二是歌德的《漫游者的夜歌》: 微风收木末, 群动息山头。 鸟眠静不噪, 我亦欲归休。 口吻情景和陶渊明、李太白相似得令人惊讶。中西诗不但内容常相同,并且作风也往往暗合。斯屈莱欠就说中国诗的安静使他联想起魏尔兰的作风。我在别处也曾详细说明贵国爱伦·坡的诗法所产生的纯粹诗,我们诗里几千年前早有了。 ③所以,你们讲,中国诗并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中国诗只是诗,它该是诗,比它是“中国的”更重要。好比一个人,不管他是中国人,美国人,英国人,总是人。有种卷毛凹鼻子的哈巴狗儿,你们叫它“北京狗”,我们叫它“西洋狗”。《红楼梦》的“西洋花点子哈巴狗儿”。这只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小畜生,该磨快牙齿,咬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每逢这类人讲到中国文艺或思想的特色等等,我们不可轻信,好比我们不上“本店十大特色”那种商业广告的当一样。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在我们这儿是零碎的,薄弱的,到你们那儿发展得明朗圆满。反过来也是一样。因此,读外国诗每有种他乡忽遇故知的喜悦,会引导你回到本国诗。这事了不足奇。希腊神秘哲学家早说,人生不过是家居,出门,回家。我们一切情感、理智和意志上的追求或企图不过是灵魂的思家病,想找着一个人,一件事物,一处地位,容许我们的身心在这茫茫漠漠的世界里有个安顿归宿,仿佛病人上了床,浪荡子回到家。出门旅行,目的还是要回家,否则不必牢记着旅途的印象。研究我们的诗准使诸位对本国的诗有更深的领会,正像诸位在中国的小住能增加诸位对本国的爱恋,觉得甜蜜的家乡因远征增添了甜蜜。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的原因:一是和汉语言的本质有关,中国诗调较轻;二是中国古代诗人视叫嚣和呐喊为低品,崇尚诗像良心的声音又静又细。 B.中国诗与西洋的诗相比,最豪放的狂歌也比西洋的诗斯文;中国诗是文明人的细语,而西洋有的诗人的诗是“野蛮犬吠”。 C.中国诗跟西洋诗在内容与形式上没有差异,中国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而西洋社交诗比较少,宗教诗比较多。 D.西洋诗中格雷的《墓地哀歌》和歌德的《漫游者的夜歌》,跟中国田园诗同一型式,口吻情景和陶渊明、李太白十分相似。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诗的作风也往往与西洋诗暗合,在几千年前,中国诗就出现了与西洋爱伦·坡的诗法所产生的纯粹诗的相同作风。 B.文章用“北京狗”和“西洋狗”都是卷毛凹鼻子的哈巴狗来打比方,旨在论述中国诗和外国诗内容和形式都是相同的。 C.作者在上文中严厉批评了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说要让那只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哈巴狗,该磨快牙齿咬他们。 D.诗歌没有国界,中国诗里有“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中国的”成分,读外国诗时往往会有种他乡忽遇故知的喜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像各国人都是人一样,中国诗和西洋诗都是诗,共同点多于不同点。在中国诗里是零碎的,薄弱的,到西洋诗里发展得明朗圆满,反过来也一样。 B.文章引述希腊神秘哲学家的话,是运用类比的手法,其目的是讲清楚在中国读外国诗和在外国读中国诗都是在读诗的道理。 C.“出门旅行,目的还是要回家,否则不必牢记着旅途的印象”,作者是说要立足中国来读中国诗歌,就像远行的人会倍感家乡的甜蜜。 D.上文的说理,不同于一般论文,而是艺术的谈笑风生,充满了幽默风趣,读者会一边阅读一边忍俊不禁。这正是学者随笔又称为小品文的特点。 【答案】 1.C 2.B 3.C 2.A项内容来源于第②段“中西诗不但内容常相同”至“我们诗里几千年前早有了”,理解和分析正确。B项内容来源于上文“中国诗只是诗”至“我们叫它‘西洋狗’”,“旨在论述中国诗和外国诗内容和形式都是相同的”理解和分析错误,应为“旨在论述中国诗和外国诗都是诗”。C项内容源于上文第③段“有种卷毛凹鼻子的哈巴狗儿”至“咬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理解和分析正确。D项内容来源于上文“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至“会引导你回到本国诗”,理解和分析正确。 3.A项内容来源于上文第③段“好比一个人”至“反过来也是一样”,说法正确。B项内容来源于上文第③段“希腊神秘哲学家早说,人生不过是家居,出门,回家”的句子以及上下文的信息。C项内容来源于第③段“出门旅行”至“觉得甜蜜的家乡因远征增添了甜蜜”以及上下文的信息,说法错误,作者反对本位文化的人。D项内容是对上文体裁特点的概述,说法正确。 【课外拓展】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宋画之魂 韩朝 历史学家陈寅恪说:“中国艺术,造极于两宋。”从法、理、意、趣等诸多方面考量宋画都可称道。宋画上承唐代法度,在唐法基础上将意态和情趣融入,下启元明清三代,堪称统摄整合型艺术,宋画的魅力最为持久。 宋代绘画多元和全面,这个原因常被忽视。我以为,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常以相互支持生发为肇始,遂生连锁反应,最后臻于大成。宋画是时间累积的结果,在隋唐五代时期已经打下雄厚基础,有宋三百多年,民间绘画、宫廷绘画、士大夫绘画各自形成体系,人物、山水、花鸟各科都新派迭出,题材扩大,彼此吸收、渗透,艺术触角的伸展与变异成就了美术史的重要转折,从此众水分流,各得其所,即宋代画院树立的“院体画”和苏轼等创立的“文人画”,已成后世经典。 宋人以理为贵,落实在操作层面上,翰林图画院的设立功不可没。北宋徽宗时还曾一度设立画学。除此外,更重要的是文人的参与,常在精密不苟的法理中灌注趣味与精神。宋画的精微典雅独步百代,精微者必有细节,而细节决非节外生枝,是完全与整体和谐并流畅地表达的,却是很多后学者因精微而变得支离或滞塞所望尘莫及的。……朱熹提出以“涵泳”为核心把握“象外之象”的方法,说得具体透彻。在朱子那里,有一段精论:“理无形而难知,物有迹而易睹,故因是物以求之。”大致意思是:既然理无形而物有形,就应在有形的物上作格物的踏实功夫。要在有形之物中求无形之理。格物,乃是由积累到贯通再到推类的认知过程,也就是一个具体—普遍—具体的过程。这种下学而上达,由分殊而达理一的格物方法,使心与理一,心与物融。学识在“穷理以进知”的格物中,在内外双修的多种参照互补中完成。这种由内而外再内的认识过程,随风潜入夜,润泽万物于法理和意韵之中,这实在是宋代画家们的葵花宝典。宋画之魅,就由这格物功夫出,并由此而禁得住看,禁得住品。 宋画的另一特点,是借助魏晋之“气韵”、唐代之“意境”和宋代之“气象”的集大成者,三者统一。“气象”堪称宋代美学精神的绝妙注解,其“中和”、“浑成”之品性——以理学思潮和哲学精神为根柢,以宏阔的形而上的主体精神自然地影响着画家,由此勾勒出清晰的创作脉络。 理想之外,技法不容忽视。宋画有着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精粹而纯熟的技术为实现立意提供了切实保证。宋画的主流艺术样式是工笔画,其勾染的微妙对应于宋人格物致知的追求,水墨虽非主流,却已有后声夺人的潜质,其重神韵的意识亦对工笔画有所影响,两者互补成为新的推动力,工而有韵,放而不粗,无论花鸟、人物或山水,概莫如此。总的来说,宋画之魂,在画家的全面修养,在格物致知的功夫,在严谨法理中自然流露的文人气息,在画面内在形式的和谐,所有这些凝聚出宋画之静气,静则清、则大、则庄重深远、则清新朴厚。 (选自《文艺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学者认为中国艺术在两宋时达到顶峰。宋画能承前启后,表现出持久的艺术魅力。 B.宋代绘画多元和全面,表现在法、理、意、趣等诸多方面,均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C.宋代画院树立的“院体画”和苏轼等创立的“文人画”,代表着宋画的最高艺术成就。 D.隋唐五代时期绘画艺术的不断积累,为宋画三百多年的发展和提高打下了雄厚基础。 2.下列理解和分析,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宋画的细节与整体和谐并流畅表达出来,又因文人的参与而在精密不苟的法理中灌注了趣味与精神。 B.宋画博采众长,融合了魏晋的“气韵”、唐代的“意境”和宋代的“气象”,提升了自身的艺术品位。 C.宋代的绘画艺术百花齐放,各家画派彼此吸收,互相渗透,艺术触角的伸展与变异成就了美术史的重要转折。 D.宋代理学思潮和哲学思想,宏阔的形而上的主体精神影响着画家,也制约了宋代绘画艺术的发展。 3.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画家的全面修养、格物致知功夫、严谨法理中流露的文人气息和画面内在形式的和谐,是形成宋画之魂主要因素。 B.细节是宋画的工笔艺术的要素之一,这是后来很多画家追求的目标,也是一些画家取得成功的典范。 C.格物,是由积累到贯通再到推类的认知过程,这是宋代画家们的画功秘籍,宋画之魂由格物功夫练出,禁得住看,禁得住品。 D.宋画技法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工笔画与水墨画两者互补,工而有韵,放而不粗,庄重深远、清新朴厚。 8.C【解析】A项内容来源于上文第③段“好比一个人”至“反过来也是一样”,说法正确。B项内容来源于上文第③段“希腊神秘哲学家早说,人生不过是家居,出门,回家”的句子以及上下文的信息。C项内容来源于第③段“出门旅行”至“觉得甜蜜的家乡因远征增添了甜蜜”以及上下文的信息,说法错误,作者反对本位文化的人。D项内容是对上文体裁特点的概述,说法正确。 【答案】 1.C 2.D 3.B ·典型例题· 【真题展示】 (2016年高考新课标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中有历史。当今历史学家大都认为,没有什么文献资料不是史料,不但文学作品,即如佛经、道藏、信札、家谱、账本、碑铭等也无一不是,而且随着史学研究领域的拓展,史料范围还在不断扩大。从“三言二拍”里可以看到晚明市井生活的真实面貌,这对于研究社会史的人几乎是一个常识。陈寅恪以诗证史,也为大家所熟悉。但在“五四”以前,史料范围并非如此宽泛,文学作品在大多数史学家眼里也并非史料,有些文献到底属于文学还是史学,一两千年来都没有一致的看法。神话传说就是如此,其中相当突出的例子是《山海经》。 神话传说是文学,史前时代,无文字可征,只有传说,暂当历史。三皇五帝至今未曾坐实,但“炎皇子孙”已经成为口头语,甚至成为历史共识。新的传说还会不断产生,能否成史颇为可疑,但以神话传说研究历史,却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在历史上,《山海经》究竟应归于文学还是史学,曾是死结。王国维《古史新证》说“而疑古之过,乃并尧、舜、禹之人物而变疑之,其于怀疑之态度及批评之精神不无可取,然惜于在于史材料未尝为充分之处理也。”这些古史材料就包括《山海经》《穆天子传》等文献。在《汉书·艺文志》里,《山海经》列于数术类。此后该书在目录学里的角色转换过几次,《隋书·经籍志》将《山海经》列于史部地理类,也就是将它看成史书了。 历史是讲真实的,《山海经》一般被视为荒诞不经,连司马迁写《史记》都不敢采用。虽然《山海经》里平实的山川地理内容应归于史部,但其中大量的神话故事却显然有悖信史,所以清人编《四库全书》,言其“侈谈神怪,百无一真,是直小说之祖耳”,将其改列于子部小说家类。这个死结直到“五四” 以后才大致解开。解开的途径有二:一是将《山海经》分而治之,不把它看作一部成于一人一时之书,神话归神话,历史归历史;二是神话中也有历史的成分在,仍可以之证史或补史。分而治之者,以为《山海经》中的《五藏山经》是比较雅正的部分,谭其骧就写了《<五藏山经>的地域范围》一文,分析《山经》写作时的地理知识水平。将历史成分发掘出来的,自然以王国维用《山海经》来印证甲骨文中殷商先王亥为最明显的例子。 上面说的是介于文学与史学之间的文献,至于纯粹的文艺作品,当然也能从中发掘史料。但发掘史料是一回事,把整个作品当成真史就很可虑了。《红楼梦》反映了清代前期的历史现实没有错,可是如果过分坐实到具体历史人物身上,就未免失之穿凿了。戏说之类当然是文学,但读者观众往往误以为是历史。如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张诚、徐日昇当时担任与俄国谈判的翻译,工作是以拉丁语作为中介的,而电视剧《康熙王朝》中他们说的却是俄语,观众看到这个情节时被误导也就难以避免了。 (摘编自周振鹤《历史中的文学与文学中的历史》)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当今历史学界,历史学家的研究领域不断地扩展,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都有可能 成为他们研究历史的资料。 B.古代的史学家选取史料的范围比较狭窄,他们并未广泛采用“以诗证史”或将小说 用于社会历史研究之类的方法。 C.王国维在《古今新证》中认为,有些历史学家如果能充分利用史料,就不会“疑古”, 怀疑尧、舜、禹等人物的真实性。 D.历史学者对《山海经》有不同认知,《隋书·经籍志》把它列入史部,视为史书, 王国维则把它作为古史材料看待。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很多人认为《山海经》的记载荒唐夸张,与真实的历史差别较大,司马迁也持这种 观点,因此《史记》并不采用《山海经》。 B.《四库全书》的编者认为,《山海经》所记的神话传说并无真实可言,不宜归入史 部,而应列入子部小说家类。 C.谭其骧和王国维利用《山海经》研究历史的方法不同,前者是将神话和历史分而治 之,后者则从神话中发掘史料。 D.电视剧《康熙王朝》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了虚构,其中部分情节与历史事实 有出入,不能从这类作品中发掘史料。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即使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也会产生新的传说,这些传说将来会不会成为研 究这个时代的史料也未可知。 B.“五四”之前,很多涉及历史的神话传说之所以没有成为广泛使用的史料,是因为 这些作品在史学和文学归类问题上存在争议。 C.在历史研究中,当代学者会把文学作品作为史料看待,在他们看来,《三国演义》 和《水浒传》的艺术手法差异并不重要。 D.文学作品能否成为史料,取决于历史学家的眼光,而历史学家对文学与史学关系的 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当时的学术背景。 【答案】 1.C 2.D 3.B 2.文章第四段段首句为“……至于纯粹的文学作品,当然也能发掘史料”。而D项“其中部 分情节与历史事实有出入,不能从这类作品中发掘史料”,以偏概全,和原文信息不符。 3.B选项说“五四”之前,很多涉及历史的神话传说之所以没有成为广泛使用的史料,是因 为这些作品在史学和文学归类问题上存在争议。有因果逻辑关系,但原文中是“这个死结直 到“五四”以后才大致解开。解开的途径有二:一是将《山海经》分而治之……二是神话中 也有历史的成份在,仍可以以之证史或补史。”讲的是解开矛盾的途径,并没有分析矛盾的 原因。 【模拟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书院的消失,已经有整整一个世纪的历史。这一百多年中,中国的本土文化,中国自身的文化传统被排斥,甚至被打倒。而传统文化被连根拔除,意味着我们自身的价值理性被割断。于是,我们看到了经济的腾飞,人们物质生活的极大提升,而公民的素养与道德水准的下滑与沉沦。但是,民间依然不乏梦想“兴亡继绝”的志士仁人,一旦气候适宜,民族传统的回归就会应运而生。于是,书院也如雨后春笋一样,在中国大地上复苏了。传统书院的复苏,意味着书院制度的全面复兴指日可待,而当代书院制度的复兴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传统书院是对现行教育制度的补充和完善。经过几十年的探索、改革、创新,中国的教育体制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现行的一整套教育制度,从小学到大学已构成完备和严密的体系。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一体系的致命缺失是被严重地功利化。现在人们言必痛斥的所谓“应试教育”,其实质并不是“应试”,应试何罪之有?应试本就应该是教育的内容之一。“功利”——教育是为了培养“人才”,实质是为了培养工具;受教育者是为了获取知识,实质是为了获取谋生的手段,与向上攀爬的资本,这才是教育问题的根本所在。现在,人格教育、价值观、人生观教育被冠以“德育”的桂冠,其实是空泛的。而书院教育恰恰可以补体制内教育的这一重大缺失。如上文所述,中国书院的一个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人”,所谓成人正是一种基于人文素养教育的人伦教育、价值观教育及行之有效的行为规范教育。这些,正是我们主流教育之所缺而社会和谐进步之所需。 传统书院的一个基本立足点,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承继和研习。它的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及其经典。当今,在中华传统文化被连根拔起一个世纪以后,在体制内教育尚无法承担起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态势下,书院的复兴就显得格外重要。它可以起到民间国学热与体制内官方教育的纽带和传导作用。书院的复兴也许可以再一次成功地把已经失传的传统文化重新植入民间。也就是说,传统的回归,传统文化的回归,有赖于书院的复兴。 书院的复兴,有利于唤醒和激活中华民族崇文、重教的文化基因。中华民族是一个最重视教育、最崇尚人文的民族。世界几大文明中,中华文明是唯一一个传承至今没有中断和消亡的文明。究其原因,中华民族基因中崇文、重教的精神是最根本的支撑。而这种基因的外化之一,就是书院的发生、发展及其制度、规范及运作机制的历久不衰。遗憾的是,近现代以来,由于西化及“左”化的影响,这一基因被冷冻了,人们失去了对教育与人文的热情,而专注于资本、迷信于科学,以致于整个民族走上了不讲精神、没有信仰,人欲横流、唯利是图的歧路。比如,为了买彩票可以一掷千金,为了买股票可以一掷万金,却不愿为助学哪怕拿出一分钱。又比如,当官的有几人愿为助学奉上一点“膏火”?经商的又有几人,能够为兴学捐出利润?书院的复兴,重新给了中国人一个机会,它也许能再次激活我们的崇文、重教的基因,使捐资兴学重新成为我们的社会风尚和生活方式。 必须强调,书院的当代复兴,决不是为了复古。书院制度及其办学模式也面临着如何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问题。所以,书院的当代复兴必须伴随着书院的创新。墨守成规、食古不化是没有出路的。同时,我们也必须警惕书院复兴借市场化之名敛财,也要警惕借书院之名行宗教布道之实。书院是我们的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我们要珍惜它,保护它,让它能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助推、助力,让它能在正确的道路上行之久远。我想,这也正是我们这一代人不容推卸的责任。 (摘编自朱杰人《传统书院的当代复兴》)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书院的消失,传统文化被连根拔除,使得今天的人们物质生活提升而公民素养与道德水准下降。 B.在民族传统回归的大气候下,书院也在中国大地上短苏了,这预示书院倒度很快就会全面复必。 C.传统书院可以补充和完善现行教育制度,有助于扭转教育功利化的弊病,弥补“德育”空泛的缺失。 D.当今时代,书院的复兴可以促进传统文化回归,利于唤醒和激活中华民旅崇文、重教的文化基因。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一百多年来,虽然中国的文化传统被排斥甚至被打倒,国人人自身的价值理性被割断,但民间仍不乏心怀“兴亡继绝学”梦想的志士仁人。 B.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中国的教育体制进步明显,形成了一套完备和严密的教育体系,但毋庸讳言,这一体系也存在严重的缺陷。 C.传统书院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及其经典,这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因此,当今时代复兴书院格外重要。 D.近代以来,西化及“左”化的影响导致中华民族走上歧途,书院的复兴可以激活崇文、重教的基因,重拾捐资助学的风尚。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饱受诟病的“应试教育”的根本问题不在于“应试”而在于“功利”,即教育和受教育者的目的都出现了偏差, B.培养学生“成人”是中国书院的根本目标之一,而成人须建立在人文素养教育基础之上,这恰恰是当前主流教育所缺少的。 C.世界几大文明中,除中华文明之外的几种文明没有传承至今,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的民族基因中缺少崇文、重教的精神。 D.书院是宝贵的文化遗产。但需注意的是,当代复兴书院不是复古而是创新,书院制度及其办学模式也应适应现代社会生活。 【答案】 1.A 2.D 3.C 3.C项,推理不当。“世界几大文明中,除中华文明之外的几种文明没有传承至今,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的民族基因中缺少崇文、重教的精神”一句中的“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的民族基因中缺少崇文、重教的精神”不符合原文内容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