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阶段测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阶段测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西宁市海湖中学 2021 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学科试卷 分值:150 分 时间:15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什么是美学?我个人的回答:审美就是人与世界的一种关系,没有实体性的美。审 美是人与对象的一种特殊的关系,这种关系实际上是一种经验,也是一种肯定性的情感 体验。 中国到底有没有美学?鲍姆加登认为美学是“感性认识的完善”,黑格尔认为美学 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按照这样的标准,中国没有美学,因为中国古代没有这样明确 的表述。但是我们中国肯定有自己的艺术的生存方式,有人和对象的审美的关系,也就 是说中国有自己的美学。那么我们怎么概括?今天我们做了一个概括叫“生生美学”。 提出“生生美学”的动因就是试图在欧陆现象学生态美学与英美哲学环境美学之外提出 一种中国自己的生态美学。 梁漱溟将孔子学术之要旨概括为“生”,指出:“这一个‘生’字是最重要的观念, 知道这个就知道所有孔家的话。”牟宗仁认为,“中国哲学以生命为中心,儒道两家是 中国所固有的,后来加上佛教,亦还是如此。”这就是儒家之爱生——仁者爱人,道家 之养生,佛家之护生。《周易》中原有“生生之谓德也”一说。最高的道德是什么?是 “生生”。“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给予人类的最大的恩赐是什么?是“生”。中国 美学将“生生之德”转化为“生生之美”,将“生”字重言,使其具有了“生命的创生” 之意,中国的美学是生命创生的美学,是创造生命的美学,这样就使“生生”具有了本 体论的内涵。而生命直抵艺术之深处,所有感动人的艺术都是具有蓬勃生命的艺术,具 有美的内涵和美的含义。具有生命的艺术才是美的艺术。 “生生美学”的文化特点到底是什么?第一个文化特点是“天人合一”的文化传统。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具有本源性的文化传统与文化立场,此成为生生美学生成的主 要文化背景,决定其明德敬天、以德配天的文化传统。第二个文化特点是“阴阳相生” 的生命美学。“一阴一阳之谓道”之阴阳相互生成宇宙万物的根本规律,也是艺术与审 美的根本规律。中国艺术通过笔墨、虚实、留白等形成阴阳对比,诞育生命,也诞育无 穷的艺术意蕴。西方近代以来也有著名的康德的审美的“二律背反”理论,“感性”和 “理性”的二律背反,“感性”和“理性”同时都有价值,但又相悖,这就形成一种审 美。“这种美具有无比强大的张力与魅力。”第三个文化特点是“太极图示”的艺术思 维模式。“太极图示”是东方形态的古典现象学,所谓“无极乃太极,太极动而生阳, 一动一静,互为本根”,是一种东方式的富有无穷生命力量的圆形美学。第四个文化特 点是总体透视的艺术特征。毕加索以前的西方古典艺术,比如俄罗斯的油画等,它们都 是焦点透视,用一个人的视点看物体。中国是总体透视,就是用一个总的意境、总的理 想、总的精神、总的神采把整个画统摄住。第五个文化特点是“意在言外”的意境审美 模式。这里面提出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的美学和艺术有没有自己的逻辑性和艺术理性? 学术界,包括西方理论界有些人认为中国古代美学与艺术理论没有理性逻辑,但我们认 为,“生生美学”虽没有西方传统的工具理性逻辑,却具有“意在言外”的意境式审美 逻辑,是一种对于看不见的意蕴的追寻,是更高更深的艺术逻辑。 (选自曾繁仁先生于 2019 年 7 月 8 日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的演讲,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审美是一种经验性的情感体验,它抛开了审美对象实体性的美,体现的是人与世 界的一种特殊的关系。 B.“生生美学”是区别于鮑姆加登的欧陆现象学生态美学和黑格尔的英美哲学环境 美学的中国特色的中国美学。 C.“生生美学”中“生生”的概念来自于儒家哲学观,并且运用了重言,凸显了中 国美学生命的本体论。 D.中国艺术往往通过笔墨、虚实、留白等手法,遵循阴阳相互生成宇宙万物的根本 规律,给人一种审美感受。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全文采用的是层层递进的结构,先从“生生美学”的提出原因出发,再论及“生 生”的概念,再论及文化特点。 B.文章第三段用大量引用论证,既论证了“生生美学”的内涵,又显得典雅厚重, 有说服力。 C.文章第四段中举俄罗斯油画的例子,意欲对比焦点透视与总体透视的艺术特征, 从而凸显出总体透视的优势。 D.文章第四段引用康德的“二律背反”的例子,用类比论证巧证“阴阳相生”既是 相背的,也是有审美价值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意境式的审美逻辑是高于工具逻辑的艺术逻辑,因此可以印证中国的“生生美学” 的逻辑性强于现象学生态美学和哲学环境美学。 B.《清明上河图》以“繁荣祥和”的意境统摄整个画面,“景随人迁,人随景移”, 不依某一人的视点来绘图,符合“总体透视”的艺术特征。 C.中国之生生美学的起源、文化特点都是带有中国特色的,它的提出彰显了中国特 色,增强了文化自信。 D.“生生美学”是通过概括中国自己的艺术生存方式,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提 出的中国生态美学概念。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代,消除矛盾、化解危机,实现全人类的可 持续发展,是全球治理的大课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顺应时代发展大势向 世界贡献的中国方案,其中“坚持对话协商”“坚持共建共享”“坚持合作共赢”“坚 持交流互鉴”“坚持绿色低碳”的行动主张直接回应了“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 一全球治理难题。目前,中国正通过一系列举措将理念落实为现实行动,以自己的实践 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展现中国大国担当,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中国力量。2014 年至 2016 年,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总额超过 3 万亿美元,对沿线国家 投资累计超过 500 亿美元,“一带一路”倡议取得的丰硕成果为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注 入了强大的“中国力量”。 (摘编自任洁《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谭星宇《开放的世界开放的 经济》) 材料二: 2019 年 1 月 3 日,嫦娥四号探测器自主着陆在月球背面,实现了人类探测器的首次 月背着陆和巡视探测,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 图。 嫦娥四号任务引入了德国、瑞典、沙特等多项国际合作项目,开辟了我国月球与深 空探测国际合作的新范式。这些国际合作载荷将向全世界科学家开放数据,为人类和平 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过去十年,中国向亚太空间合作组织提供 22 万幅卫星图像,约 8000 景卫星图像在 成员国得到应用,促进了亚太区域科研、灾难监测与管理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中国利用 优势资源,服务航天领域的博士研究生学位教育,为各成员国培养青年英才;中国提出 与亚太空间合作组织各成员国共同构建“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的倡议,并在第一届 高峰论坛期间与各成员国共同发布《北京宣言》,以提升各成员国航天基础能力、共享 服务能力、快速响应能力、产业驱动能力和互联互通能力。(摘编自新华网《“嫦娥四 号”月背探索记》、张克俭《坚持共商共建共享 为亚太空间合作页献中国力量》等) 材料三: 2017 年 5 月我国首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试采成功,这是中国能 源开发一次历史性突破,对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每立方米的可冰天然气燃烧产生的能量是等量常规天然气的 1.43 倍,明显高于煤 炭、石油,燃烧污染却又比煤炭、石油小,更加清洁环保。神狐海域可燃冰试采攻坚克 难获得成功,依赖于“中国理论”的创新。试采现场指挥部办公室主任邱海峻介绍说, 我国在全球率先建立了可燃冰“两期三型”成矿理论,创立可燃冰“三相控制”开采理 论,应用于试采模拟和实施方案制定,确保了试采过程安全可控。 “低渗粉砂质储层水合物矿藏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广泛分布,很多国家对可燃 冰有强烈需求。我们现在掌握了这一技术,将来可以进行技术输出,有利于解决‘一带 一路’沿线资源、能源问题,推动‘一带一路’沿线的经济发展和融合。”邱海峻说。 (摘编自吴涛、张旭东《我国可燃冰资源可用百年以上》) 材料四: 新世纪以来,能源、环境、气候变化问题严重制约着全球可持续发展,而中国倡导 的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加快清洁能源国际共享,正在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目前,我 国正加快构建清洁能源低碳体系。在核电研究方面,作为四代核电技术的高温气冷堆是 一种近乎理想的安全的核反应堆,业内人士将其称为“固有安全性”。清华大学核能与 新能源研究院院长张作义指出:“关于第四代核能技术,国际上美国、德国、日本、俄 罗斯都做了大量的研究,但只做到方案研究,而我们国家是世界上第一个实际建造电站 的。2018 年 10 月 31 日,由哈电集团(秦皇岛)重型装备有限公司承建的蒸汽发生器通 过出厂验收,标志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关键设备的研发制造难题已全面攻克。对此,哈 电重装董事长王守革自豪地说:“这台高温气冷堆核电蒸汽发生器的研制成功,从设计、 材料、工艺各个环节都实现了完全的自主创新,为我国核电在‘一带一路’中顺利走出 去开辟了一条全新道路。”(摘编自王璐、左翰嫡《全球能源互联网顶层设计已完成》, 韩维正《低头有勇气 抬头靠实力》)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着力打造共建共享、合作共赢的国与国关系,内 容涵盖了经济、科技等多个领域,其中又以贸易投资为工作重心。 B. “鹊桥”中继星把接收到的地面站的遥控指令通过前向链路转发给着陆器、巡 视器,再经由返向链路把收到的数据以不同的频段转发到地面站。 C. 向全世界开放航天数据,中国这一举措不仅能帮助亚太空间合作组织成员国提 升航天科技实力,还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力量。 D. “可燃冰”开采和高温气冷堆研制是我国对“坚持绿色低碳”行动主张的具体 落实,其技术输出有利于解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能源问题。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破解“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一全球治理难题,要有顺应时代发展大势 的清晰认识,也要有相应的实践,在这两方面,中国都作出了表率。 B. 无论是提出构建“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还是倡导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 都说明中国具有全球治理开放合作的大格局和大国担当的精神品质。 C. 在航天科技、可燃冰开采和核电站建设等领域,中国虽然起步比欧美发达国家 晚,但都能凭借自主创新全面赶超,取得令人自豪的世界一流业绩。 D. 海域可燃冰的开采理论和第四代核能技术的研发成果,都能使我国占领新能源 研发技术高地,为推动全球能源消费革命和完善全球治理创造条件。 6. 未来,我国可以在哪些方面进一步为全球治理与发展贡献中国力量?请根据材料简 要分析。(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条绳索 【秘鲁】弗朗西斯科·埃斯卡特 胡安发现了一条从天上垂下来的绳索。 那条长得令人难以置信的绳索一直往上延伸,延伸,直至消失在冬日的云层里,胡 安一边看着它一边想身边没有人会相信他看到的这一幕。 “这孩子太孤独,出现幻觉了。”听到胡安的故事,他姑姑会这么说。“应该带他去 看心理医生!”最后她会得出这样的结论。 于是胡安一直跑回了家,看见他爸爸正坐在门口的那段老树干上。“有一条绳子从 天上垂下来!”胡安喊道。 父亲沉默地看了他一眼,好像胡安说的是一种奇怪的无法理解的方言。 胡安痛恨没有人认真地对待这件事,然而他已经习惯了,人们总是把他当成一个小 孩子,尽管他都快十岁了,在大草原上可以骑着自行车到处来去。 “爸爸,你得看看,我发现的那条绳子非常粗大,我一个人没法把它运回家。”胡 安试着用父亲的语言表达,想让他别再像平时那样用轻蔑的表情看着自己。 “请您跟我来一下吧,爸爸,就一会儿。”胡安哀求道。 但这仍是徒劳,父亲不喜欢胡安求他玩耍,就像不喜欢玩耍本身,于是那孩子决 定再次消失,重新向发现那条绳索的地方跑去。 他很快又看到了它,在大草原中央,纹丝不动,风吹拂着,但那条绳索仍定定地悬 在那里,并不是绷紧了,只是静静的。胡安看了它一会儿,又向天上望去,寻找一种解 释,但是同样一无所获,这时他想到直到现在他还没有碰过那条绳索,就决定碰碰看, 好证明那是真实的,而不仅仅是一种幻觉,或是海市蜃楼,就像那些在沙漠里迷路的旅 行者所看到的。 胡安重新看了一下绳索,决定走过去。但因为某种原因,他又想起了搂着绳索渴死 的旅行者,不敢向前走一步。考虑了几秒钟后,他吸了一口气,向前迈出了第一步,然 后,又一步,直到剩下不到一米的距离,他伸出胳膊,用指尖轻轻地碰了一吓绳索。“很 软”,他想。 胡安决定拉一下那条绳索。他用双手抓住绳索,使劲向下一拉,但是什么也没发生, 绳索顶住了他的全部力量,于是他决定全身吊上去,他助跑,牢牢地搂着绳索纵身一跳, 就像一个九岁的人猿泰山一样吊在了绳索上。 胡安想起了一个小孩和三颗菜豆的故事,那个小孩在他家院子里种下了三颗菜豆, 最后菜豆长成了一颗巨大的爬蔓植物,一直长到了天上,那孩子顺着它爬上去,在顶端 发现了一座城堡,里面满是财宝。但是真的是菜豆吗?菜豆不会长成爬蔓植物呀,真是 个奇怪的故事…… 胡安学校的作业本上总是写满了老师的评语,说他是个非常不专心的孩子,喜欢在 课堂上想入非非。现在胡安可给了所有那些老师一个理由了,在他眼前出现了一条悬空 的神奇的绳索。“我应该爬上去,我得看看这是什么。”他这样想着,开始攀着绳索向 上爬。 胡安爬到了十米高的时候,就害怕得不敢继续了,但是也没有勇气松开手,于是就 停在了那里,不知道该怎么办,他的小手很疼,胳膊开始颤抖,他决定慢慢地滑到地面 上去,然后从家里随便找个人来,让他看看这条绳索。但是他刚准备动一下,就感到绳 索开始下降。 突然,从很高的地方传来一声:砰……胡安一下子掉在了地面上,绳索开始往他身 上落,好像终于从固定它的地方松开了。 绳索不停地往胡安身上落,把胡安埋在里面形成了一座小山;胡安绝望地挪动着胳 膊,这时他感到绳索湿透了……他终于从里面钻了出来,一溜烟跑回了家。 父母不想听胡安解释,他到家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开始下着细雨;一顿惩罚后,他 上楼回到自己的房间,透过窗户看着雨,无法讲述自己的奇遇。雨不停地下了三天三夜, 胡安的父母决定停止度假回城去;胡安无法回到发现绳索的地方了,全家人都监视着他, 同时全家人都受够了那场绵绵不绝的雨。似乎所有人都认为他是那场雨的罪魁祸首…… 在绳索落地的地方,大雨形成了一个湖;随着时间的流逝,湖带来了植物,植物引 来了动物,大草原变成了一个山谷;七十年后,那个被称为“拉坎提亚”的山谷里的湖 成了当地河鳟最多的地方。最近一次我去那里,一边和孩子们在湖里游玩,一边与好几 个钓鱼爱好者和渔夫一起钓着河鳟。但是一些东西引起了我的注意,湖里的所有小艇上 只有一个人没有在垂钓,那是一个老人,他看着沁凉的湖水,似乎在思念着什么,看了 他好一会儿,我禁不住好奇心驱使,上前问他在找什么。 “我的绳索。”他回答道。 (《译林》2010 年第 2 期,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有错误的一项是( )(3 分) A.小说生动形象地塑造了胡安这个人物,运用了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表现他的性格 特点。 B.小说主要采用第三人称的叙述视角,但结尾两段则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这样 可以使故事更具有真实感。 C.小说交代胡安决定爬上绳索的动因,是为了进一步表现胡安喜欢幻想的性格,是为 了展现胡安的行为很怪异。 D.小说中的“绳索”象征意义丰富,既象征着成人缺失的童年好奇本能,也象征着人 们向往的某种奇迹或理想等内容。 8.小说主人公胡安这“一条绳索”的探究与追寻,展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文 本简要分析。(6 分) 9.七十年后胡安仍在寻找他的绳索,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这样结尾的妙处。(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个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除大理评事,出知建昌县。以父母皆老, 辞不就。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后数年,亲继亡。拯庐墓终丧, 犹徘徊不忍去,里中父老数来劝勉。久之,赴调,知天长县。 寻拜监察御史里行,改监察御史。时张尧佐除节度..、宣徽两使,右司谏张择行、唐 介与拯共论之,语甚切。又尝建言曰:“国家岁赂契丹,非御戎.之策。宜练兵选将,务 实边备。”又请重门下封驳之制,及废锢赃吏,选守宰,行考试补荫弟子之法。当时诸 道转运加按察使,其奏劾官吏多摭细故,务苛察相高尚,吏不自安,拯于是请罢按察使。 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 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历三司户部判官出为京东转运使改尚书工部员外郎直集贤院徙陕西又徙河北入为三 司户部副使。秦陇斜谷务造船材木,率课.取于民;又七州出赋河桥竹索,恒数十万,拯 皆奏罢之。契丹聚兵近塞,边郡稍警,命拯往河北调发军食。拯曰:“漳河沃壤,人不 得耕,刑、洺、赵三州民田万五千顷,率用牧马,请悉以赋民。”从之。解州盐法率病 民,拯往经度之,请一切通商贩。 除天章阁待制、知谏院。数论斥权幸大臣,请罢一切内除曲恩。又列上唐魏郑公三 疏,愿置之坐右,以为龟鉴。又上言天子当明听纳,辨朋党,惜人才,不主先入之说, 凡七事;请去刻薄,抑侥幸,正刑明禁,戒兴作,禁妖妄。朝廷多施行之。 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中官势族筑园榭,侵惠民河,以故 河塞不通,适京师大水,拯乃悉毁去。或持地券自言有伪增步数者,皆审验劾奏之。 拯性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 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 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七十五》,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历三司户部判官/出为京东转运使/改尚书工部员外郎/直集贤院/徙陕西/又徙河 北/入为三司户部副使 B.历三司户部判官/出为京东转运使/改尚书/工部员外郎/直集贤院/徙陕西/又徙河 北/入为三司户部副使 C. 历三司户部判官/出为京东转运使/改尚书/工部员外郎直集贤院/徙陕西/又徙河 北入为三司户部副使 D. 历三司户部判官/出为京东转运使/改尚书工部员外郎/直集贤院/徙陕西/又徙河 北/入为三司户部副使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说词语的相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进士,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 隋朝于 605 年首 次开的进士科,被视为科举的开始。隋、唐时,“进士科”只是科举各科中的其一,考 的是诗赋。因为进士科是常科,考取又最难,故此最为尊贵,地位亦成为各科之首。 B.节度, 又称 节度使 ,古代集地方军政大权的官职。唐初在边境设置。后遍设 于内地,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至北宋初解除了节度使的兵权,成为一种荣衔 。 C.戎,最早字形见于商代甲骨文 ,其字由用于进攻的"戈"和用于防御的"甲"构成, 本义是兵器的总称,引申指兵器的使用者--兵士、军人,又引申指与军事有关的事情。 戎在上古时期又指称中国西部的少数民族。 D.课,最早见于战国文字,本义是考核,引申为检测、征收赋税、差派劳役、学习、 作业等义。文中的意思是“差派劳役”。 1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包拯为人至孝,最初考中进士,被授予知县官职,因为父母亲年纪都大了,辞官 不去赴任。得到监和州税的官职,父母又不想让他离开,包拯就辞去官职,回家赡养老 人。 B.包拯清正廉洁,生活简朴。在端州为官没拿一块端砚回家。虽然地位高贵,但吃 穿用度也跟他是百姓时一样。他对子孙也严格要求,警戒他们不许贪赃枉法。 C.包拯关注民生,兴利除弊。他请求把用来牧马的民田还给百姓耕种;改革解州危 害百姓的盐法,请求进行通商贸易。 D.包拯刚毅正直,不畏权贵。担任监察御史时,曾多次论述斥责权贵得宠大臣,请 求免去一切由内廷施予的曲意恩赐。贵戚宦官因此而大为收敛,听说的人都很害怕他。 13.请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5 分) (2)拯性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 惜春 杜牧 春半年已除,其余强为有。 即此醉残花,便同尝腊酒。 怅望送春杯,殷勤扫花帚。 谁为驻东流,年年长在手?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首联暗含有一年之计在于春之意,所以春天过了一半就意味着一年就过去了。 B.颔联将对着凋零的花朵而醉与饮腊月酒进行比较,相同点是一个时段将完了。 C.颈联写诗人放下酒杯,殷勤拿起扫帚把一地残花打扫干净,惆怅中有几分快乐。 D.古代许多惜春诗大发“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悲伤之情,这首诗的格调有所不同。 15.请联系全诗,对尾联做简要赏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荀子·劝学》中,作者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都不是先天生成的,而是后天不 断学习改造获得的。人要改造成为“ ”的君子,就要 “ ”,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2) 韩 愈 《 师 说 》 中 , 用 惊 诧 语 气 表 明 士 大 夫 不 重 师 道 的 后 果 的 两 句 是 “ , ”。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 ”一句写周瑜的服饰,写其 有儒将风度;“ ”一句写其韬略,写出了其沉着的性格。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5000 年前是个文明诞生的大时代。世界上的几大流域 地孕育出早期文 明。 在中国的史前时代,就开始 出各具特色的文化序列。 在长江下游地区, 出现了一个尚玉的考古学文化——良诸文化。 在它之前,玉器就已广受尊崇, 但在此时却达到空前的繁荣。除了文字和青铜器,良渚文化在各个方西均已达到国家文 明的要求。我们发现,通行的文明标准不应成为判断一种文化是否进入文明社会的生硬 公式。青铜器在文明社会中承载的礼制规范的意义,在良渚文化中是 在玉器上的。文字具有记录语言、传承文化的工具,在良诸文化中,虽然尚未发现文字 系统,但那些镌刻在玉礼器上的标识,也极大程度地联结着人们的思想。目前来看,良 渚文明是我们所能确证的中国最早的文明,( )。在这个持续变化的过程中,礼 制规范、等级社会模式等文明因素不断地传承、交汇,直至夏商。从良渚到商周,正是 中华文明从区域性文明向大一统逐步汇聚的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不约而同 演化 即使 表现 B.不约而同 演变 尽管 体现 C.殊途同归 演化 尽管 表现 D.殊途同归 演变 即使 体现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文字是记录语言、传承文化的工具,在良渚文化中,虽然尚未发现文字系统,但 那些镌刻在玉礼器上的标识,也极大程度地反映出人们的思想。 B.文字具有记录语言、传承文化的功能,对良渚文化,虽然尚未发现文字系统,但 那些镌刻在玉礼器上的标识,也极大程度地展现出人们的思想。 C.文字具有记录语言、传承文化的工具,虽然良渚文化尚未发现文字系统,但那些 镌刻在玉礼器上的标识,也极大程度地折射出人们的思想。 D.文字具有记录语言、传承文化的作用,良渚文化虽然尚未发现文字系统,但那些 镌刻在玉礼器上的标识,也极大程度地发现了人们的思想。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相继繁荣的是陶寺、石峁、二里头文明,在这之后的 1000 多年,区域文明的重 心不断发生变化 B.在这之后的 1000 多年,区域文明的重心不断发生变化,陶寺、石峁、二里头文 明相继繁荣 C.在这之后的 1000 多年,陶寺、石峁、二里头文明的相继繁荣,使得区域文明的 重心不断发生变化 D.区域文明的重心不断发生变化,在这之后的 1000 多年,陶寺、石峁、二里头文 明相继繁荣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 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6 分) ① ?恩格斯曾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对这句话的第一种理解是劳动在 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这是几百万年前已经完成的完成式。但是,对 这句话的第二种理解则不是完成式, ② ,是指动手动脑、 出力流汗的劳动一直在持续促进个体的手和脑的协调发展。这意味着,如果小朋友长期 坐在那里动脑筋思考数学题、背英语单词而没有动手劳动, ③ 。……劳动如 此重要,家长需要认识到劳动对于孩子的重要意义,多让孩子参与劳动。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 过 65 个字。(5 分) 2019 年 7 月 19 日 21 时 06 分,在太空邀游了 1036 天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 受控离轨并再入大气层,少量落入南太平洋预定安全海域,回归地球怀抱。作为我国第 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太空实验室,空间科学实验是“天宫二号”任务的重要内容。“天宫 二号”共搭载 14 项的 600 千克重的应用载荷,以及航天医学实验设备和在轨维修试验 设备,在轨运行期间,开展了 60 余项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如今,随着“天宫二 号”任务的结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三步——空间站工程将全面展开,中国也由此 正式迈进“空间站时代”。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目前读书和知识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深入人心。英国 哲学家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知识就是力量”,高尔基说“书 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古人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现代人说“不 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补习学校说“考上一本,报恩父母”, 著名作家高晓声说 “人生还有诗和远方”。前一段时间,网上流传有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政府奖励每人 几万元,企业奖励每人一套价值几百万的房子,一时间名牌大学成了莘莘学子的梦想。 作为高三学生,即将参加明年的高考。学校准备召开家长会,请你根据上面的材料 和自己的对读书、知识的理解,准备一篇在家长会上的发言稿或者给家长的一封信。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 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2020 年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答案 1.D(A 项,“经验性的情感体验”,错误,原文为“肯定性的情感体验”。B 项,“鲍姆加登 的欧陆现象学生态美学和黑格尔的英美哲学环境美学”对应无据。C 项,“生生”的概念出自于《周 易》,不是儒家哲学观。) 2.C(误解文意,没有“凸显出总体透视的优势”的作用。) 3.A(“‘生生美学’的逻辑性强于现象学生态美学和哲学环境美学”推理于文无据。) 4.D [详解] A 项,“其中又以贸易投资为工作重心”错误。结合文本内容“2014 年至 2016 年…… 倡议取得的丰硕成果为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的‘中国力量’”分析可知,“其中又以贸 易投资为工作重心”于文无据。B 项,“再经由返向链路把收到的数据以不同的频段转发到地面站” 错误。结合材料二图片内容分析,“鹊桥”中继星把接收到的地面站的遥控指令通过前向链路转发 给着陆器、巡视器,再经由返向链路把收到的数据发送回中继星,再经过对地数传以不同的频段转 发到地面站。C 项,“中国这一举措不仅能帮助亚太空间合作组织成员国提升航天科技实力”错误。 结合“嫦娥四号任务引入了德国、瑞典、沙特等多项国际合作项目,开辟了我国月球与深空探测国 际合作的新范式。这些国际合作载荷将向全世界科学家开放数据,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 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方案、中国力量”分析可知,“中国这一举措不仅能帮助亚太空间合作组 织成员国提升航天科技实力”于文无据。 5.C[详解]C 项,“中国虽然起步比欧美发达国家晚,但都能凭借自主创新全面赶超,取得令人 自豪的世界一流业绩”错误。“关于第四代核能技术,国际上美国、德国、日本、俄罗斯都做了大 量的研究,但只做到方案研究,而我们国家是世界上第一个实际建造电站的”“2017 年 5 月我国首 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试采成功,这是中国能源开发一次历史性突破,对推动能源生 产和消费革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2019 年 1 月 3 日……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 背影像图”“嫦娥四号任务引入了德国、瑞典、沙特等多项国际合作项目,开辟了我国月球与深空 探测国际合作的新范式”等分析可知,“中国虽然起步比欧美发达国家晚,但都能凭借自主创新全 面赶超,取得令人自豪的世界一流业绩”于文无据。 6.①理论方面:完善、推广“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带一路”等倡议, 继续为解决全球治理 难题提供中国方案;②经济方面:加大对外投资和贸易力度,继续为全球开放型经济发展注入中国 力量:③科技方面:加大对外科技合作、共享、输出力度,继续促进全球科技发展和环境保护。(评 分细则: “理论”、 “经济”、“科技”三个概括性的词语可以没有,但内容一定要从这三个方 面来分析的:照抄原文,不加提炼的酌情扣分) 7.C“是为了展现胡安的行为很怪异”错。 8.(1)好奇而自信:看见绳索极力攀爬想探寻究竟,父亲等人不相信但仍相信自己的所见、相 信自己能够探究清楚。 (2)胆怯而谨慎:一步一步十分小心接近绳索,用指尖轻轻触碰绳索,爬到十米害怕得不敢继 续。 (3)勇敢而执着:在央求父亲无果后,自己向绳索跑去,一探究竟;七十年后还在寻找绳索。 (一点 2 分,两点 5 分,要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①人物塑造方面,突出了人物性格,用七十年的发展轨迹进一步表现胡安充满好奇的精神和 执着探索的欲望。②情节设置方面,照应标题与前文情节,使绳索成为小说线索与推动力,贯穿全 文,使小说结构更加完整。③主旨表达方面,深化了小说的主题,人物用一生来探索而不仅仅出于 童年的好奇心,使主题更有深意。④手法运用方面,既在读者意料之外,打破读者心理预期,引发 深层次思索;又留下空白,增加了小说的神秘感,留下了更多想象回味的空间。 10.A.根据动词判定,“直集贤院”与“尚书员外郎”是并列的官职,所以应该断开。 11.D.“课”在文中是“征收赋税”。 12.D.不是担任监察御史时,而是“除天章阁待制、知谏院”时。 13.⑴端州出产砚台,此前的知府趁着进贡大都敛取几十倍的砚台来送给当朝权贵。包拯命令制 造的砚台仅仅满足贡数。 ⑵包拯性格正直,憎恶官吏苛杂刻薄,致力于敦厚宽容之政,虽然非常憎恨恶行,但从来没有 不用忠恕之道来推行政务的。 (1)①缘,趁着,顺着;②率,皆、都;(六国互丧,率赂秦也。)③遗,赠送、给予;④才, 仅仅、只;⑤语意通顺 1 分。 (2)①句式:“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状语后置;②恶,厌恶;③务,致力于,极力从事;④ 嫉,憎恨;⑤语意通顺 1 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包拯字希仁,是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最初考中进士,被授为大理评事,出任建昌县的知县。 因为父母亲年纪都大了,包拯辞官不去赴任。得到监和州税的官职,父母又不想让他离开,包拯就 辞去官职,回家赡养老人。几年之后,他的父母亲相继去世,包拯在双亲的墓旁筑起草庐,直到守 丧期满,还是徘徊犹豫、不忍离去,同乡父老多次前来劝慰勉励。过了很长时间,包拯才去接受调 遣,管理天长县。 不久拜监察御史裹行,改监察御史。当时张尧佐除节度、宣徽雨使,右司谏张择行、唐介与包拯一 起奏论此事,言辞很急切。又曾经建议说:“国家每年向契丹交纳财物,不是抵御戎人的计策,应 该操练军队选择将领,致力于充实边境守备。“又请求重视门下封还驳正的制度,以及废黜贪官污 吏不得做官,选择郡守县宰,推行考核试用补任恩荫子弟的方法。当时各道转运加按察使,他们上 奏弹劾官吏大多指摘细小过失,注重苛刻严察相互标榜,官吏自觉不安,包拯因此请求免去按察使。 (包拯)转到端州当知府,升为殿中丞。端州出产砚台,此前的知府趁着进贡大都敛取是贡数几十 倍的砚台,来赠送给当朝权贵;包拯命令制造的砚台仅仅满足贡数。当政满一年没拿一方砚台回家。 历任三司户部判官,出京任京东转运使,改尚书工部员外郎、直集贤院,调任陕西,又调任河北, 入朝任三司户部副使。秦陇斜谷务所的造船木材,一概向百姓征收索取;又七个州交纳河桥竹索的 赋税,一般有几十万,包拯都奏请加以废除。契丹在邻近边塞地区集结军队,边境州郡渐加戒备, 命令包拯去河北调发军粮。包拯说:“漳河地区肥沃的土壤,百姓不能耕种,邢、沼、赵三州农田 一万五千顷,一概用来牧马,请求把这些全都分给百姓。“听从他的意见。解州盐法规定使百姓困 竭,包拯前去加以经营管理,请求一概与商贩流通交换。 除天章阁待制、知谏院。多次论述斥责权贵得宠大臣,请求免去一切由内廷施予的曲意恩赐。又依 次递上唐魏郑公的三条奏疏,希望放在座位右侧,作为借鉴。又上言天子应当明于听取采纳,分辨 朋党,爱惜人才,不坚持先入为主的说辞,一共七件事;请求废除苛刻不宽厚的做法,抑制侥幸投 机得官,正刑法明禁令,戒除兴建劳作,禁丘妖言妄说。朝廷大多加以施行。 包拯在朝廷为人刚强坚毅,贵戚宦官因此而大为收敛,听说的人都很害怕他。朝中官员和势家望族 私筑园林楼榭,侵占了惠民河,因而使河道堵塞不通,正逢京城发大水,包拯于是将那些园林楼榭 全部毁掉。有人拿着地券虚报自己的田地数,包拯都严格地加以检验,上奏弹劾弄虚作假的人。 包拯性格正直,憎恶官吏苛杂刻薄,致力于敦厚宽容之政,虽然非常憎恨恶行,但从来没有不用忠 恕之道来推行政务的。(他)跟人交往不随意附和,不以巧言令色取悦人,平常没有私人信件,连 朋友、亲戚都断绝来往。虽然地位高贵,但(穿的)衣服、(用的)器物、(吃的)饮食跟当百姓 时一样。(他)曾经说:“后代子孙当官从政,假若贪赃枉法,不得放归老家,死了不得葬入家族 墓地。假若不听从我的意志,就不是我的子孙。 14.C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语言和评价古诗观点态度的能力。“有几分快乐”分析 不正确,诗中无据。 15.在惜春、送春的基础上,诗人在尾联突发奇想(或反问):谁能挽住逝去的春天(或时间),让 它年年都能长留不去?表达了诗人珍惜青春、愿人生永远如春花般美丽的积极的人生态度。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的能力。题目“惜春”含有两层意思:一层是对春天逝去了 一半的惋惜,-层是对春天的珍惜。前六句是表达第一层意思,尾联是表达第二层意思。“东流”是 以流水比喻已逝的春天或时间。诗人是用反问表达肯定的意思,挽留住春天,愿人生永远如春花般 美丽。 [评分细则:意思对即可;准确解读尾联内容 3 分,领悟其思想内涵 3 分] 16. (1)知明而行无过 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2)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其可怪也欤 (3)羽扇纶巾 谈笑间 17.B 第一空:“不约而同”指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殊途同归”指通过不同的道 路走到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此处语境强调过程,是说世界上的 几大流城都在同一时期开始孕育文明,应选“不约而同”,据此排除 C、D 两项。第二空:“演变” 的意思是发展变化(指历时较久的):“演化”的意思是演变(多指自然界的变化)。此处语境指 文化的发展变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应选“演变”,据此排除 A 项。故选 B. 18.A.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共有两处语病:第一处是结构混乱,“文字具有记录语言、传承文化的 工具”句式杂糅;第二处是搭配不当,“标识”不能“联结”人们的思想。故选 A. 19.C 先看选项,“在这之后的 1000 多年”中的“这”指代“良渚文明”,应在最前面,排 除 A、D 两项;“区域文明的重心不断发生变化”与后文“在这个持续变化的过程中”衔接紧密,因 此应在最后面,排除 B 项。故选 C。 20.①劳动对孩子的成长为什么很重要呢? (关键词:劳动、孩子、重要,必须是设问句)② 而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进行式(关键词:而是、进行式或正在进行的③他的脑、手可能不能协调 发展(关键词:脑和手,可能,不协调) 21.关键信息:①2019 年 7 月 19 日 21 时 06 分;②“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回归地球怀抱;③ “天宫二号”完成多项空间科学实验任务;④中国正式迈进“空间站时代”。(第③点 2 分,其余 每点各 1 分,共 5 分) 22.参考立意 (1)读书的目的是为了丰富自己,提升自己,实现人生价值。 (2)知识改变命运,知识可以创造财富。 (3)寻求一种生命的意义,人生的意义,最高的、终极意义上的价值目标; (4)是关于人该怎么样奋斗,该怎么样向上而读书。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