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五论述类文本阅读讲义 (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版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五论述类文本阅读讲义 (1)

第二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五 论述类文本阅读 考情解读 学案引语 论述类文本阅读是近几年高考的必考题型。 论述类文本主要包括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 书评等论述类文体。从选材上看,选文既体现时 代特色和传统文化特色,又注重文本所具有的实 用价值。从课标卷的基本情况来看,近几年主要 考查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对 于考生来讲有些生僻,有些内容不太容易理解。 命题形式主要是四选一的客观选择题,多要求选 择“不正确”“不符合”或“不属于”的选项。 从考查点来看,论述文的考查主要分为两个层 级:一是“理解”,即理解“概念”和“语句”; 二是“分析综合”,即“筛选整合信息”“分析 结构思路”“归纳要点,概括中心”“分析论 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 度”。2017 年高考重点考查了“分析论点、论据 和论证方法”这一考点,这样的考查更接近论述 类文本的特点,但论述类文本考查从试题来看, 难度偏大,需要认真审慎。 对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考查,高考采用选择 题形式。面对颇有点像文字游戏的选择题, 不少考生心存畏惧,答题正确率不高,即 便答得全对,也耗时太长。尤其从 2017 年高考题来看,命题的角度发生了变化, 偏重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考查,和对 推断能力的考查,对此如果还简单采用以 往比对信息的方法来做题,恐难奏效。要 解决这一难题,既需要考生有良好的心态 和思维品质,又需要考生整体把握全文思 路,梳理出主干信息,并分析论点、论据、 论证方法。在知晓这三道题命题特点的前 提下,迅速锁定信息区间,用比对法并结 合文段主旨进行合理推断来选定答案。二 轮复习重在突出答题的题感,多练一些经 典题,找答题的感觉,而不是钻入文字中 不能自拔。 解构真题 引领规范 [2017·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 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 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 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 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 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 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 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 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 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 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 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 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 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 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 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及代际公平和 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地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 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曹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 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B.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 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 D.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如果气候容量无限,就不必对气候变化进行伦理审视、讨论气候的正义问题。 B.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 C.只有每个人都控制“碳足迹”,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才能避免“生态赤字”。 D.气候容量的公平享有是很复杂的问题,气候正义只是理解该问题的一种视角。 思路梳理 1.明确考点 辨别要求 论述类文本的设题基本就是三种:归纳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概括作者 的观点。 (1)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 (2)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3)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2.研读试题 细致分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选项 原文比对 分析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 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 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2000 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 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 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 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 生。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无中 生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 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 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 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 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 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 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 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 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 题”简单地归纳为“限制排 放的问题”,表述不当,属于 以偏概全。 要目标。 续表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 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 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 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 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 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 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 为其设定义务。 “为后代设定义务”表述不 当,从“气候正义的本质 是……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可见该项不合事实。 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 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 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 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 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 为其设定义务。 从全文及相关内容来看,此选 项表述科学而严谨,与原文内 容相符。 答案 D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选项 原文比对 分析 A.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 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 一维度的两个方面。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 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 题…… 从时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 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 题……从消极方面看,……从积极方面 看…… — B.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 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 面的社会正义问题。 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 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 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 律正义。 — 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 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 来的气候正义立场。 “从时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 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 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 题”“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 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 无中生有。“立足未 来的气候正义立 场”于文无据。 D.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 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 理出了它的内涵。 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 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 年前后,一 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 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 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 从空间维度来看…… 从时间维度来看……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 时间的维度…… — 答案 C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选项 原文比对 分析 A.如果气候容量无限,就不必 对气候变化进行伦理审视、讨 论气候的正义问题。 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 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 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 义或法律正义。从空间维度来看,气 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 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 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 量的问题,……公平原则……每个人 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 在合理范围之内。 — B.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 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 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 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 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 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 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 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 表述绝对化。即使“气候变化 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 实”,未来依然会有多种可 能,无法确保“后代需求就可 以得到保证”。 C.只有每个人都控制“碳足 迹”,从而实现了代际共享, 才能避免“生态赤字”。 “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 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 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 内。”“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 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 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 — D.气候容量的公平享有是很 复杂的问题,气候正义只是理 解该问题的一种视角。 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 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 平,也涉及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以 及选文出处“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 答案 B 失分剖析 (1) 现场答案 失分剖析 答案一:A 概念误判,弄不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对句意的理解存在偏差。 答案二:B 忽略选项中的“就是”一词,一般此类词语表达绝对,如果能够理解原文内 容就能判断出该词绝对。 答案三:C 认为此项正确,主要是凭个人感觉,想当然进行判断,没有与原文进行比对 (2) 现场答案 失分剖析 答案一:A 未理清文章内容和思路。 答案二:B 对文章的论证思路没有理清,此项是交代背景。 答案三:D 概括能力差,不能正确分析文章的论证层次。 (3) 现场答案 失分剖析 答案一:A 认为该项表述是绝对的,反向推理能力差。 答案二:C 误认为不是每个人控制“碳足迹”就能实现代际共享,对于重要概念之间 的逻辑关系推理错误。 答案三:D 认为“气候正义只是理解该问题的一种视角”错误,对最后一段的归纳、 推理能力差。 类法总结 设问方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答题思路 1.一读全文理思路,确定论述的论题、论点、论证方法以及论证思路。 2.二审题干作筛选,找到题干、选项的相关信息在原文中的位置,确定对应语句,辨别筛选。 3.三观全文巧印证,把散布在各个方面的信息提取出来,组织成一个观点。 核心要点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答题步骤 1.审好题干,即审准考查的是概念的本质特征还是外部特征,审准修饰语,审准判断的性质(是选出 “正确”还是“不正确”选项,是“最准确”还是“不合文意”选项)。 2.搜索信息区间,即找到题干、选项所涉及的内容在原文所处的位置。须注意的是有的题干或选项 只是针对某一段落(包括一个句子、一个词)而设,有的选项则是针对全文或文中几个段落而设。 3.比照分析,即迅速将选项与锁定的区间内的相关句子进行比照,看是否有转述错误;与题干比照, 看是否符合题干要求。之后作出准确的判断和选择。可采用如下比照方法: (1)前后勾连,即根据文章的整体性原则,将上下文勾连在一起,从文章的主旨出发,与表达目的和 表达技巧等联系起来,全面审视作者在相关内容中遣词用语的匠心,正确领会概念的含义。 (2)表里参验,即根据由表及里的原则,从概念的语表含义出发,进而领会作者遣词用语的意图,剥 离出文中所表现的内在的深刻的含义。 (3)以文解文,即根据构成文章诸因素之间既互相制约又互相阐释的特点,进行同义互解。答题时, 可以将答案带入原文,看看是否连贯顺畅,逻辑关系是否合理。 把握思路、分析观点的步骤 1.把握文章思路的答题方法 (1)明确论题,把握大致内容及作者的倾向,分析观点与材料的关系。 (2)寻找标志性词语,如关联词、表明承递关系的词语、顺序词、范围词、过渡词等。 (3)寻找关键语句,如中心句、总起句、过渡句、设问句和小结句等。 2.分析观点态度的答题方法 (1)统观全文,筛选出直接表现作者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的语句。这方面主要是抓“文眼”,抓关键 句和中心句。这些语句,论述类文章常在开头,或在段落的起始处、终结处,抓住这些句子,就能把握作 者的观点和态度。 (2)分析文章的中心内容,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态度。作者写文章往往围绕一个中心来展开文章内 容,因而阅读时,把握文章的中心内容是理解作者观点和态度的关键;有时还需要对文中各段内容进行综 合分析,进而全面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 (3)通过对文中不同观点、不同态度的比较,辨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整合信息、归纳要点的答题思路 1.筛选整合信息的答题思路 (1)整体阅读,感知原文。 (2)把握题干,找到该题信息所在的段落或区域,找准与选项相对应的原句。 (3)对该段落或区域内容要点进行概括与分析。 (4)将选项中的相关信息与自己大脑中的这些概括和分析进行对照,找出二者在表述上的差别,排除 命题者通过改变叙述方式设置的干扰。 (5)找出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 2.归纳内容要点的答题思路 (1)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在论述类文章中,论题、论点(包括分论点)是主要信息,论据和论证是次要 信息。 (2)要有切块分层意识,即研究段与段或句与句之间的结构关系,属种关系取其“属”,并列关系取 其“和”,偏正关系取其“正”。 (3)要有全文整体意识。分析归纳时,要从全文出发,整体把握,不能先入为主,以偏概全。 强化训练 提能增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当知学问都从活人做出,学问之背后则必然有其人之存在。但人不易知,各人有各人的天赋不同,智 慧不同,境界不同,性格不同。如欧阳修与司马光两人同是北宋大史学家,因其人之不同,而史学上之造 诣与精神亦不同。诸位治史学,不懂得所谓史学家其人,试问如何做得一史学家? 读古人书,须能如面对亲觌,心知其人。懂得了古人,像活生生地在我面前,我才能走进此学术园地。 此所谓“把臂入林”,至少在我自己要感得是如此。也只有如此,才能了解到古人之血脉精神,以及他们 间学问之传统源流。自己才能参加进此队伍,随着向前。否则读书虽多,所得仅为一堆材料,只增长了自 己一些意见。古人是古人,传统是传统,与我全不相干。如此般做学问,尔为尔,我为我,各自拿到一堆 材料,各自发挥一套意见,在人与人间,则绝无关系,绝无内在精神之传递与贯彻,交流与影响。此种学 问,其实全是假的,并非真学问。诸位今日治学,多蹈此弊,在学术传统上尚无知识可言,而尽忙着找材 料,创意见,想自己出锋头。那实在要不得! 讲学问则必讲其源流承接,此中有人与人之精神血脉,务要臻于“意气相投”境,此是学问入门后之 事。徒知读书,只如听说话。听人说话,却不知那说话的人。读人所著书,却不知那著书的人,如此则仅 成为死学问,死知识,只是一堆材料。如欧阳永叔与王荆公,其文皆学自韩昌黎,但欧、王两家文字精神 意趣各不同。我们读韩、欧、王三家文,应能分别出此三家之异在何处、同在何处。欧、王两家之学韩, 各由何处入,又各由何处出。应能从此三家文字“想见其为人”。应使韩、欧、王三家之精神笑貌、意兴 情趣,历历如在目前。虽在我口里说不出,却要在我心里深深确有此想象。又如读晚明三大儒著作,也须 从其著作透过去了解其为人。于此三家之面目精神各不同处,须能活泼如呈现在我目前。当知学术有血脉, 人物有个性,一家是一家,一人是一人。若不能明白分辨出,即证对彼无所知。学问到此境界,始能与古 人神交于千载之上。否则交臂失之,当面不相识,只听人闲说话,哪里是学问! 我们的先一步是从别人之心来启发自己之心,此即上面所讲“从前人之功力来启发我之智慧”之一 项。现在所讲则是要以自己之心来证发前人之心,即是“以自己之功力来体会前人之智慧”之一步。此一 步工夫较难,必须沉潜反复,密意追寻。诸位当知,一本书之背后,有此一个人。一门学问之背后,有此 一位专门名家之学者。学问倘至此步,始可谓懂得了做学问。到此已是“升堂”境界,已能神交古人,恰 如与古人周旋揖让于一堂之上,宾主晤对,情意相接,那是何等的欢乐愉快呀!上述第一步是“从师治学”, 现在第二步是“升堂”了,乃是“从学得师”。如此,才能说有了师承,才不是跟着前人走,而是与前人 同道而行。诸位今日一心只是要创造,却不在想从师受学,从学得师。也不是要与人同道,只是想前无古 人,别创一格。如此用心,则决非所谓学问之道。 (摘编自钱穆《关于学问的智慧与功力》) 1.下列关于原文的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做学问,不是研究学问,而是研究做学问的人,如果对做学问的人缺乏应有的认识,缺乏心灵上 的对接,便不是真学问。 B.“把臂入林”是说阅读他人学问之书,还要去面见此人,感受此人。唯其如此,方能领略其学问 的真谛。 C.单纯阅读书籍只会获得一堆材料,增加一些见识,难以让自己与他人的学问融会,因此做学问时 阅读的作用并不大。 D.“至少在我自己要感得是如此”,作者如此言说的目的是要启示读者重视“把臂入林”精神的践 行,最起码自身要感到心知其人。 答案 D 解析 A.“不是研究学问,而是研究做学问的人”错误,应该是“既研究学问,又研究做学问的人”。 B.“还要去面见此人,感受此人”不当,应该是“犹如面对写书人,真切感受其人”。C.“因此做学问时 阅读的作用并不大”强加因果,从文中“徒知读书……只是一堆材料”可知做学问时不能仅仅是读书。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以欧阳修与司马光两人的比较为例,证明做学问的人在智慧、境界和性格等方面的不同会造 成其所做学问的差异。 B.做学问达到“升堂”境界,就像与古人周旋揖让于一堂之上,宾主晤对,情意相接,作者以此来 阐释古今之人的彼此尊重,注重礼节。 C.欧阳修、王安石都学习韩愈,但三家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作者以此例意在证明讲学问既 讲源流承接,也应研究做学问人的不同。 D.首段指出治史学要懂史学家其人,接下来几段也主要从这个角度进行论述,读古人书要知古人, 讲学问要懂源流等。 答案 B 解析 B.理据关系表达不准确,要说明的不是“古今之人的彼此尊重,注重礼节”,而是一个人真 正有了学问之后的精神愉悦——“已能神交古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如果治学者不关注做学问的人,就会对古人的血脉精神了解不足,缺乏内在精神上的传 递与交流。 B.所谓“从前人之功力来启发我之智慧”,就是从别人之心来启发自己之心,要想有此工夫,则必 须沉潜反复,密意追寻。 C.做学问到达“从学得师”这一步,便能与古人神交,有了师承,与前人同道而行。这也是做学问 需要追求的境界。 D.在学术传统上无知识可言,却忙着找材料,一心要创造,要出风头,只想显示个性,不想从师, 作者认为这绝非做学问之道。 答案 B 解析 根据原文必须“沉潜反复,密意追寻”的是“以自己之功力来体会前人之智慧”这一步,而不 是“从别人之心来启发自己之心”这一步。 二、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后面问题。 李杜诗歌创作与从政关系之初论 ①李白、杜甫一生从政时间并不长,但被朝廷和地方藩府征聘任用却不止一次,断断续续分布于他们 一生好几个时期。两人生活经历受此左右,成为一个起伏不定的过程。考察政治对于两位大诗人思想创作 的正面推动和影响,有助于认识中国古代诗歌创作与政治的关系。 ②中国诗歌的传统是“言志”。魏晋以后有“缘情”说出现,但士大夫仍一致认为情必须是高尚的情。 因而缘情在很大程度上只能看作言志的补充,即所言之志必须是情感的真实流露。情志合一,它的最高层 次必然与政治相通。这样,对中国诗歌而言,政治之渗入与否,跟诗歌是否达到高层次常相联系。就诗人 而言,古代诗人注定是在封建政治格局下生活,因而经常由封建政治赋予他们以理想与热情,构成他们与 时代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诗歌所呈现的气象、风貌,也都与他们的政治介入有关。当士大夫自觉 地承担起某种社会责任的时候,他的精神往往也相应地崇高起来。中国古代诗人可以不是政治家,但对政 治必须有一种向心力,必须在政治方面有必要的体验和适度的介入。 ③政治本身当然应该有它的积极内容。诗人当然也应该有良好的主观条件,鄙吝的人无论政治给他以 怎样的拨动,也不可能有伟大的创作。但问题在于人的情志不可能恒定在一种状态下没有变化,即使是有 高尚志趣的人,也不免会有松懈的时候。同样是杜甫,他可以高唱“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也可以 低吟“浅把涓涓酒,深凭送此生”。在不同时期,心情和志趣显然是有变化的。李杜一生追求,经历了漫 长的历程。在长途中就像一辆运行的机车,需要有动力补充。如何使李杜的用世之心,在关键时刻得到维 系和加强,始终不倦地追求,执着地面对现实,仍然需要靠政治的强大摄动力,这在李杜的后期生活中表 现得很明显。 ④从诗人与社会的横向联系看,封建社会毕竟与资本主义社会不同。在中国封建时代尤其是它的前期, 士大夫如果不卷入政治,一般就只有归向山林田园。穷乡僻壤的封闭,小生产者的狭窄天地,对他们的视 野与情感,构成严重的限制和束缚,使他们与外部疏离,难得从时代生活中汲取创作的动力。甚至连诗歌 创作,在死水一样的生活中也会变成多余。所以中国古代诗人如果真正回归农村,杜门不出,创作上多数 总是归于沉寂。有人对李杜离开朝廷后仍与各方面官员交游有微辞,似乎毕竟未能免俗,其实这种交游正 是与外界保持联系的重要途径。否则就只有陷入闭目塞听、彻底缄默的境地。总之,如李杜之所作,笔力 雄壮,气象浑厚,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丰富的社会内容、深刻的人生体验,乃至达到堪称通乎天地万物、 包含古今的程度,它是绝不可能指望产生于一般的甚至封闭的环境之中。其酝酿和创作,非有一种巨大的 政治背景,并连同诗人自身都被适当地卷入不可。 (选自余恕诚《唐诗风貌》,有删改) 1.下列关于中国诗歌传统中情、志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言志是中国诗歌的传统,时间上要早于魏晋以后出现的“缘情”说。 B.缘情很大程度上是对言志的补充,所言之志必须是情感的真实流露。 C.情、志在士大夫看来,前者是诗人的自觉,后者则由封建政治赋予。 D.情志合一有层次之分,政治渗入与诗歌达到高层次有着密切的关联。 答案 C 解析 “前者是诗人的自觉,后者则由封建政治赋予”于文无据。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段引领全文。首先概括李白、杜甫一生的从政特点,点明两人生活经历受政治影响,从而交代 本文的写作意图。 B.②段从中国诗歌的传统谈起,强调政治生活关联着诗歌气象风貌的呈现以及诗人精神气魄、高度 责任感的形成。 C.③段先指出伟大的创作所必需的主观条件,接着以李杜为例,阐释了政治的强大摄动力对诗人创 作的积极作用。 D.④段将诗人和社会横向对比,指出封闭的环境会限制诗人的才思,肯定了李杜与官员的交游,自 然地收结全文。 答案 D 解析 做这类题目,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筛选文中信息,概括每一段的意思,再与选项比较。可 以看出,D 项“④段将诗人和社会横向对比”错误,文中第④段是将诗人和社会的横向联系来看,并无对 比之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代诗人可以不是政治家,但必须对政治有一种向心力,适度介入政治、体验政治,自觉承 担起某种社会责任。 B.诗人都不可能使其情志恒定在一种状态下,但却可以在积极政治的推动下维系并加强其用世之心, 执着地面对现实。 C.在中国封建时代尤其是它的前期,士大夫如果不卷入政治,一般就只有归向于山林田园,其结果 就是创作归于沉寂。 D.李白、杜甫在离开朝廷后,都与各方面的官员保持联系,其用意就在于依靠官府信息,酝酿和创 作伟大而丰富的作品。 答案 A 解析 本题会出现的干扰项有以下类型:以偏概全,张冠李戴,胡乱猜测等。学生要善于对文章内容 进行辩证分析、比较、推断。B.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在积极政治的推动下维系并加强其用世之心,原文强调 “诗人当然也应该有良好的主观条件,鄙吝的人无论……”;C.“其结果就是创作归于沉寂”错误,原文 是“创作上多数总是归于沉寂”;D.“用意”的推想系无中生有。 三、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后面问题。 从“文化工业”到“文化产业” 张晓明 ①“文化工业”即用生产工业品的方式生产文化产品,以标准化抹杀个性化;“文化产业”则是中性 的,说明了当前各个文化行业与市场经济日益紧密的联系。 ②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都使用的文化政策关键词。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发 展目标,作为一个政策性用语的文化产业又衍生出各种不同的概念表述,如“创意产业”“内容产 业”“娱乐产业”,甚至“文化经济”“创意经济”等。但是,如果把本轮全球化大潮中文化产业的发展 看作一个历史性的现象,所有这些概念与 20 世纪中期法兰克福学派所批判的文化产业有一个本质的不同: 前者应该被称为“文化产业”,后者可以称为“文化工业”。 ③二者的区别首先可从英文的单复数上看出来:前者是复数——cultural industries,后者是单数 ——cultural industry。单数的文化产业起源于法兰克福学派对美国大众文化的批判,更确切地说应该 被翻译为“文化工业”。很显然,单数的文化产业,即“文化工业”充分表现出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倾向 ——用生产工业品的方式生产文化产品,以标准化抹杀个性化。而复数的“文化产业”则是中性的,与“文 化行业”同义,扬弃了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意味,仅仅是个经济学描述,说明了当前各个文化行业与市场 经济日益紧密的联系。 ④最根本的区别是技术基础,即从模拟技术走向数字技术。文化产业的发展历史可以根据如何对符号 和文本进行“工业化复制”的技术变化进行分期。从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工业的批判到 20 世纪 80 年代欧 洲人对文化产业概念的重新使用,观念嬗变的基本原因是数字化信息技术革命。文化工业依赖的是 19 世 纪末出现的现代电信和广播技术,或者说“模拟信号技术”,而文化产业依赖的是网络技术,或者说“数 字化信息技术”。信息模拟技术对文化内容的生产在一定程度上以牺牲文化创作的个性化原则为条件,数 字技术则可以实现个性化基础上的生产。前一种叫做“大规模复制”,后一种可以叫“大规模定制”。数 字技术革命克服了法兰克福学派所批判的文化工业的弊病,将文化产业推进到新的阶段。 ⑤因数字化信息技术革命而产生的变革仍然在持续地发酵,其影响既深且广。比如,在企业微观层面, 发生了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从文化工业时期“福特式”大规模生产模式,变为网络化的知识型企业,并 从大规模工厂化生产模式转变为地域性创意企业和创意人才的集聚发展。又比如,在产业链层面出现了 “上游化”和“下游化”的变化:传统文化资源和文化遗产大规模的数字化成为世界各国文化产业竞争的 基础性工程,而生产性文化服务业的发展则成为推动文化产业与国民经济融合发展最重要的力量,“文化 经济”“创意经济”等概念皆因此而生。作为一种“数字文化”,文化产业正在引领人类文明走向明天。 ⑥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目前还处在以数字和网络技术为主要特征的人类新文明的入口处,文化产业 可能是我们所不理解的“明天”的产业,我们只是竭尽全力转变观念、跟上变革。新时代“移民”的一代, 我们的下一代,下下一代,将会是数字时代的“原住民”,他们对今天的文化产业会如何看,我们不知道。 但是,我们殷切期待着。 (选自 2013-08-01《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文化工业”和“文化产业”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化工业”是用生产工业品的方式生产文化产品,源于 20 世纪中期法兰克福学派所批判的文化 产业,强调标准化。 B.“文化产业”是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都使用的文化政策关键词,用来说明文化行业与市场经济的 联系,强调个性化。 C.“文化工业”是一种“大规模复制”,其技术基础是信息模拟技术,以现今电信和广播技术对文 化内容进行生产。 D.“文化产业”是一种“大规模定制”,其技术基础是网络技术,以数字化信息技术充分实现个性 化基础上的生产。 答案 A 解析 A.选项内容在文章第②③段,与原文一致;B.“强调个性化”无中生有,原文说“‘文化产 业’则是中性的”;C.“现今电信和广播技术”错误,“现今”应为“现代”,偷换时间概念;D.“充分 实现个性化”错误“充分”应为“可以”,程度上夸张。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段从生产方式和性质上对“文化工业”和“文化产业”概念作了界定,并批判了 20 世纪中期 法兰克福学派所言的文化产业。 B.第③段论述了在英文概念上的单复数区别,第④段从模拟技术和数字技术角度指出了两者根本性 的区别,这两段构成递进关系。 C.第⑤⑥段论述了因数字化信息技术革命而产生的变革带来的影响既深且广,并且举例论证,最后 表达了对当今文化产业的期待。 D.文章的标题是“从‘文化工业’到‘文化产业’”,文本从“文化工业”到“文化产业”层层展 开,但文章论述的结构是“总—分—总”。 答案 A 解析 A.“批判了 20 世纪中期法兰克福学派所言的文化产业”表述有误,原文是“所有这些概念与 20 世纪中期法兰克福学派所批判的文化产业有一个本质的不同”,文章只是说其不同,并非批判。故选 A。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历史性的现象,文化产业衍生出各种不同的概念表述,如“创意产业”“内 容产业”“娱乐产业”等。 B.人们观念的嬗变促使其技术基础从模拟技术走向数字技术,数字技术革命克服了法兰克福学派所 批判的文化工业的弊病。 C.企业微观层面的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产业链层面的“上游化”和“下游化”的变化,反映了这 变革仍然在持续地发酵。 D.我们目前还处在以数字和网络技术为主要特征的人类新文明的入口处,文化产业可能是我们所不 理解的“明天”的产业。 答案 C 解析 A.“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历史性的现象”有误,文中原句是“如果把本轮全球化大潮中文 化产业的发展看作一个历史性的现象”,选项缺少假设条件“如果”;B.“人们观念的嬗变促使其技术基 础从模拟技术走向数字技术”有误,文章第④段说“观念嬗变的基本原因是数字化信息技术革命”,选项 因果倒置;D.表述不严密,文章第⑥段说的是“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目前还处在以数字和网络技术为主 要特征的人类新文明的入口处”,选项缺少限制语“从某种意义上说”。故选 C。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大团圆”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审美心理现象,它大量出现在宋以后的戏曲小说中。如《窦娥冤》的申 冤昭雪,《赵氏孤儿》的孤儿报仇,《汉宫秋》的“团圆梦境”等。讲究“团圆之趣”已经成为我国极为普 遍的传统审美心理现象。 华夏初民对客观世界的考察,大概从“天”开始的。春夏秋冬的往复,白天黑夜的交替,日出日落的 循环,使他们直观地形成了“乾为天,为圆”,以及“浑天如鸡子,天体如弹丸”的观念。由于中国是一 个古老的农耕国家,“天”的好坏又直接关系到农业收成的多寡,因此,对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先民来说, 头顶上的那圆的天,就成了他们顶礼膜拜的对象,这种对“天”的崇拜就导致了对于“天”的运行规律 ——“圆”的亲和与崇尚。作为中国哲学源头的《易经》体现了中国古人的圆道观,循环即圆道是《易经》 作者心目中的最重要的规律之一,对易学而言,“圆”不仅是神秘的示语,而且也是圆融无碍、无往不复 的至高至美的境界。 而老子哲学思想中的自然观,也是以周行不殆的圆来加以描述的。《老子》“九九”八十一章,象征 着道的生生不息、变动不已、周行不止。韩非在《解老篇》中评析老子思想时说:“用其周行,强字之曰 道”,揭示了道的周行循环的特征。这种“九九”循环往复式的“道”的结构,是离不开圆的。 由于“圆”相以其圆满而使人感到审美的满足,所以,“圆”经常在“圆满”“至美”的意义上为佛 家所推崇。佛教称般若真智为“圆智”,称般若真智对世相的观照为“圆照”,称善根为“圆根”,称修 行到最高阶段为“圆成”,称涅槃境界为“圆寂”,将美好至极的事物称做“圆圆海”。这里,“圆”均 可作为“圆满”“大美”和“至美”来解。 圆在中国哲学中意味着道境和禅境,易、庄、禅不约而同地将圆作为最高的精神境界,其中具有深刻 的美学内涵。儒家的不偏不倚的中庸、道家的有无相生的哲学思想、佛家的因果报应的轮回观、《周易》 用以解读宇宙人生奥秘的太极思维模式,以及本文论述的“大团圆”的审美心理,似乎都存在于同一个圆 的图式之中。“圆”既是完满的象征,是循环往复的表现,也是华夏民族对社会、人生,以及自身理想的 一种构想、理解和追求。体现在中国古代的戏曲小说中,则一切都应该圆满无缺,缺则有憾。对圆的崇尚 似乎已成了一种弥散性的文化——审美理想的规范,“大团圆”即是审美主体对规范的崇尚与屈从,也是 审美主体对传统规范的迎合与妥协。它虽然推进了中国文学艺术对中和之美的追求,以及向圆熟精致的技 能方面的发展,却也遏制了中国艺术,特别是悲剧中美的、崇高的、善良的事物或人物被毁灭的触目惊心 的震撼,以及撕肝裂胆的残酷。尚圆的传统观念不光是“大团圆”审美心理形成的重要原因,而且,它也 使中国审美文化的心理欲求往往更多地趋向于圆态,趋向一种柔性与韧性,以及圆融浑化的中和之美。 (节选自危磊《“大团圆”审美心理成因新探》) 1.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团圆”审美心理现象是中国特有的,并且在古代的戏曲小说中大量出现,其形成与华夏民族 的尚圆观念有关。 B.“大团圆”审美心理在戏曲小说中以申冤昭雪、报仇雪恨等形式出现,“大团圆”结局很多时候 需要借助梦境呈现。 C.“大团圆”审美心理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中国文学艺术的发展,在其影响下,中国的悲剧往往缺乏 美的、崇高的、善良的事物和使人触目惊心的震撼。 D.“大团圆”审美心理体现了审美对传统规范的崇尚、迎合和屈从、妥协,它促进了中国文学艺术 在技能方面向圆熟精致的发展。 答案 D 解析 A.“古代”不当,应该是“宋代以后”;B.“很多时候需要借助梦境呈现”错误,应该是“有 时甚至需要借助梦境呈现”;C.中国的悲剧“缺乏美的、崇高的、善良的事物”不对,原文的意思是中国 悲剧缺少因“美的、崇高的、善良的事物或人物被毁灭”而产生的震撼。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先指出“大团圆”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审美心理现象,接下来进行阐释,最后揭示“大团圆” 的内涵。 B.文章第一段以中国古典戏曲为例,重点论证讲究“团圆之趣”是我国极为普遍的传统审美心理现 象。 C.文章最后一段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证,“大团圆”虽然使中国古典文学领先于世界,但也遏制 了中国文学的发展。 D.文章整体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形式,文章的主体内容主要从易、庄、禅三个角度阐述“圆” 在中国哲学的美学内涵。 答案 C 解析 “虽然使中国古典文学领先于世界”属于无中生有,原文只是说“它虽然推进了中国文学艺术 对中和之美的追求,以及向圆熟精致的技能方面的发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对四季往复、日夜交替、日出日落等自然现象的体认中,智慧的华夏初民形成了“乾为天,为 圆”的观念,对天的崇拜导致了他们对“圆”的崇尚与亲和。 B.华夏初民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大概是从天开始的,天之所以成为先民顶礼膜拜的对象,与天的好坏 直接关系到农业收成多寡分不开。 C.“圆”经常在“圆满”“至美”的意义上为佛家所推崇,是因为“圆”是完满的象征,是循环往 复的表现,能给人带来审美的满足。 D.在古代中国,对“圆”的崇尚似乎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审美理想的规范,它使中国审美文化的心理 欲求往往更多地趋向于圆态。 答案 C 解析 “圆”在“圆满”“至美”的意义上为佛家推崇,与圆是“循环往复的表现”没有关系。 五、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试题。 话说《诗经》之“风” 风本是地球大气层内的空气涌动,它使地球上的万物能不断地接受到新鲜的空气而得以生存。那么, 孔子在编集《诗经》时,为什么将一部分诗称为“风”呢?孔子自己有一段很好的解释:季康子问政于孔 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 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这就是“风气”!孔子用很形象的语言形容它,风吹草伏,风往哪边吹,草就往哪边倒伏。所以,要 建立和谐社会,关键在于领导人,也就是“上行下效”。由此也形象地说明了“风”的含义,也就是说, 风俗、风情、风致等,无一不是指向社会行为规范和人们的行为方式的。 换言之,《诗经》之“风”,即是各地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在一般的口语中,我们称为“风 俗习惯”,在先秦时期的书面语言及理论中,“风”实际上就是“礼”,就是“社会行为规范”。《诗经》 中的十五国风,各以其所在国家和地区得名,就是记载了各地的风俗习惯、人们的行为方式,以及他们各 自的价值观、思想感情。与此相印证,《周易》中有十五个卦牵涉到“风”,每个卦都对应着一种人生或 社会现象。火风鼎,火下有风则上宜有鼎,而鼎凭三足,正立不倚,既强调合作,也预示持正守位,为人 倚重;风火人家,以火在下而风行其上来表达一家人团聚的景象……周文王用“风”的各种景象论述了人 世间不同的社会情状。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做一件事情,首先考虑的不是法律法规如何规定的,而是亲友们的看法!而这 些所谓的“看法”,实际上就是一种社会行为规范。亲友们认同你这个行为,你就会大胆高兴地去做;否 则,你就不会去做,或者只有偷偷摸摸去做。“风俗”因此会给人一种无形的束缚。这就是孔子为什么强 调“礼”的作用的真正含意。孔子删诗书、定礼乐、系易辞、著春秋,把《诗经》作为教材,是因为没有 其他书籍了吗?不是,孔子是借《诗经》说明以及教育学生们要懂得各种各样的社会行为规范。孔子的中 心思想是:人生若想追求到快乐与幸福,就要认识社会。社会是精彩的但更是复杂的,不认识社会就只能 四处碰壁,最后落个失败的人生;能认识社会就能游刃有余,利用社会。 风俗的形成,是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是大部分人“约定俗成”的,人们在实际生活、生产中,认识到 只有这样做才能更好地生存,所以就形成了这样一个风俗习惯。但它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重读《诗经》, 一是要了解古代人们的风俗习惯;二是可以借鉴和发扬一些好的风俗习惯,如春节团聚、清明祭祖等;三 是创造我们今天的新风俗,使生活更加日新月异,更加幸福。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可能都有法律约 束和指导,而且人类社会的维持也不能完全依靠法律法规,那么还要依靠什么呢?就是风俗习惯、 “礼”“社会行为规范”等,依靠良好的社会风气,才能使社会肌体健康发展。一个国家或地区之所以出 现混乱,一是由于法律法规不健全;第二个原因就是社会风俗混乱,一群人恣意破坏另一群人的风俗习惯, 便会导致争斗打闹,甚而引发战争。所以,入乡随俗,懂得并调节自己去适应不同的风俗习惯,才能建立 起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这或许便是孔子编集《诗经》的主要原因吧。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周文王用“风”的各种景象论述了人世间的社会情状,形成了《周易》中的十五个卦象,而这十 五个卦象正与《诗经》中的十五国风相对应。 B.孔子把君子之德喻为草,把小人之德喻为风,草随风动,强调百姓在领导者的影响下,自然会形 成一种普遍的风气或社会风貌。 C.《诗经》中的“风”,实际上就是“礼”,就是社会行为规范。它要求人们要懂得这些规范,并在 这些规范的约束下从事社会活动。 D.孔子强调“礼”的作用,正是要通过“风俗”给人设定一种无形的束缚,对人的行为提出要求, 使之符合所有人约定俗成的规范。 答案 C 解析 A.“十五个卦象,正与《诗经》中的十五国风相对应”在文中没有依据;B.“把君子之德喻 为草,把小人之德喻为风”错误,原文是“把君子之德喻为风,把小人之德喻为草”比喻正好相反;D.“所 有人”错误,文本中说的是“大部分人”。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首段以设问的形式,借助孔子的回答揭示《诗经》中“风”的内涵。 B.文章引用《易经》目的是佐证《诗经》中的“风”指各地区、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C.文章主体从古代和现代两个角度阐述“风俗”也就是社会规范对人的约束作用。 D.文章首先提出《诗经》之风,接下来阐述“风”的内涵和作用,最后指出重读《诗经》的意义。 答案 C 解析 “文章主体从古代和现代两个角度阐述”不当,这并不是主体,文章只是在第四段涉及现代这 一角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种风俗习惯的形成,一要靠领导人的垂范和引领,二要靠长期的实践检验,三要获得民众的普 遍认可,认识到这些才能更好地生存。 B.由于风俗习惯的冲撞而引发的摩擦甚至战争,在当今世界也并不鲜见,只有彼此尊重,互相适应, 才能实现民族和解与世界和平。 C.而今,我们重读《诗经》,除了要了解古人生活习惯以外,还要以此为借鉴,摒弃那些落后习俗, 发扬和创造有利于我们今天生活的好习俗。 D.法律法规和风俗习惯属于不同的层面,人类社会的维持除了依靠法律法规,还要依靠风俗习惯, 有了这两方面的结合,人们就不敢做大家不认同的事。 答案 D 解析 两方面的结合并不一定能使人们不敢做大家不认同的事,有公然抗法者,也会有偷偷摸摸去做 的。 适考素能特训 时间:40 分钟 分值:4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 分) ①就中国的文化源头而言,无论是孔、孟,还是佛、老、墨、申、韩,孜孜汲汲,惕励忧勤,无不以 济世安民为己任,怀抱一种死而后已的念头。自庄子、列子之后,继之以巢父、许由,乃至西晋的王衍之 辈,倡导洁身自好,愿做山林高人、达士,隐士之风骤然而起。两者之分,其根本在于“人”“我”之别: 孔、孟认得“人”字真,身心性命只是为了天下国家;而庄、列则认得“我”字真,视天地万物只是成就 自己。 ②事实确乎如此。在儒家学者中,孔、孟到处周游,辙环天下,孔子弟子亦不免事奉季氏。究其原因, 固然因为事势不得不然,舍此无以自活;但更重要的因素,还是因为孔、孟怀抱起死回生之力,而天下又 有垂死欲生之民,所以遍行天下,希望借此行道。 ③那么,士人为何必须出仕做官?从原始儒家的观点来看,显然是为了达臻兼善天下的公共理想。担 任官职是士人维持小农生存、实践其公共理念的必要媒介。即使是史书中所广泛记载的隐士、逸民,尽管 他们远离官场,然此类隐居行为之所以被不断强调,还是因为他们原本就怀抱一种被君主征召入仕的期待。 ④就原始儒家的理想而言,士人积极入仕体现为一种对国家体系的依附。当然,这种依附性尚不足以 证明士人阶级的存在完全是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儒家的忧乐观足以证明士人阶级原本怀抱一种“孔颜之 乐”的理想情操。“孔颜之乐”自宋儒周敦颐提出之后,已经成为宋明理学的核心理念。所谓“孔颜之 乐”,就是孔子“疏食饮水”,乐在其中;颜子身处陋巷,箪食瓢饮,不改其乐。究其本义,并非是说孔 子以“疏食饮水”为乐,而是孔子将“不义而富贵”,视之轻如浮云。至于颜子之乐,则是倡导身处陋巷, 不失自己的本心,即使身处富贵,仍能坚持自己的节操。儒家又有“仁者不忧”之说。所谓“不忧”,就 是不忧于未来,是一种不对个人未来祸害加以担心的境界。至于万民之忧,却被儒家一直系挂心头。为此, 儒家士人也就有了“居朝廷则忧其民,处江湖则忧其君”之论。 ⑤随着士大夫社会的确立,士人出仕的公共理想开始发生异化,也就是从做官为了“养民”“爱民”, 进而异化为做官为了追逐个人的一己私利。于是,士人对国家体系的依附,也从高尚的淑世理想,转而变 成单纯追逐利益的寄生官僚意识。随之而来者,则是官员为官意识、习气的三大转变:一是从“养德”转 变为“养态”,士大夫不再为可怒、可行之事而显现出刚正、果毅的德容,而是追求宽厚浑涵,不再任事 敢言、忧国济时的俗状;二是从“策名委质”转变为“营营于富贵身家”,士大夫不再为了任天下国家之 事而不顾个人的安危得失,而是营营于富贵身家,将社稷苍生委质于自己,不再认真做事;三是“功名” 观念的转变,也就是从做官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转乾旋坤,继往开来,转而 变为追求富贵。 (选自《中国官本位意识的历史成因》, 2014 年 11 期《新华文摘》,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隐士、逸民因原本就怀抱一种被君主征召入仕的期待,其远离官场的隐居行为被不断得到强调。 B.士人出仕的公共理想是原始儒家的理想,是原始儒家追求的忧乐观,即怀抱“孔颜之乐”,外在 表现为依附国家体系。 C.原始儒家理想中士人积极入仕体现出的对国家体系的依附性,其核心内容是兼善天下。 D.随着士大夫社会的确立,士人由“居朝廷则忧其民,处江湖则忧其君”异化为单纯追逐利益的寄 生官僚。 答案 B 解析 “外在表现为依附国家体系”错误,原文是说“士人积极入仕体现为一种对国家体系的依 附”,而不是“士人出仕的公共理想外在表现为依附国家体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①②段从中国文化源头说起,通过分析仕与隐的不同明确本文的讨论重点,即为何有人“居朝廷” 有人“处江湖”。 B.第③段承上启下,分析“士人必须出仕做官”的原因,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任职是士人实践公共 理念的必要媒介。 C.第④段进一步阐述士人入仕体现为对国家体系的依附,强调士人阶级的这种依附主要不是为了追 求自身利益。 D.第⑤段着重剖析士人出仕的公共理想异化的情况,即做官目的、依附国家体系的性质、为官意识 与习气等的转变。 答案 A 解析 “……明确本文的讨论重点,即为何有人‘居朝廷’有人‘处江湖’”错。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仕与隐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服务天下百姓,为了达臻兼善天下的公共理想,后者是为了成就 自我。 B.儒家的忧乐观既包括孔子“疏食饮水”,乐在其中的“孔颜之乐”,又含一直系挂心头的万民之 忧,主要是为兼济天下。 C.随着士大夫社会的确立,士人对国家体系的依附开始异化并逐渐衰退,开始异化为做官为了追逐 个人的一己私利。 D.士人怀抱起死回生之力,而天下又有垂死欲生之民,为了维持小农生存,实践其公共理念,积极 入仕成为他们的必然选择。 答案 C 解析 “逐渐衰退”,无中生有。 二、语言文字运用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①在广场一侧又一次见到了瓦依提,老远地她就看到了我,向我招手,笑容可掬....地走到我面前,问寒 问暖,像位老大姐。 ②苹果、谷歌等科技公司推出的可穿戴设备,为生活提供了多种可能,如戴上一副眼镜,就可以从现 实世界进入惟妙惟肖....的虚拟世界。 ③在国人还不敢抱太大希望的时候,中国女排给了国人很大惊喜,每场战役中的表现都可圈可点....,各 方面都展现出了强队本色。 ④从中国书法史看,“书以人名”似乎成为了一条重要规律。但不容置喙....的是,真正的艺术作品,生 命精神才是它的根本所在。 ⑤在《竹竿舞》《壮族婚礼》节目的互动环节中,很多观众蠢蠢欲动....,希望亲自体验中国传统民俗, 现场沉浸在一片欢歌笑语中。 ⑥人才选择去环境好、待遇高的东南沿海地区发展无可非议....,这促使我们做好留住人才的体制改革, 营造吸引人才的良好氛围。 A.①②⑥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①③⑥ 答案 B 解析 ①笑容可掬:笑容露出来,好像可以用手捧住,形容笑得明显。使用恰当。②惟妙惟肖:形容 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用来形容“虚拟世界”不妥。③可圈可点:文章精彩,值得加以圈点; 形容表现好,值得肯定或赞扬。使用恰当。④不容置喙:指不容许别人插嘴说话。用在此句不妥,可改为 “毋庸置疑”。⑤蠢蠢欲动:指敌人准备进行攻击或坏人策划破坏活动。含贬义。用在此句感情色彩不当, 可改为“跃跃欲试”。⑥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使用恰当。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 A.特朗普提名的美国驻欧盟大使候选人马洛赫的一系列关于欧盟解体令欧盟各机构倍感愤怒,欧洲 议会将马洛赫称为“不受欢迎的人”且公开表示将阻止其到任。 B.恰逢中国传统元宵佳节,在印度滞留将近 50 余载、年近八旬的王琪老人终于在这一天如愿返回祖 国。从新德里到北京,再从北京到咸阳,路漫漫,情深深。 C.教育部部长在全国学校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透露,今年将进一步完善校园安全风险管控机制 和校园周边综合治理机制,进行防溺水事故和交通安全专项治理。 D.刚刚落幕的《中国诗词大会》,无疑是春节这个节日档的最大赢家,观众们打开电视,跳过了众多 的明星真人秀与荧屏热剧,被传统文化的璀璨和精深吸引着他们。 答案 C 解析 A.成分残缺,应在“解体”后加上“的言论”;B.不合逻辑,删去“将近”或“余”;D.句 式杂糅,删掉“被”或“他们”。 4.下列各句表述中,语言得体的一句是(3 分)( ) A.某校学生会的科普小报征稿启事中说:“由于我们的思想水平有限,本报难免有缺点和错误,欢 迎批评指正。恳切希望老师和同学们帮助我们,为办好《科学小报》尽一点绵薄之力。” B.某饮料广告将在广播里播放,其文字稿中这样写道:“……该饮料(系成人饮品)中含有治癌物质, 可以调节人体循环,特向全国诚招经销商,欢迎垂询。” C.某综艺节目主持人说:“最后,感谢嘉宾和我们一起度过了这段欢乐的时光,也祝贺他荣幸地加 入我们综艺之友俱乐部。” D.父亲的朋友远道而来,父亲想请他吃饭,请柬中写道:“今天中午 12 点在洋洋酒店略备薄酒,为 你接风,敬请光临。” 答案 D 解析 A.“绵薄之力”指微不足道的力量,常用作自谦之辞,此处应用敬辞。B.“治癌”与“致癌” 同音,在广播里播放会引起听众的误解,对该饮料销售产生不好的影响,所以此种词语一般不用于广播语; 同时,括号内的文字在广播中一般是不读出来的,如果是重要信息需要听众知晓,那么文字稿中就应该去 掉括号,将其正常表述出来。C.“荣幸”指光荣而幸运,一般用来表示自谦。此处是第三者的陈述,不恰 当。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 不超过 15 个字。(6 分) 近年来,科学家们已陆续开发出各种电子皮肤,电子皮肤不仅像人类皮肤一样具有一定的柔韧性, __①__。美国斯坦福大学研制的电子皮肤遍布高灵敏度电子感应器,甚至可感知一只蝴蝶落在上面的压力。 如果电子皮肤能应用于临床,对于需要皮肤移植的病人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然而,__②__,它或许也将 给机器人领域带来一场革命,解决机器人的触觉难题,突破握住鸡蛋而不捏碎、拿住酒瓶而不滑落等当前 机器人研发领域存在的瓶颈。未来,电子皮肤甚至还可以监测心率、血压、血糖等。微软公司正在试着将 电子皮肤应用于轻触式屏幕,__③__,实现控制家电、打电话、玩游戏等。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而且可以感知细微的压力 ②电子皮肤并不仅用于替代人类皮肤 ③通过敲打与触摸来传 输指令(6 分,每处 2 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第①空根据前面的词语“不仅”和后面的“甚至可感知一只蝴蝶落在上面的压力”可以填出 “而且还具有感知压力的能力”等;第②空根据前后的内容语境可填出“电子皮肤不仅仅用于替代人类皮 肤”等;第③空根据前面和后面的举例可填出“通过敲打或触摸来发出指令”等。 6.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 分)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父母也有犯错的时候,如果能放下架子向孩子道歉,亲子关系中出现的问题就 迎刃而解了。所以说,父母有错而向孩子道歉是一种明智之举,是尊重孩子人格的一种表现,是家长民主 精神的一种体现。这样做能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也一定能促使孩子养成优秀的品质。事实上,真心诚 意地向孩子道歉,可能会令孩子对父母更加佩服和欣赏。所以,要想在家庭中形成融洽的亲子关系,只有 学会向孩子道歉这一种途径。 ①向孩子道歉并不一定能使亲子关系中出现的问题迎刃而解。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②向孩子道歉并不一定能促使孩子养成优秀的品质 ③形成融洽的亲子关系不是只有学 会向孩子道歉这一种途径(一处 3 分,两处 5 分) 解析 孩子养成优秀的品质需要多方面因素促成,如家庭和学校的教育、成长环境的熏陶等,父母向 孩子道歉只是解决亲子关系问题的一种方式,不一定能促使孩子养成优秀的品质。“形成融洽的亲子关 系”需要父母与孩子双方的共同努力,“父母学会向孩子道歉”只是一种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明了这 两处的逻辑关系,即可判断语段中推断不合理的地方。 三、诗歌鉴赏 7.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11 分) 凝香斋① [宋]曾巩 每觉西斋景最幽,不知官是古诸侯。 一尊风月身无事,千里耕桑岁有秋。 云水醒心鸣好鸟,玉砂清耳漱寒流。 沉心细细临黄卷,疑在香炉②最上头。 [注] ①凝香斋:原名西斋,位于济南大明湖畔。曾巩于 1071 年任齐州(治所今山东济南)知州,齐 州大治,该篇为 1072 年游大明湖而作。②香炉:香炉峰。 (1)下列对这首宋诗的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5 分)( ) A.该诗首句点题,领起全诗。以下写景抒情都是围绕这句展开。 B.颔联写曾巩任职齐州,身闲无事,手持酒杯,他不打理政务,醉心自然风物。 C.人说济南最有代表性的风物是湖光和泉水。颈联上句写湖光,下句写泉水。 D.炼字精警,颇具匠心。颈联“醒”“鸣”“清”“漱”四个动词使意境灵动。 E.尾联归结全诗。诗人于此潜心书史,暗含辞官归田之念。 答案 BE(选 B 得 2 分,选 E 得 3 分) 解析 B.“他不打理政务,醉心自然风物”属误读,“身无事”是因齐州大治。E.“暗含辞官归田 之念”属臆测,于文无据。 (2)后人多认为此诗诗眼为首联中的“幽”字,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眼“幽”,总揽西斋景物特征。其一,大明湖畔的西斋,地处幽僻之处,实为清幽境界。悠 游西斋,临风玩月,乐而忘身乃一地方“诸侯”。身为齐州知州,齐州政通人和,丰收有望,他才有闲情 探幽览胜。其二,湖水清幽,好鸟幽鸣,泉清见石,寒流激荡,让人留恋喜爱。可谓幽景寄幽情。其三, 悠游之余,潜心书史,感到无异于置身香炉峰,更是显得情趣高雅、心境清幽。全诗无不紧扣诗眼“幽” 展开意境。(每点 2 分) 解析 首先要明确“幽”之意,既描写清幽之境又抒发幽情。首联写出了西斋地处大明湖畔,环境幽 静;颈联写湖光泉水澄澈清秀,可谓景色清幽;尾联写居此幽境可潜心读书,以此表达清幽之心境,高雅 之情趣。 四、名句名篇默写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 分) (1)《荀子·劝学》中强调了积累的重要性。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可以兴风雨、生蛟龙设喻,引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 (2)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狂风停止之后云层变得 墨黑,天色马上暗下来,引出下文屋破又遭连夜雨的境况。 答案 (1)积善成德 而神明自得 圣心备焉 (2)俄顷风定云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 解析 易错字:(1)德,得;(2)顷,漠。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