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06 发布 |
- 37.5 KB |
- 4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课件:专题2 考点4
考点四 翻译文中的句子 ( 包括断句 ) 高考真题寻踪 年份 高考试卷 重要采分点 2013 山东卷 《 看松庵记 》 实词:负、植、见 ( 通假 ) 、凌、易、志、若 虚词:尝、其、者、耶、之、盖 句式:宾语前置、省略句、固定结构 重庆卷 《 吕氏春秋 · 异宝 》 实词:恶、闻 ( 使动 ) 、丈人、见 ( 被动 ) 虚词:以、所以、惟、乎 句式:固定结构:其 …… 乎 年份 高考试卷 重要采分点 2012 新课标 《 宋史 · 萧燧传 》 实词:贤、否、治 ( 活用 ) ,浇浮、东、西、治、与 ( 多义 ) ,路 ( 异义 ) 虚词:以、安 句式:省略句 2013 北京卷 《 宋史 · 曹彬列传 》 标志词:也、及、故、者 句式:句式整齐 ( 对仗 ) 2011 广东卷 《 清代名人轶事 》 标志词:乃、也、此、者、然、既、其、殆 句式:动宾结构、主谓结构 考点思维精髓 演练一:译准实词、虚词 1 .翻译下列语段中画线的句子。 晋国苦盗,有郗雍者,能视盗之眼, 察其眉睫之间而得其情。 晋侯使视盗,千百无一虚焉。晋侯大喜,告赵文子曰: “ 吾得一人,而一国盗为尽矣,焉用多为? ” 文子曰: “ 吾君恃伺察而得盗,盗不尽矣。且郗雍必不得其死焉。 ” 俄而群盗谋曰: “ 吾所穷者,郗雍也 。 ” 遂共盗而残之。 对点精练 晋侯闻而大骇,立召文子而告之曰: “ 果如子言,郗雍死矣。然取盗何方? ” 文子曰: “ 周谚有言,察见渊鱼者不祥,智料隐匿者有殃。君欲无盗,莫若举贤而任之, 使教明于上,化行于下 。 民有耻心,则何盗之为? ” 于是用随会知政,而群盗奔秦焉。 (1) 察其眉睫之间而得其情。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吾所穷者,郗雍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使教明于上,化行于下。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民有耻心,则何盗之为?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思路指津 】 (1) 察,观察;情,实情。 (2) 穷,困境;判断句。 (3) “ 教 ”“ 化 ” ,教化; “ 于上 ”“ 于下 ” 介宾短语,应前置。 (4) 何 …… 为,表反问的固定句式。 答案 (1) 观察他们眉眼间的表情便能够发现实情。 (2) 让我们陷于困境的,就是郗雍。 (3) 使教化在朝廷上得到提倡,在百姓中得到奉行。 (4) 老百姓如果有羞耻之心,那么还做什么窃贼呢? 演练二:译好 “ 特殊 ” 2 .将下列文段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季文子相宣成 ① ,无衣帛之妾 ② ,无食粟之马。仲孙它谏曰: “ 子为鲁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 ! ” 文子曰: “ 吾亦愿之。然吾观国人,其父兄之食粗而衣恶者犹多矣,吾是以不敢。 人之父兄食粗衣恶,而我美妾与马,无乃非相人者乎?且吾闻以德荣为国华,不闻以妾与马 。 ” (《 国语 · 鲁语 》) 【 注 】 ①宣成:指春秋时期鲁宣公和鲁成公。②妾:指婢女。 (1) 子为鲁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其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人之父兄食粗衣恶,而我美妾与马,无乃非相人者乎?且吾闻以德荣为国华,不闻以妾与马。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思路指津 】 (1) 相,辅助;其,大概;爱,吝啬;华,使动用法。 (2) “ 粗 ”“ 恶 ”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 美 ” ,使动用法; “ 无乃 …… 乎 ” ,固定结构; “ 不闻以妾与马 ” 后承前省略 “ 为国华 ” 。 答案 (1) 您担任鲁国的上卿,辅佐了两代国君,婢女不穿绸衣,马不吃粮食,人们或许会认为您是吝啬的,况且这样又使国家不光彩啊! (2) 别人的父老兄长吃粗粮穿破衣,而我让婢女和马匹穿好的吃好的,恐怕不是辅助君主的人该做的事吧?况且我听说凭借道德显荣才可以为国争光,没有听说因为婢女穿得好和马匹吃得好可以为国争光的。 【 参考译文 】 季文子任鲁宣公和鲁成公相国,没有一个穿丝绸衣服的婢女,没有一匹吃粮食的马。仲孙它劝谏他说: “ 您担任鲁国的上卿,辅佐了两代国君,婢女不穿绸衣,马不吃粮食,人们或许会认为您是吝啬的,况且这样又使国家不光彩啊! ” 季文子说: “ 我也愿意那样。然而我看到国家的百姓,那些父老兄长吃着粗粮又穿着破衣的很多啊,我因此不敢不节俭。别人的父老兄长吃粗粮穿破衣,而我让婢女和马匹穿好的吃好的,恐怕不是辅助君主的人该做的事吧?况且我听说凭借道德显荣才可以为国争光,没有听说因为婢女穿得好和马匹吃得好可以为国争光的。 ” 演练三:正确断句 3 .用斜线“ /” 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 ( 限 6 处 ) 又有张子野、宋子京兄弟、沈唐、元绛、晁次膺辈继出,虽时时有妙语,而破碎何足名家。至晏元献、欧阳永叔、苏子瞻, 学 际 天 人 作 为 小 歌 词 直 如 酌 蠡 水 于 大 海 然 皆 句 读 不 葺 之 诗 尔 又 往 往 不 协 音 律 者 何 耶 盖 诗 文 分 平 侧 ,而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 ( 选自李清照 《 词论 》) 答案 学际天人 / 作为小歌词 / 直如酌蠡水于大海 / 然皆句读不葺之诗尔 / 又往往不协音律者 / 何耶 / 盖诗文分平侧 【 参考译文 】 又有张先、宋祁兄弟以及沈唐、元绛、晁次等人辈出,虽然常常有妙语传世,但却整篇破碎,不能称为名家。到了晏殊、欧阳修、苏轼这些人,他们学究天人,填这些小歌词,应该就像是拿着葫芦做的瓢去大海里取水一样容易,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细细琢磨他们的词,句子都嫌雕琢得不够。而且他们的词又往往不协音律,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诗和文章只分平仄,但词却要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还要分发音的清、浊、轻、重。 演练四:信、达、雅 (2013 · 湖北卷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 ~ 8 题。 廉希宪事略 【 思路指津 】 联系前文 “ 公方读书,略不答。蓟公出 ” 这一语境,可以判断 “ ( 刘 ) 整复浼入言之 ” 中的 “ 浼 ” 应译为 “ 央求、请托 ” 。 A. 从语言结构推断 “ 氏 ” 应为动词,翻译成 “ 作为姓氏 ” 是正确选项; B. “ 诸贵假以劲弓 ” 中的 “ 假 ” 可以联系成语 “ 久假不归 ” 判断其是正确选项; D. “ 明日当诣政事堂 ” 中的 “ 诣 ” 可联系选修教材 《 刺客列传 》 中 “ 于是秦王大怒,益发兵诣赵 ” 判断其是正确选项。 答案 C 5 .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廉希宪举止不同寻常的一组是 ( ) ① 三发连中,诸贵惊服 ②公之兄弟凡十人,后皆至一品 ③公方读书,略不答 ④因令彻去坐椅 ⑤及出,愧赧无人色 ⑥且戒内人备酒馔 A .①②⑤ B .①③④ C .②④⑥ D .③⑤⑥ 【 思路指津 】 解题时应注意: (1) 审清题干,明确方向。要明确题干提出的问题, “ 谁 ”“ 什么 ”“ 怎么样 ” 等。 (2) 判明性质,识别错项。题干的要求往往是用抽象概念表述出来,而所列选项多为对具体事实的叙述, 这就需要能够准确地判断 “ 事实 ” 的内涵、性质,由此判断是否符合题干要求。 (3) 把握规律,辨明陷阱。考题中常见的陷阱有三种:①暗换对象,②进程混乱,③答非所问。本题从文章的内容理解角度考查信息筛选。②说的是廉希宪的兄弟,⑤是刘整的表现,这两句均应排除。 答案 B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廉希宪出生之时,其父孝懿公刚好被任命为廉访使。孝懿公非常高兴,认为廉希宪将来一定会很有出息。 B .廉希宪十九岁时,随父亲北上侍奉元世祖。元世祖见廉希宪才貌出众,见识不凡,给予了他格外的恩宠。 C .廉希宪任平章政事之时,对登门拜访的中书右丞刘整极为冷淡,因为他认为刘整是不知君臣之义的叛臣。 D .滞留在北方的秀才们饥寒交迫,廉希宪不仅解除他们的困苦,还把他们举荐给元世祖,让他们得到重用。 【 思路指津 】 这类题一般以 “ 选非 ” 的形式考查,常见的设误角度有:曲解词义、夸大其词、以偏概全、张冠李戴、颠倒是非、因果混淆、时序错位 ( 时间顺序颠倒 ) 、无中生有、添枝加叶。 本题从曲解词义的角度设误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 D. “ 还把他们举荐给元世祖,让他们得到重用 ” 在文中没有根据,原文说的是 “ 诸儒但言困苦,乞归。公明日遂言于世皇,皆遂其请 ” 。 答案 D 7 .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尔岂亿我为不能耶?顾吾弓差软。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整展拜起,侧立,不予之一言。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肃入,对坐,出酒馔,执礼甚恭,且录其居止。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思路指津 】 翻译句子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力求字字落实,做到 “ 信、达、雅 ” 。同时要掌握 “ 留 ” ( 专有名词等 ) 、 “ 删 ” ( 不译的虚词 ) 、 “ 补 ” ( 省略成分 ) 、 “ 换 ” ( 古词换今词 ) 、 “ 调 ” ( 词序 ) 、 “ 选 ” ( 词义 ) 、 “ 固 ” ( 结构 ) 、 “ 意 ” ( 意译 ) 等翻译方法。 本题涉及一词多义和省略句。 (1) “ 亿 ” 是一词多义,怀疑,猜测; “ 顾 ” ,只是,表示轻微转折; “ 差 ” 是副词,略微。 (2) “ 展 ” ,动词,施展,做; “ 予 ” ,动词,给予。 (3) 省略句,省略了主语; “ 酒馔 ” ,酒饭; “ 且 ” ,连词,并且; “ 居止 ” ,名词,居住的地方。 答案 (1) 你难道猜想我不会射箭吗?只是我的箭弓稍微软了点。 (2) 刘整行拜礼后起身,在旁边站立,廉希宪不跟他讲一句话。 (3)( 廉希宪 ) 恭敬地 ( 把秀才们 ) 迎入家里,陪他们坐着,摆出酒食,对待他们的礼节非常恭敬,并且记下他们住的地方。 【 参考译文 】 廉希宪,字善甫,畏兀 ( 今作 “ 维吾尔 ” ) 人。在辛卯年 ( 即公元 1231 年 ) 五月二十五日在燕出生,恰逢他的父亲廉孝懿被任命为廉访使 ( 主管司法刑狱和官吏考核的长官 ) ,廉孝懿高兴地说: “ 这个儿子一定会光大我的家门,我听说古时候有人用官职为姓氏,上天大概是要我用 ‘ 廉 ’ 字为宗族的姓吧!我还是遵从 ( 上天的这个意思 ) 吧。 ” ( 从此 ) 他的家族便都用 “ 廉 ” 为姓。 廉希宪身材高大,行为举止异于常人。十九岁的时候,侍奉父亲廉孝懿向北朝见元世祖, ( 进入忽必烈的府第 ) 侍奉元世祖,元世祖也因为他很有智谋,拥有威严的容貌,议论宏大精深,给予了他格外的恩宠照顾。 许多显贵的大臣近前考察射箭,一个显贵的大臣回头看看廉希宪,取出三支箭,好像想要给廉希宪,廉希宪说: “ 你难道猜想我不会射箭吗?只是我的箭弓稍微软了点。 ” 众显贵的大臣借给他强劲有力的弓箭,他连续射了三支箭都射中靶心,各位显贵的大臣都惊叹佩服,说: “ 真是文武全才,是可以重用的书生。 ” 国家建立初年,授予廉希宪担任平章政事 ( 次于丞相的官员 ) 。掌管政事的时候,中书省右丞相刘整因为刚刚归附担任都元帅,随从非常多,到廉希宪家门请求拜见。廉希宪的兄弟总共有十人,后来都官至一品。廉希宪的弟弟蓟国公廉希贡还是平民百姓,替刘整通报。廉希宪正在读书,丝毫不答复。蓟国公廉希贡出来,刘整又央求他进去通报。于是廉希宪就让人撤去座椅,自己端坐正中,让刘整进来。刘整行拜礼后起身,在旁边站立,廉希宪不跟他讲一句话。刘整请求退出来,廉希宪对他说: “ 这是我个人的住处,你想有其他的话对我说,第二天应当到政事堂去。 ” 等到刘整出来,刘整羞愧得脸上没有血色。 过了不久,有些漂泊在外的南宋士人,饥寒交迫狼狈不堪,衣冠破旧,袖藏诗文请求拜见廉希宪,廉希宪的兄弟都揶揄他们。蓟国公廉希贡又给他们通报,廉希宪急忙令人安排座椅,并且告诫妻妾准备酒食。到大门外, ( 廉希宪 ) 恭敬地 ( 把秀才们 ) 迎入家里,陪他们坐着,摆出酒食,对待他们的礼节非常恭敬,并且记下他们住的地方。很多儒生只说自己的困难和苦处,乞求回去。廉希宪第二天就对元世祖上奏,都会满足他们的请求。 这夜,他的兄弟问他说: “ 今天刘整元帅,是皇上所倚重和信任的大臣,你反而菲薄他;江南困顿的秀才,你却非常礼貌地对待。我们这些人不能没有疑问。 ” 廉希宪回答说: “ 我是国家的大臣,言谈举止,关系到天下的轻重。刘整的官位虽尊贵,却是背叛他的祖国和君主的人,所以我指责羞辱他,让他知道君臣正义的重要;像那数十个秀才,都是诵读遵循孔子之道的人,在宋朝,没能坐上朝堂,没能参与宴会,为什么要拘泥于这些呢?况且当今我们的国家是从北方沙漠崛起的,礼法教化淡薄。我对这些文人如果不尊重礼待,那么儒家的学术从此就将失传了。 ” 廉希宪就是这样倡导礼法教化,这对儒家礼义的发展有很大的功劳。 8 .请用斜线 (/) 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 断句不超过 6 处 ) 丁太夫人忧,希宪公率族亲行古丧礼, 勺 饮 不 入 口 者 三 日 恸 辄 呕 血 扶 乃 能 起 既 葬 结 庐 墓 所 诸 相 以 居 忧 无 例 欲 极 力 起 公 , 相与诣庐,闻公号痛,竟不忍言。 ( 选自 《 元朝名臣事略 》 ,有删改 ) 【 思路指津 】 文言文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因此诵读就显得尤为重要。碰到断句篇段,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文言文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首先,通读这篇短文,大致了解整个故事,断开一些比较明确的地方。如 “ 勺饮不入口者三日 / 恸辄呕血 / 扶乃能起 ” 。其次,就是要抓住一些标志词。如 “ 既 ” 。 答案 勺饮不入口者三日 / 恸辄呕血 / 扶乃能起 / 既葬 / 结庐墓所 / 诸相以居忧无例 / 欲极力起公。 【 参考译文 】 廉希宪的母亲去世,廉希宪率领族内的亲人举行古代的丧礼,廉希宪 ( 悲痛得 ) 三天没有吃饭,恸哭得呕出血来,被人扶着才能起身。葬了以后,就在坟墓旁建草棚居住,各位宰相以守丧超出先例 ( 为借口 ) 想尽力起用他,一起来到墓庐,听到廉希宪恸哭,最终不忍心劝说。 文言翻译四步骤 1 .审。在翻译之前,首先要审清文言文语句中重要的语法现象。可以先在草稿纸上抄下要注意的重要文句,然后用笔将这些语法现象一一地圈注出来,以引起自己的注意。 2 .切。将文言文语句以词为单位逐一切分开来,然后逐一地加以解释。解释六字法:留、换、补、删、调、变。 3 .连。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将逐一解释出来的词义连缀成句。 技巧强化 4 .誊。在逐一查对落实到位后,将草稿纸上连缀好的译句誊写到答题卷上。誊写过程中还要做到“三清”。“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 关注六个翻译采分点 1 .句子大意。要联系具体语境进行准确翻译,确保句子通顺完整。 2 .关键实词。对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多义词等句中的关键词语,翻译时要联系全文,结合上下文语境仔细推敲。 3 .重要虚词。只要该词有意义,那就要翻译出来;若没有实际意义,翻译时也要体现出用法特点。 4 .词类活用。通过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来确定活用词的词性及词义,要将活用的词准确地译出来。 5 .固定结构。古汉语中有些词经常连用形成一种比较固定的格式,翻译时要注意这些 “ 习惯句式 ” 。 6 .特殊句式。倒装句要将颠倒的语序理顺,被动句要译出被动的关系,省略句要将省略的内容补全。 文言断句五技巧 1 . 寻找句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可以确定其是主语或宾语。 2 .寻找句中的虚词,判断这些虚词是句首虚词、句中虚词,还是句末虚词。 3 .寻找 “ 曰 ”“ 云 ” 等标志,确定对话的始末。 4 .寻找对称 ( 对偶 ) 句式,判断前后断句。 5 .寻找总分、分总的形式,依层次断句。 文言翻译四字诀 通读全文,领会大意; 句不离文,词不离句; 关键词语,辨别仔细; 字字落实,注重直译; 补充省略,调整语序; 专词保留,多余删去; 晦涩词句,通俗代替; 翻译完毕,忠实原意。 文意畅通,提升翻译质量 1 .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信、达、雅。“雅”是译文的最高境界,非考场翻译所强求;对前两个标准,则是严格要求。 2 .既要字字落实,一一对应,保持直译,又要灵活,根据实际情况增减词语,使语句连贯通顺。 3 .了解一下文意不畅的几种情况,做到不漏译、不误译、不乱译。 4 .下笔之前,最好在草稿纸上写出几个关键词语,以便组织语言。译好之后可检查一下有无不通顺之处。 5 .保持与原句语气、标点符号的对应。 文言文断句五法 1 .多诵读,凭借语感来断句。 2 .利用语境,把握语句整体含意。理解了所断句子的含意,断句也就容易了。 3 .抓好虚词类标志词,参照现代汉语的停顿特点断句。 4 .通过语法分析划出句子成分,然后依据成分之间的关系断句。一句话中,谓语是主要成分,以谓语为分析中心,找到主语、宾语等成分,就找到断句的节点了。 5 .充分利用古文的修辞特点,帮助断句。古人喜欢在文章中使用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来增添文章的文学色彩,考生可抓住这一特点来辅助判断。 失分探源 易错点一 随意性大,脱离文意 【 应对策略 】 遵循“原文在译文中字字有落实,译文在原文中字字有依据”的原则,关注关键的实词、虚词,注意特殊句式等。所有的语言语法现象都要在翻译中得到落实。先把单音节词语一一置换为双音节词,再在现代汉语语法的框架下,把这些双音节词组接成通顺的文句,注意译出语气来。 辨症施治 易错点二 译文生涩,不够畅通 【 应对策略 】 坚持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的原则,直译要“一对一”地进行翻译,要竭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力求风格也和原文一致。由于文言文句式灵活,省略句、倒装句较多,而且词类经常活用,有时直译会使句子不通顺或表意不够明确。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不能被原文束缚住,机械地采用直译,而是要采用意译,使句子语气顺畅,意思明确。意译,多用于一词或短语的翻译。 点击此处进入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