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06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语文作文热点素材时事评论_4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 31 万字环保整改方案勿成“空头支票 4 月 27 日到 30 日,河南等 8 省(区)政府先后公开了第一批中央环保督察发现问题 的整改方案,字数合计长达 31 万字,平均每个省(区)的整改方案均在 4 万字上下。 31 万字,单就字数而言,已是一部长篇小说。放在文学创作领域,尚不稀罕,但置于 政府文件,即便平均下来 4 万字左右篇幅,亦属罕见,也无怪媒体称其为“大作”。 8 省(区)环保督察发现问题整改方案成“大作”,表面看,地方政府的态度值得肯 定,往里追究,折射出的深层次问题不能忽视:一是目前环保形势依然严峻,环境治理依 旧任重道远;二是地方政府治理环境污染的主动性、能力与中央要求还有差距。环保形势 严峻,督察才会问题频出;能动性有差距,才总会事后补救。 作为地方政府,整改方案字数多少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政府诚意,但只靠诚意并不能完 全赢得民意,特别是此种在上级督察倒逼情况下的诚意。须知,普通民众的关注点从来不 在形式,而在实质,诚意再满也得用行动说话、用效果答复。民众真正所想、所需的是环 境质量的明显改善与长期保持,从这个角度看,地方政府整改方案字数多与少不重要,落 实才是当务之急。 说到底,只靠上级倒逼而采取的行动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关键还是在于地方政府的 责任心和能动性,不仅要能主动履职,而且还要能履好职,如此,方能争取民意,赢得民 心。所以,此番 31 万字的整改方案切勿成为一张张“空头支票”。 环保督察不是“稻草人” 媒体报道让人心堵。石家庄市力龙陶瓷有限公司偷排窑炉废气,检查时临时开启脱硫 塔,督察组离开 5 分钟后即关停。环保部部长陈吉宁的遭遇更为尴尬,他在燕山石化安全 生产指挥中心,要求调阅企业泄漏检测与修复电子数据台账,等了 20 分钟,一无所获。更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2 有甚者,4 月 16 日,环保部督察组在对山东绿杰环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检查执法时,尽管 出示了执法证件,仍被扣留超过一个小时。 各种虚报、瞒报、造假、偷排,套路旧得让人无奈。表面来看,是此前很多企业因为 执行地方的错峰生产计划被限产停产,恢复生产后,排放总量增加。深层去想,其实是一 些地方政府在协调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时失衡,产业布局老旧,产业结构未能实现环保节 能的综合考量。 比起污水、废气,部分企业与地方政府相互勾结,欺瞒、干涉甚至敢扣押环保部督察 组,恐怕这才是更大的“污染源”。 为何有的地方总是在吸取教训,总是在重复错误,总是让恶劣的环境成了发展的负资 产? 恐怕,对某些地方政府来说,只要企业能下蛋,哪怕是毒蛋,也是好母鸡。对污染, 奉行属地治理,对跨区域、跨流域的问题再三推诿;标榜任期清算,对自己任期前后的环 保问题一概不买单。个别领导干部,没有正确认识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 为发展牺牲环保,抓业务放松治污。 今年以来,环保部领导多次带队督查,直奔基层、直查现场,以严格执法倒逼企业遵 守环境法律法规,倒逼地方严格执法监管。但,这恰恰说明一些地方在环境保护方面喊得 多、做得少,环境保护监管执法并没有真正动起来。 环保执法难在哪?说到底,治污根本在治人。没监督,再严格的措施也经不起不作为 的消磨。不落实,制度糊住的监管漏洞总是一再被捅穿。如果监管继续无序,执法继续无 力,如何让人们相信政府有能力治理污染? 中央环保督察不是任人摆布的“稻草人”,不顾环境、资源及能源的消耗,只顾经济 的发展,这次督察就是要扭转这种不良政绩观。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3 地方政府必须拿出强硬态度,积极配合督查组监督执法,坚持问题不查清不放过、不 整改到位不放过、不建立长效机制不放过。全面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 要求,切实明确责任、及时传导压力,坚决杜绝推诿扯皮现象。 鼓励环保举报,依法处理比奖励重要 惩治环境违法行为,离不开公众的积极举报。也正因如此,近年来各地才对此不遗余力地进 行探索。安徽省 2014 年初出台暂行规定,对举报人给予 3000 至 5000 元不等的奖励。2015 年 2 月,深圳市出台办法,将奖励的最高金额提升到 10 万元。各地纷纷推出环境违法行为举 报重奖政策,彰显了依靠公众向环境违法行为“开刀”的坚强决心,令人倍感欣慰。 然而,欣慰之余,又多少有些遗憾。从各地的情况来看,重奖政策不但没有导致勇夫群起, 反而陷入了“门可罗雀”的尴尬。相关统计数据表明,安徽省的暂行规定在试行的一年时间 内,仅一人领取奖励;深圳市高达 10 万元的重奖,至今还无人问津。北京市此次调高举报最 低奖励金额,能否走出“冷眼观潮”的尴尬,显然有待观察。 重奖之下,环境违法行为的举报遭遇“冷眼”,凸显了其背后存在的诸多掣肘因素。一 方面,对举报人保护不力,直接令其顾虑重重而选择放弃。以安徽省的相关规定为例,举报人 需“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到环保主管部门核对信息”,然后“按照税务部门的有关规定”领 取奖金。如此这般,举报人的身份必然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举报人必然心存顾虑,盘算可能 遭到打击报复的风险,无奈之余只能选择放弃。 另一方面,举报人甘冒风险进行举报,领取高额奖金固然是其参与举报的动力之一,但相 信更多时候,举报人不是仅仅冲着奖励,而是希望自己举报的问题能得到解决。揆诸现实,被 举报的问题久拖不决并不鲜见,甚至举报后“烂尾”的情形也时有发生,这无疑令举报人心 寒。只有被举报的每一起违法行为都得到依法处理,举报人才会由衷感到欣慰,也才会由此 催生出更多人参与举报的“涟漪效应”。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4 可见,重奖环境违法行为举报人固然重要,但有效保护其举报热情更为重要。公众参与 环保举报热情的高涨,直接关系到环境治理的改进与优化。因此,保护公众的举报热情,显然 至关重要。尽管新环保法赋予了公众参与举报环境违法行为的权利,但在实践中仍面临依法 保护力度不够、公众担心被打击报复等诸多问题,迫切需要在依法保护方面下足功夫。否则, 就极有可能损伤公众参与举报的热情,不但悖离了立法的初衷,也直接抑制了环境违法行为 举报制度正能量的有效释放。 如果说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制度是环境治理不可或缺的要素,那么保护举报人的举报热情, 就是打好环保“人民战争”的不竭力量源泉。故此,在重奖环境违法行为举报人的同时,面 对公众参与举报还心存风险顾虑的现实语境,有必要进一步探索并构建起全方位呵护公众举 报热情的长效机制。唯有如此,才能对环境违法行为形成群起而攻之的浓厚氛围,从而释放 出人人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强大正能量。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须臾不得忘却。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