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06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版高考语文二轮提分复习专题3散文阅读提分攻略2鉴赏技巧品味语言艺术讲义
提分攻略 2 鉴赏技巧,品味语言艺术 [技法回顾] 常见设问 1.请结合上下文,赏析文中画横线部分。 2.文中×××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谈谈你的理解。 3.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来描写×××?请结合有关具体内容,简要分析其 作用。 4.文章对×××大多用第×人称,而在后文却又用了第×人称,这样写有何作 用?请赏析。 5.请简要分析本文语言的主要特点。 答题步骤 第一步:审明题干,明确答题方向。 第二步:指出技巧或特色。指出文章或者某段在表现手法、语言特色方面的特 点,根据题干的要求准确定位。 第三步:分析内容。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这种表现手法或语言特色在文中是怎 样运用、表现的。 第四步:概括效果。根据自己对相关知识的积累,结合具体的内容,概括出这 样运用的作用及表达效果,这是最重要的一环。 答题模板: 技巧(特色)+具体内容+作用(效果)。 [典例剖析] [例 1] (2017·全国卷Ⅱ)阅读《窗子以外》(文本见本专题“提分攻略 1”“例 1”), 完成后面的题目。 作者交替使用“你”和“我”两个不同的人称,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进 行分析。(6 分) 【解题流程】 第一步:审明题干,明确答题方向 题干点明了本文作者交替使用“你”和“我”两个不同的人称,要求考生结合全文分析 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态度。用“我”易于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转换成“你”就可以适当拉开 距离进行客观描写。 第二步:确认技巧,结合内容分析效果 作者在首段就提出问题,运用第二人称来叙述,设置了和读者面对面交流的亲切情景。 第二段主要运用第一人称,第四、五两段转换为第二人称,“你”成为自我观察与描写 的对象,这三段细腻地描写了“我”与“你”看窗外或远或近的情形,体现了作者对“所有 的活动的颜色、声音、生的滋味”的冷静理性审视的态度。 第六段中“你”和“我”两种人称交替出现,从“气闷”“受不了”“换个样子过活 去”等可看出作者的自我嘲讽与反思。 【参考答案】 ①转“我”为“你”,“你”成为自我观察与描写的对象,蕴含着作者冷 静审视的态度; ②使用“你”的同时,又使用了“我”,蕴含着作者的自嘲与反思。 [例 2] (2017·全国卷Ⅲ)阅读《我们的裁缝店》(文本见本专题“提分攻略 1”“例 2”),完成后面的题目。 本文的语言充满生活气息,请结合全文对此加以赏析。(6 分) 【解题流程】 第一步:审明题干,明确答题方向 题干点明了本文的语言“充满生活气息”,要求考生结合全文加以赏析。文本中的语言 包括作者的叙述语言和作品中的人物语言,所以要结合叙述语言和人物语言进行赏析。 第二步:确认技巧,结合内容分析效果 “回过神来”“口气往往会软下去”“时常过来瞅一瞅”,这些口语化的句子极富生活 气息,读来让人感觉亲切自然。 “三只鸡嘛,换条裙子,够不够?”简短的语句,表现出小媳妇快人快语的性格特点; “要当当(唠叨、责怪)嘛”一句体现了浓郁的地域特点,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真实。 “但是我们还是要了”“最后,我们先受不了了”,这些句子简洁明快,表达出裁缝们 的善良;“‘滋——’地一家伙下去”场面感十足,明快风趣的语句大大提升了散文的可读 性,增强了文章的吸引力。 【参考答案】 ①语言生活化、口语化,亲切自然。如“回过神来”“时常过来瞅一瞅”, 口语化的句子极富生活气息。 ②人物对话有地域特点,鲜活真实。如“三只鸡嘛”“要当当(唠叨、责怪)嘛”,体现了 浓郁的地域特点。 ③整体上形成了明快风趣的语言风格,率真不做作。如“我们先受不了了”“‘滋——’ 地一家伙下去”,语言明快风趣。 [即时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守望心灵的高地 陈世旭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推移,岁月像水一样流逝。而山川依旧。 北国原野是怎样的一个所在?仅仅是清新、古老与富饶吗?抑或只是遥远? 原野上有两种声音。 一个欢快,吟唱着尘世的演变。对生命充满感激。 人类的生息和繁衍,朝代的兴衰和更迭,全球化与城市化,雾凇和冰雕,古禅寺和旅游 岛,滑雪场和度假村,火山温泉和森林浴,啤酒节和音乐会,人参、鹿茸和杀猪菜,红肠、 列巴和苏波汤…… 一个严肃,沉思着人性的里程,对生命有更深沉的敬畏。 北国原野,远离繁华激荡的中心,在世纪的末梢舞蹈。略带伤感的节拍流露出舒缓和飘 逸。原野上的心灵只渴望飞翔。诗人们以草原、寂寞、候鸟、江水和波涛命名。饮下整夜的 黑,一条河流的疼痛和曲折,抵达诗人们的内心并且变得深刻。上升,或下沉,周而复始。 从屈原开始的艺术高贵,至少在这里没有失落。岸边簇生的芦苇,细长的苇叶剪碎了天空的 深蓝,新月是刚出鞘的银刀。江河,是诗人们的黑美人,在诗歌的怀中静静酣睡。 爱和坚守都与山河有关。精神探求者们足踏在哲人向往的自由而新鲜的土地,在北国原 野守望着心灵的高地。他们以特有的沉静和从容,义无反顾地追随着河流行走。岸边的村庄, 迤逦于自然的河流形态,曾经的风情气韵激荡,拖拽着明明灭灭的故事。 离别北国原野的那个早晨,我在江边徘徊。 迷蒙的亮光缓缓地从地平线升起,渐渐点燃了丝丝缕缕柔软的云,投向淡紫色的江面。 笼罩在紫丁香般晨曦中的江水,带着无言的欢欣,奔流在静谧中。 大江用千里长线,携带着广袤北国的豪放和夏天的纯净,追逐地平线。地平线不断呈露 出一处处闪耀在灰蓝色远方的诱人的天地。 随意而潇洒,风无声地掠过大地,像琴弦低声细语的倾诉。江水应着风的节拍,为无形 的风所牵制着驾驭着呼唤着。风,是江河自由的侣伴。 这样的静谧让我觉得什么地方有一个人像我一样,在聚精会神地倾听我所听不见的一些 声音。他凝神屏息,睁大眼睛。有种东西在使他激动,让他马上就要打开自己的胸怀,对着 一种巨大的、无边无际的、我所看不见的东西。他倾听着七月的黎明的音响,吮吸正在消失 的夏夜的气息。沉默使他感到沉重。在这样的早晨不应该沉默,在这样的早晨要唱歌!这冲 动不仅仅是来自歌喉,而是一种心的深处发出的东西,一种最能唤起别人同样的激情,最能 使人吐露最隐秘的心曲的东西。 那个人不是别人,就是我自己。 我喜欢在这样的早晨眺望原野。独自一人,面对着一片无声的闪亮的流水,一片无声的 闪亮的绿色,听着一个想象中动听的声音讲述一个温柔的故事。在水凝滞在宁静的沉思中的 地方,一切都像天空一样灿然。 朝霞燃烧起来,远处最高的山峰最先射出金色的光芒,一只不知名的鸟像个圆点悬在空 中,仿佛一颗心脏似的颤动不已。一阵细雨般的、馥郁而温馨的花粉,不知从什么地方袭来, 悄悄飘扬。凭这股香味儿可以闻到有无数的花在忽然之间盛开。一切都极其真实,就像朋友 陪伴在我身边。我是风,想象着我已经蜕变,像蝴蝶脱掉衣衫,轻盈穿过原野,为漫长的河 流吹起绸缎般的涟漪,为所有的人弹起竖琴。 不必费心地杜撰任何神话。再没有什么能比一会儿以温情、一会儿以力量、一会儿以安 静、一会儿以快乐来触动人的心弦的北方原野更庄严神圣的了。在这个宁静的北方原野上的 早晨,我比任何时候都清晰地感到一种依恋,并且许诺,要努力地领会和创造其中的意义。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第二段采用设问形式,并巧妙地运用选择问句进行回答。既引起了读者的思考,又 含蓄地表达了北国原野不只是清新、古老、富饶和遥远的存在。 B.文章善于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来表情达意,如对朝霞的描写, 最后一段的议论,这样的写法更灵活,增强了感染力。 C.“原野上有两种声音”是这篇文章的文眼,全文详细地描述了“吟唱着尘世的演变” 和“沉思人性、敬畏生命”这两种声音。 D.文章最后一段“我比任何时候都清晰地感到一种依恋”一句,表达了我对北方原野 的依恋,北方原野用它的“自然静谧而神圣”给人以心灵的触动。 C [“原野上有两种声音”并非文章的文眼,文眼是能反映文章的思想内容的文字,此 句不能反映文章的思想内容;文章也没有详细描述“吟唱着尘世的演变”这种声音。] 2.(品味语言艺术)请赏析文章中画线的句子。(6 分) 【答案】 运用奇特的想象和巧妙的比喻,将“我”写成一阵轻风,为河流带来自由, 为人们带来乐声,带来快乐。(3 分)表达了“我”渴望和北方原野融为一体的想法以及对自 由的向往,同时也写出了“我”对北方原野的热爱之情。(3 分) 3.(鉴赏表达技巧)文章强调“那个人不是别人,就是我自己”,但描述“那个人”时 却又采用了第三人称“他”。请分析作者这样处理的用意。(6 分) 【答案】 ①运用第三人称便于展开叙述,使内容更客观、有说服力。 ②由第一人称转化为第三人称使行文富于变化。 ③最后交代“那个人不是别人,就是我自己”,这样加强了强调的意味,更能表达“我” 被北方原野激发出的充满力量的主观感受。(每点 2 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