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作业与测评:第3课 宋明理学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作业与测评:第3课 宋明理学

第 3 课 宋明理学 1.[2016·绵阳期末]东汉末年,名教虚伪,玄学兴起。玄学家以 《老子》《庄子》和《周易》为依据表达思想和寄托精神。在理学兴 起前,许多士大夫醉心于此。魏晋玄学出现的背景是( ) A.儒家学说一度失去正统地位 B.九品中正制重视德行才能 C.老庄学说的思辨性受到重视 D.门阀政治受到了冲击挑战 答案 C 解析 儒家学说自汉武帝以来一直未失去过正统地位,故 A 项 错误;九品中正制重视门第高低,故 B 项错误;题干中“玄学家以 《老子》《庄子》和《周易》为依据表达思想和寄托精神”说明老庄 学说符合当时士人的精神追求,故 C 项正确;魏晋时期门阀政治正 是鼎盛时期,故 D 项错误。 2.在儒学发展历程中,“沟通佛、老,以治儒书,发前人之所 未发,遂别成一时代之学术”的是( ) A.汉代学者 B.唐代学者 C.宋代学者 D.明清学者 答案 C 解析 依据题干中“沟通佛、老,以治儒书”可知,儒学吸收了 佛教、道教的思想,进一步发展成为宋明理学,故选 C 项。 3.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论证伦理纲常。这个新 的角度是( ) A.三纲五常 B.以法治国 C.万物本原 D.抗衡佛教 答案 C 解析 “三纲五常”在西汉董仲舒时已提出,董仲舒吸收了法家 思想改造儒学,故 A、B 两项可排除。D 项说法明显错误。宋代理学 从万物本原的角度来论证伦理纲常,C 项正确。 4. 下图反映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 故事。其求教内容最有可能是( ) A.救国治国之术 B.“天理” C.“知行合一” D.“民贵君轻” 答案 B 解析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提出的。“民贵君轻”是孟子提出 的。C、D 两项排除。二程的主要思想是“天理”,故选 B 项。 5.“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 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 ) A.孟子的“仁政”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C.朱熹的“理气论” D.王阳明的“心学” 答案 D 解析 诗中认为人人都有自己的价值标准,万物的本原在于自己 的心,这反映了“心学”的理论观点。 6.[2017·扬州期末]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载:“人须在事上磨 炼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这一主张 ( ) A.完全否定内心自省的认知途径 B.强调以实践促进良知的发展 C.片面强调用良知指导实践 D.强调实践是实现良知的唯一途径 答案 B 解析 由材料“若只好静,遇事便乱”可知,王阳明反对的是单 凭内心自省的认知途径,但并非完全否定内心自省,故 A 项错误; 由材料“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分析得知,王阳明强调以 实践促进良知的发展,故 B 项正确;王阳明强调“在事上磨炼做功 夫”,意在突出实践的作用,故 C 项错误;王阳明虽强调“在事上 磨炼做功夫”,但未否定其他认知途径,故 D 项错误。 7.[2016·湖州期末]中国古代某思想家说:“哑子吃苦瓜,与你 说不得,你要知此苦,还须你自吃。”该思想家可能是( ) A.朱熹 B.陆九渊 C.王阳明 D.李贽 答案 C 解析 从“你要知此苦,还须你自吃”,可知反映出该思想家主 张人们应事要亲躬。朱熹主张格物致知,强调通过研究万物认识理, 与材料不符,故 A 项错误;陆九渊主张心是万物的本原,强调内心 反省,与材料不符,故 B 项错误;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重视道德 的实践性,指出人要在事上磨炼,要言行一致,表里一致,符合题意, 故 C 项正确;李贽强调个性解放及自由,故 D 项错误。 8.[2017·北大附中月考]南宋朱熹说:“三纲五常,礼之大体, 三代相继,皆因之而不能变。”这种思想在客观上起到了什么积极作 用( ) A.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 B.宣扬了封建伦理道德观念 C.巩固了封建专制制度 D.使儒学形成了新的时代特色 答案 A 解析 题干材料强调的是“三纲五常”。“三纲五常”是封建伦 理道德,朱熹对其进行宣扬,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人际关系的和 谐发展,故 A 项正确。B、C 两项不是客观作用;“三纲五常”是对 前代儒学的继承,并不是新的发展,D 项错误。 9.“存天理,灭人欲”就是合乎道理的就是“天理”,人过多 的欲望就是“人欲”。也就是说,人的正常的生产生活是合理的,是 “天理”,但是要求华衣美服就是“人欲”了。据此可以看出朱熹 ( ) A.一概否认人的欲望 B.“天理”和“人欲”此消彼长 C.认为人性是善的 D.肯定人的基本生活的欲望 答案 D 解析 由材料看出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对“人欲”的 “灭”并不是一概否认,而是对基本生活的欲望持肯定态度,排除 A 项,选 D 项。B、C 两项材料未涉及。 10.[2017·深圳模拟]宋儒通过对《易经·家人》的阐发,搭建出 一条理想的社会链条:女正——家道正——天下正。该观点( ) A.认为女性可以在政治中发挥作用 B.对女性的道德贞操要求更加严苛 C.主张女性应该维系家族内外秩序 D.肯定女性的自立意识和个性发展 答案 B 解析 宋儒强调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它是人性的 最高境界,夫为妻纲,反对女性在政治中发挥作用,故 A 项错误; 宋儒强调“存天理,灭人欲”,要求道德贞操与材料中“女正”相符, 故 B 项正确;夫为妻纲,与“家族内外秩序”不符,故 C 项错误; 宋儒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是压制而非肯定女性自立意识和个性 发展,故 D 项错误。 11.“尔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尔来看此花时,则 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尔的心外。”下列与之最 相符的观点是( ) A.“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B.“道为天地之本,天地为万物之本” C.“我为下下人说,不为上上人说” D.“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存在,也不知道他们不存在” 答案 A 解析 注意题干和选项中“心”“同归”“本”“天地”这些 古代中国哲学中的重要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由“不在尔的心外” 可知材料体现的是心外无物,即心学。A 项体现了心学,B 项体现了 客观唯心主义,C 项反映了李贽对儒学被少数人垄断的批判,D 项与 心学无关。故答案为 A 项。 12.[2016·昆明一中检测]钱乘旦在《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 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 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 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 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理学( ) 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 B.博大精深但有一定的封闭性 C.概括了世间所有规律 D.内容丰富,探索世界的本原 答案 B 解析 由“丰富性与普遍性”可知理学具有博大精深的特征;由 “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可知,理学又 具有一定的封闭性。A 项不符合实际,儒学融合佛道思想形成理学; C 项太绝对化;D 项与题意无关。故 B 项正确。 13.[2016·宜宾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期 关羽形象 三国 到隋 唐 《三国志》中的关羽:东汉末年名将,勇武、重义,傲慢自大、 刚愎自用。隋唐时期,并未得到统治者及文人士大夫的重视和 颂扬,名气也不大。 宋元 统治者对关羽赐庙额、封王;关羽的祠庙在全国各地兴起;南 宋文人对关羽忠义、英勇的形象特质进行了多方渲染;关羽故 事在话本、戏曲杂剧中大量出现,刚勇、忠义、儒雅是关羽形 象的主要特征;元明之际,罗贯中将关羽形象定格在《三国演 义》小说中。 明清 统治者先后加封关羽为“协天护国忠义大帝”“三界伏魔大 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忠义神武关圣大帝”;在民 间逐渐成为一个禳灾祈福之神,受到百姓的顶礼膜拜。 20 世 纪初 1917 年钱玄同在写给胡适的信中说道:“明清两代,社会上 所景仰之古人,就是孔丘、关羽二位。不但愚夫愚妇信仰‘关 老爷’,即文人学士亦崇拜‘关夫子’。此等谬见,今后及应 扫荡无疑。” ——摘编自郭素媛《三国演义诠释史论》、 刘海燕《关羽形象与关羽崇拜的演变史论》 从以上材料中任选两个相邻的时段,指出关羽形象的变化,并结 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说明: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答案 (示例)变化:从宋元到明清,关羽从文学形象变为宗教神 灵。 论述:两宋民族矛盾突出,关羽身上勇武、忠义的特质契合统治 者的需要和当时反抗异族压迫的社会心理需求;儒学复兴,理学兴起, 关羽身上的忠、义契合了儒家的伦理道德,受到极力推崇;市民文学 的兴盛,完成了对关羽形象的重塑。 明清统治者对关羽大加封谥,渲染其“忠义”,以此训导民众, 维护封建统治的秩序;关羽形象中的“义”契合了明清商品经济发展 中凝聚众商、以诚取信的社会需求; 下层百姓基于其自身的某种现 实需要和避祸得福的生活理想,推动了对关羽的信仰和崇拜。 综上所述,关羽崇拜及关羽形象的演变,是受时代特征影响而不 断变化的结果;寄寓了社会不同阶层的种种观念、向往和祈愿,承载 了传统的道德伦理观念和价值观念。 解析 材料列举了从三国到 20 世纪初关羽形象的变化。答题时, 首先任意选择两个相邻时段,分析关羽形象的变化,然后结合所学论 述造成其形象变化的因素即可。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尝谓三教之大,其不可遗也。行五常、正三纲,得人伦 之大体,儒有焉;绝圣弃智,守雌保弱,道有焉;自因克果,反妄归 真,俾千变万态,复乎心性,释有焉。 ——(宋)智圆 材料二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 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 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 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 谓知之至也。 ——《大学章句》 材料三 王阳明:“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 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 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对儒学的发展有何影响? (2)材料二主要体现了朱熹怎样的观点?在朱熹看来,认识事物 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主要阐述了王阳明的什么观点? 答案 (1)现象:三教合一。 影响:儒学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 新儒学体系——“理学”。 (2)观点:格物致知。 目的:“穷理”,朱熹把探究“理”作为认识事物的最终目标。 (3)观点:天理就在心中,要克服私欲以“致良知”。 解析 第(1)问,由“尝谓三教之大,其不可遗也。……儒有 焉……道有焉……释有焉”可知为“三教合一”。对儒学发展的影 响,据所学可知:儒学吸收了佛、道教义,形成理学。第(2)问据材 料“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归纳。 第(3)问据材料回答即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