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版高考历史压轴试题目专练04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4年版高考历史压轴试题目专练04

‎2014年高考历史 母题大题狂做系列04(第01期)‎ ‎1.(2013·福建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故治国者欲民之农也。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也,则众力不足也……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民以此为教,则粟焉得无少,而兵焉得无弱也……苟能令商贾技巧之人无繁(多),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 ‎——摘自《商君书》‎ 材料二 在梭伦改革后的80年间,雅典社会就逐渐采取了一个它在以后数百年中都遵循着的发展方向。在梭伦以前的时代盛行的农村高利贷,以及地产的无限制的集中,都受到了节制。商业以及靠奴隶劳动日益大规模发展起来的手工业和工艺,都成了流行的职业……由货币、奴隶以及商船构成的财富日益增加,但是,这些财富已经不是仅仅用来购置地产,它已经变成人们所追求的目的本身了。‎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1)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商鞅与梭伦所采取经济政策的主要指导思想。‎ ‎(2)据材料一,概括“事商贾”带来的危害。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在梭伦改革后的80年间,雅典社会就逐渐采取了一个它在以后数百年中都遵循着的发展方向”?‎ ‎【答案】:‎ ‎2.(2013·江苏卷(历史))世界经济大危机动摇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信心,而罗斯福勇敢地面对这场危机,开辟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其经验教训令人深思。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见下图 材料二 也许更重要的差别是罗斯福的个人风格——他灿烂的微笑、他技艺高超的口才、他生动感人的智慧——都使他赢得了人们的广泛喜爱,而与施政计划的具体内容没有太大关系。……罗斯福成功的许多因素应归结于他的人性魅力。从就职演说开始(他告诉美国人“我们唯一应该畏惧的应该是‘畏惧’本身”),他就向不断增长的绝望氛围中注入了强大的乐观情绪。他是美国第一个充分利用广播、利用“炉边谈话”的方式向人们阐释其施政方针并充分赢得民众信任的总统。‎ ‎——[美]布林克利《美国史》‎ 材料三 到1935年初,新政成为公众激烈抨击或热情支持的焦点,当时美国社会各派别持有多种认识:‎ 主要 派别 对新政的认识 认识的史实依据 保守派 与大商 业领袖 ‎ 对新政“大笔开支”“敲诈富人计划”和“社会主义”不满,批评政府抛弃自由政策,某些批评者一提到罗斯福的名字都觉得反感 ‎ 国家大力干预经济,如:①________‎ 激进的 左派 ‎ 社会主义政党以及其他激进组织一度激烈抨击罗斯福改革不彻底,攻击财富仍然高度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他们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产生怀疑 ‎ 局部调整生产关系,新政存在局限性,如:‎ ‎②________‎ 政治异 见者(非 ‎ 尖锐抨击“财阀”、“其他金融势力”‎ ‎ 企图建立独裁国家,如:总统扩大权力,违反宪法 左派,非 右派)‎ ‎,认为这些势力给国家带来贫困,而且向个体和社会实施专制 多数 民众 ‎ 新政提高弱势群体地位,广大中下层民众对新政热情欢呼与讴歌,甚至把罗斯福视为“救星”‎ ‎ 社会得以发展,如:经济恢复;遏制法西斯势力;生活水平提高 ‎——摘编自[美]舍曼《世界文明史》、布林克利《美国史》等著作 请回答:‎ ‎(1)运用统计方法对历史资料进行数量分析,是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观察材料一曲线图,列举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中期影响美国失业率变化的重大事件。‎ ‎(2)材料二认为罗斯福成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材料二以人物心理活动的哪种表现来说明罗斯福让人们重拾信心的?与其他研究方法相比,材料二的研究视角有何新意?‎ ‎(3)据材料三表格中的内容提示,结合所学知识,在表格中①与②位置,各举出一个史实,所举史实要能印证表格前一栏的观点。‎ ‎(4)多角度论述是对历史事实进行立体因素考察,并对事实尝试做出不同侧面的多层次解释,形成一系列的视角分析。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多角度论述“新政的机遇与挑战”这一主题。‎ ‎(要求:论述角度多重,层次分明;注重史论结合,行文流畅;250字左右。)‎ ‎ (4)略。‎ ‎【解析】:‎ 本题以材料和图片形式考查了罗斯福新政,旨在考查考生从材料和图片中获取有效信息和对历史知 ‎3.(2013·北京历史)海洋是人类活动的重要舞台。‎ 时间 历史资料 ‎1831—1836年 ‎ 达尔文进行环球航行考察 ‎1840年 ‎ 利物浦至波士顿之间的轮船航班开通 ‎1858—1864年 ‎ 瑞典地质学家伊雷克先后对北极斯匹兹卑尔根岛进行了3次考察,并绘制了详细地图 ‎1859年 ‎ 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 ‎1869年 ‎ 连接地中海和红海的苏伊士运河开通 ‎1869年 ‎ 英国至印度海底电缆开通 以“海洋与人类文明进步”为题,从上表中选择恰当的材料进行论述。‎ 信息传播。‎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