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中考历史复习提纲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初三中考历史复习提纲

北师大版初三历史中考复习提纲初三中考历史复习提纲(中国古代史部分)‎ ‎1、识记:元谋人、北京人的文化遗存。‎ ‎1)云南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 ‎2)北京人距今约70万—20万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是我国最具有代表性的原始人群。保留猿的体质特征,直立行走,能够用手制造和使用工具从事劳动,会使用天然火,过群居生活。‎ ‎2、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 ‎1)炎帝:传说中,黄河流域部落联盟首领,号称神农氏,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2)黄帝:传说中,黄河流域部落联盟首领,被认为是中华文明的创始人。3)炎帝和黄帝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4)尧、舜、禹先后成为黄河流域部落联盟首领,尧、舜通过“禅让制”推举继承人;禹是治水英雄。‎ ‎3、知道夏朝建立的史实: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定都阳城。禹死后,儿子启继承父位,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4、通过商鞅变法,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史实:公元前356年,秦国商鞅开始变法,主要内容:1)编制户口,加强刑罚;2)奖励生产;3)奖励军工;4)承认土地私有;5)推行县制;6)统一度量衡。‎ 作用:经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知道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9年夏,陈胜和吴广率众在大泽乡起义。起义失败,但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6、张骞通西域的史实。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作用: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 ‎7、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丝绸之路是一条横穿欧亚大陆的著名古代陆上商贸通道,从长安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通往中亚、西亚,直到欧洲。作用: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有力地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中国人民与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这条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在我国当今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仍然发挥着重大作用。‎ ‎8、了解秦兼并六国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史实: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意义: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国长期割据争战的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顺应了历史潮流,有利于当时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对历史发展起了促进作用;秦的统一,为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统一的趋势则成为此后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9、了解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和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 项目 皇帝 措 施 秦始皇加强 中央集权的措施 ‎1、规定国家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2、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对皇帝负责;‎ ‎3、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官吏由朝廷直接任免;‎ ‎4、统一车辆形制、文字、货币、度量衡;(A、秦统一后,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以后又在民间流行更为简单的隶书。B、 货币:统一使用圆形方孔的秦国铜钱。)‎ ‎5、组织修补长城;‎ ‎6、焚书坑儒。 ‎ 汉武帝 大一统的措施 1、 颁布“推恩令”,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 ‎2、加强监察制度; ‎ ‎3、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 ‎ ‎4、大力推行儒家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用儒家经书教育青年子弟。‎ ‎5、大力反击匈奴,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6、派张赛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商路,‎ 评价汉武帝:汉武帝是西汉时期一位有作为的皇帝,在西汉初年经济繁荣与政权巩固的基础 上,使西汉进人全盛时期。他在位期间,西汉出现了大一统的格局。汉武帝的大一统的措施顺应了建立统一国家的潮流,符合历史发展的方向。‎ ‎10、知道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 魏 蜀 ‎ 吴 ‎220年 ‎ ‎ 曹丕 定都洛阳 ‎ ‎ ‎ ‎221年 222年 ‎ 刘备 定都成都 孙权 定都建业 ‎11、知道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1)迁都洛阳;2)改穿汉服、学习汉语、采用汉姓、提倡与汉人通婚,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融合,使少数民族在语言、服饰、生活习惯上逐步与汉族趋同;使中原文化得到丰富和发展。‎ ‎12、理解:以都江堰、长城、大运河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1)都江堰:战国时期秦国太守李冰父子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代表了我国当时水利工程的先进水平,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至今仍在发挥重要作用。‎ ‎2)长城:秦始皇时期在前人的基础上加以修建,用来抵御匈奴的进攻,以后历朝加以修缮,是古代一项伟大的工程,被列为古代世界的七大奇迹之一,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显示我国古代文化的辉煌成就,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象征。‎ ‎3)隋炀帝开凿的大运河全长两千多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作用:1)大运河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2)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13、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和教育家(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坚持正确的意见——“当仁不让于师”;提出“因材施教”的观点。)‎ ‎14、佛教传入的史实: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中原地区。东汉初年,汉明帝派使臣到天竺求佛法,促进佛教在我国的传播。‎ ‎15、《史记》:西汉时期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16、运用: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 贞观之治:唐太宗在位期间,吸取隋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恢复和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知人善任,虚心纳谏(魏征);完善科举制;注意加强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唐太宗的统治促成了国家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民族和睦,国力增强的升平景象,史称“贞观之治”。‎ 唐太宗: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为大唐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17、识记:“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 唐玄宗统治前期,政局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唐朝进入全盛时期,被誉为“开元盛世”。‎ ‎18、识记:隋唐科举制的主要内容。‎ 科举制:是以才能为标准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创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主要科目有明经和进士,人们主要推重进士科。作用:①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②为士子提供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③人才不断更新;④给社会带来革新气象和创新精神。‎ ‎19、识记:唐与吐蕃交往的史实。‎ 史实:吐蕃(今藏族的祖先)赞普松赞干布向唐朝求婚,唐太宗派文成公主入藏,并带去许多物品、技术和书籍。‎ 作用:大大促进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 ‎20、理解: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遣唐使: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他们全方位学习中国,使唐文化对日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事件 目的地 目的 交流活动 评价 鉴真东渡 日本 弘扬佛法 讲授佛经、介绍中国技术、文化知识到日本 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 玄奘西行 天竺 求取佛经精义 交流、介绍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到中国 ‎21、理解:了解“四大发明“,认识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22、识记: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史实。‎ 史实:魏晋南北朝以来,全国经济重心出现南移趋势;两宋时,由于南方地区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环境,经济迅速发展,太湖流域成为全国最主要的粮仓,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23、识记:知道《资治通鉴》的作者和体例。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24、识记: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 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有:①明初朱元璋废除实行了一千五百多年的宰相制度,使六部直接受皇帝指挥;②明初设立锦衣卫、东厂等特务机构,对官民言行进行监视、逮捕和处罚;③明初设立庭杖制度,使君臣关系沦为主仆关系;④清雍正时期,中央设立军机处,皇权进一步高度膨胀;⑤将科举制演变成为钳制人们思想的工具,实行八股取士,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⑥制造文字狱,用文化专制统治扼制人们的独立思想。‎ ‎25、识记:知道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的史实。‎ 戚继光抗倭:明代,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勾结中国的奸商骚扰中国沿海地区,称为倭寇。戚继光授命在浙东、福建、广东抗倭,戚家军作战勇敢,纪律严明,到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 郑成功收复台湾:明末清初(1662年),郑成功在高山族人民的帮助下,打败入侵台湾的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给荷兰殖民者以沉重的打击,对亚洲其他国家也间接起到了保护的作用。‎ 雅克萨之战:17世纪40年代,沙俄大举入侵我国东北地区,在多次交涉毫无结果的情况下,康熙帝两次组织清军出兵雅克萨,重创俄军,沙俄政府被迫同中国进行谈判,双方签订了中俄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26、识记:清朝设置驻藏大臣,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祖国统一的主要措施。‎ ‎28、理解: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 目的: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外,还有宣扬国威和到南洋“取宝”的目的,不计经济效益。时间:1405—1433年;情况:航行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广大海域之间,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意义:①是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比欧洲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②加强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及经济交流; ③促进了南洋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29、运用: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分析其历史影响 ‎1、古代著名的大河流域文明 大河文明 河流 典型象征 古代埃及文明 尼罗河 金字塔——是法老的坟墓,是古建筑的精华,是权力的象征。‎ 古巴比伦文明 两河流域 ‎《汉漠拉比法典》——旨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是现存的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法典。‎ 古代印度文明 印度河 种姓制度——将社会分为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各等级间法律地位、社会权利、宗教生活大相径庭,相互间界限森严。‎ ‎2、海洋文明的代表——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雅典是古希腊最重要的城邦之一,在伯利克利当政时期,雅典民主政治极盛,全体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为古代社会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典范。伯利克利认为“雅典是全希腊的学校”。‎ ‎3、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阿拉伯半岛的穆罕默德,于公元7世纪创立伊斯兰教。他带领信徒与麦加贵族进行长期战争,打败麦加贵族,建立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阿拉伯国家。他建立的国家和创造的阿拉伯文明,对以后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世界各民族各地区和平交往对人类文明发展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1)意大利人马可·波罗13世纪来中国,元朝皇帝元世祖让他在元朝做官17年,他去过中国许多城市,回国后将所见所闻口述成书《马可·波罗行纪》,在西欧广为流传,激起西方人对东方的向往,对以后开辟新航路产生巨大影响。2)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有着重大贡献,印度人最早创造了从0-9的十个数字计数法,阿拉伯人学会后加以改造并传播,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文明的交往方式有两种:暴力冲突和和平交流。‎ 内容/名称 佛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创立时间 公元前6世纪 ‎1世纪 ‎7世纪 创始人 乔达摩.悉达多 耶稣 穆罕默德 创始地 印度 巴勒斯坦一带 阿拉伯半岛的麦加 传播 汉朝传入中国 ‎5、三大宗教的产生与传播 初三历史中考复习提纲(世界近代史部分)‎ 第1课 向人性扼杀者宣战 ‎▲14—16世纪,欧洲兴起一股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的风潮,这一运动被称为“文艺复兴”,它最早兴起于意大利 。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 ‎▲被誉为文艺复兴先驱的是但丁,他的代表作是《神曲》,被认为是欧洲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 ‎▲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期间意大利最著名的画家,也是数学家、力学家和工程师,他在艺术上最杰出的代表作品有《最后的晚餐》和《蒙娜丽莎》。▲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著名的文学家,他的代表作品有:《麦克白》、《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 ‎ 第2课 探险者的梦想 ‎▲15世纪末开始,欧洲人为寻求东方财富,开始了新航路开辟的探索。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率队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他误认为是印度,把当地居民称为“印第安人”。‎ ‎▲新航路开辟的历史作用:1)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与交往,2)为亚非拉人民带来了持续数百年的殖民掠夺、扩张和侵略,3)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4)使资本主义触角伸向世界各地。 ‎ 第3课 剥夺王权保留王位的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的标志文件是《权利法案》,它对国王权利进行了严格的限定,确立国会拥有最高权力,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影响: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使英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并率先开始工业革命。英国革命不仅对英国的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也迅速波及到欧洲其他国家,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马克思认为,英国革命是一场“欧洲范围的革命”。‎ 第4课 为民族独立而战 ‎▲打响北美独立战争第一枪,标志独立战争开始的事件是来克星顿枪声。▲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人权宣言”的是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的重要文件《独立宣言》。它的内容有:①天赋人权,人人生而自由平等;②政府由人民授权;③宣告北美独立,建立美国。▲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影响:①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使北美人民获得民族解放,建立了独立的美国。②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和现代文明的发展。‎ 第5课 为争取“民主”“共和”而战 ‎▲“人生来就是平等的,整个主权来源与于人民,财产权是人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体现了法国《人权宣言》的核心思想。‎ ‎▲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彻底摧毁了法国封建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对 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这场革命所争取的民主权利却仅为少数人所享有。‎ 第6课 拿破仑的文韬武略 ‎▲在19世纪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制定并颁布了《民法典》,被法国人民誉为民族英雄的人物是拿破仑 ‎ 。他是法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通过“雾月政变”夺取法国政权,在位期间颁布《拿破仑法典》(是资产阶级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其立法精神和原则为后来许多欧洲国家借鉴和效仿)等一系列法律文献,加强统治,并通过对外战争加速了欧洲社会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将法国大革命的某些成果推广到欧洲各地,但由于他的对外战争威胁了欧洲所有国家的主权,侵犯了别国人民的利益,遭到各国的联合抵抗,1815年在滑铁卢战役中被反法同盟打败,从此退出政治舞台。他的一生对19世纪的法国和欧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8课 改变世界面貌的蒸汽革命 ‎▲1765年,哈格里夫斯成功地制造出能同时纺出多根棉纱的纺纱机——“珍妮纺纱机”,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把人类的“手”从直接劳动中解放出来。▲1783年,瓦特成功地改进了蒸汽机,并把蒸汽机和工作机连接起来,使工作机获得强大而持久的动力,这一发明和应用彻底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面貌,把人类带进了“蒸汽时代”。▲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出现的新交通工具有蒸汽汽船和英国的史蒂芬孙发明的蒸汽机车(1814年发明“火箭号”;1825年发明“旅行者号”)。火车在交通运输业中的应用,使人类迈进了火车时代,迅速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 第10课 “解放者”的风采 ‎ ▲ 三角贸易是欧洲殖民活动的典型表现,暴露了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与残酷性,它使非洲深受其害,而给欧洲殖民国家带来了巨额财富,促进了这些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三角贸易示意图如下: ‎ 欧洲 ‎ ‎ ‎ ‎ ‎ 廉价工业品 ‎ 烟草 ‎ ‎ 黄金 ‎ ‎ 白银 ‎ ‎ ‎ ‎ ‎ ‎ ‎ ‎   ‎ 黑人 ‎ 非洲 美洲 ‎ ‎ ‎ 第11课 开辟新时代的“宣言”‎ ‎▲马克思曾被聘为《莱茵报》的主编,并风趣地说自己是“世界公民”。‎ ‎▲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联合发表了《共产党宣言》,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12课 “英特纳雄奈尔”一定要实现 ‎▲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巴黎公社。‎ ‎▲《国际歌》的词作者是欧仁·鲍迪埃,曲作者是狄盖特。‎ 第15课 决定美利坚命运的内战 ‎▲1861年,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南方奴隶制种植园主为保护自己的利益发动叛乱,挑起内战,历史上称为“美国内战”或“美国南北战争”。为了动员广大人民群众,争取战争的胜利,1862年,林肯先后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两个重要的法令。▲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规定:从1863年1月1日起,所有南部叛乱各洲的黑人奴隶一律获得人身自由。▲美国内战的历史作用:经过美国内战,美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使南北方在政治体制和经济上都统一起来,促使美国资本主义经济更加快速的发展起来,为其以后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16课 武士领导的社会变革 ‎▲从1868年起,明治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史称“明治维新”。改革的主要内容:①在政治上,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废藩置县;天皇拥有无限的权力,废除封建身份制度;②在经济上,向西方学习,发展近代工业;允许土地私有和买卖;全国统一征收地税;③在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常备军和警察制度;④在社会生活和文化教育上,提倡“文明开化”,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 ‎▲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作用:①对内:使日本摆脱落后,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②对外:使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民族独立的国家。③消极作用:日本实行军国主义,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第17课 电气时代的来临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电”为核心的革命,电被广泛的应用到家庭生活、工业生产、交通运输、信息传递等方面,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了电气时代。‎ ‎▲电力的应用,引发了一系列改变人们生产和生活条件的发明与创造。其中,美国科学家爱迪生的成就最突出,他发明了电灯、留声机、蜡纸、油印机等,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起了重要的作用。‎ ‎▲从20世纪初开始,电成为西方国家生产和生活不可或缺的能源。在家庭生活中,电的使用方便了人类的生活(比如:洗衣机、电冰箱、电风扇等家电的使用;通讯的便利等),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给人类带来娱乐,丰富生活等);在工业生产中,促使其他工业部门快速的发展,特别是钢铁工业的发展。‎ 第18课 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 ‎▲1885年德国最著名的工程师卡尔·本茨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成功地设计并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使用汽油内燃机的汽车。‎ ‎▲1913年美国工程师亨利·福特首先在汽车生产中使用流水线装配工艺。‎ ‎▲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成功地制造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架由机械提供动力的飞行器。‎ ‎▲汽车和飞机的发明,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改变了人类的社会面貌和生活方式,使人类联系加强。比如:缩短了世界各地的距离;给人们带来交通的便利;有利于人们物质文化的交流;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环境污染;危害了人类的生命安全(战争、车祸、空难等)等。‎ 第19课 缔约结盟的狂潮 ‎▲三国同盟: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 ▲三国协约:法国、俄国、英国。‎ ‎▲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影响: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后疯狂的扩军备战,为了控制欧洲和世界霸权进行激烈的争夺,使世界局势日益紧张,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第20课 第一次燃遍全球的战火 ‎▲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为了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刺杀了在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参加指挥军事演习的奥匈帝国皇太子斐迪南,这就是著名的“萨拉热窝事件”,但是这一偶然发生的事件却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灾难。‎ ‎▲1916年发生在法国境内的凡尔登战役是一战时期最残酷,死亡人数最多的战役之一,此后,法军开始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第一次世界大战从1914年7月28日德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开始,到1918年11月11日双方签定停战协定止,历时4年零3个月,最后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参加这场世界大战的共有33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了战争。战火燃遍了欧、亚、非三大洲,双方军队共有840万人阵亡,另有2100万人受伤,大战中双方共支出战费2084亿美元。‎ 第23课 构建科学殿堂的巨匠 国家 人物 主要成就 英国 牛顿 建立经典力学体系—牛顿力学,被称为“现代科学之父”‎ 英国 达尔文 著有《物种起源》,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美国 爱因斯坦 提出著名的“相对论”‎ 初三历史中考复习提纲(世界现代史部分)‎ 第1课 俄国向何处去 ‎1、1917年11月,列宁在彼得格勒领导武装起义并取得胜利,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这就是十月革命。它是世界上无产阶级第一次取得胜利的革命,它把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使俄国走上了实现现代化的独特之路,为世界上落后国家的发展树立了榜样,对20世纪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在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压力下,十月革命后,列宁领导苏俄政府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随着国内战争的结束,1921年,苏俄放弃原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国民经济得到恢复。‎ 第2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1919年,战胜国与德国签署了《凡尔赛和约》,规定德国承担发动战争的责任。和约内容主要包括:1)阿尔萨斯和洛林交还法国;莱茵河东岸50千米以内不得设防;承认波兰独立,部分领土划归波兰等国。2)德国的海外殖民地交给战胜国进行“委任统治”。3)废除德国的普遍义务兵役制。4)德国应支付大量的战争赔款。‎ ‎2、1922年,美、英、法、中等九国签署了《九国公约》。主要内容有:尊重中国主权和独立及领土和行政的完整;中国保证各国在华“机会均等”,对外“门户开放”。公约打击了日本独占中国的计划,实际上是为列强共同掠夺中国提供了条件。‎ ‎3、从巴黎和会到华盛顿会议,列强建立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了战后世界新秩序。‎ 第4课 “大危机”与“新政”‎ ‎《全国工业复兴法》是罗斯福新政的核心和基础。“新政”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使美国度过了危机。“新政”是美国资本主义的一次自我调节,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的先河,进一步提高了美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垄断程度,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第7课 疯狂的战车 ‎1、二战进程:‎ 时间 历史事件 影响 ‎1939.9‎ 德国闪袭波兰 二战全面爆发。‎ ‎1941.6‎ 德国突袭苏联 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 ‎1941.12‎ 日本偷袭珍珠港 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2、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在慕尼黑签定了《慕尼黑协定》,在没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出席的情况下,把捷克斯洛伐克的一部分领土割让给德国,《慕尼黑协定》是英法等国实行的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标志。暴露其推行绥靖政策实质:以牺牲小国的利益为代价,来维护其自身的利益。影响: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第8课 正义的胜利 ‎1、‎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各国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彻底打败德、意、日三国轴心及其附庸,决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媾和。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阵线的最终形成。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鼓舞了各国人民的斗志,增强了反法西斯力量,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二战重要历史事件:‎ 时间 事件 作用 ‎1942-1943‎ 斯大林格勒会战 苏德战场和二战的重要转折点,从此反法西斯国家开始转入战略反攻。‎ ‎1944.6.6‎ 美英联军在诺曼底登陆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二战进入最后决战阶段。‎ ‎1945年 苏军攻克德国首都柏林 德国战败投降。‎ ‎1945.8.15‎ 日本无条件投降 二战结束。‎ ‎3、为了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解决战后问题,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在雅尔塔召开会议,通过了一系列重大决议,包括:1)分区占领德国,彻底摧毁军国主义和纳粹制度;2)战后成立联合国;3)苏联在结束欧战的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等。雅尔塔会议对协调盟国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伐,以及建立联合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第10课 “冷战”与“热战”‎ ‎1、二战以后,雅尔塔体系取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杜鲁门主义:1947年,美国政府出台的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标志着美苏冷战的正式开始,是美国外交政策的重要转折点,美国进入全球扩张阶段。‎ ‎3、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矛盾日益尖锐,西方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政策。1947年,美国出台“杜鲁门主义”,标志着美苏冷战的正式开始,美国开始运用其强大的实力遏制苏联,向全球扩张称霸,经济上美国推行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军事上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则针对性地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与之对抗。随着美苏为首的两大对峙的军事集团出现,世界两极格局形成。‎ 第11课 梦幻超级大国 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特点:1)发展外向型经济,对外投资加大,跨国公司增多,资本输出不断扩大,经济地位加强。2)经济发展速度迅猛。3)高新技术产业高速发展并成为美国支柱产业。‎ 第13课 挑战“两极”‎ ‎1、随着经济发展,西欧各国之间联系日益密切,逐渐走向联合,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欧洲正朝着经济政治一体化目标迈进。‎ ‎2、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史实:战后,日本得到美国的扶持。美国在日本大量采购军用物资,刺激了日本经济繁荣。日本政府加大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发展教育,培养人才,实行贸易立国和科技立国政策,使得经济高速发展,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第14课 殖民废墟上的重建 经过长期的斗争,1947年,原英国殖民地印度独立。尼赫鲁出任印度共和国第一任总理。印度人民经过几十年的奋斗,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粮食基本上实现自给,建立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原子能、生物等科技成就令世人瞩目。‎ 第16课 告别“雅尔塔”‎ ‎20世纪末,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以美苏两极对峙为主要支撑的雅尔塔体系宣告结束,世界进入政治多极化时代。‎ 第17课 干戈不息 ‎1、中东战争:1948—‎ ‎1982年,围绕巴勒斯坦主权问题,中东地区的阿拉伯民族和以色列民族曾经进行了五次战争。原因:中东地区矛盾十分复杂,有宗教、民族、领土、列强插手等诸多因素交织在一起,使这一地区一直动荡不安。‎ ‎2、北约轰炸的停止,显示了俄罗斯、中国等国家在阻止美国的霸权行为上的积极有效作用,意味着世界进入政治多极化时代。‎ 第18课 梦想成真的时代 ‎1、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的新科技革命,被称为“第三次科技革命”。这次革命以电子计算机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克隆技术)、航天航空技术(我国“神州五号”成功发射并顺利返回)等为代表。‎ ‎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1)科技发展、更新和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2)科技渗透性加强。3)使用高科技的领域日益广泛。4)新的科技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第19课 共建“地球村”‎ ‎1、经济全球化的原因(也是全球化的趋势):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尤其是交通与交往手段的发展,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密切,国际资本流动加剧,全球性经济组织和区域性经济集团以及跨国公司进一步发展。‎ ‎2、为什么经济全球化会带来机遇和挑战?‎ 经济全球化发展,有利于商品和资本的流动,有利于高科技的扩散和推广,有利于世界各国发挥自身优势,但是由于经济全球化的“游戏规则”是由发达国家制定的,它必然存在许多不公正、不合理的方面。所以必然给世界各国带来机遇和挑战。‎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