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2 发布 |
- 37.5 KB |
- 2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百校联考2020届高三百日冲刺金卷全国Ⅱ卷语文试题(三)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2020届百校联考高考百日冲刺金卷 全国II卷·语文(三)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2.全部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 4.考试范围: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以创新主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不仅从容面对“前后围堵”的双重挤压,顶住了“三期叠加”的下行压力,也取得一份又一份骄人成绩单。不仅如此,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创新性产品、以5G为代表的创新性互联网技术、以新媒体等为代表的新兴服务产业也蓬勃发展。今天,创新性产品和创新性技术正在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前行的强大动力。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继续保持稳中向好的趋势,一个重要原因也正是新旧动能转换加快,以及由此带来的产业结构升级。 今天,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当加快速度变为加快转型,当扩张规模变为提质增效,创新驱动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引擎。外媒也注意到,只担忧中国经济的减速、看不见中国在创新上表现出的巨大潜力,恐怕是很危险的。这体现在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2018年,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2.2%,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9.7%,比第二产业高23.6个百分点;这也体现在发展效率的不断提升,2018年新产业新产品不断成长,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2017年增长8.9%,规模以上工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7%。这些数据背后,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新市场主体,是每天都在蓬勃生长的新动能、新业态、新模式。 - 26 - 从更大的视野来看,历史上每一轮科技革命都能重塑世界经济格局,而现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经济优化升级交汇融合,为中国实现转型升级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中国有联合国产业分类目录中的全部工业门类,220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常年领先世界,具有产业规模效应和创新成果转化效应;中国有近14亿人口的大市场,有世界上规模最大并持续扩大的中等收入群体,可以用消费升级带动产业升级;中国丰富的人力资本,受高等教育或拥有专业技能的人才越来越多,研发人员规模连续5年稳居世界第一位,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最强大脑”。今天,我们完全有能力、有信心依靠创新驱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勇立潮头。 就在这段时间,有外媒统计,去年人工智能投资的大约一半流向了中国。而让中国如此有吸引力的主要原因,“不仅是投资的大幅增长和高等教育标准的大幅提升,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地方政府对科技的支持力度也大得多”。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国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我们完全可以抓住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构建起面向未来的经济结构,让中国经济巨轮拥有不竭的磅礴动力。 (摘编自陆娅楠《创新驱动,以新旧转换推动优化升级》)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国以创新主动适应、引领新常态,应对双重挤压、下行压力,取得骄人的成绩。 B. 产业结构升级是我国经济能够在极其复杂的条件下持续稳中向好的主要原因。 C. 创新驱动成为我国经济新引擎得益于加速变为加快转型,扩张规模变为提质增效。 D. 事实证明,我国丰富的人力资本为保障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最强大脑”。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引述外媒观点,侧面印证了中国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可借此机遇转型发展。 B. 文章列举一系列数据,以详尽的事实证明创新在迈向高质量发展征程上的作用。 C. 文章从工业门类、工业品产量、市场等方面论证了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可能性。 D. 文章论述了对中国人工智能投资热度高的原因是投资的增长、中央政府的支持等。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产业结构升级中,推动我国经济前行的动力已经是创新性产品和创新性技术。 B. 新市场主体、新动能、新业态、新模式的蓬勃发展使我国的经济数据总体向好。 C.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会成为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契机。 D. 抓住新的发展机遇,优化升级经济结构,我国的经济才能够动力强劲健康发展。 【答案】1. A 2. D 3. A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26 - B项,由原文“一个重要原因是新旧动能转换加快,以及由此带来的产业结构升级”可知并未强调哪个原因为主,将“重要原因”表述为“主要原因”,不符合文意。 C项,根据第二段开头的表述来看,加快速度变为加快转型,扩张规模变为提质增效是创新驱动的结果,而选项“得益于”的说法,颠倒因果。 D项,根据原文“中国丰富的人力资本,受高等教育或拥有专业技能的人才越来越多,研发人员规模连续5年稳居世界第一位,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最强大脑”可知,并非“丰富的人力资本”提供了“最强大脑”,而应为后面所说的“研发人员”。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项,“中央政府”错,根据原文最后有一段“……中国的地方政府对科技的支持力度也大得多”,可知是“地方政府”,而不是“中央政府”。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A 项,“推动我国经济前行的动力已经是创新性产品和创新性技术”表述不准确,未然变已然,根据原文“创新性产品和创新性技术正在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前行的强大动力”可知,是“正在成为”而非“已经成为”。 故选A。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 26 - 5G的全名叫做“第五代移动电话行动通信标准”,一般我们会叫它“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这个“G”是英文单词“Generation”的缩写,翻译过来就是“第X代”的意思,因此5G就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我们现在所用的4G就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 相比4G,5G最显著的特点是拥有更强的性能,支持超高速率、超低时延、超大连接的应用场景。 超高速率,意味着可以传输更多的数据。5G的理论运行速度为10GB/s,相当于下载速度1.25GB/s,比4G快上百倍! 超低时延,意味着响应速度会更快。4G的延迟一般为几十毫秒,而5G理论上延迟会降低至1毫秒。 超大连接,意味着可以连接更多的设备。1G到4G主要是解决人与人之间的通信,而5G则将目标指向了万物互联。5G拥有100万链接/平方公里的链接密度,千亿量级容量的链接,可满足物联网、智慧城市、智慧家居、智慧电网等万物互联,促进无人机、云计算、数字化等行业的发展。 (摘编自《全世界都在争的5G不仅仅只是让网速变快那么简单》) 材料二: 作为通用目的技术,5G将全面构筑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基础设施,从线上到线下、从消费到生产,从平台到生态,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到2020年中国或将成为全球最大5G市场。 根据相关预测,按照产业间的关联关系测算,2020年,5G间接拉动GDP增长将超过4190亿元;2025年,间接拉动的GDP将达到2.1万亿元;2030年,5G间接拉动的GDP将增长到3.6万亿元。十年间,5G间接拉动GDP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4%。 (摘编自《首个国际5G标准正式出炉,中国5G发展如何?》) 材料三: - 26 - 截至今年10月底,中国移动已围绕5G技术提交发明专利申请近1000件,跃居全球运营商第一阵营。近年来,中国移动不断加大国内外专利布局力度,目前已累计提交国内专利申请16000余件、国际专利申请500件,获得国内发明专利授权5260余件、国际专利授权220余件,专利实力位居全球运营商前列。 据中国移动技术专家介绍,为实现5G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应用,中国移动逐步加大在基础通信领域的研究投入,仅面向5G的研发资金就达4G的3至4倍。近年来,中国移动累计提交5G标准化文稿超过1500篇;文稿通过率达41.46%,位居全球第四。 (摘编自《中国移动5G技术专利申请量近1000件,跃居全球运营商第一阵营》) 材料四: 2019年1月3日,IMT-2020(5G)推进组(5G推进组)组织发布消息称:由5G推进组组织的中国5G技术研发试验第三阶段测试中,华为率先于2018年12月27日以100%通过率完成5G核心网安全技术测试。 5G推进组称,网络安全是5G规模商用的关键能力,本次率先完成全部(必选及可选)网络安全技术测试的内容,再次证明华为在网络安全方面具备深厚的技术积累,为运营商5G的规模商用已经做好准备。 5G推进组由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于2013年2月联合推动成立,组织架构基于原IMT-Advanced推进组,是聚合移动通信领域产学研用力量、推动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研究、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基础工作平台。 (摘编自《华为率先完成中国5G研发试验第三阶段核心网安全技术测试》)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5G”就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相较于4G,“5G”就是在4G基础上发展与超越。 B. 能够支持超高速率、超低时延、超大连接的应用场景,是5G的性能更强大的体现。 C. 1G到4G主要用于人际通信,5G目标指向万物互联,人与人之间的通信将不再被关注。 D. 5G将全面构筑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基础设施,有力推动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5G将拥有超大链接密度,千亿量级容量链接,可满足物联网智慧城市等万物互联,推动了云计算、数字化等行业的出现。 B. 据预测,2020年,5G间接拉动GDP增长将超过4190亿元;十年后,将增长3.6万亿元。十年间,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24%。 C. 由材料二中的图表可以看出,2020-2030年,5G可带动每年的直接经济产出都超过间接经济产出的50%。 - 26 - D. 网络安全是5G规模商用的关键,华为率先完成全部(必选及可选)网络安全技术测试,为运营商5G的规模商用做好了准备。 6.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出我国5G进展迅速的原因。 【答案】4. C 5. D 6. ①政府的大力支持,强力推动。2013 年2月三部委就联合推动成立5G推进组,是聚合移动通信领域产学研用力量、推动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研究、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基础工作平台。②基础通信领域研究投入巨大,成果全球领先。中国移动围绕5G技术提交专利申请1000件,标准化文稿超过1500篇,位居全球运营商前列。③网络安全技术积累深厚,做好了5G规模商用的准备。华为率先完成5G核心网安全技术测试,为5G的规模商用做好技术准备。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 C项,“人与人之间的通信将不再被关注”错,曲解文意,根据材料一“1G到4G主要是解决人与人之间的通信,而5G则将目标指向了万物互联……可满足物联网、智慧城市、智慧家居、智慧电网等万物互联,促进无人机、云计算、数字化等行业的发展。”可知5G关注的目标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通信”,而且是更广阔的物联领域。“不在关注”之说属于曲解文意。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 A项,“推动了云计算、数字化等行业的出现”错,曲解文意。根据材料一“5G拥有100万链接/平方公里的链接密度,千亿量级容量的链接,可满足物联网、智慧城市、智慧家居、智慧电网等万物互联,促进无人机、云计算、数字化等行业的发展。”可知5G可以促进无人机、云计算、数字化等行业的发展,而不是推动这些行业的出现。 B项,“十年后,将增长3.6万亿元”错,扩大事实,根据材料二“……2030年,5G间接拉动 - 26 - GDP将增长到3.6万亿元”可知,到2030年将增长到3.6万亿元,而不是单纯增长3.6万亿元,选项扩大了事实。 C项,“都超过间接经济产出的50%”错,扩大范围,根据图表直观观察,2020年直接经济产出低于间接经济产出的50%,所以“都超过”的说法扩大了范围。 故选D。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出我国5G进展迅速的原因。”然后再根据材料内容一一对比,有材料可知,本题的答案主要集中在材料三和材料四中,如材料三中“中国移动已围绕5G技术提交发明专利申请近1000件”“中国移动累计提交5G标准化文稿超过1500篇”可知,我国在基础通信领域研究方面投入巨大,而且研究成果全球领先,这是我们进展迅速的原因之一;材料四中“华为在网络安全方面具备深厚的技术积累,为运营商5G的规模商用已经做好准备。”可知,我国的网络安全技术积累深厚,而且早就做好了5G规模商用的准备,这是我们进展迅速的原因之二;材料四中“5G推进组由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于2013年2月联合推动成立……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基础工作平台。”可知,我国的5G技术发展迅速是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强力推动,这是我国发展迅速的原因之三。组织答案时,要充分分析以上三点内容。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小区有个五谷磨房 安谅 小区是个老小区。五谷磨坊也只是底层的一个小卖部,连个石磨也不见。灶披间的窗台就是售货台,人来人往的,倒是十分热闹。 苏北来的一家人长租了这小院,又别出心裁,在灶披间一隅,开设了这个五谷磨坊,专卖现磨的各类营养谷物,颇有螺丝壳里做道场的意味。 这天周末正午,冬日的太阳懒洋洋的。五谷磨坊一片喧闹声。秦工程师正巧路过,瞥见自己的老母亲也在那里,眉飞色舞的,几位老伯伯老阿姨也兴致勃勃,围绕着这个灶披间窗台,你一句,我一句的,仿佛有什么便宜货,令他们兴高采烈。 - 26 - 秦工程师凑近一看,果然,五谷磨坊又推出了新品。窗台上一字排开塑料包装的各类谷物,除了以前的红豆薏米粉、核桃芝麻粉等,什么黑色脉(就是黑麦片、黑芝麻、黑大豆等组合),阿胶派(以阿胶块、紫山药、紫米、红薏米等组合)、长辈乐(即是鹰嘴豆、葛根、银杏仁、高原青稞等组合),不一而足,搭配得很诱人。这些老人本来就对五谷食品着魔,这种创意又把他们勾得晕头转向了。看到秦工,秦母连忙招呼:“你想吃什么?” 秦工笑着说:“你想吃啥就吃啥吧。” “你们秦秦有出息,也真孝顺!”几位老阿姨赞叹道。“那我给你再买点黑芝麻,里面什么都有了!”秦母脑子活络,对新组合已然了解。 窗台内是一位胖姑娘,眼镜搁在鼻梁上,忙得不亦乐乎。这个外来妹是这苏北人家聘的打工者,说一口苏北话,干活还蛮勤快的。 秦工也和气地与他们点头。回到家,读大三的女儿小静就嘀咕:“奶奶又在磨坊磨磨唧唧的,都快吃午饭了,还在磨蹭什么。”秦工笑咧了嘴:“你还真会说话,磨坊被你这么一说,更有意思了!”“你还笑,人家肚子都饿坏了!”小静嘟囔着,看来真有点生气了。“那你快去叫奶奶呀!”秦工说。小静老大不情愿地蹬蹬跑去了。不多一会儿从窗口那边,又传来了吵嚷声。秦工竖耳静听,似乎是女儿小静高分贝的斥责:“你这是有毒的,有毒的!”秦工连忙掩上门,急急地赶了过去。 小静还理直气壮地指责着。那个胖女孩的眼眶里,泪水闪动,稍顷,有几滴快速而无声地滚落下来。 秦工很快明白了。胖女孩用粉碎机在现磨那些五谷,高温细磨,倒是干脆,磨好后,她还特意放在铝盘里散了一会儿热,但时间显然短了些,谷物还是滚烫的,就被倒进塑料包装了。老伯们老阿姨们倒没留神,偏是小静下来撞见了,一阵连珠炮似的斥责,把刚才还和风细雨的气氛,一下子搅得紧张和严肃。 秦工来的是时候,秦母此时一直无语。场面有些僵,秦工一来,也就缓和许多。 胖女孩抹去泪,说:“都是老客户,如果觉得不放心,这一份我就自己留下吃了,我另磨一份给大家。” 秦母点头不是,摇头也不是。因为,孙女已帮她做了决定:“就这样吧,也只能这样了,以后你不能这么匆忙装袋呀!”小静还是不依不饶。 “那是我自己催她的,不能怪人家”,秦母总算开口了,“不是你在催我吃饭吗?” “算了算了,都别说了,下回都注意些就好,走吧,走吧,五谷待会再来拿吧。”秦工和稀泥。两个女人,一老一小,都是他的“宝”,他不想他们不愉快。 “那就等冷却下来,再来拿吧。”秦母和小静也形成了共识,那胖女孩也点了点头,三人才离开五谷磨房。 走出几步,秦母就悄声埋怨:“人家女孩也是打工的,这货一赔,她至少三天白干了。” - 26 - “那也不能吃有毒物质呀,奶奶,你不是想健康长寿吗?这么吃可是适得其反!”小静也嘟囔着,有点不服气呢! “可是人家打工真的不容易。”秦母说。 “谁让她这么没知识……”小静又哼唧了一声。 “奶奶也是从苏北乡下来打工的,奶奶知道什么叫难……”奶奶喃喃着,还回头朝磨坊方向望了一眼。 一下午,两“宝”半天不说话。傍晚,小静悄悄先下了楼,又悄声地回来了。过了一会儿,奶奶也什么话都没说,下楼去了。几分钟后又回来了,把一叠钱塞到小静手中:“难得你这么善良。钱还是我来付。” “是我伤了人家,该我来付。”小静说。 “你的钱,还不是你爸妈的钱?等你赚了钱,再说吧。”秦母嗔怪了一句,眼光里闪出笑意。小静的脸上,也漾出一缕笑意。这时,胖姑娘敲门进屋,把一叠钱塞给秦母,又将一桶磨好的五谷食物搁在桌上,笑眯眯地说:“谢谢妹妹给我指点,我今后一定多学习,也会细心的。这个就是凉透了再装袋的,放心吃哦。”小静走上去,握住了她的手:“刚才我说重了,你别生气……”秦工笑着说:“五谷磨坊还真带来了健康快乐。” (有删改) 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以“小区有个五谷磨房”为题,既点明了人物活动的主要场所,又交待了小说情节发展的联结点,也设置了悬念,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 小说开头两段用简洁精练的语言向读者介绍小区的特点、五谷磨坊的实质及五谷磨坊的由来及状况,为人物的出场、情节的展开作好了准备。 C. “五谷磨坊一片喧闹声”说明五谷磨坊在小区里很受欢迎,看似闲笔,实则别具匠心,几位老人的神情也很好地说明这一点,为情节变化张本。 D. “小静还理直气壮地指责着”“那个胖女孩的眼眶里,泪水闪动,稍顷,有几滴快速而无声地滚落下来”,气氛紧张尴尬,激烈冲突在所难免。 8. 小说中秦母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9. 小说最后的“五谷磨坊还真带来了健康快乐”有什么深刻内涵?请结合作品加以探究。 【答案】7. D 8. ①热爱 - 26 - 生活,开朗活络。经常在五谷磨坊与老邻居们谈天说地,注重饮食健康。②关爱家人,精心照料。精心挑选五谷粉;在孙女与胖姑娘出现争执时,采取较为温和的态度处理。③善良体贴,有同情心。在孙女指出胖姑娘的问题后,担心胖姑娘赔钱后影响的生活。 9. ①五谷磨坊是小区居民特别是老年人的重要活动场所,他们在那里谈天说地,谈五谷话养生,乐在其中,给他们带来了健康。②通过小静与胖姑娘的冲突,胖姑娘改进了装袋方式,使“五谷”更健康更养生,让“五谷”给小区居民带来了健康快乐。③通过小静与胖姑娘冲突的解决,人们多了一份对他人的体谅,更增进了彼此的感情,小区居民生活得更加舒心,更加健康快乐。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D项,“激烈冲突在所难免”错,根据原文“秦工来的是时候,秦母此时一直无语。场面有些僵,秦工一来,也就缓和许多”“胖女孩抹去泪,说:‘都是老客户,如果觉得不放心,这一份我就自己留下吃了,我另磨一份给大家’”,可知“激烈冲突”并未爆发,一则秦工到来缓和了气氛,二则胖女孩主动化解了矛盾。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可以的从下面五个方面入手:①从小说交代的人物身份、地位、职业、技能、经历、教养、气质,品质等方面。②从塑造人物形象都的方法即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方法。③从情节的发展入手透视人物思想性格。④从分析环境入手,探究人物的命运及思想性格之所以如此的社会原因。⑤从作者的议论和评价或作品中其他人物的的评价入手。 - 26 - 原文“秦工程师正巧路过,瞥见自己的老母亲也在那里,眉飞色舞的,几位老伯伯老阿姨也兴致勃勃,围绕着这个灶披间窗台,你一句,我一句的,仿佛有什么便宜货,令他们兴高采烈”“秦母脑子活络,对新组合已然了解”,秦母在五谷磨坊与老邻居们谈天说地,兴高采烈,对各类谷物新组合已然了解,可分析出“热爱生活,开朗活络”;原文“看到秦工,秦母连忙招呼:‘你想吃什么’”“‘那我给你再买点黑芝麻,里面什么都有了’”“‘那是我自己催她的,不能怪人家’,秦母总算开口了,‘不是你在催我吃饭吗’”,秦母为儿子精心挑选五谷粉,在孙女与胖姑娘出现争执时,采取较为温和的态度处理,可分析出“关爱家人,精心照料”;原文“走出几步,秦母就悄声埋怨:‘人家女孩也是打工的,这货一赔,她至少三天白干了’”“‘奶奶也是从苏北乡下来打工的,奶奶知道什么叫难呀……’奶奶喃喃着,还回头朝磨坊方向望了一眼”,在孙女指出胖姑娘的问题后,秦母担心胖姑娘赔钱后影响的生活,可分析出“善良体贴,有同情心”。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探究语句的内涵的能力。要细读文本,咬文嚼字,千万不可把视线局限在词句本身,一定要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联系上下文,着眼全文,在具体的大小语境中去深入理解。词句内涵的理解,很大程度上考的是语感。词句内涵的丰富性,需要在特定的语境中仔细阅读,反复咀嚼品味出来。 联系上文“五谷磨坊一片喧闹声。秦工程师正巧路过,瞥见自己的老母亲也在那里,眉飞色舞的,几位老伯伯老阿姨也兴致勃勃,围绕着这个灶披间窗台,你一句,我一句的,仿佛有什么便宜货,令他们兴高采烈”,在五谷磨坊里老邻居们谈天说地,兴高采烈,谈五谷话养生,乐在其中,给他们带来了健康;联系上文“胖姑娘敲了门进屋,把一叠钱塞给了秦母,同时,又将一桶磨好的五谷食物搁在桌上,笑眯眯地说:‘谢谢妹妹给我指点,我今后一定会多学习,也会细心的。这个就是凉透了再装袋的,放心吃哦’”,小静指出胖姑娘装袋方式的错误,胖姑娘进行了改进,凉透后再袋装,使“五谷”更健康更养生,让“五谷”给小区居民带来了健康快乐;小静与胖姑娘有了冲突,小静主动拿钱解决冲突,胖姑娘还回钱,她们冲突的解决,表明对他人的体谅,增进了彼此的感情,小区居民生活得更加舒心,更加健康快乐。 【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主要集中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环境、主题等内容和手法进行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备选选项主要是内容、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及手法的作用概括不当,其中手法集中在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作用等。选择题的错误选项命制往往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禇亮,字希明,杭州钱塘人。曾祖湮,父玠,皆有名梁、陈间。亮少警敏,博见图史,一经目辄志于心。年十八,诣陈仆射徐陵,陵与语,异之。后主召见,使赋诗,江总诸词人在席,皆服其工。累迁为尚书殿中侍郎。入隋,为东宫学士,迁太常博士。炀帝 - 26 - 议改宗庙之制,亮请依古七庙,而太祖、高祖各一殿,法周文、武二祧,与始祖而三,余则分室而祭,始祖二祧,不从迭毁。未及行,坐与杨玄感善,炀帝矜己嫉才,因是亦贬西海司户。时博士潘徽贬威定主簿,亮与俱,至陇山,徽死,为敛瘗,人皆义之。后为薛举黄门侍郎。举灭,秦王谓曰:“寡人受命而来,嘉于得贤。公久事无道君,得无劳乎?”亮顿首曰:“举不知天命,抗王师,今十万众兵加其颈,大王释不诛,岂独亮蒙更生邪?”王悦,赐乘马、帛二百段,即授王府文学。高祖猎,亲格虎,亮恳慆致谏,帝礼纳其言。王每征伐,亮在军中,尝预秘谋,有裨辅之益。贞观中累迁散骑常侍,封阳翟县候,老于家。太宗征辽,子遂良从,诏亮曰畴日师旅卿未尝不在中今朕薄伐君已老俯仰岁月且三十载眷意及此我劳如何今以遂良行想君不惜一子于朕耳善居加食亮顿首谢。及寝疾,帝遣医,中使候问踵相逮。卒,年八十八,赠太常卿,陪葬昭陵,谥曰康。初,武德四年,太宗为天策上将军,寇乱稍平,乃乡儒,宫城西作文学馆,收聘贤才。以大行台司勋郎中杜如晦、记室考功郎中房玄龄、文学禇亮等,并以本官为学士。 每暇日,访以政事,讨论坟籍,榷略前载,无常礼之间。命阎立本图象,使亮为之赞,题名字爵里,号“十八学士”,藏之书府,以章礼贤之重。 节选自《新唐书·卷一百二·列传第二十七》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诏亮曰/畴日师旅/卿未尝不在中/今朕薄伐/君已老/俯仰岁月/且三十载/眷言及此我劳/如何/今以遂良行/想君不惜一子于朕耳/善居加食/ B. 诏亮曰/畴日师旅/卿未尝不在中/今朕薄伐/君已老/俯仰/岁月且三十载/眷言及此/我劳如何/今以遂良行/想君不惜一子于朕耳/善居加食/ C. 诏亮曰/畴日师旅/卿未尝不在中/今朕薄伐/君已老/俯仰岁月/且三十载/眷言及此/我劳如何/今以遂良行/想君不惜一子于朕耳/善居加食/ D. 诏亮曰/畴日师旅/卿未尝不在中/今朕薄伐/君已老/俯仰/岁月且三十载/眷言及此我劳/如何/今以遂良行/想君不情一子/于朕耳善居加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后主,始自《三国志》称刘禅,后来用于称与其经历相似,被俘的割据政权末代君主 B. 侍郎,汉代为郎官的一种,东汉后为尚书属官,唐代以后六部均以侍郎为长官之副。 C. 炀帝,指隋炀帝杨广,“炀”乃谥号,谥号有表扬、批评、同情等类,“炀”属于同情类。 D. 中使,即宫中派出的使者,多指宦官。文中的“中使”是奉皇帝之命问候褚亮的宦官。 - 26 -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褚亮少时博闻强记,颇有才华。他博览图书史籍,过目不忘,年少就很有才华,受到徐陵的赏识,受陈后主召见时所作诗歌,受到江总等人的赞赏。 B. 褚亮为官知无不言,慷慨重义。炀帝议论改革宗庙制度时,奏请依照七庙制度,未及实施,因与杨玄感友好遭贬,同行者潘徽途中去世,褚亮将其入棺埋葬。 C. 褚亮侍君忠心耿耿,深受信赖。高祖打猎时,亲自与老虎格斗,禇亮诚恳地劝谏,高祖采纳了他的话;后来高祖每次出征,都带着褚亮,让他参预秘谋。 D. 褚亮因才充任学土,受帝赏识。禇亮曾被太宗聘请到文学馆,和杜如晦、房玄龄等人以本官充任学士,太宗命画家阎立本为学士们画像时,让褚亮写赞。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举不知天命,抗王师,今十万众兵加其颈,大王释不诛,岂独亮蒙更生邪? (2)太宗为天策上将军,寇乱稍平,乃乡儒,宫城西作文学馆,收聘贤才。 【答案】10. C 11. C 12. C 13. (1)薛举不知道天命,抗拒您的军队,如今十万兵众已来到面前,大王您下令释放而不予诛杀,难道唯独我褚亮蒙恩获得重生了吗? (2)太宗任天策上将军,流贼叛乱稍稍平定,就尊重儒学,在宫城的西边建起了文学馆,接纳和聘请贤才。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 “俯仰”一词,联系《兰亭集序》中“俯仰一世”不难理解,故“俯仰岁月”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和D项;原文“眷言及此我劳如何”,意思是回顾往事,您为了我是何等的辛劳,“及”连接“言”与“此”,故“眷言及此”应为一个整体,在“眷言及此”后断开,排除A项。 故选C。 【11题详解】 - 26 - 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C项,“‘炀’属于同情类”错误,谥号常见的分类:上谥,即表扬类的谥号,如:“文”,表示具有“经纬天地”的才能或“道德博厚”“勤学好问”的品德;“康”表示“安乐抚民”。下谥,即批评类的谥号,如:“炀”表示“好内远礼、去礼远众、好内怠政”;“厉”表示“暴慢无亲”“杀戮无辜”;“灵”表示“乱而不损”等。平谥,多为同情类的谥号,如:“愍”表示“在国遭忧”“在国逢难”;“怀”表示“慈仁短折”等。上述三类谥号,一般属于官谥。因此“‘炀’属于批评类”。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分析和概括的能力。对于古代诗文的阅读对应到文言文内容理解题主要有两点要求:一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二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C项,“后来高祖每次出征,都带着褚亮”错误,原文“王悦,赐乘马、帛二百段,即授王府文学。高祖猎,亲格虎,亮恳慆致谏,帝礼纳其言。王每征伐,亮在军中,尝预秘谋,有裨辅之益”,意思是“秦王大喜,赐给他马四匹、布帛二百段,当即授任他为秦王府文学。高祖外出打猎时,亲自与老虎格斗,褚亮诚恳地劝谏,高祖便礼貌地采纳了他的话。秦王每次出征讨伐,褚亮都在军中,曾经参预秘谋,有辅佐补益的功劳”,根据上下文语境可知“王每征伐”中的“王”应为秦王即后来的唐太宗,而非高祖。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殊句式,词类的活用,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出来的句子做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①关键词:“抗”,抗拒;“蒙”,蒙恩;“更生”,获得重生。 ②关键词:“乡”,尊重;“作”,建造、建起;“收”,接纳。 【点睛】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 在考试过程中,不少的同学在读完一遍文言文后就开始作答,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 - 26 -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遍把他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得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步深入和复核的过程。 参考译文: - 26 - 褚亮,字希明,是杭州钱塘人。曾祖褚湮,父亲褚玠,都在梁代、陈代时有名声。褚亮年少时机警敏捷,博览图书史籍,一旦过目就牢记在心中。十八岁时,他去见陈朝的仆射徐陵,徐陵和他交谈了一番,认为他很奇特。陈后主召见他,叫他作诗,江总等诸位词人也在坐,都佩服他诗作得好。多次升迁任尚书殿中侍郎。进入隋朝后,褚亮任东宫学士,升任太常博士。隋炀帝议论改革宗庙制度,褚亮奏请依照古代的七庙制度,而太祖、高祖各自为一个殿,效法周文、武二祧庙,与始祖并列而成为三个殿,其余的则分室祭祀,始祖二祧庙,不必随着迭加拆毁。他的建议还未来得及施行,便因与杨玄感友好而受到牵累,炀帝骄做自大又妒恨才能,因此也就贬他为西海司户。当时博士潘徽被贬为威定主簿,褚亮和潘徽一同上路,走到陇山,潘徽去世,褚亮将潘徽入棺埋葬,人们都说他重义气。后来褚亮在薛举手下任黄门侍郎。薛举灭亡,秦王(李世民)对他说:“寡人我奉上天之命而来,高兴得到了贤才。您长期以来侍奉无道之君,难道不辛劳吗?”褚亮以头叩地说:“薛举不知道天命,抗拒您的军队,如今十万兵众已来到面前,大王您下令释放而不予诛杀,难道唯独我褚亮蒙恩获得重生了吗?”秦王大喜,赐给他四匹马、二百段布帛,当即授任他为秦王府文学。高祖外出打猎时,亲自与老虎格斗,褚亮诚恳地劝谏,高祖便礼貌地采纳了他的话。秦王每次出征讨伐,褚亮都在军中,曾经参预秘谋,有辅佐补益的功劳。贞观年间多次升迁任散骑常侍,封阳瞿县候,后退休在家。大宗征辽时,褚亮的儿子褚遂良跟随太宗前往,大宗下诏给褚亮说:“往日率军出征,您没有不在军中的。如今又要征伐,而您已经退休了。转眼之间。将近三十年,回顾往事,您为了我是何等的辛劳!如今要带着褚遂良远行,想您于联不会吝惜一个儿子吧。希望您注意起居饮食。”褚亮以首叩地致谢。到褚亮病重时,太宗派遣医生为他诊治,还打发宦官相继前往问候。去世,终年八十八岁,追赠大常卿,陪葬昭陵,谥号康。当初,武德四年,太宗任天策上将军,流贼叛乱稍稍平定,就尊重儒学,在宫城的西边建起了文学馆,接纳和聘请贤才。以大行台司勋郎中杜如晦、记室考功郎中房玄龄、文学褚亮等,都以本官充任学士。 每有空暇,太宗便询问他们政事,讨论典籍,商讨前史,没有什么固定的礼法。太宗还让阎立本为他们画像,让褚亮为各位的画像写评语,并题上名字爵位和乡里,称为“十八学士”,收藏在书库中,来显示礼贤下士的重要。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当窗织 王建 叹息复叹息,园中有枣行人食。 贫家女为富家织,翁母隔墙不得力。 水寒手涩丝脆断,续来续去心肠烂。 草虫促促机下啼,两日催成一匹半。 输官上顶有零落,姑未得衣身不著。 当窗却羡青楼倡,十指不动衣盈箱。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句以“叹息”领起全诗,“园中”句借物起兴,指出劳动果实他人享用。 B. “贫家女”句点题,揭示全诗主题。“翁母”句,表达了贫女对公婆的怨恨。 C. “水寒”句照应“贫家”,“心肠烂”形象地表达了织妇内心的愁苦与烦恼。 D. “输官”二句意为除缴纳给官家外只剩下零碎料子,婆母和自己都没穿着。 15. 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答案】14. B 15. ①娼妓受尽蹂躏,本不值得羡幕,而偏说羡慕,可见农民无衣无食的痛苦更甚于娼妓。②运用对比(或“反衬”)手法,将辛苦劳作却无衣无食的贫女与不劳而获的娼女进行对比,强化了艺术效果。③表达了对贫女的同情,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控诉,对不劳而获现象的愤慨。 【解析】 【14题详解】 - 26 -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提要求选出“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B项,“表达了贫女对公婆的怨恨”错,“翁母隔墙不得力”意思是“公婆隔着高墙帮不上任何的忙”可见词句是说无人能出力相助她,是对贫女无人能给予帮助的遭遇的描述,而不是对公婆的“怨恨”。 故选B。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诗句含义及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时先翻译诗句的大意,再分析诗句中有无手法,最后结合整首诗来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感情。此诗通过描写一位为“富家织”的“贫家女”的遭遇,揭露了当时劳者不获、获者不劳的社会现实。开头二句托物起兴,言自己的劳动果实被人剥夺。三四句,点明主旨,“贫家女为富家织”。“水寒”八句,具体描绘了织妇织作的辛劳。“输官”二句,写出织妇辛勤织作的丝布全部输官,自己依然无衣可穿,揭示封建剥削的残酷本质。最后二句,以织妇羡慕青楼娼女十指不动却衣满箱作结,语至沉痛,写出了织妇的痛苦和辛酸。“当窗却羡青楼倡,十指不动衣盈箱”意思是“在窗下织布的时候却羡慕起妓院的那些妓女来,她们十个指头从不劳动,穿的衣服却装满了箱子”。这两句是描写织妇的心理:她坐在窗前羡慕青楼的娼妓手指不动而衣箱里装满了衣服。织妇不是真的羡慕妓女,这只不过是对不劳而获的人表达自己的愤慨之情而已,字里行间渗透了织妇对不合理社会现象的愤懑之情。同时写青楼娼女也是采用对比的手法,强化了这种艺术效果。答题时,结合以上分析,组织答案即可。 【点睛】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内容。一般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类似的情感;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还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应先借助题干明确考查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以及有无暗示。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主人公少年时代快乐地玩耍的情景。 (2)《出师表》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诸葛亮无意功名,淡泊名利。 - 26 -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写六国从百姓那里掠夺来的宝物,数量巨大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总角之宴 (2). 言笑晏晏 (3). 苟全性命于乱世 (4). 不求闻达于诸侯 (5). 剽掠其人 (6). 倚叠如山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本题考查理解性默写这种类型,要求考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注意字形复杂字,要在平时默写时反复写。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宴”“晏”“苟”“诸侯”“剽掠”等字,默写时要写准确。 【点睛】考查常见的名篇名句默写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和记忆同时考查。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另外,较长的句子不能掉字。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美食让人想念故乡的味道,美景则让人回味故乡的风情。农历二三月间, 时分,正值油菜花开,在广袤的江淮平原,一片片翠绿托起明黄地毯,( ),啁啾乌鸣,蝶舞蜂飞,好一幅乡村图景,好一曲田园小调,美得令人 ,美得让人不忍相扰。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带,是水稻、棉花、油菜等经济作物的重要种植,因此水系发达,湖塘众多。作为一种最常见的经济作物,相较水稻种植的费时费力,油菜则要好侍弄得多,菜籽的价格也更高一些。很多年里,菜籽都是农村家庭少有的“压箱底钱”,老人看病靠它应急,孩子上学靠它积攒,买点鱼肉改善生活靠它接济……小镇上那榨油坊散发着浓浓香味,是油菜花开最美的期望与最好的下场。但在当时,在人生某一个段落里,与很多未曾别离故乡的人一样,我也未曾碰到寻拾油菜花之美的机缘。我曾无数次从油菜花中穿行而过,内心 ,无一丝波澜,平淡到就像面对每天呼吸的空气。就像面对村子里所有熟稔的泥土路一样,并不觉得有什么诗意。当然,油菜花并不介意我喜爱与否,照样 地盛开着,散发出抢占整个春天的欲望。在长达一个多月的花期里,黄将是田园风光的主色,悄悄烙印在岁月的季节里。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春寒料峭 心悦诚服 安然若素 如花似锦 - 26 - B. 乍暖还寒 心旷神怡 漠然置之 轰轰烈烈 C. 春寒料峭 心旷神怡 安然若素 轰轰烈烈 D. 乍暖还寒 心悦诚服 漠然置之 如花似锦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春风阵阵吹皱金色花海,伴着温润的气息,花香渐次侵袭 B. 一阵阵春风吹皱金色花海,伴着花香,温润的气息渐次侵袭 C. 一阵阵春风吹皱金色花海,伴着温润的气息,花香渐次侵袭 D. 春风阵阵吹皱金色花海,伴着花香,温润的气息渐次侵袭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带,水系发达,湖塘众多,因此是水稻、棉花、油菜等经济作物的重要种植基地。 B.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带,是水稻、棉花、油菜等农作物的重要种植基地,因此水系发达,湖塘众多。 C.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带,水系发达,湖塘众多,因此是水稻、棉花、油菜等农作物的重要种植基地。 D.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带,是水稻、棉花、油菜等经济作物的重要种植基地,因此水系发达,湖塘众多。 【答案】17. B 18. C 19. C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把握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第一处,春寒料峭:形容初春的寒冷,早春薄寒侵入肌骨。乍暖还寒:天气刚刚变暖和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形容春初气候忽暖忽冷,冷热不定。根据“正值油菜花开”,应选强调忽暖忽冷的“乍暖还寒”。 第二处,心悦诚服:诚心诚意地佩服或服从。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心悦诚服”的对象应为人,这里的对象是“景”,故选“心旷神怡"。 第三处,安然若素:同“安之若素”,指遇到不顺利的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文中并无不顺或反常的情境。漠然置之:不关心不在意地对待。为中性词,符合语境。 - 26 - 第四处,如花似锦:形容风景前程等十分美好。轰轰烈烈:形容事业兴旺;也形容声势浩大,气魄宏伟。“如花似锦”不能形容花开,故选“轰轰烈烈”。 故选B。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意脉一致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本题命题者在题干所给的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要求选出“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干扰性,难度适中。联系括号前的“一片片翠绿托起明黄地毯”可知,应用“一阵阵春风”与之对应,排除AD。由前面的“一阵阵春风吹皱金色花海”可知,应该是“花香”“侵袭”,排除B。 故选C。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表意不明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本题,题干明确指出“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此题将病句放入文段中,本身降低了辨析、修改的难度,但方法是不变的。划线句子有两处错误,第一是因果倒置,水系发达、湖塘众多是其种植水稻、棉花、油菜的前提条件而不是结果;第二是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种植后面加上“基地”。 A项,不合逻辑,“水稻”不是“经济作物”,是“粮食作物”。“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都属于“农作物”,可以把“经济作物”改为“农作物”。 B项,因果倒置。“水系发达、湖塘众多”不是“水稻、棉花、油菜等农作物的重要种植基地”造成的。可以把“水系发达、湖塘众多”与“是水稻、棉花、油菜等农作物的重要种植基地”调换顺序。 D项,“水稻”不是“经济作物”,可以把“经济作物”改为“农作物”;“水系发达、湖塘众多”不是“水稻、棉花、油菜等农作物的重要种植基地”造成的,可以把“水系发达、湖塘众多”与“是水稻、棉花、油菜等农作物的重要种植基地”调换顺序。 故选C。 - 26 -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六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和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而这六种类型又可归纳为两大类,即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20.前不久,陈友理因一时冲动与同学发生争执,下面是陈友理同学写给对方的道歉信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适,请找出并作修改。 经过反思,我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对于此事,我负有些许责任。我热情地向你说一声“对不起”,并要求你一定原谅我。愿我们能再续前缘。 【答案】①“些许”改为“全部”“主要”或“很大”。②“热情”改为“真诚”或“诚恳”。③“要求”改为“请求”。④“一定”改为“能”或删去。⑤“再续前缘”改为“和好如初”或“友谊长存”。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得体性。解答此类试题,考生要根据语言使用的场合、使用的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关系进行辨别。从题干的要求来看,这是一封自荐信,要求找出五处不得体之处,并做出修改。第一处,“些许”意思是少许、一点儿。用在道歉信里缺乏诚意,应改为“全部”“主要”或“很大”;第二处,“热情”是指人参与活动或对待别人所表现出来的热烈,积极,主动,友好的情感或态度。不适合道歉信的语境,应改为“真诚”或“诚恳”;第三处,“要求”是强制性语气,用在这里缺少道歉的诚意,应改为“请求”;第四处,“一定”表示肯定的回答,这里是请求对方的原谅,应该用“能”或者删除;第五处,“再续前缘”意思是两个人由于某种原因而缘分断了且分开了,一方或双方心中已然放下,可经过一段时间或几年后,二人又因某种原因而续上了缘分且又在一起了,多指男女之间的爱情关系。用在这里不合适,应改为“和好如初”或“友谊长存”。 21.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示例:我们战胜挑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经济运行强劲有力。 材料:胸怀世界 迎难而上 锐意进取 打响 强化 提高 推进 参加 举办 党和国家机构改革 三大攻坚战 上合组织青岛峰会 2018年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 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政策保障 各项工作 大国外交 国家治理体系 举世瞩目 做实做好 逐步完善 - 26 - 【答案】示例:①我们迎难而上,打响三大攻坚战,强化政策保障,各项工作做实做好。②我们锐意进取,推进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国家治理体系逐步完善。③我们胸怀世界,举办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参加2018年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大国外交举世瞩目。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仿用句式的能力,考查类型为续写式。做仿写题,首先,看题目,明确显性要求。有的题目对句式、修辞格、仿写内容等,有明确限定,只有将题中的这些要求吃透,才能写出符合要求的规范句子。其次,审例句,明确隐性要求。有的题目没有明确告知仿写要求,这就要求我们仔细分析,这一步是答题的关键。不同的例句隐性要求不同,我们一般可从“形和神”两方面去考虑。首先按照话题给材料分组,属于“胸怀世界”的应该是“举办”“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参加”“2018年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而上面两个内容又正好对应“大国外交”其成绩又是“举世瞩目”的;属于“迎难而上”的是“打响”“三大攻坚战”“强化”“政策保障”这是我们迎难而上的“各项工作”同时我们也要确保每项工作应该“做实做好”;属于“锐意进取”的是“推进”“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而这些又都是“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内容,这些工作都需要“逐步完善”;然后根据例句分析句子和句子结构,添加上主语“我们”就可以组成三个完整的答案。 【点睛】仿写句子要做到:①理解例句的意义,特别是隐含意义,保证仿写的句义与原句一致。②注意例句的句式特点,特别是分句间的关系,甚至关联词也要对应。③注意例句的修辞手法,仿句要与之保持一致。④注意例句的用词特点,如词语的褒贬、雅俗、色彩等,仿句用词要与之相似。⑤注意例句的感情基调,如忧伤、喜悦、沉重、明快等,仿句要与之一致。最后可将仿句与例句及要求对照,看是否完全符合要求。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荀子 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 26 - 诚信待人 诚信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每个时代的人们都很看重诚信,因为只有诚信的人,才不会欺骗别人,也只有这样才可以实现互利互惠。 不论是材料中的巴蜀中学“加分门”事件还是其他省份高考时发生的事件,或者是那荷屯的无人菜市,都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永恒的话题——诚信。 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随之也衍生了不良现状,那就是追名逐利趋之若鹜物欲横流的价值观念,很多人为了金钱名誉可谓是穷尽伎俩不择手段,所以诚信在这个时代也就成了最宝贵的精神品质之一。 古代有“的黄金百两,不如得季布一诺”的说法,昨天有海尔为了公司未来砸毁劣质产品的行动,今天,又有代买彩票中了大奖却不索求一分钱勇于归主的诚信商家。对此,我们可以这样解读,诚信的人不一定都获得成功,但成功者的优秀品质中,诚信绝对是不可或缺。 一个人做事不讲诚信,或许会让自己暂得一时之利,但也只能是一时决不可能预示一世,试问这个世界上有几个人愿意冒着危险与不诚实守信的人合作?即使有,也不过是臭味相投、沆瀣一气、相互利用、牟求私欲罢了。 当那些许诺为人民服务的公仆肆意侵吞纳税人的钱财时,他们有几个最后得到了好的下场?当那些不法商贩鱼目混珠以假乱真以次充好时,他们最后哪一个不是以破产甚至锒铛入狱告终? 诚实守信做人,或许不能让你像那些不诚信的人一样一夜暴富,但放长眼光细水长流人生终会有所大成,最起码可保一生平安踏实半夜不被恶梦吓醒。请信守好人当有好报,请相信天网恢恢疏而不漏!那些因不诚信而损害别人利益的人最终也是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名利诚可贵,诚信价更高。不诚实守信的人也是目光短浅的人,他们仅看到了一时之利,却未看到一世之弊害。 当学生考试作弊成功时,或许会赢得这一次成绩的优秀,但等到那一次下一回呢?常在河边走,岂能不湿鞋?而且你看咱们身边那些靠歪门邪道图一时快乐的人哪个不是猥琐一生落魄生活。不诚信获利的心常报幻想自我麻醉而致抛弃了奋斗的精神!不奋斗枉少年,不诚信无长远! 当有人用欺骗的手段获取了大量的钱财时,你是否想过骗来的钱财终不是自己的,一旦被追回,不仅竹篮打水一场空,还会面临严惩的结局、命运! - 26 - 所以,诚实守信是一个人成功的一种依靠、保障,它是我们手中一笔无形的资本财富,它胜过一切花言巧语蛊惑招术,它胜过一切身份地位背景后台,因为诚实守信的人不会欺骗别人,而是精诚团结互利互惠合作双赢。 所以,请谨记:诚信待人,诚实做事,一生平安,终有所获。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道组合型材料作文题。材料选取关于“信”的三则名言。理解名言的大意是触发联想和思考的前提,是准确立意的关键。第一则材料的大意是:人如果失去了信用或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还可以做什么。第二则材料的大意是:做人没有经常的信用,做事没有经常的道德,只要利益在的地方没有不竭尽全力的,如果是这样就可以说是小人了。第三则材料的大意是:通达的人,说话不一定要句句守信用,行动了不一定非要有结果,只要符合道义。三则名言都与信用相关,第一则强调人要讲信用,没有信用就无以立足。第二则强调没有信用和道德,只贪求利益,就是小人。第三则强调“义”,不必完全守信,一要诚实守信,另一方面又要根据实际情况,以义为原则通权达变,义才是根本的原则,言行只是手段。据此我们可以根据三则名育各自侧重的角度分别立意,也可以综合三则名言,辩证综合立意。 【立意】1.坚守诚信,立身做人。 2.信用是人生名片。 3.讲信用,守道德。 4.辩证看待诚信。 5.以“义”为本,坚守诚信。 6.“信”与“不信”,以“义”衡量 【素材】1. 愧哉斯人。如断翅蝴蝶般,拍打着残翼,徒劳地旋舞着飞坠泥间。我的脑海里,浮现出父辈辛劳的身影:一抹黄褐的平原。地平线上,一处又一处用木椽夹打成一尺多厚的土墙。冲天而起的白杨、苦楝、紫槐,枝干粗壮如桶,叶却小似铜钱,迎风正自翻覆,如一曲天籁,传进父辈的耳里。他们赤着膀子,挥鞭吆喝着山川一样团块组合似的黄牛,拉动着三角状的铧犁。这群辛辛苦苦从祖祖辈辈留下的黄土地里抠口粮的人呵,“诚与信”,就是他们的生命线。 2. 坚守诚信 - 26 - 必要性。西方人骨子里有着严谨认真的精神。在澳大利亚,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都是受到严格监管。若作业抄袭,学生将会被劝退;在德国,学生如果钓鱼不按规定,任何人都有权管教。对待这些看似小事的严苛做法实为他们将来着想。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事上遵守原则,严格要求,可养成他们严于律己的性格。因为孩子是成长中的人,可塑性非常强,如果教师给抄袭者合格成绩,那么这20多名学生可能养成不诚信的习惯,且成为自然,将来怎么立足社会?坚守诚信,是对孩子将来负责。 3. 诚信就像是一轮明月,它挂在空中散发着皎洁的月光。而谎话、背信弃义的事就是那遮挡住月亮光芒的乌云,乌云取代了月光,谁会愿意看到这样的事?相信大家都是喜欢明亮的月光而不是漆黑的乌云。而如果做了见利忘义的事情,那时候再想拨开乌云看到月光已是不大可能的了。 【结构】文章以简短的段落起笔,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诚信”,具有启发性的文段引人思考,提升可读性。继而联系现实生活,针砭时弊——诚信缺失。然后铺排列举当今正面事例,强调诚信做人的重要性。正反对比突出观点,多角度多侧面取材,极具说服力。最后回扣论点总结全文。安排结果时刻意凸显一下标题、开头、结尾的照应关系。 【点睛】材料作文区别于过去的话题的作文的一个关键就是多角度立意,一般材料作文中都有“明确立意”“选准角度”的说法,言下之意就是可以多角度立意,这样就给考生打开思维的空间。因此材料作文要注意多元立意的原则。但绝不意味着可以任意的立意,还有“不要脱离材料的范围”的限制,因此注意才多元中寻求最佳,如是两个对立的方面注意辩证的谈二者之间的关系,不要只强调其中的一面。此题注意选准角度进行立意。 - 26 - - 26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