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辉煌联盟九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吉林省辉煌联盟九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高一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阅读题和表达题两部分,共19题,共120分,共4页。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苏轼的意义 李泽厚 ‎①苏轼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文人们最喜爱的对象,其实,苏的文艺成就本身并不算太高,比起屈、陶、李、杜要逊色一筹。然而他在中国文艺史上却有巨大影响,是美学史的重要人物,道理在哪里呢?我认为,他的典型意义在于他把进取与退隐的矛盾双重心理发展到一个新的质变点。‎ ‎②苏轼一方面忠君爱国,学优则仕,抱负满怀,谨守儒家思想,无论是他在熙宁变法中的温和保守立场,还是其他许多言行,都表现出这一点。这上与杜、白、韩,下与后代无数士大夫知识分子均无不同。但苏轼留给后人的主要形象并不是这一面,而恰好是另一面。这另一面才是苏之所以为苏的关键所在。苏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因为,苏轼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这种退隐,已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而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它不是对政治杀戮的恐惧哀伤,而是对整个人生纷扰的目的和意义这个根本问题的怀疑、厌倦和企求解脱与舍弃。这当然比前者又要深刻一层了。前者是可能做到的,后者实际上是不可能做到的。‎ - 21 -‎ ‎③如果说《春江花月夜》之类的对人生的自我意识只是少年时代的喟叹,虽说感伤,并不觉重压,那么苏轼的情况就刚好相反,尽管没有多谈,却更感沉重。这种整个人生空漠之感,这种对整个存在、宇宙、人生、社会的怀疑、厌倦、无所希冀、无所寄托的深沉喟叹,尽管不是那么自觉,却是苏轼最早在文艺领域中把它充分透露出来的。正是这种对整体人生的空幻淡漠感,求超脱而未能,欲排遣反戏谑,使苏轼奉儒家而出入佛老,谈世事而颇作玄思,于是,行云流水,初无定制,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苏轼在美学上追求的是一种朴质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一种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反对矫揉造作和装饰雕琢,并把这一切提到某种透彻了悟的哲理高度。无怪乎在古今诗人中,就只有陶潜最合苏轼的标准了。直到苏轼这里,陶潜才被抬高到了独一无二的地步,千年以来,陶诗就一直以这种苏化的面目流传着。‎ ‎④在散文《方山子传》中,苏轼表达了不要富贵,不合流俗的愿望。在当时的“太平盛世”,苏轼却憧憬这种任侠居山、弃冠服仕进的“异人”,不也如同他的诗词一样,表达着一种独特的人生态度么?尽管苏轼不断地进行自我安慰,时时流露出随遇而安的“乐观”情绪,“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但与陶渊明、白居易等人毕竟不同,其中总深深地埋藏着某种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无怪乎朱熹、王船山最不喜欢苏轼,他们都感受到了苏轼这一套对当时的社会秩序具有潜在的破坏性。‎ ‎⑤苏东坡生得太早,他没法做封建社会的否定者,但他的这种美学理想和审美趣味却对从元画、元曲到明中叶以来的浪漫主义思潮,起到了重要的先驱作用,《红楼梦》中的“悲凉之雾遍被华林”,更是这一因素在新时代条件下的成果。苏轼在中国后期传统美学上的深远的典型意义,其实就在这里。‎ ‎(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苏轼的文艺成就并不高,但他在文艺史上却影响巨大,是美学史的重要人物,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文人最喜爱的对象。‎ B. 苏轼表达的退隐思想,并不是对政治的退避或对政治杀戮的恐惧哀伤,而是对社会的退避和对人生的怀疑、厌倦和企求解脱与舍弃。‎ C. 苏轼在熙宁变法中的温和保守立场表明了他忠君爱国、谨守儒家思想等特点,这与后代很多的士大夫知识分子并没有什么不同。‎ D. 苏轼最早在文艺领域中自觉表达出人生空漠之感,而且比前人的隐退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采用总——分结构,阐述了苏轼既忠君爱国又要求彻底解脱这两个方面思想特征,作者认为苏轼的独特性在于后者而并非前者。‎ B. 作者围绕苏轼的美学意义这一核心话题,深入挖掘了苏轼诗文中表达的“人生空漠之感”的内涵,并指出其对后世影响。‎ C. 作者列举《方山子传》,是为了说明苏轼在散文中表达的这种不合流俗的愿望与他在诗词中所表达的人生态度具有一致性。‎ D. 作者提到朱熹、王船山不喜欢苏轼,是为了说明苏轼破坏了封建社会的秩序,否定了封建社会制度,从而体现其思想的先驱性。‎ - 21 -‎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苏轼把进取与隐退的矛盾双重心理发展到一个新的质变点,才使他在中国文艺史上有巨大影响。‎ B. 苏轼将儒、道、佛各家思想相结合,在美学上追求朴实平淡,在生活态度上退避社会,具有一种透彻了悟的哲理意味。‎ C. 如果没有苏轼对陶渊明的肯定与褒扬,把陶渊明抬高到独一无二的地位,陶渊明的诗也许会以另外一番面貌流传。‎ D. 作者认为苏轼在中国后期传统美学上的深远的典型意义,在元画、元曲到明中叶以来的浪漫主义思潮及《红楼梦》中都有所体现。‎ ‎【答案】1. C 2. D 3. A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概念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寻找细微的差别。‎ A项,“并不高”错误,原文第一节说的是“苏的文艺成就本身并不算太高”。选项中的“并不高”和原文表述的“并不太高”不一样。‎ B项,“并不是对政治的退避”错误,原文第二节说的是“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选项中的“并非是”和原文表述的“不只是”不一样。‎ D项,“自觉表达”错误,原文第三节说的是“尽管不是那么自觉”。‎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D项,“苏轼破坏了封建社会的秩序,否定了封建社会制度”错,原文说“对当时的社会秩序具有潜在的破坏性”且“没法做封建社会的否定者”。‎ 故选D。‎ ‎【3题详解】‎ - 21 -‎ 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缺乏前提条件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 A项,“苏轼把进取与隐退的矛盾双重心理发展到一个新的质变点”和“他在中国文艺史上有巨大影响”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故选A。‎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镌刻的信仰 徐涟 ‎①从窗户望出去,是垂杨柳,李广桃树和近在眼前的沙丘。那么切近,仿佛伸手就能抓到灼热滚烫的沙子。柔和的沙丘曲线,向两边绵延伸展,白色的天空,向上再向上,才呈现出蓝色。窗外的风景就这样入眼入心,没有远近纵深,分明中国画的景致,寂寥无声,凝固在时空的永恒当中。瞬间,我迷失了自己。‎ ‎②这是在敦煌。沙丘就是鸣沙山。我们住在鸣沙山脚下。‎ ‎③从飞机上俯瞰,连绵不绝是的灰白色沙漠、灰褐色戈壁、道道伤痕似的雅丹地貌,以及远处终年不化的雪山。纵使在心中已经揣想过千百遍,你仍然会惊叹大自然不可思议的伟大神力造就了这沙漠中的神秘奇观。祁连山的雪水切割开坚硬的岩石,冲刷出千沟万壑,顽强地奔流在干涸的大地上,带来了泥土,也带来了绿洲,也因此诞生了这个古称沙州、今名敦煌的城市。‎ - 21 -‎ ‎④然而仅仅是自然的伟力还不能够造就敦煌。一千六百多年前,一个叫乐僔的和尚行脚至此,看见了鸣沙山东麓那耀眼的佛光。于是,他在坚硬的石壁上开凿,开始塑造心中的佛国形象——莫高窟。自此之后的一千多年里,在这古老的丝绸之路上,谦卑地索取土地馈赠的人们,在极端艰险的生存环境中,创造出了极端丰富的精神财富。敦煌,因为信仰的镌刻,才由此成为敦煌。‎ ‎⑤自乐僔开窟造像以来,莫高窟经历了北凉、北魏、隋初、盛唐、大宋、西夏、元朝……莫高窟七百三十五个石窟中,有四百九十二个石窟有佛造像,布满彩绘壁画,既描绘出人们祈祷憧憬的天国,也把人世间的耕种织造等等一切美好留在了画面上。而建造石窟的工匠、画师,却没有留下一个名字。时光流转,峨冠博带的贵人尽管面目依然清晰,他们的名字却早已湮灭在历史的深处;而那些默默无名的工匠、画师,却因为彩塑壁画的存在而凸显自身,他们一笔一画地创造了敦煌的历史,也将自己永远留在了敦煌的历史当中。‎ ‎⑥敦煌地区干旱少雨,气候寒冷,冬天气温时常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那个叫乐僔的和尚,执意要在这样的荒郊野岭修行。后来又有叫法良的禅师跟随,自此,僧侣们在石窟修行、居住、瘗埋。在无数个漫漫长夜里,他们如何忍受着饥饿与寒冷,在万籁俱寂中挑战着身体的极限,更抗拒着怀疑、失望、幻觉、迷惘、否定?是信仰,犹如那道道金光,显现出千佛的形象,引导着一代代苦修的僧侣一步步走向觉悟。在昏暗的洞窟中,无数个精美绝伦、令人叹为观止的彩塑壁画,是如何被画师工匠从坚硬的岩石中一凿一斧、一笔一画地被创造出来的?我想,那一定源于信仰,由信仰而生的光,早已照亮了黑暗,也照亮了心灵。‎ ‎⑦我参观的最后一项活动,是参加有关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意产业开拓的讲座。报告厅里坐满了敦煌研究院的年轻人,衣着素朴,神态安静。我无意中发现一位瘦小而矍铄的老人坐在最后一排的角落。她剪着短发,头发灰白。我认出来了,她就是将半个多世纪的生命全部奉献给敦煌的樊锦诗!她悄悄地来,听完又悄悄地离开。我默默地想:五十年的沉淀,她已抛开了功名利禄,抛开了得失计较,将事业和艺术的理想淬炼成信仰。而如今,有多少人能够坚守这样的信仰,愿意把自己的一生交付给事业?‎ ‎⑧我坐在胡杨树下,于丝丝凉风中陷入沉思。往莫高窟的路,本是一条朝圣的道路。一千多年前,来往于丝绸之路的人们千辛万苦赶赴这里,或是附近的居民,一步一步走来山里,表达无尽虔诚。然而,我们今天到达石窟实在是太容易了些。从北京直飞敦煌,不过2小时40分钟。从敦煌城里一路坦途,直达莫高窟停车场,下车,站定,眼前就是举世闻名的九层楼!这样的便捷,这样的容易,又如何奢望激动、震撼、深刻、独特的个体感受?‎ ‎⑨也许有一天,背一身简单的行囊,从敦煌数字展示中心出发,在炎炎烈日中,伴着尘土和沙砾前行,耗费几个小时,全身汗水湿透,穿过河水丰沛的大泉河,走过一排迎风摇曳的胡杨树。我,追着信仰留下的光辉,又一次来到敦煌!‎ - 21 -‎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4.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从作者的一次敦煌之行写起,却没有具体写行程,而是围绕“镌刻的信仰”选材为文,既有对历史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感慨。‎ B. 文章第③段写飞机上的俯瞰之景,把沙漠戈壁的环境、敦煌的风貌展现在读者眼前,意在唤起人们对敦煌美景的向往之情。‎ C. 作者认为,敦煌地区自然条件恶劣,能在这里留下精美绝伦的佛造像和壁画,最主要是靠信仰的支撑。‎ D. 在古代,人们到敦煌石窟朝拜都需要经历一番艰辛,而现在人们乘坐现代交通工具很快就可以到达莫高窟。‎ ‎5. 第④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6. 作者在第⑤段既说工匠、画师“没有留下一个名字”,又说他们“将自己永远留在了敦煌的历史当中”。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答案】4. B 5. ①承上启下。首句,由上文写的自然的伟力转入人的因素,引起后文内容。②交代来历。中间描写了敦煌石刻的形成过程,交代了敦煌石刻佛造像的来历。③点题。尾句点明了“镌刻的信仰”的题意,揭示敦煌莫高窟的历史意义。 ‎ ‎6. ①“没有留下一个名字”,是客观存在,是历史事实;“将自己永远留在了敦煌的历史当中”,是文化意义,是历史价值。②作者这样写,意在通过对比——工匠、画师自身无名和留名历史的对比,表达了对“镌刻的信仰”的无名者的热情礼赞,也起到了突显主旨的作用。‎ ‎【解析】‎ ‎【4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题中四个选项均考核文章的内容,其中B项,“意在唤起人们对敦煌美景的向往之情”错,应是引出主体内容。‎ ‎【5题详解】‎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语段内容的题目,注意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从结构上看“然而仅仅是自然的伟力还不能够造就敦煌”承上启下,“敦煌,因为信仰的镌刻,才由此成为敦煌”照应标题;从内容看段落的中间部分交代了敦煌石刻佛造像的来历。‎ - 21 -‎ 点睛:首先明确语段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结构上注意伏笔、照应、铺垫等,内容注意主旨的体现,和其它语段的关系。还要注意语段所处的位置,如开头注意铺垫、引起下文、统领全文、奠定情感基调、引起阅读兴趣等,中间注意承上启下,结尾注意点明深化主旨等。‎ ‎【6题详解】‎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文中的词语的含义的题目,注意结合文段的内容和主旨作答,“没有留下一个名字”,是客观存在,是历史事实;“将自己永远留在了敦煌的历史当中”,是文化意义,是历史价值。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对“镌刻的信仰”的无名者的热情礼赞,突显了文章的主旨。‎ 二、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黄州快哉亭记 苏辙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湘、沅,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夫风无雌雄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士生于世, 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 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赵郡苏辙记。‎ ‎7. 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览观江流之胜 胜:胜景 - 21 -‎ B. 盖有讽焉 讽:讽喻 C. 而风何与焉 与:结交,亲附 D. 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 所以:……的原因 ‎8.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与海相若 及时相遣归 B. 周瑜、陆逊之所骋骛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C. 将何适而非快 处分适兄意 D. 其流奔放肆大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9. 下列对文中加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 B. 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 C. 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 D. 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 ‎10.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谪:封建时代特指官吏降职。“迁”指调动官职,“迁谪” 特指官吏降职,调往边外地方。‎ B. 舍:古时行军以三十里为一舍。如“退避三舍”就是主动退让九十里。‎ C. 元丰:是皇帝纪年的名号,我国纪年法还有王公年次纪年法、干支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等。‎ D. 朔日:指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此外农历每月第一天叫晦,十五叫望,十六叫既望。‎ ‎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文章先写江流之胜,再点明筑亭始末及命名由来。这种从大处着眼的笔法,使行文不同凡响,也是览观胜景而“快哉”的需要。‎ B. 文章清新开阔,气势奔逸,将写景、叙事、抒情、议论熔于一炉,借用典故并加以发挥,把快意之情写得淋漓尽致。‎ C.‎ - 21 -‎ ‎ 前人认为开篇“谪居”二字,引起全文议论,其中,心中坦然,“不以物伤性”,而无往不快的思想,颇含人生的哲理。‎ D. 作者借物抒怀,旨在以旷达之情来慰藉不得意的士人,希望他们能胸中坦然,生于世而无往不自得,提倡士人远离尘世、退居归隐。‎ ‎1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内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兰亭集序》)‎ ‎【答案】7. C 8. B 9. D 10. D 11. D ‎ ‎12. (1)更何况在清澈的长江中洗涤,面对着西山的白云,尽享耳目的美景来自求安适呢?‎ ‎(2)本来知道把生死等同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意义的把握。考生应把选项中的句子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推测意思和用法的正误。‎ C项,“而风何与焉”的意思是跟风又有什么关系呢。其中“与”,作动词,译为“参与”,引申为“有关系”。‎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虚词的辨析方法如下:一、关注词性差异。二、把握位置不同。三、理解用法本质。四、结合具体语境。考试答题时,面对试卷中陌生的语段,我们一定要根据“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原则。考生应把选项中的句子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推测意思和用法的正误。‎ A项,“相”:指动作双方,彼此,相互/代词,偏指一方,我;‎ C项,“适”:动词,去、往/介词,照、按照 D项,“其”:代词,那/代词,自己。‎ B项,“之”:都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故选B。‎ ‎【9题详解】‎ - 21 -‎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通读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因为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注意主语常省略。其次找动词,动词通常作谓语。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此外,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断句题还可以抓住一定不能断开的地方,用排除法做题。‎ 本题,“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的意思是在白天,船只在亭前来往出没;在夜间,鱼龙在亭下的江水中悲声长啸。句式对称,应该在“前”和“夜”之间停顿。排除A、B项。“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的意思是现在才能够在几案旁边欣赏这些景色。这是一个省略了介词“于”的介宾短语后置句,补充省略成分后的句子是“今乃得玩之(于)几席之上”。句中“玩”是谓语,“之”是代词作宾语,“(于)几席之上”是介宾短语后置。所以应在“几席之上”后停顿,排除C项。‎ 故选D。‎ ‎【10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D项,朔日:指农历每月的第一天,农历每月最后一天叫晦。‎ 故选D。‎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的能力。这道题题主要考核对文意、结构、手法、主旨等的分析和理解,这些是命题者的设题点,做题时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尤其要注意分析备选答案在文意、主旨、情感等方面的表述是否得当,表达特色方面的判断是否恰当。‎ D项,本文主旨无“提倡士人远离尘世、退居归隐”之意。‎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第一句关键点:“濯”:“洗涤”;“濯长江之清流”:省略介词“于”,介宾结构后置句,“在清澈的长江中洗涤”;“揖”:“面对,对着”;“穷”:“尽享”;“适”:“享受,求取安适”。第二句关键点:“固”:“本来”;“一”:“把……当作等同的”;“齐”:“把……当作等同的”;“为”:“是”。‎ - 21 -‎ ‎【点睛】翻译句子要解释出关键的字词的意思,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国名等专有名词保留原样,不用翻译。二是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应删去。三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四是所翻译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则要把省略了的成分增补出来。五是有些虚词表示各种语气的,需要译出。‎ 参考译文:‎ 长江出了西陵峡,才进入平地,水势奔腾浩荡。南边与沅水、湘水合流,北边与汉水汇聚,水势显得更加壮阔。流到赤壁之下,波浪滚滚,如同大海一样。清河张梦得,被贬官后居住在齐安,于是他在房舍的西南方修建了一座亭子,用来观赏长江的胜景。我的哥哥子瞻给这座亭子起名叫“快哉亭”。‎ 在亭子里能看到长江南北上百里、东西三十里。波涛汹涌,风云变化不定。在白天,船只在亭前来往出没;在夜间,鱼龙在亭下的江水中悲声长啸。景物变化很快,令人惊心骇目,不能长久地欣赏。能够在几案旁边欣赏这些景色,抬起眼来就足够看了。向西眺望武昌的群山,(只见)山脉蜿蜒起伏,草木成行成列,烟消云散,阳光普照,捕鱼、打柴的村民的房舍,都可以一一数清。这就是把亭子称为“快哉”的原因。到了长江岸边古城的废墟,是曹操、孙权傲视群雄的地方,是周瑜、陆逊驰骋战场的地方,那些流传下来的风范和事迹,也足够让世俗之人称快。‎ - 21 -‎ 从前,楚襄王让宋玉、景差跟随着游兰台宫。一阵风吹来,飒飒作响,楚王敞开衣襟,迎着风,说:“这风多么畅快啊!这是我和百姓所共有的吧。”宋玉说:“这只是大王的雄风罢了,百姓怎么能和您共同享受它呢?”宋玉的话在这儿大概有讽喻的意味吧。风并没有雄雌的区别,而人有生得逢时,生不逢时的不同。楚王感到快乐的原因,而百姓感到忧愁的原因,正是由于人们的境遇不同,跟风又有什么关系呢?读书人生活在世上,假使心中不坦然,那么,到哪里没有忧愁?假使胸怀坦荡,不因为外物而伤害天性(本性),那么,在什么地方会不感到快乐呢?(读书人生活在世上,如果他的内心不能自得其乐,那么,他到什么地方去会不忧愁呢?如果他心情开朗,不因为环境的影响而伤害自己的情绪,那么,他到什么地方去会不整天愉快呢?)张梦得不把被贬官而作为忧愁,利用征收钱谷的公事之余,在大自然中释放自己的身心,这是他心中应该有超过常人的地方。即使是用蓬草编门,以破瓦罐做窗,都没有觉得不快乐,更何况在清澈的长江中洗涤,面对着西山的白云,尽享耳目的美景来自求安适呢?如果不是这样,连绵的峰峦,深陡的沟壑,辽阔的森林,参天的古木,清风拂摇,明月高照,这些都是伤感失意的文人士大夫感到悲伤憔悴而不能忍受的景色,哪里看得出这是畅快的呢!‎ 元丰六年十一月初一,赵郡苏辙记。‎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夏晚望嵩亭有怀 罗邺①‎ 正怜云水与心违,湖上亭高对翠微。‎ 尽日不妨凭槛望,终年未必有家归。‎ 青蝉渐傍幽丛噪,白鸟时穿返照飞。‎ 此地又愁无计住,一竿何处是因依。‎ ‎【注】①罗邺,唐朝余杭人。有文名,尤擅律诗。科考屡下第,漂泊湘、浦间,不得志,晚年赴职单于牙帐,郁郁而终。‎ ‎13.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诗的第一句描写了漂泊不定的浮云和流水,从侧面烘托出作者的思归之情。‎ B. 第二句写望嵩亭与湖水相映成趣,亭在湖上高高耸立,水在亭下一碧万顷。‎ C. 虽然望嵩亭周围景色优美,整日可望,但作者觉得它终是他乡,不能久留。‎ D. 作者凭槛远望之间,悠然兴怀,想起家乡,却又终年羁旅异乡,令人神伤。‎ ‎14. 本诗的第五、六句“青蝉渐傍幽丛噪,白鸟时穿返照飞”,写景手法很有特色,请简要分析。‎ ‎【答案】13. B 14. ①动静结合。“蝉噪”“鸟飞”是动,“幽丛”“返照”是静,画面动静结合,动中有静。‎ ‎②视听结合。听到青蝉在幽静树丛中鸣叫,看到白鸟在落日的光照中不时穿飞。‎ ‎③远近结合。近处的“青蝉”在树丛中鸣叫,远处的“白鸟”在夕阳中穿飞,远近结合,有层次感。‎ ‎【解析】‎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一个选项都是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错误的地方一般有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 21 -‎ B项,句意理解错误。“翠微”指青翠的山,“湖上亭高对翠微”是说望嵩亭在湖上,山在湖边,湖上的亭与湖边的山相对。‎ 故选B。‎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这道题要求分析诗歌中颈联的写景艺术。“赏析写景艺术”涉及较广,通常有景物对象、景物层次、景物状态、景情关系等方面。解答时既要指出写景手法,还要结合具体词句加以分析这种写景手法的表现,最后结合诗中的景色分析这些写景手法带来的效果。颈联写景时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了一系列意象,如:“蝉噪”“鸟飞”“幽丛”“返照”“青蝉”“白鸟”等来描写景色。画面有动景“蝉噪”“鸟飞”,也有静景“幽丛”“返照”,有耳闻的“蝉”“噪”,也有目见的“白鸟”“飞”,从远景“白鸟”在夕阳中穿飞以及近景“青蝉”在树丛中鸣叫,很有层次地进行景物描写。情景交融,在色彩鲜明的景色描写中融入羁旅之愁情。该题可以分点回答,每点先回答写景手法:动静结合、视听结合、远近结合,然后结合诗句中的意象具体分析这三种写景手法的效果即可。‎ ‎【点睛】分析诗歌的写景方式注意从顺序、着眼点和艺术手法的角度进行分析。描写景色要选取典型景色,要抓住景色特征来描写,通过描形、绘色、拟声写景,写景顺序注意高低、俯仰、远近等,着眼点注意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人的感觉等多角度写景。艺术手法注意是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对比、衬托、白描细节描写等等表现手法和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式。还可以把景物放在特设的环境中去描摹。总之,写景艺术可以直接绘景,也可以间接描写景色。答题时结合诗句具体的分析。‎ ‎15.名篇名句默写 ‎(1)《氓》中写女子回忆小时候和氓嬉戏玩耍的情景,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屈原在《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小人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赤壁赋》中,作者借“客”之口,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隐喻人生的短暂和渺小,可谓生动形象。‎ ‎【答案】 (1). (1)总角之宴, (2). 言笑晏晏。 (3). (2)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4). 谣诼谓余以善淫。 (5). (3)寄蜉蝣于天地, (6). 渺沧海之一粟。‎ ‎【解析】‎ - 21 -‎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如同音字、形似字、通假字、难写字等字的写法。如“宴”“言”“晏”“嫉余”“蛾眉”“谣诼”“余”“寄”“蜉蝣”“沧”“粟”,理解字义去记忆。‎ ‎【点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常见的名篇名句默写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和情景式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的默写;情景式默写,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和内涵的理解,因此在默写的时候,要在紧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握好情景式默写题。情景式默写比识记式默写难度大,是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同时考查。‎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 ‎16.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亘古而苍茫的宇宙间,路遥《平凡的世界》发出的虽是平凡的声音,但这种声音荡气回肠。‎ ‎②来到黄州,远离了政治中心,远离了文坛领袖的光环,苏轼在住舍东边开辟了一块空地,过起了瓜田李下的生活,也称得上是自得其乐。‎ ‎③从众星捧月到被冷落一旁,一些退休官员认为周围的一切都改变了,甚至出现了许多不适应的状况。‎ ‎④现在,作为红色旅游景点,前来井冈山参观游览学习的人不绝如缕 。‎ ‎⑤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物质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也不能用一饭千金的方式去挥霍浪费。‎ ‎⑥赵本山的小品作为一种讽喻艺术,天生就不是阳春白雪,而是一种代表下层民众情趣和社会正义感的艺术表达形式。‎ A. ①③⑥ B. ①④⑤ C. ②③⑤ D. ②④⑤‎ ‎【答案】D ‎【解析】‎ - 21 -‎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的辨析和修改。分析成语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①要分辨成语的语义,有的成语有表层意和深层意,切忌望文生义。②要分清成语的适用范围和对象。③要分清成语的感情色彩。④要识别成语与其他词语的搭配。比如说修饰语与中心与不搭配,动词与宾语不搭配等。⑤要分析成语使用是否符合逻辑。成语使用的“不合逻辑”主要表现是自相矛盾。成语使用要仔细分析语境。‎ 还可以用排除法做成语题。‎ 荡气回肠:形容文章、乐曲等十分动人。此处用于“这种声音”,符合语境。‎ 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此处望文生义。‎ 众星捧月:比喻众人拥护着一个他们尊敬爱戴的人。此处正确。‎ 不绝如缕:指声音细微悠长,也指情势危急。使用对象错误,不能用于指“前来井冈山参观游览学习的人”。应改为“络绎不绝”。‎ 一饭千金:指受恩厚报。此处不合语境,应改为“一掷千金”。‎ 阳春白雪:多用来比喻高雅的或不通俗的文学艺术作品。“赵本山的小品”通俗,当然不是不通俗的文学艺术作品,所以使用正确。‎ 故选D。‎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通过捐款、创办公益基金的方式回报社会,不是企业家的法定义务,可提倡而不宜强制。‎ B. 虽然有国家资源做支撑,但面临重重困难,国有企业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确实可说堪称不易。‎ C. 大庆石化总公司的老少职工们同台竞赛,年轻职工积极踊跃,老年职工更是不让须眉。‎ D. 福利院真诚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关爱被弃儿童,然而,需要提醒的是,由于大批人员的涌入,会对这些儿 童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压力。‎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B 项,语义重复。“堪称”即“可以称”与句中的“可”有重复。C项,不合逻辑。古 时男子以胡须眉毛稠秀为美,故以“须眉”为男子的代称。“老年职工”就包含男女,主宾 构不成比较。D 项,主语残缺。介词“由于”淹没主语,删去“由于”。‎ 点睛:成分残缺或赘余是常见的病句类型,主要有主语残缺,谓语残缺,中心语残缺,介词残缺,较典型的是介宾短语淹没主语造成主语残缺,修饰语过长淹没中心词造成中心语残缺,结构较复杂造成介词残缺,成分赘余典型的是前后的语意重复,答题是注意划分句子成分,找到残缺的对象,此题D项滥用介词,淹没主语。‎ ‎18.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 21 -‎ 有着“天下第一行书”美称的《兰亭序》在书法界有着非常高的地位。《兰亭序》不仅深受历代书法家的喜爱,____________。东晋之后诸多朝代的帝王都希望得到《兰亭序》,不过唐朝以后的君主是没有机会得到的,因为李世民在临终之前,就指名道姓要将《兰亭序》连同自己的尸骨埋葬于昭陵之中。由于昭陵一直没有被人挖掘,所以________________。我们现在看到的《兰亭序》都不是王羲之的真迹,________________,这其中自然也不缺乏接近王羲手稿的临摹品,在诸多书法家的临摹品中唯独唐代的冯承素最像王羲之,通过冯承素的作品,我们也能够欣赏到《兰亭序》之美。‎ ‎【答案】 (1). ①而且后世不少帝王都想得到它; (2). ②《兰亭序》的真迹(手稿)便无人知晓 (3). ③而是后代书法家临摹的作品 ‎【解析】‎ ‎【详解】此题主要考查学生语言连贯能力,属于补写上下句题。这是一道补写题,属于语言表达能力里的衔接考查。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根据上文“《兰亭序》不仅深受历代书法家的喜爱”以及下文“东晋之后诸多朝代的帝王都希望得到《兰亭序》”,可以推知,第一空的意思后世的许多帝王也想得到《兰亭序》,故填写“而且后世不少帝王都想得到它”;由上文“不过唐朝以后的君主是没有机会得到的,因为李世民在临终之前,就指名道姓要将《兰亭序》连同自己的尸骨埋葬于昭陵之中。由于昭陵一直没有被人挖掘”,所以第二空处的意思应该是《兰亭序》的真迹下落不明,故应填写“《兰亭序》的真迹(手稿)便无人知晓”;由上文“我们现在看到的《兰亭序》都不是王羲之的真迹”下文“这其中自然也不缺乏接近王羲手稿的临摹品”可推知,此处说的是现在看到的《兰亭序》都是后人临摹的作品,故此处应该填写“而是后代书法家临摹的作品”。‎ 四、写作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其实不然,风景无处不在。拈花微笑,必然有一种智慧;微风细草,必然有一分感动;平常话语,必然有一份真情;周围风景,必然有一种美丽!追求人生的风景,用周围的风景装点人生。‎ 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答案】作文示例:‎ 人生的风景 - 21 -‎ 人生何处无风景?我们生活在滚滚红尘,大千世界中,每个人都在绘写自己的风景,每个人都在欣赏他处的风景。 我们既是风景的描绘者,也是风景的创作者。‎ 我们时时刻刻都在描绘着自己人生风景。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同,生存环境各异,人生风景也就各不相同:或艳丽,或灰暗;或雄壮,或悲惨;或多彩,或平淡……人生的道路是崎岖坎坷的,不会像康庄大道笔直平坦到尽头,其间有阳光灿烂,风和日丽,也会有乌云遮顶,冰寒雪冻;有春风得意,一帆风顺,也会有厄运突来,屡遭挫败。正是这种纵横交替,才构成人生一道道绚丽多彩的风景。‎ 懂得绘画人生风景的人,他能在顺利时不放纵,步伐稳健,谨慎前行,努力去攀登人生的目标;失意时不气馁,坚毅顽强,勇敢拼搏,步步朝向人生的目标迈进。无论何种情况下,眼中都有自己的靓丽风景。‎ 懂得绘画人生风景的人,他能用积极向上的态度去对待生活和工作,用善良宽容的心态去对待世人与尘事,用坚强勇敢的斗志去对待困难与丑恶时,因此,他必然会给人类社会带来美好的东西。他的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自然会成为人们眼中的美丽风景。反之,一个人若以极端悲观,自私,奸诈,凶残的态度待人处世,那么,他展现给人们的无疑是一道丑恶的风景。‎ 人生的旅途上,我们会遇到许多人,许多事,因此,我们不仅要努力绘画自己的风景,也还要懂得和善于欣赏他处风景。‎ 有人说,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欣赏沿途上的种种风景,这话虽然解读有误,但有合理之处。因为在人生道路的每一处,即使是在最困难的站段,也总会有美好景致在。一个心中充满爱的人,一个会欣赏风景的人,他会用好的心境,从好的角度去观赏风景,从中获得美的感受,让人生变得更加亮丽。‎ 即使对于同一风景,在不同人的眼中,其视觉与感悟也各不同。怀着积极向上,豁达明朗的心态去观赏,则能发现原来景致极美,身置其中心怡神扬,如痴如醉;带着悲观消沉,世俗挑剔的眼光去看待,则会对风景格格不入,难以溶合其中,真切感受景色的美丽,获得美的享受。‎ - 21 -‎ 人生景色如何,全在人的心态。“秋风秋雨愁煞人”“枫叶狄花秋瑟瑟”,“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秋天的景色,在人们的眼里常常是西风萧瑟,草木枯萎,苍夷满目的,古往今来,诗人多以悲伤,凄然、失落、无奈之情咏之。而刘禹锡的《秋词》则不然,“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人一反秋天萧条,寂寥,死气沉沉的感觉,向人们展示的是一幅晴空之中,秋鹤排云直上,顽强奋斗,矫健凌厉的雄姿和不似春天又胜似春天的壮美秋景图!‎ 景色到处都有,就看你心中有没有景,看你会不会用心去赏景。心中若有景,眼中则有景,人生则有景。‎ 心若能有真善美,人生何处无风景!‎ ‎【解析】‎ ‎【详解】命题方式:材料作文 审题要点:‎ 本次作文的命题方式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是提示语,二是具体的写作要求。这种命题方式体现了充分的开放性与一定的限制性有机结合的原则。提示语有一定的点醒与启发作用,力求引导考生把文章写得富有真情实感,有相当的思想深度。提示语仅是举例,并不限制考生的回忆、思考、联想、想象的空间。提示语中说风景无处不在:拈花微笑,必然有一种智慧;微风细草,必然有一分感动;平常话语,必然有一份真情;周围风景,必然有一种美丽!追求人生的风景,用周围的风景装点人生。从中可以看出,人生的彻悟是风景,让人学会智慧;细小的景物是风景,让人学会感动;平淡的话语是风景,让人感受真情;周围随处可见的景物是风景。人生应当追求风景,追求智慧、通达、真情、平淡等风景,让其点缀自己的人生。‎ 具体过程:‎ 提示语中的关键词是“风景”,这就明确了本次作文的写作重点。“风景”话题很宽泛,春天姹紫嫣红的鲜花,冬天粉妆玉砌的世界是风景;早晨喷薄而出的红日,傍晚映红天空的晚霞是风景;山上高耸入云的树木,水中追逐嬉戏的鱼虾是风景;林中的鸟鸣、枝头的绿叶、湖中的夕阳……这一切都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风景。人类社会生活又何尝不是风景?和睦相处的邻里是风景,安逸温馨的家庭是风景,积极进取的学校是风景,团结合作的集体是风景……自然的风景,考生要能从寻常的美景中悟出深刻的哲理,抒发感人的情怀;社会的风景,考生可以激扬文字,藏否人物,褒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而以上的风景都要与“人生”密切关联,都要能“装点”人生,不能单独为“风景”而“风景”。综上,此题可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进行立意。‎ 抓住材料关键词:风景 ‎【立意】“风景”可以是成长过程中磨难;朋友亲人的关爱;长者教授的人生智慧;自然风景;书中的文化、知识等。‎ ‎【素材】1、人世间最美的风景莫过于人生,因为人生是靠心灵旅行的。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只不过是美丽心灵的外化!佛曰:“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可见人生的风景是多么美妙。‎ - 21 -‎ ‎2、风景无处不在。它可以是最平凡的自然——被雨滴打湿的蝴蝶,阳光下采蜜的蜂儿,嫩叶上未蒸发的露珠……这些看似平凡甚至很不起眼的事物,一旦你用心去体会,你会发现这一切风景原来很美!比如夏天的蝉鸣,它在地下七年的黑暗生活,为的只是在光明中长鸣一季。这些普通的风景无不让我们深深感动。‎ ‎3、人生,充满了真切的话语和缤纷的云彩,它们形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然而这些都是人一生所看到的风景。有些风景很特别,也许是值得你一生去寻觅的。人生有时像一场旅行,沿途的风光使人心旷神怡。那么,我的一生之中要看到的风景又是哪些呢?我思索着。‎ ‎4、人间何处无风景呢?人间处处是风景!人的一生就是一道绮丽多姿,绚烂缤纷的风景!这道风景纯真快乐,这道风景朝气蓬勃,这道风景豪迈沉稳,这道风景幸福温暖,这道风景值得我们用一生去经历,这道风景值得我们用一生去欣赏,这道风景值得我们用心去欣赏!‎ ‎5、夕阳西下,落日将海滩渲染成了菊红色,有了一种“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观,背着篮筐在海滩上拾着小贝壳的孩子们,在沙滩上留下了他们可爱的小脚印,洒下了他们的欢声笑语,他们迎着海浪,追逐着浪花。落日熔金,一对携手漫步的老人徐徐走来,一幅美丽幸福的的画面就此瞬间定格。这就是人生的风景。‎ ‎【结构】议论文的结构较为常见的是并列式、层进式和对比式。此题可采用层进式的结构行文,首先通过分析材料由此自己的观点;然后采用两个分论点并列的方式进行论述,并列式注意分论点的提取。如此题可围绕“我们既是风景的描绘者,也是风景的创作者”这一中心论点,接着分析论证“我们描绘自己的人生风景”的必要性,然后论证“我们还要懂得和善于欣赏他处风景”的重要性。最后回扣论点,总结全文。‎ - 21 -‎ ‎【点睛】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多样:一、提炼中心法。这是最常见且最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二、抓关键句法关键句。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关键句可以作为立意的突破口。它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三、由果溯因法。事物有时是以因果关系互相联系的。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它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四、由物及人法写。有寓意的材料或叙述“物”的材料,需要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从而提炼出写作的观点。五、分析关系法。六、明确褒贬法。材料中的语句常蕴含着命题者的褒贬情感,审题时细致体会命题者的感情色彩,这样才能确立最佳的立意。七、多向辐射法。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比较散,常常会出现许多人和事,好像根本就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对于这样的材料,审题可围绕材料展开多角度立意。比如,既可着眼于甲事物或乙事物立意,还可以着眼于甲乙两事物的关系立意;既可联系事物的正面立意,还可以联系其侧面和反面立意。八、舍次求主法。材料往往会牵涉许多人和事。因此,审题时要明确材料的主要人物(事件)或次要人物或(事件),并舍次立主。九、求异同法。十、寻互补法。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还有很多,可以综合运用几种方法。‎ - 21 -‎ ‎ ‎ - 21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