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棠湖中学2020届高三第一次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棠湖中学2020届高三第一次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1 - 四川省成都双流棠湖中学高 2020 届第一次高考适应性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 22 题,共 150 分,共 8 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 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 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文化的“当下”精神 ①注重此世、安住当下,乃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精神品格,蕴含在儒、道、佛的经典 文本当中。今天,我们学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应忽略中国文化注重“当下”这一 重要维度。 ②儒家注重此世,关注现实人生。孔子曾说“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敬 鬼神而远之”(《论语·雍也》),“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在孔子看来,关注 今生,活在当下,敬鬼神而远之,不做杞人忧天之思,不热衷于谈论怪力乱神之事,这才是 对生命的敬重。《礼记·大学》载:“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 虑而后能得。”这里所谓的“安”,指的就是此心安住当下。儒家强调通过减少外缘,让自 己的心慢慢变得专注,在这个专注的过程当中,内在的智慧将不断显现。反之,则“心不在 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③道家也强调接受与安住当下。老子“无为”之道的本质就是接受与安住当下,这是一 种随顺生命流动,而不逆流而上的简单而深刻的智慧。对于个体生命而言,活着的方式只有 一种,那便是与当下接轨,而唯一能够体会到生命流动的地方,就是此时此刻。在《道德经》 八十章中,老子说:“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 老死,不相往来。”所谓“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指的是,老百姓安于现状, 活在当下,他们以其所食为甘甜,以其所穿为美丽,以其风俗为快乐,以其居住为安恬,这 - 2 - 实际上是“有道”之人安住当下的状态。在道家那里,“无为”“不争”,就是顺应自然, 安住当下,不滞留于过去,不执着于未来,而是始终对当下保持觉知,不争不贪,更重要的 是,不与当下抗争。 ④佛教更是强调保持觉知,活在当下。佛教中所说的“正念”,即是保持觉知、安住当 下,也就是从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虑中摆脱出来,有意识地、全神贯注地觉察当下的一切,它 是佛陀的根本教义“八正道”之一。在佛教看来,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当下发生的,完美不存 在于将来,而是在此时此地,因此,只有放下过去,放下未来,时时保持全然的觉知,深入 观察生命每一个微细的活动,安住在身心的各种现象当中而不执着于它,方能真正明了佛陀 的教导。切勿“贪观天上月,失却掌中珠”。 ⑤中国文化的“当下”精神,主要是指“心”(“意识”)处在此时此地。王阳明多次 告诫弟子思虑过多徒劳无益,他说:“只存得此心常见在,便是学。过去未来事,思之何益? 徒放心耳!”对于那些已经过去的事和还没到来的事,思虑它们有何益处呢?那样只会距离 自己的良知本心愈来愈远。故而,要通过“致良知”的功夫,破除“心中贼”,恢复“此心 光明”,就是让心安住当下。 ⑥应当指出的是,安住当下,并不意味着安于现状,及时行乐,浑噩度日,而是保持警 觉,活在当下,更加有意识地去生活。也就是说,在学习、工作、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当中, 走出意识昏沉,远离心不在焉。对于过往,不作无谓的计较,也不作耽溺的留恋;对于未来, 不作不切实际的幻想,也不作杞人忧天的担忧,而是将此心专注于此时此刻,在每一个行动 当中保持觉察,即时应对生命中的每分每秒。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9 年 12 月 7 号 11 版,作者谢青松)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儒、道、佛都注重“当下”,但用意不尽一致:儒家重治世,道家重修身,佛家重修心。 B. 把过去和未来彻底隔断,只须牢牢把握现在,就是中国文化强调的“当下”精神。 C. 王阳明告诫弟子说,思虑过去未来事徒劳无益,所以要放下心来,安住当下。 D. 佛教强调保持觉知,活在当下,显然比儒家、道家的当下观更精微更有意义。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用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逐层递进地分析了儒、道、佛经典文本中“注重当下”的精 神品格。 B. 文章从学习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出发,指出要关注中国文化注重“当下”这一重 要维度。 - 3 - C. 文章引用《道德经》中的一段话,是为了论证老子“无为”之道的本质就是接受与安住当 下。 D. 文章尾段补充阐释了“安住当下”的精神内涵,告诫我们在学习 T 作日常生活中不能堕入 新的蒙昧。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儒家的“曾点之志”强调因时因地制宜,随缘而安,自得其乐,任意逍遥,内心没有纠葛, 显然也是一种活在当下的状态。 B. 庄子“逍遥游”所描述的状态,就是内心突破重重藩篱障碍,全然地安住当下,从而达到 精神上真正的自由。 C. 佛教强调行住坐卧皆是修行,学会安住当下,不能百种需索、千般计较,不能食不甘味、 辗转难眠,以免饱受焦虑忧郁的困扰。 D. 采菊东篱的陶潜、幽居汴京的李煜、筑庐东坡的苏轼都有着率真、素朴、清洁的灵魂,他 们无疑是古代中国文化当下精神的代表。 【答案】1. A 2. A 3. D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 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 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B 项,主观臆断。结合“对于过往,不作无谓的计较,也不作耽溺的留恋;对于未来,不作不 切实际的幻想,也不作杞人忧天的担忧,而是将此心专注于此时此刻,在每一个行动当中保 持觉察,即时应对生命中的每分每秒”分析,“把过去和未来彻底隔断……就是中国文化强 调的‘当下’精神”错误。 C 项,曲解文意,“放心”并非放下心来,王阳明说的“徒放心耳”意指只能放任己心,不能 安守当下。今天我们说的“放心”与王阳明说的意思不同。 D 项,“更精微更有意义”无中生有。结合“佛教更是强调保持觉知,活在当下”“只有放下 过去,放下未来,时时保持全然的觉知,深入观察生命每一个微细的活动,安住在身心的各 种现象当中而不执着于它,方能真正明了佛陀的教导”“儒家注重此世,关注现实人生”“道 家也强调接受与安住当下”分析,原文并没有把它们进行比较。 故选 A。 - 4 - 【2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 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 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A 项,“逐层递进地分析”有误。结合“儒家注重此世,关注现实人生”“道家也强调接受与 安住当下”“佛教更是强调保持觉知,活在当下”等分析,应该是并列结构。 故选 A。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时,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题型 多种多样,有直接要求用自己的语言做分析概括的;有列出文中的一些语句要求做是非判断 的;也有另列材料要求依据作者的观点作判断的;还有另列材料要求依据作者在文中的观点 推断的。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一要注意着眼于全文,从整体上把握。作者直接 表述的观点,可从字面上看出来;分散在文中各个部分的观点,就需要综合与概括;二要注 意把握关键句子、显性内容,如各段的起始句、结束句,文章的标题、论点或分论点、结论 性句子等。三是综合分析,比较鉴别。 D 项,“幽居汴京的李煜……他们无疑是古代中国文化当下精神的代表”错误。幽居汴京的李 煜不是中国文化当下精神的代表。 故选 D。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新华社北京 3 月 16 日电“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你们青年人同在一线英勇奋战的 广大疫情防控人员一道,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 合格答卷。” 习近平总书记 15 日给北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 后”党员回信,向他们和奋斗在疫情防 控各条战线上的广大青年致以诚挚的问候。谆谆嘱托,激励着广大青年勇挑重担,为打赢疫 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乌龙镇园子村包村扶贫干部肖华龙一直关注着疫情防控的动态。那 些奋战在一线的同龄人的感人事迹,也激励着这位大学毕业后便投身脱贫攻坚的年轻人。谈 - 5 - 起工作,肖华龙充满干劲,“现在的工作重心是帮助村民巩固脱贫成效,2020 年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我们不能落后!” 23 岁的黄子高去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后,选择来到西藏拉萨中学支教。自学校线上教学开 展以来,黄子高每天都要花费数小时进行备课,力争为雪域高原的孩子们提供更高质量的教 育。“虽不能去前线抗疫,但我可以在教书育人中贡献力量。我一定会牢记总书记的嘱托, 与奋战在抗疫一线和各条战线的青年一起,用奋斗书写无悔青春。”他说。 通过电视和网络了解战“疫”一线前辈们的故事,已经成为这段日子里北京大学口腔医 学院学生赵虹乔的习惯。“他们以国家和人民的需求为己任,不畏艰险,舍生忘死,是我学 习的楷模。”赵虹乔说,“作为一名医学生,我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锻炼过硬本领,时刻 准备着,将青春的光彩挥洒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摘编自《彰显蓬勃力量交出合格答卷——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 “90 后”党员的回信激励广大青年勇挑重担,继续奋斗》) 材料二: “撒娇”“卖萌”“宝宝”“小确幸”……类似这些词语是部分 90 后、00 后身上的标签, 很多人也在担心这些年轻人能否扛起未来的重担。就在今天这场看不到敌人、看不到硝烟, 但却要直面生死的战场之上,这些青年人展现了他们的责任与担当。围绕“爱国是最大的责 任担当”“青年是爱国担当的生力军”“让青春奋斗与民族复兴同频共振”等话题,冯秀军 为观众们讲述了战“疫”里的最美青春。 课堂上,一幅幅战“疫”图片和一段段生动的故事,展现出当下青年人的青春“蝶变”, 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一代代青年的爱国奋斗历程。冯秀军强调,“在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 传承之中,青年,就是每一个时代的接棒人。父辈终会老去,青年必须接过前人肩头的担子 和责任。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人生际遇,也有自己的责任担当。每一代青年担当责任的样 子,成就了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当下和未来。” (摘编自 2020 年 3 月 10 日人民网报道《全国大学生同时在线!现象级“思政大课”云 端开讲》) 材料三: 正如当时的万千学子一样,国难当头的危急时刻,少年蔡其矫并未执着于个体的特质, 即便步入上海暨南大学深造,也未流连于十里洋场、花前月下,而是以救亡图存、共赴国难 为己任。卢沟桥的枪声响起后,父亲蔡钟泗带着全家避居印尼。可是,蔡其矫不甘偷安异域, 1938 年春节,他不顾父亲反对,假到昆明西南联大深造之名,毅然乘船回国。他在新加坡中 - 6 - 转时,经人买到英文版的《西行漫记》,并一路翻阅,及至仰光,革命浪漫主义的热情已延烧 整个胸腔。此时,曾相约回国救亡的同学王孙静,同样苦于家长阻挠不能离家。见到蔡其矫 后,王孙静便把行李放在蔡其矫箱中,以送其上船为由,与家人不辞而别。 他们都是华侨子 弟,他们都为国难慷慨赴死,他们的目的地,都是延安。 (摘编自 2018 年 12 月 25 日《福建日报》文章《春天永不归去,海浪从未止息——诗人 蔡其矫百年诞辰回望》) 4.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当前,一线疫情防控最为重要,脱贫攻坚则是次要任务。 B. 此次疫情,对西藏学校的教学有一定影响,但可以克服。 C. 90 后、00 后青年,以各自不同的行动表明他们并不脆弱。 D. 国难当头的危急时刻,热血青年定能勇挑重担,担当责任。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今年的疫情防控斗争中,中国的广大青年勇挑重担,奉献了自己的力量,得到了党中央 的肯定。 B. 在当今中国,青年一代实现自身价值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本质上是高度统一的。 C. 今天的中国青年,在各条战线上为国奉献,而战斗在抗疫一线的青年更优秀,更值得学习。 D. 不论是战争时期还是和平时期,都有许多中国青年为了家民族而奋斗,他们都是可敬的。 6. 1957 年,毛泽东在莫斯科向中国留学生说:“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 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要把祖国的希望变为现实,青年人应该怎样 做?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4. A 5. C 6. ①树立远大志向,坚定政治信仰。②努力学习知识,锻炼过硬本领。③积极投身实践,以 实际行动爱国。④肩挑重担,去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⑤勇于担当,肩负起时代的责任。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 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 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不要死抠字眼。 A 项,“脱贫攻坚则是次要任务”错,原文“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乌龙镇园子村包村扶贫干部 肖华龙一直关注着疫情防控的动态。那些奋战在一线的同龄人的感人事迹,也激励着这位大 - 7 - 学毕业后便投身脱贫攻坚的年轻人。谈起工作,肖华龙充满干劲,‘现在的工作重心是帮助 村民巩固脱贫成效,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不能落后’”,可知文本并未提到脱贫 攻坚是次要任务,选项于文无据。 故选 A。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和筛选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 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看是否存在无中生有、张冠李戴、偷换概 念、因果颠倒等问题,从而判断正误。 C 项,“而战斗在抗疫一线的青年更优秀,更值得学习”错,原文“‘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 争中,你们青年人同在一线英勇奋战的广大疫情防控人员一道,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 忘死,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黄子高每天都要花费数小时进行备课, 力争为雪域高原的孩子们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虽不能去前线抗疫,但我可以在教书育人 中贡献力量。我一定会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与奋战在抗疫一线和各条战线的青年一起,用奋 斗书写无悔青春。’他说”,可知“勇挑重担、继续奋斗”的青年都优秀,都值得学习。 故选 C。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信息的筛选与整合能力。在文章中往往表现出阐述的多角度、全方位的 复杂性,这是阅读的难点所在。因此,在阅读中一定要把握关键,具体辨别,严格筛选,这 样才能在众多的材料中略过那些无关的信息,抓住主要信息。辨别哪些信息是同一关系,哪 些信息是包容关系,哪些信息是并列关系等等。通过整体阅读,筛选和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 态度。这方面的信息一般隐含在文章的材料及作者相关的评说中,做题时一定要准确分析把 握作者的基本观点,把握文章的主体内容与思想倾向,并要具备一定的抽象分析和归纳概括 能力。 原文“国难当头的危急时刻,少年蔡其矫并未执着于个体的特质,即便步入上海暨南大学深 造,也未流连于十里洋场、花前月下,而是以救亡图存、共赴国难为己任”“他们都是华侨 子弟,他们都为国难慷慨赴死,他们的目的地,都是延安”,可概括出“树立远大志向,坚 定政治信仰”;原文“赵虹乔说,‘作为一名医学生,我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锻炼过硬本 领,时刻准备着,将青春的光彩挥洒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可概括出“努力学习知 识,锻炼过硬本领”;原文“‘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你们青年人同在一线英勇奋战 的广大疫情防控人员一道,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 - 8 - 了合格答卷’”“也激励着这位大学毕业后便投身脱贫攻坚的年轻人”“一幅幅战‘疫’图 片和一段段生动的故事,展现出当下青年人的青春‘蝶变’,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一代代青 年的爱国奋斗历程”,可概括出“积极投身实践,以实际行动爱国”;原文“谆谆嘱托,激 励着广大青年勇挑重担,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绽放绚丽之花”,可概括出“肩挑重担,去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原文“冯秀军强调,‘在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承之中,青年,就是每一个时代的接棒人。父辈终会老去,青年必 须接过前人肩头的担子和责任。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人生际遇,也有自己的责任担当。每 一代青年担当责任的样子,成就了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当下和未来’”,可概括出“勇于担当, 肩负起时代的责任”。 【点睛】做此类试题注意以下方面: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 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 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 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 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家有幽兰 秦和元 ①春节期间,我家阳台上的兰花发芽了。这淡黄的小精灵,陪伴着我们度过了一个特别 的新春佳节。全家人都没出门,每天看着它慢慢长,慢慢长,想着:兰花开花了,春天也就来 了。可是,它的芽儿一直长到五六厘米高,花苞也越来越饱胀,却就是迟迟不见开花。这可 爱的小精灵,究竟在等待什么呢? ②这天早上,一觉醒来,房间里忽然弥漫着清幽的馨香,我知道,这是兰花开了! 我翻 身起床,“唰”地拉开窗帘,灿烂的春光一下子涌进来,阳光打在花叶之上。兰花微微张开 着,浅黄,娇嫩,却又蓬蓬勃勃的样子,让人一见就心生欢喜。我想,这就是生命的力量吧, 经过一冬的积蓄,它终于在这个灿烂的清晨绽放了。 ③前年,在随州千年银杏谷赏玩秋色时,遇人在满地金黄的路边售卖兰花。那刚从山里 挖来的幽兰,水灵之中透出一种野性的朴实秀美,叫人一见倾心。但是我没有买,我要自己 去寻。 ④于是,与朋友往山里走。深秋,山中疏疏朗朗,不禁想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的诗句。地上积满栎树、栗树、樱树、枫树、柿树及其他杂树的落叶,厚厚的一层,色彩斑 - 9 - 斓,踩在上面松松爽爽的,发出“沙沙”的响声。一树树的红柿子,像盏盏小灯笼,照着前 进的路。我们溯溪而上,手脚并用,爬坡,探险,跨越泉溪…… ⑤“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在一处幽谷的老树下,终于发现两片青草,从 枯叶中探出头来。我心里暗喜:肯定是兰花。我轻轻地、慢慢地扒开树叶,兰花渐渐地显现出 来,独茂于壑谷。我忍不住大声喊道:我找到啦! 我仔细地将兰花挖出来,连同腐殖土一起, 用塑料袋装好,带回了家。 ⑥兰花叶片深绿,扁平修长,有暗淡的脉纹。它不争艳,不媚俗,素洁、典雅、清远, 不畏严寒,不惧霜雪。它既有仙风道骨的气质,又具有清芳自足的品质。 ⑦首次寻兰即能遇兰,朋友们都说我与兰有缘。 ⑧回家后,我以同样的心情,对兰花精心栽培。其实,我是有一颗对兰花虔诚敬畏的心。 选一个透气性良好的紫砂盆,将红土砖碎渣混合颗粒泥炭作为栽培的基质垫底,连同大洪山 带回来的腐殖土,把野生兰花妥妥地栽入盆中,定期给它松土、施肥、浇水,精心呵护而不 溺爱,倍加怜惜而不娇惯。 ⑨兰花的株形端庄秀丽,花香清幽纯正,朱德同志说“唯有兰花香正好” ——正气也; 兰花有气质,文雅内敛,修为高雅,和悦谦恭,洁身自爱——雅气也; 董必武同志诗云“竹 自具五好,兰有其四清”: 气清,色清,神清,韵清——清气也;兰花富有致静的境界,静不 失虑,静不失态,沉稳练达——静气也。幽兰这“四气”在人们的生活中非常重要。养兰就 是养气。 ⑩现在,这馥郁的清香,蕴涵着淡雅的诗意,叫人迷恋,令人沉醉。 ⑪在这众志成城抗疫情的特殊时期,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像我这样的耳顺之 躯,以及许许多多的普通民众,既当不了志愿者,又参加不了突击队。那么,不传染, 不添 乱,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就是为这场战疫情工作出力,就是为社会做贡献,哪怕是节 约一只口罩。 ⑫而在家安居的日子里,幽兰是我的好朋友,也给了我最多的心灵慰藉。 ⑬兰花生幽谷,教我耐得住寂寞。这段日子,兰花是我身边最鲜活的事物,每一次俯下 身来仔细观赏,它都会帮我置换心境,让我把自己想象成空山中的另一种幽兰——长在幽谷 人未知,独有风韵静自开,它让我在焦躁不安时,忽然变得气定神闲。 ⑭兰花不择地势,不畏风雪地顽强生长,教我不怕困苦,不惧磨难,坚韧刚强。我所住 的不远处就是金银潭医院,收治了大量的重危患者。我知道自己离疫情现场很近,但每天坚 持早睡早起,在有限的空间内,读书,写作,锻炼身体。白天,我与兰花同呼吸;夜晚,我与 - 10 - 兰花共剪影。此心安处是吾乡。 ⑮兰花所有的特质和秉性,所有的情操和精神,无不鼓舞着我,激励着我,熏陶着我, 给我以战胜疫情的勇气和力量,给我迎来春光的意志和信心。 ⑯虽然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但是,兰花开了,明媚的春天来了! (选自《人民日报》2020 年 2 月 10 日,有删改) 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幽兰”不仅串联起“我”遇兰花、寻兰花、养兰花的经历,也见证着“我”不同时期对 “幽兰”情感的变化, 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B. 文章首段以“我家阳台上的兰花发芽了”开始,尾段以“兰花开了,明媚的春天来了”作 结,首尾呼应, 结构完整。 C. 文章④⑤⑨段引用的诗句,增添了文章的古典韵味和诗意情趣,也都直接表达了作者对 “幽兰”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D. 文章运用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来表现“幽兰”,并联系时事,增加了文章的 针对性、表现力和感染力。 8. 文中插叙“我”上山寻兰花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9. 通观全文,作者借“幽兰”表现了哪些丰富的意蕴? 【答案】7. C 8. ①内容上,提及兰花的由来,写出兰花仙风道骨的气质和清芳自足的品 质。②情感上,兰花的野性和灵气使“我”执意上山寻兰,表达“我”对“幽兰”的喜爱、 虔诚与敬畏。结构上,为下文写“我"在幽兰身上汲取战役成功的勇气和信心作铺垫,前后照 应,使结构更完整,播叙的作用主要是避免平铺直叙,使行文有变化。 9. ①作者对兰花的喜爱、敬畏、虔诚、迷恋之情及对兰花“四清四气”特质的赞美之情;② 兰花生于幽谷,教我要耐住寂寞;③兰花不择地势,不畏风霜,教我不惧磨难,坚强乐观地 生活;④兰花凌寒绽放,给我乃至全国人民带来战胜疫情的希望和鼓舞。 【解析】 【7 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 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 赏,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浏 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C 项,“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句描写的是山林环境,这不是直接表达情感。 - 11 - 故选 C。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具体考查插叙的作用。解答此类题型首 先要看插入部分写了什么内容,然后结合上下文分析结构上的作用,还要分析这部分内容表 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作者看到路边售卖的兰花带有一种野性的朴实秀美,于是就去深山里去寻兰,在一处幽谷的 老树下寻得兰花,插叙部分交代了兰花的由来。写到兰花独茂于壑谷,也表现了兰花清芳自 足的品格。当看到路边售卖带有一种野性的朴实秀美时,我并没有买,而是执意要去深山中 寻兰,表达出作者对兰花的喜爱之情,当看到兰花叶片深绿,扁平修长,有暗淡的脉纹,既 有仙风道骨的气质,又具有清芳自足的品质,更表现了我对兰花的虔敬和敬畏之情。后文写 到在众志成城抗疫情的特殊时期,幽兰成了我最好的朋友,给了我最多的心灵慰藉。幽兰给 我以战胜疫情的勇气和力量。所以,结构上,插叙部分为后文作了铺垫,使文章结构更完整, 更富有变化。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要全面理解文 章的内容,梳理文章的情节,结合文章的背景以及作者语言情感色彩来作答,特别是文章中 直接抒发情感的句子。 本文的题目是就有幽兰,通过写自己遇兰花、寻兰花、养兰花来表现我对兰花的喜爱和敬畏 之情。同时写到兰花具有仙风道骨的气质和清芳自足的品质,表达了对兰花的赞美之情。因 为自己所住的地方就是金银潭医院,自己离疫情现场很近,是兰花不择地势,不畏风雪地顽 强生长,教我不怕困苦,不惧磨难,坚韧刚强得生活。文章结尾说到虽然疫情防控形势依然 严峻,但是,兰花开了,明媚的春天来了,写出了兰花凌寒绽放,给我乃至全国人民带来战 胜疫情的希望和鼓舞。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 题。 李疑者,居通济门外,闾巷子弟执业..造其家,得粟以自给,不足,则以六物推人休咎..。固 贫甚,然独好周人急。金华范景淳吏吏部,得疾,无他子弟。人殆之,不肯舍。杖踵疑门, 告曰:“我不幸被疾,人莫舍我。闻君义甚高,愿假榻。”疑许诺,延就坐,汛室,具床褥 炉灶居之,征医师视脉,躬为煮糜炼药,旦暮执手问所苦。既而疾滋甚,不能起,溲矢污衾 - 12 - 席,臭秽不可近。疑日为刮摩浣涤,不少见颜面。景淳流涕曰:“我累君矣。恐不复生,无 以报厚德,囊有黄白金四十余两,在故旅邸,愿自取之。”疑曰:“患难相恤,人理宜尔, 何以报为!”景淳曰:“君脱不取,我死,恐为他人得,何益?”疑遂求其里人偕往携以归 面发囊籍其数而封识之。数日,景淳竟死,疑出私财买棺,殡于城南聚宝山。举所封囊寄其 里人家, 往书召其二子。及二子至,取囊按籍而还之。二子以米馈,却弗受,反赆以货,遣 归。 平阳耿子廉械逮至京师,其妻孕将育,众拒门不纳,妻卧草中以号。疑问故,归谓妇曰: “人孰无缓急,安能以室庐自随哉!且人命至重,倘育而为风露所感,则母子俱死,吾宁舍 之而受祸,何忍死其母子乎?”俾妇邀以归,产一男子。疑命妇事之如疑事景淳,踰月,始 辞去,不取其报。人用是多疑,士大夫...咸喜与疑交。见疑者皆曰:“善士,善士!”疑读书 为文亦可观,尝以儒举,辞不就,然其行最著。 太史氏...云:吾与疑往来,识其为人,非有奇伟壮烈之姿也,而其所为事乃有古义勇风。 语曰:“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吾伤流俗之嗜利也,传其事以劝焉。 (宋濂《文宪集·李疑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疑遂求/其里人偕往/携以归面/发囊籍其数/而封识之 B. 疑遂求其里人/偕往携以归/面发囊/籍其数而封识之 C. 疑遂求其里人偕往/携以归/面发囊/籍其数而封识之 D. 疑遂求其里/人偕往/携以归/面发囊/籍其数而封识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执业:指从事的行业。康有为《大同书》丙部:“蛋户、乐户、丐户之别异流品,不过以 其执业过贱而抑之耳。” B. 休咎:吉凶,善恶。咎,与“体无咎言”意同。“出门听人言之吉凶,卜来年之休咎,名 曰听谶语。” C. 士大夫:中国古代对于官吏和士人的统称。《周礼·考工记》云:“坐而论道谓之王公。 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 D. 太史氏:太史,官名,明清称钦天监,修史之职归之翰林院,故俗称翰林为太史。氏,古 代称呼帝王贵族等,后称呼名人、专家,如神农氏。太史氏。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李疑教书为业,生活清贫。他以教贫寒人家子弟得到少许粮食维持生计,有时还要依靠算 - 13 - 命来补贴家用。 B. 李疑扶危救困,好周人急。金华范景淳和平阳耿子廉之妻都在他家受到过无微不至的照顾, 人们都称赞他是好人。 C. 李疑救济他人,不图回报。金华范景淳送给他的财物,他一文不少地寄给范景淳的儿子。 两个儿子馈赠给他的米,他也不接受。 D. 李疑既有德,也有才,他的文章写的不错,曾经凭借很好的儒学造诣中举却推辞不去做官。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告曰:“我不幸被疾,人莫舍我。闻君义甚高,愿假榻。 (2)“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吾伤流俗之嗜利也,传其事以劝焉。 【答案】10. C 11. A 12. C 13. (1)(景淳)告诉李疑说:“我不幸患病,人们不收留我。听说您品德很高尚,希望能 借给我一张床养病。” (2)“整个社会污浊,清廉的君子才显现出来。”我为贪财好利的流俗而痛心,记载他的 事迹来规劝世人。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 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 语 , 谓 语 如 果 是 形 容 词 , 谓 语 后 可 停 顿 。 如 果 是 动 词 , 宾 语 后 可 以 停 顿 。 “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要特別注 意。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及对偶、反复等修辞。作答时可先忽略选项中停顿一致的 地方,分析停顿不一致的地方,用排除法进行选择。 句意为:李疑于是请邻人一起去,提着回来了。李疑当面打开行囊,记下数目封存起来作了 标记。“里人”指同里的人、同乡,“里人”不能拆开。首先排除 D 项。“其里人”是动词 “求”的对象,“偕往”是事件,即“求什么人做什么”,所以“偕往”后是第一处停顿。 据此排除 B 项。“面”是名词作状语,“面发囊”中间不应断开。据此排除 A 项。 故选 C。 【11 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 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 - 14 - 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 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 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A 项,“执业:指从事的行业”说法有误。执业指捧书求教,犹言受业。 故选 A。 【12 题详解】 本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解答理解文言文内 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 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译错等。做题 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 问题。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C 项,“他一文不少地寄给范景淳的儿子”说法有误。原文语句是“举所封囊寄其里人家, 往 书召其二子”,“寄”指寄存,句意是:将所有封存好的装有财物的行囊,寄存到了他的邻 人家里。李疑写信让他两个儿子来。 故选 C。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要结合语句所在语境,整体把握大意,注意关键词 的落实翻译,另外要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本题关键点 有: (1)句首补充主语“景淳”;“被”,动词,遭受;“舍”,作动词,译为收留;“义”, 道德、品行;“假”,动词,借。 (2)“举”,全、整个;“乃”,才;“见”,通“现”,显现;“伤”,为……痛心;“嗜 利”,贪求私利、贪图钱财;“传”,动词,记载;“劝”,规劝、劝诫。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 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 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 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 “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李疑,居住在通济门外,同乡的年轻人去他家接受学业,他得到一些粮食来生活,钱不 - 15 - 够,就靠给人推算运气好坏来赚钱。本来自己十分贫困,但特别喜欢周济别人的急难。金华 范景淳在吏部当差,得了病,没有别的亲人。人们对他很冷漠,不收留他。范景淳拄着拐杖 走到李疑门口,告诉李疑说:“我不幸患病,人们不收留我。听说您品德很高尚,希望能借 给我一张床养病。”李疑答应了他,邀请他就座,打扫房间,安置了床褥炉灶,让他在里面 休息。李疑找来医生给他把脉,亲自给他煮粥熬药。从早到晚拉着他的手,问他的痛苦。不 久范景淳病情加重,不能起床,屎尿弄脏了床被,又脏又臭让人难以接近。李疑每天给他擦 洗,没有一点厌恶的神情。范景淳流着眼泪说:“我连累你了。我恐怕活不下去了,没有办 法报答您的大恩,行囊中有黄金白银四十多两,在过去住过的旅店里,希望你自己取来。” 李疑说:“患难中互相救助,人情事理上应该如此,还要回报干什么?”范景淳说:“如果 你不去取,我死后, 恐怕被他人取走,这有什么好处呢?”李疑于是请邻人一起去,提着回 来了。李疑当面打开行囊,记下数目封存起来作了标记。几天后范景淳最终死了,李疑拿自 己的钱买棺材,把范景淳埋在城南聚宝山。将所有封存好的装有财物的行囊,存放到了他的 邻人家里。李疑写信让他两个儿子来。等他的两个儿子来了,李疑取出行囊按帐册归还给他 们。他们用米馈赠他,李疑推辞不接受,反而把财物送给他们,让他们回去了。 平阳的耿子廉被抓捕的人用兵刃架着押解到了京城。此时,他的妻子怀孕即将生产,亲 友却都关上大门不肯收容。他的妻子卧在草中大声哭泣。李疑见到了这一幕,问清楚了原委 后,回到家中对妻子说:“谁没有危急的时候呢?没有人能随身带着自家的房子四处行走, 况且人命关天,如果在生育的时候受到了风寒,就很容易造成母子丧命。我宁可冒着连坐的 风险收留他们,也不忍心眼看着她们母子死去。”于是,李疑让妻子将耿子廉的老婆带回家 中,结果顺利地产下一个男婴。李疑让妻子照顾耿子廉的老婆就像自己照顾范景淳一样。过 了一个多月,耿子廉的老婆才拜别他家。他不要耿子廉妻子的任何报酬。因为这些事,大家 都称赞李疑,士大夫都喜欢与李疑结交。凡是认识李疑的人都称道:“好人啊,好人!”。 李疑读了一些书籍,文章也写的很好。李疑曾经凭借很好的儒学造诣中举却推辞不去做官。 然而高尚的品行最为人们所称道。 宋学士说:“我和李疑有交往,了解他的为人。李疑没有魁伟雄壮的外表,可是他所做 的事,却有真挚纯朴的仁义之风。《论语》上说:“整个社会污浊,清廉的君子才显现出来。” 我为贪财好利的流俗而痛心,记载他的事迹来规劝世人。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石鼻城 - 16 - 苏轼 平时战国今无在,陌上征夫自不闲。 北客初来试新险,蜀人从此送残山。 独穿暗月朦胧里,愁渡奔河苍茫间。 渐入西南风景变,道边修竹水潺潺。 【注】石鼻城即宝鸡东北 30 里的武城镇,相传是诸葛亮所筑,曾是蜀、魏的战场。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写曾经作为古战场的石鼻城,如今呈现一派太平景象,路上行人各自奔忙。 B. 颔联书写南来北往的人到此的感受,用“新险”“残山”突出石鼻城地势险峻。 C. 颈联写“暗月朦胧…奔河苍茫”,形象表现了“独穿”“愁渡”的黯然迷蒙。 D. 尾联描写向西南行进,风景逐渐优美,路旁是修长的翠竹,耳畔是滑滑的流水。 15. 宋诗富含理趣,常在具体的形象中蕴藏抽象的哲理。请结合诗句谈谈你从中读出了哪些 理趣。 【答案】14. B 15. 首联借石鼻城古今变迁,表达对变与不变的思考;颔联借南北旅人来 到石鼻城感受差异,表明角度不同导致体验不同:末两联借石鼻城两侧景色和旅人感受的变 化,形象地表达逆境会转为顺境的信念。 【解析】 【14 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 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不正确的一项”。 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 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 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B 项,“突出石鼻城地势险峻”错误。颔联意为石鼻寨对初来乍到的北客而言,是首先体验到 的险要之处,可对南来的蜀人来说,只不过是小丘陵。所以诗句中的“新险”“残山”是不 同行进方向的人的感受,并非突出石鼻城地势的险峻。 故选 B.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这类题目解 - 17 - 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 态度的词语或句子,②分析景语。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③了解 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本题要求“结合诗句谈谈你从中读出了 哪些理趣”,其实是对诗人情感的把握,要多方位把握。从诗中来看,这首诗的意思是现在 祖国统一了,但南来北往的旅客们依然闲不住,石鼻寨对北方人来说,是刚涉秦岭的险要之 处,可对经剑阁栈道而来的蜀人来说,只不过是小丘陵。在月色朦胧中渡过奔腾的渭河,渐 向西南,风景渐变,修竹萧萧,流水潺潺。由首联“平时战国今无在”到现在“陌上征夫自 不闲”可以看出,这是借助石鼻城的古今变迁来表达对变与不变的思考;由颔联北客感受“新 险”,而蜀人却是“从此送残山”,同一座山,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借以表明角度不 同会导致体验不同;颈联和尾联中从“暗月朦胧”到“修竹”“水潺潺”,产品美国“愁” 到不愁,展现出逆境到顺境的转变。考生可以结合这些进行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了屈原要以前贤为榜样,保持清白,献身 正道的决心。 (2)杜牧《阿房宫赋》中,运用夸张、比喻、反问的手法批判秦统治者肆意搜刮、挥霍民财的 行径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 (3)欧阳修《醉翁亭记》中,以简笔勾勒出“醉翁”的自画像,描写“醉翁”醉在其中的情景 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伏清白以死直兮 固前圣之所厚(2)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3)苍颜 白发 颓然乎其间者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理解性默写这种类型,要求考 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注意字形复杂字,要 在平时默写时反复写。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伏、锱铢、苍颜、颓然。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因为生活需要,原始先民到新石器时代伴随着相对定居的农耕文化一起发明了烧陶技术。 彩陶以泥质为主,既有 ,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彩陶艺术 了艺术家的各种创作 思想、风格、语言,反映当时人们生活的部分内容及艺术创作的聪明才智。陶器生产之初, - 18 - 没有刻意装饰的纹饰。但加工过程中往往会在器壁留下一些不规则的印痕。( ),他们逐 渐将这种不规则的印痕转变为有意的、规则的纹饰,既可增强陶胎的坚实度,又能起到美化 陶器外表的装饰效果,取得 的效果。彩陶图案有大量的几何形纹饰,这是早期陶器中编 织物纹印以及渔网、水涡等图案的 和变化。半坡出土的人面鱼纹盆,在盆内壁描绘着 一个圆圆的脸,三角形的鼻子,似乎是在默默地祈祷。这种图形似乎是图腾崇拜的产物。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观赏性 混合 两全其美 延续 B. 实用性 混合 两全其美 持续 C. 实用性 融合 一举两得 持续 D. 观赏性 融合 一举两得 延续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但偶尔也有规则纹饰出现 B. 随着原始先民生产力的提高 C. 随着原始先民审美意识的增强 D. 为了使陶器更加坚固耐用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定居的原始先民到了新石器时代,因为生活需要,伴随着农耕文化一起发明了烧陶技术。 B. 因为生活需要,到了新石器时代,伴随着相对稳定的农耕文化,定居的原始先民发明了烧 陶技术。 C. 原始先民在新石器时代发明了烧陶技术,那时人们开始定居生活,从事相对稳定的农耕文 化。 D. 新石器时代产生了烧陶技术,农耕生活开始后,它满足了定居生活中的原始先民的生活需 要。 【答案】17. C 18. C 19. B 【解析】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解答这类题,正确理解词义是前提,能辨明语义的轻重、色 彩的褒贬、适用的对象的差异等方面是保证。在具体的语境中,考查其搭配是否得当,使用 是否得体,照应是否周密是关键。 第一空,从“既……又……”句可知,是从“实用性”与“艺术性”两个方面概括彩陶艺术, - 19 - 而“实用性”则是侧重是否符合客观条件的要求,适合应用。 第二空,文章是说把“思想、风格、语言”等与陶器艺术进行一定的碰撞或接触之后,在艺 术表现上融为一体,所以应用“融合”。而“混合”一般侧重物理意义上掺和或合在一起。 第三空,参考“既可……又能……”句可知,文意是说在器壁留下印痕这“一个”行为,有 了“两个”效果,所以应为“一举两得”。“两全其美”应是两方面对应两方面,故不选用。 第四空,文意讲的是彩陶图案在具象图案基础上进行抽象、提炼、变化,相对早期纹饰得以 发展,所以应该是“延续”。“持续”指活动、现象、行为等的延续不断,与文意不合。 故选 C。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是从文中 抽出一句话让考生进行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句式的对称 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 A 项,与前文衔接自然但与后文没有关联。 B 项,“生产力的提高”对人们开始美化陶器没有直接因果关系。 C 项,参照前后句意可知,之前没有刻意进行美化,而后有意识地主动去美化器物,“随着原 始先民审美意识的增强”前后衔接照应恰当。 D 项,后文虽有“既可增强陶胎的坚实度”一句,但坚固耐用与否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故选 C。 【19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命题者从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 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掌握病 句的常见类型。 A 项,“定居的原始先民到了新石器时代”不合逻辑,应该是到了新石器时代,原始先民才开 始定居; C 项,“从事……文化”搭配不当。 D 项,“它”指代不明,“它”应该代指“陶器”。 故选 B。 【点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等。错误一般可以分为两类,凡是违反语法结构规律的叫语法错误,违反客观事理 的句子叫逻辑错误。解题时先确定逻辑类病句,再按照成分分析法排除语法类病句,常见的 - 20 - 逻辑错误类病句有语序不当、结构混乱、不合逻辑等。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8 个字。 山因脊而雄,屋因梁而固, ________________。我们崇尚英雄,不仅因为英雄引领了 历史车轮的前进, ________________,可以穿过岁月、直抵人心。一句话说得好,英雄不是 点燃的蜡烛,而是一束纯净的阳光。生命终有逝去之日,蜡烛终有燃尽之时,但“未惜头颅 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献身精神、“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豁达胸襟、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勇敢刚毅, _____________。“把历史变为我们自 己的,我们遂从历史进入永恒”。以英雄为路标,我们才能廓清思想的迷雾,看清前行的方 向;不忘为什么而出发,我们才能激发起向前的无穷力量。 【答案】 (1). 国家/民族因英雄辈出而强大 (2). 更因为英雄身上闪亮的精神光芒 (3). 却可以历经时间的冲刷而凝为不朽 【解析】 【详解】此题主要考查学生语言连贯能力,属于补写上下句题。这是一道补写题,属于语言 表达能力里的衔接考查。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 即可。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 题型。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 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答题时要注意话题要保持一致,本 题主要在论述英雄在历史进程中的引导作用,根据上文“山因脊而雄,屋因梁而固”的表述 可知,材料采用比兴的手法,由“山”“屋”引出有关“英雄”的话题,故此处可填写“国 家、民族因英雄辈出而强大”;根据上文“我们崇尚英雄,不仅因为英雄引领了历史车轮的 前进”,“引领了历史车轮的前进”是英雄在历史进程中的客观作用,“不仅”是表示递进 关系的关联词,与之对应的是“而且、更”,故下文填写的内容应该是英雄在精神方面的作 用,并且用关联词“而且/更”连接,此处可填写“更因为英雄身上闪亮的精神光芒”;根据 上文“生命终有逝去之日,蜡烛终有燃尽之时,但‘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 献身精神、‘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豁达胸襟、‘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 月换新天’的勇敢刚毅”的语境推断,此处应指英雄的精神长存、不朽,故可填写“却可以 历经时间的冲刷而凝为不朽”。 21.下面是介绍“端午节”的思维导图,其中有几处空白,请根据图表内容,合理推断,在空 白处填入恰当的词语。 - 21 - 【答案】①农历五月初五;②起源;③别称;④习俗;⑤影响。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图文转换的形式考查。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导图, 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它简单却又很有效,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端 午节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另外本题结合高考推断题型,利用图标来考查学生的逻 辑思维能力,难度并不太大。①空白对应的是“时间”,考生只需知道端午节的农历时间即 可。②空白根据图中“纪念屈原、曹娥、伍子胥等不同说法”推断,对应的是端午节的起源。 ③空白根据图中“龙舟节、 五月节、五日节、诗人节”推断,对应的是端午节的别称。④空 白根据图中“包粽子、饮雄黄酒、系彩线”推断,对应的是端午节的习俗。⑤空白根据图中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推断,对应的是端午节的影响等。 四、写作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碰撞,生活中时有发生。车与车的碰撞,鸡蛋与石头的碰撞,海浪与礁石的碰撞……当 然,也有这样的碰撞:情与法的碰撞,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传统和现代的碰撞,不同文化的 碰撞……碰撞造成了损失,也擦出了火花,带来了成长,创造了奇迹……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 袭;不少于 800 字。 【答案】碰撞 人们都会避免碰撞,因为碰撞会给双方都造成影响,两败俱伤。而有时碰到会造就惨祸。 如《泰坦尼克号》的沉没,再比如 911 事件,所以人们认为:碰撞很可怕,很糟糕。 但是他们没看到的是板块碰撞造就的山脉、海沟,是原则与中子碰撞释放的点亮千家万 - 22 - 户的能量,是在地球还为火山与岩浆时撞击地球的冰块彗星。 除此之外,碰撞还有更大的作用。 因为与他人的碰撞,又叫做竞争,推动世界发展的力量,有人认为竞争等于一场灾难, 象征着毁灭,所以不应该有如此碰撞,如此竞争。这种思维没有错,但毁灭是对于弱者的, 而强者,迎来的却是凯旋。所以,因为残酷的碰撞,无数人选择了加强自己,以期战胜他人, 或至少打成平手。于是便有了学校,便有了演习——为了将来碰撞时自保而提高自己的地方。 面对竞争,不惜一切。 与困难的碰撞又叫做迎难而上,千百年来,成功的终极秘诀,面对困难无疑只有两种措 施——冲上去正面对抗,或是绕开困难,避免碰撞。平凡之人通常选择后者,因为他们觉得 碰撞是不应面对的。所以他们选择绕路走,从高山两旁绕一大圈回到原轨,这就是他们平凡 的原因。人生几何,必有高山大河阻挡,绕的了一时,绕不了一世,最终还是必须翻山泅渡。 因为绕出了习惯,便不再会与其碰撞,将原来仅存的强度也抛弃了。最终因为不管想不想撞 都会撞得头破血流,所以固地自封,不再前行,这样终成不了大业。而强者,则不会绕路, 他们会越翻越壮,越渡越强,直到冰塞之川、满雪之山亦挡不住他们。所以,他们自会直挂 云帆济沧海。 与自己的碰撞叫作悟。因为只要你会思考并质疑自己的过去,恭喜你顿悟了。思索过去, 找出不足提出问题,改变问题,你就会与成功又近一步。而与自己的碰撞,是最难的。凡人 不用说,都不愿碰撞困难,更何况没事找抽,自己撞自己。而强者之前那套对付困难的方法 也不管用了,因为心理,人不愿质疑自己,因为自尊,或也可以说是自负。只有放下那份自 负的人,才会真正审视自己,了解自己,自知之明也会到来。 碰撞,是可怕的,但那只是一方面。如果一个人真正理解了碰撞,他就会明白“碰撞” 的真谛:试炼、考验与超越。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写作的能力。这是一则材料作文,考生在审题时要注意全面把握所给 材料,概括出材料的主旨,根据所给材料主旨确定自己作文的立意。本作文题目由两个部分 组成,提示语和要求语。材料主要讲“碰撞”,主要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分析“碰撞”带 来的结果。“碰撞”,不是你死我活的争斗,不是非生即死的较量。它是直面差异的交流、 高下之间的竞争,取长补短的融合,是差异中多元、迥异中相互协同的一体化繁荣。是一个 过程,是碰触、结合、交流、融合、取长补短的整个过程;“碰撞”,在包容异己,也在不 失自我;“碰撞”,也可以是自我内心之间的碰撞。胜人者力,自胜者方强。美与丑、善和 - 23 - 恶、真与假、新与旧的纠葛、拉扯,自我消灭自我蜕变式的隐性混战之后,复归平静的美, 那是能力的拔高、思考的深沉、内蕴的丰厚、境界的升华。如结合孟子的“故天将降大任于 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分析,引出论点“人生需要 磨练、碰撞”。然后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论述,如人生没有碰撞,就难以折射出人生的价值, 就难以散射出人生的光芒,就难以磨炼一个人的意志;人生,没有碰撞,就没有火花、激情、 辉煌,人生需要碰撞,碰撞能磨炼人的意志,碰撞能陶冶人的情操;在碰撞中学会独立、坚 强,在碰撞中靠近成功,如刘邦敢于“碰撞”,面对“碰撞”不退缩,反而在“碰撞”中磨 炼了自己的心志等。最后可以写自己的做法或期待,如人生需要碰撞,碰撞能磨炼人的意志, 碰撞能陶冶人的情操;我们当志愿在于生活的碰撞中,敢于承受“痛”,使碰撞之处成为我 们心灵“最坚硬的地方”,使其成为永久的财富。 参考立意:1、正确认识生活中的“碰撞”;2、时刻持有一颗“碰撞”的心;3、“碰撞”的 作用;4、成长需要“碰撞”等。 参考素材: 1、流水如果没有碰撞,就不会有“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雄浑壮阔;云层如果没有碰撞, 就不会有“列缺霹雳,丘峦崩摧”的惊天动地之势;人生如果没有碰撞,就难以成就一番伟 业,就难以实现人生的价值。 2、如若你的人生没有碰撞,带给自己的只有“懦弱”与“哀叹”。社会是个大家庭,在这个 大家庭中,有着形形色色的人物,你只有和他们“交流”,和他们“切磋”,和他们进行“思 想的碰撞”,才能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3、诚然,碰撞有时会令人感到痛,甚至于付诸超越肉体与物质的更为惨痛的代价。著名建筑 学家梁思成曾为保护北京的古建筑等文化瑰宝四处劝说,他曾悲痛疾呼:“拆了城楼的一块 砖比挖去我身上的一块肉还要痛!”这“重建”与“保留”的碰撞又何尝不是文明“开新” 与“坚守”的碰撞?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4、碰撞,带给世界无数的精彩。中世纪传教士圣奥古斯丁讲古希腊哲人柏拉图的学说与耶稣 的《圣经》相碰撞,成一家之言,受众多教徒称道及爱戴。中国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正 是诸子思想的碰撞,引领了文化的思潮与文明的演进。 5、或大或小,时刻进行的“碰撞”诚然伴痛,而避痛、忍痛不如乐于痛。碰撞前进的信念与 过程的苦痛,惟其如此,才有世界精彩的明天! 结构示例:“碰撞”,文体:议论文。开篇由碰撞的危害引出碰撞的另一面,即大作用。正 文部分阐释碰撞的作用:与他人的碰撞,又叫做竞争;与困难的碰撞又叫做迎难而上;与自 - 24 - 己的碰撞叫作悟。从三个层面分析碰撞的积极意义。结尾总结,收束全文。 【点睛】材料作文应先辨清材料的表达方式,是叙事类、说明类,还是描写类;然后针对不 同类型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行立意。特别要抓住关键句进行分析。本材料阅读理解 起来比较简答,有明确具体的写作指向。材料作文的审题很重要: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 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 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 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 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 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 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 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 - 25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