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0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7课记念刘和珍君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 1 - 第三单元 1.写人记叙类散文通过对人物的言行、心理、肖像等的描述表现人物性格。人物的性格 特征是抽象的,如勤奋、深沉、幽默等,但他的言谈举止、相貌穿戴则形象可感。阅读写人 记叙类散文,我们要做的常常就是从有形的人物行为中概括出其抽象的性格特征,或者是从 具体的事件中概括出抽象的道理。 2.无论鉴赏哪种类型的散文,都要全力找出能揭示全篇旨趣和有画龙点睛作用的“文 眼”,以便领会作者为文的缘由与目的。写人记叙类散文更是这样。从表面看,它通篇都是在 写人叙事,而作者的写作目的、思想感情则往往集中表现在某些句子,即“文眼”里,我们 阅读时只有找到这个“文眼”,才能把握住作品的主旨和要义。“文眼”的设置因文而异,可 以是一个字、一句话,一个细节、一缕情丝,乃至一景一物。另外,并非每篇散文都有必要 的“文眼”。 3.要抓住作者写人叙事的线索,理清作者的思路,准确把握文章的立意。结构是文章的 骨架,线索是文章的脉络,二者是紧密联系的。抓住散文的线索,便可对作品的思路了然于 胸。不仅有助于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且也是对作者谋篇布局特色的鉴赏,从而透过散文“形 散”的表象抓住其传神的精髓,循着作者的思路,分析文章的立意。 4.品味散文的语言。散文的一大特色就是语言美。一篇好的散文,语言要凝练、优美、 灵动,甚至富于哲理、诗情和画意。杰出散文家的语言又各具不同的风格。鲁迅的散文语言 精炼深邃,茅盾的散文语言细腻深刻,郭沫若的散文语言气势磅礴,巴金的散文语言朴素优 美,朱自清的散文语言清新隽永,冰心的散文语言委婉明丽……一个散文大家的语言,又常 常因文章内容而异,如鲁迅散文的语言就各具特色:《记念刘和珍君》的语言,锋利如匕首; 《好的故事》的语言,绚丽如云锦;《风筝》的语言,凝重如高山。体味散文的语言风格, 就可以对散文的内容体味得更加深刻。 第 7 课 记念刘和珍君 - 2 - 1926 年“三一八”惨案是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的段祺瑞执政府屠杀爱国青年的血的历史, 是 200 多名请愿群众的惨烈一幕,更是中国人残害中国人的一场罪恶、悲哀与耻辱!路,还 没有开始便已经走到了尽头;梦,还来不及做就永远不再醒来。刘和珍,这位年仅 22 岁的女 大学生就这样倒在了反动派的枪弹之下!鲁迅先生按捺不住心中的愤怒,毅然写下了这悲愤 沉重的悼念文章——《记念刘和珍君》。 生平 经历 鲁迅(1881~1936),字豫才。原名周樟寿,后改为周树人,浙江绍兴人。1902 年去 日本留学,后弃医从文,希望用文学和艺术改变国民精神。1918 年 5 月,首次以“鲁 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人吃人的制度 进行猛烈的揭露和抨击,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 手。1930 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 同盟等进步组织,不顾国民党政府的种种迫害,积极参加革命文艺运动。1936 年 10 月 19 日病逝于上海。 作品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 提》);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续编集》《南 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等。 评价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 族魂”。 1926 年 3 月 18 日,北京市民、青年学生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在天安门前 集会抗议,会后到段祺瑞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手无寸铁的请愿群众开枪,打 死打伤二百余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刘和珍、杨德群等都是在当时遇害的, 鲁迅称这一天为“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几天后,几个“学者文人”发表文章,说是共产 - 3 - 党和少数民众领袖置青年于死地,说遇害的爱国学生盲目地被人引入“死地”,是“受人利用”。 大屠杀的惨象和卑劣的流言,使鲁迅先生忍无可忍,“出离愤怒了”。惨案发生两周后,他写 下了这篇悲愤警世的名作。 1.杂文,是一种特殊的议论文,是直接而迅速地反映社会事件,对“有害的事物”立刻 给以反响或抨击的文艺性论文。它介于“论说”和“文学”之间,其特点是:现实性十分强 烈,倾向性十分鲜明,语言犀利,论证有力,风格多样,不拘一格,“嬉笑怒骂,皆成文 章”。因此,人们称它为“感应的神经”“攻守的手足”,又称为“匕首”“投枪”。杂文的内 容广泛,形式多样,有关日常生活、文化动态及政治事件等等的杂感、随笔都可归入这一类。 2.刘和珍(1904~1926),江西南昌人。1923 年秋,升入女师大英文系,任女师大学生 自治会主席。女师大风潮期间,她动员组织同学参加当天的集会,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面, 壮烈牺牲。 1.识记字音 屠戮 lù 绯红 fēi 黯然 àn 殒身 yǔn 踌躇 chú 喋血 dié 浸渍 zì 尸骸 hái 2.近义词辨析 (1)徘徊·徜徉 相同点 都是动词,都有“慢慢走”的意思。 不同点 ①侧重点不同。作为“慢慢走”讲时,“徘徊”侧重于有心事而 长时间地来回走;“徜徉”侧重于安闲自在地步行。 ②“徘徊”还有比喻义:比喻犹疑不决,也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 内来回波动、起伏;“徜徉”则无比喻义。 语境辨析 ①日前,以“与健康同行, 东戴河”为主题的东戴河百 人健康漫步走社区活动拉开了帷幕。 ②当许多人在一条路上 不前时,他们不得不让开一条大 路,让那些珍惜时间的人赶到他们的前面去。 (2)爆发·暴发 - 4 - 相同点 都是动词,都含有“突然发作”的意思。 不同点 ①感情色彩不同。“爆发”为中性词;“暴发”表示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有贬义。 ②使用范围不同。“爆发”的使用范围比“暴发”宽。“暴发”多用于山洪、大水或疾病 等具体事物;“爆发”用于具体事物,如火山,也用于抽象事物,如革命、起义、运动等 重大事变,再如力量、情绪等。 语境辨析 最具 力的一支牛股由于受行贿丑闻的影响,也逐渐走低,套住了许多想在短期内 的股民。 (3)居然·竟然 相同点 都是副词,都表示出乎意料,都可用于好的方面和不好的方面。 不同点 居然:①表示出乎意料,竟然;含有“没料到会这样”的意思;②不容易这样而这 样,指好的方面;③不应该这样而这样,指坏的方面。 “竟然”表示结果和预期相反,出乎意料之外,但它常用在不好的方面,指“不应 该这样而这样”,跟“居然”的第三种情况相同,但语气不如“居然”重。 语境辨析 ①武汉市某中学月考 是默写周杰伦新歌歌词,老师说是考虑学生喜欢时尚, 专家认为毫无意义。 ②梵高的名作《峡谷》中暗藏玄机,用 X 光透析 发现画中有画。 (4)目不忍视·不忍卒读 相同点 都用来形容“悲惨”“凄惨”。 不同点 适用对象不同。 ①“目不忍视”形容景象十分凄惨,使人不忍心看。 ②“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多形容文章悲惨动人。 语境辨析 ①这篇文章短短数语,把大灾过后人间地狱般的悲惨情景刻画得栩栩如生,令 人 。 ②邻邦遭受的宛如末日般的灾难图景令善良的人们 。 答案 (1)①徜徉 ②徘徊 (2)爆发 暴发 (3)①竟然 ②居然 (4)①不忍卒读 ② 目不忍视 3.成语辨析 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的正误,并解释相关成语。 (1)有些歌手唱歌以情动人,常常长歌当哭来表达思念之情。( ) 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澳大利亚多座城市遭遇暴风雨袭击,电闪雷鸣,场面惊心动魄,仿佛世界大战情景 再现。( ) 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些民政部门不作为,对于民事殒身不恤,损害了国家的形象。( ) 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 答案 (1)× “长歌当哭”指用放声歌咏或写诗文来代替痛哭,借以抒发心中的悲愤。 (2)√ “惊心动魄”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形容使人 惊骇紧张到极点。 (3)× “殒身不恤”指牺牲生命也不顾惜。 中国女子:非同寻常的字眼 王诵诗 1938 年 10 月,东北抗日联军的八名女官兵,面对凶残的日伪军,背水一战,弹尽粮绝, 手挽手,毅然沉入波涛滚滚的乌斯浑河,惊天地,泣鬼神。年龄最大的冷云 23 岁,最小的王 惠民仅仅 13 岁。一个民族的不朽魂灵,震撼人心,这就是中国女子。日军指挥官也颤抖了, 哀叹:“连女人都不怕死,中国灭亡不了。” 1926 年 3 月 18 日下午,请愿民众集会,抗议列强侵犯我国主权,军阀段祺瑞下令执政 府卫队开枪,造成死者 47 人、伤者一百五十多人的惨案,其中遇难者有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 生刘和珍、杨德群等。惨案发生后,鲁迅、周作人兄弟二人分别写了文章,鲁迅在著名的文 章《记念刘和珍君》中写道:“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有她自 己的尸骸为证;沉勇而友爱的杨德群君也死掉了,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只有一样沉勇而友 爱的张静淑君还在医院里呻吟。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 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 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 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 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鲁迅言之 凿凿,情之殷殷,振聋发聩。 周作人在《三一八》说鲁迅的文章:“他的话是对的。”他还列举日本《北京周报》上 明观生《可怕的刹那》附记中的一节话:“在这个混乱之中最令人感动的事,是中国女学生 之刚健。凡有示威运动等,女学生大抵在前,其行动很是机敏大胆,非男生所能及,这一天 女学生们也很出力。在我的前面有一个女学生,中了枪弹,她用了毛线的长围巾扪住了流出 - 6 - 来的血潮,一点都不张皇,就是在那恐怖之中我也不禁感到佩服了,我那时还不禁起了这个 念头,照这个情形看来中国将靠了这般女子兴起来罢。”《北京周报》社长藤原镰兄也在社论 中说:“据当日亲身经历,目睹实况的友人们所谈,最可佩服的是女学生们的勇敢。在那个 可怕的悲剧之中,女学生们死的死了,伤的伤了,在男子尚不能支持的时候,她们却始终没 有失了从容的态度。其时他就想到中国的兴起或者是要在女子的身上了。” 周作人对上述的文字评价说:“这《北京周报》是用日本文写,办给日本人看的报,所 以意见有时也还正确,不像汉文报的故意歪曲。” “三一八”惨案中的刘和珍、杨德群等女子的沉勇刚毅、临危不惧、互相救助、殒身不 恤,鲁迅的讴歌,周作人的记述,日本人的评论,上升到一个民族的希望,“苟活者在淡红 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且不说花木兰从军、穆桂英挂帅等女子的事迹,这些太遥远了,近现代,秋瑾、赵一曼、 江姐、张志新等,舍生取义,宁死不屈,再读读上面的文字,这就是中国女子,惊心动魄的 伟大,一个民族的骄傲。中国女子,这个非同寻常的字眼,是泰山,是大海,有过之而无不 及,民族的希望,民族的脊梁,“谁说女子不如男”。 (摘自香港《大公报》) [赏析点评] 在我们民族的历史上,叱咤风云的热血男儿固然可歌可敬,然而那些巾帼 不让须眉的红装女子也功不可没。文章截取了近现代历史上影响巨大的“八女投江”和“ 三 一八 惨案”中的刘和珍、杨德群、张静淑等人的事迹,讴歌了中国女子的临难从容和宁死 不屈的精神,表达了对中国女子的崇敬之情。 一、思维建构 请把下面空缺处补充完整。 记念刘和珍君Error! ←悲愤 ←讴歌 答案 目的 内容 意义 - 7 - 二、内容把握 文章通过 ,深刻地揭露 屠杀爱国青年的滔天罪行,有力地抨 击 造谣诬蔑爱国青年的无耻卑劣,高度赞颂爱国青年 的崇高品质 和 的爱国精神,呼唤 、激励 ,抒发作者强烈的爱憎分明的感 情。 答案 悼念刘和珍 北洋军阀政府 帮闲文人 临危不惧、团结友爱 大义凛然、殒身 不恤 民众 猛士 1.本文题目为“记念刘和珍君”,作者分别记念了刘和珍的哪些事迹?从这些事迹中, 你可以认识到刘和珍是怎样的一位青年? 我的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事迹 品格 预定《莽原》(毅然) 追求真理 “风潮”领袖 敢于反抗 虑及母校(黯然) 有远见、有革命责任感 始终微笑 善良和蔼 府门喋血(欣然) 勇敢坚强、不畏生死 难中救助 从容善良 总之,刘和珍是一个进步青年学生。她向往革命,渴求真理,追求进步;她有组织能力, 有威信;她本性善良,为人和善;她有很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她嫉恶如仇,勇于反抗;她 热心政治运动,勇赴国难,不惧牺牲。 2.第一部分中用“浓黑”修饰“悲凉”有什么好处? 我的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浓黑”是形象化、可视化的词,用“浓黑”修饰“悲凉”,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 使“悲凉”可感可触可视,形象地表现了社会的黑暗。 3.第三、四、五部分中,作者为什么连续强调刘和珍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我的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方面表现刘和珍的文静、善良、乐观的性格,反复使用“微笑着,态度很温 和”,起到了强调作用,与她们的被强拖出校、惨遭杀害形成了强烈对比,同时也是对流言家 最好的驳斥,深刻地讽刺了段祺瑞政府的残暴行径;另一方面表现了对年轻美丽生命消殒的 痛惜。 4.第四部分第 1 自然段中“居然”“但”“竟”“向来”“然而”“也”“况且”“更” 等虚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 8 - 我的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居然”指出乎人们的意料,人们没有想到“执政府”竟如此残忍地杀害“请愿 群众”;“但”“竟”表现了作者的诧异和怀疑,表现了反动派的凶残;“向来”“然而”“也” 写出了统治者下劣凶残的程度闻所未闻;“况且”“更”,表明对善良谦和的刘和珍“无端” 遭受毒手的无限悲愤,更反衬出反动派的凶残。 5.第五部分中,“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 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 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在这段话中的“伟大”“伟绩”“武功”具体指的是什么? 伟大: 伟绩、武功: 答案 “伟大”指三个女子伟大,就她们临难从容的态度、互相救助的行为予以赞美。 如此沉勇,如此友爱,其精神之伟大确实令人惊心动魄。 “伟绩”“武功”是中外杀人者自己的夸耀,这里是反语,揭露反动派“屠戮妇婴”“惩 创学生”的罪恶行径。 6.如何理解第六部分“煤”的比喻? 我的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此处以煤的形成来比喻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 一句,以“大量的木材”来比喻人类社会在残酷的斗争中流了大量的血,付出了很高的代价; “结果却只是一小块”写由大量木材凝成的煤只是很小的部分,以此来比喻大量流血牺牲而 换得的人类历史的前进只是一小步。同时,作者沉痛指出“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请愿并未 推动历史前行。“更何况是徒手”,徒手请愿更不能推动历史,使之有任何进步。在貌似平淡 的语言中,饱含了鲁迅深深的哀痛与惋惜之情。 刘和珍等青年学生因为请愿而被反动当局杀害。那么,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是应该专心 读书、埋头学问,还是应该“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呢? 我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观点一: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专心读书、埋头学问才是我们的第一要务。至 于参加其他社会活动,关心国家大事,这都不是青年学生在校期间应该做的事情。所以,像 刘和珍等青年学生就不应该上街游行,而应该坐在教室里专心致志地读书做学问。只有这样, 才不会有无谓的牺牲,将来才能更好地发挥聪明才智,为国家多做贡献。 观点二: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光死读书是不够的,而应该“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 关心”。也就是说,青年学生对小到家事,大到国家大事,都应该关心。为祖国献一份微薄之 力是青年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刘和珍等青年学生的行为是一种值得我们当今社会提 倡的爱国行为。 『读写能力』 - 9 - 综合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本文每一部分几乎都是熔记叙、议论、抒情于一炉,不仅记叙刘和珍等爱国青年“殒身 不恤”的事实,而且还淋漓尽致地抒发作者对刘和珍等爱国青年、段祺瑞执政府和“庸人” 的不同情感,精辟地论述事件的意义,深化了文章的思想内涵,给人思想上丰富的启迪。 综合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记叙、议论、抒情有机结合,不能油水分离。在记叙文中,记叙是抒情、议论的基础, 议论和抒情是从记叙中提炼出来的,是对记叙的材料意蕴的概括和情感的升华,是水到渠成 之笔而不是空谷回旋之风。三者有机结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议论、抒情要自然贴切,不可矫揉造作。记叙文中的议论与抒情是建立在叙述与描写 的基础上的,必须使所议之题、所抒之情紧扣叙述与描写的内容,力求做到不突兀、不生硬、 不虚假,使读者读起来有水到渠成和情真意切的感受。 如课文第六、七部分,紧扣第五部分记叙的内容,将议论和抒情有机融合在一起,以饱 含感情的语言,分析原因,揭示意义,打动人心,给人启迪。 『针对练笔』 请以“母亲的手”为话题,综合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写一段文字。(150 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中午睡觉,和妈妈聊天的时候,不经意瞥见她放在胸前的双手,我这才发 现,妈妈的那双手,已经有了一道道裂纹……(记叙) 我还小的时候,那还是一双如牛奶般润滑且有光泽的手,可自从我上了学,那双手,就 不知经历了多少“磨难”。(记叙)烧水、做饭、洗衣服……有哪一样,这双粗糙的手没有做过? 早晨、中午、傍晚,什么时候,这双手没有为我而操劳?(议论) 看着妈妈手上清晰可见的血管,凸起的一道道青筋,回想起妈妈对我的爱,我感慨万千。 等我长大了,我又该如何回报这深沉的母爱呢?(议论、抒情) 『直击高考』 (2017·天津高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 挺拔之姿 朱以撒 晋人普遍有好竹之癖,打开魏晋艺术史册,一群生机勃勃我行我素的人就涌了出来,在 山阴道上的竹林深处,放浪形骸,快然自足,得大自在。 这当然是我三十几岁以后才意识到的。我和魏晋间人相近之处,就是有过比较长的山野 生活,与竹相近。常常会站在山顶,看山峦连绵起伏,竹海无际。那时我想着自己的出路, 如果能像一竿竹子这般凌空而起那就好了。竹海里纤尘不染,枝叶让天水洗净,摇曳中偶尔 闪过阳光的亮泽,它们的顶端是最先接触到每一天太阳的光芒的,不禁使我艳羡。山野稼穑, 先是基于温饱的认识——每一竿竹都可以构成生存的支架,把一个个家庭托住,不至于坠入 饥寒之中。而每一枚笋,春日之笋也罢,冬日之笋也罢,对于一位腹内空洞的人而言,简单 地烹调之后,无异于美味了。那些没有成为餐桌美味者,不舍昼夜继续伸长,令人仰望。那 些被山农认为是成熟了的竹子,在叮叮咚咚的刀斧声中倒下,削去枝叶,顺着规划好的坡道 滑下,被长长的平板车载着,进入再加工的程序。和竹子一样,人也是善于生存的植物,贫 - 10 - 瘠清苦中也会挣扎着生长。我注意到一些竹子的确没有长好,是吃力地拱出石块的,此后也 就一直不能顺畅,总是被压制着扭曲着,不禁让人生出怜悯。只是我一直认为它会更具备倔 强的美感,它的根后来制成了一个老者形象的工艺品,比其他的更有铁枝虬干的峥嵘了。 待到我在鹤峰原度假,已经到了闲适的年龄了。风随夕阳西下而愈加强劲,一些植物已 在形态上仓皇失措,叶片翻飞如鸟兽惊散。竹林在随风俯仰中显示了一种从容,在徐徐的摇 曳里,山野之风的张狂之力往往被斯文地化解开来。在魏晋的文字中有不少“徐徐”的记录, “徐徐”看起来只是肢体上的动作,实则是内心的从容优雅。内心慢了,整个人的举止也就 慢了,斯文了,有风度了。竹被称为四君子之一,它在四君子中是最为清俊的,风来了,风 过了,余韵袅袅。 竹子从笋尖出土就开始了笔直向上的里程,追慕光明,从而略去了许多天下扰攘。竹子 作为人格气节的象征是有道理的。屈原的《离骚》充满了香草的芳香,可惜,他写的都是湘 沅泽畔之物。他一定离竹林很远吧,要不,他一定会以孤竹自况,向楚怀王表示自己砥节立 行的井渫之洁和安穷乐志卓然自异于俗常的格调——以竹子作为喻体,会胜过那些优柔的香 草,也会使屈原风骨遒劲,不至于最终绝望而自沉汨罗。当然,竹子在我眼中也有一些孤高 兀傲的意象。争相轩邈,思逐风云,都像梁山好汉单干时那般独标奇崛。相比于王维在夜间 的竹林里又是弹琴又是长啸,弄得一片喧哗,我则以为竹下独坐静听风来会更与竹默契。李 白就是这般静静地坐在敬亭山上的。竹是清肃之物,郑板桥曾在《兰竹石图》上题写了“各 适其天,各全其性”,认为它是循自然之道的。如果它是一个人,一定是心怀素淡,性喜萧散, 有一些不可犯之色。每一个人的内心都会有一个位置来安放一竿竹子,或者一片竹林。所谓 风骨,就是内在的支撑。 一个人爱竹,在他笔下会有哪一些流露呢,真要用两个字说道,那就是“清”和“简” 了。庾子山《小园赋》中有不少数字,不过最让人欣赏的是“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 竹”,读到此处,清出来了,简也出来了。在魏晋这样一个尚竹时代,竹是环境的背景,也是 心境的背景,如果观察他们的雅集轨迹,竹林七贤、金谷宴集、兰亭修禊,都是在茂林修竹 间,在这里挥麈清谈、稽古观心,是很有一些清简之趣的。像王羲之的《大道帖》、王献之的 《鸭头丸帖》、王珣的《伯远帖》,都那么小,一张便笺般大小,清简出风尘,三笔两笔,精 气神都聚于此了。在笔墨清简的背后是唯美的人格——一个人可以奇点、怪点,也可以不循 常轨剑走偏锋,却不可落入尘俗的泥淖里。想想当年的阮籍,以青眼、白眼待人,相比于今 人内怀奔竞之心,好冠盖征逐之交,那时节的人在处理人的关系上显然清简得多。 我是在农耕兄弟的老房舍里大量的竹器中看到竹子之力的,力透到寻常生活的每一个角 落,紧紧地箍住了一家人的生活、一个村子的生活,不使失散。渐渐地,在竹林环绕中的人 们也有了坚韧和忍耐。实在的劳作泥泥水水寒暑无间,使人长于自守,默然无语。而另一面 又使我察觉到民风的强悍,只是平素在体内蓄积着,不使外泄。所不同的是农耕者远没有竹 子的挺拔俊秀,少年时过早地负重,后来再也长不高了。尽管我离开那里很久了,我还是固 执地认为他们就是一片会行走的竹子。 回到城里看到的更多是与园林建筑相匹配的纤纤细竹,优雅而有骨感。进入古色古香的 庭院,玩味钟鼎彝器、瓦甓青花,又翻动图籍残纸。忽然有一缕淡淡的流逝感浮了上来—— 日子是越发小巧婉约起来了。算算此时,是农历的六月七月之交,时晴时雨,山野在潮湿中, 无数的竹鞭在奋力吮吸,竹节争先向上,风雅鼓荡,场面奇崛,整座山岭充盈着大气与生机, - 11 - 让热烈的阳光照彻。 (选自《散文选刊》,有删节)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文章第三段运用了比喻、比拟、排比等修辞,文意生动,兼之长句短句错杂,富于变 化,体现了散文之美。 B.文章第四段认为屈原不能“砥节立行”、王维不能领悟竹的节操,而推许李白和郑板 桥能循自然之道的风骨。 C.“每一个人的内心都会有一个位置来安放一竿竹子,或者一片竹林”这句话是说,每 一个懂竹的人都会获得内在支撑,成为有风骨的人。 D.随着年龄的增长、境遇的改变,同样的竹子,“我”却“读”出了不同的内涵。 E.文章采用倒叙、插叙的手法,综合运用了记叙、说理、抒情等表达方式,谈古论今, 托物言志,旨在表达对农耕兄弟的赞美,对乡村文化的眷恋。 答案 BE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B 项,“认为屈原不 能 砥节立行 ”错,第四段中“他一定会以孤竹自况,向楚怀王表示自己砥节立行……” 的意思是说,屈原没能以竹自况表示自己的“砥节立行”,说明他做到了“砥节立行”,只是 没能以竹自况而已。E 项,“旨在表达对农耕兄弟的赞美,对乡村文化的眷恋”错,原文旨在 礼赞竹子清简不俗、坚韧忍耐的品格以及具有竹子般风骨的人。 『素材迁移』 鲁迅对爱国青年的不幸死去寄托了无限的哀思。他热爱青年,正因为如此,他不愿意他 们无谓地死去。鲁迅痛惜刘和珍的死,但是认为她的死意义有限,因为没有达到目的,鲁迅 以此启迪青年注意变换斗争方式。鲁迅热烈地爱,也热烈地恨,他对反动势力无比憎恨,痛 恨反动政府的凶残和反动文人的无耻,并用犀利的笔进行彻底的揭露和批判,使之显露原形 于国人面前;对于有害的事物,对于国民性的痼疾,他的鞭挞不留情面;对于某些不良倾向, 他也常义愤溢于言表。 [运用角度] “爱与恨”“爱国”“精神导师”“勇士”等。 [运用示例] 是谁?曾经彷徨,而后怀着满腔热情拿起笔杆子,向敌人的咽喉刺去!是 谁?曾经呐喊,而后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有志青年,在布满荆棘的道路上奋勇前行,追寻那 一片光明!是谁?曾经伤逝,为的是无法一直做人民的孺子牛,为革命多做一些事!是您, 鲁迅先生!您敢爱敢恨,沧海横流,您是识时务之俊杰;刀光剑影,您是永远不倒的猛士! 您犹如一轮喷着红火焰的红日,在平静苍白的天空中炽热地燃烧,猛士的一生是不畏艰 险的,他们在如地狱般的世界里勇敢地与黑暗抗争,为了给人民拼搏出一个光明的未来。猛 士呵,您也许是那只将要涅槃的火凤凰,您的举动会让更多的“刘和珍”站起来。到今天, 若您仍在世,您便会看到革命的胜利所带来的辉煌——一个自强昌盛的新中国,一个繁荣安 乐的太平盛世!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