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0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18童年的水墨画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童年的水墨画 文本分析 本文是一组儿童诗,由诗人张继楼的《溪边》《江上》《林中》三首小诗组成,以跳跃的镜头捕捉了乡村儿童的典型生活场景,展现了儿童生活的丰富多彩以及无穷趣味。 《溪边》一诗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儿童垂钓的场景。诗歌先描绘平静的溪水把人影染“绿”,再写水面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这一“绿”一“红”,既是和谐唯美的相互映衬,又是恰到好处的点缀,使画面充满了色彩美感;接下来,描绘了静静的溪水映着柳树、钓鱼孩子的倒影、钓鱼竿、红蜻蜓,空气都仿佛停止了流动,直到鱼儿上钩的一刹那,溪水动了,人影碎了,鱼跃人欢,画面顿时变得生机盎然。这一静一动的结合,是本诗的微妙高明之处。《江上》描摹了一群水乡孩子江中嬉戏的欢乐场面。一群戏水的孩子,那样的调皮,像鸭群一样钻入水中,接下来“一阵水花”与“两排银牙”,将童年的烂漫快乐渲染得淋漓尽致,鲜活的画面仿佛定格在我们的脑海之中。《林中》描写了雨后的树林里孩子们采蘑菇的欢乐情形。诗的第二句将小蘑菇钻出泥土顶着菌盖想象成头戴一顶斗笠,第三句又将孩子们的斗笠想象成雨后的蘑菇。两句诗将“小蘑菇”与“斗笠”互为比喻,妙趣横生,让整个画面充满生命灵动的美感。 《语文课程标准》在中年段的阅读教学目标中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感情,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本课教学的重点就在于辅助学生学习诗歌这种体裁,体会诗歌的语言特点和表现方法,感悟诗情、体验诗境,领悟寥寥几句诗歌表现出的浓郁的童年趣味。 教学目标 1.认识“墨、染”等6个字,会写“墨、染”等11个字,会写“水墨画、垂柳”等13个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诗句。背诵《溪边》。 3.能说出在溪边、江上和林中分别看到的画面。 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诗歌表达的情感。 2.体会诗歌特有的表达方式,感诗“情”、悟诗“境”。 教学难点 通过想象、体悟判断诗句的意思,从而完整理解诗意。 课时安排 2课时 8 1.认识“墨、染”等6个字,会写“墨、染”等11个字,会写“水墨画、垂柳”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理解重点诗句意义,初步体会诗歌所描摹的画面。 4.学习《溪边》,背诵《溪边》。 1.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把握整首诗表现的画面。 2.合作交流,理解文中难懂的词句。 3.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开启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播放歌曲《童年》,激发学生感情,引出话题。 导语:这首歌大家应该都很熟悉,每每听到这首歌,老师心里就会浮现出一幅幅童年的画面。同学们,你们现在正处于充满无限美好的童年阶段,能和老师说说你们的童年都有哪些趣事吗?(学生自由发言。) 2.出示课题《童年的水墨画》,教师过渡引入教学。 过渡:刚才听了大家的讲述,我感觉到童年在每个人心中都是与众不同的,它就像一幅幅画一样,印在我们脑海中,装点着我们的生活。今天,我们就跟随诗人张继楼的脚步,选取童年的几个画面,将它们画出来。 二、识字记词,整体感知 1.出示自读要求,引导学生自读诗歌。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同桌互相检查,看对方能否做到流利、正确地朗读。 (2)尝试理解诗歌大意,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并在每小节的标题后加上一个表示动作的词或者短语,概括主要内容。 2.检查自读情况。 8 (1)指名学生进行朗读,教师相机正音。 正音:“碎”是平舌音,“染、溅”是前鼻音,“浪”是后鼻音。 (2)出示词语课件,认读词语,通过词语进行诗歌联想。 A.墨——水墨画: 引导学生交流对“水墨画”的认知,教师适时简单补充相关内容。(水墨画指纯用水墨所作之画,是绘画的一种形式。)猜一猜“童年的水墨画”上面画了什么内容?结合“水墨画”的特点来整体理解一下课文。 B.葫——水葫芦: 出示课文插图,提出问题:在课文中“水葫芦”为什么要加引号?“水葫芦”具体指的是什么? C.蘑菇: 出示蘑菇图片,附诗句“小蘑菇钻出泥土戴一顶斗笠”,体会“斗笠”与“蘑菇”之间的关系,感知作者比喻的恰当。 (3)指导重点生字书写。 ◆书写指导: [墨] 上半部分笔画多而紧凑,注意“黑”字的四点底要均匀铺开。“土”字要写得扁平,最后一横稍长。 [染] 上面三点水与“九”高矮一致。下面的“木”字横要长,撇捺要舒展。 [碎] “卒”字中两个“人”字都要将捺变为点。右下部“十”字的悬针竖长伸,使整个字重心稳定。 [爽] 注意笔顺:横、撇、点、撇、点、撇、点、撇、点、竖撇、捺,先写左边的两个撇点,然后再写右边的两个,最后写竖撇和捺。 3.播放朗读音频,感受节奏与情感,想象画面。 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对生字新词进行了梳理,同时通过几个词语的联想,相信同学们已经在脑海中初步勾勒出了作者为我们描绘的几幅“水墨画”,接下来,就让我们跟随朗读音频的节奏,静静体会朗读出的感情,在脑海中发挥你们的想象力,将每一句描写的画面尽力想象出来,体会诗歌的韵味。 4.总结课文,指导学生齐读诗歌,教师再次进行朗读指导与强调。 预设:课件出示“溪边钓鱼”“江上戏水”“林中拾蘑菇”,总结诗歌大致内容。指导朗读时注意引导学生设身处地体会诗句表达的感情。 8 三、学习《溪边》 1.再次自读,小组讨论。 (1)大声朗读并思考:你在溪边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溪边有哪些景物?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2)将诗中出现的景物归纳出来,同时圈出不明白的地方,与小组同学进行交流。 2.汇报交流,合作探究。 (1)指名学生说说自己在这幅画中看到了哪些景物画面。 (2)出示课件“溪边钓鱼图”,呈现有垂柳、山溪、人影、钓竿、红蜻蜓、鱼儿等景物,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将图中的这些景物描绘出来。 (3)聚焦重点诗句“人影给溪水染绿了”进而“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结合前后文梳理全诗意义。 预设:“人影给溪水染绿了”是一幅静态画面,还可以说成“溪水把人影染绿了”,我们由此可以想象出,春天的小溪是多么的清澈、干净,连倒映在溪水上的人影都变成了碧绿碧绿的;“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静静的水面被这突如其来的“扑腾一声”给打破,“人影”为什么会“碎”呢?是因为鱼儿上钩了,水面动了起来,人影也就因水面的震荡而裂开。 (4)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诗歌画面,组织学生交流,感受情绪,走进诗歌意境。 过渡:人影被打碎的那一刹那,草地上都蹦跳着欢笑声。假设现在你就是溪边的作者,看到眼前的景象,你会如何用文字将它描绘出来呢?此时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预设:平静的溪水,高大的垂柳、立着的红蜻蜓、钓鱼的孩子、蹦跳的鱼儿、欢快的笑声……。这幅“溪边钓鱼图”在一静一动之间向我们展现了童年生活的有趣,风景是多么的美好,钓上鱼来的心情又是多么欢快。 3.赏析诗歌,体会诗歌语言美。 (1)引导学生自读诗歌,画出自己觉得写得好的句子,说说喜欢它的理由,与同桌交流。 (2)解读重点诗句,进行赏析品悟。 句1: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思考: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它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预设: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溪水比作镜子,把山溪比作绿玉带,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溪水平静、清澈、色绿的特点。 8 ②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垂柳当作人来写,“垂柳”用“溪水”作为镜子来梳妆,这种拟人化的手法使得句子有了人的情味,更富感情和画面感。 句2:人影给溪水染绿了,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 思考:这句话中哪个字用得最妙?这个字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预设:抓住“染”字来回答。“染”字表现了溪水绿得就像颜料一样,连倒映在水中的人影都被“染”绿了,更突显了溪水之绿。 句3: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思考:体会“碎”和“蹦跳”的表达效果。 预设:人影“碎了”,画面由静转动,“蹦跳”一词表现出了孩子钓鱼后无比兴奋和激动的心情。 四、总结回顾,布置作业 1.总结学习诗歌的方法,指导未来学习。 读诗歌:大声诵读诗歌,体会诗歌节奏,对诗歌内容进行初步把握。 描画面:根据诗歌描摹发挥想象力,想象诗歌表现的画面。 明诗意:根据画面入“境”,感受诗歌独特的意境美。 悟语言:逐句分析,感受诗歌语言的独到之处。 体诗情:回顾整诗,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2.布置作业。 (1)背诵《溪边》。 (2)巩固本课学习的生字新词。 3.预习《江上》《林中》,圈出自己觉得写得好的地方和不明白的地方。 4.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1.学习《江上》《林中》,发挥想象,走进诗境,体会两首诗表达的画面和感情。 2.进一步感知诗歌独特的语言美、意境美,融入诗歌充满童趣的生活画面,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 8 1.朗读诗歌,读出感情,读出韵味。 2.运用上节课习得的方法学习诗歌,欣赏诗歌的意境,体会诗歌感情。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抽查背诵《溪边》,齐背。 2.回顾上节课学习《溪边》的方法。(读诗歌、描画面、明诗意、悟语言、体诗情。) 3.教师过渡,引入新的学习。 过渡: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观赏了“溪边钓鱼图”,这节课,让我们再跟随诗人的脚步,去江上戏水,到林中采蘑菇。 二、学习《江上》 1.齐读诗歌,注意读出感情,然后自主默读并思考以下问题。 (1)《江上》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2)圈出文中最吸引你的句子,结合上节课分析诗句的方法说说这些句子好在哪里。与同桌交流。 2.分析诗句,领悟诗情。 句1:像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拍水戏耍。 思考:谁像“刚下水的鸭群”?想象一下“鸭群”是如何“拍水戏耍”的。 预设:孩子们像“刚下水的鸭群”。将孩子们比喻成“刚下水的鸭群”能够突显孩子们的灵活。我想到的画面:孩子们在水中追来追去、拍动水面、挥舞着手臂……整个画面都变得活泼跃动了起来。 句2:一双双小手拨动着浪花,你拨我溅笑哈哈。 思考:读到这句诗,你脑海中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体会到了什么感情? 预设:看到孩子们在水中欢快地游来游去,一双双小手在水里溅起浪花,还在水中互相追逐、泼水,四处都是他们的笑声。 句3: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排银牙。 思考:“水葫芦”为什么打引号?“两排银牙”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预设:“水葫芦” 8 本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而诗中的水葫芦打上了引号,并不是指真的水葫芦,而是指出水中游泳嬉戏时将头露出水面像水葫芦一样的孩子。“两排银牙”代指从水中钻出来的孩子调皮地笑着,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这样描写使得画面感十足,欢乐感也跃然纸上。 3.联系上下文,总结画面。 过渡:刚才我们一起探讨了句子的妙处所在,现在请同学们说说这幅“江上戏水图”的整体画面是什么样子的,并假设一下你也在江上戏水,心情是什么样的,与同桌交流交流。 4.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诗歌《江上》,指名读,齐读。 三、学习《林中》 1.小组合作,运用方法,自主学习。 出示自学要求: (1)明诗意:按照之前教学的方法,先单独理解重要的诗句,再在小组内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圈画出不太明白的地方,和同学一起讨论讨论。 (2)想画面: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悟诗情:从诗歌中描写的事和景,能体会到诗歌表达的感情。 2.聚焦学习诗句“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 (1)出示诗句,理解“斗笠”和“蘑菇”的指向。 预设:可联系上一句出现“斗笠”的诗句“小蘑菇钻出泥土戴一顶斗笠”,比较两处提到的“斗笠”意思有什么不同,明确第一个“斗笠”是指蘑菇的菌盖,好像一顶斗笠;后面一个“斗笠”是指孩子们头上戴着的真正的斗笠。 (2)感受诗句的表达效果。 预设: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体会:一阵阵“清清爽爽”的雨过后,小蘑菇钻出地面,吸引了山里的孩子们上山采摘。他们呼朋引伴,一路欢歌笑语,一个个小斗笠不正像雨后冒出的一个个小蘑菇吗? 3.教师引读、小结。 引读:注意引导学生想象画面,用心感受诗歌表现的意境,读出诗歌的情感美、画面美。 小结:溪边钓鱼、江上戏水、林中拾蘑菇,这些童年画面都是多么的有趣,而诗歌这种体裁,更是巧妙利用了文字、句式,将这些趣味又放大了许多倍,营造了一种令人回味无穷的意境。在阅读诗歌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想象,慢慢去体会诗歌想要表达的意境、情感。 四、拓展延伸,课堂小结 1.对比阅读,总结体验。 8 引导学生再将三首小诗进行对比朗读,看看它们的不同点与相同点,联系自己的童年经验,和同桌说说自己的感悟。 2.回顾童年,写作拓展。 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童年趣事,鼓励学生尝试仿写,用文中这种儿童诗的形式记录一则童年趣事,在全班进行评比交流,课后利用“语文角”展示优秀作品。 3.课堂小结。 每个孩子都是一首诗,每个故事都是一幅画,童年的点滴记忆将会伴随大家走很长很长的一段路,希望大家能够珍惜童年,用心感受童年的美好,认真记录童年里那些珍贵的记忆。 4.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新课标指导下的语文教学,更应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不仅突出课文“工具性”的特点,还应突出“人文性”的特点。尤其是儿童诗的教学,要给学生更多的个体感悟、交流沟通、放飞想象的空间。 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走到诗的境界中去,细细品味,轻轻咀嚼,充分领略其中的妙趣,感受其中的美。在动听的乐声中,我让学生在熟读三首诗之后,选择其中的一首细细品味,与全班同学交流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比如,“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排银牙。”“是谁一声欢叫把雨珠抖落,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让学生想象出了孩童在溪边垂钓欢笑阵阵、在江中戏水玩闹、在松林间采蘑菇的一个个生动画面。 此外,正所谓“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我觉得诗歌教学运用此理论也非常有效。诗歌作为语言凝练,情感蕴含丰富的一种文体,没有什么方法比情感朗读更加有效地体味诗歌的味道,相比那些细细的分析来说,诵读才是诗歌教学的正道。 8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