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0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6课琵琶行并序练习含解析
琵琶行并序 时间:45分钟 满分:49分 一、基础知识(18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如听仙乐耳暂明 暂:忽然,一下子 凝绝不通声暂歇 暂:暂时 B.转徙于江湖间 转:辗转 却坐促弦弦转急 转:转动 C.因为长句 为:创作 初为《霓裳》后《六幺》 为:弹奏 D.遂命酒 命:吩咐,叫 命曰《琵琶行》 命:命名,题名 答案 B 解析 “却坐促弦弦转急”中的“转”,为副词,意思是“更,越”。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明年秋 B.铁骑突出刀枪鸣 C.老大嫁作商人妇 D.相逢何必曾相识 答案 D 解析 A.明年:古义,第二年;今义,指今年的下一年。B.突出:古义,突然发出;今义,指超出一般地显露出来;鼓出来。C.老大:古义,指年纪大了;今义,排行第一的人。D.相逢:古今义都是指相遇。 3.下列各句中与例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例:歌以赠之 A.浔阳江头夜送客 B.遂命酒 C.问君西游何时还 D.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答案 B 解析 B项与例句都是名词用作动词。其他三项都是名词作状语。 4.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互文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3分)( ) A.主人忘归客不发 B.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主人下马客在船 答案 A 解析 B.说的是谈笑往来都是鸿儒,无白丁。C.说的是不因为外物的好坏或自己的得失而或悲或喜。D.说的是主人和客人都下马上船。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诗句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唐诗中那些用明白如话、淡得出奇的白描句子来起头的好诗,后面往往“铁骑突出刀枪鸣”地出现警句。 B.近几年来,这家企业的干部大肆挥霍,侵吞“小金库”的资金。当上级派人来清查时,主要领导人还“犹抱琵琶半遮面”,玩弄言辞,制造假象,企图蒙混过关。 - 5 - C.苏州评弹会演中流派纷呈:有圆润流畅的蒋调,有质朴豪爽的沈调,有苍劲明朗的张调,有回环委婉的俞调,还有丽调、侯调、杨调……真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胜。 D.考上音乐学院不久,小李认识了高教授,并受到这位享誉海内外的声乐专家的赏识;小李心中充满了“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 答案 D 解析 “相逢何必曾相识”指彼此命运相似,虽不曾相识,但却像朋友一样相知,因此感慨无限。根据诗意来理解,用在选项中的语境下显然不合适,因为没有“命运相似”的前提。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一个人成功是需要机遇的,白居易出生时,李白和杜甫都已去世。时代需要大诗人,白居易正好适逢其时。 B.闲适诗和讽喻诗是白居易特别看重的两类诗作,二者都具有尚实、尚俗、务尽,但在内容和情调上很不相同。 C.白居易之所以能在诗歌上登上峰巅,青史留名,是因为离不开他的一身正气和完美人格。 D.纪录片《白居易在龙门》以白居易晚年在洛阳的生活状态、情感变化等为主线,以旁白介绍加配乐的形式展现了他坎坷多难、跌宕起伏的一生。 答案 D 解析 A项,成分赘余,“适”就是恰好,应把“正好”去掉。B项,成分残缺,应在“务尽”后加“的特点”。C项,句式杂糅,应把“是因为”或“离不开”去掉。 二、类文阅读(2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7~8题。(9分) 听蜀僧濬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②,馀响入霜钟③。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 ①绿绮:古代著名的琴。②流水:《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③霜钟:《山海经·中山经》:“丰山……有九钟焉,是知霜鸣。”郭璞注:“霜降则钟鸣,故言知也。” 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开头两句“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说明这位琴师是从四川峨眉山下来的,简短的十个字,就写出了这位琴师的气派,暗含着诗人对他的倾慕。 B.颔联中的“一挥手”写蜀僧弹琴的动作,“万壑松”写出了琴声的音乐效果,这两句用大自然宏伟的音响比喻琴声,使人感到这琴声的铿锵有力。 C.“客心洗流水”是说听了蜀僧的琴声,诗人的心灵好像被流水洗过一般畅快、愉悦,同时暗用高山流水的典故,表现自己和蜀僧在音乐里情感的交融。 - 5 - D.“馀响入霜钟”意思是音乐终止以后,余音久久不绝,和薄暮时分寺庙的钟声融合在一起,“霜钟”用典,点明时令,与下面“不觉碧山暮”照应。 答案 D 解析 “馀响入霜钟”应与下文“秋云暗几重”照应。 8.结尾两句“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和《琵琶行》中“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两首诗的诗句,简要赏析这样写的妙处。(6分) 答: 答案 ①深化意境。两首诗都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颇有言有尽而意无穷之妙。这首诗写乐曲结束,诗人举目四望,青山已笼上一层暮色,灰暗的秋云重重叠叠,布满天空;《琵琶行》写乐曲终了,眼前江水茫茫,万籁俱寂,中天一轮明月,江心倒映一派辉光;余音绕梁,不绝如缕。②突出音乐效果。两首诗都采用侧面烘托手法,写出了听者沉醉于乐曲之中的状态,从侧面表现了乐曲的魅力(引人入胜,感人肺腑)。这首诗中诗人沉醉乐曲,感觉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已到傍晚;《琵琶行》中乐曲结束了,听众却意犹未尽,沉浸在动人的音乐中如痴如醉。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句的表达效果。应从意境的营造、艺术手法的使用以及音乐达到的效果等方面回答。《听蜀僧濬弹琴》写的是听蜀地一位法名叫濬的和尚弹琴的琴声,《琵琶行》中写白居易描写琵琶的乐声。①从艺境营造上看,两首诗都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深化意境,颇有言有尽而意无穷之妙。②从艺术手法和音乐效果上看,两首诗都用侧面描写手法,写出了听者沉醉于乐曲之中的状态,从侧面表现了乐曲的引人入胜。 白话诗歌 蜀僧濬怀抱一张绿绮琴,他是来自西面的峨眉峰。 他为我挥手弹奏了名曲,我好像听到万壑松涛风。 我的心灵像被流水洗涤,余音缭绕和着秋天霜钟。 不知不觉青山已披暮色,秋云也似乎暗淡了几重。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9~10题。(11分) 春生 白居易 春生何处暗周游,海角天涯遍始休。 先遣和风报消息,续叫啼鸟说来由。 展张草色长河畔,点缀花房小树头。 若到故园应觅我,为传沦落在江州。 9.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首联一开始便问道:春天从哪里出生的?一出生就悄无声息地“周游”;第二句交代谜底,春天走遍了天涯海角才肯作罢。 B.颔联写春将到某处,先派“和风”传送消息,告诉人家“春”将来临;再遣“啼鸟”介绍情况,说明“春”将带来无限美景。 C.颈联描写春天到来后的绚丽景色:绿了青草,美了繁花;河畔绿草如茵,树头繁花点缀。 - 5 - D.尾联诗意一转,春天如果到我的故乡该寻觅我吧,那就请春天为我向家人传去沦落江州的信息。 E.这首七言古体诗把“春”拟人化,构思异常新颖、奇妙,用笔之妙,出人意外。 答案 AE 解析 A项,“第二句交代谜底”错误,第二句并非“春生何处”的谜底。E项,“古体诗”错误,这是一首七言律诗。 10.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是怎样表现的?(6分) 答: 答案 贬谪江州的伤感消沉。以拟人手法虚写(想象)春天到了自己家乡,应该会来拜访“我”,“我”就可以托春天向家人传达沦落江州的消息;以春的美景反衬天涯沦落之恨,含蓄蕴藉。 解析 尾联以拟人手法想象春来寻我,为我带去沦落江州的消息,抒发了“天涯沦落之恨”,是传统的“乐景衬哀情”的手法。诗人被贬谪江州的伤感消沉,也尽在这亦真亦幻的想象与描写之中,可谓含蓄蕴藉,哀而不伤。 白话诗歌 春天气息不知生于哪里而悄悄地周游天地,直到游遍海角天涯才肯罢休。 先派遣和煦的春风来报春天的信息,再让啼叫的鸟儿来诉说来由。 春天在河畔的草色中蔓延开来,点缀着花房小树的枝头。 如果你(春天)到我的故乡该寻觅我吧,那就为我传去我沦落在江州的信息吧。 三、语言运用(11分) 11.阅读下面的材料,将有关内容压缩成一段介绍“浸月亭”来历的文字,要求:不遗漏要点,不超过70字。(5分) 九江,古称江州。这里有著名的“周瑜点将台”的故址,故址上建有一座亭子,名字叫作“浸月亭”。为什么这座亭子叫“浸月亭”呢?据说,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唐元和十至十三年(815~818)被贬为江州司马时,经常到这座亭子中饮几杯酒,赋几首诗,与朋友见面,这期间,他写了著名的《琵琶行》,诗中有“别时茫茫江浸月”句,从此,人们就把这个亭子叫作“浸月亭”了。 答: 答案 浸月亭建在“周瑜点将台”故址,唐代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时常在此饮酒、赋诗、会友,他在此地写的《琵琶行》中有“别时茫茫江浸月”一句,此亭因此得名。 解析 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从所给材料看,关键信息主要有两个:①浸月亭的地理位置;②浸月亭得名原因。在压缩时,“九江,古称江州”句与话题无关,可以删除,表时间、叙事的词语或语句也可删除或精简。 12.学校举行大型朗诵会,请你为将要朗诵的白居易的《琵琶行》写一段主持词。要求:语言生动,有文采,至少引用原作中的一句诗文,不超过60字。(6分) 答: - 5 - 答案 一曲《琵琶行》,司马湿青衫。“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是同情的泪,伤感的泪,更是心灵感应的泪。 解析 所谓主持词,究其实质就是一种串台词。本题要求为将要朗诵的《琵琶行》写一段主持词,就需抓住此诗的特点,可以巧妙引用原诗文,以增加主持词的文采;用语不要过于华丽,要能给人亲切感。 - 5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