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0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衡水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调研考试 化学
河北省衡水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调研考试 化 学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1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D 2 C 12 N 14 O 16 Al 27 S 32 Fe 56 Cu 64 Zn 65 Br 80 第I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1~20每小题1分,21~30每小题2分,共40分。从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纸上将该项涂黑) 1.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环境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华为麒麟980”手机中芯片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B.豆腐有“植物肉”之美称,“卤水点豆腐”是胶体的聚沉过程 C.港珠澳大桥为了防腐蚀可以在钢铁中增加含碳量 D.《本草纲目》中“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中的碱是碳酸钠 2.ClO2和NaClO2均具有漂白性,工业上用ClO2气体制NaClO2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步骤a的操作包括过滤、洗涤和干燥 B.吸收器中生成NaClO2的离子方程式:2ClO2+H2O2 ===+O2↑+2H+ C.工业上可将ClO2制成NaClO2固体,便于贮存和运输 D.通入空气的目的是驱赶出ClO2,使其被吸收器充分吸收 3.《本草纲目》中收载“烧酒”篇:“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本草经集注》中记载有关于鉴别消石(KNO3)和朴消 (Na2SO4)之法:“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消石也”。文字中两处涉及“法”。分别是 ( ) ·17· A.蒸馏 焰色反应 B.萃取 升华 C.蒸馏 丁达尔效应 D.升华 焰色反应 4.已知反应:2NO(g)+Br2(g)2NOBr(g) △H =-a kJ·mol-1 (a > 0),其反应机理如下: ①NO(g)+Br2(g)NOBr2 (g)快 ②NO(g)+NOBr2(g)2NOBr(g)慢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反应的速率主要取决于①的快慢 B.NOBr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正反应的活化能比逆反应的活化能小a kJ·mol-1 D.增大Br2 (g)浓度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加快反应速率 5.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电解精炼铜时,若阳极质量减少64 g,则转移到阴极的电子数不一定等于2NA B.18 g氨基(-ND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 C.用惰性电极电解100 mL 0.1 mol·L-1的CuSO4溶液,当阴、阳两极产生相同条件下等体积的气体时,电路中转移电子数为0. 04NA D.工业合成氨每断裂NA个N≡N键,同时断裂6NA个N-H键,则反应达到平衡 6.叶蜡石的化学式为X2 [Y4 Z10](ZW)2,短周期元素W、Z、X、Y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与Y为同一周期相邻元素,Y的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的一半,X的离子与ZW-含有相同的电子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X的最高价氧化物可作耐火材料 B.常温常压下,Z和W形成的常见化合物均为液体 C.原子半径:X > Y > Z > W D.可用NaOH溶液分离K单质和Y单质的混合物 7.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0.1 mol·L-1 FeSO4溶液:Na+、K+、Cl-、 B.滴入酚酞变红色的溶液:K+、Ca2+、、 C.加入铁粉放出氢气的溶液:、Fe3+、ClO-、 ·17· D.能使淀粉碘化钾试纸显蓝色的溶液:K+、、S2-、Cl- 8.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选项 操作 目的 A 称取5.0 g CuSO4·5H2O加入27.0 g水中,搅拌溶解 配制10% CuSO4溶液 B 先用稀盐酸洗涤,再用水清洗 洗涤分解KMnO4制O2的试管 C 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干燥的pH试纸上,片刻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并读数 测定0. 05 mol·L-1 NaClO溶 液的pH D 将粗碘放入烧杯中,烧杯口放一盛满冷水的烧瓶,隔石棉网对烧杯加热,然后收集烧瓶外壁的固体 提纯混有NH4 Cl的粗碘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氢气的燃烧热为 △H =-285.5 kJ·mol-1叫,则电解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H2O(1)2H2(g)+O2(g) △H =+285.5 kJ·mol-1 B.密闭容器中,9.6 g硫粉与11.2 g铁粉混合加热生成硫化亚铁17.6 g时,放出19.12 kJ热量,则Fe(s)+S(s) ===FeS(s) △H =-95.6 kJ·mol-l C.500℃、30 MPa下,将0.5 mol N2和1.5 mol 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 9.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 (g)+3H2 (g) 2NH3 (g) △H =-38.6 kJ·mol-l D.相同条件下,在两个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1 mol N2和3 mol H2反应放出的热量与 2 mol NH3分解吸收的热量一定一样多 10.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Si与NaOH溶液反应:Si+2OH-+H2O===+H2↑ B.向Ca(HCO3)2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Ca2+++OH-===CaCO3+H2O C.电解MgCl2溶液:2H2O+2Cl-2OH-+H2↑+Cl2↑ D.向含0.2 mol FeI2的溶液中滴加含0.25 mol Cl2的氯水:2Fe2++8I-+5Cl2===2Fe3++4I2+10Cl- 11.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N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 ·17· Y的次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总数的1/4,离子化合物ZX2是一种储氢材料,W与Y属于同一主族,NY2是医学上常用的水消毒剂、漂白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Y和W分别与X形成的简单化合物的热稳定性:X2 Y > X2W B.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Y2-< Z2+< N-< W2- C.ZX2和NY2中含有化学键一致,且微粒个数之比均为1 : 2 D.含氧酸的酸性N > W,可证明非金属性:N > W 12.已知氨气可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得到氮气和金属铜,用下图中的装置(省略夹持装置及加热装置)可以实现该反应。实验时C中粉末逐渐变为红色,D中出现无色液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试管A中加入的试剂为NH4Cl固体 B.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 : 3 C.装置B中加入的物质可以是碱石灰或无水氯化钙 D.装置D中液体可以使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13.K2 FeO4在水中不稳定,发生反应:+l0H2O4Fe(OH)3(胶体)+8OH-+3O2, 其稳定性与温度(T)和溶液pH的关系分别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由图甲可知上述反应 △H < 0 B.由图甲可知温度:T1 > T2 > T3 C.由图甲可知K2 FeO4的稳定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弱 ·17· D.由图乙可知图中a < c 14.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相关实验目的的是 ( ) A.装置①探究H2SO4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B.装置②可用于测定中和热 C.装置③探究Mg(OH)2能否转化成Fe(OH)3 D.装置④能保护铁闸门,不被腐蚀 15.南海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开发利用海水资源是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下图为海水资源利用的部分过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 B.氯碱工业中采用阳离子交换膜可提高产品的纯度 C.由MgCl2·6H2O得到无水MgCl2的关键是要低温小火烘干 D.溴工业中③、④的目的是富集溴元素,溴元素在反应③、⑤中均被氧化,在反应④中被还原 16.实验研究发现,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硝酸 的浓度越稀,对应还原产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越 低。现有一定量的铝粉和铁粉的混合物与一定量 很稀的硝酸充分反应,反应过程中无气体放出。 在反应结束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5 mol·L-l NaOH溶液,所加NaOH溶液的体积(mL)与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mol)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稀硝酸与铝粉、铁粉反应,其还原产物为硝酸铵 ·17· B.c点对应溶液的体积为48 mL C.b点与a点的差值为0. 05 mol D.样品中铝粉和铁粉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 : 3 17.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有关电化学的问题(甲、乙、丙三池中溶质足量),当闭合该装置的电键K时,观察到电流计的指针发生了偏转。一段时间后,断开电键K。下列物质能使乙池恢复到反应前浓度的是 ( ) A.Cu B.CuO C.Cu(OH)2 D.Cu2 (OH)2 CO3 18.以二氧化钛表面覆盖Cu2Al2O4为催化剂,可以将CO2和CH4直接转化成乙酸。在不同温度下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与乙酸的生成速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由图可知:乙酸的生成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 B.250~300℃时,温度升高而乙酸的生成速率 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降低 C.由300~400℃可得,其他条件相同时,催 化剂的催化效率越低,乙酸的生成速率越大 D.根据图像推测,工业上若用上述反应制备乙 酸最适宜的温度应为400℃ 19.CH3OH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用CO与H2在 催化剂作用下合成CH3OH,其反应为CO(g)+2H2 (g)CH3OH(g)。按n(CO) : n( H2) = 1 : 2向密闭容器中充入反应物,测得平衡时混合物中CH3OH的体积分数在不同压强下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 ) A.p1 < p2 B.该反应的△H > 0 ·17· C.平衡常数:K(A) = K(B) D.在C点时,CO的转化率为75% 20.食品、大气、工业尾气中SO2均需严格检测或转化吸 收,下列有关SO2的检测或吸收方法正确的是 ( ) A.滴定法:用酸性KMnO4溶液滴定葡萄酒试样以测定葡萄酒中SO2的浓度 B.沉淀法:用Ba(OH)2溶液沉淀SO2,然后将沉淀在空气中洗涤、过滤、干燥、称重以测定大气中SO2的浓度 C.氨酸法:用氨水吸收尾气中的SO2后再将吸收液与硫酸反应,将富集后的SO2循环使用 D.石灰-石膏法:常温下用石灰石吸收尾气中的SO2得到CaSO3,再经氧化可用于产生产石膏 21.2019年3月,我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新型的锌碘单液流电池, 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放电时,B电极反应式为I2+2e-===2I- B.放电时,电解质储罐中离子总浓度增大 C.M为阳离子交换膜,N为阴离子交换膜 D.充电时,A极质量增加65 g时,C区增加离子数为4NA 22.利用如下实验探究铁钉在不同溶液中的吸氧腐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上述正极反应均为O2+4e-+2H2O === 4OH- B.在不同溶液中,Cl-是影响吸氧腐蚀速率的主要因素 C.向实验④中加入少量(NH4)2SO4固体,吸氧腐蚀速率加快 D.在300 min内,铁钉的平均吸氧腐蚀速率酸性溶液大于中性溶液 23.化学在环境保护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电化学降解 ·17· 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A为电源的正极 B.溶液中H+从阳极向阴极迁移,阴极区电解质溶液的pH保持不变 C.Ag-Pt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12H++10e-=== N2↑+6H2O D.电解过程中,每转移2 mol电子,则左侧溶液质量减少18 g 24.Cl2O是黄棕色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一种强氧化剂,易溶于水且会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与有机物、还原剂接触或加热时会发生燃烧并爆炸。一种制取Cl2O的装置如图所示。 已知:Cl2O的熔点为-116℃,沸点为3.8℃;Cl2的沸点为-34.6℃; HgO+2Cl2 === HgCl2+Cl2O。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装置②③中盛装的试剂依次是饱和食盐水和浓硫酸 B.通入干燥空气的目的是将生成的Cl2O稀释,减小爆炸危险 C.从装置⑤中逸出气体的主要成分是Cl2O D.装置④与⑤之间不用橡胶管连接,是为了防止橡胶管燃烧和爆炸 25.一定条件下,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图甲表示在此反应过程中的能量的变化,图乙表示在2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时N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丙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起始物氢气的物质的量对此反应平衡的影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17· A.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B.由图乙信息,从11 min起其他条件不变,压缩容器的体积,则n(N2)的变化曲线为d C.由图乙信息,10 min内该反应的平均速度v(H2) = 0. 09 mol·L-l·min-l D.图丙中温度T1 < T2,a、b、c三点所处的平衡状态中,反应物N2的转化率最高的是b点 26.某温度时,在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气态物质A、B、E、F的物质的量n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甲所示,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反应进程中正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在t2、t4时刻分别只改变一个条件(温度、压强或某反应物的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g)+E(g)2B(g)+F(g) B.若平衡状态①和②对应的温度相同,则①和②对应的平衡常数K一定相同 C.t2时刻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 D.t4时刻改变的条件是降低温度 27.用电解法处理含的废水,探究不同因素对含废水处理的影响。结果如表所示(的起始浓度、体积、电压、电解时间均相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实验ⅱ与实验ⅰ对比,其他条件不变,增加c(H+)有利于的去除 B.实验ⅲ与实验ⅱ对比,其他条件不变,增加c(Fe3+)有利于的去除 ·17· C.实验ⅲ中Fe3+循环利用提高了的去除率 D.若实验iV中去除0.0l mol ,电路中共转移0.06 mol电子 28.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COCl2(g)Cl2 (g)+CO(g)。向2.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 mol COCl2 (g),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得的有关数据见下表: t/s 0 2 4 6 8 n(Cl2) /mol 0 0.30 0.39 0.40 0.4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Cl2) = 0.22 mol·L-1,则反应的 △H < 0 B.若在2 L恒容绝热(与外界没有热量变换)密闭容器进行该反应,化学平衡常数不变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向容器中充入1.2 mol COCl2、0.60 mol Cl2和0.6 mol CO,反应达到平衡前的速率:v (正) > v (逆) D.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向容器中充入1.0 mol Cl2和0.8 mol CO,达到平衡时,Cl2的转化率小于60% 29.工业上以CO和H2为原料合成甲醇的反应:CO(g)+2H2(g)CH3OH(g) △H < 0, 在容积为1 L的恒容容器中,分别在T1、T2、T3三种温度下合成甲醇。如图是上述三种温度下不同H2和CO的起始组成比(起始时CO的物质的量均为l mol)与CO平衡转化率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H2转化率:a > b > c B.上述三种温度之间关系为T1 > T2 > T3 C.a点状态下再通入0.5 mol CO和0.5 mol CH3OH,平衡不移动 D.c点状态下再通入1 mol CO和4 mol H2,新平衡中H2的体积分数减小 30.用多孔石墨电极完成下列实验: ·17·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推测不合理的是 ( ) A.I中,b极反应:2H2O-4e-=== O2↑+4 H+ B.Ⅱ中,析出红色固体:Cu2++H2 === Cu+2H+ C.Ⅲ中,只可能发生反应:2Ag++Cu === Cu2++2Ag D.I中,a极上既发生了化学过程,也发生了物理过程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31.(10分)纳米级Fe3O4呈黑色,因其有磁性且粒度小而在磁记录材料、生物功能材料等诸多领域有重要应用,探究其制备和用途意义重大。 (1)还原-沉淀法:①用还原剂Na2SO3将一定量Fe3+可溶盐溶液中的Fe3+还原,使 Fe2+和Fe3+的物质的量比为1 : 2。②然后在①所得体系中加入氨水,铁元素完全沉淀形成纳米Fe3O4。写出②过程的离子方程式: 。 (2)电化学法也可制备纳米级Fe3O4,用面积为4 cm2的不锈钢小球(不含镍、铬)为工作电极,铂丝作阴极,用Na2SO4溶液作为电解液,电解液的pH维持在10左右,电流50 mA。生成Fe3O4的电极反应为 。 (3)已知:H2O(1) === H2(g)+O2(g) △H =+285.5 kJ·mol-l,以太阳能为热源分解Fe3O4,经由热化学铁氧化合物循环分解水制H2的过程如下,完善以下过程I的热化学方程式。 过程I: 。 过程Ⅱ:3FeO(s)+H2O(l) === H2(g)+Fe3O4(s) △H =+128.9 kJ·mol-1 ·17· (4)磁铁矿(Fe3O4)常作冶铁的原料,主要反应为Fe3O4(s)+4CO(g)3Fe(s)+4CO2 (g),该反应的△H < 0,T℃时,在1 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Fe3O4、CO各0.5 mol,10 min后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中CO2的浓度是0.4 mol·L-1。 ①T℃时,10 min内用Fe3O4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g·min-1。 ②T℃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 32.(10分)实验室利用硫酸厂烧渣(主要成分为铁的氧化物及少量FeS、SiO2等)制备聚铁(碱式硫酸铁的聚合物)和绿矾(FeSO4·7H2O),过程如下: (1)将过程②中产生的气体通入下列溶液中,溶液不会褪色的是 (填标号)。 A.品红溶液 B.紫色石蕊溶液 C.酸性KMnO4溶液 D.溴水 (2)过程①中,FeS和O2、H2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过程③中,需加入的物质是 。 (4)实验室为测量所得到的聚铁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下列实验。①用分析天平称取2. 800 g样品;②将样品溶于足量的盐酸后,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⑧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固体质量为3. 495 g。若该聚 铁主要成分为[Fe(OH) (SO4)]n,则该聚铁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假设杂质中不含铁元素和硫元素)。 (5)如图是将过程②产生的气体SO2转化为重要的化工 原料H2SO4的原理示意图,若得到的硫酸浓度仍为49%,则理论上参加反应的SO2与加入的H2O的质量比为 。 ·17· 33.(14分)甲醇又称“木醇”,是无色有酒精气味易挥发的有毒液体。甲醇是重要的化学工业基础原料和液体燃料,可用于制造甲醛和农药,并常用作有机物的萃取剂和酒精的变性剂等。 (1)工业上可利用CO2和H2生产甲醇,其反应方程式为 CO2 (g)+3H2(g)CH3OH(l)+H2O(g) △H = Q1 kJ·mol-l。 又查资料得知:①CH3OH(l)+O2(g)CO2(g)+2H2(g) △H = Q2 kJ·mol-1, ②H2O(g) ===H2O(1) △H = Q3 kJ·mol-1, 则表示甲醇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甲醇燃料电池,并用该电池电解200 mL一定浓度的NaCl与CuSO4 混合溶液,其装置如图。 (2)为除去饱和食盐水中的铵根离子,可在碱性条件下通入氯气,反应生成氮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过量氯气用Na2S2O3除去,反应中被氧化为。若过量的氯气为 1×10-3 mol,则理论上生成的为 mol。 (4)写出甲中通入甲醇这一极的电极反应式: 。 (5)理论上乙中两极所得气体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丙图所示(气体体积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写出在tl后,石墨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 ,原混合溶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l(假设溶液体积不变)。 (6)当向上述装置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的氧气336 mL时,理论上在铁电极上可析出铜的质量为 g。 (7)若使上述电解装置的电流强度达到5.0 A,理论上每分钟应向负极通入气体的质量为 g(已知1个电子所带电量为1.6×10-19 C,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4.(14分)亚硝酰氯(ClNO)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试剂,可由NO与Cl2 ·17· 在通常条件下反应得到,化学方程式为2NO(g)+Cl2(g)2ClNO(g)。 (1)氮氧化物与悬浮在大气中的海盐粒子相互作用时会生成亚硝酰氯,涉及如下反应: ① 2NO2(g)+NaCl(s)NaNO3(s)+ClNO(g) K1; ②4NO2(g)+2NaCl(s)2NaNO3(s)+2NO(g)+Cl2(g) K2; ③2NO(g)+Cl2(g)2ClNO(g) K3。 则K1、K2、K3之间的关系为K3= (用K1和K2表示); (2)已知几种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表:(亚硝酰氯的结构为Cl—N==O) 化学键 N≡O Cl-Cl Cl-N N==O 键能/(kJ·mol-1) 630 243 a 607 则2NO(g)+Cl2(g)2ClNO(g)的反应的 △H和a的关系为 △H = kJ·mol-1。 (3)300℃时,2NO(g)+Cl2 (g)2ClNO(g)的正反应速率表达式为v正 = k·cn (ClNO),测得速率和浓度的关系如下表: 序号 c(ClNO)/(mol·L-1) v/(mol·L-1·s-l) ① 0. 30 3. 60×10-9 ② 0. 60 1. 44×10-8 ③ 0. 90 3. 24×10-8 n = ;k = 。 (4)若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物质的量之比为2 : 1的NO和Cl2进行反应 2NO(g)+Cl2(g)2ClNO(g),能判断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填标号)。 a.容器中的压强不变 b.2v正(NO) = v逆(Cl2) c.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d.该反应平衡常数保持不变 e.NO和Cl2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5)25℃时,向体积为2 L且带气压计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0.08 mol NO和0.04 mol Cl2 发生反应:2NO(g)+Cl2 (g)2ClNO(g) △H。 ·17· ①若反应起始和平衡时温度相同,测得反应过程中压强(p)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甲曲线a所示,则 △H (填“>”“<”或“不确定”)0;若其他条件相同,仅改变某一条件时,测得其压强(p)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甲曲线b所示,则改变的条件是 。 ②图乙是甲、乙同学描绘上述反应平衡常数的对数值(lg K)与温度的变化关系,其中正确的曲线是 (填“甲”或“乙”),m值为 。 35.(12分)某小组研究溶液中Fe2+与、的反应。 已知:[Fe(NO)]2+在溶液中呈棕色。 (1)研究现象a中的黄色溶液。 ①用 溶液检出溶液中含有Fe3+。 ②甲认为是O2氧化了溶液中的Fe2+。乙认为O2不是主要原因,理由是 。 ③进行实验Ⅱ,装置如图所示。左 侧烧杯中的溶液只变为黄色,不变 为棕色,右侧电极上产生无色气泡, 经检验该气体为NO。 产生NO的电极反应式为 实验Ⅱ的目的是 。 (2)研究现象a中的棕色溶液。 综合实验I和实验Ⅱ,提出假设:现象a中溶液变为棕色可能是NO与溶液中的 ·17· Fe2+或Fe3+发生了反应。进行实验Ⅲ,证实溶液呈棕色只是因为Fe2+与NO发生了反应。实验Ⅲ的操作和现象是 。 (3)研究酸性条件下,溶液中Fe2+与、的反应。 序号 操作 现象 i 取1 mol·L-l的NaNO2溶液,加稀硫酸至pH = 3,加入1 mol·L-l FeSO4溶液 溶液立即变为棕色 ii 取1 mol·L-l的NaNO3溶液,加硫酸至pH = 3,加入1 mol·L-l FeSO4溶液 无明显变化 iii 分别取0.5 mL l mol·L-l的NaNO3溶液与1 mol·L-l 的FeSO4溶液,混合,小心加入0.5 mL浓硫酸 液体分为两层,稍后,在两层液体界面上出现棕色环 i中溶液变为棕色的离子方程式为 、 。 实验结论:本实验条件下,溶液中、的氧化性与溶液的酸碱性等有关。 化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BBACB 6~10:DAABD 11~15:ADABC 16~20:BABDC 21~25:CBBCB 26~30:CDDBC 二、非选择题 31.(1)Fe2++2Fe3++8NH3·H2O === Fe3O4↓+8+4H2O(2分) (2)3Fe-8e-+8OH-=== Fe3O4↓+2H2O(2分) (3)2Fe3O4(s) === 6FeO(s)+O2(g) △H =+313.2 kJ·mol-l(2分) (4)①23. 2(2分) ②256(2分) 32.(1)B(2分) (2)4 FeS+3O2+12 H+=== 4Fe3++6H2O+4S(2分) ·17· (3)Fe(或铁)(2分) (4)30%(2分) (5)8 : 15(2分) 33.(1)CH3OH(1)+O2(g) === CO2(g)+2H2O(1) △H = (2Q1+3Q2+2Q3) kJ·mol-1(2分) (2) 3Cl2+2+8OH-=== N2↑+6Cl-+8H2O(2分) (3)5×10-4(2分) (4)CH3OH-6e-+8OH-===+6H2O(1分) (5)4OH--4e-=== O2↑+2H2O(1分) 0.1(2分) (6)1. 28(2分) (7)0. 017(2分) 34.(1)= (2分) (2)289-2a(2分) (3)2(1分) 4. 0×10-8 L·mol-1·s-1(2分) (4)acd(2分,有错不得分) (5)① <(1分) 加入催化剂(1分) ②乙(1分) 2(2分) 35.(1)①KSCN(1分) ②两个实验过程均有O2但NaNO3溶液中无明显变化(1分) ③+e-+H2O === NO↑+2OH-(2分) 证实Fe2+被氧化生成Fe3+(2分) (2)将NO通入FeSO4溶液中溶液由浅绿色变黄色最后变棕色,将NO通入Fe2(SO4)3溶液中,无明显变化(2分) (3) Fe2+++2H+=== Fe3++NO↑+H2O(2分) Fe2++NO === [Fe(NO)]2+(2分) ·17·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