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0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备课资料教案新人教版
第一单元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知识点一 半坡居民的生活 1.生活地点: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一带。 2.年代:距今约6000年。 3.生产生活状况 (1)半坡人的房屋主要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屋内有灶坑,多用木头作柱子。 (2)半坡人制作出精美的磨制石器,还制造骨器、角器等生产工具,用以开垦土地,从事农业生产,主要种植粟,饲养猪和狗等家畜。 相关链接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新石器时代。普遍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北京人使用的是打制石器,半坡人和河姆渡人多使用磨制石器,比北京人已进步很多。 (3)半坡人的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为彩陶。其中以鱼纹、鹿纹为多,图案栩栩如生。 相关链接 彩陶的出现,不仅是生活用具的改进,还反映了半坡原始居民的艺术追求。原始农业、畜牧业的产生,使得人们开始了定居生活。彩陶业的发展,使手工业兴盛起来,因此,农业是畜牧业、手工业发展的前提。 (4)半坡人有很多装饰品,并有少量的乐器,如陶埙。 (5)半坡人已经会从事简单的纺织、制衣。 妙招巧记 半坡居民的主要特征。 类别 原始农业 生产工具 原始畜牧业 原始手工业 原始建筑业 表现 主要种植粟 磨制的石器、骨器、角器等 饲养猪、狗等家畜 原始纺织业 原始制陶业 纺织、制衣 制作彩陶 建造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知识点二 河姆渡人的生活 5 1.生活地点: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 2.年代:距今约7000年。 3.生产生活状况 (1)河姆渡人的房屋主要是干栏式建筑,这是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对中国古典建筑产生了重要影响。 (2)在河姆渡遗址发现了木结构水井,这是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木结构水井。 (3)水稻是当时这一带的主要农作物,遗址中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水稻的遗迹,表明长江中下游是亚洲稻的起源地之一。 相关链接 人们在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稻谷,保存较好,经过鉴定属于栽培稻的籼稻和粳稻两种。河姆渡遗址出土稻谷数量之多、保存之完好、分布范围之广,在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是十分罕见的,填补了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史上“有粳无籼”的空白。河姆渡遗址大量稻谷的发现,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往人们认为印度是亚洲水稻的原产地,河姆渡遗址的发现证明,这里的水稻比印度发现最早的水稻还早了3000余年。 (4)农业工具以骨耜最为典型,家畜以猪、狗和水牛为主。 相关链接 河姆渡居民将捕来的动物加以驯化,使其逐渐变得温顺,成为可在家中圈养的家畜,原始的畜牧业产生。原始畜牧业是在原始农业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稻谷栽培和家畜饲养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使人们有了比较稳定的食物来源,再也不必像过去那样四处奔波了。人们开始了定居或半定居的生活,这种生活方式极大地促进了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5)河姆渡人会制作陶器和玉器,还有简单的乐器骨哨。 (6)河姆渡人运用雕刻等技术,用象牙和兽骨制成古朴的艺术品。这里出土了中国最早的象牙雕刻。 (7)河姆渡人还懂得使用天然漆。 思维拓展 比较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的异同。 相同点:两者都处于母系氏族阶段;都是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经济形态,兼有饲养、渔猎、采集等经济活动;都会建筑房屋,过着定居生活;都会使用和制作磨制石器和陶器。 不同点: 5 (1)地域文明不同:半坡人是黄河流域母系氏族文化的代表;河姆渡人是长江流域母系氏族文化的代表。 (2)地理环境不同:河姆渡人生活在南方长江流域,气候多雨湿润。而半坡人生活在北方黄河流域,气候干旱、寒冷。 (3)建筑房屋的特点不同:河姆渡人建筑的房屋样式是干栏式房屋,通风防潮。半坡人的房屋样式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避风沙、保暖。 (4)农作物不同:河姆渡人种植的是水稻,半坡人种植的是粟。 (5)陶器制作的风格不同:河姆渡人制作的黑陶,而半坡人制作的是彩陶。 妙招巧记 半坡人和河姆度人的生产、生活情况 原始居民 发现地点 距今年代 生产工具 农业 手工业 住房样式 社会阶段 半坡人 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一带(黄河流域) 约6000年 石器、骨器、角器 种植粟 制作彩陶、乐器,会纺织、制衣等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氏族 社会 河姆渡人 浙江余姚(长江流域) 约7000年 骨耜 种植水稻 制作陶器、玉器、乐器骨哨;懂得雕刻技术、使用天然漆等 干栏式建筑 知识点三 原始农业的发展 1.兴起背景 人类在长期的采集、狩猎生活中熟悉了动植物的习性,逐渐学会了栽培农作物和饲养动物。 2.原始农业的兴起过程 (1)兴起 5 ①水稻:在中国的一些早期遗址中,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稻。②粟:黄河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目前发现最早的栽培粟类遗存距今约9000—7000年。 (2)兴起地区:黄河、长江和淮河等流域。 (3)发展变化:由最初的“刀耕火种”,发展到用耒耜等翻土工具进行耕种,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 相关链接 骨耜多用较大型哺乳动物的肩胛骨制成,骨耜上安装的柄叫耒,通常又把这种装有木柄的骨耜叫耒耜。用耒耜来耕作,叫耜耕农业。 3.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4.兴起和发展的意义 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思维拓展 为什么说我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 (1)考古学家发现了距今约10000年的栽培稻,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稻。 (2)黄河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目前发现最早的栽培粟类遗存距今约9000~7000年。 例1 如果将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进行比较,其共同点有( ) ①都属于农耕文明的代表 ②都普遍使用了磨制石器 ③都过上了定居的生活 ④都会制作彩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点拨 此题为组合型选择题,意在考查对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在生产和生活上的相同点。可用排除的方法。结合教材所学逐一分析选项,半坡原始居民会制作彩陶,而河姆渡原始居民会制作黑陶。故将④排除。答案为B。 答案 B 5 例2 1981年,袁隆平发明的“籼型杂交水稻”获得成功,解决了世界上许多人的粮食问题,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被外国人称为“东方魔稻”。我国有种植水稻的悠久历史,下列远古居民中,最早种植水稻的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点拨 本题重在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对基础知识的准确把握,避免混淆。我国原始农耕时代文明的代表是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前者生活在长江流域,以种植水稻为主。后者生活在黄河中下游地区,以种植粟为主。故C项为本题答案。 答案 C 例3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同学们,相信你们对这首歌曲都比较熟悉吧,歌曲中的“长江”“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被称为“中华文明的摇篮”。我国历史上的半坡和河姆渡遗址都地处大河流域,这是因为大河流域( ) A.土质肥沃,适宜于农耕生产 B.战略位置重要 C.交通便利,适宜发展商业 D.便于生活用水 点拨 解答本题要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本题考查的是“半坡和河姆渡”这两种远古居民区别于北京人、山顶洞人等远古居民的重要特点,就是会种植庄稼、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而大河流域肥沃的土地、丰富的水源为农耕生产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故A项为本题答案。 答案 A 例4 早在六七千年前,生活在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都已经进入农耕时代。下列表述符合这两个原始居民农耕文化特征的是( ) A.开始使用铁制家具 B.逐步推广牛耕技术 C.饲养家畜、制作陶器 D.确立土地私有制度 点拨 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水稻,他们饲养家畜,会制作陶器;半坡原始居民主要种植粟、饲养猪、狗等家畜,能制作色彩鲜艳的彩陶,所以符合这两个原始农耕文化特征的是饲养家畜、制作陶器,故答案选C项。 答案 C 5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