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评价及试卷分析广西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普通高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评价及试卷分析广西卷

‎2010年普通高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评价及试卷分析(广西卷)‎ 高考文综历史科质量分析组:黄元甫 覃祖元 周健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Ⅰ)(山西、江西、广西、湖北、河北、河南使用)历史试题着眼于对考生历史学科思维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查,引领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方向。试题符合考试大纲的要求,内容分布科学合理,试题科学、规范、准确,无偏题、怪题和超纲现象,既有利于保证科学性、公平性的实现,又有利于在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基础上的发展创新。整套试题较好地体现了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目标立意”的命题发展方向,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一、试题评价 ‎1.试题稳中求变。‎ ‎(1)2010年试题稳定性最直观地体现在题型分值分布上。选择题第12至23题,每题4分,共48分。主观题非选择题2题:第37题为历史学科内综合题32分,共3小题,与2009一致。第39题地史政三科大综合,其中第1、4问历史题仍占20分(去年为1、2问)。这一题型分值分布,近几年都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2)从试卷的呈现方式看,与去年一样,试题较多地采用了历史材料和图表的方式,注意了试卷呈现方式的多样性。试题的第13、14、15、16、17、18、19、20、21、22、23、37、39题中运用了许多文献材料、历史表格数据等,充分考查了考生阅读史料、解读图表、分析情景等历史阐释能力。通过与去年试题的比较,我们还看到,这两年历史试题,选择题的世界近代现代史部分,考查内容主要涉及法国、英国、德国、美国等西方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去年选择题第20题,考查法国大革命的背景,而今年选择题第18题则是考查法国工业革命进程的特征;去年第21题考查美国宪法的主要原则,而今年第20题则是考查美国南北战争的著名战争葛底斯堡战役。去年第22题考查英国工业革命的工人状况,而今年第19题则是考查英国工业革命的效果。去年第23题考查的是经济区域化和全球化的特征,而今年的第23题则是考查经济全球化概念的准确理解。‎ ‎(3)试卷的内容结构作了适当的微调。2009年试题,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所占分值依次为34、30、36分。而今年则调整为36分、34分、30分。 这种调整主要是跟第39题考查内容的变化而变化的,没有一成不变的。‎ ‎(4)地史政三科文科综合考查内容的“拼盘”的味道逐渐淡化,学科间的综合进一步加强。只是去年的试题(尤其是第39题)是历史与政治的综合与交融,而今年则变成了地理与历史的综合与交融。‎ ‎2.注意基础,突出对历史学科主干知识和重点知识的考查,没有出现偏题、怪题现象。‎ 中学历史教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作为基础的基础,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必须掌握重要历史史实,掌握历史发展的重要线索。今年试题不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基本上都围绕主干知识和国内外重大历史事件进行考查。第13题考查雕版印刷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折射了当今国家和政府加强对公众舆论的正确引导和监督。第14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历史概念“田赋”、“厘金”、“关税”的准确理解。随着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19世纪末清政府财政收入发生了明显变化,来自于国内外贸易的税收逐渐超过传统的封建税赋,开始占据政府收入的主体,这反映了当时中国商品经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第15题考查的是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脱离了农村群众,因此出现了老农不知“中华民国为何物”的奇怪现象。第16题主要考查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国共关系具有转折意义的历史事件。抗战胜利后的国共重庆谈判,当时尽管国共双方分歧很多,但毕竟有了一个共同协定,全国舆论都为之喝彩。第17题考查20世纪60年代中国对西欧外交政策调整的主要原因。上世纪60年代,曾经同盟的中苏关系恶化,社会主义阵营发生大分裂,中国的外部环境进一步恶化,为了寻找新的外交空间,共同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中国自觉地加强了与西欧的联系。第18题考查了法国工业革命发展道路的特征。第19题考查英国工业革命取得的成就和积极影响。第20题考查的是美国内战的葛底斯堡战役。第21题考查的是德意志的统一的目的。第22题考查的是珍珠港事件的历史影响。第23题考查的是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3.新史料、新情景成为文综历史试题新的样式。‎ 命题专家认为,在命题时,适当增加材料题的比重,或者打破材料题的界限,选择题和论述题也提供材料,更多地设计新的情景,让考生运用平时学习培养出来的能力去分析解答试题。为加强考查学生的能力,应该尽可能发挥各种题型的功能,如选择题,题干尽可能用新观点、新材料、新情景。与去年一样,今年的12道选择题,情况材料涉及文字史料、表格、学者观点等,试题中几乎没有一题是对直接发问,都需要学生在新情况下运用学科知识,进行一定的思考后才能作答。‎ ‎4.注重能力考查,体现高考导向。‎ 能力立意是高考永恒不变的考查方向。国家考试中心对历史学科考试能力要求主要有四大方面:①再认再现历史知识;②材料处理;③历史阐述;④文字表达。以后又对3+x考试能力要求作进一步阐释:①记忆能力(观察、描述基本的社会科学现象,了解社会科学现象的规律和意义);②理解能力(社会科学的主要概念和结论,数据、图表、公式、简图的意义及其关系);③应用能力(提取有效信息进行科学合理的判断推理、归纳、预测,分析、说明原因,解决问题)。‎ 今年的文综历史试题求新求变,历史材料丰富多样,充分考查考生的阅读文字材料、解读图表、分析情景、进行人文理解等能力。除个别题目较偏、选项抽象外,大部分的题目是创设情境,贴近生活,源于课本,高于课本。从新角度、新情境深化拓展对历史问题的认识,注重考查历史问题的认识过程,要求把历史事件、事物、人物等放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认识,很多问题不能在高中历史教科书上找到原封不动的答案,而要通过内化的历史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如第13题,考查考生准确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第14题则是考查考生通过表格数据变化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5题考查考生正确理解材料和对历史问题的理解能力,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辛亥革命对农村的影响非常有限。第17题考查考生透过历史现象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破裂,为了与苏联对抗,中国调整了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第37题以全球史观、现代史观、文明史观为命题范式,以经济文明发展为主线,选取中外古近代史料与论述,综合考查学生正确获取材料信息、分析概括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以及辩证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 ‎5.文明史观贯穿全卷,成为全卷的灵魂。‎ 这是近年高考历史试题命制的一大特点。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从文明史的内容看,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三者相互作用,共同发展。从纵向看,文明史可分为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两个阶段;横向看,文明的扩散如建立文化圈、文明之间的冲突与交流等,也是文明的重要内容。今年试题的第14、15、17、18、37题等,反映了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演进、文明之间的冲突与交流。‎ ‎6.体现新课程改革精神,以高考引领课改。‎ 以文明史重构历史体系,重视历史教学三维目标的实现和人文综合素养的考查,要求考生引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历史的具体问题,是历史学科课程改革的方向和趋势。在今年的文综历史试题中,这一点表现得尤为明显。主要体现在:①试题形式上突出了新情境、新材料、新问题。12道选择题和两个主观题都是通过文字、表格、地图等图片材料创设情境,突出了对信息释读能力的考察。考试大纲在“考试目标和要求”中,对信息能力的考查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获取试题提供的信息,理解试题要求以及考查意图;提炼信息的有效内容和价值并对其进行分析与整合;组织和应用相关学科的信息,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解读;准确运用相关知识和相关信息,认识和说明问题。试题尤其考查了对信息处理能力,无论是主观题还是客观题,都以材料的形式向考生提供信息,要求学生阅读信息,更重要的是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去处理这些信息,最终得出正确答案。②考查目标上,试题突出了新课程三维目标的考查。新课改提倡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衡量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同时,注重学生自主创新、合作创新精神的提高。今年的文综历史试题很好的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整套试题创设了全新的情景材料和鲜活的背景,试题的整体设计融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于一体。对中学历史教学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如第17题20世纪60年代我国对西欧外交政策的变化,一方面考查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另一方面也考查了考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主义思想。第37题第(2)问,考生在解答问题的同时也受到一次早期维新思想代表人物的忧国爱国教育,实现爱国情感的升华。‎ ‎7.密切联系社会现实,隐性介入时政热点。‎ 高考历史试题一贯关注热点,都不回避热点,大多通过一种隐性的方式介入。如第15题辛亥革命,明年是辛亥革命发生100周年。第16题国共关系反映了当前的国共关系的发展。第37题涉及现在很热的世界市场问题。第37、39题隐性的方式介入现在上海世博会主题“城市问题”。今年又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试题为此设计了第22题,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导致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实现更在规模的联合。‎ 二、试卷分析 高考试卷评卷期间,我们文科综合测试历史学科质量分析组对全区120811名考生(去年120343人)的答卷随机抽取了4869份第Ⅱ卷(非选择题)样本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今年文综历史卷平均分38.2935分(2009年为45.4281分,2008年为47.5399分),难度0.3829,标准差11.8451,区分度0.2873。全区最高分83分(2009年全区最高分86分,2008年为92分)。具体详见表1、表2。‎ 表1:2010年高考文综地理、历史、政治三科平均分、难度比较表 考生数 平均分 难度 ‎12081‎ 一卷 二卷 全卷 一卷 二卷 全卷 小计 ‎64.2030‎ ‎65.4031‎ ‎129.8508‎ ‎0.4586‎ ‎0.4088‎ ‎0.4328‎ 地理 ‎20.2619‎ ‎24.1518‎ ‎44.4137‎ ‎0.4605‎ ‎0.4313‎ ‎0.4441‎ 历史 ‎19.5513‎ ‎18.7422‎ ‎38.2935‎ ‎0.4073‎ ‎0.3604‎ ‎0.3829‎ 政治 ‎24.3898‎ ‎22.5092‎ ‎46.8989‎ ‎0.5081‎ ‎0.4329‎ ‎0.4690‎ 表2:2010年高考文综地理、历史、政治三科标准差、区分度、最高分比较表 考生数 标准差 区分度 最高分 ‎12081‎ 一卷 二卷 全卷 一卷 二卷 全卷 小计 ‎16.8933‎ ‎22.6525‎ ‎35.9681‎ ‎0.2883‎ ‎0.3481‎ ‎0.2904‎ ‎244‎ 地理 ‎7.3405‎ ‎10.9477‎ ‎15.5282‎ ‎0.3994‎ ‎0.4872‎ ‎0.3825‎ ‎93‎ 历史 ‎7.5135‎ ‎6.7117‎ ‎11.8451‎ ‎0.3758‎ ‎0.3151‎ ‎0.2873‎ ‎83‎ 政治 ‎7.8083‎ ‎8.1973‎ ‎13.9957‎ ‎0.3903‎ ‎0.3873‎ ‎0.3404‎ ‎85‎ 表3:2010年文综历史科各分数段考生分布表 分数段 ‎0-9‎ ‎10-19‎ ‎20-29‎ ‎30-39‎ ‎40-49‎ ‎50-59‎ ‎60-69‎ ‎70-79‎ ‎80-89‎ 分布人数 ‎1593‎ ‎4217‎ ‎20089‎ ‎38170‎ ‎35227‎ ‎17360‎ ‎3856‎ ‎298‎ ‎1‎ ‎1.选择题 在文综Ⅰ卷中,历史学科选择题为第12-23题,每小题4分,共48分。考生平均得分19.5513分(2009年为23.3115分),难度0.4073(2009年为0.4857),标准差7.5135(2009年7.1154),区分度0.3758(2009年0.3499)。其中满分(48分)考生7人(2009年为4人,2008年146人,2007年81人)。‎ 表4:2010年文综历史科选择题得分情况表 得分 ‎0 ‎ ‎4 ‎ ‎8 ‎ ‎12 ‎ ‎16 ‎ ‎20 ‎ ‎24 ‎ ‎28 ‎ ‎332 ‎ ‎36 ‎ ‎40 ‎ ‎44 ‎ ‎48 ‎ 人数 ‎1718 ‎ ‎2359 ‎ ‎7600 ‎ ‎15621 ‎ ‎23234 ‎ ‎25614 ‎ ‎21233 ‎ ‎13721 ‎ ‎6582 ‎ ‎2419 ‎ ‎613 ‎ ‎90 ‎ ‎7 ‎ 表5:2010年、2009年高考文综卷Ⅰ历史题难度比较分布表 难度分布 ‎2010年题号 ‎2009年题号 ‎0.10-0.20‎ ‎18、22‎ ‎20、21‎ ‎0.21-0.30‎ ‎13‎ ‎13、14‎ ‎0.31-0.40‎ ‎12、14、17、20‎ ‎19‎ ‎0.41-0.50‎ ‎16、23‎ ‎ ‎ ‎0.51-0.60‎ ‎21‎ ‎12、16、18、22‎ ‎0.61-0.70‎ ‎19‎ ‎17‎ ‎0.71-0.80‎ ‎15‎ ‎ ‎ ‎0.81-0.90‎ ‎ ‎ ‎15、23‎ 通过表5的统计、比较 ‎,我们看到,今年历史学科选择题的难度比去年有较大增加,难度值由去年的0.4857,提高到0.4073,平均分由23.3115分,降到了19.5513分,下降了3.7602分。去年试题难度值在0.50-0.90的题目有7小题,而今年难度值大于0.50的仅有3小题,而难度值介于0.10-0.40的竟达到7小题之多。‎ ‎12.中国古代常用五行相生相克解释朝代更替,称作“伍德”。每个朝代在“五德”中都有相应的次序。曹魏被定为“土德”,通过“禅让”代位的西晋应为 A.金德 B.木德 C.水德 D.火德 本题属常规文史常识题,考查学生源于五行理论五德之说。五行学说认为,天地万物都存在着金、木、土、水、火五种属性,称之为五行。五行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相生即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相克即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五德,指五行的属性,即土德、木德、金德、水德、火德。在王莽篡汉之前,一般采用五行相克说,交替顺序为:黄帝(土)→夏(木)→商(金)→周(火)→秦(水)→汉(土)。王莽篡汉后至元代,一般采用五行相生说,交替顺序为:黄帝(土)→夏(金)→商(水)→周(木)→汉(火))→曹魏(土)→晋(金),后依次类推;自元之后,又变为相克说: 元(金)→明(火)→清(水)。‎ 这道题虽然考查我国古代的五行学说,但更深层次是考查考生对中华文化中传统常识的了解,考查学生的历史文化知识和历史综合素养,要求学生有比较广泛的知识。结果,考生这题的答对率仅有37.56%,有33.62%的考生错选了B项“木德”,有14.47%的考生错选了C项“水德”,有13.18%的考生错选了D项“火德”。考生之所以错选,关键是对我国古代五行学说中的相生相克不了解所致的。‎ 表6:2010年高考文综卷Ⅰ历史题考生(120811名)12题答卷情况统计表 题号 A B C D 答案 正确率 ‎12‎ ‎45379‎ ‎40617‎ ‎17474‎ ‎15922‎ A ‎37.56‎ ‎13.欧阳修上疏说:“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详其语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之虏中,大于朝廷不便……(请)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这反映了 A.宋代活字印刷开始普及 B.书籍出版业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 C.北宋与契丹间关系紧张 D.文化传播方式变化影响政府管理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题中多次出现“雕印”一词,说明当时雕版印刷术比较普及,由此可排除A项;再由题中信息主要涉及宋人“议论时政之言”,并不足以说明当时北宋与契丹的关系,C项亦可排除。B项有较强的迷惑性,但由“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可知当时宋朝政府并未对书籍出版业进行有效的管理;而由“大于朝廷不便”的信息,可知如当时“议论时政之言”广为流传的话,则对宋朝政府的统治会带来不利影响。故D项为正确选项。这题的答对率仅为24.68%,竟有48.17%的考生选择了B项“书籍出版业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 表7:2010年高考文综卷Ⅰ历史题考生(120811名)13题答卷情况统计表 题号 A B C D 答案 正确率 ‎13‎ ‎17213‎ ‎58188‎ ‎14204‎ ‎29811‎ D ‎24.68‎ ‎14. 表1 1885~1892年田赋、厘金、关税占清政府年收入百分比 年份 总额(千两)‎ 田赋(%)‎ 厘金(%)‎ 关税(%)‎ ‎1885‎ ‎78276‎ ‎38.6‎ ‎17.9‎ ‎18.8‎ ‎1887‎ ‎85787‎ ‎36.4‎ ‎19.6‎ ‎24.3‎ ‎1889‎ ‎86187‎ ‎35.5‎ ‎17.4‎ ‎25.7‎ ‎1891‎ ‎95394‎ ‎33.4‎ ‎17.1‎ ‎25.1‎ ‎1892‎ ‎88816‎ ‎35.2‎ ‎17.2‎ ‎26.0‎ 表1反映了这一时期 A.政府强化了对关税的控制 B.连年战争使农村经济日趋凋敝 C.民族工商业发展陷入停滞 D.财政收入越来越倚重商品流通 本题考查学生通过表格数据变化分析问题的能力。题干的时间信息是19世纪末期,当时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说清政府“强化了对关税的控制”不符合史实,故A排除;19世纪末,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说“民族工商业发展陷入停滞”不合史实,C项亦排除;中法战争后的1885至1892间,中国政局相对稳定,说“连年战争” 亦不合史实,故B也不正确;表格中田赋、厘金在清政府年收入中所占比例下降,而关税所占百分比却逐年增加,说明当时商品经济发展对清政府财政收入增加的重要性,故D项正确。‎ 表8:2010年高考文综卷Ⅰ历史题考生(120811名)14题答卷情况统计表 题号 A B C D 答案 正确率 ‎14‎ ‎55037‎ ‎9635‎ ‎10836‎ ‎43794‎ D ‎36.25‎ ‎15.1913年,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老农询问其国籍,某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做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这表明 A.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强烈 B.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 C.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 D.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材料和对历史问题的理解能力。根据材料信息“老农‘忽做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和“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可知,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虽然深入人心,但辛亥革命对农村的影响却非常有限,故C项正确;革命党人身着日式服装不能体现中国民众强烈的反日情绪,题干也没有体现老农和革命党人的地位不合法,故A、B均不正确;辛亥革命没有发动农民,脱离人民群众,并不是农民不支持革命,故D亦错误。‎ 表9:2010年高考文综卷Ⅰ历史题考生(120811名)15题答卷情况统计表 题号 A B C D 答案 正确率 ‎15‎ ‎13438‎ ‎8321‎ ‎87168‎ ‎10463‎ C ‎72.15‎ ‎16.国民党《中央日报》就国共关系某一事件的影响评论道:“这一结果固然还有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内战之不致发生,却已有确实的保障。”这指的是 A.国民党“一大”召开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双十协定》的签订 D.达成《国内和平协定》‎ 本题考查学生结合材料理解重大历史事件的能力。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其目的不是为了避免内战发生,而是为了北伐,故A排除;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是国民党内部是否愿意抗日的问题,不是国共双方之间避免内战,故B项亦排除;根据材料信息“这一结果……有确实的保障”和所学知识可知C项符合题意;1949年国共和谈达成的《国内和平协定》,因国民党政府拒绝签字而破产,谈不上“这一结果固然还有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故D也不正确。‎ 表10:2010年高考文综卷Ⅰ历史题考生(120811名)16题答卷情况统计表 题号 A B C D 答案 正确率 ‎16‎ ‎5399‎ ‎33837‎ ‎54496‎ ‎25675‎ C ‎45.11‎ ‎17.1960年起,《人民日报》、《红旗》杂志等对欧洲共同体的正面报道逐渐增多,这表明中国开始调整对西欧的外交政策,其主要背景是 A.“三个世界”理论的提出 B.社会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变化 C.美、苏两国间关系的变化 D.资本主义国家间关系的变化 本题考查学生透过历史现象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三个世界”理论提出是在20世纪70年代,故A项可排除;20世纪50年代后期,中苏关系逐渐破裂,为了与苏联对抗,中国不得不调整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故B项题意;20世纪60年代,美苏两国仍处于争霸时期,两国间关系并未发生实质性的变化,C项亦可排除;欧洲共同体作为资本主义国家,它的成立虽冲击了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但社会主义仍是它们共同的敌人,资本主义国家间关系也没有变化本质变化,D项亦不正确。‎ 表11:2010年高考文综卷Ⅰ历史题考生(120811名)17题答卷情况统计表 题号 A B C D 答案 正确率 ‎17‎ ‎36394‎ ‎37184‎ ‎23727‎ ‎22011‎ B ‎30.78‎ ‎18.19世纪上半叶,法国农村盛行一种“家庭加工系统”,即工厂本身或通过承包商把产品原料分给一些家庭加工,然后收回成品。这一现象说明在当时的法国 A.工业基于经济的多元结构 B.工业革命尚未开始 C.工业化带动农业经济转型 D.农村的劳动力过剩 本题考查学生透过历史现象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本题有一定的难度。C项有较强的迷惑性,看似农村家庭在进行加工,似乎农业经济在转型,实则不然,因为题中并未涉及当时法国农村小农经济的发展情况。反而,通过题中信息,可以看出当时法国农村工业化发展过程中,是通过多种形式带动工业化的发展,将企业生产化整为零,在为各个家庭提供生计的同时,逐渐推动工业的发展。故A项正确;19世纪上半叶,法国工业革命已经开始,故B错误;根据所学可知法国农村小农经济盛行,农民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束缚在土地上,题中也并没体现农村的劳动力过剩,故D亦不正确。这题的答对率仅为19.43%,错选C项的考生竟达46.73%。‎ 表12:2010年高考文综卷Ⅰ历史题考生(120811名)18题答卷情况统计表 题号 A B C D 答案 正确率 ‎18‎ ‎23478‎ ‎14355‎ ‎56456‎ ‎25048‎ A ‎19.43‎ ‎19.英国人麦考利1830年说:“如今我们国家比1790年还穷吗?我们坚决相信,尽管统治者有种种管理不当之处,但英国一直在变得越来越富。有时略有停顿,有时暂时倒退,但总的趋势是不容置疑的。”这一说法的主要历史背景是 A.国际局势平稳发展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C.工业革命成效显著 D.西方殖民主义体系确立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国际局势平稳发展是外因,不是英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历史背景,故A排除;1830年英国正处于工业革命时期,资本主义经济总体上快速发展,国家变得越来越富,故C符合题意;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及西方殖民主义体系的确立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故B、D均不正确。‎ 表13:2010年高考文综卷Ⅰ历史题考生(120811名)19题答卷情况统计表 题号 A B C D 答案 正确率 ‎19‎ ‎4000‎ ‎24020‎ ‎76312‎ ‎15015‎ C ‎63.17‎ ‎20.“我们要在这里下定最大的决心,不让烈士们的鲜血白流;要在上帝的福佑下,让我们的国家获得自由的新生;要使我们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长存”。上述演说发表于一次著名战役之后,该战役是 A.纳西比战役 B.葛底斯堡战役 C.瓦尔密战役 D.萨拉托加大捷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材料和比较历史事件的能力。1645年6月纳西比战役前英国是查理一世统治时期,1792年9月瓦尔密战役前法国是君主立宪制时期,1777年10月萨拉托加大捷时美国还未独立,因此三战役发生时均没有建立“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故A、C、D三项都不符合题意;美国内战中,林肯政府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最终打败了南方分裂势力,并“使我们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长存”,故B项符合题意。这题的答对率仅为31.49%,有42.71%的考生错选了D项“萨拉托加大捷”。‎ 表14:2010年高考文综卷Ⅰ历史题考生(120811名)20题答卷情况统计表 题号 A B C D 答案 正确率 ‎20‎ ‎17405‎ ‎38040‎ ‎12011‎ ‎51599‎ B ‎31.49‎ ‎21.有人称俾斯麦是“德意志革命”的主要发起人,恩格斯则称其是“非出本心的革命者”。这次“革命”的主要目的是 A.打破欧洲力量的均衡 B.结束长期的政治分裂 C.改变德意志落后状态 D.调整德国与法国关系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德意志统一之前,四分五裂的政治状态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最终结束了长期分裂的政治状态,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统一的国内市场,故B项正确;A、C不是主要目的,德意志统一时德法两国是敌对关系,故三项均不合题意。‎ 表15:2010年高考文综卷Ⅰ历史题考生(120811名)21题答卷情况统计表 题号 A B C D 答案 正确率 ‎21‎ ‎18521‎ ‎72752‎ ‎21667‎ ‎6449‎ B ‎60.22‎ ‎22.图4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次战事的发生地,这一事件 A.改变了大战爆发后美国的“中立”政策 B.标志着盟国在太平洋战场战略转折完成 C.证明制空权已转移到反法西斯盟国一边 D.导致了反法西斯力量实现更大规模联合 本题考查学生识别历史地图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珍珠港是美国在太平洋上的主要海军基地,位于夏威夷群岛瓦胡岛南端。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后,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最大规模,最终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故D项正确;二战爆发后,美国修改中立法,开始改变中立政策,加强对英国等国的援助,排除A项;1942年6月中途岛海战爆发,标志着盟国在太平洋战场战略转折完成,故B项错误;日军袭击珍珠港,给美国太平洋舰队以重创,从而在太平洋上掌握了制海制空权,故C项错误。‎ 这题的答对率仅18.24%,为选择题中得分率最低的,反映了考生对历史地图掌握的严重欠缺。‎ 表16:2010年高考文综卷Ⅰ历史题考生(120811名)22题答卷情况统计表 题号 A B C D 答案 正确率 ‎22‎ ‎53117‎ ‎37516‎ ‎6667‎ ‎22031‎ D ‎18.24‎ ‎23.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克描述了一种现象: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任何大的民族企业,不论是“美国的”、“德国的”还是“法国的”大企业,都难以生存。这表明经济全球化时代 A.世界经济发展趋于合理平衡 B.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出现变化 C.跨国大企业的民族属性消失 D.发达国家的资本开始扩张到全球范围 本题考查学生对经济全球化的正确理解。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经济新秩序并未真正建立起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趋势进一步加剧,故排除A项;所谓“民族企业”,也就是原料、市场、人员、技术等要素基本上来自本国,这样的企业很难适应全球化进程,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资金、人员、市场、资源跨国界流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新的动力,所以B项符合题意。说跨国公司的民族属性 “消失”明显不正确,故C可排除;D项发达国家的资本开始扩张到全球范围最迟应该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与经济全球化时间不吻,经济全球化出现于20世纪的80年代中期,90年代得到认可,故D亦可排除。‎ 表17:2010年高考文综卷Ⅰ历史题考生(120811名)23题答卷情况统计表 题号 A B C D 答案 正确率 ‎23‎ ‎21526‎ ‎60168‎ ‎16943‎ ‎20659‎ B ‎49.80‎ 总的来说,今年高考文综历史学科选择题的命题有如下特点:一是继续加大选择题能力考查的力度,特别是侧重于考查考生的理解、分析、比较、综合等多方面的能力;二是每道选择题都提供了全新的情景材料,整个题干没有一例是教材原文的照搬,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2.非选择题 在文综的非选择题中,属于历史学科考查内容的有第37题和第39题的第(1)、(4)问,总赋分是52分,考生平均分为18.7422分(2009年为22.1166分,2008年为24.1444分),难度0.3604(2009年为0.4253,2008年为0.4643)。其中,第37题(赋分32分)平均分11.7065分,难度0.3658,标准差4.7053,区分度0.3608。第39题第(1)、(4)问(赋分20分)平均分为7.0358分,难度为0.3518。‎ 第37题(1)问“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中后期商业发展的特点和影响”赋分8分,考生平均得分2.3448分,难度0.2931,标准差1.1651,区分度0.2768,满分考生264人。具体详见表六。‎ 表18:第37题(1)得分情况分布表 得分 ‎0‎ ‎1‎ ‎2‎ ‎3‎ ‎4‎ ‎5‎ ‎6‎ ‎7‎ ‎8‎ 人数 ‎7639‎ ‎6‎ ‎88670‎ ‎10‎ ‎20772‎ ‎2‎ ‎3448‎ ‎0‎ ‎264‎ 这一题要求考生概括明朝中后期商业发展的特点和影响,主要强调材料处理和综合分析能力。通过阅读材料,考生至少得到以下三个方面的信息:①当时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都很繁衍盛,如“徽商遍及全国”,福建商品在江浙畅销,多个地区的产品行销日本和东南亚等。②不同地区的商品各具特色,呈现明显的区域化和规模化,如景德镇的瓷器、湖州的丝、漳州的纱、松江的棉等。③对外贸易中,中国的产品明显占优势,并长期保持其影响力,如“日本所须,皆产自中国”,葡萄牙人、西班牙人皆“好中国绫缎杂缯”等;对外贸易还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通过材料的阅读与分析,可以归纳出其特征:国内外贸易繁盛,商品经济发达;商业发展呈现明显的地域化和规模化;对外贸易占据优势并获利丰厚。‎ 分析其影响时,要以文明史观为基本方法,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诸方面打开思路,结合材料和有关知识,立体分析和综合研究。如“不知贸迁而贫困者受到鄙视”,反映的就是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观念的冲击;湖州一斤丝“值白银一两”,反映的就是经济领域货币经济的发展。还有一点是政治上的,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最终会推动政治变革和社会转型,但当时的政治制度和外交政策与商品经济的发展之间存在剧烈的冲突;这点对考生来讲属于很高的史识要求。‎ 这一问考生大部分得分为2分,占考生总数的73.40%,在非选择题中是得分率最低的。考生丢分主要表现在:①离开中国、世界大背景去谈影响。许多考生都答了“中国手工产品在东南亚与东亚地区都保持着影响力。大量商品行销日本,大抵日本所需,皆产自中国,对外贸易促使自然经济和手工业经济得到长足发展”。②特点方面,第一个得分点“国内市场区域性特征明显”、第二个得分点“对外贸易出超”失分普遍。第一个得分点,一般考生只能得出“商品发展规模大,品种多,商品出口地多”结论,很少有能概括出“国内市场区域性特征明显”的。③材料中“直至十九世纪初,中国手工产品在东南亚和东亚地区都保持其影响力”这句话给考生以极大的误导,因而很多考生便只就这句话展开来评价其影响。如有答“促进明朝与日本、东南亚等地的经济交流和文化交流,各取所需,促进经济发展,友好往来”。甚至只照搬材料中的最后一句话“中国手工业产品在东南亚与东亚的影响较大”。④不会提取材料观点,概括能力欠缺。‎ 第37(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薛福成等早期维新思想家关于工商业的主要观点,并分析其产生的历史背景”,赋分12分,考生平均得分4.3607分,难度0.3634,标准差2.1006,区分度0.4289,满分考生43人。具体详见表七。‎ 表19:第37题(2)得分情况分布表 得分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人数 ‎5754‎ ‎1802‎ ‎20939‎ ‎4638‎ ‎39170‎ ‎6719‎ ‎27099‎ ‎4607‎ ‎7969‎ ‎981‎ ‎974‎ ‎116‎ ‎43‎ 这一问考查早期资产阶级发展工商业的思想主张及其产生原因,主要强调材料处理和历史阐释能力。考生回答观点主张可以通过材料信息进行提炼和整理,如“工商立国”,“工为体,商为用”,“可富可强,可大可久”,“抵百工”,“劝百工”,“破科举”等,都是支持本题答案较显性的材料信息,归纳起来,可以得出三点:①学习西方成功经验,以工商立国;②发奋图强,振兴工商,反对外国侵略;③改变传统的教育内容和方式,大力培养新型人才。‎ 分析观点主张产生的背景,同样需要从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综合分析和阐释,因为“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必然是这一时期政治经济在意识形态的反映”。政治上,明清以来商品经济的发展由于受到腐朽上层建筑的阻碍和落后思想观念的束缚,并没有推动中国的政治变革和社会转型,相反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遭遇到了西方列强的不断侵略,沦落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和思想文化上,西方的侵略也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工业文明和精神文明,这对中国传统的经济和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一些先进的封建士大夫愤而惊醒,提出了“师夷长技”的思想主张,并迈出了“自强、求富”的近代化艰难步伐——洋务运动。以上这些都应该是早期维新派“工商为本”思想产生的重要背景。‎ 这一问考生大多在2-6分之间,占考生总数的81.59%。考生丢分主要表现在:①一般考生都能答出“工商立国”、发展工商业这个得分点。但绝大多数考生答不出“与列强展开以工业为基础的商战”,而这个则是课文中指出的早期维新派的一个重要观点,反映了考生没有做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的要求。在分析背景时,绝大部分考生也答不出“洋务运动”这个得分点,反映了考生整体史观的欠缺。②离开早期维新关于发展工商业的思想去谈背景,结果只能泛泛而谈,不得要领。如有答“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有识之士掀起实业救国高潮”。③没有准确把握早期维新思想产生的时间和具体年代,从而错误理解早期维新思想家关于工商业观点产生的背景。如答“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加深,先进知识分子开始觉醒,寻找强国御侮之道”。④离开材料去谈论薛福成关于工商业的主要观点。如有的考生答“中国要发奋图强,应该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命运,必须要打破传统的思想,要走出一条适合本国的经济发展道路。全国人民应该端正态度,走向市场,面向世界”。‎ 第37(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世界市场格局的主要变化及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赋分12分,考生平均得分为5.0009分,难度0.4167,标准差2.8165,区分度0.5916,满分考生12人。具体详见表八。‎ 表20:第37题(3)得分情况分布表 得分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人数 ‎6331‎ ‎7861‎ ‎9970‎ ‎11658‎ ‎14569‎ ‎13585‎ ‎15262‎ ‎11670‎ ‎10179‎ ‎14628‎ ‎3163‎ ‎1920‎ ‎12‎ 本题考查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强调综合分析和论证能力。《共产党宣言》发表之时,工业革命如火如荼,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初步形成,世界工业文明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应该是双重的。一方面,它破坏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独立性和完整性,使中国沦为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另一方面,它也在客观上冲击着中国传统的封建经济和农业文明,西方的先进文明诱导和刺激中国工业化的起步,从而推动经济、政治、思想变革,开始艰难的社会转型。‎ 这一问考生大多得分在3-7分之间,占考生总数的55.25%。考生丢分的地方主要表现在:①所答非所问,史实混乱。如答“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以独立的姿态融合于世界市场当中,实行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有答“苏联解体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中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经济日益发展”。②照搬原文,不按题目要求回答问题。如答“资产阶级开拓了世界市场,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新的工业取代了”。有答“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产生和消费都成为了世界性了,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③离开题目要求谈影响,即调开近代世界市场格局主要变化来谈影响。如有答“有利影响:对中国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扩大了中国同世界各国的经贸往来,加强了各国的联系,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扩大了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有利于中国商品的出口等。不利影响:遭到发达国家的各种贸易保护,加大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贫富差异”。④概念混淆,史实混乱。题目问的是世界市场格局的变化,而许多考生则理解为经济形态的变化。如答“由封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经济”。或答“使得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受到冲击,商品经济开始在中国出现”。‎ 第39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决定隋唐定都长安的主要因素”,赋分6分,考生平均得分1.9331分,难度0.3222,标准差1.5270%,区分度0.6431,满分考生265人。具体详见表九。‎ 表21:第39题(1)得分情况分布表 得分 ‎0‎ ‎1‎ ‎2‎ ‎3‎ ‎4‎ ‎5‎ ‎6‎ 人数 ‎35288‎ ‎3762‎ ‎43519‎ ‎17492‎ ‎13755‎ ‎6730‎ ‎265‎ 这一问考生大多得分在0-2之间,占考生总数的68.35%。考生丢分主要表现在:①离开题目要求谈原因,只谈唐定都长安的消极因素而丢分。如答“长期的战争和自然灾害严重,地区发展薄弱”或答“因长期战乱与自然灾害等因素,关中地区经济衰退,隋唐定都于长安,但主要依赖黄河中下游地区及江南的财赋”。②因史实混乱,胡乱分析而丢分的。如答“经济发展,粮食丰富;运河从长安出发,运粮交通便利”。③地理概念模糊混乱而丢分。如答“关中地区经济衰退,所以定都长安”。有答“关中经济衰退,长安经济发展繁荣”。④部分考生不按题目要求去分析隋唐定都长安的主要原因,而倒是花大量的笔墨去谈论洛阳对长安的支持。如答“黄河中下游地区及其江南财赋的支持;东都洛阳的修建;南方粮食的供应”。⑤理解材料出现偏差,把秦汉时期的关中盛况当成隋唐时间的关中。如答“土地肥沃,人口少;经济发达,人民富裕” “长安属于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然量于富,十居其六”。⑥史实混乱,从自然地理因素谈原因。如答“水源充足一,地形平坦开阔,矿产资源丰富,气候宜人,环境优美”等。‎ 第39题(4)“概括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唐时期洛阳成为‘二京’之一的原因”,赋分14分,考生平均得分5.1027分,难度0.3645,标准差2.2153,区分度0.3785。具体详见表十。‎ 表22:第39题(4)得分情况分布表 得分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人数 ‎7099‎ ‎1060‎ ‎4963‎ ‎8796‎ ‎16726‎ ‎23538‎ ‎19898‎ ‎21989‎ ‎11006‎ ‎3151‎ ‎1550‎ ‎767‎ ‎233‎ ‎33‎ ‎2‎ 这一问考生大多在4-7分之间,占考生总数的68%。考生丢分主要表现在:①脱离题目要求去大谈长安的不利因素。如答“长安、关中地区长期战乱,自然灾害频发,不利于经济发展;长安地区交通交通不便,粮食运转耗费大”。②因地理概念混乱、史实混乱而丢分的。如有答“洛阳乃关中之地,交通便利,易守难攻”,有答“洛阳在江南地区,经济发展快。江南地区地大物博,能缓解长安及其附近地区的粮食压力”。③很多考生仅从交通方面去谈原因。如有答“由于交通限制,粮食转运耗量大,为缓解长安及附近地区的粮食压力,所以隋炀帝兴建东都洛阳”。④有仅从自然地区因素去谈原因而丢分的。如有答“洛阳地区位置优越,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靠近黄河,灌溉方便,农业发展条件好;洛阳交通发达,商业发展,市场广阔,原料物质丰富”。有的考生就干脆答道“洛阳是接近长安的一个环境优美、气候宜人的绿色宜居城市”。‎ 三、2010年文综历史试题给我们的启示 ‎1.必须高度重视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高考命题已经从知识立意转为能力立意,重在历史学科思维能力的考查,但是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能力是以知识作为载体的,离开了历史基础知识,历史学科的能力也就无从谈起了。以今年历史试题为例,第15题考查辛亥革命的局限性,考生必须要了解资产阶级革命派由于阶级的局限性,脱离人民群众,不敢放手发动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所以尽管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辛亥革命对农村的影响确实非常有限。第16题考查了20世纪20-40年代国共关系的4个史实。国民党“一大”召开,国共实现,目的不是为了避免内战发生,而是为了北伐。西安事件的和平解决的是国民党内部能否愿意抗战的问题,不是国共双方避免内战。1949年4月初的国共和谈达成的《国内和平协定》最终的修正案最后因国民党拒绝签字而破产。第17题考查1960年起,中国开始调整对西欧外交政策的主要原因,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把事件放在1960年的国际大背景(中苏关系恶化,社会主义阵营的分裂)去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第20题考查世界史上著名的四个战役。解好这题,必须抓住题中材料的“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这是一个民主政体的政府。再看选项,纳西比战役发生于1645年,英国处在查理一世统治时期;互尔密战役发生于1792年9月,法国下处在君主立宪制时期,而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发生时,美国联邦政府还未成立,1787年宪法才确立了美国的共和政体。‎ ‎2.必须引导学生深刻领会新课程精神,参照新课程树立强烈的专题意识。主要原因:一是新课程新教材的编写体例是以模块的专题形式出现的;二是近几年的高考是以专题的形式出现的。2008年文综卷Ⅰ历史题的第37题考的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和英国的文官制度专题,去年历史题的第37是考的是古代赋税制度与我国农业税制度及其取消专题;而今年的第37题则是我国明清及近代的工商业发展专题。‎ ‎3.必须坚持系统、整体、联系的学习观。如今年第37题,要答好这道题,在复习时,必须从整体的、系统的、联系的观点出发,从古到今理清我国工商业发展的脉络和线索,到了近代则把它放在世界大背景去分析考查,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4.必须引导学生逐步树立全球意识、通史意识,拥有一定的全球观和大历史观,学会在具体时间段的世界背景下看中国,在具体的中国背景下看世界,在事物的比较中得到启示,体现历史的借鉴功能。仍以今年37题为例,第1问指出明朝中后期商业发展的影响,第2个得分点“倭寇、‘洋禁’与海外贸易发生冲突”,如果只是从材料中论从始出,就不可能得出“倭寇、‘洋禁’与海外贸易发生冲突”这个结论,而必须把它放到明朝中后期中国的大背景去考虑。‎ ‎5.必须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认真细致的作风,加强答题的规范化训练,形成规范的答题训练,用规范的学科语言回答学科问题。‎ ‎6.必须处理好教材、教学与高考之间的关系,提高高考复习的有效性。关于教学与高考之间的关系,我们要认识到,高考本身不能脱离教学,高考本身并不是高中教学的终结性评估,它是选拔性考试,它肯定要比中学教学的高度要高;历史观问题、学科发展的趋势问题,这些在中学教学中不一定能反映出来,但这些是大学所要求的,因此要在高考中反映出来。关于教材与考试的关系问题,在“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提法上“以本为本”不一定合适了。高考不一定就是“以本为本”,因此,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命题的发展趋势,不单纯考教材有关的内容,应该是高于教材的发展趋势,尤其是材料解析题。‎ ‎7.运用文明史观,重新构建中学历史学科体系。北师大杨宁一教授认为,解决新课标下考试测量的学科知识体系问题,首先需要史学观念的更新。在这个基础上,用文明史的观点整合新课标的模块和专题,构建学科体系。考试测量应该依据这一体系来把握主干知识,确定命题的基本思想、立意和认识的提升。‎ 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一切文明都是整个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并相互交织、渗透和转化,共同推动着人类文明从低级走向高级,均应得到承认和尊重。特点:从考察的主题来看,是把人类文明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从考察标准来看,是把生产力作为观察历史进程的一个重要标准。基本内容: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三者相互作用,共同发展。从纵向看文明史可分为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两个阶段。从横向看包括文明的扩散,如建立文化圈,文明之间的冲突与交流等。‎ 现代文明的发展的基本线索:在1500年前,世界传统的四大文明以及介乎其间、散布于亚、非、美等大洲的一些边缘文明,基本上处于一种相互隔绝状态,而且呈现着某种平等对峙的格局,然而从积极奉行重商主义的欧洲发现了美洲并打通了全世界的商道之后,这一平等格局就开始突破,欧洲文明逐渐获得压倒其他诸文明的优势。‎ 欧洲文明在成功地吸收了它种文明的诸般优秀成果集中了全人类智慧的基础上,通过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的种种努力,初步创立了以科学化、工业化、民主化为基本原则的现代文明,并以此为准绳重组建了西方社会,然后借助于由这种合理化变革创造的极大的政治经济优势,最终完成了“使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历史进程。‎ 伴随着现代文明的这种扩散,东方民族独立自强意识开始苏醒,斗争最终导致殖民体系的崩解、中心国家势力的分散和第三世界的兴起,这种变化从国际政治格局看,表现为由英欧独霸到美苏争霸再到多极世界的演进,这种演变无非是在世界范围内全面贯彻现代文明的“民主化”原则的一个逻辑结局。‎ 就政治文明而言,政治文明是一个由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构成的完整体系,现代政治文明有两个不同的文明范式,一个是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政治文明,一个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文明,前者成为近代政治文明发展的主流,后者也是近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和发展了近代政治文明的形式和内容,是对近代政治文明的另一种探索。‎ ‎8.今后文综历史科高考命题的走向分析 ‎(1)从史学范式来看:以文明史范式为指导命制试题。高考历史试题为什么以文明史观为指导?‎ ‎①以文明史观研究历史反映了我国历史学学科体系发展的新趋势。当前,我国史学研究的范式主要有:现代化范式、整体史范式、文明史范式等。在新范式中,现代化范式和整体史范式更多是强调1500年以来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演进,以及工业文明向全球扩散的历史。文明史范式在很大程度上涵盖了现代化范式和整体史范式,因而影响越来越大。用文明史观研究历史已经日益受到史学界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历史学家确认,过去只从阶级斗争看历史的方法无法解释很多历史现象。国内历史教育泰斗级人物刘宗绪强调:“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视角去看历史,实际上是把握了历史发展的总纲。这是一种境界和高度,也是一种历史观。抱着这样的历史观去认识和研究历史,就把握了真谛,也有利于真正接受祖先留下的历史遗产,有利于总结历史的经验与教训。”‎ ‎②新课标及多种版本的新课标教材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住了史学发展趋势,是按照文明史观编写的。以前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教材的学科体系是按五种社会形态演进的理论加以编排的。而新课标把高中历史必修课分为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三个学习模块,包括25个学习专题,分别反映人类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文明史观的线索。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等新课标教材遵循新课标,均如此编写。‎ ‎③新课标颁布后,考试测量应该依据这一体系来把握主干知识,确定命题的基本思路、立意和认识的提升。‎ ‎(2)命题将以课程观取代教材观 在目前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考试题出现了一个突出的变化,那就是课程观取代教材观。以前强调的是教材观,即依纲靠本,新课改强调的是课程观,教材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提高历史学习的思维能力是最根本的,要动用各种课程资源来命题。这表现在:‎ ‎①试题会更多地呈现新材料、新情景,考查的不是教材知识,而是课程知识。②材料题中的材料不再单纯印证教材的观点。③试题的切入角度可能与教材完全不一样。④考察的是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而非单纯的记忆能力。目前我们虽然尚未使用课标教材,但全国高考无疑会向课改靠拢。‎ ‎(3)对2011年历史试题命题的一些估计 ‎①试卷形式、结构不变:依然是政史地三科综合,依然是39道大题。历史依然是12道选择题、2道主观题。39题也许会变为政史的结合(今年是史地、09年是政史)。‎ ‎②命题的基本趋势不变A.高考新趋向一:高考命题主流史学观念的变化。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高考命题,充分体现了阶段斗争观;20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的高考命题,主要体现了生产力观念;最近几年的高考命题则体现了文明史观,全球史观和社会史观。B.高考新趋向二:社会史观与大众化、生活化。以往历史关注的是“大人物”,社会史观则提醒人们关注“小人物”。如工业革命,以往人们关注的是大发明家,社会史则引导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无产者乃至童工等小人物身上。以往历史关注的是“大的方面”,社会史观则提醒我们不要忽略“小的方面”。如经济危机,以往人们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危机引起的经济问题上,社会史则引导我们关注危机下的民众生活。C.高考新趋向三:考查考生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如a.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b.人文主义精神;c.健康的审美情趣;d.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e.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世界意识等。D.高考新趋向四:充满时代气息。高考命题从来不回避社会热点问题,尤其是具有长久价值的热点问题,通过试题内涵领悟来反映社会热点问题,体现了时代性原则,试卷充满时代气息。E.高考新趋向五:淡化题型特点:试卷尽管仍然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但问答题与材料解析题的界限已基本消失;就算选择题也是以材料式选择题为主导;因此突出历史学科特点,重视史料作用,通过材料设计新情景来考查学生对史料进行解读的能力是今后一段时间内试题的主要特点。‎ ‎③四项能力目标不变:A.获取和解读信息——审题;B.调动和运用知识——思考;C.描述和阐释事物——表述;D.论证和探讨问题——论证。‎ 四、对2011年高考备考的一些建议 ‎1.明确目标、定好计划、加强研究。‎ ‎(1)建议对高中历史进行三轮复习,第一轮进行章节知识复习,讲透基础知识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突出主干知识、把握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单元测验,夯实基础,单元过关。第二轮专题复习,巩固各知识点,强化知识体系、对知识进行迁移和整合、进行纵横联系;第三轮强化训练,回归课本,查漏补缺,挖掘潜能,深化知识。同时加强综合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2)加强对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高中新教材的深入研究 。2011年高考,广西尽管依然还没有进行新课改、但从2007年开始,高考的命题特点与风格、试卷的结构、试题的深浅度等等基本都是按照新课改的要求来命制的。还有就是:①参加高考命题的人员(北京师范大学杨宁一教授、赵世瑜、游彪、曹文柱教授:赵世瑜、武汉大学何德章教授、南开大学李少兵教授、全国文综命题组组长北京师范大学张亚男教授等)基本都参加了新课程标准的讨论和制订工作,参加了新课改教科书的编写工作。他们的新视角、新观点在新课改教科书中有很多的体现,一定也会影响到高考试题的切入角度、设问方法、材料选择、情景设置和答案组织等。②现在的高考试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新课改教材的解释和拓展延伸、因此“以高考引领课改”是句大实话,而不是一句客套话,为此高三复习备考一定要深入研究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新课改各个版本的教科书、特别是岳麓版,从中获取有效的信息,进而把握高考命题的趋势,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和备考。‎ ‎(3)加强对高考试卷的研究。①以丰富的史料为试题情境,转变历史试题的考查功能,淡化对知识点本身的过于关注,突出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释读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问题从材料出”而不是“问题从教材出”。试题功能的变化:由引导学生对教材的关注转向对课标的关注;由简单记忆教材上的基础知识转向对历史信息的理解和问题的解决(由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②运用反映现实生活的社会发展的新材料、新情境,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和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③彰显开放、自主的人文性、留给学生发表观点、组织答案的空间性等。以上这些近几年、特别是2010年高考历史试题的特点、对我们应该是有反思作用的,从中我们可以反思我们日常教学和训练中的不足和亮点,发扬我们的长处,克服我们的不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跟上高考的脚步,在复习中做到有的放矢。‎ ‎2.了解不足、重视基础、优化训练。‎ ‎(1)审题不够仔细、审题不清。判断能力不强、基础知识不扎实、对一些基本史实、基本慨念掌握不准确,基本历史概念理解不到位。阅读能力低、不能从所给的材料或所设的情景中提取有效信息、读不懂材料、不能判断材料信息的有效性,因而不能准确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缺乏阅读材料基础上对有效信 息的整合、迁移能力,概括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欠缺。答题的规范性有待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有所欠缺,答了很多,但总是答不到点子上。答题没有层次、观点不明确、也没有序号等等这些都是2010年高考历史学生失分最主要的原因。对学生存在的这些不足我们有些老师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总认为只要自己认真备考就可以啦,这其实是一个误区,高考备考固然要研究课改、研究高考试题、研究考试说明,其实更要研究学生。只有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备考才是最有收效的。‎ ‎(2)针对学生存在的不足,在复习中我们首先要重视基础、因为最基础的东西往往最具有生命力。注重历史基础知识是我们应对复杂多变的高考历史试题的有效方法。近年来历史高考虽然注重能力的考查,但是不会游离课本太远,本源还是依托课本、依托基础的。即便是2010年高考对学生能力方面的要求固然高,但还是依托了高中历史教学的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体系的如:宋朝的文化、清的经济、辛亥革命、《双十协定》、工业革命、葛底斯堡战役等。历史的基础知识通常包括3个方面即“史实、史观、史法”。‎ ‎① 史实。即教材的基础知识,它包括史实性知识和结论性知识。史实性知识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历史现象的记录;结论性知识是对历史事件或现象的评价,如性质、意义、成败原因、影响等。准确、系统地掌握教材知识是备考复习的关键,具体而言:A、导言:搭建了知识结构框架,并给具体的史实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一个定位或定性,属宏观知识,对学生们形成历史知识结构系统极为有利,要求学生多加了解;B、课文大、小字,是教材的主体内容,其中大字是复习的重中之重。掌握大字,首先要求学生加强“记忆”,强调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但理解不能替代记忆,还是要“强记”、“死记”。其次,要理解、区分历史事件的表面现象和本质内涵,要引导学生去挖掘教材中的隐性知识、把握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知识的迁移和整合。小字是大字的延伸和补充,它更具体、详实,可视情况掌握。C、地图、插图、图片、文献资料和大事年代表也是复习的重要内容,也需要适当加以关注。总之,上述几种知识,复习时要注意各自的特点,不可偏废。‎ ‎②史观。就是观察、分析历史事物的观点和基本理论。历史基本理论主要是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如何培养提高学生的史观呢?首先平时要注意与政治学科相联系,灌输基本理论,使学生初步理解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几个基本观点和辨证的思维方法,提高思考能力,如:生产力的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其次要注意对中外历史进行比较,形成“大历史观”,注意把握中国史和世界史之间的有机联系,把中国史放到国际大背景中去掌握。在对比联系中提高学生的整体印象、全局观念以及对于“大历史”的宏观把握,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以优化,思维能力逐步提高。‎ ‎③史法。即分析、阐释历史事物的方法。从逻辑的角度分类有两种:一是归纳史实得出结论的归纳法;二是推演史实说明问题的演绎法。从历史认识论的角度分类,主要有历史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如通过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异同点的比较,可以分析两场改革成败的原因。此外,将上述方法具体化,可以衍生出人物事件评价法,观点材料论证法等。史法主要通过平时的课堂教学和加大习题的训练力度来强化。最好要求学生每做完一道题,或一套试卷,都要反复揣摩体会,这样的效果比“题海战术”要好得多。另外教师也要在训练的同时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对学生讲解自己的思路,传授解题的方法等等。‎ ‎(3)注重能力, 注重训练。从上面列举的学生存在的不足中,我们知道现在学生在能力上的最大不足就是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而“设置情境、考察能力”又是高考历史试题命制的主要方式。试题情境的创设,从形式上看,多以数据、图表、图形或一定的材料出现;从内容上看,多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为背景。由于文综历史试题设置的情境取材广泛,设问的角度灵活多变,我们只能以不变应万变的方法:重视培养学生对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分析能力来应对。怎样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呢,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①教材是培养学生提取和分析有效信息的最好载体。首先应引导学生对教材进行深入细致的阅读分析,例如,历史事件的发生一般要从事件发生的背景、表现、特点和影响几方面去分析,我们应引导学生在通读相关教材的基础上,在教材标注出上述的几个方面,可能一开始学生找的不是很准确,归纳得也不是很好,但通过长期的反复的练习,学生阅读教材的速度,提取相关信息的能力, 归纳概括的能力一定会提升的。 其次要充分运用教材所提供的史料、图表等进行分析。教材在每一单元,每一课都补充了一定的材料,这些材料有的是对教材内容的补充,有的是拓宽我们的视野,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可以对材料进行重新加工整合,以新的方式呈现给学生。 ‎ ‎②精选精练。高三复习时间紧任务重,所以应特别注意复习的有效度。平时的训练,题目最好经过老师的精心选择,针对性最好强一些,不要做重复的无效练习,这样才会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复习、练习的效率。但现在我们在高考模拟试题训练方面,或多或少都陷入了题海战术之中,在试题训练中,对四种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 “调动和运用知识”、 “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 和探讨问题”)的针对性训练不够强,针对四种能力考查进行的方法分析、规律性认识总结也不够.所以就需要我们慎重选择训练材料,选择质量可靠的题目提供给学生。在选题的过程中,去粗取精,选择符合课程标准、对应考试说明、角度新颖、难度适中、具有价值的题目,尽量多选用一些新材料、新情景的题目,符合当今高考命题的趋势。学生在做完题目后,教师需要及时讲评,试题讲评的好与坏,效率高与低,直接影响着学生成绩的提高。及时讲评不仅能及时理清学生的解题思路,引导学生反思解题过程,同时对训练学生历史思维、感知解题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 ‎③注意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表达要体现历史学科思维,科学准确,条理规范。每一单元测试都使用精心设计的、与高考一致的规范答题纸,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答题时要多答点,每一点要精,做到“广种薄收”,同时注意字迹要清楚,要有层次,要将观点送给改卷老师,这就要求我们平时的训练过程中,对学生宜紧不宜松,严格要求,切不可为了一时的平均分好看而放低要求。 ‎ ‎3.关注热点、加强学习、重视信息 ‎(1)适度隐性关注热点,自然渗透学科间热点 关注人类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是人文学科的特点。“以问题为中心,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或现实或重大的社会问题为素材”是高考历史试题的主题设计思想。文科综合侧重对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及社会热点问题的考查,体现思想教育功能。高考文科综合试题不回避时政热点和社会生活现实,紧扣时代的脉搏,强烈体现国家意志,充满时代气息。针对文综试卷这一命题的特点,在平时历史教学中教师就应该适度地关注热点问题。就历史学科而言,有两个关系必须要处理好:第一,历史学科有自己的主干知识,要把握好主干知识与热点问题之间的关系;第二,历史学科的对象是过去发生的事情,不可能直接地考察现实问题,主要是通过对历史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去折射现实问题,或者说把现实问题放到更加深广的历史背景和历史经验中去认识理解。历史的热点问题我们认为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①从时间上讲,至高考所在的年份,以“十年”和“5年”为单位的周年问题是该年高考的热点问题。如2010年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360周年、中国鸦片战争160周年等。 ②从地域上讲,与中国和世界的热点地区有关的历史问题是高考的热点问题。如亚洲的远东地区(朝鲜问题)、中东地区等。 ③从内容上讲,与国内外重大时政有关的历史问题是高考的热点问题。如三农问题、科学发展观、建立和谐社会、国家统一、民族团结、能源问题、环境问题等,与此有关的历史知识均属于高考的热点问题。 上述三方面的第三方面在高考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即以当前国内、国际重大史实为突破口,把热点问题和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有机结合,考察相关的历史主干知识,折射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 ‎ ‎(2)高考的“新情境、新材料、新观点”也给高中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课余时间可能需要我们多去读些书,补充一些新知识,了解一些新观点。关注一下史学研究的新动态、新成果。文科综合试题命题人员大多数为高等院校历史领域的研究专家(1.历史学科首席命题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杨宁一教授:其学术专长是世界近代化问题、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美国史;日本问题、东亚的区域化。2.北京师范大学赵世瑜、游彪、曹文柱教授:赵世瑜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明清史及社会史研究理论的研究,高中新课标岳麓版教材主编;游彪研究方向为宋史,宋代的兵制、政治制度;曹文柱研究方向为魏晋南北朝史。3.武汉大学何德章教授:其学术专长是中国古代民族史、三国两晋南北朝史、中国古代经济史。近三年的高考古代史题均出自其手。4.南开大学李少兵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中国近现代文化史、社会史,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宗教文化、风俗文化比较、社会变迁。5.学术秘书暂时由杨宁一和刘芄兼任。刘芄重视考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把握,突出对重大历史概念的考查,关注考生的历史学科能力,善于从微观的角度去发现历史的大意。6.全国文综命题组组长北京师范大学张亚男教授(地理学科),根据其地理学科的特点,注重对历史空间概念的考查,考查重点是区域经济,其特别关注对高中新教材观点的考查。)他们对历史学科体系和学科知识的某些领域具有深入的研究,在命题过程中,必然渗透历史学科体系和学科知识的学术观点。因此高三复习教学中老师要注重对新学术观点的学习,进一步拖宽自己的专业知识领域。当前新的学术观点有社会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等。体现这些观点的主要专著有:‎杨宁一 教授的著作--《中学历史课程改革与教学评价》等。了解这些学术观点,在教学复习中对教材知识从新角度构建知识体系,对重大历史时间进行分析。对历史教学,对高考复习备考是有帮助的。‎ ‎(3)应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投入和交流,努力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理想的历史教学应是“穿越时空的对话、思维火花的碰撞、文明薪火的传承”,其中“文明薪火的传承”则显示了历史教学的教化功能。教师要利用历史学科特有的优势,教师要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绪,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投入和交流,努力营造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相信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要充分发挥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以组织者、参与者和服务者的身份,参与学习讨论,促进学生展开积极能动的学习活动。用激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对待学科成绩暂时不理想的学生要有耐心、要有一颗宽容的心,要多看一眼,勤问一声、要不厌其烦,让他们感到你的真诚,使他们觉得你是真心的关心他们,从而改变他们的学习态度。要充分利用情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发掘学生的潜力。比如在最后冲刺阶段,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做一个空提纲,看着空提纲在脑海中像放电影一样回忆知识点,当发现记忆模糊时,就回归课本再看一次。在平时或高考答卷时要求学生做到“浏览全卷,心中有数;先易后难,树立信心;审题要慎,答题要快;遇熟不喜,遇生不惊;注意规范,认真检查;放宽心态,学会放弃。”等。‎ ‎(4)加强校际合作与交流、重视高考信息的收集和共享。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长处,不少试题每卷都会有1-2道新视角、新情景、新观点的试题,汇集起来就非常可观了。另外,必须重视高考信息的搜集整理工作。这些年来,历史及文综试卷的信息是最多和最准的,我们的同行中有不少人与高考命题人员、与考试中心有着密切的实质性的联系,他们时刻关注命题人员的言行和动向。虽然因众所周知的原因,高考命题组织形式有了重大变化,但从2010年高考的情况来看,有价值的东西还是有的,只不过价值没有前几年那么大而已。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