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线分线段成例教案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平行线分线段成例教案1

课题:4.2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 教学目标:‎ ‎1.经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基本事实及推论的探索过程,掌握这两个定理.‎ ‎2.会应用定理及推论求线段的长度或证明线段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及推论的掌握与应用.‎ 难点:熟练运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及其推论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活动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线段的比如何计算?‎ 问题2.线段AB、CD、EF、GH成比例是什么意思?‎ 问题3:教师展示绳子 ‎(1)你能快速的将这根绳子分成相等的两根吗?‎ ‎(2)你能快速的将它分成长度比为1:3的两根吗?‎ ‎(3)你能快速的将它分成长度比为2:3的两根吗?‎ 处理方式:问题1、2由学生口答完成.(教师注意学生回答问题1时对长度的叙述,回答问题2时四条线段的顺序性是否正确).问题3由学生自告奋勇动手分一分试一试,一学生操作,其他同学进行判断. ‎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对线段的比及成比例线段的复习,为这节课的探究活动做铺垫.设计问题3,学生对前两种分法都很轻松,到了第3中将会产生疑问或分的不准确,提出这个问题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对解决生活中问题的必要性.为本节课的学习设下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学习,感悟新知 7‎ 活动一:自主学习 自学指导:‎ ‎1.学习内容:课本82页全部内容.‎ ‎2.学习时间:约5分钟.‎ ‎3.学法指导:(1)小组内同学分工计算下列各组线段的比 = ,= ,‎ ‎ = ,= , = ,= . ‎ ‎(2)观察各组线段的比,你们发现了成比例线段吗?‎ ‎(3)若将l2平移后,成比例线段改变了吗?‎ ‎(4)撤掉方格纸,成比例线段会改变吗?‎ ‎(5)由此得到了结论:两条 被 所截,所得的 成比例 .‎ 处理方式:生分组自学,分工计算,完成导学案上的学法指导.师巡视参与小组学习,随时点拨计算中出现的问题,提示学生记住这个定理.‎ 设计意图:本环节为了适应学生自学,将课本上的问题更细化,让学生知道怎么学,学什么,从而一步一步按照指导得出定理.‎ 活动二、自学检测 l1‎ l2‎ l3‎ l5‎ l4‎ C B F E D A ‎1.展示导学案上的学法指导部分答案. ‎ ‎2.如图: ‎ ‎ ∵ l1 ∥l2 ∥ l3 ‎ ‎ ∴ = , ‎ ‎ = , ‎ ‎ .‎ ‎ = , = .等 7‎ 处理方式:将一位同学导学案上的学法指导部分的答案借助实物投影投出,全体同学进行批改订正,形成结论.第二问由学生将比例写在黑板上.多名同学相互补充,感受对应线段成比例的不同表示方法.‎ 活动三、合作探究(一)‎ ‎1.你认为定理中的关键词是 ?‎ ‎2.在找出“对应线段”时你有什么好方法与同学们分享?‎ 处理方式:师将平行和对应线段画出来,以示本定理的关键.同时强调这是使用本定理的条件和书写比例时必须注意的问题.各小组各抒己见,说出找对应线段的技巧及比例的书写技巧.‎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是深化学生对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理解,预防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只写比例式而忽略了平行线这个条件,再者让学生明确无论是上下比还是左右比,都必须对应.‎ 跟踪训练(一)‎ ‎1.如图,已知两条直线被三条平行线所截,截得的线段长度如图所示,则x= .‎ C B F E D A ‎2.如图,直线l1 ∥l2 ∥ l3 ,另两条直线分别交l1 ,l2 , l3于点A,B,C及点D,E,F,且AB=3,DE=4,EF=2,则BC= .‎ l1‎ ‎ ‎ ‎4‎ ‎3‎ ‎ ‎ l2‎ ‎7‎ x ‎ ‎ l3‎ ‎ ‎ ‎ 第1题 第2题 处理方式:学生独立完成这两个习题,小组内的同学相互批改.‎ 设计意图:借助这两个小题检测学生对定理的理解,发现定理只对“平行”和“对应”有限制,而与被截直线的位置无关.同时借助于比例式,求线段的长.‎ 7‎ 活动四、合作探究(二)‎ 提出问题:1.将直线l5向左平移,使其与l4相交于A点(如左图),则上述比例还成立吗?‎ ‎2. 将直线l5继续向左平移,使其与l4相交于B点(如右图),则上述比例还成立吗?‎ l5‎ A B C D F l1‎ l2‎ l3‎ l4‎ l5‎ A B C E F l1‎ l2‎ l3‎ l4‎ l5‎ A B C D F l1‎ l2‎ l3‎ l4‎ l5‎ A B C E F l1‎ l2‎ l3‎ l4‎ ‎3.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与两直线的位置有关系吗?‎ ‎4.(擦掉多余直线),观察这两个图形,上述比例式还成立吗?你发现了什么?‎ ‎5.推论: 三角形一边的直线与其它两边相交, .‎ ‎6. ∵ ,‎ ‎∴ .‎ 处理方式:学生分组讨论,完成自学提出的问题.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并给出适当的点拨.学生在讨论时指出对应线段,各小组派代表将符号语言板书在黑板上.‎ 三、例题解析,应用新知 例:如图,在△ABC中,E、F分别是AB和AC上的点,且EF∥BC.‎ A B C E F ‎(1)如果AE=7,EB=5,FC=4,那么AF的长是多少?‎ ‎(2)如果AB=10,AE=6,AF=5,那么FC的长是多少?‎ 处理方式:‎ 7‎ 生思考2分钟,然后试着写出求解过程,生主动去黑板上板演,小组内的其他同学主动订正,最后师进行评价,给出规范的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本题的解答,让学生感悟到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推论的应用,选择恰当的比例式,并以此为例,给出规范书写.‎ A B C D E 跟踪训练(二)‎ 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AB和AC上的点,且DE∥BC.‎ ‎(1)如果AD=15,AB=40,AC=28,那么AE= .‎ ‎(2)如果AB=5,AD=3,AC=4,那么EC= .‎ 处理方式:两生板演,生分组训练,互相批改.教师及时表扬鼓励.‎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对例题学习完毕,是否会根据条件和结论写出合适的比例对学生来说是个挑战,教师也借这两题看看学生对定理的灵活应用情况,及时获得反馈信息,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 四、拓展应用,答疑解惑 提出问题:现在你能解决将绳子分为2:3两根这个问题吗?‎ 处理方式:生分组讨论,师巡视,参与小组讨论,倾听他们的见解,并给与启发性点拨,搜集不同小组的不同答案,待会进行展示.‎ 设计意图:解决课堂开始时的疑问,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并会设计n等分线段的方法.‎ 五、回顾反思,提炼升华 ‎“学而不思则罔”,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和疑问,谈谈你的看法.‎ 处理方式:鼓励学生大胆回答畅谈,说出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及解题技巧和问题解决中的突破口,让全体同学在知识上,方法上,技巧上均有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总结收获,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化记忆,在解题中形成技巧.‎ 六、达标检测,反馈提高 A组:如图,已知直线l1 ∥l2 ∥ l3,‎ ‎(1)在图(1)中,AB=5,BC=7,EF=4,那么DE= .‎ 7‎ ‎(2)在图(2)中,DE=6,AB=5,EF=7,那么AC= .‎ l1‎ l2‎ l333‎ l5‎ l4‎ C B F E D A E l5‎ A B C D F l1‎ l2‎ l3‎ l4‎ ‎ (1) (2)‎ A B C D E 考查知识点: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基本应用 ‎2.如图,已知DE∥BC,如果AB=10,AD=6,AE=5,那么EC= .‎ 考查知识点: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推论 F A B C D E B组:‎ 如图,已知在△ABC中,点E、D、F分别在AB、AC和BC上,DE∥BC,DF∥AB,试判断成立吗?‎ 考查知识点: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应用及转化 处理方式: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教师将一生的答案投出来,同学们积极发表见解,进行批改订正.‎ 设计意图:通过这三个小题,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及时反馈,查缺补漏.‎ 板书设计 ‎§4.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 7‎ 跟踪训练(二)学生展示区 定理:‎ 推论推导区:‎ 推论:‎ 例题 跟踪训练(二)学生展示区 7‎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