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pptx课件(9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出师表》pptx课件(93页)

慧心 — 爱心 — 悟心 诗意 — 情意 — 创意 爱上语文 “ 三意 ” 语文 梦想成真 “ 三意 ” 课堂 伴你成长 “ 三意 ” 语文 “ 慧心诗意 ” : 用聪慧的心 “ 感受 ” 语文的诗情画意 —— 让我们 “ 快乐 ” ; “ 爱心情意 ” : 用仁爱的心 “ 感知 ” 语文的真情实意 —— 让我们 “ 高尚 ” ; “ 悟心创意 ” : 用灵悟的心 “ 感悟 ” 语文的美情新意 —— 让我们 “ 独特 ” 。 慧心 — 爱心 — 悟心 诗意 — 情意 — 创意 慧心 — 爱心 — 悟心 诗意 — 情意 — 创意 23 出师表 【导入门】 有这样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功绩: 一对二表三分鼎,六出七纵八阵图。 诸葛亮撰写的《出师表》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赞扬,陆游有诗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文天祥也盛赞:“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 这篇表文为何有这么大的艺术魅力?拳拳报恩意,殷殷老臣心。相信表文中那情挚生动的话语,精辟透彻的道理,不仅警醒一世当朝者,也是所有人的处世通言。 慧心 — 爱心 — 悟心 诗意 — 情意 — 创意 【目标牌】 1.了解诸葛亮及《出师表》的相关知识,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重点) 2.分析诸葛亮的形象,学习议论、记叙和抒情相结合的方法。 (难点) 3.了解诸葛亮的形象及其治国主张,理解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品质和“知恩图报”的拳拳诚意。(重点) 慧心 — 爱心 — 悟心 诗意 — 情意 — 创意 慧心 — 爱心 — 悟心 诗意 — 情意 — 创意 诗意篇 疏通文意理思路(为啥写)(趣味性) 一读:初读全文,感知内容(读出音韵:注意字音、字形、重音、语气、语调、节奏) 一写:抄写文常基础,批写段落大意(自主思考) 一、自学径 【标段落】【圈词语】【解题目】【辨文体】 表,古代 向帝王上书言事 的一种文体。基本特征是“动之以情”。 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李斯《谏逐客书》。到了汉代,这类文字分成章、奏、表、议四小类。“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文心雕龙》)。 此外,还有一种专议朝政的文章叫作“疏”,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这类文章又统称为“表”。 出师,出兵。 本文是诸葛亮在出师北伐之前写的。历史上有《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 通常所说的《出师表》一般指《前出师表》 。 慧心 — 爱心 — 悟心 诗意 — 情意 — 创意 一、自学径 【知作者】 诸葛亮 (公元181—234年),字 孔明 ,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省沂南县)人,是 三国 时期杰出的 政治家和军事家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 忠臣与智者 的代表人物。 早年避乱于荆州,隐居陇亩,藏器待时。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十月,刘备三顾茅庐,始出。诸葛亮对他纵谈天下形势,并建议刘备联合孙权,抗拒曹操,以益州为基地,兴复汉室,此后一直佐刘备。建安十三年即联孙权,在赤壁打败曹操,取得荆州,西取益州,建立蜀汉,拜为丞相。公元223年刘备死后,后主刘禅袭位,诸葛亮尽心托孤,被封为武乡候,主持朝政。诸葛亮志在北伐,于是东连孙吴,南收孟获,频年出征,与曹魏交战,最后因病卒于五丈原。追谥忠武侯。有《诸葛武侯集》。 慧心 — 爱心 — 悟心 诗意 — 情意 — 创意 湖北襄阳诸葛亮铜像 一、自学径 【查背景】 公元221年,刘备称帝,诸葛亮为丞相。223年,刘备病死,将刘禅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实行了一系列比较正确的政治和经济措施,使蜀汉境内呈现兴旺景象。 这篇表文写于蜀汉建兴(后主刘禅年号)五年(227年) 第一次出师伐魏之前 。当时蜀汉已从猇(xiāo)亭(现在湖北宜都)战役的惨败中恢复过来,既与吴国通好,又平定了南方的叛乱,所以诸葛亮决定北上伐魏。 刘禅昏弱,使诸葛亮在劳师远征之际深怀内顾之忧,因此,临行前上此表文,给刘禅以 告诫和劝勉 。希望刘禅 任用贤臣,采纳忠言,赏罚分明 ,以使国内政治修明,有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以实现先帝的 “北定中原” “兴复汉室” 的宏大理想。 同时也表达自己 对先帝的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的决心以及效忠刘氏父子的忠心。 慧心 — 爱心 — 悟心 诗意 — 情意 — 创意 慧心 — 爱心 — 悟心 诗意 — 情意 — 创意 慧心 — 爱心 — 悟心 诗意 — 情意 — 创意 一、自学径 【记音形】 崩 殂(cú) 陛(bì)下 以塞(sè)忠谏(jiàn) zhì(陟) 罚 zāng(臧) 否 (pǐ) 攸(yōu) 费yī(祎) 以遗 (wèi) 陛下 咨 (zī)诹(zōu) bì(裨) 补 阙(quē) 漏 颓(tuí) 桓(huán)公 wěi(猥) 自 危难(nàn) 二十有 (yòu) 一年 夙 (sù) 夜 驽(nú) 马 攘(rǎng) 除 彰 (zhāng)显 归 jiù(咎) 有胜(shēng) 涕 (tì)零 性行(xíng) 行(háng)阵 诸róng (戎) 慧心 — 爱心 — 悟心 诗意 — 情意 — 创意 一、自学径 【释词义】 (一)相关成语: 1.妄自菲薄: 随意地看轻自己。 2.三顾茅庐: 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去襄阳隆中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3.计日而待: 等待的时日屈指可数。形容为时不远,也指盼望殷切。 4.作奸犯科: 做奸邪的事,触犯科条。 5.引喻失义: 说话不恰当。 6.优劣得所: 才能高的人和才能低的人都能安排得当。 7.不求闻达: 不追求名位。 8.不知所云: 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紊乱或空洞。 慧心 — 爱心 — 悟心 诗意 — 情意 — 创意 一、自学径 (二)一词多义 1.道 ①“中道崩殂” 道路 。 ②“咨诹善道” 办法 。 2.遗 ①“以光先帝遗德” 遗留 。②“先帝简拔以遗陛下”(wèi) 给予 。 3.为 ①“俱为一体” 是 。 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做,行 。 ③“众议举宠为督” 做,担任。 4.论 ①“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评判 ②“每与臣论此事” 议论。 5.无 ①“若无兴德之言” 没有。 ②“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无论。 慧心 — 爱心 — 悟心 诗意 — 情意 — 创意 一、自学径 6.行 ①“然后施行” 实行。 ②“性行淑均” 品行。 ③“必能使行阵和睦”。(háng) 行伍。 7.效 ①恐托付不效( 效果 )②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功效 ) ③不效,则治臣之罪( 取得成效 ) 8.而 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却 。②“可计日而待也” 来 ,表修饰。 9.益 ①有所广益( 好处、益处 ) ②斟酌损益( 益处 ) 10.然 ①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然而,可是 )②然后施行( 这样 ) 慧心 — 爱心 — 悟心 诗意 — 情意 — 创意 一、自学径 11.于 ①“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在 。 ②“欲报之于陛下也”。 给 。 ③“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对 。 ④“还于旧都” 到 。 12.以 ①“咨臣以当世之事” 用 。 ②“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而 。 ③“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从而 。 ④“愚以为宫中之事” 认为 。 慧心 — 爱心 — 悟心 诗意 — 情意 — 创意 一、自学径 (三)古今异义: 1.秋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时候 ) 今义:秋季。 2.义 引喻失义( 道理 ) 今义:含义。 3.卑鄙 不以臣卑鄙(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 今:指品质低劣、下流。 4.感激 由是感激( 感动,激动 ) 今:意指激动感谢。 5.痛恨 叹息痛恨于恒、灵( 痛心,遗憾 ) 今:指十分憎恨。 6.开张 开张圣听( 扩大 ) 今:指商店开始营业。 慧心 — 爱心 — 悟心 诗意 — 情意 — 创意 一、自学径 7.愚 愚以为宫中之事( 谦称,我 ) 今义:愚昧、愚蠢。 8.晓畅 晓畅军事( 了解通晓 ) 今:明白,通达。 9.异同 不宜异同(偏指“异”, 差异 ) 今义:不同与相同。 10.所以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的原因 ) 今义:表结果的连词。 11.涕 临表涕零( 眼泪 ) 今义:鼻涕。 慧心 — 爱心 — 悟心 诗意 — 情意 — 创意 一、自学径 (四)词类活用: 1.恢弘志士之气 恢弘: 这里指动词,意思是发扬,扩展。 2.此皆良实 良实: 形容词作名词,忠良、诚实的人。 3.庶竭驽钝 驽钝: 比喻才能平庸,是诸葛亮自谦的话。驽(劣马,跑不快的马)钝(刀锋不锋利) 4.亲贤臣,远小人 亲:形容词作动词,亲近。远:形容词作动词,疏远。 5.深入不毛 毛: 名词用作动词,长苗,长庄稼。 6.优劣得所 优劣: 形容词作名词,好的差的(指德才高低的人) 慧心 — 爱心 — 悟心 诗意 — 情意 — 创意 一、自学径 7.有所广益 广: 形容词作动词,扩大,增加。 8.苟全性命于乱世 苟全: 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9.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奸: 形容词作名词,奸邪的事。 忠善: 形容词作名词,忠善的事。 慧心 — 爱心 — 悟心 诗意 — 情意 — 创意 10.攘除奸凶 奸凶: 形容词作名词,奸邪凶恶的人。 11.北定中原 北: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 12.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死: 名词作动词,为……而死。 一、自学径 【译文意】 (一)特殊句式: 1.判断句: (1)此皆良实。 这是没有明确语言标志的判断句。 (2)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也”,判断句标志。 2.省略句: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 省略主语,应为“后值倾覆,臣受任于败军之际”。 慧心 — 爱心 — 悟心 诗意 — 情意 — 创意 一、自学径 3.倒装句: (1)苟全性命于乱世。 状语后置,应为“于乱世苟全性命”。 (2)临崩寄臣以大事。 状语后置,应为“临崩以大事寄臣”。 (3)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状语后置,应为“于草庐之中三顾臣”。 慧心 — 爱心 — 悟心 诗意 — 情意 — 创意 一、自学径 (二)逐句翻译 1.出师表 臣诸葛亮上表进言。 2.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先帝创业未半:创业,开创大业。而中道崩殂:而:却表转折。中道,半路。崩,古时指帝王之死。殂,死亡。 先帝开创大来未完成一半,竟中途去世。 3.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今天下三分:今,如今。三分:天下分为孙权,曹操,刘备三大势力。  益州疲弊:益州,今四川省一带,这里指蜀汉。疲弊,人力疲惫,民生凋敝。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诚,确实。 危急存亡:万分危急,存亡难料。秋,时候。 如今天下分成三国家,我益州地区人力疲惫,民生凋敝,这真是处在万分危急、存亡难料的时刻。 慧心 — 爱心 — 悟心 诗意 — 情意 — 创意 一、自学径 4.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 不懈于内:懈,懈怠。内,朝廷。 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疆场上忠诚有志的将士舍身忘死地作战。外:这里指疆场。 但是宫廷里守卫的臣子,不敢稍有懈怠,疆场上忠诚有志的将士舍生忘死地作战。 5. 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 盖追先帝之殊遇:盖,发语词。追,追念 殊遇,特殊的礼遇。 欲报之于:报:报答。 这都是追念先帝的特殊恩遇,想报答给陛下的缘故。 6.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 诚宜开张圣听:诚,确实。宜,应该。开张圣听:扩大皇上听闻(的范围)。意思是要后主广泛听取意见。 以光先帝遗德:光,发扬光大。遗德,留下的美德。 恢弘志士之气:恢弘:发扬,扩展。 气,勇气。 陛下确实应该广开言路,发扬广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鼓舞志士们的勇气。 慧心 — 爱心 — 悟心 诗意 — 情意 — 创意 一、自学径 7.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妄自菲薄:随意地看轻自己。 引喻失义:说话不恰当。引喻,称引、譬喻。失义:不合道理。 以塞忠谏之路:以,从而。 塞,堵塞。 绝不应随便看轻自己,说出无道路的话,从而堵了忠诚进谏的道路。 8.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宫中府中:指皇宫和丞相府中。 俱为一体:俱:都。为:是。一体:一个整体。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晋升、处罚,赞扬、批评,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丞相府中而)不同。陟,提拔、晋升。臧否,赞扬和批评。异同:这里指不同。 宫里身边的近臣和丞相府统领的官吏,本都是一个整体,升赏惩罚,赞扬批评,不应标准不同。 慧心 — 爱心 — 悟心 诗意 — 情意 — 创意 一、自学径 9.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作奸犯科:做奸邪事情,触犯科条。 为忠善者:尽忠心做善事。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应该一律交给主管部门加以罚办或奖赏。付:交给。有司:负责专职的官员。司:掌管。刑,罚。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以显示陛下在治理方面公允明察。昭,显示。 平明之理:公平清明的治理。平,公允。明,明察。 如有作坏事,违犯法纪的,或尽忠心做善事的,应该一律交给主管部门加以惩办或奖赏,以显陛下在治理方面公允明察。 10.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不宜偏私:偏私:私心偏袒。 内外异法:宫内和丞相府的赏罚标准不同。 不应私心偏袒,使宫廷和丞相府刑法不同。 慧心 — 爱心 — 悟心 诗意 — 情意 — 创意 一、自学径 11.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此皆良实:良实:忠良诚实的人。 志虑忠纯:志向和思虑忠诚纯正。志,志向,虑,思虑。忠纯,忠诚纯正。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是以,因而。简拔,选拔。遗,给予。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这都是些品德良善诚实、情志意念忠贞纯正的人,因而先帝才选留下来铺佐陛下。 12.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愚以为:愚:我,谦称。以为:认为。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无:无论。悉以咨之:都要征询他们的意见。悉:都。咨:询问。 裨补阙漏:弥补缺失疏漏。 有所广益:这里指有启发和帮助。广:扩大。益:好处、益处。 我认为宫内的事情,事无论大小,都要征询他们的意见,然后去施行。这样一定能够补正缺失,增益实效。 慧心 — 爱心 — 悟心 诗意 — 情意 — 创意 一、自学径 13.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性行淑均:性情品行善良公正。性行:性情品德。淑,善。均,公正公平。 晓畅军事:晓畅:了解通晓。 试用于昔日:当年试用。  先帝称之曰能:称:称赞。曰能:说他能干。 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是以:因而。众:众人。议:评议。举:荐举。 将军向宠,性情德行平和公正,了解通晓军事,当年试用,先帝曾加以称赞,说他能干,因而经众人评议荐举任命为中部督。 14.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 行阵和睦:行阵:行伍,部队。和睦:团结。 优劣得所:好的差的各得其所(德才高低的人各有合适的安排)。 我认为军营里的事情,事情无论大小,都一定能够使军伍团结和睦,德才高低的人各有合适的安排。 慧心 — 爱心 — 悟心 诗意 — 情意 — 创意 一、自学径 15.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亲贤臣,远小人:亲:亲近。远:远避。 以先汉所以兴隆也:所以:这里表示原因。兴隆:兴盛。倾颓:倾覆衰败。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汉朝前期所以能够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汉朝后期所以衰败的原因。 16.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每与臣论此事:论:评论。 未尝不叹息痛恨:未尝:没有。叹息:哀叹。痛恨:痛心,遗憾。恨,憾恨。 先帝在世时候,每次跟我评论卢这些事,对于桓帝、灵帝时代,没有不痛惜和憾恨的。 慧心 — 爱心 — 悟心 诗意 — 情意 — 创意 一、自学径 17.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这些都是忠贞、坦直,能以死报国的节义臣子。贞良死节:忠正贤明,为保全节操而死(指以死报国)。 亲之信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计日:计:计算。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都是忠贞、坦直,能以死报国的节义臣子,诚愿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则汉王室的兴盛,就时间不远了。 18.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布衣:平民。躬耕:亲自耕种。躬,亲自。于:在。 苟全性命于乱世:苟:苟且。全:保全。不求闻达于诸侯:闻达:有名望,显贵。 我本是个平民,在南阳郡务农亲耕,在乱世间只求保全性命,不希望诸侯知道我而获得显贵。 慧心 — 爱心 — 悟心 诗意 — 情意 — 创意 一、自学径 19.先帝不以臣卑鄙 ,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不以臣卑鄙:以:因为。 卑鄙: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 猥自枉屈:猥,辱,谦词。枉屈:屈尊就卑。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三顾”即指此事。 顾:访看。 先帝不介意我卑贱,委屈地自我降低身份,接连三次到草庐来拜访我。 20.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咨臣以当世之事:咨:征询。 由是感激:由是:因此。感激:有所感而情绪激动。遂许:遂:于是。许:答应。 驱驰:奔走效劳。 征询我以时局大事的意见,因此我深为感激,从而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力。 21.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 后值倾覆:值,遇到。倾覆:覆灭、颠覆。这里指兵败。 尔来:自那时以来(即从刘备三顾茅庐到诸葛亮出师北伐以来)。 二十有一年:有:又。 后来正遇到危亡关头,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机患难期间我受到委任,至今已有十一年了。 慧心 — 爱心 — 悟心 诗意 — 情意 — 创意 一、自学径 22.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临崩寄臣以大事:刘备在临终前,把国家大事托付给诸葛亮。寄:托付。以:把。 夙夜:早晚,日日夜夜。 恐托付不效:恐:害怕,恐怕。不效:没有效果。以伤先帝之明:以:以致。伤:损伤。明:英明。 不毛:不生长草木,这里指贫瘠、未开垦的地方。 先帝深知我做事谨慎,所以临去世时把国家大事嘱托给我了。接受遗命以来,日夜担忧兴叹,只恐怕托付给我的大任不能完成,从而损害先帝的英明。所以我五月率兵南渡泸水,深入荒芜之境。 23.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南方已定:定:平定。 当奖率三军:奖:鼓励。率:统率。三军:全军。 北定中原:北:向北。 如今南方已经平定,武库兵器充足,应该鼓励和统率全军,北伐平定中原地区。 慧心 — 爱心 — 悟心 诗意 — 情意 — 创意 一、自学径 24.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庶竭驽钝:庶,表示期望。竭,竭尽。驽钝,比喻才能平庸(这是诸葛亮自谦的话)。驽,劣马,跑不快的马。钝,刀刃不锋利。 攘除奸凶:攘除:排除,铲除。 我希望竭尽自己低下的才能,消灭奸邪势力,复兴汉朝王室,迁归旧日故都。 25.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所以:用来(通过那样的途径来……)。 职分:职责本分。 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尽忠心于陛下的职责本分。 26.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等之任也。 斟酌损益:斟酌利弊。斟酌:考虑可否。损:损害。益:益处。损益:增减,兴办   至于掂量利弊得失,毫无保留地进献忠言,那就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的责任了。 慧心 — 爱心 — 悟心 诗意 — 情意 — 创意 一、自学径 27.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托臣讨贼兴复之效:托:责成,托付。效,功效。 不效则治臣之罪:效,取得成效。治:惩治。 以告先帝之灵:以:表目的,来。告:祭告。灵,神灵。 希望陛下责成我去讨伐奸贼并取得成效,如果不取得成效,那就惩治我失职的罪过,用来上告先帝的神灵。 28.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兴德之言:发扬圣德的话。 则责…之慢:责:责备。慢:怠慢,疏忽。 彰其咎:揭示他们的过失。彰:公布。咎:过失。 如果没有发扬圣德的议论,那就责备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公布他们的罪责。 慧心 — 爱心 — 悟心 诗意 — 情意 — 创意 一、自学径 29.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亦宜自谋:谋:思虑谋划。 咨诹善道:询问(治国的)好方法。诹,询问。 察纳雅言:察纳:明察。雅言:正确合理的议论。 深追:追:追念。 不胜受恩感激:胜:尽。感激:感动,激动。 陛下也应该自行思虑谋划,征询治国的好办法,明察和接受正直的进言,远念先帝遗诏中的旨意。我受恩、感激不尽。 30.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今当远离:当:正当。 临表涕零:临:对着,面对。涕零:流泪,落泪。 如今正当离朝远征,流着泪写了这篇表文,激动得不知该说些什么话。 慧心 — 爱心 — 悟心 诗意 — 情意 — 创意 一、自学径 慧心 — 爱心 — 悟心 诗意 — 情意 — 创意 (三)全文翻译 慧心 — 爱心 — 悟心 诗意 — 情意 — 创意 将军向宠,性情德行平和公正,了解通晓军事,当年试用,先帝曾加以称赞,说他能干,因而经众人评议荐举任命为中部督。我认为军营里的事情,事情无论大小, 都一定能够使军伍团结和睦,德才高低的人各有合适的安排 。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汉朝前期所以能够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汉朝后期所以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时候,每次跟我评论卢这些事,对于桓帝、灵帝时代,没有不痛惜和憾恨的。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都是忠贞、坦直,能以死报国的节义臣子,诚愿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 则汉王室的兴盛,就时间不远了 。 我本是个平民,在南阳郡务农亲耕,在乱世间只求保全性命,不希望诸侯知道我而获得显贵 。 先帝不介意我卑贱,委屈地自我降低身份,接连三次到草庐来拜访我 。征询我以时局大事的意见,因此我深为感激,从而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力。后来正遇到危亡关头,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机患难期间我受到委任,至今已有十一年了。 慧心 — 爱心 — 悟心 诗意 — 情意 — 创意 先帝深知我做事谨慎,所以临去世时把国家大事嘱托给我了。接受遗命以来,日夜担忧兴叹,只恐怕托付给我的大任不能完成,从而损害先帝的英明。所以我五月率兵南渡泸水,深入荒芜之境。如今南方已经平定,武库兵器充足,应该鼓励和统率全军,北伐平定中原地区。 我希望竭尽自己低下的才能,消灭奸邪势力,复兴汉朝王室,迁归旧日故都 。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尽忠心于陛下的职责本分。至于掂量利弊得失,毫无保留地进献忠言,那就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的责任了。 希望陛下责成我去讨伐奸贼并取得成效,如果不取得成效,那就惩治我失职的罪过,用来上告先帝的神灵 。如果没有发扬圣德的议论,那就责备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公布他们的罪责。陛下也应该自行思虑谋划,征询治国的好办法,明察和接受正直的进言,远念先帝遗诏中的旨意。我受恩、感激不尽。 如今正当离朝远征,流着泪写了这篇表文,激动得不知该说些什么话 。 一、自学径 【划节奏】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慧心 — 爱心 — 悟心 诗意 — 情意 — 创意 一、自学径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初读文】 慧心 — 爱心 — 悟心 诗意 — 情意 — 创意 二、感知石 【划结构】【概内容】 1.第一部分(1-5)分析形式,提出建议——语重心长 (1)危急存亡之秋;诚宜开张圣听 (2-4)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不宜偏私,内外异法 (5)荐宫中府中贤良;论亲贤远佞之理 2.第二部分(6-7)追忆往事,表达决心——知恩图报 (6) 知遇之恩 (7) 托孤之重 3.第三部分(8)明确责任,表明态度——言辞恳切 报先帝-忠陛下 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叙中见情-议中见志 慧心 — 爱心 — 悟心 诗意 — 情意 — 创意 慧心 — 爱心 — 悟心 诗意 — 情意 — 创意 情意篇 解读文本拓思维(写什么)(知识性) 二读:品读全文,拓展思维(读出意蕴) 二写:评写人事情理,整写课堂笔记(合作交流) 三、解读园(导方向) 慧心 — 爱心 — 悟心 诗意 — 情意 — 创意 (一)作者是在什么形势之下写的《出师表》?(主客观条件) (二)第1段,提出了第一条建议是什么?如何分析的? (三)第2段,作者提出的第二条建议是什么?如何分析的? (四)第5段,作者提出了第三条建议是什么?如何分析的? (五)这三条建议中,你认为哪一条最重要?为什么? (六)作者先后向后主举荐了哪些人? (七)课文后半部分主要追述哪三件事情?有什么用意? (八)最后一句话体现了诸葛亮怎样的思想感情? (九)本文多次提到先帝,有什么作用? (十)请你谈谈“至于诸葛亮忠于刘备父子的思想,则是其局限性所在”的看法。 三、解读园(析文本) 慧心 — 爱心 — 悟心 诗意 — 情意 — 创意 (一)作者是在什么形势之下写的《出师表》?(主客观条件) 1.不利的客观条件: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诸葛亮的战略思想是联吴抗曹。但吴国在猇(xiāo)亭(今湖北宜都)战役夺走了荆州全部地区,益州的豪强和南方的夷族统治者也趁机发动叛乱。这时,魏已牢固地控制着全国的中心地区即黄河流域,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占有明显的优势;吴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力量也比较雄厚;只有蜀偏安于西南一隅,处于不利地位。) (1)“先帝中道崩殂” 国内形势 ; (2) “天下三分” 天下形势 ; (3)“益州疲弊”隐含 创业艰难 之意,指出这是 国家生死存亡 的关键时刻,警策后主刘禅 居安思危、发奋图强 。 三、解读园(析文本) 慧心 — 爱心 — 悟心 诗意 — 情意 — 创意 2.有利的主观条件: 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用“侍卫之臣”和“忠志之土” 为了报答先帝的殊遇而 勤勉不懈、舍身忘我、恪尽职守 的事实来 鼓励刘禅看到希望 。 引出下文告诫他要继承和发扬刘备的作风 。 (二)第1段,提出了第一条建议是什么?如何分析的? 1.建议: 广开言路。 2.分析: (1)“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广开言路的 目的 ( 正 面分析) (2)“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不广开言路的 后果 ( 反 面分析) 三、解读园(析文本) 慧心 — 爱心 — 悟心 诗意 — 情意 — 创意 三、解读园(析文本) 慧心 — 爱心 — 悟心 诗意 — 情意 — 创意 (三)第2段,作者提出的第二条建议是什么?如何分析的? 1.建议: 严明赏罚。 2.执行: (1)“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2)“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陟罚藏否,不宜异同”) 3.目的: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严明赏罚是修明政治的根本途径,故特别强调。诸葛亮提出这点,是因为鉴于汉末皇朝颠覆的教训:懦弱无能的皇帝容易亲信宫中近侍,受他们的牵制,而与朝中执政官员对立,造成互相倾轧的混乱局面,最后导致亡国。据《三国志·蜀书·董允传》记载,刘禅宠信宦官黄皓,董允常对禅劝谏,黄皓也不敢为非。董允死后,黄皓“操弄威柄,终至覆国”。此虽后事,但刘禅的弱点诸葛亮不会不有所觉察。这里的话是有针对性的。) 三、解读园(析文本) 慧心 — 爱心 — 悟心 诗意 — 情意 — 创意 三、解读园(析文本) 慧心 — 爱心 — 悟心 诗意 — 情意 — 创意 (四)第5段,作者提出了第三条建议是什么?如何分析的? 1.建议: 亲贤远佞(“亲贤臣,远小人”) 2.分析: 亲贤臣, 远小人,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亲小人, 远贤臣,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1) 对比 。从 历史 的角度, 揭示先后汉兴衰的原因,论述了“亲贤远佞”的重要性 。 (2)规劝后主 吸取历史教训 。 三、解读园(析文本) 慧心 — 爱心 — 悟心 诗意 — 情意 — 创意 (五)这三条建议中,你认为哪一条最重要?为什么? 1.“广开言路”从“ 纳谏 ”角度提出。“严明赏罚”从“ 法治 ”角度提出。 都 是好的方针、政策,但因为刘禅是个 昏庸 之君,容易受坏人蛊惑, 难以贯彻执行 。 2.“亲贤远佞”是从“ 用人 ”角度提出的,是三条建议的 核心 。 3.只有做到亲贤远佞, 才能为忠谏之言开路,而非为奸佞开方便之门; 只有做到亲贤远佞, 才能真正做到察纳雅言,昭平明之理,不至于忠奸不分,赏罚不明。 三、解读园(析文本) 慧心 — 爱心 — 悟心 诗意 — 情意 — 创意 (六)作者先后向后主举荐了哪些人? 1.宫中: 郭攸之、费讳、董允等 (1)品德: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2)证据: “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值得信任。 (3)作法: “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4)目的: “必然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消除北伐后顾之忧,使他能集中精力伐魏 。 三、解读园(析文本) 慧心 — 爱心 — 悟心 诗意 — 情意 — 创意 2.营中: 向宠 (1)品德: “性行淑均,晓畅军事” (2)证据: “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3)作法: “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4)目的: “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提醒后主充分信任和依靠他。 三、解读园(析文本) 慧心 — 爱心 — 悟心 诗意 — 情意 — 创意 3.综合: 尚书、长史、参军 (1)品德: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2)作法: “亲之信之” (3)目的: “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 (七)文后半部分主要追述哪三件事情?有什么用意? 1. 三顾茅庐 ( 知遇之恩 ) (1)“臣本布衣 … 不求闻达于诸侯。” 低微的身份,淡泊的生活,无意于功名利禄 —— 高远志趣。 (2)“先帝不以臣卑鄙 … 遂许先帝以驱驰。” 宽宏气度不耻下问 —— 的知恩、感激之情。 三、解读园(析文本) 慧心 — 爱心 — 悟心 诗意 — 情意 — 创意 2.临危受命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概述随先帝出生入死的往事。 旨在告诉后主 先辈创业的艰难 ,表达了 效忠刘备父子 的心愿,以 陈情 的方式 为“出师”作铺垫 。 3.托孤之重 (1)“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大事”即刘备临终前嘱托诸葛亮辅佐刘禅“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表明先帝对自己的 信任 。说明“出师”的 根源 。 (2)“受命以来 … 深入不毛。”概括了作者“受命以来”所作的 思想基础、物质准备 ,表明自已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决心 和 忠君爱国的“忧叹 ” 之情。 (3)“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说明北伐 时机成熟 。把国内“斟酌损益,进尽忠言”的责任交给了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 劝勉刘禅“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希望刘禅亲贤远佞,听取“兴德之言”。 三、解读园(析文本) 慧心 — 爱心 — 悟心 诗意 — 情意 — 创意 (八)最后一句话体现了诸葛亮怎样的思想感情?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表”的 套语 。在本文却显得 情真意切 (其声呜咽似泣,其情沛然如注,耿耿忠心尽袒于外。犹如远行的父亲对孩子的不舍之情)。 2.表明诸葛亮临行前 百感交集 ,包含未言亦不可言的话——对刘禅是否能采纳建议的 忧虑 。集中地体现了诸葛亮对刘氏父子的无限 忠诚 。 三、解读园(析文本) 慧心 — 爱心 — 悟心 诗意 — 情意 — 创意 (九)本文多次提到先帝,有什么作用? 1.第1段,诸葛亮开篇便说“先帝” (1)以 追念先帝功业 的语气领起,表达了作者对先帝大业未成的 痛惜 之情,引起后主刘禅 深思 ,加强劝说后主的 说服力 和 权威性 。 (2) 为下文提出建议定下基调 。 2.第7段“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此”指 “五月渡泸,平定南方” 和 “北定中原,兴复汉室” 两件事。 (2) “报先帝” “忠陛下”呼应了前文“三顾茅庐”和“临崩寄臣以大事” 二事,再次说明 出师的原因是完成先帝未竟的事业 (本分)。表达了作者 真诚报恩 的真挚感情。 总之,多次提到先帝,极力表达自己的“忧叹”。既能打动后主,又有利于说明持不同意见的人,从而保证了后方的稳定。 三、解读园(析文本) 慧心 — 爱心 — 悟心 诗意 — 情意 — 创意 [提升] (十)请你谈谈“至于诸葛亮忠于刘备父子的思想,则是其局限性所在”的看法。 甲:“忠”应该理解为诸葛亮 知恩图报,忠心为国 。还可以看着是他有 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 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永远是后代胸怀抱负、有良知和正义感的知识分子心中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 乙:诸葛亮的“忠”是一种 愚忠 ,是知遇之恩后的一种 繁重的枷锁 。 他只忠于刘氏父子,却不审时度势,忠于自己的才能,这是一种 狭隘的爱国行为 。如果他真的爱国爱民,又何必辅佐那个扶不起的阿斗呢?北伐之所以功亏一篑,不就是因为刘禅的昏庸无能吗? 【品读文】 四、拓展林 【探主题】 本文是作者在出师北伐之前对朝廷内政所提出的 建议(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 。总结了 “亲贤臣,远小人” 才能使蜀汉兴隆的历史经验,表明作者 “北定中原,兴复汉室” 的决心,表现了他 “报先帝而忠陛下” 的 “感激” 之情和 忠贞不渝 的品质。 【拓思维】 (十一)联系本文内容谈谈: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许许多多著名的政治家,如何衡量他们?你认为一个比较完美的政治家,应该具备那些条件? 慧心 — 爱心 — 悟心 诗意 — 情意 — 创意 四、拓展林 1.应该有远大的抱负,坚强的责任感,以天下为己任; 2.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能洞悉当时国家之形势,针对国计民生症结所在,提出兴利除弊的方案; 3.能知人善任,选拔贤才; 4.能集思广益,善于采纳群言,改进工作。 (十二)诸葛亮的政治主张对当今社会有哪些现实意义? 1.当今社会的进步依然需要 广开言路 ,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才能 办好事情 ; 2.需要 严明法纪,赏罚分明 ,才能 调动人民的积极性 ; 3.在选拔任用人才上,应 任用有识之士 ,以更好地 促进社会各方面的发展 。 慧心 — 爱心 — 悟心 诗意 — 情意 — 创意 创意篇 赏析特色勤积累(怎么写)(文学性) 三读:诵读课文,赏析特色(读出情感) 三写:仿写句段篇章,总写体会反思(深入探究) 慧心 — 爱心 — 悟心 诗意 — 情意 — 创意 五、赏文亭 (十三)诸葛亮的《出师表》是千古传颂的名篇,不仅让后主感动,更是感动了很多忠诚之士。你觉得这是为什么? 1.以“先帝”激励后主。 2.推荐人才,有理有据。 推荐人才时,先介绍他们的 品格 ,理论上提出自己的 意见 ,再作出 具体安排 。 3.正反举例,以史为鉴。 以先汉的“兴隆” (正面) 和后汉的“倾颓” (反面) 的 历史事实 为前车之鉴。并以“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原文)为鼓励,促使后主 亲贤臣远小人 。 慧心 — 爱心 — 悟心 诗意 — 情意 — 创意 五、赏文亭 4.品德高尚,感情深厚。 (1)诸葛亮是一位深受信任,懂得治国之道,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远见。知恩图报、淡泊名利、忠心爱国,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贤臣。 ①三顾茅庐、临危受命、临崩寄事。 ②积极献言,提出三项建议; ③积极荐贤,安排内政、军事人才; ④平定南方,使后方稳定,得以出师北伐; ⑤积极筹备北伐,为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作准备。 (2)中间几段语气上既恭敬,又恳切,不但导之以理,而且动之以情。表达出对先帝的尽忠,对后主的嘱咐,对国事的关注。 (刘禅是 是无能之 君,诸葛亮受刘备之托来辅佐刘禅,是老臣,是“长辈”,但地位又是臣。所以他对刘禅上表,既是 臣对君的陈说 ,又是 “长辈”对受托照顾的人的殷切期望 ) 慧心 — 爱心 — 悟心 诗意 — 情意 — 创意 五、赏文亭 (十四)写法鉴赏 1.叙事、抒情、议论融于一体。 由于本文是奏章,是作者出师前向后主刘禅陈述意见,提出修明政治、兴复汉室的主张。兼记叙身世、追随先帝的原因、以身许国的经过。 因此,全文以议论为主,在言论中融以叙事和抒情,以做到对刘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从而达到劝谏的目的。 论述切中要害、分析透辟,针对性强;寓情于议,情理交融,言辞恳切,说服力强。叙事,寓情于事,委婉动人,感情真挚。 所叙之事如荐贤才、讲身世、谈经历,都是为议论服务的,使他对刘禅提出的建议与要求有理有据,更能使人信服。 在议论和叙事中,流露出自己的真挚感情,如“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一句言辞恳切,催人泪下,是诸葛亮感恩图报心情的集中表现。 慧心 — 爱心 — 悟心 诗意 — 情意 — 创意 五、赏文亭 2.语言率直、质朴、恳切、精练。 作者“报先帝”“忠陛下”的思想感情贯串全篇 ,处处不忘先帝“遗德”“遗诏”,处处为刘禅着想,殷切期望他继承父志,完成先帝未竟的“兴复汉室”之大业。作者此情此意,形成了本文率直、质朴、恳切的语言风格。 本文语言精练,多以四字句行文,兼用一些工整的排比、对偶句式 ,如“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等。 【试牛刀】 (十五)请以《我眼中的诸葛亮》为题写一个不少于300字的小片段,谈一谈你对诸葛亮的认识。 慧心 — 爱心 — 悟心 诗意 — 情意 — 创意 五、赏文亭 示例1: 诸葛亮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 他不但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而且精通战术兵法,“空城计”就是一个绝佳的例子。而他那篇肝胆照人、令人读后荡气回肠的《出师表》,更成为千古不朽的名篇佳作,至今流传。 他也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 虽身在草庐之中,但却十分注意观察和分析当时的政治时局,对外界的形势了如指掌,且在刘备“三顾草庐”之时,就对当时的时局作了透彻的分析。他用兵如神,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同时,我觉得他还是一个“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的人。 他的一片丹心就是为了报答刘备“三顾草庐”的知遇之恩。为了白帝城托孤之重任,为了兴复汉室,他竭忠尽智,至死不渝,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实在可歌可泣! 慧心 — 爱心 — 悟心 诗意 — 情意 — 创意 五、赏文亭 示例2: 他,是智慧的化身 ,“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空城计”这些神话般的故事和他一起在历史长河里闪着耀眼的光芒。他是成功的象征,“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但他偏偏遇上了一位扶不起的阿斗,给后人留下无尽的慨叹和唏嘘。 他原本只是个隐士 ,他念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躬耕于南阳,一心只想过着“俭以养德,静以修身”的生活。可是,他这样的智者,历史是不会让他如蜉蝣一般消失的,于是演绎了“三顾茅庐”的佳话。 他足智多谋。 初出茅庐就火烧新野,即使是曹操手下“八虎骑”之首的夏侯,也落得狼狈而逃。他巧借大雾,草船借箭,不费吹灰之力,就让周瑜陷害他的美梦破灭,同时还大大挫伤了曹军的锐气。他六出祁山,屡战屡胜,使魏军中首屈一指的司马懿也闻风丧胆。 慧心 — 爱心 — 悟心 诗意 — 情意 — 创意 五、赏文亭 他大智大勇。 面对兵临城下的15万大军,依然笑容满面地在一座空城上悠闲地弹琴。为了孙刘联盟,他泰然入吴,虽然他知道那里有周瑜的百般刁难,甚至是生命危险。萌葭关下,为了刘备的事业,他毅然决定冒刀光剑影,前去说服马超投降。虽然最后去的不是他,但我仍然不得不佩服他勇气可嘉。 但他毕竟是人,而不是神,他也有犯错的时候。 一个马谡,一个魏延。前者言过其实,他却委以重用,只因马谡读了一肚子的兵书,谈论起来滔滔不绝;后者是难得的将才,他却固执地认为“延脑后有反骨”,总是不能用人不疑。恐怕在这一点上,比起刘备和曹操,他要稍逊了一筹。他太谨慎,偏偏他又遇到了那位“安乐公”,纵然他是“两朝开济老臣心”,仍不免使天下英雄常有“泪满襟”的慨叹。 这就是我眼中的诸葛亮,一个无奈的隐士,一个有超人胆略和杰出军事才能的英雄,一个不免留有遗憾的悲壮之士。 【诵读文】 慧心 — 爱心 — 悟心 诗意 — 情意 — 创意 六、积累台 【储积累】 (十六)关于诸葛亮的歇后语。 1.诸葛亮用兵—— 神出鬼没 2.诸葛亮当军师—— 名副其实 3.诸葛亮的锦囊—— 神机妙算 4.诸葛亮隆中对策—— 有先见之明 慧心 — 爱心 — 悟心 诗意 — 情意 — 创意 5.诸葛亮弹琴—— 计上心来 6.诸葛亮的鹅毛扇—— 神妙莫测 7.诸葛亮三气周瑜—— 略施小计 8.诸葛亮草船借箭—— 用的是疑兵计 六、积累台 (十七)关于赞美诸葛亮的诗词。 1.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杜甫《蜀相》) 2.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书愤》) 3.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杜甫《成都武侯祠诸葛亮像》) 慧心 — 爱心 — 悟心 诗意 — 情意 — 创意 六出祁山 七擒孟获 禀赋八斗雄才 虽九死无悔 十里堂众生 评说 一代贤相 两袖清风 打造三分基业 终四面楚歌 五丈原长星 陨落 智慧化身 忠臣楷模 六、积累台 (十八)关于赞美诸葛亮的对联。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三顾:三顾茅庐 东和:东和东吴 六出:六出祁山 北拒:北拒曹魏 七擒:七擒孟获 排八阵:摆设八阵图 收二川:收东川、西川 慧心 — 爱心 — 悟心 诗意 — 情意 — 创意 六、积累台(绘板书) 慧心 — 爱心 — 悟心 诗意 — 情意 — 创意 【结语碑】 1.感悟一:《出师表》总结了西汉得以兴盛发达的根本原因在于君王的“亲贤臣,远小人”。 国家的振兴离不开众多德才兼备的人才。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应该努力学习,提升素养,时刻准备着做建设国家的“贤人”。 2.感悟二:诸葛亮一生不图名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为后世的楷模。 我们应该向他学习,精忠报国,奋发有为。 慧心 — 爱心 — 悟心 诗意 — 情意 — 创意 【训练池】 一、选择填空 1.诸葛亮写《出师表》的主要用意是( ) A.希望刘禅广开言路,采纳合理的意见。 B.希望刘禅实行法制,严明赏罚。 C.希望刘禅亲贤远佞。 D.希望发动战争统一中国。 2.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说明北伐的时机已成熟。B、作者用“报先帝”、“忠陛下”收结这一层意思,表达对后主无限“感激“之情。C、“忧“、”愁“二字,深刻表现了作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D、这一层叙述接受先帝“托付“,”“夙夜忧叹“,惨淡经营的苦心。 3.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先帝“临终寄臣以大事“交代了作者出师北伐的原因是为了完成先帝的夙愿。 B、“忧“、”愁“二字,深刻表现了作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C、受命以来“作者分两步行动,首先平定南方,然后北伐中原,从而完成了先帝的托付。 D、本段以记叙为主,陈述作者的心愿,表达了鞠躬尽瘁之情。 慧心 — 爱心 — 悟心 诗意 — 情意 — 创意 C B C 【训练池】 二、理解默写 1.第1段分析形势: ① 不利的客观条件: , , 。 ②有利的主观条件: , 。 , 。 2.第1段中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 , , 。 3.第1段诸葛亮提出建议的句子: , , 。 4.第2段中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 5.《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 “ , ”一致。 慧心 — 爱心 — 悟心 诗意 — 情意 — 创意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训练池】 6.第2段表明内外一体,赏罚分明的句子:“ , , , . ” 4.第2段,表明作者认为“严明赏罚”具体怎样执行的句子:“ , , , . ”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7.第3段,高度评价文臣的句子: , , .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8.第3段中提出亲贤的具体作法是什么? , , , . 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9.第3段中亲贤的好处是什么? , . 必然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10.第4段,高度评价向宠的句子: , , . , , .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慧心 — 爱心 — 悟心 诗意 — 情意 — 创意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藏否,不宜异同。 【训练池】 11.第4段中提出亲贤的具体作法是什么? , , , 。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12.第4段亮认为举用向宠将军的好处是什么? , 。 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13.第5段用对比的方法,从历史的角度,揭示先后汉兴衰原因,论述了“亲贤远佞”的重要性。规劝后主吸取历史教训的句子: , , ; , , ;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14.第5段表明“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主要条件,向后主提建议的句子: , 。 亲贤臣,远小人。 15.第5段,以先帝叹惜痛恨桓、灵二帝昏庸误国的历史经验教训,说明任人唯亲的危害。力谏后主亲贤远佞的句子: , , 。 “先帝在时, 每与臣论此事,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 灵也。” 慧心 — 爱心 — 悟心 诗意 — 情意 — 创意 【训练池】 16.第5段,列举历史经验教训,强调依靠 “贞良死节之臣”的重要性。追述先帝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增强“亲贤远佞”的说服力的句子: , , , , 。 “侍中、 尚书、 长史、 参军,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愿陛下亲之信之, 则汉室之隆, 可计日而待也。” 17.第6段找出表明作者出身的语句: , 。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18.第6段找出表明作者志趣的语句: , 。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9.第6段表明自己“感激”的原因,侧面看出刘备具有宽宏的气度,求贤若渴,知人善任的品德的句子: , , , , , 。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20.第6段哪句话概括了与先帝患难与共的历史? , , , 。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慧心 — 爱心 — 悟心 诗意 — 情意 — 创意 【训练池】 21.第6段简述“三顾茅庐”故事,追随先帝驱驰原因的句子: , , , , , 。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22.第6段,上级任命郑兴为厂长,以拯救濒临倒闭的工厂,人们说郑兴是: , 。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 23.在中国男子足球队冲击世界杯屡遭失败的情况下,米卢出任了国家队主教练,这是: , 。 24.第7段,概括了作者“受命以来”的心情和辛勤。说明他时刻以“报先帝”为念,努力做好“北定中原”的准备工作的句子: , , , , , 。 “受命以来, 夙夜忧叹, 恐付托不效, 以伤先帝之明, 故五月渡泸, 深入不毛。” 25.第7段,充分说明先主对自己的信任。说明“出师”是自己的本分的句子: , 。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慧心 — 爱心 — 悟心 诗意 — 情意 — 创意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训练池】 26.第7段,"奖率三军,北定中原"的条件是: , 。 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27.第7段作者“夙夜忧叹”的原因: , 。 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28.第7段说明出师北伐,势在必行,并表明自己效忠蜀汉的赤心的句子: , , , 。 , , , 。 。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29.第7段“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的原因? , , , 。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30.第7段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文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 。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慧心 — 爱心 — 悟心 诗意 — 情意 — 创意 【训练池】 31.第7段,再次叮咛依靠大臣理好朝政。说明北伐时机成熟,表明兴复汉室的决心的句子: , , 。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32.第8段“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照应第7段哪一句? , 。 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33.“斟酌损益,进尽忠言” 照应第7段哪一句? , , 。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34.立下军令状(出师誓言)。言辞恳切,催人泪下,表达了出师的决心。也是诸葛亮知恩图报品质的集中体现的句子: , , 。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35.从反面说,交代出师后朝政事宜的句子: , , 。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慧心 — 爱心 — 悟心 诗意 — 情意 — 创意 【训练池】 36.第8段劝后主开张圣听的句子: , , , 。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37.第8段,承前段“攸之、袆、允之任”,再从反面说,要后主严格要求朝廷诸臣的句子: , , 。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38.“盖追先帝之殊遇”与第8段“ ”相照应。 39.第9段,集中地体现了诸葛亮对刘氏父子的无限忠诚,表明诸葛亮临行前百感交集,包含着诸葛亮对国内政局的担忧,对刘禅是否能采纳建议的忧虑的句子: , , 。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慧心 — 爱心 — 悟心 诗意 — 情意 — 创意 深追先帝遗诏 【训练池】 三、阅读拓展 (一)学完本课后,你所在班级举行了以“走近诸葛亮”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关任务。 1.【对联续写】请根据下面提供的有关诸葛亮的事迹,续写下联。 他忠心耿耿,为报知遇恩,为酬托孤意,六出祁山,七擒孟获,巧布八阵图,鞠躬尽瘁,病死五丈原。 上联:忠肝义胆,关云长华容义释曹孟德 下联:鞠躬尽瘁,诸葛亮蜀中诚报刘豫州  2.【观点争鸣】诸葛亮为了表达对刘氏父子的无限忠诚,以身许国。有的同学认为,诸葛亮的“忠”是一种愚忠,因为后主刘禅实在不是他效忠的好对象。对此你怎么看? 我认为诸葛亮不是愚忠。理由:①诸葛亮在辅佐刘氏父子的同时,也是在实现自己兴复汉室、统一中原的人生理想;②辅佐的后主刘禅虽然愚昧,但并不算是彻底的昏君,蜀汉政权也没有被人民所抛弃。 慧心 — 爱心 — 悟心 诗意 — 情意 — 创意 【训练池】 3.【精神接力】诸葛亮为兴复汉室、统一中原而鞠躬尽瘁,无私奉献,堪称大英雄。请你向同学推荐另一位英雄人物,并概述其英雄事迹。 岳飞。国难当头,他挺身而出,以雄才大略支撑起半壁江山,以精忠报国构建起不败神话。铮铮铁骨,浩然正气,赢得一世英名、万世传颂——“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二)《隆中对》与《出师表》比较阅读 1.《隆中对》一文中,刘备分析天下形势的句子是: , , 。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的句子是: , , 。   《出师表》一文中,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的句子是: 。 2.《隆中对》一文中,刘备的政治抱负是: 。诸葛亮为刘备谋划的政治目标是: , 。   《出师表》一文中,诸葛亮的政治目标是: , 。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慧心 — 爱心 — 悟心 诗意 — 情意 — 创意 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今天下三分 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欲信大义于天下。 【训练池】 3.《隆中对》一文中,诸葛亮给刘备全面地分析了当时全国的形势,为刘备提出了 “ , , , 。 ” 的战略方针。  《出师表》一文是诸葛亮出师前写给后主刘禅的表文。文章表达了诸葛亮“ ”“ ”的思想感情。在文中,他提出了三条建议,其中最重要的是 “ , 。 ” 慧心 — 爱心 — 悟心 诗意 — 情意 — 创意 报先帝 忠陛下 亲贤臣,远小人 “ 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 【训练池】 4.分别从《隆中对》《出师表》中找出成语“三顾茅庐”的原句。   《隆中对》: , , 。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出师表》: , , , 。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5.《隆中对》写刘备去拜访诸葛亮,“凡三往,乃见”,又写到刘备对诸葛亮的一席话,《出师表》文中也写到“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这表明刘备是个怎样 的人? 虽遭挫折但却雄气勃勃,思贤若渴,急于求计。 6.“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杜甫《蜀相》中的名句,《隆中对》体现了前句中的天下计,《出师表》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 。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慧心 — 爱心 — 悟心 诗意 — 情意 — 创意 【训练池】 五、阅读拓展 (三)《出师表》2008年中考真题盘2008 常州市 甲 文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忠良,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乙 文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①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②,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③。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④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⑤深矣,常有以自下⑥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 其后夫自损抑⑦。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⑧。晏子荐以为大夫。 注释: ①御:马夫。 ②驷马:四匹马拉的车。 ③去:离开,这里指离婚。 ④相:担任国相。⑤志念:志向和思考的东西。⑥自下:谦虚。⑦自损抑:克制自己,保持谦卑。⑧对:回答。 慧心 — 爱心 — 悟心 诗意 — 情意 — 创意 【训练池】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文是奏章,是典型的事实论证的写法,思路严密;直截了当,让人容易接受。 B.乙文是寓言,简短精练,含义深刻,含蓄地表明观点、说明道理,说服力强。 C.甲文乃出师伐魏前所作,基本目的是表达感念先帝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 D.乙文非常细腻地叙述了一个故事,虽鲜明生动,但读者难以把握作者的真实意图。用这样的手法推荐国家大臣,似乎也不够慎重。 2.诸葛亮和晏子都是古代名相,结合选段,用自己的话说说他们选用人才的标准有何不同。 诸葛亮推荐文武大臣的原则:忠诚、细心、能干、公正,久经锻炼和考验。 晏子的标准则是:有了缺点能虚心接受意见,并及时加以改正。 慧心 — 爱心 — 悟心 诗意 — 情意 — 创意 D 【训练池】 (四)(2019•河南)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习题。 【甲】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 诸葛孔明千载人,其用兵行师,皆本于仁义节制,自三代以降①,未之有也。盖其操心制行②,一出于诚,生于乱世,躬耕陇亩,使无徐庶之一言,玄德之三顾,则苟全性命,不求闻达必矣。其始见玄德,论曹操不可与争锋,孙氏③可与为援而不可图,唯荆、益可取。言如蓍龟④,终身不易。 (节选自洪迈《容斋随笔》)    注: ①三代以降:夏商周三代以来。②操心制行:思虑行动。③孙氏:孙权。④言如蓍(shī)龟:(这些)论断像蓍占、龟卜(一样准确)。 慧心 — 爱心 — 悟心 诗意 — 情意 — 创意 【训练池】 1.语段【甲】作者追述先帝三顾茅庐、自己临危受命和先帝临终托孤三件事,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大事: 三顾茅庐、白帝城托孤、临危受命 。目的是表达感念先帝的 知遇之恩 , 忠于刘氏父子 的真挚感情,并以先辈创业的艰难 激励刘禅 。 2.结合两个语段,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诸葛亮被称为”千载人”的原因。 千百年来,他被誉为“智慧”“正义”的化身。 有关他的传奇很多,“未出茅庐,三分天下”构成三国鼎立的局面,北伐曹魏,南结孙权,统一天下的宏伟蓝图。他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弩,可一弩十发俱发。 诸葛亮的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忠臣和智者的代表人物 ,杜甫曾评价他“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他的一生,是久经考验的一生,与人、与天争斗的一生,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无私奉献的一生,更是充满智慧的一生。 他算得上模范军师、模范丞相、优秀相父 。所以他被称为“千载人”。 慧心 — 爱心 — 悟心 诗意 — 情意 — 创意 【训练池】 (五)(湖南张家界中考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高祖①曰:“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②等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③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④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⑤;镇国家,抚百姓,吾不如萧何;连⑥百万之军,战必胜,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有删改) [注] ①高祖:指汉高祖刘邦。②高起:高祖的臣子。③略:攻占。④天下:这里指刘邦的部属。⑤子房:西汉谋士张良。⑥连:率领。 慧心 — 爱心 — 悟心 诗意 — 情意 — 创意 【训练池】 【乙参考译文】 汉高祖刘邦说:“我取得天下的原因是什么?项羽失去天下的原因(又)是什么?”高起等人回答说:“您派人出去攻城占地时,所攻下和降服的地方就分封给人们,与天下人共同分享利益。而项羽妒忌有功的人,怀疑有才能的人,打了胜仗他不授功,攻占了土地也不给人家好处,这就是他丢失天下的原因。”刘邦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要讲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我不如张良;镇守后方,安抚百姓,我不如萧何;率兵百万,战必胜,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的豪杰,我能够任用他们。项羽虽然有谋臣范增却不能够重用,这就是他被我擒住的原因啊。” 慧心 — 爱心 — 悟心 诗意 — 情意 — 创意 【训练池】 1.下面对【甲】【乙】两个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甲】文中诸葛亮两次提到“先帝”,是希望刘禅谨记先帝遗志,谨遵先帝安排,言辞恳切,拳拳之心,溢于言表。 B.【乙】文中,司马迁通过对话描写,将汉高祖取胜与项羽失败进行对比,刻画了汉高祖睿智英明的形象。 C.【甲】文中诸葛亮向刘禅举荐郭攸之、费祎、董允等管理“营中”之事,向宠管理“宫中”之事,安排得十分细致周到。 D.【乙】文中汉高祖非常有自知之明,他能够很清晰地认识到张良、萧何、韩信各自的长处,并让他们各得其所。 【解析】应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管理“宫中”之事,向宠管理“营中”之事。 2.诸葛亮和汉高祖在用人方面,有何异同? 相同之处:①都重视人才;②都知人善任、用人所长。 不同之处:诸葛亮更强调品德的重要性,而汉高祖更看重才能。 慧心 — 爱心 — 悟心 诗意 — 情意 — 创意 C 慧心 — 爱心 — 悟心 诗意 — 情意 — 创意 “ 三意 ” 语文 梦想成真 “ 三意 ” 课堂 伴你成长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