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9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6年广东省梅州市高三2月模拟语文
2016 年广东省梅州市高三 2 月模拟语文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莫把汉学当国学 慕朵生 日前,美国著名汉学家史景迁携带《曹寅与康熙》等新书来华举办首发式,并在多所高 校进行讲座,在学界和媒体引发新一轮“汉学热”。但笔者以为,“汉学”当热,然不可将之 混同为“国学”。 汉学是外国尤其是欧美国家学者研究和介绍中华文化的学问,历经游记性汉学、传教士 汉学、学院派汉学,以及侧重研究中国现实问题的“中国学”等几大阶段,至今已有 600 多年历史。面对中国浩瀚的文化和杂的现实,汉学家们皓首穷经,著书立说,既促进了中华 文化的海外传播,也带动了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甚至改写了世界的文明进程。比如,欧洲 “启蒙运动”就深受来华传教士介绍的儒学的启迪。 不过,中国学界对汉学的追踪和介绍仅有 100 多年的历史,且忽冷忽热,不成系统。其 中,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和八九十年代,国内曾分别兴起一股“汉学热”,原因是这两个时 段中国社会变动剧烈,思想争鸣活跃,国人迫切希望通过汉学来了解外国人是如何看待中国 以及中华文化的。此次史景迁访华引发的新一轮“汉学热”,则是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 化时代背景下,国人试图借助汉学对自己国家崛起和文化复兴进行的一种心理上的印证和调 适。不难看出,汉学不仅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桥梁,还是中华文化反观自身的镜子。通过 汉学,中华文化既能发现自己的优缺点、长短处,也能了解自己在世界文化生态中的方位和 价值。 然而,汉学虽有重要价值,但亦不可无限拔高。因为,汉学在本质上是一种“西学”, 是西方人用西方价值观念、学术范式来研究中华文化的学问。对汉学家而言,中华文化仅仅 是学术研究的客观对象,就像实验室的试验品或博物馆的展览品一样,很难内在于自己的生 命,灌注以自己的情感,更很少负有弘扬和光大的责任感。 但是,中国人注定做不了中华文化的旁观者。因为千百年来积累沉淀下来的中华文化, 亦即通常所说的国学,是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命脉,正如国学大师章太炎所言:“夫 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所以,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学者,须对国学有一种“为天 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感;否则,遗失国学就等于抛 弃了传统,丢掉了根本,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整个国家和民族就会得历史失忆症和精神 分裂症。 令人遗憾的是,百余年来中国人一度迷失国学,崇拜西学,形成了一种与“西学心态” 互为表里的“汉学心态”——前者指试图以西学取代国学,后者指像汉学家一样把国学仅视 为学术研究的对象,不再用生命和情感去体验并证实国学的优美价值。尤其是近些年,中国 学界还出现了以获得外国汉学奖项为荣,谋求学术名望乃至经济利益的灰色学术现象。上述 现象的实质是国学的“汉学化”。如任其发展下去,国学将会变成一种“在中国的汉学”,而 汉学乃至西学则会变成“在中国的国学”。 总之,汉学当热,但不能将之混同为国学,更不能以之取代国学。我衷心祝愿汉学能早 日成为国际显学,更希望中国能大踏步复兴自己的国学,同时热烈欢迎海外汉学回家,使自 己成为世界汉学的中心。 (选自 2014 年 4 月 1 日《学习时报》,有删改) 1.下列对“汉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汉学是中外学者研究和介绍中华文化的一门学问,其研究介绍者主要是欧美国家的学者。 B.汉学已有 600 多年历史,经历了游记性汉学、传教士汉学、学院派汉学和“中国学”等几 大阶段。 C.汉学研究不但促进了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带动了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甚至改写了世界 文明进程。 D.汉学是中华文化反观自身的镜子,通过汉学,中华文化能知道自己的长短与在世界文化中 的方位和价值。 解析:“中外学者”错。 答案:A 2.关于“汉学与国学”,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汉学与国学都是研究中华文化,而汉学仅仅把中华文化作为学术研究的客观对象。 B.汉学是用西方价值观和学术范式研究中华文化,国学则注重用生命和情感体验中华文化。 C.国学的产生没有汉学早,国学研究仅有 100 多年的历史,且忽冷忽热,不成系统。 D.国学是千百年积淀下来的中华文化,国学研究应当负有弘扬光大中华文化的责任感。 解析:“国学的产生没有汉学早”无中生有。“国学研究仅有 100 多年的历史”有误,原文第 3 段开头“中国学界对汉学的追踪和介绍仅有 100 多年的历史”,C 项张冠李戴。 答案:C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上世纪国内两次兴起“汉学热”,因而国人迫切希望通过汉学来了解外国人是如何看待中 国以及中华文化的。 B.国学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命脉,是立国的源泉,没有了国学,就丢失了根本,丢失了 历史,丢失了精神。 C.近几年中国学界出现了国学的“汉学化”现象,国学已经变成了“在中国的汉学”,汉学 也变成了“在中国的国学”。 D.作者认为,汉学当热,汉学定能成为显学,但他同时指出汉学不可以取代国学,国学应当 快速的复兴。 解析:A.因果倒置。“国人迫切希望通过汉学来了解外国人是如何看待中国以及中华文化的” 是原因。C.未然说成已然。“已经变成”“也变成”不正确。原文是“如任其发展下去,国学 将会变成”。D.说法太绝对。原文是“祝愿汉学能早日成为国际显学”。 答案:B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其先有宠于古之卫君。至黯七世,世为卿大夫。黯以父任,孝 景时为太子洗马,以庄见惮。黯学黄老之言....,治官理民,好清静,择丞史而任之。其治,责 大指而已,不苛小。岁馀,东海大治。称之。 黯为人性倨少礼面折不能客人之过合己者善待之不合己者不能忍见士亦以此不附焉。然 好学,游侠,任气节,内行修洁,好直谏,数犯主之颜色,常慕傅柏、袁盎之为人也。 当是时,太后弟武安侯蚡为丞相,中二千石....来拜谒,蚡不为礼。然黯见蚡未尝拜,常揖 之。天子方招文学儒者,上曰吾欲云云,黯对曰:“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 之治..乎!”上默然,怒,变色而罢朝。公卿皆为黯惧。上退,谓左右日:“甚矣,汲黯之戆也!” 群臣或数黯,黯曰:“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宁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乎?且已在其位, 纵爱身,奈辱朝廷何!” 汉方征匈奴,招怀四夷..。黯务少事,乘上间,常言与胡和亲,无起兵。上方向儒术,尊 公孙弘。及事益多,吏民巧弄。上分别文法,张汤等数奏决谳以幸。而黯常毁儒,弘、汤深 心疾黯,唯天子亦不说也,欲诛之以事。弘为丞相,乃言上曰:“右内史界部中多贵人宗室, 难治,非素重臣不能任,请徙黯为右内史。”为右内史数岁,官事不废。 大将军青既益尊,姊为皇后,然黯与亢礼。人或说黯曰:“自天子欲群臣下大将军,大 将军尊重益贵,君不可以不拜。”黯曰:“夫以大将军有揖客,反不重邪?”大将军闻,愈贤 黯,数请问国家朝廷所疑,遇黯过于平生。 (节选自《史记·汲郑列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黯为人性倨/少礼面/折不能客人之过/合己者善待之/不合己者不能忍/见士亦以此不附焉 B.黯为人性倨/少礼/面折/不能客人之过/合己者善待之/不合己者不能忍见/士亦以此不附 焉 C.黯为人性倨/少礼/面折/不能客人之过/合己者善待之/不合己者不能忍/见士亦以此不附 焉 D.黯为人性倨少礼/面折不能客人之过/合己者善待之/不合己者不能忍/见士亦以此不附焉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语段断句的能力。 答案:B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黄老之言:中国战国时的哲学、政治思想流派。尊传说中的黄帝和老子为创始人。 B.中二千石:汉代官吏秩禄等级,中是满的意思,中二千石即实得二千石。 C.唐虞之治:“唐虞”是指唐尧、虞舜,传说中的古代圣帝贤君。旧指上古政治清明,人民 康乐的理想时代。 D.四夷:古代华夏族对匈奴的别称,含有轻蔑之意。 解析:古代华夏族对四方少数民族的统称。即东夷、南蛮、北狄和西戎的合称。 答案:D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慨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汲黯性格傲慢,不讲究世俗礼仪,但品行端正,喜好学习,而且敢于直谏,曾多次触怒皇 上,使皇上非常生气。 B.汲黯的祖辈曾得到过古代卫国国君的宠爱,在他担任太子洗马时,因为他的行为严正而得 到了别人的敬畏。 C.汲黯不慕权贵,对窦太后的弟弟田蚧,卫皇后的弟弟卫青,都是不行跪拜之礼,而是行平 等之礼。 D.汲黯信奉黄老学说,事事亲力亲为,勤勤恳恳,治理东海郡不到一年,东海郡便十分清明 太平。 解析:“事事亲力亲为,勤勤恳恳,治理东海郡不到一年”不准确。 答案:D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宁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乎? (2)而黯常毁儒,弘、汤深心疾黯,唯天子亦不说也,欲诛之以事。 解析:(1)宁:难道;令:让;从:顺从,盲从;义:公正合宜的道德、道理或行为。(2) 毁:诋毁;疾:痛恨;说:通“悦”,喜欢;“诛之以事”:状语后置。 答案:(1)天子设置公卿百官这些辅佐之臣,难道是让他们一味讨好奉承,将君主陷于违背 正道的窘境吗? (2)而汲黯常常诋毁儒学,公孙弘、张汤则深恨汲黯,就连皇上也不喜欢他,想借故杀死 他。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9 题。 苏秀道中①,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 (宋)曾几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注】①苏秀道中:从苏州到秀州(今浙江嘉兴)的路上。诗人时为浙西提刑。 8.颈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如何表现?(5 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者情感的鉴赏能力。 答案:颈联抒发出诗人久旱逢甘霖,秋田将以复苏的欣喜之情。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想象 大雨后千里平畴,一片青绿,生机勃勃的景象,然后收归眼前,直抒听雨之喜:把雨落梧桐 的潇湘声响当做最美妙的音乐来欣赏。 9.“喜”字统领全诗,最能体现诗人形象,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6 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人形象的能力,需在理解全诗的意思上加以总结。 答案:久旱突降甘霖是一喜,看到溪流水涨是一喜,连衣服、床铺湿了都顾不得可见诗人内 心之喜,设想庄稼复苏是一喜,百姓收成有保证又是一喜。表现出了不以小我为念,关心民 生,与百姓同喜同悲的诗人形象。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杜甫的《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 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2)《逍遥游》中,庄子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答案: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3)刘禹锡《陋室铭》中描写清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答案: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解析:本题考查对名篇名句的默写能力。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 2B 铅笔在答題卡上 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25 分) 乡长禁码 韩少功 乡政府召开村组干部大会,宣布禁止“买码”——一种类似六合彩的私彩。贺乡长此次 禁码当然是吃了豹子胆,他话还没说完,台下便抗议纷起。有人站起大叫:“禁码?笑话, 我已经亏了两千,你们赔给我啊?我不去赢回,拿什么买化肥?” 另一个跟着站起:“你们早不禁,迟不禁,等我亏了三四千就禁,安的是什么心?这就 是你们执政为民啊?你们给群众造成了损害,就要负责到底。” 还有更多的人在拍桌子:“贺麻子,你不能做缺德事!我们又没有拿你的钱买码,你狗 咬烂布巾呵?你蛮得屙牛屎呵?贺麻子,我们从没亏待过你,要茶有茶,要饭有饭,你今天 要下这样的毒手?贺麻子,贺麻子……” 会场已经无法控制,台上的人也束手无策。但贺乡长耳尖,突然怒气冲冲地一拍桌子: “哪个骂娘?”下面安静了,大家面面相觑。好像刚才是有人骂娘,好像也没有人骂,但没 有人说得清楚。“嗯?哪个骂娘?”贺乡长迅速掌握了话题优势,脸色一沉:“禁码是为了你 们好。你们禁不禁,看着办,关我屁事!但骂娘做什么?我娘碍了你们什么事?我娘什么时 候得罪过你们?她今年 65 岁了,脚痛了十几年,从不出门。喂一头猪,养几只鸡,一餐吃 不下二两米,连皮鞋也都没有穿过,连火车也没有坐过,连城里的动物园也没有看过。她哪 一样得罪了你们?” 众人都觉得无话可说,站着的人都坐了下去。乡长说到愤怒处,又猛拍一下桌子:“我 娘离这里一百多里,一辈子清清白白,上对得起天,下对得起地,凭什么被你们骂?她到长 沙去做手术,欠了几万块钱的账不说,病还没好。医院里说,顶多也就是两三年的寿。你们 还嫌她命不苦?她是吃过你们八溪峒一碗饭?还是烧过你们八溪峒一根柴?还是喝过你们 八溪峒一口水?你们自己就没有娘?你们的娘是茅厕板子?可以屎一脚尿一脚随便踩么? 好笑,我贺麻子前后在五个乡镇当干部,没碰到过这种事。动不动就骂娘。好啊,骂,骂啊, 跳起骂……” 这一番话,证据充分,逻辑严密,高风亮节,大义凛然,震得全场鸦雀无声,引无数同 情的目光。接下的事情当然就好办了。大概人们觉得乡长他娘确实无辜,确实委屈,确实可 怜,不该无缘无故地挨骂,那么,天地良心,将心比心,禁码当然也就…… 贺麻子不满足于禁码,继续保持着孝子的雄壮声威,斜横着眼,勾缩着鼻,怒冲冲,气 呼呼,把笔记本重重地拍甩去,一鼓作气乘胜追击,从禁码说到封山育林,再说到计划生育 和宅基地收费,把所有可能引起争议的话题统统扫荡。他现在不用担心台下的反对了。他的 娘已经使大家心服口服,不给他鼓掌是不可能的。看到他最后横一眼,大家鼓掌更为热烈。 散会的时候,大家纷纷把“贺麻子”改称为“贺乡长”:“唉,贺乡长也没讲错,这个码 是不禁不行的呵……”“贺乡长说的好,再不禁,过年钱都没有了!”“今天中午好歹吃了顿 肉饭,总不能白吃吧?”有的人还拍着胸口,好象自己早就是贺乡长的铁哥们儿,早就同乡 政府心连心了:“你以为买码是买脑白金啊?我早就说过,到头都是钾铵磷(剧毒农药),不 闹出人命,不会收场的。哼!”人们一路上七嘴八舌,对禁码基本上表示拥护。 人们没有想到会能开成这样,对贺麻子佩服得五体投地。可以肯定,一个没有在农民堆 里几十年混出点道道的人,断不可能有他那样的非凡手段,能在今天这个闹哄哄的会上乱中 取胜。 1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 分) A.贺乡长冒天下之大不韪禁码,遭到村民的强烈反对,可见在农村群众和干部之间的矛盾和 对立。 B.小说开篇描绘宣布禁码时村民的反应,是为了展现农民素质低下,难以管理,说明其愚昧 不可理喻。 C.会场上,贺乡长拿母亲说事,得到众人的同情,这表明他是一个孝子,不允许别人践踏他 母亲的尊严。 D.小说通过符合人物特点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似贬实褒,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富有农村工作 经验的乡长形象。 E.村民将“贺麻子”改称“贺乡长”,表现了村民对他的尊敬,说明大家已经接受了贺乡长 的观点,禁码令得到了众人的拥护。 解析: A 分析有误。不是表明群众和干部之间的对立和矛盾,而是说明对禁码之事群众一 时难以接受,突出禁码工作难度大。B 分析有误。不是为了批判农民,而是渲染当时会场混 乱的局面。C 理解不全面,在反映贺乡长是个孝子的同时,也表现他是个有谋略的的领导干 部。 答案:D E 12.小说中三次写到“拍桌子”,各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 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小说情节的能力。 答案:①第一次写众村民“拍桌子”,交代乡长禁码遭到大家的反对,渲染了会场闹哄哄, 无法控制的局面; ②第二次写乡长 “拍桌子”,表现贺乡长抓住了转移矛盾的契机,突出他的机智灵活,引发 了下文他控制局面、掌握主动权的的情节; ③第三次乡长“又猛拍一下桌子”,贺乡长扭转局面后,乘胜追击,又讲了其他有争议的话 题,表现他沉稳老练(或“城府深”、“有丰富的工作经验”)。 13.贺乡长不讲禁码政策讲母亲的事,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6 分) 解析:分析小说中人物的用意需结合事件前后的情节来理解。 答案:①贺乡长巧妙地利用中国传统中的孝道化解难题,表现他熟知民情和民心; ②通过介绍母亲,侧面烘托贺乡长是个孝顺、正直、清廉的乡村干部; ③突出了贺乡长作为农村基层工作者具有工作经验与智慧。 14.如何禁码在我们看是个没办法解决的难题,贺乡长却能在闹哄哄的会上取胜。他靠的是 什么?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 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创意性解读的能力,答案不唯一,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①他靠的是传统道德的力量。贺乡长用农村人都能接受的理由——孝顺,占据道德优 势,得到大家的认可,顺势解决了禁码难题。②他靠得是在农村基层积累的丰富工作经验。 在多年的农村工作中,他熟知民风民俗和农民心理,以此为突破口解决难题,及时抓住话语 主动权,讲小理解决大难题。③他靠的是“执政为民”的思想。正是有了这种思想,他才能 秉持公心,知难而上,发挥自己的才能解决问题,最终得到村民的拥护。④靠他的机敏与智 慧。他巧妙地避开矛盾焦点,表面上讲歪理,实际上歪中有正。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25 分) 叶圣陶在四川 1940 年初夏,叶圣陶来到成都,在四川省教育厅教育科学馆工作。他白天去办公,晚 上教儿女们写写文章。常常在晚饭之后,把油灯移到桌子中央,至善、至美、至诚就凑着光 亮,认真地听父亲讲解。有时候,儿女们也和父亲热烈讨论。他们每人每星期交一篇文章。 叶圣陶一向主张作文要说自己的话,要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对儿女们的作文,他也从来不出 题目,随他们写去。这也是他们一天中最感兴味的时刻。叶圣陶一边看他们的文章,一边问: “这儿多了些什么?这儿少了些什么?能不能换一个比较恰当的词儿?把词儿调动一下,把 句式改变一下,是不是好些?”遇到看不明白的地方,他就问孩子们:“原来是怎么想的? 到底想清楚了没有?为什么表达不出来?怎样才能把要说的意思说明白?”他问得十分仔细, 简直就是严格的考试,同时也是生动活泼的考试。孩子们都乐意参加这样的考试。 但是,对于叶圣陶,到了成都以后,使他格外高兴的事,却要算和朱自清的朝夕相见了。 几十年来,这两位作家亲似手足。朱自清曾写过《我所见的叶圣陶》《叶圣陶的短篇小说》 等文章。1931 年 8 月,朱自清由北平动身访问欧洲,就是在叶圣陶鼓动下,才写出了《欧 游杂记》的。朱自清在这本书的“自序”里,曾提到叶圣陶帮助“设计”、“题字”、“校对” 等。叶圣陶曾写过《与佩弦》的散文,讲述他们之间的友情:促膝谈心,随兴趣之所至,时 而上天,时而入地;时而论书,时而评画;时而纵谈时局,品鉴人伦;时而剖析玄理,密诉 衷曲……可谓随意之极致了。这当儿,名誉之心是没有的,利益的心是没有的,顾忌欺诳等 心也都没有,只为着看出内心而说话,说其不得不说。其味甘而永,无所不领会,真可说彼 此“如见其肺肝然”的。 现在,很难得他们同处一地,又在一起工作,还先后合编了《精读指导举偶》和《略读 指导举偶》,作为中学生学习国文的课外读物,列入“四川省教育科学馆丛书”出版。 为了浇灌《中学生》这块抗战时期青年的精神家园,叶圣陶 1945 年 9 月离开成都到重 庆,住在螃蟹井开明书店那个局促的小楼上。看稿编辑,和作者、读者书信联系,甚至校对 都由他自己动手。他热情、认真、宽容,一心一意为作者和读者服务。来稿只要有可用之处, 他就诚恳地提出修改意见。赵景深在《文心剪影》里说:“他的复信措词谦抑,字迹圆润丰 满,正显出他那谦和而又诚实的心。”正如当年他主编《小说月报》曾精心培育了一大批后 来成为新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时那样。他那公而忘私的精神和工作态度,给予年轻一代的教 育、鼓舞的力量是无法估量的。当时《中学生》杂志一位年轻编辑后来回忆说:“他是实际 的教育家,但不是取教训态度的老师,而是取辅导态度的顾问……他是热忱的事业家,在编 辑部不是做官当老爷,而是脚踏实地、以身作则,放手让青年编辑在实践中锻炼,有合理的 建议欣然采纳,对可用的稿件热诚支持,有忽略的地方及时提醒,有弄错的地方予以纠正。” 这就是真正的教育者的榜样。在他身上似乎更多的是儒家思想,从他为自己的儿女取名至善、 至美、至诚可以看出,他追求的是一种多么崇高的境界。但是,他又能把握时代的潮流而有 所取舍,不断前进。 (选自《叶圣陶和他的世界》第九章,有删节) 15.下列对本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 A.本文通过描写叶圣陶指导儿女们写作、编《中学生》杂志等事迹,勾勒了一位可亲可敬、 踏实认真的教育家形象。 B.列入“四川省教育科学馆丛书”的《精读指导举偶》和《略读指导举偶》,是叶圣陶和朱 自清合编的中学生课外读本。 C.从叶圣陶为他的儿女取名为至善、至美、至诚,我们可以看出他追求真善美的价值观。 D.正如当年的《小说月报》那样,《中学生》这块抗战时期青年的精神家园,培育了一大批 新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 E.正是在叶圣陶的鼓动与热心帮助下,1931 年 8 月朱自清才由北平动身访问欧洲,并写出 了散文集《欧游杂记》。 解析:C 项理解不全面:原文中提到“从他为自己的儿女取名至善、至美、至诚可以看出, 他追求的是一种多么崇高的境界”。E 项“正是在叶圣陶的鼓动与热心帮助下,1931 年 8 月 朱自清才由北平动身访问欧洲”表述有误,根据原文中“1931 年 8 月,朱自清由北平动身 访问欧洲,就是在叶圣陶鼓动下,才写出了《欧游杂记》的”一句可知;D 项“《中学生》 这块抗战时期青年的精神家园,也曾培育了一大批新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表述有误,原文 说“为了浇灌《中学生》这块抗战时期青年的精神家园”,“他热情、认真、宽容,一心一意 为作者和读者服务,正如当年他主编《小说月报》曾精心培育了一大批后来成为新文学史上 的著名作家时那样”,重点是称赞他“那公而忘私的精神和工作态度,给予年轻一代的教育、 鼓舞的力量是无法估量的”,而没有《中学生》“培育了一大批新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这层 意思。 答案:D E 16.叶圣陶指导儿女们写作有什么特点?他对儿女们的作文又是从哪些方面评议的?请结合 原文概括回答。(6 分)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 答案:第一问①认真讲解,时或热烈讨论。 ②不加约束,任其自由发挥。③重视评议,培 养写作习惯。 ④善于启发,诱导深入思考。第二问:①仔细考查作文的表达形式。②详细 询问作文的思想内容。 17.和朱自清见面,叶圣陶为什么会感到“格外高兴”?他们谈心时为什么能达到“随意之 极致”?请简要分析。(6 分) 解析:抓住关键词句,就可以概括出来了。 答案:第一问:①有着几十年亲似手足的友情。②有着共同的兴趣和爱好。③互相鼓励和帮 助。第二问:①随兴之所至,无话不说。②没有功利目的,无所顾忌。③心领神会,肝胆相 照。 18.叶圣陶晚年曾用“得失塞翁马,襟怀孺子牛”来自勉。依据传记内容,探究文中哪一方 面已经体现了叶圣陶的“孺子牛”襟怀。请简要论述。(8 分) 解析:总体把握传记内容,筛选文中有用的信息。 答案:提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探究分析:①对子女循循善诱,呵护备至。②对作 者、读者精心扶植,热情宽容。③对年轻编辑辅导提携,关心爱护。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9.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 ) ①精于谋划小圈子的人,拉帮结派,编织自己的关系网,以使自己左右逢源,如鱼得水。结 果却是_________,到头来圈住的定会是自己。 ②机器能够为人类造福,但如果将来机器发展得足够智能,那么人工智能就是“人类最大的 潜在威胁”,玩弄人工智能等同于“召唤恶魔”,_________。 ③作为城里人如果错误地认为农村远离城市,对农村污染视而不见,甚至把城市污染物转移 到农村,终究要_________,用自己的健康来偿还。 A.作茧自缚 自食其果 玩火自焚 B.玩火自焚 自食其果 作茧自缚 C.自食其果 玩火自焚 作茧自缚 D.作茧自缚 玩火自焚 自食其果 解析:作茧自缚:比喻做了某件事,结果使自己受困。也比喻自己给自己找麻烦。玩火自焚: 比喻干冒险或害人的勾当,最后受害的还是自己。自食其果:指自己做了坏事,自己收到损 害或惩罚。 答案:D 2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 ) A.区旅游发展中心组织了 40 多家我区知名旅游企业参展,并获得 2015 中国(广东)国际旅 游产业博览会最佳组织奖。 B.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获 2015 年诺贝尔医学奖,这不仅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里程 碑,更是屠呦呦及其研究团队的巨大成功。 C.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两俄裔学者在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后,俄罗斯总统当天批评俄政府没有 在年轻学者毕业时为他们提供有吸引力的条件,导致人才流失。 D.工商总局网监司发布的《关于阿里巴巴集团进行行政指导工作情况的白皮书》,实际是行 政指导座谈会会议记录,不具有法律效力。 解析:A.语序不当,把“我区”移到“40 多家”的前面。B.“不仅……更是“表示递进关 系,应将两者后面的内容颠倒。C.主语中途易辙,将“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两俄裔学者”移 至“在”后面。 答案:D 2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年轻时不擅长把握自己,做什么事都走极端显得过度。太急切地表现,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太过于胆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审势, 看准了再做,二适度,得体地表现。古语说:“放者流为猖狂,收者入于孤寂。惟善操身心 者,把柄在手,收放自如。” ①太得体 ②就容易太夸张激昂 ③就害怕见人 ④机会来了也显不出你 ⑤常滥情失控 ⑥连一句整话都说不出 A.③①②⑤⑥④ B.②①③⑤④⑥ C.③②①⑤④⑥ D.②⑤①③⑥④ 解析:“太急切表现”和“太过于胆怯”分别引领着三句话,可以肯定,另外两个“就”领 的句子应该放在相对应的位置,最后是两种不同的性格缺陷导致的不良后果。 答案:D 2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 12 个字。(5 分) 从新课改的视角看,教师不应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 ① ,他将“游客”引 入佳境,自由观赏、探究奥秘,但当“游客”对巍然高耸的建筑群茫然不解或不识鸟兽草木 之名时,他不会置身事外, ② ,令人如沐春风,有时还要象仙人指路,在“游客” 的思路出现滞涩凝绝时轻灵而高妙地一“点”,即收到“ ③ (诗句)”的奇效。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的连贯、衔接能力。 答案:①教师更应像一个导游;②而是适时出面做精彩解说;③柳暗花明又一村 23.根据设定的情景和规定的身份进行采访,设计出两个你想了解的问题。(要求:提出的应 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各问题之间要有联系,要具体恰当,便于采访者回答;语言要得体、 准确。)(6 分) 禽流感疫情的蔓延,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使人们感到十分恐慌。请你以《健康报》 记者的身份,对卫生部部长陈竺就这一话题进行采访。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为语言表达运用题,需特别注意说话者之间的关系、身份等。 答案:(1)陈部长,请您介绍一下目前我国禽流感疫情好吗? (2)陈部长,针对目前这种严峻的形势卫生部将采取哪些措施呢? 六、写作(60 分) 24.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2015 年 9 月,在一家号称“世界那么大,俺想去瞧瞧”的“俺瞧瞧”网站上可以看到 全国景区直播、全国雾霾监测、城市实时路况,一些店铺、酒吧、街道的实时监控等,为此 引发网友的众多争议。特别是不少市民发现自己被直播了,认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直播存 在一定隐患。 对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就此表明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1.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2.不得套作、抄袭。3.文体不限 (诗歌除外),不少于 800 字。 解析:这是一则针对性很强的时事评论作文,考生可对“俺瞧瞧”网站持赞成或反对看法。 对这则新闻,考生要有辩证思维。 赞成理由:(1)坐在家中而观美景,有利于人们了解风俗人情,因为毕竟能全国旅游的人不 多,能看到全国美景的也不多。(2)能曝露一些丑恶现象,起到惩恶扬善的作用等。反对理 由:(1)侵犯隐私权。(2)侵犯肖像权。( 3)居心不良者起歹心等。 答案:略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