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9 发布 |
- 37.5 KB |
- 2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20届高三适应性训练(三)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2020年高考适应性训练 化 学 试 题(三)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i28 Cl35.5 Cu64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生产、生活及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植物油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因氧化反应而变质 B. 碳纤维和制医用口罩的聚丙烯纤维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C. 利用维生素C的氧化性,可防止鲜榨苹果汁变黄 D. 过氧化氢、乙醇、过氧乙酸等均可将病毒氧化而达到消毒目的 【答案】A 【解析】 【详解】A.植物油属于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含有碳碳双键,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因发生氧化反应而变质,故A正确; B.石墨纤维为碳单质,为无机物,不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B错误; C.鲜榨苹果汁中含有Fe2+,在空气中被氧气氧化为Fe3+而变黄,加入维C可使Fe元素由+3价降低为+2价,被还原,则维生素C作还原剂,利用其还原性,故C错误; D.过氧化氢、过氧乙酸等消毒液均可以将病毒氧化而达到消毒的目的,乙醇不具有氧化性,乙醇使蛋白质病毒变性失去生理活性达到消毒目的,故D错误; 答案选A。 2.使用化学药品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药品对应的安全标识不正确的是 A B C D 硝酸钾、氯酸钾 苛性钠、浓硫酸 四氯化碳、酒精 白磷、苯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硝酸钾、氯酸钾都具有强氧化性,都是强氧化剂,安全标识正确,故A正确; B.苛性钠是氢氧化钠的俗名,氢氧化钠和浓硫酸都具有腐蚀性,安全标识正确,故B正确; C.四氯化碳不能燃烧,是高效灭火剂,安全标识不正确,故C错误; D.白磷和苯都有毒,安全标识正确,故D正确; 故选C。 3.、·CH3、都是重要的有机反应中间体,有关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A. ·CH3中的碳原子杂化方式为sp2 B. 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 C. 中的键角大于NH3 D. 与OH-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离子键 【答案】C 【解析】 【详解】A.·CH3中价层电子对个数为4,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知,碳原子杂化方式为sp3,A错误; B.与NH3均具有8个价电子,4个原子,互为等电子体,结构相似,氨气分子是三角锥形结构,所以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B错误; C.中的碳原子采取sp2杂化,所有原子均共面,NH3分子是三角锥形,故中的键角大于NH3,C正确; D.与OH-形成的化合物中只有非金属元素,只含有共价键,D错误; 答案选C。 4.南开大学的周其林院士及其团队凭借“高效手性螺环催化剂”的发现,获得了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一种手性螺环分子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有机物说法错误的是 A. 分子式为C16H12N2O2 B. 分子中除氢原子之外的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C. 分子中只有一个手性碳原子 D. 在酸性条件下能水解,且水解产物有8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原子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结构可知,手性螺环分子中具有肽键,能发生水解反应,具有2个苯环,苯环上原子共平面,据此回答问题。 【详解】A. 根据结构可知,分子式为C16H12N2O2,A正确; B. 分子中手性碳原子形成的4个共价键均为单键,为四面体结构,不可能与其他碳原子均共平面,B错误; C. 若与碳原子相连的4个取代基均不同,则该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根据结构可知,分子中只有一个手性碳原子,C正确; D. 结构中含有肽键,在酸性条件下能水解,且水解产物有8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原子,D正确。 答案为B。 5.铁粉具有平肝镇心、消痈解毒之功效,主治惊痫、癫狂、脚气冲心、贫血等。某兴趣小组探究用氢气和碳酸亚铁制取铁粉并检验反应产物,实验装置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在锌粒中加入几粒硫酸铜晶体可能加快H2的生成 B. 装置②、③中的药品分别是无水硫酸铜、氯化钙 C. 装置①、④中药品为浓H2SO4 D. 加热装置Y前,应先让X反应一段时间,排除装置中的空气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实验目的“探究用氢气和碳酸亚铁制取铁粉并检验反应产物”,结合装置图分析可知,X装置为Zn和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制备H2的装置,①装置盛有浓硫酸干燥H2,Y装置为氢气和碳酸亚铁制取铁粉的装置,②为检验产物H2O的装置,③装置的主要目的是吸收H2O并防止④中的H2O进入②装置中造成干扰,④为检验CO2的装置,据此分析解答问题。 【详解】A.X装置为Zn和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制备H2的装置,在锌粒中加入几粒硫酸铜晶体,铜离子会与锌粒发生置换反应,在锌粒表面附着铜单质,构成微型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A正确; B.②为检验产物H2O的装置,可盛装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固体,③装置的主要目的是吸收H2O并防止④中的H2O进入②装置中造成干扰,可以是无水CaCl2,B正确; C.装置①作用是干燥,装置④作用是检验二氧化碳产物,药品依次是浓H2SO4和澄清石灰水,C错误; D.H2与空气混合加热易发生爆炸,故在加热装置Y前,应先让X反应一段时间,排除装置中的空气,D正确; 答案选C。 6.氮氧化铝(AlON)是新型透明高硬度防弹铝材料,属于共价晶体,主要用于装甲车辆防弹窗户、战场光学设备透镜、望远镜穹顶以及覆盖于导弹传感器顶部的透明圆窗等。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 基态铝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s23p1 B. 制备AlON的原料N2中N原子采取sp1杂化 C. AlON和水晶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D. AlON的熔点比AlCl3的熔点高 【答案】B 【解析】 【分析】 氮氧化铝(AlON)是原子晶体,硬度大,熔沸点高,据此回答问题。 【详解】A. 根据元素周期表位置可知,基态铝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s23p1,A正确; B. N2分子中N原子没有杂化,2p能级的3个电子,其中一个是头碰头式,形成σ键,其余2个2p电子以肩并肩式成键,形成2个π键,B错误; C. 二者均属于原子晶体,均只含有共价键,C正确; D. AlON属于原子晶体,而Al2O3属于离子晶体,故AlON的熔点比AlCl3的熔点高,D正确。 答案为B。 7.最近,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CO2催化转化为CO的研究”获得新进展。如图是使用不同催化剂(NiPc和CoPc)时转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 •CO2经还原反应得到•COOH B. 该研究成果将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并解决能源转化问题 C. 相同基团的物种分别吸附在NiPc和CoPc表面,其能量可能不同 D. 催化剂可以改变CO2转化为CO反应的焓变 【答案】D 【解析】 【分析】 A. 根据物质的化合价变化分析; B. 根据反应过程中物质转换分析; C. 根据图示相对能量大小分析; D. 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反应平衡和焓变; 【详解】A. •CO2转化为•COOH的过程中,碳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因此•CO2得到•COOH是还原反应,A正确; B. 该过程中,CO2转化为CO,可减少空气中的CO2的含量,缓解温室效应,同时反应生成CO具有可燃性,可解决能源转化危机,B正确; C. 由图可知,•COOH吸附在NiPc中的能量高于吸附在CoPc上的能量,因此吸附在相同基团的物种分别吸附在NiPc和CoPc表面,其能量不同,C正确; D. 催化剂只影响反应速率,不改变反应焓变,D错误; 答案为D。 8.光电池在光照条件下可产生电压,如下装置可以实现光能源的充分利用,双极性膜可将水解离为H+和OH-,并实现其定向通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装置中的能量转化形式:光能→电能→化学能 B. 双极性膜可控制其两侧溶液分别为酸性和碱性 C. 光照过程中阳极区溶液中的n(OH-)基本不变 D. 再生池中的反应:2V2+ +2H2O2V3+ +2OH-+ H2↑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图上电子的移动方向可知右侧电解池的阳极,反应式为4OH--4e-=2H2O+O2↑,阴极反应式为 2V3++2e-=2V2+,双极性膜可将水解离为 H+和 OH-,由图可知,H+进入阴极,OH-进入阳极,放电后的溶液进入再生池中在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反应放出氢气,反应方程式为2V2++2H+2V3++H2 ↑。 【详解】A.由图可知,光电池利用光照,将光能转化为电能,最终转化为贮存在化合物中的化学能,该装置的能量转化形式:光能→电能→化学能,故A正确; B.双极性膜可将水解离为 H+和 OH-,由图可知,H+进入阴极,OH-进入阳极,则双极性膜可控制其两侧溶液分别为酸性和碱性,故B正确; C.光照过程中阳极区反应式为4OH--4e-=2H2O+O2↑,又双极性膜可将水解离为 H+和 OH-,其中OH-进入阳极,所以溶液中的 n(OH-)基本不变,故C正确; D.根据以上分析,再生的反应方程式为2V2++2H+2V3++H2 ↑,故D错误; 答案选D。 9.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Z原子2p轨道上有3个未成对电子,甲、乙、丙、丁、戊是这四种元素的两种或三种形成的化合物,75 %的甲溶液常用于消毒,戊是Z和X组成的10电子分子,常温下己溶液显中性,它们有如下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已略去): 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四种元素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Y>Z>W>X B. 可以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甲和丙 C. 己溶于水后促进了水的电离 D. W的氢化物不一定比Y的稳定 【答案】B 【解析】 【分析】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Z原子2p轨道上有3个未成对电子,其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3,则Z为N元素;甲、乙、丙、丁、戊是这四种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75%的甲溶液常用于消毒,则甲为乙醇(CH3CH2OH);戊是Z和X组成的10电子分子,则戊为氨气,X为H;结合转化关系可知,乙为H2O,丙为乙醛(CH3CHO),丁为CH3COOH,常温下己溶液显中性,应为醋酸铵,结合原子序数大小可知,X为H,Y为C,W为O元素,据此解答。 【详解】A.同一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则四种元素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Y>Z>W>X,故A正确; B.甲为乙醇(CH3CH2OH),丙为乙醛(CH3CHO),二者都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则不能鉴别乙醇和乙醛,故B错误; C.根据分析,己为醋酸铵,醋酸铵溶于水后可发生双水解反应,促进了水的电离,故C正确; D.Y为C,W为O元素,C的氢化物为烃,O的氢化物为水和双氧水,碳原子数较多的烃在常温下为固态,其沸点大于水和双氧水,故D正确; 答案选B。 10.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两支盛有KI3的溶液的试管中,分别滴加淀粉溶液和AgNO3溶液,前者溶液变蓝,后者有黄色沉淀 I3—溶液中存在平衡: I3—I2+I- B 在Ca(ClO)2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有沉淀生成 酸性:H2SO3>HClO C 向淀粉碘化钾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后蓝色褪去 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 D 在植物油中滴几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溶液褪色 植物油含有酯基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滴加淀粉溶液变蓝说明含有碘单质,滴加硝酸银产生黄色成,说明含有I-,所以KI3的溶液中含I2、I-,即KI3溶液中存在平衡为I3-⇌I2+I-,故A正确; B.在Ca(ClO)2溶液中通入SO2气体,有沉淀生成是因为次氯酸根将二氧化硫氧化成硫酸根,硫酸钙微溶所以有沉淀生成,故B错误; C.HClO具有漂白性,氯气没有漂白性,该实验中起漂白作用的是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故C错误; D.植物油含有碳碳双键所以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并不是酯基,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分 11.氮化镓(GaN)是制造LED的重要材料,被誉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镓(31Ga)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均为两性化合物,工业制备氮化镓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Ga位于第五周期第IIIA族 B. 酸性:Al(OH)3>Ga(OH)3 C. Ga(OH)3可与NaOH反应生成NaGaO2 D. Ga与NH3反应的另一种生成物可用作航天燃料 【答案】CD 【解析】 【分析】 铝土矿中加入氢氧化钠,镓(31Ga)和铝的氧化物均为两性氧化物,故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NaGaO2,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后,偏铝酸钠优先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氢氧化铝,NaGaO2经过系列反应得到单质镓,最终与氨气反应生成GaN。 【详解】A. Ga的原子序数为31,位于第四周期第IIIA族,A错误; B. 根据流程,将适量CO2通入NaAlO2和NaGaO2的混合液中得到Al(OH)3沉淀,说明CO2优先与NaAlO2反应,则酸性Al(OH)3<Ga(OH)3,B错误; C.Ga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均为两性化合物,且根据题中流程图可知,Ga(OH)3可与NaOH反应生成NaGaO2,C正确; D. 根据元素守恒可知,Ga与NH3反应的另一种生成物为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可用作航天燃料,D正确; 答案为CD。 12.由一种阳离子与两种酸根阴离子组成的盐称为混盐。向混盐Na4S2O3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发生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Na4S2O3的水溶液显碱性 B. 1mol Na4S2O3中共含离子数为5NA C. 上述反应中,每产生3molS,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6mol D. CaOCl2也可称为混盐,向CaOCl2中加入足量稀硫酸会有Cl2产生 【答案】AD 【解析】 【分析】 混盐Na4S2O3中S元素的平均化合价为+1价,应为Na2SO3和Na2S的混盐,混盐CaOCl2中相当于含有CaCl2和Ca(ClO)2两种盐。 【详解】A.由分析可知Na4S2O3为Na2SO3和Na2S的混盐,Na2SO3和Na2S都是强碱弱酸盐,溶液呈碱性,A正确; B.由分析可知Na4S2O3为Na2SO3和Na2S的混盐,所以1molNa4S2O3中共含离子数为2+1+2+1=6NA,B错误; C.由可知,生成单质硫的S元素化合价由+1变为0,则每产生3molS,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3mol,C错误; D.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反应:Cl-+ClO-+2H+=Cl2↑+H2O,即向CaOCl2中加入足量稀硫酸会有Cl2产生,D正确; 答案选AD。 13.工业上联合生产碳酸氢钠和氯代烃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在生产NaHCO3的过程中完成乙烯氯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过程Ⅰ中的TBA替代了侯德榜制碱法中的氨气 B. 在过程Ⅱ中实现了TBA、CuCl2再生 C. 理论上每生成1mol NaHCO3,可得到1mol C2H4Cl2 D. 过程Ⅲ中的反应是C2H4+2CuCl2C2H4Cl2+2CuCl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制碱过程为NaCl+CO2+H2O+TBA=NaHCO3+TBA•HCl,过程Ⅱ为TBA的再生过程为O2+2CuCl+2TBA•HCl=2CuCl2+2TBA+H2O,乙烯的氯化过程为C2H4+2CuCl2C2H4Cl2+2CuCl,由此分析。 【详解】A .侯德榜制碱法是先把氨气通入食盐水,然后向氨盐水中通二氧化碳,生产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再将碳酸氢钠过滤出来,经焙烧得到纯净洁白的碳酸钠,由图可知,过程I中的TBA替代了侯德榜制碱法中的氨气,故A正确; B.程Ⅱ为TBA的再生过程为O2+2CuCl+2TBA⋅HCl=2CuCl2+2TBA+H2O,实现了TBA、CuCl2的再生,故B正确; C.制碱过程为NaCl+CO2+H2O+TBA=NaHCO3+TBA⋅HCl,理论上每生成1mol NaHCO3需要1mol TBA,根据过程Ⅱ为TBA的再生过程为O2+2CuCl+2TBA•HCl=2CuCl2+2TBA+H2O,乙烯的氯化过程为C2H4+2CuCl2C2H4Cl2+2CuCl,则关系式TBA∼CuCl∼C2H4Cl2,则理论上每生成1mol NaHCO3,可得到0.5mol C2H4Cl2,故C错误; D.根据分析,过程Ⅲ是乙烯的氯化过程,化学方程式为C2H4+2CuCl2C2H4Cl2+2CuCl,故D正确; 答案选C。 14.1,3—丁二烯在环己烷溶液中与溴发生加成反应时,会生成两种产物M和N(不考虑立体异构),其反应机理如图1所示;室温下,M可以缓慢转化为N,能量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室温下,M的稳定性强于N B. N存在顺反异构体 C. 有机物M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四组峰,峰面积之比为2:1:2:2 D. ∆H=-(E2-E1)kJ‧mol-1 【答案】AC 【解析】 【详解】A.能量越低,物质越稳定,由图2可看出,N的能量低于M的,故稳定性N强于M,A错误; B.N中碳碳双键连接两种不同基团,存在顺反异构,顺式:,反式:,B正确; C.有机物M结构简式:,核磁共振氢谱中有四组峰,峰面积之比为2:1:1:2,C错误; D.该反应为放热反应,∆H=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即∆H=( E1- E2 )kJ‧mol-1=-(E2-E1)kJ‧mol-1,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H=-(E2-E1)kJ‧mol-1,D正确; 故答案选AC。 15.25℃时,向50mL浓度均为l.0mol/L的醋酸和醋酸钠混合溶液中,缓慢滴加1.0mol/L的NaOH溶液,所得溶液的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已知:25℃时,Ka(CH3COOH)=1.8×10-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点溶液中,c(H+)约为 B. b点溶液中, C. V(NaOH)≤50mL时,随V(NaOH)增大,溶液中离子总浓度增大 D. 从a到c的过程中,溶液中不变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Ka(CH3COOH)=1.8×10-5可知当溶液呈中性时,, A. a点溶液中c(CH3COOH)≈c(CH3COO-),氢离子浓度主要来源于醋酸的电离:CH3COOHCH3COO-+H+, ,即c(H+)约为,故A正确; B. b点溶液中,醋酸未反应完,此时溶质为醋酸与醋酸钠,浓度之比为3:7,溶液呈酸性,醋酸钠完全电离,醋酸部分电离,则,故B正确; C. 当V(NaOH)=50mL时,溶液中溶质为醋酸钠,浓度为1.0mol/L,此时溶液中离子总浓度小于原溶液,故C错误; D. 从a到c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水解平衡常数不变,则溶液中不变,故D正确; 故选C。 三、非选择题 16.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对环境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可持续治理。绿色能源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利用生物乙醇来制取绿色能源氢气的部分反应过程如下图所示: (1)已知:CO(g) +H2O(g)⇌CO2(g)+H2(g) ∆H1=-41 kJ·mol-1 CH3CH2OH(g)+3H2O(g)⇌2CO2(g)+6H2(g) ∆H2 =+174.1 kJ·mol-1 反应I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反应II在进气比[n(CO) : n(H2O)]不同时,测得相应的 CO 平衡转化率见下图( 各点对应的反应温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各点对应的其他反应条件都相同)。 ①图中A、E和 G三点对应的反应温度TA、TE、TG的关系是_____,其原因是 ______。该温度下,要提高CO平衡转化率,除了改变进气比之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②由图中可知CO的平衡转化率与进气比、反应温度之间的关系是____。 ③A、B 两点对应的反应速率大小:vA_____vB(填“<” “=”或“>”)。已知反应速率 v=v正−v逆= k正x(CO)x(H2O) − k逆x(CO2) x(H2) ,k为反应速率常数,x为物质的量分数,在达到平衡状态为D点的反应过程中,当CO的转化率刚好达到20%时,=_____。 (3)反应III在饱和KHCO3电解液中,电解活化的CO2来制备乙醇,其原理如图所示,则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答案】 (1). CH3CH2OH(g)+H2O(g)⇌4H2(g)+2CO(g) ∆H= +256.1 kJ·mol-1 (2). TA=TE=TG (3). KA=KE=KG=1 (4). 及时移去产物 (5). 温度相同,进气比越大,CO的平衡转化率越小;进气比相同,反应温度越高,CO的平衡转化率越小 (6). < (7). 36.0 (8). 14CO2+12e−+9H2O═CH3CH2OH+12HCO3− 【解析】 【分析】 (1)反应I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g)+H2O(g)═4H2(g)+2CO(g), ①CO(g)+H2O(g)⇌CO2(g)+H2(g)△H1=-41kJ/mol ②CH3CH2OH(g)+3H2O(g)⇌2CO2(g)+6H2(g)△H2=+174.1 kJ/mol 根据盖斯定律②-①×2计算CH3CH2OH(g)+H2O(g)═4H2(g)+2CO(g)的△H; (2)①反应II为CO(g)+H2O(g)⇌CO2(g)+H2(g)△H1=-41kJ/mol,正反应放热,可用A、E和G 三点对应数值结合反应三段式计算平衡常数,根据平衡常数的变化分析判断;根据反应特点,结合温度、浓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分析提高CO平衡转化率的措施; ②由图可知,当CO的转化率相同时,温度由低到高对应的进气比为0.5、1、1.5,由此可确定温度与进气比的关系; ③CO(g)+H2O(g)⇌CO2(g)+H2(g)△H1=-41kJ/mol,反应为放热反应,升温平衡逆向进行,CO转化率减小;达到平衡状态为D点的反应过程中,平衡常数K=,则==K×,根据反应三段式计算D点时平衡常数K、计算CO转化率刚好达到20%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x,代入=K×中计算比值; (3)阴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结合电子守恒、电荷守恒书写电极反应方程式。 【详解】(1)反应I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g)+H2O(g)═4H2(g)+2CO(g),①CO(g)+H2O(g)⇌CO2(g)+H2(g)△H1=−41kJ/mol ②CH3CH2OH(g)+3H2O(g)⇌2CO2(g)+6H2(g)△H2=+174.1kJ/mol 根据盖斯定律②−①×2计算CH3CH2OH(g)+H2O(g)═4H2(g)+2CO(g)的△H=+174.1kJ/mol−(−41kJ/mol)×2=+256.1kJ/mol,即热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g)+H2O(g)═4H2(g)+2CO(g)△H=+256.1kJ/mol; (2)①图中A点数值为(0.5,66.7),即=0.5,CO的转化率为66.7%=,根据关系列三段式: KA===1; 图中E点数值为(1,50),即=1,CO的转化率为50%,根据关系列三段式: 平衡常数KE===1; 图中G点数值为(1.5,40),即=1.5,CO的转化率为40%,根据关系列三段式: 平衡常数KG ===1; 根据以上计算可知,KA=KE=KG=1,平衡常数不变,平衡常数是温度的函数,温度不变,则平衡常数不变,则可得TA=TE=TG; CO(g)+H2O(g)⇌CO2(g)+H2(g)△H=−41kJ⋅mol−1,即正向为气体体积不变的放热反应,所以恒温条件下,增大H2O(g)的浓度或及时分离出CO2等产物均可提高CO的平衡转化率; ②由图可知,温度相同,进气比越大,CO的平衡转化率越小;进气比相同,反应温度越高,CO的平衡转化率越小; ③CO(g)+H2O(g)⇌CO2(g)+H2(g)△H1=−41kJ/mol,反应为放热反应,升温平衡逆向进行,CO转化率减小,则B点温度高,反应速率快,即vA<vB;D点数值为(1,60),反应三段式为: D点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D===2.25,反应达到平衡时v正=v逆,即k正x(CO)x(H2O)=k逆x(CO2)x(H2),所以== =K=2.25,在达到平衡状态为D点的反应过程中,当CO转化率刚好达到20%时,反应三段式为: X(CO)=x(H2O)==0.4,x(CO2)=x(H2)==0.1,所以==K×=2.25×=36.0; (3)阴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电极反应方程式14CO2+12e−+9H2O═CH3CH2OH+12HCO3−。 17.新型锂电池正极材料锰酸锂(LiMn2O4)有望取代广泛使用的LiCoO2。工业上用某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还含有少量铁、铝及硅等氧化物)为原料制备锰酸锂的流程如图: 已知: lg2=0.3,=8,25℃有关物质的溶度积常数: 物质 Fe(OH)2 Fe(OH)3 Al(OH)3 Mn(OH)2 Ksp 8.0×10-16 4.0×l0-38 5.12×10-33 4.0×l0-14 (1)已知锂电池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Mn2O4+e-+Li+ ===Li2Mn2O4,则锰酸锂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 (2)“浸取”得到的浸取液中阳离子主要是Mn2+,生成Mn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检验还含有Fe2+的方法是______。 (3)“精制”中加入H2O2 的量比理论值大的多,其主要原因是______,若所得溶液中锰离子的浓度为1 mol·L-1,则加入氧化锰调节pH的范围为____(当溶液中离子浓度小于10-5 mol·L-1时可以认为沉淀完全)。 (4)“沉锰”得到的是Mn(OH)2和Mn2(OH)2SO4滤饼,二者均可被氧化为Mn3O4,若控温氧化时溶液的pH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则15~150 min内滤饼中一定参加反应的成分是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写出高温煅烧生成锰酸锂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答案】 (1). +3、+4 (2). MnO2+2Fe2++4H+===Mn2++2Fe3++2H2O (3). 取浸取液少许,加入几滴K3[Fe(CN)6]溶液(或酸性KMnO4溶液),若有蓝色沉淀生成(或紫红色褪去),则有Fe2+ (4). 溶液中的铁离子催化过氧化氢分解 (5). 4.9-7.3 (6). Mn2(OH)2SO4 (7). 3 Mn2(OH)2SO4+O2===2Mn3O4+3H2SO4 (8). 8Mn3O4 +6Li2CO3 +5O26CO2 + 12LiMn2O4 【解析】 【分析】 (2)用K3[Fe(CN)6] 溶液来检验Fe2+: (3)“浸取”过程还剩余Fe3+,溶液中的铁离子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氢氧化铝完全沉淀时,铝离子浓度为10-5 mol·L-1,用Al(OH)3的Ksp计算氢氧根浓度,从而得到氢离子浓度,算得调节溶液最小的pH,锰离子的浓度为1 mol·L-1,用Mn(OH)2的Ksp计算氢氧根浓度,从而得到氢离子浓度,算得调节溶液最大的pH; (4)将MnSO4溶液于氨水混合得到含有Mn(OH)2、Mn2(OH)2SO4的滤饼,将滤饼洗涤后加入蒸馏水并通入氧气,可能发生反应6Mn(OH)2+O2=2Mn3O4+6H2O、3Mn2(OH)2SO4+O2=2Mn3O4+3H2SO4; 【详解】(1) Li2Mn2O4中锰元素+3价,则LiMn2O4中锰元素有+4价,但只有一个锰原子得电子,另一个锰原子未得电子变价,也为+4价,则锂电池正极材料锰酸锂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3、+4;故答案为:+3、+4; (2) “浸取”过程MnO2转化为Mn2+,Mn元素从+4价降至+2价,离子方程式为:MnO2+2Fe2++4H+===Mn2++2Fe3++2H2O;可用K3[Fe(CN)6] 溶液来检验Fe2+ :取浸取液少许,加入几滴K3[Fe(CN)6]溶液(或酸性KMnO4溶液),若有蓝色沉淀生成(或紫红色褪去),则有Fe2+; (3) “浸取”过程还剩余Fe3+,“精制”中加入H2O2消耗一部分,故过氧化氢的量比理论值大的多,故答案为:溶液中的铁离子催化过氧化氢分解;除去Fe3+、Al3+,氢氧化铝完全沉淀时,,解得,,pH=4.9,锰离子的浓度为1 mol·L-1时,,,,pH=7.3,调节pH的范围为4.9-7.3; (4) 根据分析,滤饼含有Mn(OH)2、Mn2(OH)2SO4,与氧气可能的反应分别为6Mn(OH)2+O2=2Mn3O4+6H2O、3Mn2(OH)2SO4+O2=2Mn3O4+3H2SO4,则Mn2(OH)2SO4被O2氧化产生H+,而Mn(OH)2被O2氧化不产生H+,根据图象通入O2时15~150分钟pH越来越小,酸性增强,则15~150分钟滤饼中一定参与反应的成分是Mn2(OH)2SO4;故答案为:Mn2(OH)2SO4;3 Mn2(OH)2SO4+O2===2Mn3O4+3H2SO4; (5)高温煅烧生成锰酸锂的化学方程式:8Mn3O4 +6Li2CO3 +5O26CO2 + 12LiMn2O4。 18.碱式氯化铜是重要的无机杀菌剂,是一种绿色或墨绿色结晶性粉末,难溶于水,溶于稀酸和氨水,在空气中十分稳定。 Ⅰ.模拟制备碱式氯化铜。向CuCl2溶液中通入NH3和HCl,调节pH至5.0~5.5,控制反应温度于70~80℃,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已省略)。 (1)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其主要作用有导气、______。 (2)实验室利用装置A制NH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反应过程中,在三颈烧瓶内除观察到溶液蓝绿色褪去,还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 (4)若体系中NH3过量会导致碱式氯化铜的产量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原因为___。 Ⅱ.无水碱式氯化铜组成的测定。称取产品4.29 g,加硝酸溶解,并加水定容至200 mL,得到待测液。 (5)铜的测定:取20.00 mL待测液,经测定Cu2+浓度为0.2 mol·L-1。则称取的样品中 n(Cu2+)=_____mol。 (6)采用沉淀滴定法测定氯:用NH4SCN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AgNO3(已知:AgSCN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实验如下图: ①滴定时,应选用下列哪种物质作为指示剂_____(填标号)。 a.FeSO4 b.Fe(NO3)3 c.FeCl3 ②重复实验操作三次,消耗NH4SCN溶液的体积平均为10.00 mL。则称取的样品中n(Cl-)=_____mol。 (7)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推知无水碱式氯化铜的化学式为_____。 【答案】 (1). 球形干燥管 (2). 防倒吸 (3).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4). 溶液中有大量墨绿色固体产生,三颈烧瓶中有白烟 (5). 偏低 (6). 碱式氯化铜能溶于氨水 (7). 0.04 (8). b (9). 0.02 (10). Cu2(OH)3Cl 【解析】 【分析】 Ⅰ.实验室制取氨气是利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写出化学方程式;反应过程中,在三颈烧瓶内生成碱式氯化铜,氯化氢进入,从气体的压强变化分析;从碱式氯化铜溶于氨水分析产量的变化; Ⅱ.(5)根据稀释前后离子的物质的量不变进行计算; (6)①用NH4SCN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AgNO3,根据滴定终点,判断所加的指示剂; ②利用10.00mL0.1mol/L的NH4SCN 溶液计算出剩余的硝酸银的物质的量,利用总的硝酸银的物质的量减去剩余的硝酸银的物质的量,计算出与氯离子反应的硝酸银的物质的量,从而算出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换算成样品中的氯离子的物质的量; (7) 根据铜离子,铝离子的物质的量,计算出样品的物质的量,根据质量和物质的量关系,计算出相对分子质量,减去铜和氯的相对原子质量,可以得到氢氧根离子的数目。 【详解】(1)仪器X的名称是球形干燥管,其主要作用有导气、防止倒吸; (2)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3)在三颈烧瓶内,氯化铜,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反应制取碱式氯化铜,碱式氯化铜为绿色或墨绿色结晶性粉末,难溶于水,故实验现象为:①溶液中有大量墨绿色固体产生;由于通入的氯化氢气体和氨气相遇产生氯化铵,故实验现象②三颈烧瓶中有白烟生成;干燥管中充满了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反应后气体的压强迅速减小,故实验现象③干燥管中有液体上升后下降的现象; (4)若NH3过高,会导致氨水浓度增大,会使碱式氯化铜溶于氨水有损耗,故导致碱式氯化铜的产量偏低; (5)20.00mL待测液,Cu2+浓为0.2000 mol·L-1,则铜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2mol/L×0.02L=0.004mol,由于称取的样品中是20mL溶液的10倍,所得铜离子的物质的量也是20mL溶液的10倍,样品中所含铜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004mol×10=0.04mol; (6)①用NH4SCN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AgNO3,到达滴定终点,用三价铁离子检验硫氰根离子,可以使用硝酸铁,不能使用氯化铁,由于氯化铁会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影响滴定终点的判断,答案选b; ②10.00mL0.1mol/L的NH4SCN的物质的量等于0.1mol/L×0.01L=0.001mol,由NH4SCN~AgNO3可知,未反应的硝酸银的物质的量等于0.001mol,共加入30mL0.1mol/L的的硝酸银,则与氯离子反应的硝酸银的物质的量等于0.03L×0.1mol/L-0.001mol=0.002mol,Cl-~Ag+,n(Cl-)=0.002mol,样品配成的是200mL溶液,滴定只取了20mL,样品中的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是0.002mol×10=0.02mol; (7)测定无水碱式氯化铜组成时,称取产品4.290 g,已知铜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04mol,氯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02mol,假设无水碱式氯化铜的化学式为Cu2(OH)xCl,可知无水碱式氯化铜的物质的量为0.02mol,摩尔质量为=214.5g/mol,64×2g/mol +17x g/mol +35.5 g/mol =214.5 g/mol,解得x=3,故无水碱式氯化铜的化学式为Cu2(OH)3Cl。 【点睛】本题易错点为(6)②,在滴定过程中只取200mL样品中的20mL 进行滴定实验,计算结果要转化为样品中的总含量。 19.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在饲料生产应用、解决过量添加无机盐造成环境污染等方面有重要应用。该类螯合物通常以蛋氨酸、赖氨酸、甘氨酸等为配位体,以铜、铁、锌、锰、铬、钴等元素为中心离子。 (1)甘氨酸中共有_____个σ键,所含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官能团中C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 (2)上述金属元素中,基态原子有五个未成对电子的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 (3)蛋氨酸铜的结构式如下图。该螯合物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__(填序号)。 a.配位键 b.极性键 c.离子键 d.非极性键 (4)Cr是周期表中第ⅥB族元素,化合价可以是0~+6的整数价态。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3CrO8,其阴离子结构可表示为,则Cr的化合价为______。呈四面体构型,结构为,由两个四面体组成,这两个四面体通过共用一个顶角氧原子彼此连接,结构为。则由n(n>1)个通过顶角氧原子连结的链式结构的化学式为____。 (5)实验室中可用KSCN或K4[Fe(CN)6]来检验Fe3+。FeCl3 与KSCN溶液混合,可得到配位数为5的配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K4[Fe(CN)6]与Fe3+反应可得到一种蓝色沉淀KFe[Fe(CN)6],该物质晶胞的结构如下图所示(K+未画出),则一个晶胞中的K+个数为____。 【答案】 (1). 9 (2). O>N>C>H (3). sp2 (4). [Ar]3d54s2 (5). abcd (6). +5 (7). (8). K2[Fe(SCN)5] (9). 4 【解析】 【分析】 (1)甘氨酸的结构为:,1个单键含有1个σ键,一个双键含有1个σ键和1个π键;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电负性越强;官能团是羧基; (2)基态原子有五个未成对电子的原子是Mn; (3) Cu2+与N原子形成配位键,相同原子之间形成非极性键、不同原子之间形成极性键,Cu2+与COO-形成离子键; (4)从阴离子结构可以判断Cr化合价为+5价。由n(n>1)个通过共用一个顶角氧原子彼此连接的链式结构,根据连接规律,推断其通式为; (5)Fe3+与SCN-形成配位数为5的配离子为,根据电荷守恒可知与K+形成的配合物化学式;利用均摊法计算晶胞的结构中Fe3+、Fe2+、CN-数目,结合电荷守恒计算K+数目,进而计算一个晶胞中的K+个数; 【详解】(1) 甘氨酸的结构为:,1个甘氨酸分子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9;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电负性越强,四种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从大到小的顺序是:O>N>C>H;官能团是羧基,羧基上C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是3,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杂化类型是sp2,故答案为:9;O>N>C>H;sp2; (2)基态原子有五个未成对电子原子是Mn,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54s2,故答案为:[Ar]3d54s2; (3) Cu2+与N原子形成配位键,C-C之间形成非极性键,C-H、C-S之间形成极性键,Cu2+与COO-形成离子键,故答案为:abcd; (4) 由阴离子结构可知,Cr与O中形成5个价键,共用电子对偏向O,则Cr的化合价为+5价,两个每共用一个角顶氧原子,就少一个氧原子,所以由n(n>1)个通过角顶氧原子连续的链式,减少(n-1)个氧原子,微粒电荷不变,则由n(n>1)个通过角顶氧原子连续的链式结构的化学式为,故答案为:+5;; (5) Fe3+与SCN-形成配位数为5的配离子为,根据电荷守恒可知与K+形成的配合物化学式为K2[Fe(SCN)5];晶胞的结构中,Fe3+离子的个数为:,Fe2+离子的个数为:,CN-离子的个数为:,根据电荷守恒:N(K+)+N(Fe3+)×3+N(Fe2+)×2=N(CN-),可得N(K+)=,故一个晶胞中的K+个数=,故答案为:K2[Fe(SCN)5];4。 20.温室气体CO2资源化利用的一种途径如下,生成物H和I可用作锂离子电池的电解质。 回答下列问题: (1)由A到B的反应类型为_____;由C到D的反应所需试剂为______。 (2)E中官能团名称是_____,最多_______个原子共线。 (3)F合成G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与G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羧酸类芳香族化合物中,核磁共振氢谱为四组峰,峰面积之比为6:2:1:1的结构简式为____。 (5)设计由丙炔和甲醛为起始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任选)______。 【答案】 (1). 加成反应 (2). Br2、FeBr3或Br2、Fe (3). 碳碳三键、羟基 (4). 6 (5). +H2O2 +H2O (6). 或 (7). 【解析】 【分析】 由题给合成路线可知,A是乙炔,和甲醛发生醛基上的加成反应生成B();C(苯)和液溴在铁粉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D(溴苯),B和D发生取代反应生成E();E的分子式为C9H8O,F的分子式为C9H10O,结合E→F的反应条件为催化剂/H2,可推知反应为碳碳三键的加成反应,F的结构简式为;F→G为碳碳双键的氧化反应,G和CO2在所给条件下反应生成H和I,以此分析解答。 【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由A到B的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由C到D反应为苯和液溴在铁粉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故所需试剂为Br2、FeBr3或Br2、Fe; (2) E的结构简式为,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碳碳三键、羟基;结合乙炔的结构特点,与碳碳三键上的碳原子直接相连的所有原子共线,结构中苯环支链上含有羟基的碳原子为饱和碳原子,为四面体结构,与羟基单键相连可旋转,旋转一定程度,羟基可能与碳碳三键共线,因此最多有6个原子共线; (3) F合成G的反应为碳碳双键的氧化反应,H2O2被还原成H2O,化学方程式为+H2O2 +H2O; (4)G的结构简式为,与G互为同分异构体的羧酸类芳香化合物含有苯环和羧基,核磁共振氢谱为四组峰,峰面积比为6:2:1:1,说明含有两个甲基,且对称性好,则结构简式可能为或; (5)参考题给合成路线,采用逆合成方法,由丙炔和甲醛为起始原料制备和 的合成路线设计为:。 【点睛】本题易错点为(2)中共线原子数目的判断,结合乙炔的结构特点,一般与碳碳三键上的碳原子直接相连的所有原子共线,结构中含有羟基的碳原子为饱和碳原子,可旋转,旋转到一定程度时,羟基可能与碳碳三键共线。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