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专版2020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专题05守望精神家园建设文化强国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呼和浩特专版2020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专题05守望精神家园建设文化强国试题

专题(五) 守望精神家园 建设文化强国 专项提分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古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对应正确的有 (  )‎ ‎①敬人者,人恒敬之——敬业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友善 ‎③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富强 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019年4月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欢迎宴会上致辞时说,“与君远相知,不道云海深”。来自不同国家的朋友相识相知,结成了紧密的合作伙伴。下面古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C.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D.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3.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指出,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伊儒会通”,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这段论述说明 (  )‎ ‎①中华文明具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②中华文明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 ‎③用先进文明改造其他文明是各国共同繁荣的必经阶段 ‎④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在亚洲文化嘉年华晚会上,中国的京剧表演《盛世梨园》和武术《墨之韵》展现出东道主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日本的和太鼓、巴基斯坦的民谣、土耳其的火舞等各具特色的节目呈现出亚洲文明交相辉映的美丽图景。亚洲文化嘉年华的举办 (  )‎ ‎①表明亚洲文化朝着同一化的方向发展 ‎②说明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碰撞与冲突时有发生 ‎③启示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④展现了亚洲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了亚洲各国文化交流互鉴 A.①③   B.①④   ‎ C.②④ D.③④‎ 8‎ ‎5.时代演进到今天,筷子作为中华文化的象征之一,出现在世界各地的餐桌上。在一些国家,人们学习中餐礼仪、练习使用筷子,品味中华美食及其背后的深厚文化。这表明 (  )‎ ‎①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②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在消失 ‎③中国正在融入世界 ‎④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A.①②  B.③④  ‎ C.①②④  D.①③④‎ ‎6.下列名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有关“诚信”内容的是 (  )‎ A.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B.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C.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D.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7.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指出: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只要始终发扬中国精神,振奋起全民族的精气神,就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加辉煌的人间奇迹。中国精神就是 (  )‎ ‎①雷锋精神的具体体现 ‎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④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8.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继续发扬五四精神,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持续奋斗。下列能体现这一激励作用的诗句是 (  )‎ A.天翻地覆历沧桑,盛世神州百业昌 ‎ B.再造乾坤新跨越,复兴华夏慰先贤 C.甲午烟云成旧梦,大洋深处写光辉 ‎ D.为有辉煌堪砥砺,雄关漫道路悠长 ‎9.“最美弯腰女孩”给老人系鞋带、“小暖男”擦干座位积水主动让座、“最美小芳护士”跪地三次抢救昏迷学生……这些“举手之劳”如一股股暖流温暖了我们整座城市。为学习这些善举,某班级拟召开主题班会。下列最合适的主题是 (  )‎ A.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B.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C.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 D.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8‎ ‎10.中华文化虽历经沧桑却能薪火相传、一脉相承,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 (  )‎ A.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B.它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C.中华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作出的贡献最大 D.中华文化对外来文化是排斥的 ‎  中央电视台《开学第一课》曾以“中华骄傲”为主题,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陶冶和教育。据此回答11~12题。‎ ‎11.节目分“字以溯源”“武以振魂”“棋以明智”“文以载道”“丝绸新路”五节课,采用不同的形式,穿越5 000年时光,走进中华文明的古老源头。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特点是 (  )‎ ‎①勤劳勇敢 ‎②自强不息 ‎③源远流长 ‎④博大精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开学第一课》将关注的目光对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旨在 (  )‎ ‎①增强文化自信 ‎②恢复传统文化 ‎③抵制外来文化 ‎④发展中华文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和同学约好的事情,他总是说到做到,从不耽搁;为将捡到的手机归还失主,他在寒风中等待一个多小时。他就是江西好少年向汝杙。从中可以感悟到向汝杙“好”在 (  )‎ A.热心公益  ‎ B.诚实守信  ‎ C.见义勇为  ‎ D.自信自强 ‎14.下列语句中,不属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是 (  )‎ A.忧国忧民,道济天下    ‎ B.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C.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8‎ ‎15.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增加了“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内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立法体制,从源头上确保鲜明的价值导向。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 ‎①我国法律体现并维护社会主义道德 ‎②我国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③这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④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基础工程 A.①②③  B.②③④  ‎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 ‎16.观察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漫画一 漫画二 ‎(1)请你根据漫画完成本题两小问。‎ A.漫画一中霸座人未履行的基本义务是:‎ B.漫画二中让座行为彰显的传统美德是:‎ ‎(2)请你谈谈实现由“霸座”到“让座”的转变,会产生怎样的社会价值?‎ 8‎ ‎17.材料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年左右的历史。现用汉字是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来的。汉字的无穷组合,形成了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辉煌灿烂的文学艺术。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汉语词典收录了239个西文字母词语。‎ 相关链接: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习近平 ‎(1)材料中如何体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运用文化自信有关知识,分析相关链接和材料对发展中华文化的启示。‎ ‎18.材料 在我国,“家国天下”的情怀已然跃动于每一个中国人的血脉里,不少春联也承载着这种情怀。小林 8‎ 家2019年春节贴有如下春联:‎ ‎①‎ 唯诚唯信行世事 克俭克勤践家风 ‎②‎ 天地万情和至贵 古今百善孝为先 ‎(1)这两幅春联承载了哪些中华传统家风?‎ ‎(2)这些传统家风对我们的成长有何帮助?‎ ‎19.材料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事业涉及千家万户,教育改革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自2017年秋季学期开始,由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在全国所有地区起始年级投入使用。新编《道德与法治》教材的一大亮点是大幅增加了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 ‎(1)运用所学知识谈谈新编教材大幅增加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必要性。‎ ‎(2)传承中华文化,阅读中华经典。请你向同学推荐一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好书,并说明推荐理由。‎ 8‎ ‎【参考答案】‎ ‎1.D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题干中“敬”是尊敬他人而非敬业,①错误;②符合题意;③对应错误,排除;④符合题意。故选D。‎ ‎2.A [解析]本题考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认识。对选项内容进行分析可知,A符合题意;B、C、D与题意不符合。故选A。‎ ‎3.C [解析]本题考查中外文化交流互鉴的知识。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体现了①②④;③观点错误,排除。故选C。‎ ‎4.D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文明的相关知识。从亚洲文化嘉年华中可以感受到不同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启示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③正确;在这次嘉年华上不同民族文化的展示,反映了亚洲文化的多样性,有助于亚洲各国文化的交流互鉴,④正确;①说法错误,排除;②说法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5.D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影响。从题干材料中可知,①③④表述符合题意;②观点错误,排除。故选D。‎ ‎6.C [解析]“人而无信,不知其可”是指要是失去了信用或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还可以做什么,即要讲诚信,C符合题意。故选C。‎ ‎7.C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精神的内容。中国精神包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③④符合题意;①②表述有误。故选C。‎ ‎8.D [解析]本题考查民族精神的知识。分析每句诗文的内容可知,A、B、C与题意不符,只有D符合题意。故选D。‎ ‎9.C 10.B 11.D ‎12.B [解析]我们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而不是恢复传统文化,也要学习和借鉴外来优秀文化,故②③表述错误,排除。故选B。‎ ‎13.B [解析]本题考查人物优秀品质。题干中主人公的行为属于诚实守信的品质,诚实就是忠于事物的本来面貌,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思想,不说谎,不作假。守信就是讲信用,讲信誉。因此B符合题意。A、C、D与题意不符。故选B。‎ ‎14.C ‎ ‎15.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从题干材料中可知,这一做法使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法律依据和保障,①③符合题意;②正确,道德的相关内容写入宪法体现了我国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④观点错误,排除。故选A。‎ ‎16.(1)A. 遵守宪法和法律;或遵守公共秩序等。B.与人为善;或尊重他人等。‎ ‎(2)弘扬法治精神;维护社会公德;促进社会稳定等。‎ ‎17.(1)汉字六千年左右的历史体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和辉煌灿烂的文学艺术体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8‎ ‎(2)坚定文化自信对发展中华文化具有重要作用。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夯实中华文化发展的根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中华文化。‎ ‎18.(1)诚实守信、勤俭节约、和为贵、孝亲敬长等。‎ ‎(2)这些家风对我们成长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有利于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家庭氛围和社会环境;有利于青少年学习、传承民族美德、家庭美德,提高道德修养。‎ ‎19.(1)①这是增强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感和文化认同感的需要;②是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的需要;③是加强先进文化建设,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社会和增强文化自信的需要。‎ ‎(2)示例:推荐书:《论语》 推荐理由:这是一部儒家伦理思想的集大成之作。读者可透过经典,穿越时空向古圣先贤请益道德。(本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推荐的书的内容必须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推荐理由应着重强调该书对传承传统文化的作用和影响)‎ 8‎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