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专版2020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专题07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呼和浩特专版2020中考道德与法治复习专题07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试题

专题(七) 坚持绿色发展 建设美丽中国 专项提分训练 一、选择题 ‎1.2019年我国全面启动地级及以上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北京等46个重点城市要在2020年底、其他地级及以上城市要在2025年底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这体现我国 (  )‎ A.公民人人自觉保护环境  ‎ B.致力于落实绿色发展的理念 C.民众都与自然和谐相处  ‎ D.把垃圾分类摆在环保工作首位 ‎2.2019年4月29日,一座依山而建、傍水而居的皖南徽州古村落浓缩呈现在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这一富有徽风皖韵、画意诗情的美丽画卷蕴涵的理念,启示我们打造美丽安徽要 (  )‎ ‎①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②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③梳理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④坚持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在杭州至黄山铁路修建过程中,曾投巨资有效防止泥浆渗漏污染水体,也曾频频给古树“让路”,尽最大可能不影响古树林的生长。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 (  )‎ A.发展旅游产业    B.保护生态环境 C.节约自然资源    D.促进经济发展 ‎4.某市实施环境提升工程,突出做好“绿”和“水”的文章,发动社会各界人士开展国土绿化行动,让“河畅、水净、地绿、景美”的自然风光与城市交相辉映,既优化城市生态,又提升城市价值。对于该市的做法,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①坚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②做好“绿”和“水”的文章,提升市民的整体素质 ‎③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为生态文明建设作贡献 ‎④做大自然的朋友,尊重自然,改变自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19年2月,为了加强烟花爆竹管理,防治大气污染,防止人身伤害和火灾事故发生,青岛市出台《青岛市禁 8‎ 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社会意见。对以下意见,你认为正确的是 (  )‎ A.赞同,可以杜绝人身伤害和火灾事故发生 B.赞同,有利于改善我市城市环境和空气质量 C.不赞同,减少烟花爆竹销售量,会严重阻碍我市经济发展 D.无所谓,这是政府部门的事情,和我们关系不大 ‎6.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8年年会于2018年7月7日在贵阳市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论坛年会致贺信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建设绿色家园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梦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生态文明建设包括人口、环境、资源等方面,都只是国家的事情 B.生态文明建设就是保护和改善环境 C.生态文明建设就是控制人口,节约资源 D.我们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7.“美丽”二字,作为一种执政理念和治国方略的表达,被写进了党的十八大报告、十九大报告,写进了“十三五”规划,写进了宪法。建设美丽中国 (  )‎ ‎①体现了党和政府留住绿水青山的远见卓识 ‎②表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已逐步成为人类共识 ‎③是因为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 ‎④说明坚持绿色发展是新时代新发展理念的根本核心 A.①②④  B.③④  ‎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8.2019年3月7日,《中国环境报》刊文指出:我国每年有超过500万吨的铅蓄电池报废,其中70%被把控在非法小作坊手中。由于非法小作坊工艺落后,铅回收率不足70%,致使每年铅流失约70万吨,这不仅浪费了宝贵的矿产资源,还严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由此可见 (  )‎ ‎①铅污染严重威胁生态环境,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②非法小作坊工艺落后致使铅回收率低,资源浪费大 ‎③解决铅污染问题的最好办法是禁止使用铅蓄电池 ‎④非法小作坊为一己之利违背了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9.阅读图表,下列统计表明该市 (  )‎ 8‎ 某市2019年生态建设部分项目统计表 项目 关停化工企业 污水集中处理率 新建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社区 成片造林 建成省级绿化示范村 数据 ‎118家 ‎93%‎ ‎11个 ‎10.6万亩 ‎48个 ‎①环境保护取得较大成绩   ‎ ‎②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③推进绿色发展守护绿水青山 ‎ ‎④所有的环境问题彻底解决 A.①③   B.①④   ‎ C.②④ D.③④‎ ‎10.北京市政府整治城市顽疾,规范环境秩序,改善核心区背街小巷的环境面貌,让胡同成为有绿荫处、有鸟鸣声、有老北京氛围的清净舒适的公共空间,以新的形象展现首都风范、古都风韵和时代风貌。这些做法体现政府(  )‎ ‎①关注民生,建设宜居的生活环境  ‎ ‎②坚持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中心 ‎③作为权力机关要依法行使职权  ‎ ‎④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A.①②   B.①④   ‎ C.②③ D.③④‎ ‎11.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下列不符合此观点的是 (  )‎ A.绿色出行,低碳生活 B.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每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C.买卖和食用国家珍稀保护动物 D.人类必须学会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12.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向世界传递了中国坚定走绿色发展之路的决心和信心。下列行为体现公民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是 (  )‎ ‎①某市在公共区域使用节能路灯 ‎②李华上学坚持乘公共交通工具 ‎③某造纸厂随意将污水排入河水中 ‎④王亮用旧塑料瓶制作了手工艺品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8‎ ‎13.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请结合材料回答,我国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14.材料一 目前,在我国655个城市中,有近400个城市缺水,约200个城市严重缺水,特别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用水消耗的大量增加,我国水资源形势将更加严峻。‎ 材料二 ‎ ‎(1)上述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2)请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 8‎ ‎(3)要解决上述问题,请你提出一些好的建议。‎ ‎15.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近年来,我们借鉴德国、加拿大等国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经验,加大解决垃圾处理问题的力度。未来垃圾分类要像刷牙洗脸那样自然。‎ ‎(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这说明了什么?‎ ‎(2)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回收处理等活动有何意义?‎ 8‎ ‎(3)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可回收垃圾?‎ 8‎ ‎【参考答案】‎ ‎1.B [解析]本题考查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全国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旨在提高公民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养成循环、绿色生活方式,B符合题意。A、C表述绝对化,排除;环保工作中,要把预防为主、源头治理放在首位,D表述错误。故选B。‎ ‎2.A [解析]本题考查共筑生命家园的内容。题干蕴涵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的理念。①②③是该理念给我们的启示,④不符合打造美丽安徽的理念和要求。故选A。‎ ‎3.B [解析]本题考查对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保护生态环境的认识。题干表明了我国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故选B。‎ ‎4.C [解析]本题考查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从材料中可以看出,①③观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②④说法有误。故选C。‎ ‎5.B [解析]本题考查环境保护的知识。A说法过于绝对,错误;B观点正确,符合题意;C说法只考虑了经济效益,没有考虑环境保护,排除;D属于民主参与意识淡薄的表现,说法有误。故选B。‎ ‎6.D [解析]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战略。从材料中可知,A观点错误;B、C观点片面。故选D。‎ ‎7.C [解析]本题考查对建设美丽中国的认识。①②③是对建设美丽中国的原因及意义的正确分析;④观点错误。故选C。‎ ‎8.B [解析]本题考查环保和绿色发展的相关知识。③的做法过于绝对,排除。故选B。‎ ‎9.A [解析]本题考查绿色发展。从图表中首先可知④说法绝对,排除;②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故选A。‎ ‎10.B [解析]本题考查法治政府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知识。②③说法错误,排除。故选B。‎ ‎11.C ‎12.B [解析]本题考查公民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表现。②④符合题意;③中的做法错误,排除;①的主体是政府有关部门,不是公民,排除。故选B。‎ ‎13.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和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 ‎14.(1)材料一说明我国绝大多数城市严重缺水,水资源形势严峻。材料二说明水资源浪费和受污染严重。‎ ‎(2)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用水量越来越多;公民和企业缺乏环保意识,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监管不力,生活和工业废水排放没有规范,没有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和社会氛围。‎ ‎(3)国家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大环保执法力度,打击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公民和相关企业要提高环保意识,增强法治观念;依法履行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业务;中学生要增强环保意识,把环保行动落实到日常生活中。‎ 8‎ ‎15.(1)党和国家重视生态环境建设;我国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我国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 ‎(2)有利于资源的循环利用;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有利于走绿色发展之路;有利于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等等。‎ ‎(3)废报纸、旧书、纸壳、纸质包装、塑料包装、矿泉水瓶、饮料瓶、易拉罐等。‎ 8‎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