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10章 化学实验基础 第2节 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课后达标检测 鲁科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10章 化学实验基础 第2节 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课后达标检测 鲁科版

‎【2019最新】精选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10章 化学实验基础 第2节 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课后达标检测 鲁科版 ‎[课后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2016·高考全国卷Ⅰ)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长颈漏斗分离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产物 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NO C.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 D.将Cl2与HCl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纯净的Cl2‎ 解析:选C。长颈漏斗不能用来分液,A项错误;NO能与O2反应,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B项错误;配制FeCl3溶液时,为防止Fe3+的水解,应将FeCl3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C项正确;将Cl2和HCl的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除去其中的HCl,但引入了水蒸气,D项错误。‎ ‎2.(2018·海南五校一模)下列有关物质分离或提纯的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待提纯物质 杂质 主要操作方法 A 溴苯 苯 加入铁粉和液溴,过滤 B 氯化钠 硝酸钾 配制热饱和溶液,冷却结晶 C 乙烷 乙烯 通入溴水中 10 / 10‎ D 乙酸乙酯 乙酸 加入饱和氢氧化钠溶液,分液 解析:选C。苯能与液溴反应,但加入液溴的量不易控制,A错误;除去氯化钠中的硝酸钾,应该用蒸发浓缩结晶法,B错误;乙烯能与Br2发生加成反应,而乙烷不能,C正确;乙酸和乙酸乙酯均能与NaOH反应,D错误。‎ ‎3.(2016·高考上海卷)下列气体的制备和性质实验中,由现象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选项 试剂 试纸或试液 现象 结论 A 浓氨水、生石灰 红色石蕊试纸 变蓝 NH3为碱性气体 B 浓盐酸、浓硫酸 pH试纸 变红 HCl为酸性气体 C 浓盐酸、二氧化锰 淀粉-碘化钾试液 变蓝 Cl2具有氧化性 D 亚硫酸钠、硫酸 品红试液 退色 SO2具有还原性 解析:选D。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NH3的水溶液呈碱性,故NH3为碱性气体,A项结论正确。pH试纸变红,说明HCl的水溶液呈酸性,HCl是酸性气体,B项结论正确。淀粉-碘化钾试液变蓝,是由于有碘单质生成:Cl2+2KI===2KCl+I2,该反应中Cl2表现出氧化性,C项结论正确。二氧化硫使品红溶液退色是由于其具有漂白性,与其还原性无关,D项结论错误。‎ ‎4.实验室制取氧气并回收提纯KCl和MnO2的流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步骤Ⅰ和步骤Ⅱ都用到玻璃棒 B.步骤Ⅱ的操作有加热浓缩、冷却结晶 C.实验流程中所涉及的三个步骤均必须加热 10 / 10‎ D.步骤Ⅲ中用硝酸银溶液可验证MnO2是否洗涤干净 解析:选C。固体A为KCl和MnO2的混合物,步骤Ⅰ为溶解、过滤;步骤Ⅱ为加热浓缩、冷却结晶等,步骤Ⅰ和步骤Ⅱ都要用到玻璃棒,A项正确;步骤Ⅱ由KCl溶液得到KCl固体,操作有加热浓缩、冷却结晶,B项正确;步骤Ⅰ为溶解、过滤,不需要加热,C项错误;可以通过检验最后一次洗涤滤液中是否含有KCl来判断MnO2是否洗涤干净,D项正确。‎ ‎5.(2018·云南一检)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将某有机物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混合 溶液退色 该有机物中必定含有碳碳双键 B 向亚硫酸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钡和稀硝酸 产生白色沉淀 亚硫酸钠溶液已变质 C 向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滴加双氧水 紫色退去,产生气泡 H2O2具有还原性 D 向油脂皂化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 溶液不变红 油脂已经完全皂化 解析:选C。含有碳碳叁键的有机物也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退色,A项错误;硝酸能把SO氧化成SO,B项错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与双氧水反应,高锰酸钾表现出氧化性,双氧水表现出还原性,C项正确;因高级脂肪酸盐水解呈碱性,滴入酚酞溶液会一直呈现红色,所以不能用酚酞检验油脂是否完全皂化,D项错误。‎ ‎6.(2018·江淮十校联考)下列有关混合物除杂方法和原理分析都正确的是(  )‎ 选项 操作方法 实验原理 A 铁粉中混有少量铝粉:溶于浓氢氧化钠溶液,过滤 铝粉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铁粉不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10 / 10‎ B 氯化亚铁溶液中混有氯化铁:加入足量铜粉,过滤 铜能将Fe3+还原成Fe2+,铜与Fe2+不反应 C 过氧化钠中混有氧化钠:在空气中灼烧固体 氧化钠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生成过氧化钠 D 氯化铝溶液中混有氯化镁:加入足量氢氧化铝,过滤 氯化镁水解生成盐酸,盐酸与氢氧化铝反应,促进Mg2+完全水解 解析:选A。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可溶物,铁不反应,A项正确;在氯化亚铁和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铜粉,得到氯化亚铁和氯化铜,引入新的杂质,B项错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参与反应,应该在氧气中灼烧固体,C项错误;氢氧化铝溶解度小于氢氧化镁,氢氧化铝难转化成氢氧化镁,D项错误。‎ ‎7.某pH=1的X溶液中可能含有Fe2+、Al3+、NH、CO、SO、SO、Cl-中的若干种,现取X溶液进行连续实验,实验过程及产物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A是NO2‎ B.X溶液中肯定存在Fe2+、Al3+、NH、SO C.溶液E和气体F不能发生化学反应 D.X溶液中不能确定的离子是Al3+和Cl-‎ 10 / 10‎ 解析:选B。X是强酸性溶液,一定不会含有弱酸根离子CO、SO;加入硝酸钡溶液后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故气体A是一氧化氮,D是二氧化氮,则E为硝酸,故溶液中一定含有还原性离子Fe2+;溶液B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产生了气体F,F一定是氨气,溶液中一定含有NH;溶液H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生成了沉淀I,I为氢氧化铝,故溶液中一定含有Al3+;沉淀C为硫酸钡,溶液中一定含有SO。A项,气体A是一氧化氮,故A错误;B项,根据分析,X中肯定存在Fe2+、Al3+、NH、SO,故B正确;C项,E是硝酸,F是氨气,二者可以发生反应,故C错误;D项,X溶液中一定含有Al3+,故D错误。‎ 二、非选择题 ‎8.(2018·菏泽模拟)实验室可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CO和CO2混合气体的分离和干燥。已知a为止水夹,b为分液漏斗丙的活塞,可供选用的试剂有NaHCO3溶液、NaOH溶液、NaHS溶液、浓硫酸、无水氯化钙、稀硫酸。试填空回答:‎ ‎(1)广口瓶甲中应放的试剂为________,广口瓶乙中应放的试剂为________,分液漏斗丙中应放的试剂为________。‎ ‎(2)第一步应先分离出________,分离时应先关闭________(填序号,下同)。打开_____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步分离出________时,先关闭________,打开_____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NaOH溶液 浓硫酸 稀硫酸 ‎(2)CO b a CO2+2OH-===CO+H2O 10 / 10‎ ‎(3)CO2 a b CO+2H+===H2O+CO2↑‎ ‎9.某废液中含有大量的K+、Cl-、Br-,还有少量的Ca2+、Mg2+、SO。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这种废液来制取较纯净的氯化钾晶体及液溴(Br2),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流程图:‎ 可供试剂a、试剂b(试剂b代表一组试剂)选择的试剂:饱和Na2CO3溶液、饱和K2CO3溶液、KOH溶液、BaCl2溶液、Ba(NO3)2溶液、H2O2溶液、酸性KMnO4溶液、稀盐酸。‎ 请根据流程图,回答相关问题: ‎ ‎(1)试剂a应该选用________。‎ ‎(2)操作①②③④⑤的名称是________。‎ A.萃取、过滤、分液、过滤、蒸发结晶 ‎ B.萃取、分液、蒸馏、过滤、蒸发结晶 ‎ C.分液、萃取、过滤、过滤、蒸发结晶 ‎ D.萃取、分液、分液、过滤、蒸发结晶 ‎ ‎(3)除去无色液体Ⅰ中的Ca2+、Mg2+、SO,选出试剂b所代表的试剂,按滴加顺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 ‎ 10 / 10‎ ‎(4)调节pH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操作⑤中用到的瓷质仪器名称是________。‎ 解析:(1)由加入的CCl4及得到的深红棕色液体知,试剂a能将Br-氧化为Br2,试剂a应具有氧化性,为了不引入杂质离子,应选用H2O2溶液。(3)由流程图知,无色液体Ⅰ中含有K+、Cl-、Ca2+、Mg2+、SO,无色液体Ⅲ中只含有K+、Cl-,则试剂b的作用是除去无色液体Ⅰ中的Ca2+、Mg2+、SO。由于除杂时除杂试剂需过量,且不能引入新杂质,所以欲除去Ca2+,选用饱和K2CO3溶液;欲除去Mg2+,选用KOH溶液;欲除去SO,选用BaCl2溶液。所以欲除去无色溶液Ⅰ中的Ca2+、Mg2+、SO,只要满足BaCl2溶液在饱和K2CO3溶液之前加入即可。(4)由以上知,无色液体Ⅱ中还含有杂质离子CO和OH-,所以需用稀盐酸来除去过量的OH-及CO;调节pH=7的操作方法是逐滴滴加稀盐酸,无气体产生时,用pH试纸测定至溶液的pH=7。(5)由于操作⑤是蒸发结晶,所以该操作用到的瓷质仪器是蒸发皿。‎ 答案:(1)H2O2溶液  (2)B  (3)BaCl2、K2CO3、KOH(或KOH、BaCl2、K2CO3或BaCl2、KOH、K2CO3)‎ ‎(4)除去过量的OH-及CO 逐滴滴加稀盐酸,无气体产生时,用pH试纸测定至溶液的pH=7 (5)蒸发皿 10 / 10‎ ‎10.乙酸异戊酯是组成蜜蜂信息素的成分之一,具有香蕉的香味。实验室制备乙酸异戊酯的反应、装置示意图和有关数据如下:‎ 相对分子质量 密度/(g·cm-3)‎ 沸点/℃‎ 水中溶解性 异戊醇 ‎88‎ ‎0.812 3‎ ‎131‎ 微溶 乙酸 ‎60‎ ‎1.049 2‎ ‎118‎ 溶 乙酸异戊酯 ‎130‎ ‎0.867 0‎ ‎142‎ 难溶 实验步骤:‎ 在A中加入4.4 g异戊醇、6.0 g乙酸、数滴浓硫酸和2~3片碎瓷片。开始缓慢加热A,回流50 min。反应液冷至室温后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水洗涤;分出的产物加入少量无水MgSO4 固体,静置片刻,过滤除去MgSO4固体,进行蒸馏纯化,收集140~143 ℃馏分,得乙酸异戊酯3.9 g。‎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 ‎(2)在洗涤操作中,第一次水洗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次水洗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3)在洗涤、分液操作中,应充分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后________(填标号)。‎ a.直接将乙酸异戊酯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 b.直接将乙酸异戊酯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 c.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异戊酯从下口放出 10 / 10‎ d.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异戊酯从上口倒出 ‎(4)本实验中加入过量乙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中加入少量无水MgSO4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蒸馏操作中,仪器选择及安装都正确的是________(填标号)。‎ ‎(7)本实验的产率是________(填标号)。‎ a.30%  b.40%  c.60%   d.90%‎ ‎(8)在进行蒸馏操作时,若从130 ℃便开始收集馏分,会使实验的产率偏________(填“高”或“低”) ,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 10‎ 解析:(1)仪器B是球形冷凝管,起冷凝回流作用。(2)第一次水洗,主要除去大部分硫酸和乙酸,第二次水洗除去NaHCO3杂质。(3)乙酸异戊酯的密度小于水,在水层上方。分液时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再将乙酸异戊酯从上口倒出。(4)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加入过量乙酸,能够提高异戊醇的转化率。(5)加入无水MgSO4固体的目的是除去混合物中的少量水分。(6)蒸馏操作中,需要测定馏分的温度,所以温度计水银球应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b和c中温度计位置均正确,但c中的冷凝装置为球形冷凝管,它一般用作反应装置,主要用于冷凝回流,使反应更彻底,故只有b项正确。(7)据OOH+OHOO+H2O可知,4.4 g异戊醇完全反应消耗3.0 g乙酸,故乙酸有剩余,生成乙酸异戊酯的理论产量为6.5 g,故该反应的产率为×100%=60%。(8)异戊醇的沸点为131 ℃,蒸馏时,若从130 ℃开始收集馏分,将会有一部分未反应的异戊醇被蒸出,使产率偏高。‎ 答案:(1)球形冷凝管 (2)洗掉大部分硫酸和乙酸 洗掉碳酸氢钠 (3)d (4)提高异戊醇的转化率 (5)干燥 (6)b (7)c (8)高 会收集少量未反应的异戊醇 10 / 10‎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