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评估检测题4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历史评估检测题4

单元评估检测(六)‎ 第六单元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48分)‎ ‎1.(2016·大同联考)西汉的《氾胜之书》载:“种麦得时无不善。夏至后七十日,可种宿麦。早种则虫而有节,晚种则穗小而少实。”“冬至后一百一十日可种稻。”东汉的《四民月令》则说:“凡种小麦,得白露节可种薄田,秋分种中田,后十日种美田。”这主要说明 (  )‎ A.古人根据节气探求最佳播种时间 B.两汉时期比较重视对小麦的种植 C.南稻北麦的粮食生产格局已形成 D.稻麦轮作制在两汉时期已被推广 ‎【解析】选A。材料反映的是根据节气进行播种,故A正确;材料中还反映了水稻的种植,故B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南稻北麦的粮食生产格局已形成,故C错误;材料只是说明根据节气种植作物,没有体现稻麦轮作制的推广,故D错误。‎ ‎【加固训练】‎ ‎(2015·揭阳模拟)战国时期,人工施肥已受到广泛重视。孟子说:“凶年,粪其田而不足。”荀子认为:“掩地表亩,刺草殖谷,多粪肥田,是农夫众庶之事也。”由此可见 (  )‎ A.各国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B.农业生产注重精耕细作 C.小农经济开始形成 D.农民社会地位低下 ‎【解析】选B。题干先提出观点:人工施肥在战国受重视,接着引用孟子、荀子的话来证明观点。孟子说,歉收之年,是因为施肥不够;荀子说,开垦荒地,锄草播种,多施肥,是农夫的本职工作。可见,战国的农业生产非常注重精耕细作,故B正确。‎ ‎2.有学者认为,“家”字在商周时期具有“氏族宗庙”的含义,春秋末战国初开始具有“个体家庭”的含义。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宗法制的强化 B.“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C.社会政局动荡 D.小农经济逐步形成 ‎【解析】选D。春秋末战国初,随着土地私有制的出现和生产力的发展,个体家庭经营农业已经成为可能,因此小农经济促使个体家庭的出现。‎ ‎3.(2016·晋中联考)唐代多有严禁各级官员从事工商业的规定,而宋代则多有皇室成员利用权力之便从事商业的记载。这说明 (  )‎ A.唐代工商业秩序管理规范 B.宋代工商业者社会地位提高 C.唐代注重保护民间工商业 D.宋代的工商业政策较为宽松 ‎【解析】选D。对工商业的严厉管理程度与管理规范与否无必然联系,故A错误;相对宽松的工商业政策不能说明工商业者地位的提高,故B错误;唐严格禁止官员经商不等于保护民间工商业的发展,故C错误;唐严格禁止官员经商说明工商业政策比较严格,宋皇室成员也从事工商业活动说明政策较为宽松,故D正确。‎ ‎4.明朝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在很多行业后来居上,超过了官营手工业,甚至在江南地区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其主要原因是 ‎ ‎(  )‎ A.民营手工业与市场的联系更为密切 B.民营手工业技术精良、经营灵活 C.民营手工业主要分布于江浙沿海地区 D.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腐朽 ‎【解析】选A。民营手工业发展在明清超过官营手工业,原因在于自身发展的动力,而这个动力来自于市场的需要,即面向市场生产商品,这恰是官营手工业的局限性。官营技术仍占优势,排除B。分布的地点不是决定其后来居上的主要原因,地区的选择还是源于市场因素,排除C。明清制度的腐朽是其阻碍因素,排除D。‎ ‎5.中唐诗人王建有诗:“夜雨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晓彻闻。”晚唐薛逢也写有“洛阳风俗不禁街,骑马夜泊香满怀”的诗句。这些诗句说明当时唐朝 (  )‎ A.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B.南方的都市很繁华 C.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D.已经出现夜市生活 ‎【解析】选D。材料只能说明当时商品经济繁荣,不能表述成商品经济高度发达,故A错误;材料涉及的都市洛阳在北方,故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南方城市商业发展情况,故C错误;从“夜雨千灯照碧云”“骑马夜泊香满怀”等诗句可以看出描写的是当时的夜市生活,故D正确。‎ ‎6.(2016·江西名校联考)隋朝开通了大运河,把北方政治同南方的经济连接起来,经历五代十国的分裂以后,北宋恢复了这条南北枢纽,京师开封已日益依赖通过运河运来的南方米粮,漕运成为北宋朝廷的生命线。材料观点实际上说明了 ‎ ‎(  )‎ A.发展京师经济的重要性 B.大运河是北宋水路交通枢纽 C.建设都城防御的急迫性 D.国家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南方 ‎【解析】选D。材料观点强调“漕运成为北宋朝廷的生命线”,没有反映出发展京师经济的重要性,故A错误;B是材料的表面现象,故B错误;材料也没有体现建设都城防御的急迫性,故C错误;大运河是北宋水路交通枢纽,京师开封对南方米粮的依赖,实际上反映出国家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南方,故D正确。‎ ‎7.中国古代,都城的定位成为城市兴衰的重要因素,它使政治、经济、文化融为一体,此外,中国古代城市农村之间分工的基本结构,‎ 也与“城郭”“乡村”这种行政上的区域划分相一致。这主要说明中国古代城市 (  )‎ A.以商业职能为主   B.以政治职能为主 C.市民价值观念的变化   D.商业限制被打破 ‎【解析】选B。中国古代城市以政治职能为主,商业职能依附于政治职能。“城郭”“乡村”这种行政上的区域划分,体现了城市对农村的管理及农村服务于城市等特点。故选B。‎ ‎【拓展延伸】中国古代市的演变 ‎(1)自周至唐,凡县以上城市,都有官设的市作为交易场所,有专职官员管理,其他地区一概不许设市,交易时间也严格受限。(2)唐末五代官府对市的管理开始松动。(3)至宋代,商业高度发达,市分散于城市之内,出现晓市和夜市,原先禁止设市的地方也出现了市,官府对市的直接管理宣告结束。(4)明清时期,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专门的工商业市镇。‎ ‎8.(2016·河北百校联考)明代中叶以后,土地押租制流行(地主在出租土地时向农民索取地租抵押金的租佃制度)……而佃农的佃权,即是有偿取得,遂可以有偿转佃和出典。这反映了 (  )‎ A.小农经济的制度困境 B.土地经营权的商品化 C.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D.传统经济政策的动摇 ‎【解析】‎ 选B。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土地私有制下的土地经营权的变化。押租制是土地经营方式的转变,在此过程中,转佃和出典则体现了商品化的趋势,故B正确。A、C、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加固训练】‎ ‎(2015·天津模拟)《汉书·董仲舒传》载:“(官吏们)因乘富贵之资力,以与民争利于下……广其田宅,博其产业。”这种现象带来的主要后果是 (  )‎ A.土地私有制遭破坏  B.社会经济凋敝 C.社会两极分化加剧 D.社会道德衰败 ‎【解析】选C。“广其田宅,博其产业”,表明土地私有制在发展,故A错误;“广其田宅,博其产业”与社会经济凋敝无直接关系,不是“这种现象带来的主要后果”,故B错误;“(官吏们)……以与民争利于下”,土地兼并威胁社会的稳定,故C正确;“这种现象”是经济现象,而不是道德现象,故D错误。‎ ‎9.(2016·洛阳模拟)明代后期,意大利人利玛窦从岭南北上京师时看到客商往来情形:“旅客骑马或乘轿越岭,商货用驮兽或挑夫运送,他们好像是不计其数,队伍每天不绝于途,黄金就这样被送来了。”这表明当时 (  )‎ A.岭南货币经济发达 B.商税成为政府财政倚重 C.长途贩运贸易兴盛 D.岭南地区商帮普遍兴起 ‎【解析】‎ 选C。材料体现的是从岭南到京城商业活动频繁,没有体现岭南货币经济的发展状况,故A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商业税收与政府财政的关系,故B错误;从材料中“从岭南北上京师时看到客商往来情形”可知,长途商业贩运繁多,故C正确;商帮是指地域性的商人群体,材料内容与商帮概念不符,故D错误。‎ ‎10.(2016·河南八市联考)唐代有这样一个案例,甲于乡里率家属籍贯名田,乙告甲是贾人,犯令没人田。甲诉云:无市籍,不伏。这表明 (  )‎ A.均田制是加强专制的主要手段 B.土地兼并得到有效控制 C.商人的社会认可度明显比较低 D.租佃关系得以迅速发展 ‎【解析】选C。均田制是防止土地兼并,不是加强专制的主要手段,故A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土地兼并情况,故B错误;从材料“乙告甲是贾人,犯令没人田”说明当时商人社会地位低,故C正确;材料没有反映租佃关系,故D错误。‎ ‎11.(2016·豫晋冀三省调研)俞森的《荒政丛书》卷5中记载:“一妇每日纺棉三两,月可得布二匹,数月之织,可供数口之用,其余或换钱易粟,或纳税完官。”材料表明古代中国 (  )‎ A.重农抑商政策已有所改变 B.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C.小农经济并非完全封闭的 D.农业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解析】选C。材料未涉及重农抑商政策,“一妇每日纺棉”为代表的家庭手工业属于自然经济,也是重农政策的表现,故A错误;“资本主义萌芽”体现在雇佣关系,材料未涉及,故B错误;“其余或换钱易粟”,表明与市场有联系,故C正确;农民“或纳税完官”,但未涉及农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故D错误。‎ ‎12.(2016·合肥联考)明成祖永乐二年(1404年)“下令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一种无法远航的船)。所在有司,防其出入”。此规定是为了 ‎ ‎(  )‎ A.严禁商人下海贸易 B.限制沿海对外贸易 C.减轻百姓造船负担 D.规范船只制作标准 ‎【解析】选B。材料信息显示政策只是限制能够远洋贸易的船只,不是所有的船只,故A错误;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这样商人就不能进行远洋对外贸易,从而限制了沿海对外贸易,故B正确;减轻百姓造船负担材料无从体现,故C错误;规范船只制作标准与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无必然的内在联系,故D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52分)‎ ‎13.学者们通过各自的研究,对明清时代中国经济的发展作出不同评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吴地市镇上)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远近村坊织成绸匹,俱到此上市,四方商贾……‎ 蜂攒蚁集,挨挤不开,路途无伫足之隙。……苏州阊门外南濠黄家巷……(明代)尚系近城旷地,烟户甚稀……(到了清代前期)生齿甚繁,人物殷富,闾阎且千,鳞次栉比。……上自帝京,远连交广,以及海外诸洋,梯航毕至。……千里之商贾,骈肩辐辏……吴越州郡,察其市肆,贸迁多系晋省之人。‎ ‎——[清]徐锡龄《熙朝新语》‎ 材料二 (明清时期)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史仲文、胡晓林《中国全史·商贾史》‎ 材料三 安古斯·麦迪森运用实际购买力计算法计算中国汉代以来的GDP,提出自1700年至1820年,中国的经济增长数倍于欧洲,中国的GDP在世界GDP的比重从23.1%增长到32.4%;而欧洲的GDP在世界GDP中的比重仅从23.3%增长到26.6%;贡德·弗兰克认为,直到1800年,中国仍是世界经济的中心……尽管这些认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验证,但它毕竟提出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在西方资本主义进入中国之前,中国的传统经济究竟是不断发展,还是处于停滞的状态?‎ ‎——《关于明清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悖论”》‎ ‎(1)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6分)‎ ‎(2)概括指出材料二中描述的社会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上述现象出现的经济政策因素。(6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三中“悖论”,选择其中一种观点展开评论。(14分)要求:观点鲜明,论证严密,表述成文,富有逻辑。(不超过250字)‎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得出区域间长途贩运业的较快发展等;第(2)题,第一问,结合材料“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可以得出财富主要用于购田置地,参加科举等;第二问,注意题干给的是“经济政策因素”,所以,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回答出“重农抑商”。第(3)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答案:(1)区域间长途贩运业的较快发展,大量手工业产品进入市场,市镇经济发展,商帮出现。(6分)‎ ‎(2)社会现象:财富主要用于购田置地;供应子女读书。(4分)经济政策因素:重农抑商。(2分)‎ ‎(3)观点一:明清时期中国传统经济是不断发展的。‎ 论据:‎ 农业:封建小农经济继续发展;农产品商品化;经济作物普遍种植。‎ 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取代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发展;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瓷器对外销量更大;手工业产品种类更加丰富。‎ 商业:城镇商业繁荣;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货币(白银)作用越来越大;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出现了商帮(徽商和晋商)。(14分)‎ 观点二:明清时期中国传统经济发展处于相对停滞状态。‎ 论据:‎ 农业: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农业工具与生产技术没有重大改进。手工业:仍以手工作坊为主(经营方式陈旧);生产手段没有重大突破。‎ 商业:商业资本积累不足(商人大多用财富购房置地,供应子女读书);海外市场拓展不够(海禁等政策使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14分)‎ ‎14.(2016·临沂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唐中叶开始,陆上丝绸之路的日益衰落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蒸蒸日上,也是丝绸之路在历史上由陆地转向海洋的转折时期。特别是唐在广州设市舶使后,标志着海外丝绸贸易性质的转变。《旧唐书·王锷传》:“榷其利,所得与两税相埒(liè等同)。”公元987年,宋太宗就“遣内侍八人赍敕书金帛分四纲,各往海南诸蕃国,勾招进奉,博买香药、犀牙、真珠、龙脑。每纲赍空名诏书三道,于所至各处赐之。”公元1137年,宋高宗说“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合宜,所得动以百万计”。1146年宋高宗说“市舶之利颇助国用依循旧法,以招徕远人”。‎ ‎——摘编自陈炎《海上丝绸之路 与中外文化交流》‎ 材料二 由于宋明之间中国白银需求增长一直快于供给增长,明代白银购买力相当于宋元时期的两倍。而美、欧正处于“价格革命”‎ 时期,导致中国商品以白银为计量单位所表示的相对价格极为低廉,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强大的价格优势。有些外国学者估计美洲白银总产量的1/3—1/2都流入了中国。‎ ‎——《剑桥中国明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宋时期的对外贸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代对外贸易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成因。(14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第(1)题变化结合唐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现象回答;原因则从经济发展、技术创新等角度分析。第(2)题特点可从明代贸易中白银的使用,另外结合材料中的数据分析;原因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综合归纳。‎ 答案:(1)变化:海上贸易收入大增,地位超过陆上贸易。(4分)‎ 原因:唐宋政府实行对外开放政策;设立对外贸易管理机构(市舶使、市舶司);民族政权并立,陆上丝绸之路受阻;造船技术和远航技术(指南针的应用)提高。(8分)‎ ‎(2)特点: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中国贸易顺差。(6分)‎ 成因:以白银为计量单位的中国商品价格低廉;中国传统手工业发达,丝绸、瓷器等大量出口;明朝商品经济发达,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8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