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人教版化学20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九年级人教版化学20

‎ ‎ 课题1 分子和原子(B案)‎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的现象,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 ‎2.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和自制分子模型,认识分子、原子的特性,培养动手能力。‎ ‎3.通过讨论交流,分子模型化学变化过程的演示,培养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分子特性的探究 ‎【实验准备】‎ 大、小土豆、牙签、西红柿、试管、蒸馏水、浓盐酸、气球、注射器、棉花、铁、酚酞、品红、黄豆、砂、浓氨水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师:请同学们分小组实验,加热蒸发10毫升水,然后交流各自的感受与体会。‎ 生1:水变成水蒸气,属于物理变化。‎ 生2:水沸腾前有气泡从水中冒出。‎ 生3:试管中的水能慢慢地变少了,试管口有水珠。‎ 师:很好,通过水蒸发的实验,你有什么疑惑呢?‎ 生4:我想知道水为什么会减少?水为什么会变成水蒸气?‎ 生5:我想知道水是如何变为水蒸气的。‎ 师:看来同学们的问题可真不少,要弄清你们的问题,就必须走进微观的世界,同学们在认识微观世界时,需发挥同学们的想象力。现在同学们就通过自己的想象、各小组的讨论、猜想水变少的原因。‎ 生6:水具有挥发性,加热后水挥发掉了一部分。‎ 生7:水是由微小的粒子组成的,加热后,微小的粒子跑掉一部分。‎ 生8:水是由微小的粒子组成的,这些微小的粒子本身就是运动的,只不过加热后运动得快一些。‎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太丰富了,不错,水确实是由微小的粒子组成的,我们所见的其它物质都是由微小的粒子构成的,这微小的粒子是什么呢?请同学们看书P47面分子的有关内容。‎ ‎……‎ ‎【点评】‎ 教师首先从水蒸发的简单实验入手,引导学生操作、观察,调动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原有的知识积累,在此基础出提出第一个探究性问题,即“猜想水变少的原因”,将学生的思维引入微观世界,激发学生的想象欲望。在学生思维充满疑问与好奇心的基础上,再来看书,这种学习的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师:通过看书,我们知道了物质是由微小的粒子构成的,这些微小粒子有的是分子,而有的则是原子。(教师出示一瓶浓盐酸,小心地打开瓶盖)我这里有瓶浓盐酸,现在将它打开后,你看到了什么现象呢?(在瓶口产生了白雾),对,白雾是由于盐酸中的氯化氢分子运动到空气中,与空气中用肉眼看不见的的水分子结合在一起,又变成盐酸小液滴所形成的现象。‎ 师:以上事实说明了空气中有水分子存在,进而证明分子真实地存在,同学们还能通过哪些事例说明分子的存在?‎ 生1:路过酒厂、化肥厂都可以闻到酒香和臭味。‎ 生2:打开液化气瓶可以闻到浓烈的液化气中的臭味。还可以嗅到汽油的气味。汽油瓶不盖盖放在家中,过一段时间就没了。‎ 4‎ ‎ ‎ 生3:加热一壶水可以被烧干。‎ 师:同学们通过生活中许多的现象,说明了分子是真实存在的。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分子的世界。(点击:1.com/sub ject/chemi stry/html/)‎ 师:刚才大家观看了有关分子的课件,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对分子的了解有哪些?‎ 生1:我看到科学家们用隧道显微镜观察到的苯分子的图像、水分子的图像、二氧化碳分子的图像,知道分子存在的事实。它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生2:分子很小,我们肉眼看不到。‎ 生3:分子不是静止的,是运动的。‎ 生4:分子有不同的颜色,它不是最小的,像水分子就是由两种不同颜色的粒子组成的。‎ 生5:分子有不同的形状。‎ 同学们涌跃发言,各抒已见。‎ 师:很好!刚才同学们把各自对分子的了解进行了描述,现在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大胆地来进行探究,进一步用你们掌握的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来验证你的观点,然后分组交流。‎ ‎【点评】‎ 教师引导学生看书以后,并不是就事论事来复述教材内容,而是要求学生再次用生活中的事例和掌握的部分理论知识来对分子知识的认识,这样就形成了学生的复合思维,这种引导方法既注意让学生应用在前一次探究中感悟的方法,而且对方法的要求又更高,如要求学生用“感性知识与理论知识”双重复合方法。‎ 学生分组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探究。‎ 生1:我们小组是将少量的品红放入装有冷水和热水的烧杯中,可以看到水中有红色丝状物在游动,且在热水中游动得快一些,我们验证了分子是运动的,分子的运动受温度影响,温度越高,运动越快。‎ 生2:我们小组先闻了水和酒精的气味,然后将10ml和10ml酒精混在了一起,知道了水分子和酒精的气味不一样,不同物质由不同分子构成,不同分子有不同性质。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了20ml,说明分子间有距离。‎ 生3:我们小组猜想分子是运动的,然后用对比的方法,进行了验证,先将酚酞溶液滴几滴在装有浓氨水的试管中,溶液变为红色。说明氨水分子与酚酞分子接触后溶液变成了红色。对比实验有一条滤纸上不同的位置滴几滴酚酞试液然后将滤纸放在试管中,管口用木塞塞住,我们发现纸条上滴有酚酞的地方从管口到底部依次变红,证明我们的猜想是正确的。‎ 生4:我们组用注射器先抽取了一定的空气,然后把注射器封住可向内推动活塞,验证了分子间有间隙。‎ 师:很好!同学们亲自探究出了分子的一些特征,但很遗憾的是分子太小,我们不能亲眼目睹它,你们能想象出来它吗?(能)‎ 生5:不同的物质由不同分子构成,不同的分子有不同的性质。像用警犬能缉毒追踪。‎ 生6:分子是运动的,我们可以闻到花的香味。‎ 生7:分子间有间隙,就像铁钉可钉入木头中而不能钉入铁块中一样。‎ 生8:1ml黄豆与1ml沙混合,总体积一定小于2ml。生活中车轮中充灌空气能被压缩,气球可以挤压变形。‎ 生9: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像食盐、白糖在热水中溶化快一些,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干一些。‎ 4‎ ‎ ‎ 师:很好,同学们联系生活实际,通过生活中的现象,将微观的分子活生生地呈现在了大家的面前。现在,老师也有一个模型,请大家欣赏(老师展示一个用土豆、胡萝卜做的水分子模型)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呢?‎ 生1:是一个水分子的模型,它是由二部分组成的,呈“V”字形,说明分子不是最小的,是由比它更小的粒子组成。‎ 师:这位同学回答的问题有创造新点,下面请同学们分成两个小组研究教材中P50页图3——12和3—13,这两个图象什么? ‎ ‎(下面第一小组的同学对图3——12的描述,第二小组同学对图3——13的描述略)‎ 生1:单个图象乒乓球、象桔子、象汤圆、象眼睛;‎ 生2:前面的两个图象金鱼的身体;这一组图象我们上体育课,先集中,再分开进行单项活动;‎ 生3:象米老鼠,人类太不友善了,他们用极端手段先把米老鼠的耳朵与头肢解,再分门别类的摆在货架上买……‎ 生4:其中一个 象一个新爸爸带着两个小孩,另一个 象一个新妈妈带着两个小孩,新爸爸和新妈妈再婚以后大人到一起去玩,两家的小孩又到一起去玩。‎ 师: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是的,分子不是最小的,它是由比它更小的原子构成。原子是不是最小的呢?也不是,它只不过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它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请同学阅读书本P50面的原子的有关知识,把你对原子的理解与大家进行交流。‎ 生1:根据书中“3—12水分子的分解示意图 3—13氧化汞分子的分解示意图”图示,我们可知,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变,化学变化实质上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生2:若分子是一座房子,则原子就是建房子的砖。‎ 生3:若分子是一个变形金刚,原子就是拼图的各个部件。‎ 生4:若分子是一个英文单词,原子就是构成每个单词的字母。若分子是一个中文方块字,则原子就是构成方块字的基本笔划。‎ 生5:若原子是一个汉字,则分子是一句话。每句话可分有各个汉字,各个汉字可组成一句话。‎ ‎……‎ 师:太精彩了,老师通过同学们的描述,眼前好像看见了许许多多分子、原子,真想把它们捉住,上述两组图中的信息还发现了哪些规律?‎ 生1:分子的破裂是化学变化的基础;这些粒子只是形式上在变,箭头左右原子的总个数没有改变,哪么总质量也不会变,箭头两边也只有两种原子,原子的种类也没变……‎ 生2:从图3——12中我还发现了制取绿色能源——氢气的原理,虽然它现在还没有什么经济意义,但我要告诉科学家们改进的两条思路,就是去找更好的催化剂,去找更廉价的能源代替电能,就用太阳能吧!‎ 师:同学们在大脑中已经建立了分子与原子的模型,我们能否用生活中最常见最常用的物质来建立分子和原子的模型?请各组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用西红柿、土豆、牙签等自己动手做一个分子模型,展示给同学们。‎ 同学们纷纷做分子和原子的模型,相互交流,在这一活动中学生个个喜气洋洋。‎ ‎【点评】‎ 教师为了让学生理解分子、原子有哪些特点,可谓煞费苦心,这里有引导学生实验、猜想、分析图的意义、分析生活实际中的一些熟知的实例和用蔬菜做分子和原子模型。从学生分析图的意义与规律环节看出,学生的思维灵气折射出无穷的创造力。做模型的过程能让学将宏观知识形象化,微观知识表观化。从教师在上述各环节的引导技巧看出,只要教师留心,我们身边有取之不尽的“教学资源”。‎ 4‎ ‎ ‎ 师:我们欣赏了同学们自制的分子模型。现在,我们来轻松一下,做一个游戏,请本班一大个(A)和两小个(B、C)上台,按老师指令行动,其他同学在下面猜一猜,他们做的是什么游戏。‎ 生A用手牵着生B、生C三人不停地转动。‎ 生1:他们表演的是一个水分子。‎ 生2:生A代表一个氧原子 生3:生B、生C分别代表一个氢原子 生4:若A抱着B、C更像一些 ‎……‎ 师:谢谢刚才三位同学的精彩表演,哪位同学还有更精彩的表演吗?‎ 生1:我们可以表演水分解的微观过程。‎ 我们可以……‎ ‎【点评】‎ 学生经过几次大型探究,大脑皮层一定会有一些紧张,教师些时利用游戏形式来进行知识的整合,是一种积极的休息和调节。‎ 师:游戏大家也看了,大家有什么感悟呢?‎ 生1:分子、原子的世界很美妙,我真的想畅游在分子、原子的世界里。‎ 生2:物质的构成太奥妙,我一定要学好它,让它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生3:我想去网上了解更多的分子、原子知识。‎ 师:如果其他同学还有不同的想法,我们课后交流。现在老师留给你们二道作业。‎ ‎1、用身边的材料制作一些分子的模型。‎ ‎2、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我们熟知的生活现象。‎ ‎【总评】‎ 本节课的案例中,教师为了将学生引入微观世界,所给出的系列探究性问题和材料都是为了将“微观知识形象化,抽象知识表观化”,学生探究活动内容趣味性强,当然对学生的吸引力就大。‎ 4‎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