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2专题目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高考复习题目2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民版必修2专题目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高考复习题目21

‎2014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单元测试21 人民版必修2‎ 一 选择题 ‎1.“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主要特点。下列关于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B.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 C.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小农经济 D.特是少投入多产出 ‎2.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是在( )‎ ‎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始皇统一六国后 D.西汉建立后 ‎3.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是( )‎ ‎ ①个体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②生产的目的主要是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 ③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全部自己生产 ④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4.观察下列一组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图片,所能得到的正确认识不包括( )‎ ‎ A.铁制农具出现并广泛运用 B.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 ‎ ‎ C.农用动力出现革命性变化 D.使用畜力马排鼓风冶铁 ‎ ‎5. “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有财不行商,有丁不人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诗中的描述反映了( ) ‎ ‎ ①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②重视农业观念 ③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 ④安土重迁的思想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中国古代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并存开始于( )‎ ‎ A.原始社会晚期 B.夏商周时期 C.春秋战国 D.秦汉 ‎7.“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重农抑商政策崛起,其时间在( )‎ ‎ A.春秋 B.战国 C.秦朝 D.秦国 ‎8.官营手工业直到明朝前期一直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它的主要特点是( )‎ ‎ ①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 ②资金雄厚,规模经营,为细密分工和协作创造了条件 ③占据技术人才和原料优势,生产不计成本 ④主要是为市场生产精美商品和为对外贸易提供精品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9.假设一位唐代的商人到长安做生意,他的活动中不可能出现下列哪种活动( )‎ ‎ A.在专门的“市”里卖瓷器 B.从各地的草市搜罗地方特产到长安贩卖 ‎ C.在居住区开绸缎店 D.他的商业活动受到专门机构的监督管理 ‎10.据江南某地墓葬发现焦炭、棉毯、唐三彩等遗物推断,此墓最早应在( )‎ ‎ A.西汉 B.唐朝 C.南宋 D.元朝 ‎11.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发展的特点包括( ) ‎ ‎ ①实行“工商食官”的政策 ②私商取代官商成为商人主体 ③形成许多著名的都会 ④货币流通以青铜铸钱为主,也有黄金、白银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2.唐代城市设有专门的市令或市长管理市场交易,这说明( )‎ ‎ A.政府对市场管理的重视 B.市场交易混乱需派专人管理 ‎ C.政府对市场实行严格的管理 D.政府通过市场管理防止税收流失 ‎13.据张瀚《松窗梦语》记载,明朝中后期杭州仁和县有张毅庵者,因其丝织品“备极精工”,人相争购,于是逐渐富裕,从一张织机发展到二十余张,雇请“各色人匠",因此,“家业大饶”。上述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 A.明朝中后期杭州的丝织业发达 B.杭州丝织品做工精致,备受欢迎 ‎ C.杭州丝织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D.杭州人辛勤劳动,因此逐渐致富 ‎14.图10-2为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记,其上部文字为“济南刘家功夫针铺”;中部文字为“认门前白兔儿为记”;下部文字为“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转卖兴贩,别有加饶,请记白”。从该“印记"中能够获取的准确历史信息是( ) ‎ ‎ A.宋代开始生产钢针 ‎ B.宋代出现中国最早的商标、广告 ‎ C.宋代已有集原料收购、生产加工和批发贩卖为一体的经营方式. ‎ ‎ D.宋代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15.北宋时期出现纸币,元朝纸币流通盛极一时,明清时期却广泛使用白银。对上述历史现象( ) ‎ ‎ ①都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②都体现了以农为本的经济思想④明朝广泛使用白银的原因是革除元代弊政:④明清时期白银使用日益广泛,便利了商品贸易和商业资本的聚集 ‎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④, D.②③‎ ‎16.有人看了古代一幅著名绘画称:“恍然如人汴京,罩身流水游龙间,但少尘土扑面耳。”这幅画所描绘的商业和城市的状况不符合史实的是( ) ‎ ‎ A.市的启闭不再由官方统一规定时间B.城市中坊市界限不复存在 ‎ C.商业活动受到官府的直接监视 D.城市繁荣,经济功能大大增强 ‎17.下列关于“交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 A.它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B.它最早是由北宋政府印制和发行的 ‎ C.它首先出现于中国的四川地区 D.它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18.重农抑商政策得以长久实行的根本原因是( ) ‎ ‎ A.适应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需要 B.中国有重视农业的优良传统 ‎ C.中国人口众多,解决吃饭是首要问题 D.有利于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 ‎19.与“农为天下之本,而工贾皆其末也”观点不一致的是( ) ‎ ‎ A.“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皆莫如被服” ‎ B.“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 C.“士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 ‎ D.“舍本逐末,贤者所非”‎ ‎20.明清时期阻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 ‎①商品经济的发展②抑商和禁海政策 ③官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④小农经济的顽强存在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1题15分,第22题15分,第23题1O分,共40分)‎ ‎2 1.阅读下列史料: ‎ ‎ 材料一 这幅画所描绘的商业和城市的状况不符合史实的是( )‎ ‎ A.市的启闭不再由官方统一规定时间 B.城市中坊市界限不复存在 ‎ C.商业活动受到官府的直接监视 D.城市繁荣,经济功能大大增强 材料二 ‎ 材料三 “杭城(即南宋都临安)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也。” ——引自《中国商业简史》‎ ‎ 材料四 外国巨价异物及当物之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与伦比。盖各人自各地携物而至,或以献君主,或以献朝廷,或以供此广大之城市,或以献众多之男爵骑尉,或以供屯驻附近之大军。百物输入之众,有如川流之不息。仅丝一项,每日入城者计有千车。因此丝制作不少全锦绸绢,及其他数物神品……‎ ‎ 此汗八里城(即元大都)之周围,约有城市二百,位置远近不等。每城皆有商人来此买卖货物,盖此城为商业繁盛之城也。 ——《中国古代中世纪史教学参考材料》‎ ‎ 请回答: ‎ ‎ (1)材料一中唐都长安的主要功能和格局有何特点?在这种环境中,商品经济能否活跃起来?为什么?(3分)‎ ‎ (2)有人认为,北宋时期是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你认为如何?试结合材料二图10—4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4分)‎ ‎ (3)材料三和材料四的城市功能与材料二是否保持了一致?说说你的理由。(4分)‎ ‎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古代宋元时期的城市格局和功能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4分)‎ ‎22.中国古代手工业素称发达,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这既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也是中华文明著称于世的重要标志。它不但丰富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生产和生活,而且也对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请回答以下问题:‎ ‎ (1)中国古代手工业经营形态主要有哪几种?各自分别承担怎样的社会功能?(3分)‎ ‎ (2)中国古代领先于世界的手工业部门主要有哪些?对西方影响最大的是哪几项?为什么?(4分)‎ ‎ (3)从部门与分工、技术、规模、经营形态、分布、地位等角度分析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主要特征。(4分)‎ ‎ (4)你认为造成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条件有哪些?(4分)‎ ‎23.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1)从技术上看,两种农具有何不同?据此谈谈你对中国农具不断改进的认识。(3分) ‎ 材料二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紝,多治麻丝葛绪、捆布参,此其分事也。” ’‎ 材料三 据估计,宋代耕地面积为5.6亿亩,明代增加到8.5亿亩,清代又增加到11----12亿亩。在新增加的耕地中,不少是“瘠卤沙冈”“陡绝之地”。这些土地被外国人视为很难开发利用的“边际土地”。‎ 针对材料二、三,同学甲、乙两人分析研究。‎ ‎(2)对于材料二:甲同学说:古代农民太辛苦,可是这种经营方式却能在封建社会长期占统治地位,这是为什么?‎ 乙同学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了总结,请你结合所学知识为其组织答案。‎ ‎①从经济结构上看: (1分)‎ ‎②从地位上看: (1分)‎ ‎③从国家政策上看 (1分)‎ ‎(3)对于材料三:甲同学认为,人口膨胀是形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 ‎ ‎④请你以乙同学的身份对甲同学的分析进行评论。(2分) ‎ ‎⑤对于材料中垦殖和利用土地的做法,甲、乙同学经过热烈讨论,最终达到了共识。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对甲、乙同学的讨论作出结论。(2分)‎ ‎【参考答案】‎ ‎1.D。‎ ‎2.B思路分析;经过战国时期的变法,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封建土地制度。‎ ‎3.C思路分析:③中“全部自己生产”与史实不符。‎ ‎4.D思路分析:该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表现。根据图片信息,从春秋单一的铁农具到战国品种多样的铁农具,判断A项正确;生产力进步的标志是生产工具的进步,春秋战国铁农具出现并广泛使用,表明B项正确;穿鼻环的牛尊反映春秋时期中牛已经作为农用动力,故C项正确;D项在图片中没有反映,故选D项。‎ ‎5.B 6.C思路分析:三种手工业主要指家庭手工业,官营手工业和民营手工业。出现最晚的就是它们开始并存时间。‎ ‎7.B思路分析:重农抑商政策崛起于战国时期。‎ ‎8.B思路分析:注意官营手工业不是为市场生产商品,主要是为宫廷、官府和贵族生活服务的。‎ ‎9.C思路分析:唐代住宅区与商业区分置。‎ ‎10.C思路分析:焦炭是南宋时出现的,并且宋时棉纺织业也开始传人内地,故选C。‎ ‎11.C思路分析:要求记忆准确。①属于西周的商业政策,应排除。‎ ‎12.C思路分析:唐代在县治以上的城市设市令或市长严格管理市场交易。“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以墙垣围住并与民居隔开,按时启闭。 ‎ ‎13.C思路分析:“雇请‘各色人匠”’反映了出现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资本主义雇佣关系是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 ‎14.B思路分析:此“印记”蕴涵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它实际上是商品商标,上面的文字内容还具有广告作用。“商标”和“广告”的出现反映出宋代商品经济活跃,同时也反映出私营工商业者品牌意识和商品意识较强。但此“印记”并未反映出宋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5.C思路分析:宋元明清货币形态的变化与以农为本经济思想没有必然的联系;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白银流通日益普遍,,便利了商品贸易和商业资本的聚集。‎ ‎16.C思路分析:商业活动受到官府的直接监视是在宋朝之前。‎ ‎17.B思路分析:“交子”最早是由益州的富商发行使用的,后来由政府印制、发行。‎ ‎18.A思路分析: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分析。‎ ‎19.C思路分析:该题考查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答题关键是理解题干观点是重农抑商,然后与选项对照,只有C项是反对重农抑商,故选C项。‎ ‎2O.B思路分析:商品经济发展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21.(1)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其主要是承担政治、军事功能,经济功能为辅,商业区和商业活动受到严格管理和限制。不能活跃起来,因为有官府的严格管理和限制。‎ ‎ (2)从城市的功能和格局看,此观点不无道理。因为此时城市中的坊市制瓦解,商业区和商业活动不再受限制,于是就出现了图中的商业区与居住区混杂,临街设市形成街市的 现象,同时还出现了勾栏、瓦子、酒楼、茶馆,直至夜市、晓市、鱼市等,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不过,城市尤其是都城的基本功能一一政治功能依然未变。‎ ‎ (3)是。因为南宋的都城临安和元朝的都城大都依然是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商业大都市而存在。材料中提到临安有街市、夜市、早市,而元大都成为来自外国和全国各地商贾商业活动的重要场所,即“每城皆有商人来此买卖货物,盖此城为商业繁盛之城也”。以上均有力地说明了它们仍保持了与北宋城市功能的一致性。‎ ‎ (4)宋元时期,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剩余产品,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统治的开明、政府的扶植和鼓励是保证,交通运输的改善是条件;商品经济的发展是直接原因。 ‎ ‎ 思路分析:该题图文结合,综合考查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重要标志之一的城市的功能,在唐宋之际的重大变化情况。两幅图对比鲜明,把每朝都城的功能、特点,较形象、直观地 显示出来;而后面的两则文字材料也无阅读障碍,只要能结合相关背景知识是不难理解的。‎ ‎22.(1)官营、民营和家庭经营。官营手工业主要生产武器和军用品和供官府贵族消费的生活用品;民营手工业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家庭手工业是农户的一种副业,产品主 要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剩余部分才拿到市场上出售。‎ ‎(2)冶金业、制瓷业和丝织业。制瓷业和丝织业,原因:一是中国的制瓷业和丝织业在世界上历史最早;二是瓷器和丝织品集日常生活用品、艺术品于一身,既为日常生活所必需 又带来美的享受,满足了西方上层社会的享受需要;三是便于携带和保存,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得名可见一斑;四是古代中国封建王朝的馈赠以此为主,并赋予其美好的寓意,如瓷品赠品成为和平、吉祥、友好的化身。‎ ‎(3)部门不断增多;分工越来越细;生产技术高且不断进步;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并在封建社会晚期出现T场手工业;官营、民营、家庭经营三种经营形态并存;经济重心南移与手 工业生产布局成相应变化;长期领先世界。‎ ‎ (4)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产品的丰富是物质保障;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和聪明才智是根本;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是直接动力;政府的重视和扶植是保证;历代经验的积累与技术的创新是基础。‎ ‎ 思路分析:本题属于综合性考查题目,立足于基础知识的把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前两题完全属基础考查,只要教材熟悉不难作答。而后两题具有相当的思维力度,需要学生在全面把握教材内容基础上深入挖掘隐藏在其背后的知识,然后加以归纳、概括。‎ ‎23.(1)图②所示农具与图①农具相比,结构更加合理,回转灵活,能够调节犁耕深浅。农具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要素,不断改进农具,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发展。同 时,农具的改进也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是古代农耕文明的重要成就。‎ ‎ (2)①个体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较为稳定。‎ ‎ ②小农是国家赋税主要承担者,国家保护;‎ ‎ ③重农抑商。‎ ‎ (3)④‎ 甲的分析有些偏颇。人口增多是导致垦荒的重要因素,但土地兼并、生产力的发展也是导致大规模垦荒的重要因素。‎ ‎ ⑤垦荒增加了耕地面积,增加了粮食生产,促进了社会经济繁荣,解决了粮食问题。但大规模开荒又破坏了生态环境。‎ ‎ 思路分析:解答第(1)问主要根据两种农具的构造及改进的意义分析,对于第(2)问考查小农经济的特点作用、国家政策分析;第(3)问要据材料和现实来分析。‎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