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3.2《弹力》WORD教案7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版必修一3.2《弹力》WORD教案7

弹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什么是弹力以及弹力产生的条件。学会在实际问题中判断弹力的有无及判断弹力的方法。‎ ⑵知道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弹力,能在力的图示(力的示意图)中正确画出他们的方向。‎ ⑶ 知道弹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知道弹簧的弹力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成正比,即胡克定律。 ‎ ‎2、过程与方法 ⑴从生活中常见的形变现象出发,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⑵在探究形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形变与弹性之间的关系后,使学生了解探究弹力的实际意义,学会探究物理规律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⑴体验弹力的探究过程。观察和了解形变的有趣现象,感受自然界的奥秘,发展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⑵积极参与观察和实验,认真讨论体验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和喜悦。 ‎ ⑶通过质疑、讨论交流,逐步养成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分享的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 弹力概念的建立、弹力产生的条件和弹力方向的确定。‎ ‎【教学难点】‎ 在接触的物体间是否有弹力及弹力方向的确定。‎ ‎【教学方法】‎ 实验演示、讨论答疑与启发式讲授。‎ ‎【教具准备】‎ 弹簧、海绵、薄竹片、微小形变演示仪、广口瓶、软木塞、细长的两端开口的玻璃管、染色的水。‎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 一、 导入新课 ‎ 在运动场上跳远时要用踏跳板,撑杆跳高运动员的杆,都是利用他们弹性形变时的弹力,同学们还可以举出许多利用弹力的例子,谁来说?‎ ‎ 学生回答拉弓射箭、跳跳床、跳水用的踏跳板……‎ 那么弹力是怎样产生的呢?‎ 二、新课教学 ⒈形变 ⑴形变:物体的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形变。‎ 实验演示:压、拉弹簧,压缩海绵,用手弯曲竹片等。观察到什么现象?‎ 学生:看到形状或体积发生改变。‎ 老师:对,这就是形变。‎ ⑵任何物体都会发生形变 实验操作:取一广口瓶,内装染色的水。用软木塞塞紧瓶口,软木塞中心处插一细长的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用力挤压广口瓶,让学生观察会出现什么现象?‎ 学生:细玻璃管中的液面上升。‎ 引导分析:用力挤压广口瓶,广口瓶发生形变,导致细玻璃管中的液面上升。‎ 总结:我们通常用眼睛能看到一些物体发生形变,还有一些物体眼睛根本观察不到它的形变,比如一些比较坚硬的物体,但是这些物体都有形变,只不过形变很微小。所以,一切物体在力的作用下都会发生形变。‎ ⑶弹性限度:形变超过一定限度,撤去外力后,物体不能完全恢复原状,这个限度叫弹性限度。‎ ⑷形变的种类 形变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拉伸(或压缩)形变、弯曲形变、扭转形变。比如弹簧的伸长或缩短为拉伸形变,弓、跳板的形变为弯曲形变,金属丝被扭转为扭转形变。‎ 我们需要了解的分类方式是这样的:‎ 弹性形变:物体在形变后能够恢复原状的。‎ 非弹性形变:形变后不能恢复原状的。‎ ⒉弹力 ⑴概念:‎ 实验:被压缩的弹簧上放一黑板擦,放手,黑板擦被弹起;被弯曲的竹片上放一粉笔头,放手,粉笔头被弹起。‎ 提问:为什么黑板擦、粉笔头被弹起?‎ 学生回答:黑板擦和粉笔头受到了弹力。‎ 具体实例:‎ 弹簧发生形变 黑板擦与弹簧接触(黑板擦使弹簧发生形变)‎ 弹簧对跟它接触的黑板擦产生力 发生形变的弹簧,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黑板擦产生弹力。‎ 发生形变的弹簧,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使它发生形变的黑板擦产生弹力。‎ 弹簧与黑板擦接触,黑板擦也发生形变,黑板擦对跟它接触的弹簧也产生弹力。‎ 一般概念:‎ 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F1‎ F2‎ 或: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对对方施加的力,叫做弹力。‎ 巩固练习:黑板擦放在讲台上,试分析支持力和压力分别是谁发生形变对谁的作用力?这两个作用力的作用点分别在哪个物体上?黑板擦对桌面的弹力是否是黑板擦所受到的重力?‎ ⑵产生条件:‎ 提问:如果粉笔头、黑板擦与形变物不接触,会受到弹力吗?‎ 引导回答:不接触一定不会受到这个力。‎ 可见,产生弹力的必要条件是两物体直接接触。‎ 提问:水平地面光滑,分析下面两接触物体间是否存在弹力?‎ 引导分析:利用假设法,结合足球所处的状态分析,得到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两个足球虽然接触,但两者间不存在弹力;足球虽然与竖直或倾斜的挡板接触,但两者间也都不存在弹力。‎ 可见,两接触物体间不一定存在弹力。只有两接触物体间发生弹性形变,两物体间才产生弹力。弹力与弹性形变同时产生,同时存在,同时消失,即两者共存亡。‎ 弹力的产生条件 ‎①直接接触;‎ ‎②发生弹性形变。‎ 弹力不仅产生在两接触物体间,也可产生在接触的两部分之间。弹力的实质是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宏观体现。‎ ⒊ 弹力的方向 正压力或支持力是直接接触的两物体,由于相互挤压引起接触处发生形变,而产生相互作用的弹力。正压力或支持力的作用点在接触处。‎ 弹力的方向与接触双方的情况有关,接触双方通常有平面、曲面和点。‎ ⑴当接触双方一方为平面,另一方为平面、曲面或点时,正压力或支持力总是垂直于接触的平面,并指向受力物体。‎ 例1、(参见教材P7,略)‎ F1‎ F2‎ F2‎ F2‎ F1‎ F1‎ F4‎ F3‎ 练习:分析下面接触物体间的支持力和正压力。‎ ⑵当接触双方一方为曲面,另一方为曲面或点时,正压力或支持力总是过接触点,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切面,并指向受力物体。‎ 练习:分析下面接触物体间的支持力和正压力。‎ ⑶线、绳、链条等柔体的拉力是对所拉物体的弹力,方向总是沿着柔体而指向柔体收缩的方向;轻弹簧既可对物体施以拉力,也可施以推力,其方向均沿轻弹簧所在的直线。‎ 例2、(参见教材P7,略)‎ 练习:分析下面轻绳或轻弹簧中弹力的方向。‎ F1‎ F2‎ F3‎ F2‎ F1‎ ⒋弹力的大小 ⑴ 弹力的大小 实验:用手拉压弹簧。‎ 提问:你拉过拉力器吗?谈谈你的感受。‎ 学生:越拉越费力,说明弹簧形变越厉害,产生的弹力越大。‎ 总结:弹力的大小与形变的程度有关,其关系比较复杂。概括地说:‎ 形变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也越大。‎ ⑵ 弹簧在弹性限度内的弹力 在初中已学过,弹簧在弹性限度内的弹力与弹簧的形变量有关。拉力越大,弹簧被拉得越长。‎ 实验表明: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的大小FN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 FN=kx 这个规律又叫做胡克定律,式中的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由弹簧本身决定。以后我们会做学生实验来探索这个问题。‎ ⒌分析弹力的方法 ‎(1)接触物体间有无弹力的简捷判断 设想将接触物撤去,若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则接触物体间一定存在弹力;若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变化,则需判断物体与其它接触物间的力是否发生了变化,才能进一步判定。‎ M m M ‎(2)从弹力的定义分析 结合课本例题说明。‎ ‎(3)从平衡条件分析 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分析确定弹力的大小和方向。‎ 分析下面问题中各弹力的大小和方向。‎ 三、小 结 这节课学习了力学中常见的第二种力──弹力,知道了弹力产生的原因是接触物体间发生了弹性形变。弹力的方向是跟接触面垂直而指向受力物体,绳中的弹力是沿着绳的方向的。弹力的大小与形变程度有关,形变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也越大。‎ 四、作 业 课后阅读作业、编写讲义 五、课后反思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