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化学专题六第一单元(化学反应速率)一轮复习教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5高考化学专题六第一单元(化学反应速率)一轮复习教案

‎2015《金版新学案》高中化学总复习讲义:专题六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 考点一 化学反应速率 ‎1.表示方法 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来表示。‎ ‎2.数学表达式及单位 v=,mol·(L·s)-1或mol·(L·min)-1‎ ‎3.同一反应中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 对于反应aA(g)+bB(g) cC(g)+dD(g),在同一时间段内化学反应速率v(A)∶v(B)∶v(C)∶v(D)=a∶b∶c∶d。‎ ‎1.化学反应速率v=是指即时速率还是平均速率?‎ ‎2.能否用固体或纯液体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3.化学反应N2+3H22NH3,随着反应的进行,N2、H2的消耗速率逐渐减慢而NH3的生成速率是否逐渐加快?‎ ‎4.某温度时,在‎2 L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由此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反应开始至2 min时,Z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 提示: 1.根据v=可知是平均速率,只有在v-t、v-p、v-T图像中曲线上的点才表示即时速率。‎ ‎2.不能,因为固体或纯液体的浓度在化学反应中视为定值。‎ ‎3.N2、H2的消耗和NH3的生成是同一反应方向,用它们表示该反应的速率意义相同,N2、H2的消耗速率减慢,NH3的生成速率必然减慢。‎ ‎4.3Y+Z2X 0.025 mol·L-1·min-1‎ ‎1.在甲、乙、丙、丁四种不同条件下,对于某反应X+3Y2Z+2W,分别测得反应速率,甲:v(X)=0.3 mol·L-1·min-1,乙:v(Y)=1.2 mol·L-1·min-1,丙:v(Z)=0.8 mol·L-1·min-1,丁:v(W)=0.02 mol·L-1·s-1,则反应最快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D ‎2.对于可逆反应A(g)+3B(s) ‎2C(g)+2D(g),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v(A)=0.5 mol·L-1·min-1‎ B.v(B)=1.2 mol·L-1·s-1‎ C.v(D)=0.4 mol·L-1·min-1‎ D.v(C)=0.1 mol·L-1·s-1‎ 解析: 本题可以采用归一法进行求解,可以通过方程式的计量数将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折算成同一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进行比较,B项中的B物质是固体,不能表示反应速率;C项中对应的v(A)=0.2 mol·L-1·min-1;D项中对应的v(A)=3 mol·L-1·min-1。‎ 答案: D  ‎ ‎ 比较反应速率大小的方法——“一看二转三比较”‎ 比较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相对大小时:‎ 第一步看单位是否统一;‎ 第二步是若单位不统一,转化成同一单位,不同物质表示时转化成用同一物质表示;‎ 第三步是比较数值的大小。‎ ‎3.反应2SO2(g)+O2(g) 2SO3(g)经一段时间后,SO2的浓度减少了0.4 mol·L-1,在这段时间内用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4 mol·L-1·s-1,则这段时间为(  )‎ A.0.1 s           B.2.5 s C.5 s D.10 s 解析: 根据化学方程式,当SO2的浓度减少了0.4 mol·L-1时,消耗O2的浓度是0.2 mol·L-1,由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式v=得t===5 s。‎ 答案: C ‎4.将等物质的量的A、B混合放于‎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A(g)+B(g) xC(g)+2D(g)。经5 min后达到平衡,平衡时测得D的浓度为0.5 mol/L,c(A)∶c(B)=3∶5,v(C)=0.1 mol/(L·min)。‎ 则:(1)x=________。‎ ‎(2)前5 min内B的反应速率v(B)=________。‎ ‎(3)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________。‎ 解析: (1)v(D)==0.1 mol/(L·min)=v(C),由此推知x=2。‎ ‎(2)v(B)===0.05 mol/(L·min)‎ ‎(3)         ‎3A(g)+B(g) ‎2C(g)+2D(g)‎ ‎ 起始浓度/mol/L a a 0 0‎ ‎ 转化浓度/mol/L 0.75 0.25 0.5 0.5‎ ‎ 平衡浓度/mol/L a-‎0.75 a-0.25 0.5 0.5‎ ‎(a-0.75)∶(a-0.25)=3∶5解得:a=1.5;‎ A的转化率为α(A)=×100%=50%。‎ 答案: (1)2‎ ‎(2)0.05 mol/(L·min)‎ ‎(3)50%‎  ‎ ‎1.化学反应速率的比较方法 ‎(1)归一法:换算成同一物质、同一单位表示,再比较数值大小。‎ ‎(2)比值法:速率大小比较时,可以用各物质表示的速率除以对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对求出的数值进行大小排序,数值大的表示该反应速率快。‎ ‎2.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 ‎(1)公式法 利用v=Δc/Δt直接进行计算。‎ ‎(2)比例关系法 利用速率之比=化学计量数之比=各物质浓度变化量(Δc ‎)之比=各物质物质的量的变化量(Δn)之比。‎ ‎(3)“三段法”的解题模式 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化学反应速率时可按以下格式(“三段式”)求解:‎ ‎①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找出各物质的起始量、转化量、某时刻量;‎ ‎③根据已知条件列方程式计算。‎ 例如:反应      mA + nBpC 起始浓度(mol·L-1) a b c 转化浓度(mol·L-1) x 某时刻浓度(mol·L-1) a-x b- c+ 考点二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内因 反应物本身的性质是主要因素。如相同条件下Mg、Al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大小关系为v(Mg)>v(Al)。‎ ‎2.外因(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一个条件)‎ ‎3.理论解释——有效碰撞理论 ‎(1)活化分子、活化能、有效碰撞 ‎①活化分子: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 ‎②活化能:如图 图中:E1为反应的活化能,使用催化剂时的活化能为E3,反应热为E1-E2。‎ ‎③有效碰撞:活化分子之间能够引发化学反应的碰撞。‎ ‎(2)活化分子、有效碰撞与反应速率的关系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碳酸钙与盐酸反应过程中,再增加CaCO3固体,反应速率不变,但把CaCO3固体粉碎,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 ‎(2)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反应速率不一定增大(  )‎ ‎(3)增大反应物的浓度,能够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含量,所以反应速率增大(  )‎ ‎2.(1)形状大小相同的铁、铝分别与等浓度的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速率:铁______铝;‎ ‎(2)对于Fe+2HCl===FeCl2+H2↑,改变下列条件对生成氢气的速率有何影响?‎ ‎①升高温度:______________;‎ ‎②增大盐酸浓度:______________;‎ ‎③增大铁的质量:______________;‎ ‎④增加盐酸体积:______________。‎ ‎3.有人说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是通过改变浓度实现的。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对此你如何理解?‎ 提示: 1.(1)√ (2)√ (3)×‎ ‎2.(1)小于 (2)①反应速率增大 ②反应速率增大 ③无影响 ④无影响 ‎3.这句话是正确的。但压强仅对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起作用。增大压强,所有参与反应的气体的浓度均增大,如2SO2(g)+O2(g) 2SO3(g),增大压强,SO2、O2、SO3的浓度均增大,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而增大浓度可只增大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若只增大反应物的浓度,v正瞬间增大,v逆不变。压强对无气体参与的反应无影响,但浓度仍可改变无气体参与的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 ‎1.反应C(s)+H2O(g) CO(g)+H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 ‎①增加C的量 ‎②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③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 ‎④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体积变大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 增加固体的量、恒容时充入惰性气体对速率无影响。‎ 答案: C ‎2.一定温度下,反应N2(g)+O2(g) 2NO(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措施不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 A.缩小体积使压强增大 B.恒容,充入N2‎ C.恒容,充入He D.恒压,充入He 答案: C  ‎ ‎1.对于固体和纯液体反应物,其浓度可视为常数,改变用量速率一般不变。‎ ‎2.气体反应体系中充入惰性气体(不参与反应)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恒容:充入“惰性气体”―→总压增大―→物质浓度不变(活化分子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 ‎(2)恒压:充入“惰性气体”―→体积增大―→物质浓度减小(活化分子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 ‎3.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下列各组实验中最先出现浑浊的是(  )‎ 实验 反应温度/℃‎ Na2S2O3溶液 稀H2SO4‎ H2O V/mL c V/mL c V/mL ‎/mol·L-1‎ ‎/mol·L-1‎ A ‎25‎ ‎5‎ ‎0.1‎ ‎10‎ ‎0.1‎ ‎5‎ B ‎25‎ ‎5‎ ‎0.2‎ ‎5‎ ‎0.2‎ ‎10‎ C ‎35‎ ‎5‎ ‎0.1‎ ‎10‎ ‎0.1‎ ‎5‎ D ‎35‎ ‎5‎ ‎0.2‎ ‎5‎ ‎0.2‎ ‎10‎ 答案: D ‎4.等质量的铁与过量的盐酸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进行反应,测定在不同时间t产生氢气体积V的数据,根据数据绘制得到下图,则曲线a、b、c、d所对应的实验组别可能是(  )‎ 组别 c(HCl) (mol·L-1)‎ 温度(℃)‎ 状态 ‎1‎ ‎2.0‎ ‎25‎ 块状 ‎2‎ ‎2.5‎ ‎30‎ 块状 ‎3‎ ‎2.5‎ ‎50‎ 块状 ‎4‎ ‎2.5‎ ‎30‎ 粉末状 A.4-3-2-1 B.1-2-3-4‎ C.2-4-3-1 D.1-2-4-3‎ 解析: 从表中铁的形状、盐酸的浓度、反应的温度分析可得出:1组最慢,其次慢的是2组;由于3组温度最高,4组用的是铁粉,二者速率大小不好确定,故反应速率是1<2<3<4或1<2<4<3。‎ 答案: A ‎5.把镁条直接投入到盛有盐酸的敞口容器中,产生H2的速率如右图所示,在下列因素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是(  )‎ ‎①盐酸的浓度 ②镁条的表面积 ③溶液的温度 ④Cl-的浓度 A.①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 答案: C 考点三 数形结合思想——用化学反应速率图像突破化学平衡概念 速率-时间图像及应用(以可逆反应为例分析)‎ ‎1.改变反应物浓度 ‎2.改变生成物浓度 ‎3.改变气体体系的压强 ‎(1)对于正反应方向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 ‎(2)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 ‎4.改变温度 对于正反应放热的反应:‎ ‎5.加催化剂 ‎1.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速率与时间的关系示意图。在t1时刻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速率的变化都符合示意图的反应是(  )‎ A.2SO2(g)+O2(g) 2SO3(g) ΔH<0‎ B.4NH3(g)+5O2(g) 4NO(g)+6H2O(g) ΔH<0‎ C.H2(g)+I2(g) 2HI(g) ΔH>0‎ D.C(s)+H2O(g) CO(g)+H2(g) ΔH>0‎ 解析: t1时刻升高温度,v吸、v放均增大,且v吸>v放,即正反应是放热的反应就符合此变化,ΔH<0的可逆反应符合此变化,排除C、D两项;增大压强时,由于v逆>v正,所以可逆反应中右边气体物质的计量系数大于左边的气体物质的计量系数,可以排除A项,只有B项符合题意。‎ 答案: B ‎2.如图表示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2SO2+O22SO3 ΔH<0达到平衡时,由于条件改变而引起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的变化情况,a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a时刻化学反应速率比原来平衡状态都增大了,且v(正)≠v(逆),与平衡的反应速率又不是连续的,故可想到是升高了反应温度或增大了压强所致,又因为v(逆)>v(正),故只能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b时刻逆反应速率比原来平衡时变小了,正反应速率与原平衡时的速率是连续的,因此只能是减少生成物(SO3)的浓度。‎ 答案: 升高温度 减少SO3的浓度 ‎3.可逆反应N2+3H22NH3是工业上合成氨的重要反应。‎ ‎(1)根据图1请写出合成氨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热量用E1、E2或E3表示)。‎ ‎(2)图1中虚线部分是通过改变化学反应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条件,该条件的改变与图2中哪一时刻条件的改变相同______(用“t1…t‎6”‎表示)。‎ ‎(3)t3时刻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t5时刻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 解析: (1)根据图1可知,从N2和H2反应生成1 mol NH3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为(E3-E1) kJ,所以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 2NH3(g) ΔH=-2(E3-E1) kJ·mol-1。‎ ‎(2)图1中虚线部分表示由反应物到达过渡态的过程中,所需能量减少,说明使用了催化剂,降低了活化能。因为反应N2+3H22NH3为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相等的反应,在图2中,t2时刻改变条件,正、逆反应速率的改变相同,说明改变的外界条件只能是使用了催化剂。‎ ‎(3)t3时改变条件,v(正)、v(逆)都减小,且v(正)v(正),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只能是升高温度。‎ 答案: (1)N2(g)+3H2(g) 2NH3(g) ΔH=-2(E3-E1) kJ·mol-1‎ ‎(2)催化剂 t2…t3‎ ‎(3)减小压强 升高温度  ‎ ‎(1)只是改变一种物质的浓度而引起的压强改变,不应该从压强角度分析,应该从浓度角度分析。‎ ‎(2)只有压强的改变同等程度的引起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的改变时,才是改变压强。‎ ‎1.(2013·福建理综·12)NaHSO3溶液在不同温度下均可被过量KIO3氧化,当NaHSO3完全消耗即有I2析出,依据I2析出所需时间可以求得NaHSO3的反应速率。将浓度均为0.020 mol·L-1的NaHSO3溶液(含少量淀粉)10.0 mL、KIO3(过量)酸性溶液40.0 mL混合,记录10~‎55 ℃‎间溶液变蓝时间,‎55 ℃‎时未观察到溶液变蓝,实验结果如图。据图分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40 ℃‎之前与‎40 ℃‎之后溶液变蓝的时间随温度的变化趋势相反 B.图中b、c两点对应的NaHSO3反应速率相等 C.图中a点对应的NaHSO3反应速率为5.0×10-5 mol·L-1·s-1‎ D.温度高于‎40 ℃‎时,淀粉不宜用作该实验的指示剂 解析: 由题给图像可知,温度低于‎40 ℃‎时,温度升高,溶液变蓝的时间短,但温度高于‎40 ℃‎时情况相反,A项正确;因为b、c两点的温度不同,反应速率不可能相等,B项错误;图中a点,所用的时间为80 s,则NaHSO3的反应速率为:(0.020 mol·L-1×10.0 mL×10-‎3 L/mL)÷(50 mL×10-‎3 L/mL)÷80 s=5.0×10-5 mol·L-1·s-1,C项正确;由题给条件,‎55 ℃‎时未观察到溶液变蓝,所以温度高于‎40 ℃‎,淀粉不宜作该实验的指示剂,D项正确。‎ 答案: B ‎2.(2013·四川理综·6)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和气体Y各0.16 mol充入‎10 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Y(g) 2Z(g) ΔH<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表:‎ t/min ‎2‎ ‎4‎ ‎7‎ ‎9‎ n(Y)/mol ‎0.12‎ ‎0.11‎ ‎0.10‎ ‎0.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2 min的平均速率v(Z)=2.0×10-3 mol/(L·min)‎ B.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反应达到新平衡前v(逆)>v(正)‎ C.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1.44‎ D.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2 mol Z,平衡时X的体积分数增大 解析: 反应前2 min,Y的浓度变化为0.004 mol/L,则v(Z)=2v(Y)=0.004‎ ‎ mol/(L·min),A项错误;此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v(正)>v(逆),B项错误;由表可知7 min时反应达到平衡,这时c(Z)=0.012 mol/L,c(X)=c(Y)=0.01 mol/L,K==1.44,C项正确;此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再充入0.2 mol Z,达到平衡后X的体积分数不变,D项错误。‎ 答案: C ‎3.[2012·山东理综·29(3)]一定温度下,将1 mol N2O4充入体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3 s后,NO2的物质的量为0.6 mol,则0~3 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2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ol·L-1·s-1。‎ 解析: N2O42NO2‎ ‎ 0.3 mol0.6 mol v(N2O4)==0.1 mol·L-1·s-1。‎ 答案: 0.1‎ ‎4.(2012·上海化学·18)为探究锌与稀硫酸的反应速率[以v(H2)表示],向反应混合液中加入某些物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双选)(  )‎ A.加入NH4HSO4固体,v(H2)不变 B.加入少量水,v(H2)减小 C.加入CH3COONa固体,v(H2)减小 D.滴加少量CuSO4溶液,v(H2)减小 解析: A项,加入的NH4HSO4固体溶于水发生电离:NH4HSO4===NH+H++SO使溶液中c(H+)增大,v(H2)增大;D项,滴加少量CuSO4溶液,发生反应:Cu2++Zn===Cu+Zn2+,生成的Cu、Zn与稀H2SO4形成以Zn为负极,Cu为正极,稀H2SO4为电解质溶液的原电池,加快了反应速率,使v(H2)增大。‎ 答案: BC ‎5.(2012·广东理综·31)碘在科研与生活中有重要应用。某兴趣小组用0.50 mol·L-1 KI、0.2%淀粉溶液、0.20 mol·L-1 K2S2O8、0.10 mol·L-1 Na2S2O3等试剂,探究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已知:S2O+2I-===2SO+I2(慢)‎ I2+2S2O===2I-+S4O(快)‎ ‎(1)向KI、Na2S2O3与淀粉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K2S2O8溶液,当溶液中的________耗尽后,溶液颜色将由无色变为蓝色。为确保能观察到蓝色,S2O与S2O初始的物质的量需满足的关系为:n(S2O)∶n(S2O)________。‎ ‎(2)为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 实验 序号 体积V/mL K2S2O8溶液 水 KI溶液 Na2S2O3溶液 淀粉溶液 ‎①‎ ‎10.0‎ ‎0.0‎ ‎4.0‎ ‎4.0‎ ‎2.0‎ ‎②‎ ‎9.0‎ ‎1.0‎ ‎4.0‎ ‎4.0‎ ‎2.0‎ ‎③‎ ‎8.0‎ Vx ‎4.0‎ ‎4.0‎ ‎2.0‎ 表中Vx=________mL,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某条件下,浓度c(S2O)反应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请在坐标图中,分别画出降低反应温度和加入催化剂时c(S2O)t的变化曲线示意图(进行相应的标注)。‎ 解析: (1)淀粉溶液遇I2显蓝色,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时,溶液中有I2,说明Na2S2O3消耗尽。为确保能观察到蓝色,溶液中Na2S2O3要耗尽,由题给离子反应可得关系式:S2O~I2~2S2O,则有n(S2O)∶n(S2O)<2∶1时,能观察到蓝色。‎ ‎(2)实验的目的是探究K2S2O8溶液的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故应保证每组实验中其他物质的浓度相等,即溶液的总体积相等(即为20.0 mL),从而可知Vx=2.0。‎ ‎(3)降低温度时,化学反应速率减慢,c(S2O)变化减慢。加入催化剂时,化学反应速率加快,c(S2O)变化加快,c(S2O)~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答案: (1)Na2S2O3 <2‎ ‎(2)2.0 保证反应物K2S2O8的浓度改变,而其他的不变 ‎(3)如下图所示 学科素养培优(十一)__“定多变一”法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多种,在探究相关规律时,需要控制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某一个条件,探究这一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变量探究实验因为能够考查学生对于图表的观察、分析以及处理实验数据归纳得出合理结论的能力,因而在这几年高考试题中有所考查。解答此类题时,要认真审题,清楚实验目的,弄清要探究的外界条件有哪些。然后分析题给图表,确定一个变化的量,弄清在其他几个量不变的情况下,这个变化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进而总结出规律。然后再确定另一个变量,重新进行相关分析。但在分析相关数据时,要注意题给数据的有效性。‎ ‎[探究活动一] 探究金属与不同酸反应的反应速率:常温下,从经过砂纸打磨的铝片中取两片质量相等、表面积相同的铝片,分别加入到盛有体积相同、c(H+)相同的足量的稀硫酸和稀盐酸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发现铝片在稀盐酸中消失的时间比在稀硫酸中短。‎ ‎[探究活动二] 探究影响稀硫酸与某金属反应速率的因素。下表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稀硫酸与某金属反应的实验数据:‎ 实验序号 金属质量/g 金属状态 c(H2SO4)/ mol·L-1‎ V(H2SO4)/ mL 溶液温度/℃‎ 金属消失的时间/s 反应前 反应后 ‎1‎ ‎0.10‎ 丝 ‎0.5‎ ‎50‎ ‎20‎ ‎34‎ ‎500‎ ‎2‎ ‎0.10‎ 粉末 ‎0.5‎ ‎50‎ ‎20‎ ‎35‎ ‎50‎ ‎3‎ ‎0.10‎ 丝 ‎0.7‎ ‎50‎ ‎20‎ ‎46‎ ‎250‎ ‎4‎ ‎0.10‎ 丝 ‎0.8‎ ‎50‎ ‎20‎ ‎35‎ ‎200‎ ‎5‎ ‎0.10‎ 粉末 ‎0.8‎ ‎50‎ ‎20‎ ‎36‎ ‎25‎ ‎6‎ ‎0.10‎ 丝 ‎1.0‎ ‎50‎ ‎20‎ ‎35‎ ‎125‎ ‎7‎ ‎0.10‎ 丝 ‎1.0‎ ‎50‎ ‎35‎ ‎50‎ ‎50‎ ‎8‎ ‎0.10‎ 丝 ‎1.1‎ ‎50‎ ‎20‎ ‎34‎ ‎100‎ ‎9‎ ‎0.10‎ 丝 ‎1.1‎ ‎50‎ ‎35‎ ‎51‎ ‎40‎ 请回答:‎ ‎(1)对[探究活动一]实验现象发生的原因,请你帮该研究性学习小组提出两个假设:‎ 假设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并请你设计实验对以上假设进行验证:‎ 验证假设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验证假设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探究活动二]的实验数据可发现有一个数据明显有错误,该数据是实验__________(填实验序号)的_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探究活动二]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假设Ⅰ:Cl-对铝和酸的反应有促进作用 假设Ⅱ:SO对铝和酸的反应有抑制作用 验证假设Ⅰ:在铝和稀硫酸反应的试管中加入固体氯化钠,看是否加快放出氢气的速率 验证假设Ⅱ:在铝和稀盐酸反应的试管中加入固体硫酸钠,看是否减慢放出氢气的速率 ‎(2)3 反应后溶液的温度 本实验所用稀硫酸均过量,金属完全反应,等质量金属反应放出的热量应相等,所以使等体积溶液的温度升高值相近 ‎(3)对于同一化学反应,在其他条件不变时:①反应物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②反应物固体表面积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③反应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解题策略]‎ ‎(1)确定变量 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认真审题,理清影响实验探究结果的因素有哪些。‎ ‎(2)定多变一 在探究时,应该先确定其他的因素不变,只变化一种因素,看这种因素与探究的问题存在怎样的关系;这样确定一种以后,再确定另一种,通过分析每种因素与所探究问题之间的关系,得出所有影响因素与所探究问题之间的关系。‎ ‎(3)数据有效 解答时注意选择数据(或设置实验)要有效,且变量统一,否则无法做出正确判断。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