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7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全国II高考数学文科试卷带答案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Ⅱ) 数学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1. 设全集,集合,,则 ( ). A. B. C. D. 【测量目标】集合的基本运算、集合间的关系. 【考查方式】由集合算出并集,取其在全集中的补集. 【参考答案】C 【试题解析】∵,,∴, ∴, 故选 C . 2. 不等式<0的解集为 ( ). A. B. C.或 D. 【测量目标】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考查方式】解不等式,直接算出其结果即可. 【参考答案】A 【试题解析】 ,故选A. 3. 已知,则 ( ). A. B. C. D. 【测量目标】三角函数间的互化. 【考查方式】二倍角公式及诱导公式,求得结果. 【参考答案】B 【试题解析】 ∵ ∴ 4. 函数的反函数是 ( ). A. B. C. D. 【测量目标】反函数与对数函数间的互化. 【考查方式】将原函数化简,直接求得反函数. 【参考答案】D 【试题解析】∵函数, ∴ 故选D. 5. 若变量满足约束条件 ,则的最大值为 ( ). A.1 B.2 C.3 D.4 【测量目标】二元线性规划求目标函数的最值. 【考查方式】由约束条件作出可行域,找出最优解. 【参考答案】C 【试题解析】画出可行域,作出目标函数线, 可得直线与 与的交点为最优解点, ∴即为(1,1),当时,故选C. 6. 如果等差数列中,++=12,那么 ( ). A.14 B. 21 C. 28 D. 35 【测量目标】等差数列的性质和前项和. 【考查方式】运用等差中项,简单的数列求和. 【参考答案】C 【试题解析】 .故选C. 7. 若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是,则 ( ). A. B. C. D. 【测量目标】函数导数的几何性质. 【考查方式】利用切线方程求解曲线方程. 【参考答案】A 【试题解析】∵, ∴,在切线,∴ 8. 已知三棱锥中,底面为边长等于2的等边三角形,垂直于底面,=3,那么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 ). A. B. C. D. 【测量目标】三棱锥的概念、线面、面面位置关系. 【考查方式】找出线面角,求出正弦值,数形结合的思想. 【参考答案】D 【试题解析】过作交于,连结,过作垂直于交于,连接, ∵正三角形,∴为中点,(步骤1) ∵,,∴⊥面∴, 又,∴⊥面,(步骤2) ∵为直线与面所成角,由正三角形边长3, ∴ ,, ∴ , ,∴ .(步骤3) 9. 将标号为1,2,3,4,5,6的6张卡片放入3个不同的信封中,若每个信封放2张,其中标号为1,2的卡片放入同一信封,则不同的方法共有 ( ). A. 12种 B.18种 C. 36种 D.54种 【测量目标】排列组合的典型应用. 【考查方式】特殊元素先考虑,算出总的种类. 【参考答案】B 【试题解析】∵先从3个信封中选一个放1,2有3种不同的选法,再从剩下的4个数中选两个放一个信封有,余下放入最后一个信封,∴共有. 10. 中,点在边上,平分,若=, =, =1, =2,则= ( ). A.+ B.+ C.+ D.+ 【测量目标】向量的线性运算. 【考查方式】向量之间的相加减. 【参考答案】B 【试题解析】∵为角平分线,∴ ,(步骤1) ∵ , ∴ ,(步骤2) ∴ .(步骤3) 11. 与正方体-的三条棱所在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 ( ). (A)有且只有1个 (B)有且只有2个 (C)有且只有3个 (D)有无数个 【测量目标】空间立体几何的基本性质. 【考查方式】作图,利用观察法求解. 【参考答案】D 【试题解析】∵到三条互相垂直的直线距离相等的点在以三条直线为轴,以正方体边长为半径的圆柱面上,∴三个圆柱面有无数个交点,故选D. 12. 已知椭圆:的离心率为,过右焦点且斜率为的直线于相交于两点,若,则 ( ). A.1 B. C. D.2 【测量目标】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 【考查方式】由向量关系,间接进行求解参数. 【参考答案】B 【试题解析】设,∵ ,∴ ,(步骤1) ∵ ,设,, ∴ ,(步骤2) 设直线方程为. 代入消去,∴ , ∴ ,(步骤3) ,解得 ,,故选B.(步骤4) (非选择题 共9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 已知是第二象限的角,,则__________. 【测量目标】同角三角函数间的相互转化. 【考查方式】由三角函数的等式关系进行转化,直接求解余弦值. 【参考答案】 【试题解析】, ,即,(步骤1) 又,,(步骤2) 又为第二象限角,.(步骤3) 14. 的展开式中,的系数是_________. 【测量目标】二项式定理. 【考查方式】二项式展开式中的系数求解. 【参考答案】84. 【试题解析】∵ , ∴ , ∴ . 15. 已知抛物线的准线,过且斜率为的直线与相交于,与的一个交点为,若,则=_________ 【测量目标】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和简单的几何性质. 【考查方式】直线方程与抛物线方程联立求解. 【参考答案】2 【试题解析】设直线:,(步骤1) 代入得, 又∵ ,∴,(步骤2) 解得,解得(舍去),故.(步骤3) 16. 已知球的半径为4,圆与圆为该球的两个小圆,为圆与圆的公共弦,,若,则两圆圆心的距离 . 【测量目标】球、直线与圆的概念及基础知识. 【考查方式】解三角形求两圆半径,进而计算圆心距. 【参考答案】3 【试题解析】 ∵,球半径为4,∴小圆的半径为,(步骤1) ∵小圆中弦长,作垂直于, ∴,(步骤2) 同理可得,在直角三角形中, ∵,,∴ ,(步骤4) ∴ ,∴(步骤5)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0分) 中,为边上的一点,,,,求. 【测量目标】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正弦定理. 【考查方式】利用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差角公式及正弦定理求解边长. 【试题解析】 ,(步骤1) 又 ,(步骤2) ,, .(步骤3) . 的长为25. 18.(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是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且 , (Ⅰ)求的通项公式; (Ⅱ)设,求数列的前项和. 【测量目标】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前项和、方程组解法. 【考查方式】由题设等式关系求解通项公式和前项和. 【试题解析】(Ⅰ)设公比为,则.由已知有 ,(步骤1) 化简得(步骤2) 又,故 所以.(步骤3) (Ⅱ)由(Ⅰ)知, 因此 ,(步骤4) .(步骤5) 19.(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直三棱柱中,,,为的中点,为 上的一点,, (Ⅰ)证明:为异面直线与的公垂线; (Ⅱ)设异面直线与的夹角为45°, 求二面角的大小. 【测量目标】空间立体几何中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及异面直线所成角与二面角的基础知识. 【考查方式】线面垂直定理的应用,找出异面直线所成角,由边长解三角形. 【试题解析】(Ⅰ)证明:连接,记与的交点为, 平面为正方形,且,(步骤1) 又 , ,(步骤2) 又为的中点 , .(步骤3) 作为垂足, 由知,为中点, 又由底面平面,得,(步骤4) 连接,则∥,故. 由三垂线定理得,,为异面直线与的公垂线. (步骤5) (Ⅱ)∥,故为异面直线与的夹角,,(步骤6) 设,则 作为垂足,(步骤7) 底面平面 故又作为垂足,连接,(步骤8) 由三垂线定理得, 为二面角的平面角.(步骤9) ,平面为正方形,, 又,, ∽. , , . 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大小为(步骤10) 20.(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由到的电路中有4个元件,分别标为,电源能通过的概率都是,电源能通过的概率是,电源能否通过各元件相互独立.已知中至少有一个能通过电流的概率为. (Ⅰ)求; (Ⅱ)求电流能在与之间通过的概率. 【测量目标】互斥事件、对立事件及独立事件的概率. 【考查方式】由互斥事件与独立事件的概率,设出基本事件,并求出概率. 【试题解析】(Ⅰ)根据题意得,记电流能通过为事件,. 表示事件:中至少有一个能通过电流. 易得相互独立,且,(步骤1) 计算得,(步骤2) (Ⅱ)根据题意,记表示事件:电流能在与之间通过,有 ,则=.(步骤3) 21.(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 (Ⅰ)设,求的单调区间; (Ⅱ)设在区间内至少有一个极值点,求的取值范围. 【测量目标】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区间、极值. 【考查方式】利用函数导数、单调性,求解的取值范围. 【试题解析】(Ⅰ)当时,,,(步骤1) 当时,在单调递增; 当时,在单调递减; 当时,在单调递增; 综上,的单调递减区间是;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Ⅱ), 当时,为增函数,故无极值点; 当时,有两个根 , 由题意知, ①,或 ②, ①式无解,②式的解为,因此的取值范围是. 22.(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斜率为的直线与双曲线C:相交于两点,且的中点为. (Ⅰ)求的离心率; (Ⅱ)设的右顶点为,右焦点为,证明:过三点的圆与轴相切. 【测量目标】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圆锥曲线的中的定点问题. 【考查方式】直线与双曲线消元后,根据中点坐标公式,解离心率;由离心率条件及点坐标证明等式,得出相关结论. 【试题解析】(Ⅰ)由题意知,的方程为:, 代入的方程,并化简,得,(步骤1) 设、, 则, ①(步骤2) 由为的中点知,故 即, ②(步骤3) 故 所以的离心率.(步骤4) (Ⅱ)由①②知,的方程为:, , 故不妨设,(步骤5) , , .(步骤6) 又,故, 解得,或(舍去), 故.(步骤7) 连结,则由知,从而,且轴,因此以为圆心,为半径的圆经过、、三点,且在点处与轴相切,所以过、、三点的圆与轴相切.(步骤8)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