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7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新课标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四单元 中国古代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宋元讲学案
第四单元 中国古代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宋元 考纲解读 考点 考纲 主要内容 高考示例 中央集权 制度的强化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宋初加强中央集权;宋元的中枢机构;元朝行省制 2017课标Ⅲ,27 2017北京文综,13 2016课标Ⅰ,26 2016江苏单科,4 2015山东文综,14 2015福建文综,15 农业、手工业及 商业 (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2)手工业的发展 (3)商业的发展 (1)经济重心南移 (2)瓷都景德镇;黄道婆 (3)交子;“市”“坊”界限被打破;外贸港口泉州 2017海南单科,4 2016课标Ⅱ,26 2016天津文综,2 2016海南单科,8 2015课标Ⅱ,26 2015福建文综,14 2015课标Ⅰ,26 宋明理学及 科技文化 (1)宋明理学 (2)科技成就 (3)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4)文学成就 (1)程朱理学;陆王“心学” (2)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简仪;《授时历》;《农书》 (3)文人画与风俗画 (4)宋词;元曲 2017江苏单科,4 2017海南单科,5 2016海南单科,7 2015海南单科,5 2015北京文综,15 2015课标Ⅰ,40(1) 2015江苏单科,21(2)(3) 分析解读 宋元时期,指从960年北宋建立到1368年元朝灭亡。这一时期,中国古代文明进一步发展。 命题规律:(1)从题型看,多为选择题,非选择题多与其他章节内容联系起来考查。(2)从内容看,高考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行省制度、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程朱理学、科技等方面,尤以商品经济的发展为重点。(3)从形式看,多采用新材料、设置新情境加以考查。(4)从难易度看,宋元政治、经济部分相对简单,理学部分内容本身比较深奥,高考题目难度相对较大。 备考建议:(1)注意归纳单元特征,整体把握知识体系。(2)理学部分名词、概念多,注意理解其内涵。(3)宋元科技文化是高考热点,注意掌握其与宋元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关系。 16 命题探究 五年高考 考点一 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 1.(2017北京文综,13,4分)北宋名臣包拯清正廉洁、刚直不阿,民间尊称他为“包相爷”。他曾担任过转运使、兵部员外郎、开封府知府和枢密副使等职务,其中“位同宰相”的是( ) A.转运使 B.兵部员外郎 C.知府 D.枢密副使 答案 D 2.(2016课标Ⅰ,26,4分)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 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答案 A 3.(2016江苏单科,4,3分)“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专辞章。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由此可见,与唐代科举相比,宋代( ) A.考试程序更加公正 B.取士科目有所减少 C.进士及第尤为尊贵 D.录取人数大大增加 答案 A 4.(2015山东文综,14,4分)唐宋时期,地方官任职避亲、避籍渐成定制。该制度旨在( ) A.瓦解宗法体系 B.防止地方势力膨胀 C.健全地方行政机构 D.完善地方监察制度 答案 B 5.(2015福建文综,15,4分)元初,中书省“省规”:三日一奏事,军国急务不拘于此限;定时由首领官排定需议事项,逐项讨论,事关重大且意见不同时将实情禀奏皇帝。这表明中书省( ) 16 A.专为处理军国急事而设 B.强调集体议决防止大臣专权 C.通过分割权力强化相权 D.任何决策之事实时禀报皇帝 答案 B 6.(2014北京文综,14,4分)唐末五代,中央集权大为削弱。为扭转这一局面,宋初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 ) A.文官任知州 B.设三司使 C.设枢密院 D.施行将兵法 答案 A 7.(2013山东文综,11,4分)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 ) A.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 B.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 C.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 D.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 答案 A 教师用书专用 8.(2016浙江文综,16,4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强化,往往通过采取弱化相权、完善监察体制、调整中央和地方关系等手段来实现,在这一过程中政治架构的设计与职权的变更较为突出。下列选项中,在地位和职权上大体相当的一组是( ) A.东周诸侯国与元行省 B.唐政事堂与宋中书门下 C.西汉州刺史与明监察御史 D.宋提点刑狱司与明通政司 答案 B 9.(2015海南单科,4,2分)谣谶是带有一定目的性、被当做预言来传唱的歌谣。后周时,有人制造“点检作天子”的谣谶,周世宗为绝后患,撤掉殿前都点检张永德,以赵匡胤代之。后来赵匡胤推翻后周,建立宋朝。这说明谣谶( ) A.可以预示历史的走向 B.可以改变历史的走向 C.与历史现象吻合属于必然 D.与历史现象吻合属于偶然 答案 D 10.(2013大纲全国,12,4分)中国历史上有监察区转为行政区的现象,如汉代的州、唐代的道、宋代的路。这体现出( ) A.中央集权促成地方行政制度变迁 B.经济发展导致地方行政区域调整 C.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力度越来越弱 D.疆域变化影响地方行政区域设置 答案 A 考点二 农业、手工业及商业 1.(2017海南单科,4,2分)“唐初,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镇将只掌防戍守御。宋代,诸镇“置于管下火烟繁盛处,设监官,管火禁或兼酒税之事”。镇的功能变化反映了(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坊市制度被逐渐打破 C.地方行政机构权力扩大 D.边患问题得到解决 答案 A 2.(2016课标Ⅱ,26,4分)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 A.经济严重衰退 B.土地政策调整 C.坊市制度崩溃 D.政府管理失控 答案 B 3.(2016天津文综,2,4分)右图是北宋纸币铜版拓片,其上文字为:“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流转行使。”这一铜版( ) 16 ①证实了宋代纸币的发行 ②反映了宋代的印刷技术 ③是纸币交子的文物材料 ④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见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B 4.(2016海南单科,8,2分)江南农业经济在东晋南朝、唐后期五代及南宋三个时期得到很大发展,其共同的原因是( ) A.推广普及铁制农具提高生产效率 B.官府组织民众屯田扩大耕地面积 C.政府改革税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D.黄河流域人口因动乱大规模南迁 答案 D 5.(2015课标Ⅱ,26,4分)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 ) A.坊市制度瓦解 B.土地集中加剧 C.农业技术进步 D.海外贸易拓展 答案 C 6.(2015福建文综,14,4分)《景德镇陶录》记:“唐武德中,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于是昌南镇瓷名天下。”《江西通志》载:“景德镇……水土宜陶。宋景德中始置镇,因名。”材料反映了( ) A.唐时瓷都景德镇已驰名天下 B.陶玉身份为官营手工业者 C.该产品工艺精美畅销海内外 D.陶玉追求产品的知名度 答案 D 7.(2015课标Ⅰ,26,4分)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 ) A.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C.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 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 答案 A 8.(2015北京文综,14,4分)唐代长安的商业店铺主要集中在东西两市。按规定,“诸行自有正铺者,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南宋都城中的商业活动散布于城内各处,据记载约有“四百十四行”。上述材料可以佐证,南宋时期( ) A.私营商业已居主导地位 B.坊市制度已经瓦解 C.商业发展已超过农业 D.资本主义萌芽已出现 答案 B 9.(2014课标Ⅱ,26,4分)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 ) 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 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 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 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答案 A 16 10.(2014山东文综,15,4分)唐宋时期,户籍中出现了茶户、桑户、药户、漆户、蚕户等许多新的称谓。这反映出当时( )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传统农业生产衰退 C.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 D.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加强 答案 C 11.(2013天津文综,2,4分)“从宋代起,棉花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纺织原料……到了元代,丝、麻、棉鼎足而三,明代以后,棉花的重要性超过了麻。”出现这些变化的前提条件是( ) A.政府的大力推广 B.棉纺织技术的改进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棉花成为经济作物 答案 B 12.(2017北京文综,41,6分)(节选)伴随着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东西方交往不断增加。 在埃及、伊朗、巴基斯坦等地,发现了大量唐代瓷器碎片,其中包括唐三彩、邢州白瓷、越州黄褐釉瓷等。在我国海南岛东南部海滩和西沙群岛海域,也发现了成捆叠堆的唐宋时期瓷器。 唐宋时期,广州出现几种新行业:和香(把舶来的香料制成香品)、解犀(把舶来的象牙和犀牛角进行切割)、译人(翻译)和舶牙(舶来品交易经纪人)。每年进入广州的外国人约一万人次,广州出现了供外国人居住、经商的“蕃坊”。 (2)结合所学,概述海上丝绸之路对唐宋社会经济的影响。(6分) 答案 (2)影响:海外贸易地域广阔,商品品种丰富,交易规模扩大;促进了以制瓷业为代表的手工业的繁荣;广州作为海上丝路的重要港口,出现了新兴行业和外国人居住的“蕃坊”,成为国际都市。 教师用书专用 13.(2015安徽文综,14,4分)北宋仁宗年间,贩卖婺州罗帛的沈赞沿路偷税,在富阳境内被县民蒋泽等人捉到。经杭州官府裁决,没收其货物一百八十二匹。蒋泽等人因此获得赏钱。这说明 ( ) A.官府重视商税收入 B.杭州丝织业比婺州发达 C.江南商业环境恶劣 D.农本商末观念根深蒂固 答案 A 14.(2015重庆文综,3,4分)宋太宗时期,有官员上奏:“岭南村墟聚落,间日集裨贩(小贩),谓之墟市。请降条约,令于城邑交易。”该建议遭到太宗的拒绝:“徒扰民尔,可仍其旧。”这一史实主要反映了宋朝( ) A.专业市场每天开市 B.乡村市场的繁荣 C.市场监管相对宽松 D.坊市制继续实行 答案 C 15.(2013海南单科,5,2分)唐初征收赋税时,钱币与绢布、粮食并收,财政收入以贯、匹、石等为单位计算;到南宋时,赋税征收以钱币为主体,以“贯”为单位计算。这表明南宋( ) A.商品经济快速发展 B.农业手工业地位下降 C.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D.经济控制逐步加强 答案 A 16.(2013重庆文综,4,4分)宋代文献记载,真宗时,“诏商旅自京[携]便钱至诸州者,所在即给付,无得稽滞。按,太祖开宝三年置便钱务(机构),许民入钱左藏(国库),给以券,于诸州便换”。文中“便钱”是( ) A.自由流通的支票 B.中国最早的纸币 C.国家发行的债券 D.兑换货币的凭证 答案 D 17.(2014天津文综,12,1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孟子对于农商一列平视,从无重农抑商之主张。孟子以前之政治家,大多亦无重农抑商之主张,有此主张并实行此种政策者,始自商鞅。自此视农为“本富”,商为“末富”,所谓“崇本抑末”之思想,渐成为中国流行的经济思想。 ——摘编自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 (1)指出材料一中孟子和商鞅对“农商”的态度。商鞅持此主张是基于什么认识?有何具体背景?(6分) 材料二 随着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人势力迅速膨胀,……严重影响中央财政收入。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令“初算缗钱”,向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征收资产税,并处罚隐瞒资产或申报不实者。后又下令“告缗”,鼓励民众告发不如实申报的商人,结果“商贾中家以上大氐破”。 ——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新编中国通史》 (2)指出材料二中汉武帝采取的措施及其目的。为实现这一目的,汉武帝还有哪些举措?(6分) 16 材料三 (宋)太宗淳化二年诏曰:“关市之租,其来旧矣……征算之条,当从宽简。宜令诸路转运使……市征所算之名品,共参酌裁减,以利细民。”又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 宋代的“州郡财计,除民租之外,全赖商税”。 ——马端临《文献通考》等 北宋商税情况简表 年 代 年商税额 指 数 995—998年 400万贯 100 1004—1008年 450万贯 113 1058年 700万贯 175 1064—1068年 846万贯 212 1077年 879万贯 220 来源:漆侠《中国经济通史·宋代经济卷》 (3)分析材料三,说明宋代的商业状况和商业政策。(4分) (4)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政府调整商业政策的认识。(3分) 答案 (1)孟子:农商平等;商鞅:重农抑商。 农业是本业,商业是末业。 当时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 (2)征收资产税(算缗)、鼓励告发不如实申报资产的商人(告缗)。 抑制商人势力、增加财政收入。 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 (3)商业不断发展;商业地位重要。 重视商业,如适当减免商税。 (4)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政府的基本政策,但当政府感到有财政等方面需要时,也会对政策有所调整,放宽对商业的限制,甚至鼓励商业发展。 18.(2014四川文综,13,9分)(节选)瓷器是人类文明的见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景德镇位于昌江畔,附近盛产造瓷的主要原料高岭土。北宋景德年间,其生产的影青瓷成为贡品,景德镇因此得名。两宋之际和元末的大规模战乱,使定窑、龙泉窑等陆续衰落,相对安定的景德镇,遂成“天下窑器所聚”的瓷都。 元代景德镇制坯、烧瓷等分工不断细化,这时创制的青花瓷、釉里红和卵白釉,至今仍享有崇高声誉。明朝在景德镇创建御器厂,其组织和分工相当细密,“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宣德、成化年间制造的御窑瓷器堪称经典。嘉靖至万历年间,商品经济大发展,加之西欧等海外市场的扩大,“景瓷”销量大增。清初对御窑厂进行了诸多改革,如匠役制改为雇募制,使康乾时代景德镇瓷业再度鼎盛。嘉庆后,因“墨守旧法,且有粗制滥造之弊”,景德镇瓷业渐趋衰落。(据叶喆民《中国陶瓷史纲要》等) 材料二 1708年,萨克森一炼金师在欧洲率先研制出瓷器。1710年,萨克森王国宣布掌握制瓷专利,并成立梅森皇家瓷器厂。1722年,两把交错的蓝剑成为梅森瓷器的商标且沿用至今。经过不断研发与创新,梅森瓷器逐渐摆脱了中国的影子,被誉为“白色金子”和欧洲第一名瓷。后来受工业化冲击,全手工作业的梅森遇到极大挑战。1864年新厂建成,为保护手工技艺,他们将原厂改为博物馆,专门保存模具,300年的石膏模具至今无一缺失,随时能重新制出原汁原味的梅森瓷器。 梅森瓷器经久不衰,根源在于对质量一丝不苟的奉守,也离不开一万多种绚丽的色彩和精细的浮雕。全球瓷厂中,梅森最早建立了自己的绘画艺术学校,工艺师要完成近4年的技术与艺术教育和10年的经验积累才能上岗。梅森,300年来一直贵为欧洲瓷都,是与严谨的梅森人在坚守传统的同时不断创新分不开的。(据蒲缇《梅森:300年的白金盛宴》等) (2)据材料一、二说明,与景德镇相比,成就梅森瓷业300年辉煌的独特之处。(9分) 答案 (2)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如保护模具;重视技术专利和品牌保护,如申请专利和蓝剑商标沿用至今;重视人才培养,如建立专门学校。(9分) 考点三 宋明理学及科技文化 1.(2017江苏单科,4,3分)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由己”。朱熹对“克己”作如下解释:“克”意为“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这种解释( ) A.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上 B.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标 C.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 D.与孔子本意不完全一致 答案 D 16 2.(2017海南单科,5,2分)下图是我国出土的古代杂剧砖雕图案。据此可知,元杂剧( ) A.已经有明确的角色分工 B.演变为后来的京剧 C.以歌舞为主要艺术形式 D.基本取材于宫廷生活 答案 A 3.(2016海南单科,7,2分)关羽因其忠义勇武,被世人称颂,至宋徽宗时被封为“忠惠公”,其后不断加封,到清代被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这种现象反映了( ) A.关羽的个人品德决定了民众崇拜的形成 B.历代皇帝的好恶决定着崇拜关羽的取向 C.对关羽的信仰符合官方意识形态的要求 D.民众的信仰不断推高关羽“神”的地位 答案 C 4.(2015海南单科,5,2分)北宋僧人契嵩说: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治心”,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这反映了( ) A.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 B.儒、佛开始出现合流 C.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D.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答案 A 5.(2015北京文综,15,4分)明朝中后期,王阳明学说在中国士大夫中流行。朝鲜来华使者对此不理解,认为“阳明敢肆己意,谤辱朱子,实斯文之罪人也”。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 ①朝鲜使者以程朱理学为正宗 ②王阳明心学超越了理学范畴 ③王阳明与朱熹观点明显不同 ④王阳明心学是对儒学的叛逆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 C 6.(2014广东文综,15,4分)《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父亲让仆人转告贾府私塾老师说:“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 A.理学居于统治地位,“四书”更受重视 B.孔子权威地位动摇,《诗经》遭到轻视 C.科举制度弊端暴露,富家子弟弃儒从商 D.《红楼梦》取材于现实,反映宋代生活 答案 A 7.(2013课标Ⅰ,25,4分)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 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答案 C 8.(2013广东文综,14,4分)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这位思想家可能是( )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陆九渊 答案 D 9.(2015课标Ⅰ,40,10分)(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6 材料一 在历史中,儒学一直在发展与创新。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他在《原道》中说:“吾所谓道也,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 ——摘编自卞孝萱等《韩愈评传》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并概括宋代理学在哪些方面对儒学有所发展。(10分) 答案 (1)不同之处:孔孟思想核心是仁政、民本、教化,而汉儒强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5分) 发展:更加重视《论语》《孟子》,重视思辨,强调个人的修养与完善。(5分) 10.(2015江苏单科,21,6分)(节选)中华文明灿烂辉煌,对保持国家的稳定和统一发挥了积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对于一个旁观者来说,4世纪时世界历史的情况可能是这样:罗马帝国总算历劫而存,而中华帝国的时代已成为过去。可是中华帝国在罗马帝国已不复存在时最后重新组成。中华帝国为什么能恢复而罗马帝国却不能,一个原因可能是中国王朝比拜占庭帝国更充分地保留了帝国的传统。如果皇帝依靠不是按照出身或机遇而是按才干选拔的官僚知识分子行使权力,那他就会实行公正的道德的统治。中国的文字也比西方的拉丁文和希腊文有着更大的文化上的连续性。 ——摘编自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 材料二 理学家提出“理”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它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形成了析理精微、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这是两汉的粗糙儒学所无法比拟的。理学家以儒家“圣人”为最高境界,充分肯定人的现实生活、道德精神的意义;它摒弃佛道所宣扬的彼岸世界,不相信灵魂不灭、轮回转世之说,而力求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崇高的理想,所以它是一种理性主义的哲学。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2)据材料二,指出理学的积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儒学由“粗糙”趋向“精微”的原因。(4分) (3)据上述材料,说明中华文明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所体现的基本特质。(2分) 答案 (2)作用:引导人们关注现实;有利于培养道德品质。 原因:儒学受到佛道思想的挑战(冲击);复兴儒学的需要(宋明理学家的学术创新)。 (3)特质:延绵不断(尊重传统);兼收并蓄(与时俱进)。 11.(2015山东文综,38,16分)宋代理学是传统儒学的新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城市与生活 北宋东京(开封)内城平面示意图 材料二 生活与观念 16 (1)分析说明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与宋代理学兴起和发展之间的联系。(10分) (2)若进一步探究宋代理学兴起和发展的原因,你认为还需要补充什么材料?举一例说明。(6分) 答案 (1)城市坊市界限被打破,瓦子等娱乐场所出现,商品经济发展到新水平;社会上出现了追求奢靡享乐、僭越礼制的现象。 面对社会生活对传统儒家伦理秩序的冲击,儒学家把封建道德伦理上升到“理”的高度,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等思想,以“理”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进而规范社会秩序。 (2)例:需要补充与佛教、道教发展相关的材料。 理由:佛教和道教的发展使传统儒学面临挑战;为应对挑战,儒学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部分思想,获得了新发展。 (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教师用书专用 12.(2016天津文综,4,4分)除四大发明外,从中国传到欧洲的东西还有很多,如船尾舵、马镫等器物,菊花、柠檬、柑橘等水果和植物。柑橘至今在荷兰和德国还被称为“中国苹果”。这些东西传到欧洲主要通过( ) A.中国商人 B.阿拉伯人 C.马可·波罗等欧洲人 D.奥斯曼土耳其人 答案 B 13.(2016上海单科,8,2分)诗歌创作往往受到时代思想的影响。“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说理诗最有可能受哪种思想影响( ) A.孔孟思想 B.黄老学说 C.两汉经学 D.宋明理学 答案 D 14.(2015海南单科,6,2分)元朝时,大规模的漕粮海运前所未有,海外贸易繁荣,泉州还被誉为“世界第一大港”。这反映出当时( ) A.重农抑商政策废止 B.造船航海技术进步 C.内河航运严重不畅 D.陆上丝绸之路受阻 答案 B 15.(2015浙江文综,12,4分)宇宙人生是永恒的话题。中外思想家有的认为“宇宙便是吾心”,有的提出“万物始于水”,有的主张“心外无物”。明确提出上述观点的人物有( ) ①陆九渊 ②塞内卡 ③王守仁 ④泰勒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C 16.(2015四川文综,3,4分)“词”在两宋的发展胜过“诗”,被看作一个时代文学的代表,原因可能有( ) ①节奏感强,形式更为自由,便于抒发感情 ②对仗工稳、句式齐整,适于言志和述怀 ③能合乐歌唱,贴近市民生活,群众基础广 ④不断变革、创新,风格多样,佳作迭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C 17.(2015福建文综,16,4分)关汉卿在《关大王独赴单刀会》中,描绘关羽面对大江的滚滚波涛,仗刀临流。曲中唱道,“大江东去浪千叠……驾着这小舟一叶……可正是千丈虎狼穴……我觑这单刀会似赛村社”。对该作品理解有误的是( ) A.显露关羽壮怀激烈的个性 B.借历史典故吊古抚今 C.严厉斥问颠倒黑白的世界 D.兼采宋词的豪放风格 答案 C 18.(2013浙江文综,12,4分)在人类文明史上,许多思想家对后世产生影响常常是通过教育的途径。下列思想家中通过私学培养人才的有( ) ①孔子 ②韩非 ③朱熹 ④亚里士多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C 19.(2013北京文综,16,4分)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史 实 结 论 A 宋代以后雕版印刷技术基本不再使用 16 宋代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B 考古发现唐长安城中的坊建有坊墙 唐代城市中普遍实行坊市制 C 19世纪中期,英国生活资料及生产原料进口占其进口总额的95%,约50%的工业产品销往国外 英国已经成为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国家 D 1951—1955年,苏联对农业的投资由年均200亿卢布增长到409亿卢布 苏联工农业发展失衡的局面得以改变 答案 C 20.(2013安徽文综,37,9分)(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二 中国的县志中有丰富的女性资料,它们清楚地表明,妇女的贞节是当地荣誉的象征……对风俗的描述,列女志的前言,甚至许多地方志的编纂体例都清楚地显示,女性贞节是向外部世界描绘地方道德标准的综合价值观的组成部分。来自长江下游的一些例子很有说服力,其中有如下描写:“歙称闺门邹鲁(指文教兴盛之地),盖山川清淑之气所独钟,抑亦程朱之教泽。” ——邓小南等《中国妇女史读本》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程朱理学何以对女性贞节作为地方道德标准产生影响。(9分) 答案 (2)“二程”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朱熹认为三纲五常就是天理,强调“存天理,灭人欲”;程朱理学在宋以后成为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并成为地方教化的工具;女性贞节观是程朱理学的体现,受到地方推崇和不断强化,从而成为地方道德标准。 三年模拟 A组 2016—2018年模拟·基础题组 (满分85分 55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8分) 1.(2018河南安阳一调,4)北宋立国之初,建立了中书、枢密院“对持大柄”的二府制度;宋太宗时,改为“凡政事送中书,机事送枢密院,财货送三司,覆奏而后行”,并成为定制。这一演变反映了宋代( ) A.分割相权,专制皇权加强 B.政出多门,中央集权削弱 C.官员增多,行政效能提升 D.设置多相,皇权遭遇威胁 答案 A 2.(2018河南八市二测,6)宋代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郡,文士也”。据此可推知宋代( ) A.用人源于立国传统 B.官员均是文臣出身 C.地方基本没有自主权 D.冗官源于文官制度 答案 A 3.(2018湖北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期中,3)元朝设置行省时,多人为打破山川地形的自然疆界,如从地理位置上汉中以及安康属于南方,其生活习俗与四川差距很小,但却不将它们划入四川而划入陕西。元朝设置行省的出发点是( ) A.传达行政命令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防止地方割据 D.扩大国家的疆域 答案 C 4.(2018江苏南京学情调研,4)《宋会要辑稿·食货·商税》载:“沿江诸郡税场,今后商贾所载物货,如系茶、盐、米麦、面、铜钱,敢有违法收税者,许商贾越诉。”材料主要反映了宋代( ) A.政府限制商人的经营范围 B.区域性长途贩运受到限制 C.商税不再是政府主要财源 D.商人合法利益受政府保护 答案 D 5.(2018清华大学能力测试,25)西夏常以马匹和盐通过边境互市换取北宋的谷物和茶,并铸造有汉文“天授通宝”的钱币;金后期出现我国货币史上第一次铸造法定计数的银币。材料主要反映了( ) 16 A.互通有无活跃商业市场 B.经济交流缓和民族关系 C.汉文化在边境广泛传播 D.少数民族商业发展面貌 答案 D 6.(2018山西太原期中,12)有学者研究发现,宋代妇女有财产继承权,法律也允许妇女改嫁、离婚,如丈夫外出三年不归,女方甚至可以主动提出离婚。这说明宋代( ) A.妇女地位逐步提高 B.理学影响范围有限 C.三纲五常尚未出现 D.儒家伦理已法律化 答案 B 7.(2018北京海淀期中,15)有人问学于程颐:“人有志于学,然知识蔽固,力量不至,则如之何?”程颐的回答应该是( ) A.“求之性情” B.“发明本心” C.“内积忠信” D.“只是致知” 答案 D 8.(2017山东潍坊期中,4)从宋朝开始,科举制度取士不问家世,科举考试成为淡化仕途与个人家族关系的一种制度。这表明宋代科举旨在( ) A.扩大统治基础 B.推动文化发展 C.排除世家子弟 D.提高选官标准 答案 A 9.(2017晋冀豫三省一联,4)宋代形成了一个惯例:“国朝以来,凡政事有大更革,必集百官议之,不然犹使各条具利害,所以尽人谋而通下情也。”这一惯例( ) A.有效防止了君主乾纲独断 B.降低了中央政府行政效率 C.表明君主权力有下移趋势 D.彰显了政府决策的开明性 答案 D 10.(2017湖北四地七校2月联考,25)杨宁一先生在《历史学习新视野》中说:“元以前各朝代的地方行政,无论实行两级制还是三级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中央与一级地方行政区之间空档过大的缺陷……而元代行省既是一级地方行政机构,本身又具有中央派出机构的特点……使全国的行政体制基本上做到了上下结合、浑然一体。”杨宁一先生在这里主要是说( ) A.行省制合理地划分了中央与地方的权力 B.行省是中书省派出的行使地方行政权力的机构 C.行省的设立是为加强对地方的军事控制 D.行省有效地弥补了中央与地方的空档 答案 D 11.(2017河北石家庄一模,26)据考证,南宋的都城临安,与以往都城的方正格局截然不同,其南北长,东西窄,皇宫位于城市的南端,从皇宫北面的宁和门往北通向城市中心的是一条用石板铺成的御街,最引人瞩目的是在御街中段设立的“金银盐钞引交易铺”,其生意十分兴隆。这可以佐证,南宋时期( ) A.都城设计不再体现皇权至上 B.“市”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 C.“钞引”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D.都城布局出现革命性的变化 答案 D 12.(2017河南洛阳期中,6)宋代商人被认为是“能为国致财者也”,商人成为国家编户齐民,不再列入“市籍”,其合法权益受到保护。商人还取得了科举入仕和从政为官的权利。这些均表明当时( ) A.财政问题推动税制改革 B.商税成为财政支柱 C.工商皆本思想初步产生 D.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答案 D 13.(2017河北石家庄一检,25)《论语》在汉代不受重视,只被看作辅助读物,《孟子》在北宋之前连经书都不算,南宋朱熹对《论语》《孟子》加以解释后使其成为中华文化的核心经典。这表明( ) A.四书为阐发孔孟思想而作 B.魏晋战乱使儒学传统断绝 C.理学是儒释道三教融合的产物 16 D.传统儒学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答案 D 14.(2016河南适应性考试一,27)北宋初年的三省、六部、九寺、五监,除少数机构外,大多只管理部分事务,甚至成为闲散机构,名存实亡。“三省、六曹、二十四司……事之所寄,十亡二三。”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家尚未统一稳定 B.官员队伍的冗杂 C.君主专制的加强 D.中央集权的强化 答案 C 15.(2016福建质检,26)宋初,民户需轮流充当州县差役。后改由州县官府自行出钱雇人应役,由民户按户等高低分摊相应的雇人费用。这一政策的调整( ) A.改变了服役主体 B.催生了新型生产关系 C.改善了国富民穷状况 D.保证了小农生产稳定 答案 D 16.(2016河南适应性考试一,26)四书五经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载体,在儒学发展史上,经历了由“五经时代”向“四书时代”的转变,《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地位不断提高。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宗法制度逐步瓦解 B.吸收糅合诸子学说 C.科举制度开始创立 D.程朱理学日渐兴起 答案 D 17.(2016湖南衡阳一模,27)《墨梅图》是写意画中的精品,画中题诗为: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观察绘画和题诗可以得知( ) A.宋代花鸟画艺术造诣高超 B.风俗画是商品经济繁荣的表现 C.东西方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D.理学对个人道德修养影响深远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共17分) 18.(2018河北石家庄二中期中,41)(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理学家们通过对所控制的科举制度进行改革,将科举考试的内容逐渐收缩到儒家学说的核心上来。与之相配合,注重蒙学教育的教材和读物的编写,通过儿童时期特有的认知特点,将儒家价值观念传播提前至儿童时期。更难得的是,宋代注重族规家训的编纂,士大夫为了使家庭、家族得到长久地延续,运用儒家三纲五常规范族人、家人的社会和家庭生活习惯。理学家将儒学的原则和制度渗透到民众的生活中,促进了儒学的世俗化和社会化。 ——摘编自《浅析宋代儒学社会化的新途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儒学社会化的表现和影响。(12分) 答案 (1)表现:科举考试更注重儒学内容;注重对儿童儒学价值观的培养;运用儒学思想规范家族和家庭;注重将儒学渗透到民众社会生活中。 影响:有利于教育的发展;促进了儒家伦理的传播与普及;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稳定。 19.(2017江苏无锡期中,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朝)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 材料二 “宰相之用舍听之天子,谏官之予夺听之宰相,天子之得失则举而听之谏官;环相为治,而言乃为功。谏官者,以绳纠天子,而非以绳纠宰相者也。” ——《宋论》 材料三 明初朱元璋曾一度效仿元制在中央设御史台,掌监察。洪武十五年朱元璋撤销御史台,正式创设都察院。在地方,设十三道巡按御史和各省提刑按察司,同时设督抚,形成地方三重监察网络。 于登《明代监察制度概述》一文根据《明史》列传等资料统计御史209人,其中,进士出身者180人,非进士者只29人。1439年,明政府正式颁布了《宪纲条例》,对监督官的地位、职权、选用、监督对象及行使权力的方式和监察纪律作了详细的规定,成为明代有深远影响的监察法规。 请回答: 16 (1)据材料一、二,指出秦朝的御史大夫与宋朝的谏官的监察对象有何区别。(2分) (2)据材料三,概括明朝监察制度的特点。(3分) 答案 (1)区别:御史大夫监察百官;谏官纠正皇帝决策失误。 (2)特点:机构完备;重视监察官员的素质;有立法的保障。 B组 2016—2018年模拟·提升题组 (满分90分 6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76分) 1.(2018湖北百所重点学校联考,3)北宋科举增加了取士数量,许多贫穷士人通过科举成功完成了身份的蜕变,这使后来者有理由相信,可以通过科举凭借自身实力获得光明前途,并跻身贵族。据《宋史》记载,在有传的 1953人中,布衣入仕者占55.12%。这一现象有助于( ) A.构建平等的政治管理体系 B.大幅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C.进—步完善科举选官程序 D.改变传统政治结构 答案 D 2.(2018河北衡水中学六调,2)宋代皇帝的意见须经宰相同意才能写进国书(外交文书)。淳熙年间(1174—1189年),“范至能使北,孝宗令口奏金主,谓河南乃宋朝陵寝所在,愿反侵地”,这一意见遭到宰相的坚决反对。尽管孝宗坚持自己的意见,但最终他的意见还是未能写进国书。这表明当时宋代( ) A.体制僵化导致官员因循守旧 B.相权对皇权具有制约作用 C.中央政府的决策实现了民主化 D.君权削弱降低了行政效率 答案 B 3.(2018清华大学能力测试,24)元人叶子奇在《草木子》一书中记载,元世祖忽必烈认为,管行政的中书省是他的左手,管军事的枢密院是他的右手,管监察的御史官是他用来医治这两手的。这说明( ) A.官僚政治的工具性 B.三权之间相互牵制 C.行政效率大大提高 D.家国一体政治特征 答案 A 4.(2018湖南师大附中月考二,6)下面为据《宋史·地理志》统计的宋代各地贡绢情况,由此可推断( ) 地区 贡绢州数 该地区州数 贡绢州占该地区 州数比例 贡绢州占全国 贡绢州数比例 华北地区 49 68 72.1% 21% 四川地区 21 62 33.9% 9% 江南地区 24 93 25.8% 10% A.政府征收赋税以丝织品为主 B.华北地区的丝织业最为发达 C.我国经济重心尚未完成南移 D.华北地区丝织业分布较普遍 答案 D 5.(2018河南八市一测,5)宋代经济立法最为活跃,尤以田产交易规定最为详细,史称“宫中条令,为交易一事最为详尽”。这表明宋代( ) A.土地买卖缓和了社会矛盾 B.政府强化租佃剥削关系 C.经济立法形成了完善体系 D.土地私有化的程度提高 答案 D 6.(2018河南中原名校三测,8)宋明理学通过天理论、道统论、格物致知论和心性论构建起庞大的理论体系,高度重视个人道德修养。宋明理学客观上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在一定时期内具有历史进步性。其进步性主要体现在( ) A.神化君主权威,维护专制统治 B.重塑社会伦理,维护社会稳定 C.重视辩论教育,认识灵魂善性 D.杂糅三教思想,实现三教归儒 16 答案 B 7.(2018广东惠州二调,26)中国古代在社会动乱比较激烈的时候,或是在大动乱的前后,总有史学的杰作出现。经过春秋战国及秦汉之际的社会变乱,到了汉武帝时,司马迁写出了《史记》;唐中叶以后,内部矛盾突出,杜佑写出了《通典》;两宋时阶级、民族矛盾交织,司马光写出了《资治通鉴》。这说明中国古代史学( ) A.注重历史的借鉴功能 B.繁荣于社会动乱时期 C.编撰体例呈现多样化 D.私人与官方编撰并重 答案 A 8.(2017山东临沂期中,5)五代时期,后汉将领史弘肇曾公然宣称:“安朝廷,定祸乱,直须长枪大剑。至如毛锥子,焉足用哉!”此类主张在当时很有市场。北宋建立后,为扭转这种状况( ) A.实行分割事权的制度设计 B.改变外重内轻的政治局面 C.确立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 D.“和平收买”功臣大将兵权 答案 C 9.(2017河南六市一联,25)元朝设立中书省,作为最高行政机构以总理全国政务,实际长官为左右丞相各一人,或仅置右丞相,总领省事,统领百司。这一措施有助于( ) A.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 B.防止丞相专权 C.提高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 D.缓解中枢权力机构内部的对立 答案 C 10.(2017湖北孝感一调,2)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年),朝廷诏曰:“国家开赏举之门,广收罗之路……如工商、杂类人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这反映出宋朝的科举制度( ) A.取消了对应试者身份职业的限制 B.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C.是普通人进入仕途的主要途径 D.选拔官员的方式不断更新 答案 B 11.(2017河北石家庄二检,25)中国古代农民对市场交易的参与,更多是“剥削推动的商品化”和“生存推动的商品化”,以牟利为目的出售剩余产品的商业活动并不占主导。这说明中国古代( ) A.小农经济占据着社会主导地位 B.商品经济受制于社会主流体制 C.古代农民缺乏商业致富的意识 D.工商食官限制了商品经济发展 答案 B 12.(2017湖南百校联考,4)陈恕(宋代)为三司使时,“将立茶法,召茶商数十人,俾各条利害”。熙宁年间,“其议财也,则商估市井屠贩之人,皆召而登政事堂”。这些做法反映出当时( ) A.抑商政策趋于废弛 B.主要税源发生变化 C.政府决策关注民意 D.社会等级秩序弱化 答案 C 13.(2017山东济宁模拟,27)史学界认为,宋明理学家“推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并非以正心诚意、修身养性为独善其身,而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匹夫之责”。这反映出理学具有的突出特点是( ) A.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B.融合了佛道的合理成分 C.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求 D.注重道德教化的作用 答案 A 14.(2017广东湛江一模,26)宋朝画家王居正的《纺车图》中,站着的老妇双手忙着引线团,疲惫而沧桑的脸上体现出体谅和爱抚,身上穿着破烂衣服;坐着的村妇一边怀抱婴儿哺乳一边摇轮。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 A.民众生活安宁富足 B.作品富有现实主义精神 C.棉纺织业发展迅速 D.手工业出现新的生产关系 答案 B 16 15.(2016山东聊城一模,25)唐诗中“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诗)、“健儿宁斗死,壮士耻为儒”(杜甫诗)反映出时风对文事的鄙薄。宋代儿童启蒙教育读本《神童诗》却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反映了宋代( ) A.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B.科举制不断走向公平公正 C.文化教育事业的繁荣 D.重文轻武导致价值观念变化 答案 D 16.(2016河南洛阳一模,6)宋代以都城汴京为代表的很多城市,流动人口远高于当地户籍人口,称为“浮客”。宋仁宗时,“天下废田尚多,……(民)或弃田流徙为闲民”。这一现象( ) A.说明农村经济日趋萧条 B.表明租佃制日趋衰落 C.反映了人口流动的加剧 D.反映了城市经济繁荣 答案 D 17.(2016河北石家庄二检,26)太平兴国七年(982年)闰十二月诏:“诸路(应作道)州民户,或有能勤稼穑而乏子种与土田者,或有土田而少男丁与牛力者,令农师与本乡里正村耆相度,且述土地所宜,及某家见有种子,某户见有缺丁(男),某人见有剩牛,然后分给旷土,召集余夫,明立要契,举借粮种,及时种莳,俟收成依契约分,无致争讼。”此诏的颁布( ) A.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 B.消除了日益尖锐的人地矛盾 C.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趋势 D.促使小农经济逐步走向瓦解 答案 C 18.(2016广东深圳一调,27)宋儒通过对《易经·家人》的阐发,搭建出一条理想的社会链条:女正—家道正—天下正。该观点( ) A.认为女性可以在政治中发挥作用 B.对女性的道德贞操要求更加严苛 C.主张女性应该维系家族内外秩序 D.肯定女性的自立意识和个性发展 答案 B 19.(2016河南郑州二模,26)台湾学者傅乐成认为,宋文化与唐文化属于两个不同的类型。比如在诗歌上,宋诗写得深奥含蓄,将唐诗的丰腴、通脱、旷达,化作瘦劲、深刻、曲折而富于哲理。形成宋诗这种特点的原因是( ) A.宋代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B.宋代理学的影响 C.宋代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 D.宋代租佃契约关系的定型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共14分) 20.(2018江苏扬州期中,21)(节选)古代丝绸之路是当前“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历史渊源。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元前139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使中国了解了西域人的政治和军事情况,同时还带回大量有商业价值的信息。此后,汉武帝发动了一系列战争,打击了匈奴的势力,使亚洲中部地区恢复了和平。随着古典帝国的扩张,商人和旅行者建立了广大的商业网络通道,在这些商路上交换的最主要的商品是来自中国的高质量的丝绸,历史学家把这些商路统称为丝绸之路。对商人和他们的商品来说,丝绸之路就是令人瞩目的高速公路;另外,商人、传教士和其他一些旅行者,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到远方。 材料二 贸易与城市化的发展使唐宋时期的中国成为一个繁荣的国际性的社会。商人取道海路和陆路前来中国从事贸易。东南亚岛屿的香料,越南的翠鸟羽毛和玳瑁,印度的珍珠和香,中亚的马匹和甜瓜,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产品被运送到中国。在中亚、东南亚、印度、波斯和东非的港口城市,富商和统治者身着中国的丝绸,餐桌上摆放着中国瓷器。中国经济在唐宋时期的快速增长就这样促进了整个东半球大部分地区贸易和经济的增长。 ——以上材料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完成下列要求: (2)据材料二,分析唐宋经济繁荣的原因。这一时期对外贸易通道及输出商品与汉朝相比有何新变化?(4分) (3)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明交流的特征及影响。(4分) 答案 (2)原因:贸易和城市化的发展,开放的对外政策,广泛的经济交流。 变化:海上丝绸之路逐渐兴盛;瓷器等商品成为大宗。 (3)特征:经济与文化交流相结合;具有双向性、互惠性。 影响:促进了中外经济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世界文明的整体发展。 21.(2017山西太原一测,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6 材料一 王者虽以武功克定,终须用文德致治。 三百余年,待士大夫以礼。 ——摘编自《续资治通鉴》 材料二 盖惟州县庠序之教沉迷俗学,而科举利诱之习蛊惑士心,故俾学者于是焉讲道。 ——摘编自《中国书院史资料》 材料三 宋代江西书院有149家,为全国之最。其中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还被公认为全国四大书院之首。 ——摘编自俞兆鹏《宋代江西文化繁荣的原因》 特取凡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大端条列如右,而揭之楣间。诸君其相与讲明遵守而贵之于身焉……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 ——摘编自《白鹿洞书院揭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书院兴起的原因。(3分)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书院的特点。(3分) 答案 (1)原因:重文轻武的国策;对士大夫及文人群体的宽容和尊重;科举制度取士数量大增;社会经济的空前繁荣;文人群体的努力开拓;唐代书院奠定基础。 (2)特点:传播理学思想;重视社会教化,稳定社会秩序;弥补官学的不足;书院兴建数量多,影响范围广;书院的各种规章制度逐渐完善。 16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