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知识点整理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考地理知识点整理

初2017届地理结业复习资料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第二节---地球仪P11‎ ‎1. 人们仿照 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这就是地球仪。‎ ‎2. 纬线和纬度 ‎(1)纬线的定义和特点 ‎①定义:所有与 赤 道 平行的圆圈叫纬线。‎ ‎②特点:纬线指示 东 西 方向,形状是一个 圆 圈 ,长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 变 短 。‎ ‎(2)纬度的划分 ‎①起始线:赤道的纬度是 0°,从赤道向北和向南各 90°,称为 北纬和南纬 ,分别用 N 和S 表示。‎ ‎②低、中、高纬度: 0°--30° 为低纬度, 30°--60° 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3. 经线和经度 ‎(1)经线的定义和特点 ‎①定义:在地球仪上,连接 南北 并垂直于纬线的线,叫经线,也叫 子午线 。‎ ‎②特点:经线指示 南北 方向,有无数条,形状是一个 半圆 ,长度 相等 。‎ ‎(2)经度的划分:本初子午线的经度是 0° ,由此向东和向西各 180°,称为 东经和西经 ,分别用 E 和 W 表示。‎ ‎4. 半球的划分 ‎(1)南北半球 ‎①分界线: 0 (赤道);‎ ‎②划分:向南为 南纬 ,‎ 向北为 北纬 。‎ ‎(2)东西半球 ‎①分界线: 20°W 和 160°E ;‎ ‎②划分:20°W向东为 西经 ,向西为 东经 。‎ ‎5. 经纬网:经纬网是由 经线 和 纬线 交织而成的网,可以确定地球上任意一点的位置。‎ 重难点突破:‎ 一、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 ‎ 纬线 经线 形状 圆,每一条纬线自成纬线圈(南北极点除外)‎ 半圆,两条正对的经线组成经线圈 长度 度数相同的纬线长度相等;赤道最长,向两极递减 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 位置关系 除极点外,纬线都相互平行 所有经线相交于极点 指示方向 东西方向 南北方向 二、特殊经纬线:‎ 特殊的纬线:‎ ‎1.0°纬线:赤道,最长的纬线,既是纬线的起点,也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2. 23.5°纬线:回归线,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有南北两条.‎ ‎3. 30°纬线:低纬度与中纬度的分界线 ‎4. 60°纬线:中纬度与高纬度的分界线 ‎5. 66.5°纬线:极圈,温带和寒带分界线,有南北两条 ‎6.90°纬线:南北极点 特殊的经线:‎ 1. ‎0°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点,东西经分界线.‎ ‎2. 20°W经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以西为西半球,以东为东半球 ‎ ‎3.160°E经线:东西半球分界线,以西为东半球,以东为西半球 ‎ ‎20°W经线和160°E经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4. 180°经线:只有一条 三、经纬网的判读 ‎1.方格状经纬网:根据“东增东经,西增西经”;“南增南纬,北增北纬”的方法判断经纬度(图1-5)。‎ ‎2.极地经纬网:‎ ‎(1)北极上空俯视图:经度按逆时针方向增大的为东经,减小的为西经。‎ ‎(2)南极上空俯视图:经度按顺时针方向增大的为东经,减小的为西经。‎ ‎ 第一章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P17‎ ‎1.一般特征:‎ 地球运动 自转 公转 方向 自__西__向__东__(从北极上空看,呈_逆___时针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呈__顺__时针旋转)‎ 自_西___向_东___‎ 绕转中心 地轴 太阳 周期 一天(约24小时)‎ 一年 产生现象 ‎_昼夜___更替、时间差异 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更替、‎ 生活中的例子 ‎①太阳东升西落;②中国是白天,美国是黑夜 一年中四季的变化 ‎2.昼夜现象、昼夜交替与昼夜长短:‎ ‎ ‎ 表现 原因 昼夜现象的产生 在任何一个时刻,太阳总是照亮半个地球,被照射的为昼半球,未被照射的为夜半球 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 昼夜交替的形成 白天和黑夜交替出现 ‎ 自转 ‎ 昼夜长短的变化 某一地区在一年内白天和黑夜的长短有规律的变化 ‎ 公转 ‎ ‎3.两分两至与季节的划分:‎ 日期 节气(北半球)‎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北半球昼夜长短 北半球季节 ‎3月21日 ‎ 春分 ‎ ‎0°‎ ‎ 昼夜等长 春季 3、4、5‎ ‎6月22日 夏至 ‎23.5°N ‎ 昼长夜短 ‎ 夏季 6、7、8‎ ‎9月23 日 秋分 ‎0°‎ ‎ 昼夜等长 ‎ 秋季 9、10、11‎ ‎12月22日 ‎ 冬至 ‎ ‎23.5°S ‎ 昼短夜长 ‎ 冬季 12、1、2‎ ‎4.五带的划分:‎ ‎(1)依据: 热量 在地表的分布状况。‎ ‎(2) 分界线:图1-4中,①是 北回归线 ,②是 北极圈 。‎ 重难点突破:‎ 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二、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太阳直射的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极地出现极昼、极夜现象除外)。‎ 第二章第二节--地图的运用P27‎ 知识点一 地图的基本要素 ‎ ‎1. 比例尺 、 方向 、图例和注记是地图的基本要素。‎ ‎2. 比例尺 ‎(1)概念:表示 图上距离 比 实际距 离缩小的程度。‎ ‎(2)公式:比例尺=________‎ ‎(3)表示: 数字 、 线段 、文字式三种形式。‎ ‎(4)大小比较:分母大的比例尺 小 ,表示的范围 大 ,内容 粗略 ;‎ 分母小的比例尺 大 ,表示的范围 小 ,内容 详细 。‎ ‎3. 方向 ‎4. 图例和注记 重难点突破:‎ 一、比例尺 ‎1.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注意: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只要掌握一个原则,即把所要比较的各比例尺换成同一形式,就能方便地判断大小。‎ ‎2.比例尺大小与范围、图幅的关系:(1)表示相同内容的地图(实地范围一样),比例尺越大,图幅越大,内容越详细。(2)图幅一样,比例尺越大,实地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小,实地范围越大。‎ 第三节--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P33‎ 1. 海拔高度:地面某个点高出 海平面 的垂直距离。‎ 2.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 另一地点 的垂直距离,‎ 也就是两点之间的 高 差。‎ ‎3. 等高线: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线。‎ ‎4.等高线疏密与坡度的陡缓的关系:‎ ‎(1)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 陡 ;等高线越稀疏,坡 度越 缓 。‎ ‎(2)等高线地形图中五种地形部位的名称。‎ 山顶:中间高四周低。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弯曲。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弯曲 鞍部:两个相邻山顶的中间部分。陡崖:垂直或近似垂直的陡坡,‎ 等高线重合有锯齿状。‎ 巧记:等高线,海拔出,山峰之处有标注;陡破密,缓坡疏,两山之间是鞍部;下弯脊,上弯谷,悬崖就在相交处。‎ ‎5 .分层设色地形图:蓝色表示 海洋 ,绿色表示 平原 ,黄色表示 高原山地 。‎ ‎6、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地图的种类很多,不同的地图能反映不同的信息。根据使用目的,正确地选择地图,才能及时、准确地获得有用的信息。如旅游可以选择 旅游地图 ,查询道路信息可以参考 交通地图 , 查找国家位置可以看 政区图 等。‎ 重难点突破:‎ 一、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 ‎ 根据等高线的疏密判断坡度的陡缓: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缓。‎ ‎2.五种地形的判读:陆地表面的地形多种多样,通常可以分山地、平原、丘陵、高原、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地形类型 海拔高低 地表起伏特征 山地 较高, 500 米以上 峰峦起伏,坡度陡峻 平原 很低,一般在 200 米以下 平坦广阔 丘陵 较低,200~500 米左右 起伏不大,坡度和缓 高原 较高,500 米以上 地面坦荡或起伏不大,边缘陡峻 盆地 没有一定标准 四周高,中间低 第三章第一节--陆地与海洋的分布P39‎ 一、大洲和大洋 ‎1.世界海陆的比较:地球上海洋面积占了 70% ,而陆地面积仅占 30% (即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2.海陆分布:陆地主要集中在 北半球 ,海洋大多分布在 南 半球。‎ ‎3.七大洲和四大洋:‎ ‎(1)七大洲:‎ ‎①面积从大到小 :A. 亚洲 、C. 非洲 、 B. 北美洲 、D. 南美洲 、E. 南极洲 、F. 欧洲 、G.大洋洲 。‎ ‎②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E. 南美洲 。‎ ‎③跨纬度最广的大洲:A. 亚洲 。‎ ‎④赤道穿过的大洲:C. 非洲 、A 亚洲 、G. 大洋洲 和 D. 南美洲 。‎ ‎⑤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 欧洲 、_ 北美洲 ;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南极洲 。‎ ‎⑥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 主要在东半球, 北美洲 和 南美洲 主要在西半球。‎ ‎(2)四大洋:①面积从大到小:a. 太平洋 、b. 大西洋 、c. 印度洋 、d. 北冰洋 。‎ ‎②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洋:d. 北冰洋 。③跨纬度最广的大洋:b. 太平洋 。‎ ‎(3)洲界:‎ 大洲 分界线 亚洲与欧洲 ‎ 乌拉尔山 —乌拉尔河—里海— 大高加索 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洲与非洲 ‎ 苏伊士 运河 北美洲与南美洲 ‎ 巴拿马 运河 北美洲与亚洲 ‎ 白令 海峡 欧洲与非洲 ‎ 直布罗陀 海峡 南美洲与南极洲 德雷克海峡 ‎4.海陆相关概念:‎ ‎(1)陆地:‎ ‎①大陆:面积广大而完整的陆地。 澳大利亚 是最小的大陆(填岛屿或大陆)。②岛屿:四面环水的一块陆地,面积较小;世界最大的岛屿是 格陵兰 岛。③大洲:大陆和附近的岛屿组合起来。④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突出部分,三面环水。如 阿拉伯 半岛。‎ ‎(2)海域:‎ ‎①海洋:海——海洋的边缘部分;洋——地球上广大的连续水体,深度较深。②海峡:沟通两个海域之间的狭窄的水道。如 马六甲(东南亚) 海峡。③内海:指被陆地包围或通过狭窄水道连接的海域。如中国的 渤海 , 琼州海峡 。‎ 第二节 海洋和陆地变迁P44‎ ‎1.概念:沧海桑田。‎ ‎2.原因: 地壳运动 和 海平面的升降 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外力作用 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3.大陆漂移假说:‎ ‎(1)提出人:德国科学家 魏格纳 。‎ ‎(2)主要内容:地球上的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后来,原始大陆分裂成几块大陆,漂移分离形成了现在的大洲、大洋分布状况 ‎4.板块构造学说:‎ ‎(1)主要内容:世界是由六大板块组成(北美洲板块和南美洲板块合起来成为美洲板块)‎ ‎①全球大致分成七(六)大大板块(详见教材46页)。‎ ‎②板块处在不断的运动之中。板块内部地壳比较 稳定,而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 活跃。‎ 地理位置 所处板块位置 板块运动方向 结果 喜马拉雅山 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之间 相对运动 挤压迫使喜马拉雅山抬升 红海 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之间 相背运动 张裂使红海不断扩大 地中海 亚欧板块、非洲板块间 相对运动 挤压迫使地中海缩小 ‎(2)两大火山、地震带: 环太平洋 火山、地震带和 地中海—喜马拉雅山 火山、地震带。‎ 第四章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P60‎ 一、气温与气温的分布 ‎ ‎ 北半球 南半球 最高 最低 最高 最低 陆地 ‎7 月 ‎1 月 ‎1 月 ‎7 月 海洋 ‎ 8月 ‎2 月 ‎2 月 ‎8 月 ‎1.气温的测定:‎ ‎ (1)气温的单位为 摄氏度 ,记作 ℃ 。‎ ‎(2)观测:一天四次(8 时、14 时、20 时、2 时)。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数,叫做日平均气温。‎ ‎2.时间变化:‎ ‎ (1)一天中,最高温度出现在 午后两小时(14::0) 时左右。最低温度出现在 日出前后 。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 日较差 。(2)一年内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做 年较差 。‎ ‎3.空间变化:‎ ‎(1) 通常用 等温线 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在同一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 ‎(2)等温线越密集地区,温差越 大 ;等温线越稀疏地区,温差越 小 。‎ ‎4.世界气温分布规律及影响气温的因素:‎ ‎(1)水平分布规律: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受 纬度 因素影响。‎ ‎(2)垂直分布规律: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 0.6 ℃。受地形因素影响。‎ ‎(3)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受 海陆热力差异 因素影响。‎ 二、降水与降水的分布 ‎1.降水的测定:(1)概念: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 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2)测定:降水量多用 雨量器 测量,单位是 mm 。‎ ‎2.时空变化:‎ 通常用 降水量柱状图 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 通常用 降水量分布图 来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 ‎3.影响降水的因素:‎ ‎(1)纬度位置: 低纬度 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2)海陆位置: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 少 ,沿海地区降水 多 ;在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 多于西岸,‎ ‎(3)地形:在山地, 迎风 坡降水多, 背风 坡降水少。‎ ‎4.降水的分布:‎ 世界年降水量最丰富的地方是印度的 乞拉朋齐 ;最少的地方是南美洲的 阿塔卡玛 沙漠。‎ 重难点突破:‎ 相似性 无论南、北半球,还是冬、夏季节,气温都是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太阳辐射)‎ 差 异 性 半球差异 北半球 等温线较曲折 南半球 等温线较北半球平直,原因是南半球海洋面积比较广 (海陆分布)‎ 海陆差异 陆地 北半球:1月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南(低纬)弯曲,7月陆地上的等温线向北(高纬)弯曲;南半球相反。‎ 一、等温线的判读 ‎1.在同一条等温线上,气温相等。‎ ‎(1)等温线密集,气温差异大;反之,气温差异小。(2)等温线与纬线平行,说明气温主要受纬度影响。‎ ‎ (3)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说明气温受海洋影响显著。(4)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说明气温主要受地势高低影响。‎ ‎2.在同一纬度,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相反。‎ 二、气温水平分布规律 三、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 ‎(1)纬度位置。世界气温的基本规律是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低纬度地区接受太阳辐射多,气温高;高纬度地区接受太阳辐射少,气温低。(水平分布)‎ ‎(2)海陆位置。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低;冬季海洋气温高,陆地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冬季海洋气温高于陆地,夏季海洋气温低于陆地。‎ ‎(3)地形地势。山地随海拔升高,气温逐渐降低。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垂直分布)‎ ‎(4)洋流。暖流对流经地区有增温作用,寒流有降温作用。‎ 四、世界降水分布规律 ‎⑴降水的空间分布 ①赤道附近 多 。②两极地区 少 。③南北回归线两侧: 东多西少 。‎ ④中纬度地带,沿海地区降水较多, 内陆 降水较少。‎ ‎(2)降水的时间分布 类型 分布 全年多雨区 赤道附近 全年少雨区 副热带高压地区、两极地区 夏季多雨区 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东岸 冬季多雨区 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 常年湿润区 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 第三节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P68‎ ‎1.世界气候的分布 ‎ (1)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 气候类型 分布地区 A. 热带雨林 气候 南美洲、非洲、亚洲东南部的赤道两侧 B. 热带沙漠 气候 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 C. 热带草原 气候 南美洲、非洲热带雨林气候两侧,大致在南北纬 0°~10°‎ D. 热带季风 气候 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 E. 亚热带季风 气候 中低纬度的大陆东岸 F. 地中海 气候 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广,大致在南北纬30°~40°‎ G. 温带大陆性 气候 主要分布在中纬度的内陆地区,亚洲和北美洲内陆地区分布较广 H. 亚寒带针叶林 气候 亚欧大陆东北部 I.温带海洋性 气候 主要分布在南北纬 40°~60°的大陆西岸,以欧洲西部分布最广 K .高原山地 气候 主要分布在高原和高山地区 J. 寒带(极地) 气候 极圈以内的高纬度地区 三、判断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 ‎1.气候的两大要素:气温和降水。根据气温和降水的特点判断气候类型。 ‎ ‎2.根据气温变化曲线判断南、北半球,7月均温最高为北半球,1月均温最高为南半球。‎ ‎3.根据最冷月或最热月均温,判断热量带。‎ ‎4.根据降水量季节的分配来确定气候类型。‎ 以温定带 以水定型 热带 全年高温,最冷月均温>15℃‎ 全年多雨 雨林气候 亚热带 最冷月均温 0~15 ℃‎ 全年少雨 沙漠、大陆性气候 温带 最冷月均温<0℃‎ 全年湿润 海洋性气候 寒带 全年低温,最热月均温<10℃‎ 夏季多雨 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均温>0℃‎ 冬季多雨 地中海气候 第五章 第一节 世界的人口P76‎ ‎1.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世界人口大约每12年增加1亿。 ‎ ‎2.世界人口稠密区从纬度位置分析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从海陆位置分析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内陆地区人口稀疏);从地形因素分析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 ‎3.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就业困难、住房拥挤、交通堵塞、人均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人口增长过快主要出现在 发展中 国家。‎ ‎4.人口增长过慢的问题: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等。 ‎ 七年级下册 第七章 第一节---亚洲概述P2‎ 一、面积最大的大洲:世界第一大洲 ‎1.亚洲的位置:‎ ‎(1)半球位置:大部分位于 东 半球和 北 半球。‎ ‎(2)纬度位置:绝大部分位于10°S~80°N之间,地跨热带、 北温 带和 北寒 带。‎ ‎(3)海陆位置:位于 亚欧 大陆东部,东临 太平 洋。‎ ‎2.亚洲的范围:‎ ‎(1)地理分区:按地理方位,将亚洲分为:① 东 亚 、② 东南 亚、③ 南 亚、④ 西 亚、⑤ 中 亚、⑥ 北 亚6 个地区。‎ ‎(2)主要国家:⑦ 中国 、⑧ 日本 、⑨ 印度 、⑩ 印度尼西亚 。‎ ‎3.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面积 最大,跨 纬度 最广,东西距离最长。‎ ‎4.亚洲与相邻大洲的分界线:‎ ‎(1)亚洲与欧洲分界线: 乌拉尔 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2)亚洲与非洲分界线: 苏伊士 运河。‎ ‎(3)亚洲和北美洲分界线: 白令 海峡。‎ 二、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1.地势特点:中部 高, 四周 低,地形起伏很大。‎ ‎2.河流特点:多大江大河(长江、黄河、湄公河);受地势特点的影响,多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 放射状 流入四周海洋;内流河面积广大。‎ ‎3.气候特点:具有 复杂多样 、 季风气候显著 和 温带大陆性 气候分布广的特点。‎ 三、人文环境 ‎1.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是人口稠密的地区:亚洲的6 个人口过亿的国家是东亚的 中国 、日本,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南亚的 印度 、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 ‎2.几个世界之最的大洲:‎ ‎(1)人口最多的大洲: 亚洲 。(2)人口最少的大洲: 大洋洲 。‎ ‎(3)人口增长最快的大洲: 非洲 。(4)人口增长最慢的大洲: 欧洲 。‎ ‎3.经济发展差异:‎ ‎(1)原因:亚洲地域辽阔,不同国家的自然、社会、历史条件差别很大,导致经济发展不平衡。‎ ‎(2)表现:少数国家为发达国家,如 日本 ;大部分国家为发展中国家,即使同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差异也很大。沙特阿拉伯等波斯湾沿岸国家是依靠 石油 资源出口而成为比较富裕的国家;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泰国等先后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工业,推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 重难点突破:‎ 一、地形与河流 ‎1.图解地形特点:由沿30°N 的剖面图和沿80°E 的剖面图可以看出亚洲地形起伏很大,中部地势高耸, 四周地势较为低平。‎ ‎(1)亚洲大陆沿30°N 的地形剖面图 ‎(2)沿80°E 地形剖面图及其附近地理事物(图7-3)。‎ 二、地形、气候对河流的影响:‎ ‎(1)地势决定河流的流向:亚洲的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2)气候影响河流水量:亚洲气候季节变化明显→河流水量成季节性变化。亚洲不同区域气候不同→河流的数量多少及流量不同。‎ 二、亚洲地理位置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注意:热带雨林气候位于马来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大部,即东南亚的南部。‎ 三、亚洲气候 ‎1.复杂的气候:‎ 原因 亚洲幅员辽阔,地跨热带、温带、寒带;大陆东西宽广、内陆距海岸最远的地方超过2500 千米;地形复杂,地表起伏很大 类型 面积最广的气候 ‎①温带大陆性气候 季风气候 亚洲东部 ‎②亚热带季风气候、③温带季风气候 亚洲南部 ‎④热带季风气候 其他气候类型 ‎⑤热带雨林气候、⑥地中海气候、⑦亚热带和热带沙漠气候、⑧高原山地气候、⑨寒带气候 特点 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东亚、南亚、东南亚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2.气候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第四节 西亚P22‎ ‎1.沟通 大西 洋、印度 洋,联系 亚 、 非 、欧 三大洲,位于 地中海 、 红海 、 阿拉伯海 、 里海 (内陆湖)、 黑海 之间,还有海峡(土耳其 海峡、霍尔木兹 海峡)和运河(苏伊士 运河)控制海上交通要道, 苏伊士 运河沟通了 地中 海和 红 海,连接了 大西 洋和 印度 洋;土耳其 海峡是黑海通向地中海的门户; 曼德 海峡是印度洋进入红海的要道;霍尔木兹 海峡是石油运输的通道,有“ 世界油阀 ”之称。‎ ‎2.地形以 高原 、 山地 为主。 西亚 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西亚的石油主要分布在 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西亚生产的石油90%以上供输出,石油输出量约占世界石油总输出量的60%。主要通过海洋运往 西欧 、 美国 、日本 等发达国家。西亚地区石油最丰富的国家是 沙特阿拉伯 ,西亚的主要产油国有:沙特阿拉伯、科威特 、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 伊朗 、 伊拉克 。 西亚石油输出路线(见书P24图7.44)  3. 西亚大部分地区是 热带沙漠 气候,全年 炎热干燥 ,河流 稀少 ,还有大面积没有河流的沙漠地区。西亚 水资源 匮乏,而且大部分河流为多国共有,有限的水资源的分配和争夺成为中东地区的又一个焦点;‎ ‎4.西亚的人种主要是 白色 人种,大多数居民信仰 伊斯兰 教,少数居民信仰基督教、犹太教和其他宗教。‎ ‎5. 伊斯兰教 、 基督教 和 犹太教 都把 耶路撒冷 看作是“ 圣城 ”。沙特阿拉伯的麦加,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生地,也被伊斯兰教尊为“圣城”。 6.西亚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居民主要是 阿拉伯人 ,信仰 伊斯兰教 ,这些国家被称为“阿拉伯国家”。犹太人集中分布在 以色列 ,主要信仰 犹太教 ;波斯人主要分布在 伊朗 ,也主要信仰伊斯兰教 。中东问题的关键是 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 之间的冲突,阿以冲突的焦点在 巴勒斯坦 问题。  ‎ 第八章 第一节 欧洲概述P37‎ 一、欧洲的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欧洲在 东半球、北半球 半球,欧洲东部与 亚洲 洲的大陆部分相连。‎ ‎2、纬度位置:欧洲大部分位于 温带 ,少部分位于 寒带 。‎ ‎3海陆位置:欧洲北临 北冰 洋,西濒 大西 洋,南靠 地中 海。欧洲的海岸线曲折,是世界上海岸线最曲折的大洲。欧洲大陆边缘形成众多的半岛、岛屿、边缘海、内海、海湾和海峡,优良的港湾为海洋运输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重要港口:荷兰鹿特丹港 二、欧洲的地形 欧洲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 低 的大洲,欧洲海拔在200米以下的平原占60%,地形以平原为主。欧洲的平原主要分布在 中 部,有 西欧平原 、波德平原和 东欧平原 , 东欧平原是欧洲最大的平原。‎ 欧洲的山脉:山地多数在边缘,北部是古老低缓的 斯堪的纳维亚 山脉,南部是高俊雄伟的 阿尔卑斯 山脉,其中阿尔卑斯山脉是欧洲最高大的山脉。‎ 三、欧洲的气候、河流 ‎1、气候 寒带气候分布在欧洲 北 部。,‎ ‎ 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欧洲 西 部;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在欧洲 东 部;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欧洲 南 部。‎ 欧洲拥有世界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原因是:地处温带大陆西岸,气候深受大西洋暖流和西风带的影响,温暖湿润。 ‎ ‎2、河流 特点:河网稠密,水量丰富,河流之间有运河相通航运便利。‎ 莱茵河发源于 阿尔卑斯山 ,从 鹿特丹 港口附近注入到 北海 ,流经的主要国家有 瑞士、法国、德国、荷兰 。莱茵河流经多国的重要工业区和城市,又有运河与其它河流想通,最后经鹿特丹港入海,因而具有巨大的航运价值被称为欧洲黄金水道。 ‎ 多瑙河是欧洲第二大河,也是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河流。它发源于阿尔卑斯山,在罗马尼亚注入黑海,全长2850千米,沿岸的九个国家都将其作为重要的航运河流。‎ 伏尔加河发源于乌拉尔山脉,自北向南曲折流经俄罗斯平原的中部,注入里海,全长3530公里,流域面积136万平方公里,为欧洲最长河流。伏尔加河流域是俄罗斯最富庶的地区之一,被称为俄罗斯的母亲河。‎ 第二节---欧洲西部P42‎ ‎1.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 ‎(1)欧洲西部指欧洲的西半部,占欧洲面积的一半左右。‎ ‎(2)人口稠密,国家众多,绝大部分是 发达 国家。‎ ‎(3)欧盟:目前其成员国有27个,其在世界经济领域和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自然环境:‎ ‎(1)海岸线 曲折 ,多优良港湾,如:鹿特丹港 。‎ ‎(2)地形:地势低平,以平原为主;以 莱茵河 为界,以西为西欧平原,以东为波德平原;南部有 阿尔卑斯 山脉。‎ ‎(3)气候:以 温带海洋性 气候为主,特点是 终年温和多雨 。南部地中海沿岸为 地中海 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 温和多雨 。‎ ‎(4)河流:莱茵河——欧洲的“黄金水道”,无明显的汛期。‎ ‎3.经济:‎ ‎(1)农业——畜牧业 为主。畜牧业发达的原因: 温带海洋性 气候和以 平原 为主的地形,利于 牧草 的生长,草场广布。欧洲西部的人称牧草为“ 绿色金子 ”。荷兰、丹麦 是世界上主要的乳畜大国。‎ ‎(2)工业——以 制造业 为主。‎ 欧洲西部从事制造业的人口比例很高;工业分布密集,自英国向东到波兰境内,自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到意大利,形成世界上著名的工业密集地带。‎ 4. 旅游:主要旅游地及所在国家:伦敦塔桥(英国),风车与郁金香(荷兰) ,北欧峡湾风光(挪威),阿尔卑斯山滑雪,手表王国(瑞士),巴黎埃菲尔铁塔,‎ 凡尔赛宫,凯旋门,巴黎圣母院(法国),西班牙斗牛,比萨斜塔与水城威尼斯(意大利),雅典巴特农神庙(希腊)。‎ ‎5.欧洲西部有个区域性组织,叫欧洲联盟(欧盟),其成员国有25个,都是发达国家,人们使用统一的货币叫 欧元 第三节 俄罗斯P47‎ ‎1.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上最大,地跨亚欧两洲的国家。‎ ‎2.俄罗斯大部分位于北温带,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 为主,气候特点: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纬度高,获得太阳辐射少)。‎ ‎3.地形:以平原、高原、山地为主。由西到东依次是: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其中乌拉尔山脉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 ‎4.河流: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自南向北流入北冰洋。伏尔加河,被喻为俄罗斯的母亲河,注入里海;欧洲第一长河。‎ ‎5. 资源:俄罗斯矿产资源丰富,库尔斯克铁矿、秋明油田、第二巴库油田、库兹巴斯煤矿。 ‎ ‎6.工业:重工业为主(航天工业和军事工业突出),轻工业发展落后。‎ ‎7. 四大工业区:圣彼得堡工业区(食品和纺织工业最发达),莫斯科工业区(俄罗斯最大的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俄罗斯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新西伯利亚工业区(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基地) ‎ ‎8.交通:俄罗斯交通部门齐全,以莫斯科为中心呈放射状,其中有重要的铁路第一亚欧大陆桥 和第二亚欧大陆桥 。第一亚欧大陆桥东起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西到莫斯科,第二亚欧大陆桥:东起连云港,西到鹿特丹。‎ ‎9.城市:莫斯科,全国首都最大的城市;圣彼得堡,俄罗斯海港城市,第二大城市;摩尔曼斯克,终年不冻港(受到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文化:莫斯科红场,芭蕾舞剧,克里姆林宫。 ‎ ‎ ‎ 第九章 第一节 美洲概述P54‎ 一、地理位置:‎ A.经纬度位置和半球位置:‎ ‎ 从东西半球看,南北美洲绝大部分位于西半球。‎ ‎ 从南北半球看,北美洲位于北半球,南美洲多位于南半球。‎ ‎ 北美洲地跨寒、温、热三带,温带居多。南美洲跨热、温带,无寒带,热带居多。‎ B.海陆位置:‎ 北美洲北临北冰洋,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南隔巴拿马运河与南美洲相邻,西北隔白今海峡与亚洲相望。‎ 巴拿马运河:所属国家:巴拿马;沟通海洋:太平洋、大西洋;洲界:南北美洲分界;意义:大大缩短了太平洋与大西洋的航程(不必绕道麦哲伦海峡)。‎ 二、自然环境:‎ ‎(一)地形 ‎ 北美洲:地形分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高大山系,中部平原,东部低缓的高地)‎ ‎ 西部:落基山脉,中部:中央大平原,东部:阿巴拉契亚山脉 ‎ 南美洲:东部地形主要是高原和平原交错分布 ‎ 西部:高大山系——安第斯山脉, 东部:平原、高原相间分布 主要地形单元 ‎ 格陵兰岛——世界第一大岛(北美洲);科迪勒拉山系——世界最长的山系(纵贯南北美 ‎ 洲西部);安第斯山脉——世界最长的山脉(南美洲);亚马孙平原 ‎——世界最大的平原(南美洲);巴西高原——世界最大的高原(南美洲>‎ ‎(二)气候 ‎ 北美洲:气候复杂多样,以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为主 ‎ 南美洲: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广(世界最湿润的大洲)‎ ‎(三)河湖(在地图上找出)‎ ‎ 密西西比河——北美洲,世界第四长河;北美五大湖——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亚马孙河一南美洲,世界第二长河,世界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三、居民与经济:‎ ‎1、居民:美洲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 ‎ 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是移民国家,南美洲种族成分非常复杂,多混血种人。‎ ‎2、经济:美国和加拿大是发达国家,其余都是发展中国家。‎ 资源:加拿大拥有大量的针叶林、秘鲁渔场(世界四大渔场之一);委内瑞拉的石油资源丰富;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巴西铁矿。‎ ‎ 3、语言:美、加通行英语;巴西通用葡萄牙语;其余拉丁美洲(美国以南的美洲)国家通用西班牙语。‎ 第二节 美国P62‎ ‎1、位置:美国地跨寒、温、热三带,阿拉斯加州位于北寒带,夏威夷州位于热带。‎ ‎2、地形:美国地形明显分为南北三大纵列带 ‎①西部高山区---落基山脉;②中部平原----中央大平原;③东部山地----阿巴拉契亚山脉。‎ 地势东西 高 中间 低 。‎ ‎3、气候:美国温带大陆性气候 最广。‎ ‎4、河湖:河流:密西西比河 世界第四长河,仅次于尼罗河、亚马孙河、长江。湖泊:美国东北部,加拿大和美国交界处分布着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五大湖(苏必利尔湖,密歇根湖,休伦湖,伊利湖,安大略湖)‎ ‎5、人口:典型的移民国家。白种人居多,是欧洲的后裔,黑种人分布较多,土著居民为印第安人,属于黄色人种,华人华侨聚居在“唐人街”。‎ ‎6、农业:美国农业特点:高度机械化、专业化、商品化。重要的农业带:棉花带位于密西西比河中下游,乳畜带位于五大湖地区,小麦位于美国北部和中部。‎ ‎7、工业:三大工业区,东北部工业区,(美国传统工业区,代表城市底特律:汽车城);南部工业区,(美国石油、宇航工业区,代表城市休斯顿),西部“阳光地带”,旧金山是美国西部港口城市,附近的“硅谷”新兴电子工业中心。‎ 第十章第一节非洲概述P75‎ 一、“阳光灼热之地” 非洲 ‎(一)地理位置:‎ ‎ A.经纬度位置:位于东半球,地跨赤道南北。‎ ‎ B.海陆位置: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隔苏伊士运河和红海与亚洲相邻。‎ (二) 地形:‎ 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东南高,西北低。非洲高原面积广大,被称作“高原大陆”。埃塞俄比亚高原是“非洲屋脊”;乞力马扎罗山:非洲最高峰;刚果盆地:世界最大的盆地;东非大裂谷:分布在非洲东部,是世界陆地最长的裂谷带(裂谷带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撒哈拉沙漠:世界最大的沙漠。非洲海岸线平直,海湾、半岛、岛屿少(马达加斯加岛)。‎ ‎(三)气候:‎ ‎1、“热带大陆”大部分位于(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热带,气候普遍暖热;‎ 非洲气候类犁主要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 ‎2、各气候类型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见图)‎ 非洲是世界上干旱区面积最大的一洲。非洲的热带草原面积在各大洲中最大。‎ ‎(四)河流:‎ ‎1、尼罗河一一世界第一长河,水量不大(多流经热带沙漠气候区),埃及的母亲河,山南向北注入地中海。‎ ‎2、刚果河——流经刚果盆地(赤道穿过),水量大。‎ ‎(五)资源:‎ ‎1、矿产丰富:南非的黄金、刚果民主共和国的金刚石、赞比亚铜矿、几内亚铝土 ‎2、动植物资源丰富: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均居各洲之首。‎ ‎(六)经济:‎ ‎1、非洲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一洲,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 ‎2、人口问题: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居各洲首位(导致一系列资源、环境问题)。‎ 二、 埃及 ‎1、地跨两洲:非洲东北部和亚洲的西奈半岛。亚非的洲界线:苏伊士运河 这里的阿拉伯人多信奉伊斯兰教,讲阿拉伯语。首都:开罗( 千年古都,非洲最大城市)。‎ 地理位置重要性:既是亚、非之间的陆上交通要冲,也是大两洋和印度洋之间的航运要道,扼守着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运输线的咽喉,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2、沙漠广布:埃及北部属地中海气候;大部分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少雨。‎ ‎3、埃及“母亲河”一一尼罗河(世界上最长的河)。‎ ‎4、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埃及旅游业十分发达的原因):金字塔、雄伟的狮身人面像、神秘的木乃伊、庄严的神庙、象形文字、天文历法。‎ ‎5、发展中的工农业:农业集中在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这里是非洲农业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以生产长绒棉著称,长绒棉的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 ‎6、埃及古迹分布集中在尼罗河两岸。游览景点应选择适宜的交通工具是轮船 。‎ ‎7、埃及四大经济支柱:旅游、石油、运河、侨汇。‎ 第十一章极地地区P96‎ ‎1、范围:北极地区,66. 5 ͦ以北的广大地区,包括北冰洋及其周围大陆;南极地区,南纬66.5 ͦ以南,包含南极大陆及其附近海域。‎ ‎2、气候:南极地区是世界最冷的地区,有“冰雪大陆”冰层厚度平均2000多米,“寒极”平均气温—25 ͦC,“白色沙漠”“风库”风力最强的大洲,之称。‎ ‎3、自然景观,北极典型动物:北极熊;南极典型动物:企鹅 ‎4、世界之最:南极洲是世界上最南的一个大洲,站在南极点上,任意方向都是北方;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平均海拔在2350米以上;经度跨度最大的大洲;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冰川占世界冰体的90%以上。‎ ‎5、自然资源丰富:1.淡水水资源2.矿产资源,煤和铁资源最丰富3.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科研宝地,南极科考时间为每年的11月份到次年的3月份,中国在南极建有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北极地区有黄河站。‎ 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第一节位置和疆域P2‎ 一、中国的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从东西半球来看,中国位于东 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中国位北 半球。‎ ‎2.海陆位置: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 海陆兼备 的国家。‎ ‎3.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于 北温带 ,少数地区在热带,没有寒带。‎ 二、中国的国土 ‎1.领土广:陆地面积约 960万 平方千米,仅小于B.(俄罗斯)和 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临海有:h. 渤 海、i. 黄海 、m. 东 海、n. 南 海。‎ ‎2.邻国多:‎ ‎(1)陆上邻国:A. 朝鲜 、B.俄罗斯 、C. 蒙古 、D. 哈萨克斯坦 、E.吉尔吉斯斯坦、F.塔吉克斯坦、G.阿富汗、H.巴基斯坦、P. 印度 、J. 尼泊尔、K. 不丹、L. 缅甸、M. 老挝、N.越南。‎ ‎(2)隔海相望:a. 韩国 、b.日本、c. 菲律宾 、d. 马来西亚、e. 文莱、f. 印度尼西亚 。‎ ‎4.中国领土四至:‎ 方位 代号 位置 东至 Ⅰ 黑龙江与 乌苏里 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西至 Ⅱ 新疆的 帕米尔 高原上 北至 Ⅲ 黑龙江省 漠河 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 南至 Ⅳ 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 曾母暗沙 三、中国的行政区划 ‎1.行政区划 ‎2.省级行政区 ‎(1)目前,我国共有34 个省级行政单位,其中有 23 个省、 5 个自治区、4 个直辖市和2 个特别行政区。‎ 名称 简称 省会 特点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 乌鲁木齐 面积最大,邻国最多,位置最西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 呼和浩特 跨经度最广 海南省 ‎ 琼 ‎ 海口 跨纬度最广,全部位于热带,纬度位置最低、最南 黑龙江省 黑 哈尔滨 最北、最东,纬度最高 广东省 ‎ 粤 ‎ 广州 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区 ‎ 台湾省 ‎ 台 台北 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 云南省 ‎ 滇或云 昆明 少数民族数目最多 ‎ (2)部分特殊的省级行政单位:‎ 第二节 人口和民族P11‎ 一、中国的人口 ‎1.人口数量和特点:‎ ‎(1)数量: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为13.39亿(不包含港澳台)。‎ ‎(2)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分布 东多西少 。‎ ‎2.人口分布:以黑龙江的 黑河 —云南的 腾冲一线为界线,东南人口稠密,西北人口稀疏。‎ ‎3.人口政策:实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发展和 资源环境 条件相适应。‎ 二、中国的民族 ‎1.数量:中国共有 56 个民族,其中汉族 人口最多,约占92%,其余的55 ‎ 个少数民族人口仅占8%。少数民族中,壮 族人口最多,集中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 ‎2.主要少数民族:人口超过500万的少数民族有9个,它们分别是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土家族、彝族、蒙古族和藏族。‎ ‎3.民族的分布:‎ ‎(1)分布状况: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东北 、西北和 西南 地区。(2)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交错分布 。‎ ‎4.民族政策: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重难点突破:‎ 巧记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形状和简称:‎ ‎1.用全名中的一个字或几个字:如黑(黑龙江省)、吉(吉林省)、辽(辽宁省)、京(北京市)、津(天津市)、藏(西藏自治区)等。‎ ‎2.用本省的河流或山脉名称:如湘(湖南省内的湘江)、赣(江西省内的赣江)、闽(福建省内的闽江)等。‎ ‎3.用本省的历史名称:冀(河北省)、鲁(山东省)、豫(河南省)、鄂(湖北省)、琼(海南省)、渝(重庆市)等。‎ ‎4.一个省有两个简称:如川或蜀(四川)、云或滇(云南)、甘或陇(甘肃)、贵或黔(贵州)、陕或秦(陕西)。‎ ‎5.特殊的省级行政区:如跨经度最广(内蒙古自治区)、跨纬度最广(海南省)、面积最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置最东(黑龙江省)、人口最多(广东省)等。‎ 第二章 第一节地形P20‎ 一、中国的地形和地势 ‎1.地势特征:西高东低 ,呈 三级阶梯 状分布 。‎ 名称 海拔 主要地形 主要地形区 第一级 阶梯 ‎4000米以上 高原 青藏高原、柴达木 盆地 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 第二级 阶梯 ‎1000~2000米 高原、盆地 ‎ 内蒙古 高原、黄土高原、 云贵 高原、四川 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 盆地 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第三级 阶梯 ‎500米以下 平原、丘陵 东北 平原、华北 平原、长江中下游 平原、山东丘陵、辽东丘陵、东南 丘陵 ‎2. 主要地形及分布:地形复杂多样,主要的地形有 平原 、 丘陵 、山地、高原 ‎ ‎、盆地,五种常见地形在我国都有分布。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纵横交织的山脉,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山脉与山脉之间镶嵌着我国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三大丘陵。‎ ‎(1)主要山脉:‎ ‎①东西走向:北列:天山 —阴山;中列:昆仑山— 秦岭 ;南列:南岭 ‎②南北走向:六盘山、横断山脉等 东北—西南走向:西列: 大兴安岭 — 太行山 — 巫山 —雪峰山;中列:长白山—武夷山;东列:台湾山脉。‎ ‎③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 ‎④弧型走向:喜马拉雅山 ‎(2)四大盆地:‎ 四川 盆地:有“紫色盆地”之称,盆地内部成都平原有“天府之国”之称。‎ 柴达木 盆地:有“聚宝盆”之称,是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 准噶尔 盆地:位置最北,是我国的第二大盆地。‎ 塔里木 盆地: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其中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和最长的内流河。‎ 高原名称 特点 ‎ 青藏 高原 面积最大,海拔最高;冰川广布,雪峰连绵 ‎ 云贵 高原 地表崎岖,岩溶地貌广布 ‎ 黄土 高原 水土流失严重,千沟万壑,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的地区 内蒙古高原 地势平坦,一望无垠 ‎(3)四大高原: (4)三大平原:‎ ‎ 东北 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土壤以黑土为主,被称为“黑土地”。‎ ‎ 华北 平原:主要是由黄河、淮河和海河冲积而成,所以又被称为“黄淮海平原”。‎ ‎ 长江中下游 平原:由长江冲积而成,地势低洼,河湖众多,气候温和湿润,被称为“鱼米之乡”。‎ ‎(5)三大丘陵:山东丘陵、辽东丘陵和东南丘陵。‎ ‎3.山区面积广大: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包括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2/3,平原面积只占全国总面积的10%。在开发利用山区时,极易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第二节 气候P26‎ ‎1.我国气温分布及特点:‎ ‎(1) 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是:南北温差大,越往北气温越低。‎ 冬季,我国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省的 漠河 , 气温最高的地方在 海南 省。‎ ‎(2)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是: 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 夏季,我国气温最低的地区是 青藏高原 ,最热的地方是 吐鲁番盆地 。‎ ‎2.我国的温度带:根据我国气温的南北差异和农业生产的实际,自南向北将我国划分为热带 、 亚热带 、 暖温带 、 中温带 和 寒温带 五个温度带及一个高原气候区。‎ ‎3.我国降水分布及特点:‎ ‎(1)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我国年降水最多的地方是台湾省的 火烧寮 ,年降水量最少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中的 托克逊 。‎ ‎(2)我国降水的时间分布规律是 夏秋多,冬春少 。‎ ‎4.气候分布:‎ ‎(1)特征: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性气候 显著、雨热同期。‎ ‎ ‎ ‎ ‎ ‎(3) 影响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气温主要受纬度位置的影响,南北差异大;降水主要受海陆位置影响,东西差异大;地形指地势高低和山脉走向的影响,地形复杂多样使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重难点突破:‎ 一、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及成因 季节 分布特点 原因 重要地区 冬季 南北温差大 纬度因素: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获得的太阳光较少;北方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低,日照时间比南方短冬季风加剧北方严寒 最高温度在海南,最低温度在漠河 夏季 南北普遍高温 纬度因素: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获得的太阳光较多;北方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低,但日照时间比南方长,获得的光热不比南方少 最高温度在吐鲁番,最低温度在青藏高原 二、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区的划分 ‎1.温度带的划分和农作物、熟制分布:‎ 温度带 热带 亚热带 暖温带 中温带 寒温带 农作物 水稻、甘蔗 水稻、油菜 小麦、棉花、花生、玉米 小麦、玉米、大豆、甜菜 春小麦 熟制 一年三熟 一年两熟 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一年一熟 一年一熟 ‎2.干湿区的划分:‎ 干湿区 降水量 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 湿润区 ‎800 mm 以上 降水量>蒸发量 界线 ‎800 mm 年等降水量线:秦岭—淮河一线 ‎ 半湿润区 ‎400~800 mm 降水量>蒸发量 界线 ‎400 mm 年等降水量线 半干旱区 ‎200~400 mm 降水量<蒸发量 界线 ‎200 mm 年等降水量线 干旱区 ‎200 mm 以下 降水量<蒸发量 三、我国的两大气候特征 ‎1.季风气候显著:‎ 冬季风:‎ 源地--蒙古、西伯利亚,‎ 风向--偏北风(西北风、东北风),‎ 性质--寒冷干燥,影响范围---除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台湾岛、海南岛以外的大部分地区。影响--加剧北方严寒,使南北温差加大;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恶劣天气。‎ 夏季风:‎ 源地--太平洋、印度洋,风向--偏南风(东南风、西南风),性质--温暖湿润,影响范围--季风区,影响---影响我国降水量的时空分布;活动异常时,易发生旱涝灾害.‎ ‎(1)成因: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 ‎⑵特点:雨热同期,即夏季高温多雨。‎ ‎(3)影响:①雨热同期对农业的影响:雨热同期对农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长十分有利。长江以南之所以成为“鱼米之乡”,主要受惠于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②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明显,降水丰富,主要集中于夏季;非季风区受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的制约,夏季风很难到达,降水稀少,全年都比较干旱。其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一线。③多灾害性天气:寒潮、台风、水旱灾害等。‎ 寒潮:在我国北方一带影响比较明显,带来急剧的降温,主要出现在冬季。台风:在东南沿海一带影响比较明显,带来狂风和特大暴雨,主要出现在夏秋季节。④降水: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类型主要是锋面雨。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初形成梅雨,7、8 月份又会出现伏旱天气。‎ ‎2.气候复杂多样:(1)主要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高原山地气候。(2)成因:受多种温度带和干湿区影响,且地形多样。‎ ‎(3)影响:①使我国的农作物及各种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②在复杂多样的气候条件下,可以形成不同的自然景观和旅游资源。③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人们的饮食习惯也有不同。‎ 第三节 河流P33‎ ‎1.河湖的作用: 调节气候、调节洪水 、渔盐、旅游、提供水资源。‎ ‎2.河湖的分类:‎ ‎(1)内流河:最终没有流入海洋的河流,所在区域为内流区。‎ ‎(2)外流河:流入海洋的河流,所在区域为外流区。‎ ‎(3)内、外流区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4)主要河流:‎ 流入太平洋:① 黑龙江,②松花江,‎ ‎③辽河,④ 黄河 ,⑤淮河,⑥ 长江 ,⑦ 珠江 。‎ 流入印度洋:⑨ 澜沧江 ,⑩ 雅鲁藏布江 ‎ 流入北冰洋:⑫ 额尔齐斯网河 ‎ ‎⑪ 塔里木河 (内流河) ‎ (5) 人工河: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 京杭大运河 。‎ ‎⑹ 中国的湖泊 ‎①外流湖:分布在外流区的湖泊,是 淡水 湖,我国最大的外流湖是 鄱阳湖 。‎ ‎②内流湖:分布在内流区的湖泊,是 咸水湖 ,我国最大的内流湖是 青海湖 。 ‎ ‎3.黄河和长江:‎ 比较项目 黄河 长江 源头 ‎ 巴颜喀拉山 ‎ 唐古拉山 入海口 ‎ 渤海 ‎ ‎ 东海 ‎ 长度 ‎5464 千米 ‎6300 千米 流经省区 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 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 共同流经的省区 ‎ 青海省 、 四川省 ‎ 比较项目 黄河 长江 分界点 ‎ 河口 、 桃花峪 ‎ ‎ 宜昌 、 湖口 ‎ 水能集中地 中上游地区 上游地区 主要支流 渭河、湟水、洮河、汾河、泾河 雅砻江、大渡河、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赣江、汉江 主要水电站 ‎ 小浪底 ‎ ‎ 三峡 ‎ ‎(2)问题与措施:‎ ‎ ‎ 黄河 长江 上游 中游 下游 上游 中下游 主要问题 土地荒漠化、凌汛 水土流失 洪水灾害、凌汛 水土流失 洪水灾害 治理措施 植树造林、‎ 合理放牧 退耕还林植树种草水土保持 加固堤坝 清理河道 植树造林修筑梯田 加固堤坝,退耕还湖,疏浚河道,修建水库 重难点突破:河流水文特征的差异及原因:‎ 地区 流量 汛期 含沙量 结冰期 秦岭—河以南 水量大(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富)‎ 汛期长(雨季长)‎ 小(流域内植被丰富)‎ 无(冬季气温在 0℃以上)‎ 秦岭—淮河以北 水量较小(流经半湿润、半干旱地区)‎ 汛期短(雨季短)‎ 大(植被少,水土流失严重)‎ 越往北结冰期越长 塔里木河 水量小 夏季水位较高(夏季气温高)‎ 大(植被以荒漠为主)‎ ‎——‎ 第三章 第三节水资源P54‎ ‎1.宝贵的资源:地球上的水97%是 海 水,2.5%是 淡 水 。 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 源 主 要 是 河湖水 和 地下水 ,仅占全球淡水资源的0.3%,所以说,水是宝贵的资源。‎ 特点 表现 解决措施 时间分布不均 ‎ 夏秋 多、 冬春 少 ‎ 修建水库 ‎ 空间分布不均 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 南水北调 ‎ ‎2.中国水资源的特点:‎ ‎3.水土资源配合欠佳:南方水多 ,北方水少 。就全国而言,华北地区最为缺水,原因是全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河流径流量小,更重要的是人口稠密,耕地广大,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大。‎ ‎4.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 长江 水系丰富的水资源,通过引水工程调到我国缺水严重的 华北 、 西北 地区。分为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 ‎5.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1)原因:水资源时空分布 不均 ;人口增长,工农业用水量大,不合理用水, 浪费 和 污染 现象严重。‎ ‎(2)途径:节约用水,科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解决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同时要加大污水处理力度,发展节水农业,开展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或杜绝水的浪费。‎ 重难点突破: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及解决途径 ‎1.水资源的时空分布:(1)时间分配:夏秋多,冬春少。‎ ‎(2)空间分布: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 ‎2.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途径:(1)‎ 兴修水库: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问题,夏季储水防洪,冬春供水抗旱。‎ ‎(2)跨流域调水: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的问题。①南水北调工程:把长江水系的水,调到西北、华北,分东、中、西三条调水路线。②引滦入津工程:将滦河水引入海河水系,缓解天津市缺水问题。③引黄济青工程:将黄河水调入青岛,缓解青岛市缺水问题。‎ ‎(3)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从某种意义上讲,节水比调水更重要。‎ 第四章 第一节 农业P67‎ ‎1.农业:‎ ‎(1)定义:利用动、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 ‎(2)分类:依据劳动对象的不同,划分为 种植业 、林业、畜牧业、渔业 和副业。‎ ‎(3)地位:国民经济的 第一 产业。‎ ‎2.农业分布:地区分布差异大。‎ ‎⑴.东西差异(以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 ‎⑵.东部地区的南北差异 ‎(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 北方 耕地类型:旱地 水果:苹果、梨、枣、桃等水果 粮食作物:小麦 经济作物:棉花、花生、甜菜 耕作制度:华北: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东北:一年一熟 南方 耕地类型:水田 水果:柑橘、香蕉、芒果等热带、亚热带水果 ‎ 粮食作物:水稻 ‎ 经济作物:棉花、油菜、甘蔗 耕作制度: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热带)‎ ‎3.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 ‎(1)自然条件:‎ ‎①种植业——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②林业——地形陡峭,水土易流失。‎ ‎③畜牧业——降水较少,但牧草生长良好。④渔业——河湖众多,水域广阔。‎ ‎(2)社会条件:与城市和工矿区的距离;市场需求量;农业技术装备;农民文化技术水平。‎ ‎4.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1)问题:人口增加、耕地减少、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科技含量低、农业结构不合理。‎ ‎(2)对策:计划生育、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科技兴农、调整农业结构、发展 现代化 农业。‎ ‎5、注意教材68页的七大农产品主产区的分布与原教材提的“九大商品粮基地”。‎ 第二节 工业P74‎ ‎1.工业 ‎(1)地位:是国民经济的 第二 产业。‎ ‎(2)分类:①重工业:提供生产资料为主的产业部门,如 钢铁产业 等。‎ ‎②轻工业:提供生活资料为主的产业部门,如 纺织工业 等。‎ ‎2.工业的空间分布:‎ ‎(1)分布特点:多沿 沿海 、沿 河流、沿铁路 分布,其中,沿海地区工业最发达(4个工业基地、5个经济特区、14个沿海开放城市)。‎ ‎(2)分布地区:‎ ‎①沿铁路线分布:如 哈大线、京沪线、 京九 线等铁路沿线。‎ ‎②沿河分布:黄河流域——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地带。‎ ‎②沿河分布:黄河流域——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地带。长江沿线—— 形成以 上海 、‎ 南京 、武汉 、 重庆 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带。‎ ‎③沿海分布:形成了中国的四大工业基地,H. 辽中南 工业基地(重工业)、I. 京津唐 工业基地(北方最大的综合型工业基地)、J.沪宁杭 工业基地(全国最大的综合型工业)、K. 珠江三角洲 工业基地(轻工业)。‎ 八年级下册 第五章 第二节重要的地理分界线P7‎ ‎1.不同的地理区域 ‎(1)自然区域,如长江三角洲和热带等。(2)经济区域,如工业区和经济特区等。(3)行政区域,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北京市等。‎ ‎2. 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1)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根据地理位置、自然 地理 (2) 特点的不同,可以分为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 ‎ 西北地区 和 青藏地区 。‎ 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 界线是 秦岭——淮河 一线。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 主要根据 季风和非季风区 的分界线划分。青藏地 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 第一 阶梯上。 ‎ ‎⑶四大地理区域划分依据 ‎ ‎ 3.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 ‎ 第六章 第一节 北方地区P12‎ 一、位置、面积、人口 北方地区主要指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大兴安岭以东,‎ 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等主要地形区域。‎ 山脉:A 大兴安岭 ;B 小兴安岭 ;C 长白山 ;‎ D太行山;E 六盘山 ;F 秦岭 。‎ ‎ 高原:L 黄土高原 。‎ ‎ 丘陵:M 辽东丘陵 ;N 山东丘陵 。‎ ‎ 河流:① 黑龙江;② 乌苏里江 ;③ 松花江;④ 嫩江 ;‎ ‎⑤ 辽河 ;⑥ 黄河 ;⑦ 渭河 ;⑧ 汾河 ;‎ 面积:占全国的20%;人口:占全国的40%‎ 二、 农业 ‎ ‎ 耕地类型 作物熟制 主要地形区 土质 ‎ 主要农作物 长城以北 旱地为主 一年一熟 东北平原 黑土地 春小麦、玉米、高粱、大豆、马铃薯、甜菜 长城以南 旱地为主 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华北平原 黄土地 冬小麦、玉米、棉花、花生、甘薯 黄土高原 黄土地 小麦、谷子 第三节西北地区P20‎ 阅读书本和西北地区图。‎ ‎1、本区处于 大兴安岭 山以西, 昆仑上—阿尔金山—祁连山 以北。‎ ‎2、地形区:‎ ‎① 内蒙古高原 ② 准噶尔盆地 ,③ 塔里木盆地 ‎ ‎3、主要省份: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内蒙古自治区 、 甘肃省 。‎ ‎4、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 海洋 遥远,并受 山地 阻挡,形成 温带大陆性 为主的气候特征。因此本区的突出特点是: 干燥 。‎ ‎1)受此影响,本区河流多依靠 冰雪融水 补给,河流数量 少 且多为 内流 河。本区最大的内流河是 塔里木河 。‎ ‎2)戈壁沙漠众多, 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沙漠之舟” 骆驼 成为运输工具。 ‎ ‎3) 水源 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条件。本区农业以 牧业 业为主,主要分布于 宁夏平原 、 天山山麓 及 河西走廊 。种植业多分布于绿洲中,称“绿洲农业 ”,同时通过 坎儿井 等特殊的灌溉形式,形成“灌溉农业”。‎ ‎ 4)本区矿产资源丰富,西北盆地中石油、天然气蕴量巨大。西气东输工程把天然气从 西北输往 东部 ,成为贯穿中国的能源大动脉。‎ 第七章 第一节 东北地区P33‎ ‎1、东北地区的范围:东北地区包括 黑龙江省 、吉林省 、辽宁省 。其北端属于中国纬度 高寒 的地区。‎ 东北平原包括辽河平原、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 ‎2、地形特征:以平原、山地为主。形成山水环绕的地表形态。‎ ‎3、冷湿的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温暖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雨热同期 ‎4、农业:黑土有机质含量高 ,土质肥沃,地势平坦,耕地集中,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农业发展的劣势:无法种植热量要求较高的作物,只能种植如春小麦、甜菜、大豆等对热量要求不高的作物,并且只能做到一年一熟。‎ 耕作农业区: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包括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 主要作物:玉米、春小麦、水稻、大豆、甜菜等。‎ 林业主要分布: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区(东北林区)。大小兴安岭是我国最大林区。‎ 东北三宝:人参、鹿茸、貂皮 东北地区工业:‎ ‎1、本区丰富资源:煤、铁石、油,适宜发展重工业 ‎2、工业部门:钢铁工业、机械制造业、化学化工 ‎3、中国第一个重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 ‎4、逐渐显露的问题:资源枯竭,设备落后,环境污染等 ‎5、解决措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具体方式:进行产业升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服务业;依托环渤海经济带发展;设备更新;保护环境;积极发展边境贸易。‎ 第二节 长江流域P42‎ 1. 范围:东起上海、西到青藏高原,主要在长江两岸,我国的“黄金腰带”‎ 2.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长江流域地理特点:(1)地形以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2)气侯大部分是亚热带季风气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四季分明;(3)流经地形区自西向东依次是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省份:青西四云重、湖湖江安江上,注入渤海.(4)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河网稠密,湖泊众多,是我国地表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长江“黄金水道”横贯东西,水运便利,宜宾以下河段四季通航。‎ ‎3黄金腰带的作用 ‎ 纽带作用:长江沿江地带形成了连接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西部资源富集地区的经济格局,是承东启西的纽带。具体而言1.西部借助江河联运,进入国际市场。2.沿江地带是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推进的通道。‎ 辐射作用: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技术优势,是我国南北经济融为一体,加强区域的经济合作。‎ 4. 沿江地带的城市:‎ ‎ 重庆:长江和嘉陵江的交汇处,武汉:长江和汉江的交汇处,南京:长江中下游平原上,临江近海,上海:长江的入海口,黄浦江和长江的交汇处。四个城市是本区域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并形成了以他、它们为核心的4个城市群。其中沪宁杭工业基地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5. 生态环境问题 (1) 由于长江上游毁林开荒造成森林面积日益减少,水土流失严重 (2) 长江中下游地区,围湖造田,洪涝灾害最集中最严重 (3) 沿岸的工农业迅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环境污染严重,导致酸雨现象发生。 ‎ 6. 治理长江的主要途径: ①上游植树种草,保持水土;②上中游建水库,调节河流季节水量变化; ③下游退耕还湖,清理河道,增加蓄洪能力。④增进经济和环境的和谐发展的观念和措施。‎ ‎7.上海市:我国最大的城市,著名的金融中心、交通枢纽(海运、空运、铁轮运输线京沪线和沪杭线交汇处)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 第三节 四川盆地P50‎ 一、 位置:四川盆地位于 四川 省和 重庆 市境内,西临 青藏 高原,南有 云贵 高原,东有 巫山 山脉,北有大巴山和 秦岭 山脉。‎ 二、自然环境 ‎1、地形:地势西高东低,西部是高原山地,东部是盆地(较平坦)。‎ ‎2、气候:受地形影响,全省东西部气候差异明显。川西高原的主要气候类型是高原高山气候类型;东部四川盆地的主要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 气候类型。西部川西高原为高原气候区,是半湿润地区;东部四川盆地为亚热带湿润地区。四川盆地的气候具有冬暖、春旱、夏热和湿润的特点,以多秋雨和多夜雨为特色。全年云雾多,日照少,冬季很少受到寒潮的影响,全年无霜期大多在300天以上,热量和水分条件优越,农作物种类十分丰富。‎ ‎3、河流: 岷 江、 嘉陵 江、 乌 江等多条河流在四川盆地汇入长江,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二、农业:四川盆地优越的水热条件,多样的土地类型,悠久的农耕历史,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是我国重要的粮食、肉、禽生产基地。(成都平原:土地肥沃,农业发达,物产丰富,在都江堰水利工程建成后更被誉为“天府之国”,是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之一。)‎ 三、资源 ‎1、动植物资源:珙桐、攀枝花苏铁、桫椤、连香树等100多种植物被《全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有举世闻名的大熊猫。‎ ‎2、矿产资源:四川省的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其中,钒、钛等矿产资源的储量居全国首位,天然气的储量和产量也居全国前列。‎ ‎3、旅游资源:九寨沟、黄龙、青城山----都江堰、峨眉山----乐山、大熊猫栖息地、重庆大足石刻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四、交通:已经建成成渝、宝成、成昆、川黔、襄渝等铁路干线和大量高速公路干线,成都、重庆已经成为我国西部重要的交通枢纽。‎ 五、工业:四川盆地已经成为中国新兴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之一,以 成都 和 重庆 为中心的成渝经济区成为中国西部经济最发达的区域。‎ 第六节 台湾省P71‎ 一、 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1. 地缘关系:台湾位于中国东南海面上,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和福建省相望,北临东海、南临南海,包含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等。‎ 2. 血缘关系:台湾居民中,汉族占98%,主要来自于中国的福建和广东。‎ 二、 自然地理 ‎1.地形:以山地为主、主要位于中东部,台湾山脉东北-西南走向,最高峰:玉山、西部以平原为主,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多火山和地震。‎ ‎2.河流:短小水急,浊水溪是台湾最长河流、日月潭最大的湖泊。‎ ‎3.气候:北回归线穿过,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夏季有台风。‎ 三、美丽富饶的宝岛 被誉为“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森林之海”森林资源丰富;以樟树最为出名,被誉为“樟脑王国”;“水果之乡”香蕉被誉为“果王”多热带和亚热带水果;“东方甜岛”我国重要的甘蔗产区;“海上粮仓”水稻种植广 “东南盐仓”布袋盐场。‎ 四、 经济 出口导向型经济,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重点发展加工工业,‎ 高新科技产业的代表:新竹-------“台湾的硅谷”‎ 五、 人口和城市 人口:主要以汉族为主,来自于福建和广东,少数民族:高山族 城市:最大城市台北、最大港口高雄。‎ 第八章 第三节 香港和澳门P91‎ 香港基本状况:‎ 1. 位置:珠江口东侧,紧临深圳市,曾经被英国占领,回归时间1997.7.1。‎ 2. 美称“购物天堂”,是我国重要的国际贸最中心、金融中心、信息服务中心。‎ 3. 扩展城市用地方式:香港人口稠密,可供城市发展的土地有限,“上天下海”“上天”建设高层建筑,“下海”填海造陆。‎ 澳门基本状况:‎ 1. 珠江口西南侧,曾被葡萄牙占领,回归时间1999.12.20‎ 2. 美称,“海上花园”;支柱性产业:博彩业 附“中国之最”‎ ‎1.中国省级单位邻国最多(8个)——新疆。2.中国最大的省级单位(160多万)——新疆 ‎3.中国跨经度最广的省级单位——内蒙古。4.中国最大的岛——台湾岛 ‎5.中国最大的沙岛——崇明岛。6.中国东部最高的山——台湾玉山 ‎7.中国最长的河——长江。8.中国含沙量最多的河——黄河 ‎9.中国黄土地貌最大的高原——黄土高原。10.中国最大的湖——青海湖 ‎11.中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12.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 ‎13.中国煤炭含量最多的省——山西省。14.中国海岸线最长的省级单位——山东省 ‎15.中国最冷的省级单位——黑龙江。16.中国最大的海——南海 ‎17.中国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18.中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19.中国最大的市——重庆市。20.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重庆市 ‎21.中国最年轻的省级行政单位——澳门特别行政区。‎ ‎22.中国长绒棉最多的省级单位——新疆。23.中国民族最多的省级单位——云南省 ‎24.中国人口最多的省——河南省。25.中国人口密度最多的省级单位——澳门特别行政区 ‎26.中国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27.中国雨极——台湾火烧寮 ‎28.中国最广的气候灾害——干旱。29.中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