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6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广西桂林十八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答案)
桂林十八中2019-2020学年度18级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卷 生物(理科) 注意事项: ①试卷共8 页,答题卡2 页。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②正式开考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用黑色水性笔填写清楚并张贴条形码; ③请将所有答案填涂或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直接在试卷上做答不得分。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4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5分,共60分) 1.通常情况下,人体组织细胞的细胞内液与组织液的生理指标最接近的是( ) A.Na+浓度 B.渗透压 C.K+浓度 D.O2浓度 2.如图为人体细胞及其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 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皮下注射时,药液可通过②→①到达各组织细胞 B.③缺氧时的呼吸产物也可作为内环境的一种成分 C.②中的渗透压与蛋白质和离子的含量有关,与代谢废物含量无关 D.尿素的主要转移方向是③→②→① 3.我国科学家利用冷冻电镜技术发现河鲀毒素可与神经元细胞膜上钠离子通道蛋白结合,从而阻断了钠离子流入神经元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河鲀毒素通过抑制细胞呼吸而阻断钠离子内流 B. 河鲀毒素可使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明显减小 C. 河鲀毒素不会阻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D. 河鲀毒素可能会抑制神经细胞产生兴奋 4.为研究动物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研究人员利用脊蛙(剪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1:将浸有0.5%硫酸溶液的小纸片贴在脊蛙腹部的皮肤上,蛙出现搔扒反射;实验2:去除脊蛙腹部皮肤,重复实验1,蛙不出现搔扒反射;实验3:另取一脊蛙,破坏脊蛙的脊髓,重复实验1,蛙不出现搔扒反射。 下列有关本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剪除脑的目的是为了排除脑对脊髓的影响 B.在实验1的搔扒反射中兴奋的传导是单向的 C.实验2不出现搔扒反射的原因是效应器被破坏 D.实验3证明了搔扒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 5.运动员进行马拉松运动时,下列有关其体内生理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使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 B. 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枢使皮肤血管舒张,散热加快 C. 骨骼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血浆的pH显著降低 D. 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促进肌糖原分解以升高血糖浓度 6.为探究胰岛素的功能,某同学给几只刚进食的小鼠腹腔注射一定剂量的胰岛素溶液(用生理盐水配制),观察小鼠是否出现惊厥。为了完善该实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需设置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且注射的部位、方法同实验组 B. 为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应设置口服胰岛素溶液的实验组 C. 若出现惊厥,还应对其中的一半小鼠注射葡萄糖液抢救,另一半不处理 D. 要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可在实验前对实验小鼠进行饥饿处理 7.如图表示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过程,其中①~④表示激素,⑤表示免疫活性物质。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正常机体血液中②的含量变化是通过①③的反馈调节实现的 B. 下丘脑和垂体细胞上有②作用的受体 C. 在寒冷条件下,人体维持体温平衡的过程中,②和④起拮抗作用 D. 图中⑤代表的免疫活性物质有抗体、淋巴因子和溶酶体 8.人用狂犬病疫苗是对狂犬病病毒灭活后经一系列程序制成的,一般对被病犬咬伤者的免疫程序是在咬伤部位注射抗血清,并于0天、3天、7天、14天、28天各注射疫苗1剂,共5针。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培养狂犬病病毒的培养基中需要加入活细胞 B. 给被咬伤者持续注射5针疫苗,主要目的是增加B细胞和浆细胞的数量 C. 给被咬伤者注射的抗血清的有效成分主要是抗体,可快速中和抗原 D. 注射疫苗后常引起机体发热,若体温一直处于39℃,则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9. 如图表示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其中a、b、c、d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①、②表示有关过程),下 c 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 胸腺 记忆细胞 造血干细胞 ② d b 记忆细胞 A.只有a、b、d三类细胞能识别抗原 B.产生抗体的细胞只能由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 C.①②过程都需要抗原的刺激才能发生 D.一种抗原只能与一种抗体或浆细胞结合 10.科学家将燕麦胚芽鞘放置在酸性条件下培养,发现胚芽鞘迅速伸长;若将胚芽鞘放置在生长素中也会出现类似生长反应。据此,科学家推测生长素能促进逆浓度向细胞外运输,导致细胞壁酸化,进而引起细胞伸长,并提出“酸生长学说”。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科学家通过类比推理法得出“酸生长学说” B.生长素的作用效果不受细胞外pH的影响 C.抑制细胞呼吸可影响生长素的作用效果 D.生长素通过调节物质的跨膜运输发挥作用 11.下列关于农业生产问题与相对应的解决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葡萄长得小个而密集——花期用乙烯处理以疏花疏果 B. 刚采收的柿子硬而有涩味——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加速果实成熟 C. 黄柏种子发芽率低——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浸泡种子以提高发芽率 D. 冬季大棚缺少昆虫为黄瓜传粉——喷洒脱落酸可防止减产 12.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激素作为信息分子,并不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 B.植物不同发育阶段,激素含量的差异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C.乙烯在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可合成,具有促进果实发育的作用 D.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高二生物 第11页 共8页 高二生物 第12页 共8页 13.图1中是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胚芽鞘弯曲的情况 (用α表示);图2是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促进作用示意图,由此可以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为B时α的值最小 B.当生长素浓度小于B时,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α的值逐渐增大 C.只有生长素浓度高于C时,生长素才会抑制胚芽鞘的生长 D.由图2可知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14.自1988年以来,经过治沙人多年来的努力,库布齐沙漠已经拥有沙柳、沙鼠等多种动植物。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人类活动往往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B. 库布齐沙漠的植被简单,但仍然具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C. 调查沙鼠种群密度和土壤动物类群丰富度分别采用标志重捕法和样方法 D. 种群密度是库布齐沙漠沙柳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15.如图表示某种群的数量变化情况(不考虑迁入和迁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a点时,该种群的数量增长最快 B. 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大约为b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C. 图中曲线可体现培养液中某段时间酵母菌种群的数量变化 D. b点之前,该种群的死亡量一直增加,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16.图为某草场生态系统的部分能量流动示意图,图中Q表示牧草在一年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Q1、Q2、Q3分 别表示流入昆虫、牲畜、鼠体内的能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Q为太阳能中的大部分能量 B.表示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 C.太阳能→牧草→牲畜→人构成一条食物链 D.保护鹰和食虫鸟,利于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更多地流向人类 17.安徽农业大学科研人员研究发现,茶树在受到害虫侵害时会释放信号物质顺-3-己烯醇,该物质一方面可吸引害虫天敌前来捕食害虫,另一方面可传达信号给周围的茶树,未受害茶树接收到该信号后,就会提前激发自身的防御响应。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茶树释放的顺-3-己烯醇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B. 外源喷施一定量的顺-3-已烯醇可提高茶树防御害虫的能力 C. 茶树释放的化学信息的传递方向是茶树→害虫→害虫天敌 D. 一片茶园是一个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中时刻存在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18.运用生态学原理可以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用性引诱剂诱捕某害虫的雄虫,可通过提高死亡率来降低种群密度 B. 在K/2时进行渔业捕捞,能保证种群数量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 C. 将农作物秸秆沤肥施给农作物,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D. 合理开发和利用野生资源可以起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作用 19.下面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无机环境和d之间不存在信息传递 B. 从理论上讲,没有b成分碳循环就不能进行 C. 图中的a、d分别表示生产者和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 D. 图中的①、③表示的过程分别主要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20.“海底黑烟囱”是指海底富含硫化物的高温热液活动区,其热液喷出时形似“黑烟”。此区域是高温、高压、没有阳光和缺乏氧气的极端环境,却发现了许多前所未见的生物,包括大得出奇的红蛤、海蟹、血红色的管虫、形状类似蒲公英的水螅生物、蠕虫及硫细菌(类似硝化细菌)等许多生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入是这里特殊的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B. 当前科学家利用该区域的某些生物研制耐热酶,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 “海底黑烟囱”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间关系包括捕食、竞争等 D. “海底黑烟囱”中的细菌若移到地面实验室富氧环境里,其数量会呈“S”型增长 21.豆豉是大豆经过发酵制成的一种食品。为了研究影响豆豉发酵效果的因素,某小组将等量的甲、乙两菌种分别接入等量的A、B两桶煮熟大豆中并混匀,再将两者置于适宜条件下进行发酵,并定期取样观测发酵效果。以下推测不合理的是 ( ) A.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菌种,温度属于无关变量 B. 大豆发酵过程中部分蛋白质转变为多肽,形成豆豉的独特风味 C. 若容器内上层大豆发酵效果优于底层,则发酵菌为厌氧菌 D. 煮熟大豆使蛋白质变性,有利于菌体分泌酶作用于蛋白质 22. 红酸汤是苗族人民的传统食品,它颜色鲜红、气味清香、味道酸爽。以番茄和辣椒为原料的红酸汤制作流 程如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红酸汤制作过程中用到的微生物主要是醋酸菌 B.装坛时加入成品红酸汤是为了增加发酵菌种的数量 C.装坛时不装满的原因是为了促进微生物繁殖 D.红酸汤的制作中发酵时间越长,口味越纯正 23. 通过传统发酵工艺制作的果酒深受人们喜爱,如图为某同学酿制葡萄酒的两个简易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的来源是附着在葡萄皮表面的野生酵母菌 B.甲装置中NaHCO3溶液可为检测酒精提供酸性环境 C.酿酒过程中密封的时间越长,酵母菌产生的酒精量就越多 D.若用乙装置,在发酵后期,拧开瓶盖的间隔时间不可延长 24.燕窝是中国人的传统保健品,近年来被传为珍稀滋补品的“血燕”更是价格高昂。但浙江曾在某次抽査时发现,主要产自马来西亚的3万余盏血燕亚硝酸盐最高超标350 多倍。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血燕”中的亚硝酸盐在人体内主要以“过客”的形式随尿排出 B. “血燕”中的亚硝酸盐是一种强致癌物 C. 检测“血燕”中亚硝酸盐的含量需将“血燕”制成样品处理液 D. —次误食亚硝酸盐0.3—0.5g就会引起中毒,但不会导致死亡 25.如图中甲、乙、丙依次表示果酒、果醋和腐乳三者的制作,①②③④表示相同之处,下列对各相同之处 ① 乙 甲 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④ A.①表示两者的主要菌种都是单细胞生物 ③ ② B.②表示两者的主要菌种都属于真核生物 丙 C.③表示两者制作过程都需要氧气 高二生物 第11页 共8页 高二生物 第12页 共8页 D.④表示三者制作过程的温度相同 26.原油中含有大量有害的、致癌的多环芳烃。土壤中有些细菌可以利用原油中的多环芳烃为碳源,在培养 基中形成分解圈。为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并投入除污,某小组同学设计了相关实验。下列有关实验 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应配制来源于被原油污染土壤的土壤稀释液备用 B.配制以多环芳烃为唯一碳源的选择性培养基 C.将土壤稀释液灭菌后接种到选择性培养基上 D.在选择性培养基上能形成分解圈的即为所需菌种 27.下列关于消毒和灭菌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人们常用化学药剂对水源和双手进行消毒 B. 接种室和超净工作台可用紫外线进行消毒 C. 培养基转移到锥形瓶后可以采用干热灭菌 D. 接种环可在火焰充分燃烧层进行灼烧灭菌 28.如图表示培养和分离某种细菌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步骤①倒平板操作时,倒好后应立即将其倒过来放置 B. 步骤②接种环火焰上灼烧后迅速蘸取菌液后划线 C. 步骤③三个方向划线,使接种物逐渐稀释,培养后出现单个菌落 D. 步骤④恒温培养箱培养后可用来对大肠杆菌进行计数 29.筛选淀粉分解菌需使用以淀粉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接种培养后,若细菌能分解淀粉,培养平板经稀碘液处理,会出现以菌落为中心的透明圈(如图),实验结果见下表。 菌种 菌落直径:C(mm) 透明圈直径:H(mm) H/C 细菌Ⅰ 5.1 11.2 2.2 细菌Ⅱ 8.1 13.0 1.6 有关本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培养基除淀粉外还含有氮源等其他营养物质 B. 筛选分解淀粉的细菌时,菌液应稀释后涂布 C. 以上两种细菌均不能将淀粉酶分泌至细胞外 D. H/C值反映了两种细菌分解淀粉能力的差异 30.以下实验中,观测指标不正确的是( ) A.当有果酒产生后,会在酸性条件下与重铬酸钾反应呈灰绿色 B.纤维素分解菌分解纤维素后,加有刚果红的培养基由无色变成红色 C.用伊红﹣美蓝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菌落会呈现黑色 D.分解尿素的细菌会使培养基中PH升高,使酚红指示剂变红 31. 某工厂新制了50L苹果泥,准备生产果汁,但不知酶的最适用量。为了节约成本,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取8只试管编号1~8,分别加入30ml苹果泥,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向各试管加入不同体积的果胶酶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过滤并记录果汁体积,实验数据如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编号 1 2 3 4 5 6 7 8 果胶酶溶液体积/mL 1 2 3 4 5 6 7 8 果汁体积/mL 20.6 21.2 21.8 22.4 23 23.4 23.4 23.4 (注:果汁体积均不包含酶溶液体积) A.在果汁生产中一般还应加入纤维素酶来充分瓦解细胞壁 B.本实验的测量指标还可以是苹果泥反应完全时所需要的时间 C.8只试管均需要调节至相同且适宜的温度、pH,且反应时间充足 D.为得到更准确的最适用量,还应在5~6ml范围内缩小酶用量梯度继续实验 32.下列关于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凝胶珠)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刚形成的凝胶珠应在CaCl2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以便于形成稳定的结构 B. 凝胶珠拖尾现象(蝌蚪状)产生的原因,可能是海藻酸钠溶液的浓度偏低 C. 制作的凝胶珠的颜色过浅、呈白色,说明凝胶珠固定的酵母细胞数目较少 D. 将固定化酵母细胞(凝胶珠)用无菌水冲洗2-3次,目的是洗去CaC12溶液 33.酶制剂、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90℃高温会使聚合酶失去催化活性 B.制备固定化酶的方法主要有包埋法、交联法和吸附法等 C.固定化酶固定时可能会造成酶的损伤而影响活性 D.固定化细胞可以催化一系列酶促反应 34.高温淀粉酶在应用前,需要对该酶发挥作用的最佳温度范围进行测定。图中曲线①表示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的相对酶活性(酶活性与酶最大活性的百分比)。曲线②为酶的热稳定性数据,即将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其残余酶活性而得到的数据。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曲线①表明,当温度为80℃时,该酶活性最高 B.该酶发挥作用的最佳温度范围是60~70℃ C.曲线②上35℃数据点是在60~70℃时测得的 D.曲线②表明,该酶的热稳定性在70℃之后迅速下降 35.过滤是生物实验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方法,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 血红蛋白样品处理时要用滤纸过滤,目的是除去脂溶性沉淀层 B. 橘皮压榨液第一次用普通布袋过滤,目的是除去固体物和残渣 C. 橘皮压榨液第二次用单层尼龙布过滤,目的是除去固体Na2SO4 D. 胡萝卜素在萃取后要进行过滤,目的是除去萃取液中的不溶物 36.如图为胡萝卜素的纸层析结果示意图。下列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A、B、C、D4点中,属于标准样品的样点是A和D,提取样品的样点是B和C B.点样的要求是点样应该快速细致,圆点要小,每次点样时滤纸都要干燥 C.该层析的目的是分离得到β胡萝卜素 D.在图中的层析谱中,①和②代表的物质分别是β胡萝卜素、其他色素 37.下列有关用蒸馏法提取玫瑰精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蒸馏温度高,水和玫瑰精油挥发就容易,所以温度越高,蒸馏效果越好 B.为了充分蒸馏玫瑰精油,应该在较低温度下延长蒸馏时间 C.在乳浊液分层的时候,为了利于水和油层的分开, 向乳浊液中加入氯化钠 D.水和油层分开后,应在初提取的玫瑰精油中加入适量的无水硫酸钠吸去残留的水分 38.胡萝卜素可用于治疗因缺乏维生素A而引起的各种疾病,下图是提取胡萝卜素的实验流程示意图,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中干燥处理时的温度越高、时间越长越利于胡萝卜素提取 B.图中甲过程表示萃取,此过程用到的有机溶剂具有较低的沸点 C.图中乙过程表示浓缩,浓缩之前进行过滤的目的是除去萃取液中的不溶物 D.只能从植物中提取天然β胡萝卜素 39.下列关于生物技术实践方面叙述正确的是( ) A.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某土壤浸出液中活菌数目时,测定值可能比实际值大 B.利用电泳的方法可以将蛋白质和DNA进行分离和纯化 C.在血红蛋白提取过程中通过透析法来去除DNA分子 D.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酒精发酵之前需要对制作好的凝胶珠进行高温灭菌 40.为了提取血红蛋白,从学校附近的屠宰场取新鲜的猪血,对猪血处理的正确操作是( ) A.要在采血容器中预先加入抗凝血剂柠檬酸钠 B.取血回来后,马上进行高速长时间离心 C.将离心后的血细胞加入清水缓慢搅拌 D.重复洗涤直到上清液呈红色为止 高二生物 第11页 共8页 高二生物 第12页 共8页 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题。共40分) 41.(9分)苹果醋能保健养生、改善疲劳、美容养颜,是大众喜爱的饮品。如图是苹果醋的制作简图,请据图回答: (1)在榨汁过程中清洗和破碎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得到的苹果汁非常浑浊,解决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初的苹果酒中含有少量尿素,脲酶可以分解尿素。根据电荷性质分离脲酶的方法是____________,脲酶不宜直接投入酒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包埋法固定醋酸菌前,要将醋酸菌进行______处理。在工业生产上,固定化醋酸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制好的凝胶珠放于培养液中,在______℃下进行苹果醋的生产。 42.(9分)日前微博传言手机细菌比马桶多。如图,央视和北京卫视通过实验展示调查结果。回答下列相关 问题: 手机屏幕 马桶按钮 手机屏幕 马桶按钮 央视报道 北京卫视报道 继续实验 10ml菌悬液 特殊处理制成 5厘米 固定面积用无菌棉取样 5厘米 (1)据图,两电视台均采用______________法接种,该方法需要______________(多选) A.接种环 B.酒精灯 C.移液管 D.涂布器 E.无菌水 (2)通过观察菌落的______________,可知手机屏幕和马桶按钮都存在多种微生物。两电台实验操作均正确且完全一致,但报道结果截然不同,你认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图操作取样面积,实验员测定某手机屏幕的细菌数量,将10mL菌悬液进行梯度稀释,分别取0.1mL稀释倍数为102的样品液接种到三个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菌落数分别为48、50、52,则该手机屏幕的细菌数为______________个/平方厘米。该实验对照组该如何设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11分)漆树种子中的油脂(不溶于水,易溶于脂溶性溶剂)可开发为食用油或转化为生物柴油。目前常用溶剂法萃取漆树种子油脂,其过程为:漆树种子→粉碎→加溶剂→水浴加热→溶剂不断回流提取→蒸发溶剂→收集油脂。回答下列问题: (1)漆树种子中的油脂通常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染色,染色结果是_____________。 (2)对漆树种子油脂进行萃取时,为不影响油脂品质和提取效果,应使用________(填“自然晾干”、“高温烘干”或“新鲜”)的漆树种子。粉碎漆树种子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不同溶剂进行萃取时,对油脂的萃取得率和某些重要理化性质的影响不同,实验结果如下表。 萃取得率 酸值 过氧化值 丙酮 23. 72% 8. 26 9. 82 石油醚 26. 35% 7. 96 5. 73 乙醛 25. 30% 8. 12 5. 83 正己烷 26. 17% 7. 98 6. 13 混合溶剂 28. 73% 8. 31 7. 53 (注:萃取得率(%)=(M样品-M残渣)/M样品×100%;酸值高,说明油脂品质差;过氧化物是油脂变质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其含量常用过氧化值来表示。) 实验结果表明,________作为萃取溶剂较为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萃取过程中,影响萃取的因素除漆树种子和溶剂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两点即可)。萃取液的浓缩可直接使用__________装置。 a 44.(11分)如图表示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实验的部分装置或操作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c d b 血红蛋 白溶液 样品 甲 乙 丙 ① ② ③ ④ 透 析 袋 缓冲液 样品 缓冲液 样品 缓冲液 (1)为了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首先对红细胞进行洗涤以去除杂质蛋白,洗涤时应使用生理盐水而不使用蒸馏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甲表示______________过程,该操作目的是去除样品中______________的杂质。现有一定量的血红蛋白溶液,进行上述操作时若要尽快达到理想的实验效果,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一种方法)。一段时间后,若向烧杯中加入双缩脲试剂,透析袋内溶液是否出现紫色,请说明判断的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乙,往色谱柱中加样的正确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用序号表示).在进行④操作前,应该等样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且要______________(填“打开”或“关闭”)下端出口. (4)如图丙,a、b均为蛋白质分子,其中先从层析柱中洗脱出来的是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二生物 第11页 共8页 高二生物 第12页 共8页 桂林十八中2019-2020学年度18级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卷 生物(理科)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5 BCDCA 6-10 BBBCB 11-15 CCBCD 16-20 DCDDC 21-25 CBABD 26-30 CCCCB 31-35CBACC 36-40 CACBA 1.答案 B【解析】A、Na+主要存在细胞外液中,故人体组织细胞的细胞内液中Na+浓度明显低于组织液,A错误; B、人体组织细胞的细胞内液与组织液的渗透压相等,B正确; C、K+主要存在细胞内液中,故人体组织细胞的细胞内液中K+浓度明显高于组织液,C错误; D、O2从组织液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内,故组织液中O2浓度高于组织细胞的细胞内液,D错误。 2.答案:C【解析】A、皮下注射时,药液可通过②组织液→①血浆再到达各组织细胞血浆中,A正确; B、③细胞内液缺氧时的呼吸产物为乳酸也可作为内环境的一种成分,B正确; C、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和离子的含量有关,与代谢废物含量也有关,C错误; D、细胞代谢活动产生尿素,要排除内环境是交换的媒介,转移方向为:③→②→①,D正确。 3.答案D【解析】Na+由浓度高的膜外通过Na+通道载体蛋白以协助扩散的方式向浓度低的膜内内流进入神经元细胞,不需要消耗细胞呼吸产生的能量ATP,A错误;Na+内流形成动作电位,K+外流形成静息电位,由题干信息可知,河鲀毒素与神经元细胞膜上钠离子通道蛋白结合,而阻断动作电位,对静息电位的没有影响,B错误;突触后膜接受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后,引起突触后膜钠离子内流而产生兴奋,如果阻断了Na+内流,则抑制神经细胞产生兴奋,C错误;人在河豚毒素中毒时,河豚毒素能与神经细胞膜上钠离子通道蛋白结合,阻断Na+内流,神经纤维上难以产生兴奋和传导兴奋,D正确。 4.答案C【解析】A、搔扒反射的中枢在脊髓,去掉脑的目的是排除脑对脊髓的控制,A正确; B、在反射弧中兴奋的传导是单向的,B正确;C、实验2不出现搔扒反射的原因是感受器被破坏,C错误; D、实验3:破坏脊蛙的脊髓,重复实验1,蛙不出现搔扒反射,说明搔扒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D正确。 5.答案A【解析】A、剧烈的运动使人体的水分丢失较多,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A正确;B、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B正确;C、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由于血浆中各种缓冲物质的存在,血浆的pH值一般不会显著降低,C错误;D、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的分解来升高血糖浓度,D错误。 6.答案B【解析】A、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胰岛素能降血糖,实验的自变量是否注射了胰岛素,由提供给出的实验思路可知,该实验缺乏对照实验,应该设置注射等量酸性生理盐水的对照组,且注射的部位、方法同实验组,B正确; B、胰岛素口服后在消化道中消化形成氨基酸,失去胰岛素的功能,A错误; C、对惊厥现象是否是由血糖浓度过低引起的需要进一步进行验证,验证的方法是出现惊厥现象后,还应对其中的一半注射葡萄糖溶液抢救,另一半不予抢救作为对照,如果注射葡萄糖溶液抢救的小鼠恢复正常状态,没有抢救的小鼠不恢复,则说明惊厥确实是由于葡萄糖浓度过低引起的,C正确; D、要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可在实验前对实验小鼠进行饥饿处理,D正确。 7.答案B【解析】A、①③调节②含量变化,属于分级调节过程,A错误;B、②是甲状腺激素,可通过负反馈调节作用于下垂脑和垂体,故下丘脑和垂体细胞上有②作用的受体,B正确; C、在寒冷条件下,人体维持体温平衡的过程中,②和④均能使体温升高,两者是协同作用,C错误; D、免疫活性物质包括抗体、淋巴因子和溶菌酶,溶酶体属于细胞器,D错误。 8.答案B 【解析】A、病毒不能直接用培养基培养,需要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因此培养基中需要加入活细胞,A正确; B、疫苗在体内作为抗原刺激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给被咬伤者持续注射5针疫苗,主要目的是让其产生记忆细胞,B错误;C、抗血清的有效成分主要是抗体,可与抗原特异性结合,C正确; D、体温一直处于39℃,说明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D正确。 9. 答案:C 【解析】A、只有浆细胞没有识别能力,其他细胞均有识别抗原的能力,A错误;B、产生抗体的细胞可由B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直接分化形成,B错误;C、①和②过程属于反应阶段,都需要抗原的刺激才能发生,C正确; D、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因此不会和抗原结合,D错误。 10.答案 B 【解析】A、科学家推测生长素能促进H+逆浓度向细胞外运输,导致细胞壁酸化,进而引起细胞伸长,并提出“酸生长学说”,属于类比推理法,A正确;B、生长素能促进H+逆浓度向细胞外运输,导致细胞壁酸化,进而引起细胞伸长,所以生长素的作用效果受细胞外pH的影响,B错误; C、H+逆浓度向细胞外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所以抑制细胞呼吸可影响生长素的作用效果,C正确; D、生长素能促进H+逆浓度向细胞外运输,导致细胞壁酸化,进而引起细胞伸长,说明生长素通过调节物质的跨膜运输发挥作用,D正确。 11.答案C【解析】A、花期使植物疏花疏果的处理方法是选用生长素类似物进行处理,A错误; B、用乙烯处理可以加速果实成熟,B错误;C、赤霉素具有促进植物发芽的作用,C正确; D、脱落酸主要抑制细胞的分裂促进植物的衰老,一般为了防止减产选择使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D错误; 12.答案C【解析】A、植物激素作为信息分子,并不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而是对代谢起调节作用,A正确;B、不同发育时期激素的种类和含量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B正确; C、乙烯促进果实成熟,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C错误;D、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程序性表达的结果,D正确。 13.答案B【解析】A、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为B点时,促进作用最强,α具有最小值,A正确; B、当生长素浓度小于B时,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α的值逐渐减小,B错误; C、只有生长素浓度高于C时,生长素才会抑制胚芽鞘的生长,C正确; D、由图2可知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D正确。 14.答案C【解析】A、人类活动会对群落的演替有影响,往往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A正确; B、由题干信息知:库布齐沙漠已经拥有沙柳、沙鼠等多种动植物,不同的动植物会占据不同的位置和空间,故仍然具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正确;C、调查土壤动物类群丰富度应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调查,C错误;D、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D正确。 15.答案D【解析】A、据图分析可知,图中a点出生量和死亡率量差值最大,故此时种群的数量增长最快,A正确;B、b点时,种群的出生量和死亡量相等,种群数量达到最大,为该种群的K值(环境容纳量),B正确;C、题图所示曲线为S型增长,可体现培养液中某段时间酵母菌种群的数量变化,C正确; D、b点之前,该种群的死亡量一直增加,但其一直小于出生量,故年龄组成应为增长型,D错误。 16.答案 D 【解析】A、Q为太阳能中极少的一部分能量,A错误;B、第二营养级的生物包括昆虫、牲畜、鼠,所以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0%,B错误; C、食物链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不包括太阳能,C错误; D、保护鹰和食虫鸟,能够控制昆虫和鼠的数量,利于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更多地流向人类,D正确。 17.答案C【解析】A、从题干信息可知,茶树在受到害虫侵害时会释放信号物质顺-3-己烯醇,该信号物质可吸引害虫天敌前来捕食害虫,这说明顺-3-己烯醇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A正确;B、顺-3-己烯醇通过吸引害虫天敌、传达信号给周围茶树两方面的作用来防御害虫,所以外源喷施一定量的顺-3-己烯醇可提高茶树防御害虫的能力,B正确; C、受害虫侵害的茶树释放的顺-3-己烯醇既可直接传递信息给害虫天敌,又可传递信息给其他茶树,C错误; D、一片茶园是一个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该生态系统基本功能,D正确。 18.答案D【解析】A、利用性引诱剂诱捕某害虫的雄虫,主要通过降低害虫的出生率来降低种群密度,A错误;B、K/2时种群增长率最大,超过K/2时进行捕捞,捕捞后的剩余量应维持在K/2,有利于种群数量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B错误; C、将农作物秸秆沤肥施给农作物,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但能量不能循环利用,C错误; D、合理开发和利用野生资源可以起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作用,D正确。 19.答案D【解析】A、在无机环境和d生产者之间存在信息传递,A错误; B、没有b消费者,碳循环可以通过生产者和分解者进行,B错误; C、图中的a、d分别表示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和生产者,C错误; D、图中的①、③表示的过程分别主要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D正确。 20.答案C【解析】A、该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入是这里特殊的生产者通过化能合成作用获得的能量,A错误; B、利用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研制耐热酶,体现的是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B错误; C、“海底黑烟囱”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如红蛤、海蟹、管虫、水螅生物、蠕虫及硫细菌等生物种间存在捕食、竞争等关系,C正确;D、“海底黑烟囱”是高温、高压、没有阳光和缺乏氧气极端环境,将其中的细菌移到地面实验室富氧环境里,细菌会死亡,D错误。 21.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菌种的种类(甲乙两种菌种),而温度属于无关变量,A正确;大豆发酵过程中部分蛋白质转变为多肽,形成豆豉的独特风味,B正确;若容器内上层大豆发酵效果优于底层,说明发酵菌为需氧型,C错误;煮熟大豆使蛋白质变性,有利于菌体分泌酶作用于蛋白质,D正确。 22.答案B【解析】A、红酸汤制作过程中用到的微生物主要是乳酸菌,A错误;B、装坛时加入成品红酸汤是为了增加发酵菌种的数量,B正确;C、装坛时坛口留有一点空间而不装满的目的是防止番茄发酵后液体膨胀外溢,C错误; D、如果发酵时间过长,会影响口感,D错误。 23.答案A【解析】 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的来源是附着在葡萄皮表面的野生酵母菌,A正确;NaHCO3溶液呈弱碱性,且NaHCO3溶液是用于吸收A中发酵产生的CO2的,B错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在一定时间内,密封的时间越长,酵母菌产生的酒精量就越多,但超过一定时间后,密封时间再增加,酵母菌产生的酒精量不会再增多,C错误;在果酒发酵后期,由于营养物质减少、代谢废物积累等因素,酵母菌呼吸速率减慢,产生的二氧化碳减少,因此拧开瓶盖的间隔时间可延长,D错误。 24.答案B【解析】“血燕”中的亚硝酸盐在人体内主要以“过客”的形式随尿排出,A正确;“血燕”中的亚硝酸盐一般无致癌作用,但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致癌物质,B错误;检测“血燕”中亚硝酸盐的含量需将“血燕”制成样品处理液,C正确;—次误食亚硝酸盐0.3—0.5g就会引起中毒,3g可致死,D正确。 25.答案 D【解析】解:A、①表示两者的主要菌种是酵母菌和醋酸菌,都是单细胞生物,A正确;B、②表示两者的主要菌种是酵母菌和毛霉,都属于真核生物,B正确;C、③表示两者的主要菌种是醋酸菌和毛霉,都是需氧型生物,因此两者的制作过程都需要氧气,C正确;D、制作果酒、果醋和毛霉所需要适宜温度不同,制作果酒的适宜温度是18~25℃,制作果醋的适宜温度是30~35℃,制作腐乳的适宜温度是15~18℃,D错误。 26.答案:C 【解析】A、筛选能够利用多环芳烃为碳源的菌种,则在被原油污染的土壤中应该含有,所以配置来源于被原油污 高二生物 第11页 共8页 高二生物 第12页 共8页 染的土壤稀释液,A正确; B、配置选择性培养基,该培养基与通用培养基成分的主要区别是以原油(多环芳烃)为唯一碳源,B正确; C、在无菌环境下,将土壤稀释液接种到选择培养上,将土壤稀释液灭菌后会杀死原有菌种,C错误; D、题干有个信息“有些细菌可以利用原油中的多环芳烃为碳源,在培养基中形成分解圈”,所在选择性培养基上能形成分解圈的即为所需菌种,D正确。 27.答案C【解析】A. 用酒精擦拭双手进行消毒;用氯气消毒水源,A正确;B、接种室和超净工作台等表面消毒,可用紫外线进行消毒,B正确;C、培养基转移到锥形瓶后可以采用高压蒸汽灭菌,C错误; D、接种环可在火焰充分燃烧层进行灼烧灭菌,D正确。 28.答案C【解析】A、步骤①倒平板操作时,倒好后应待平板冷却凝固后再将平板倒过来放置,防止冷凝水倒流污染培养基,A错误; B、灼烧后的接种环需在火焰旁冷却后再沾取菌液进行平板划线,B错误; C、步骤③通过连续划线,使接种物逐渐稀释分布在培养基的表面,在数次划线后培养,可分离到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单个菌落,C正确; D、平板划线法接种的培养基上,由于起始段菌体密集,所以无法对其计数,D错误。 29.答案C【解析】培养基一般含有碳源、氮源、水、无机盐和生长因子等成分,A正确;筛选淀粉分解菌时,需要对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再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固体培养基上进行培养,B正确;由题意可知,以上两种菌均会产生透明圈,说明两种菌均可以产生淀粉酶并分泌到细胞外分解淀粉,C错误;淀粉分解菌的H/C越大,说明其产生的淀粉酶分解的淀粉相对越多,可说明该淀粉分解菌分解淀粉的能力越强,D正确。因此,本题答案选C。 30.答案B 【解析】A、当有果酒产生后,会在酸性条件下与重铬酸钾反应呈灰绿色,A正确; B、刚果红染液可以与纤维素反应呈红色,纤维素分解菌能够将纤维素分解而出现无色的透明圈,说明该细菌能分解纤维素,B错误;C、伊红美蓝指示剂能够专一鉴别大肠杆菌菌落,其菌落呈蓝紫色或黑色且具有金属光泽,C正确; D、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集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培养细菌,如果指示剂变红,说明该细菌能分解尿素,D正确。 31.答案C【解析】解:A、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所以在果汁生产中还应加入纤维素酶来瓦解细胞壁,A正确;B、本实验中苹果泥反应完全时各试管过滤的果汁的体积相同,可以利用苹果泥反应时间的不同作为本实验的测量指标,B正确;C、8只试管如果反应时间充足,则各组过滤的果汁体积应相同,与表格中测定的结果不符合,C错误; D、为得到更准确的最适用量,还应在5~6ml范围内缩小酶用量梯度继续实验,D正确。 32.答案B【解析】A、刚形成的凝胶珠应在CaCl2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以便于形成稳定的结构,A正确;B、形成的凝胶珠呈蝌蚪状是海藻酸钠浓度过高所致,B错误; C、制作的凝胶珠的颜色过浅、呈白色,说明凝胶珠固定的酵母细胞数目较少,C正确;D、将固定化酵母细胞(凝胶珠)用无菌水冲洗2-3次,目的是洗去CaC12溶液,D正确; 33.答案:A 【解析】A、TaqDNA聚合酶是从一种水生栖热菌株中分离提取的,具有耐高温的特性,在95℃仍具有酶活性,故A错误;B、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是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酶或细胞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包括包埋法、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故B正确;C、某些反应产物可能与酶结合,致使酶的结构产生变化,从而改变酶的催化活性,故C正确;D、固定化细胞在多步酶促反应中发挥连续催化作用,但如果反应底物是大分子物质,则难以自由通过细胞膜,从而限制固定化细胞的催化反应,故D正确。 34.答案:C【解析】A、曲线①表明80℃是该酶活性最高的温度,A正确;B、该酶发挥作用的最佳温度范围是60~70℃,因为此温度下不仅酶活性较强,且残余活性也强,B正确;C、曲线②上35℃数据点是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即80℃)测得的,C错误;D、曲线②表明该酶的热稳定性在70℃之后急剧下降,D正确。 35.答案C【解析】A. 血红蛋白样品处理时要用滤纸过滤,目的是除去脂溶性沉淀层,A正确;B. 橘皮压榨液第一次用普通布袋过滤除去固体物和残渣,然后离心进一步除去质量较小的残留固体物,B正确;C. 橘皮压榨液第二次用分液漏斗过滤,目的是除去固体Na2SO4,C错误;D. 胡萝卜素在萃取后要进行过滤,目的是除去萃取液中的不溶物,D正确。 36.答案C【解析】A、在A、B、C、D 4点中,属于标准样品的样点是A和D,提取样品的样点是B和C,A正确;B、点样的要求是点样应该快速细致,圆点要小,每次点样时滤纸都要干燥,B正确;C、该层析的目的是β﹣胡萝卜素粗品的鉴定,C错误;D、在图中的层析谱中,①和②代表的物质分别是β﹣胡萝卜素、其他色素和杂质,D正确。 37.答案:A【解析】蒸馏温度太高、时间太短,玫瑰精油的品质就比较差,如果要提高品质,就需要在较低温度下延长蒸馏时间。向乳浊液中加入氯化钠,增加盐的浓度,有利于水和油分层。向初提取的玫瑰精油中加入适量的无水硫酸钠可吸去残留的水分。 38.答案 C 【解析】 新鲜胡萝卜含大量水分,提取时应干燥,但要控制干燥时间和温度,若温度太高、干燥时间太长会导致胡萝卜素分解;图中甲是萃取,所用萃取剂应具有较高的沸点,能充分溶解胡萝卜素,并且不与水混溶;在浓缩前还需进行过滤,除去萃取液中的不溶物;工业生产上,β胡萝卜素的提取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从植物中提取,二是从岩藻中获得,三是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 39.答案B 【解析】A、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某土壤浸出液中活菌数目时,可能有多个菌体长成的菌落连成一个,统计时认为是由一个活菌形成的菌落,统计结果会比实际值小,A错误; B、电泳技术就是在电场的作用下,利用待分离样品中各种分子带电性质以及分子本身大小、形状等性质的差异,使带电分子产生不同的迁移速度,从而达到对样品进行分离、鉴定或提纯的目的,所以用电泳的方法可以将蛋白质和DNA进行分离和纯化,B正确; C、在血红蛋白提取过程中通过透析法来去除小分子杂质,C错误; D、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酒精发酵之前需要对制作好的培养基进行高温灭菌,D错误。 40.答案 A 【解析】A、要在采血容器中预先加入抗凝血剂柠檬酸钠,防止血液凝固,A正确; B、取血回来后,马上进行低速短时间离心,防止白细胞沉淀,B错误; C、将离心后的血细胞加入生理盐水缓慢搅拌,C错误; D、重复洗涤直到上清液没有黄色为止,D错误。 41.(9分)(1)先清洗后破碎 加入适量的果胶酶处理 (2)电泳法 不能再次利用,产品难以纯化(2分) (3)活化 使醋酸菌细胞在发酵中反复利用(2分) 30~35 【详解】(1)榨汁过程中要先清洗后破碎,以减少杂菌的污染,若得到的苹果汁非常浑浊,可以加入适量的果胶酶处理,使果汁变得澄清。 (2)根据电荷性质分离脲酶的方法是电泳法,脲酶不宜直接投入酒中,原因是不能再次利用,产品难以纯化。 (3)用包埋法固定醋酸菌前,要将醋酸菌进行活化处理。在工业生产上,固定化醋酸菌可以使醋酸菌细胞在发酵中反复使用,有利于连续发酵的进行。由于醋酸菌生长的最适温度在30~35℃,因此将制好的凝胶珠放于培养液中,放在30~35℃利用苹果醋的生产。 42.(9分) (1)稀释涂布平板(法) BCDE (2)形态、大小 手机的取样和马桶的取样都不相同(2分) (3)2×104 取相同培养基涂布0.1mL无菌水进行培养(2分) 【解答】解:(1)分析题图可知,两电视台均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该方法需要酒精灯(操作都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移液管(吸取培养液)、涂布器(涂布菌液)、无菌水(稀释菌液),而接种环用于平板划线法。 (2)通过观察菌落的形态、大小,可知手机屏幕和马桶按钮都存在多种微生物。两电台实验操作均正确且完全一致,但报道结果截然不同,可能是手机的取样和马桶的取样都不相同。 (3)按图操作取样面积,实验员测定某手机屏幕的细菌数量,将10mL菌悬液进行梯度稀释,分别取0.1mL稀释倍数为102的样品液接种到三个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菌落数分别为48、50、52,则该手机屏幕的细菌数=(48+50+52)÷3÷0.1×102×10÷(5×5)=2×104个/平方厘米。该实验对照组应取培养基涂布0.1mL无菌水进行培养。 43.(11分) (1)苏丹Ⅲ(或苏丹Ⅳ) 橘黄色(红色) (2)自然晾干 便于和溶剂充分接触,提高萃取产量(2分) (3)石油醚 萃取得率较高,可得到较多的油脂,酸值和过氧化值最小,说明油脂品质较高(2分) (4)萃取温度(水浴温度)、萃取时间等(2分) 蒸馏 【解答】解:(1)油脂可以用苏丹Ⅲ(或苏丹Ⅳ)鉴定,结果呈现橘黄色(红色)。 (2)油脂进行萃取时,使用自然晾干的漆树种子,可以防止影响油脂品质和提取效果。粉碎漆树种子的目的是便于和溶剂充分接触,提高萃取效率。 (3)根据表格数据分析,石油醚作为萃取溶剂较为合理,因为其萃取得率较高,可得到较多的油脂,酸值和过氧化值最小,说明油脂品质较高。 (4)萃取过程中,影响萃取的因素有:漆树种子、溶剂、萃取温度(水浴温度)、萃取时间等。萃取液的浓缩可直接使用蒸馏装置。 44.(11分)(1)防止红细胞吸水涨破 (2)透析(粗分离) 分子量较小 增加缓冲液的量 双缩脲试剂与袋内的血红蛋白发生反应,产生紫色物质。 (3)②③④① 完全进入凝胶层 关闭 (4)a a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无法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只能在凝胶外部移动,路程较短,移动速度较快(2分) 高二生物 第11页 共8页 高二生物 第12页 共8页查看更多